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

时间:2014-12-12 13:38来源:未知 作者:赵君华 点击:100次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内容是比较具体的,流程不像战略是比较抽象、宏观的,流程是比较具体的,所以可能大家听起来会没那么精彩。

一、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管理

为什么做流程管理?我总结了三个原因:一个是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很多企业在上信息系统的时候需要做流程管理,或者是进行流程的梳理;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效率;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加强控制。

1、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管理信息化的情况是这样的,相信很多特级资质的企业都一清二楚,2007年3月建设部发了一个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提出来要求企业做内部的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到2007年11月建设部又发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意见规定在《特级标准》颁布前已经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自《特级标准》发布之日起设3年过渡期,原资质证书有效期延续到2010年3月13日,到2010年3月13号,一定要强制实行信息化,后来发现很多企业做到这个资质要求很难,又延长了2年,决定将《特级标准》的过渡期延长至2012年3月13日,以上就是建设部提出来上信息化的要求。

整个施工企业在特级资质就位这个过程中,包括我们公司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要求我们做流程梳理。有些企业在做信息化之

前就跟我们公司合作,明确地告诉我们,让我们帮他们梳理流程。去年有些客户提出来说他们基本上信息化都上了,验收也通过了,但是他觉得目前信息系统的流程就是公司现在运行的流程,但是感觉这个流程还不是那么顺,还需要重新理一下。实际上很多企业在真正上信息化之前、没有梳理流程之前,流程是有的,只是这个企业的流程有两类,一个是显性的流程,这个企业流程本身是有的,内部都梳理过。另外一个是隐性的流程,比如目前我们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一些的企业,或者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即使没有做流程管理,里面毕竟还是有一定隐性的流程。我们在跟施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没有上信息化,或者是上信息化的企业要求做流程梳理,只是把显性的流程理一下,或者是把隐性的流程梳理出来,然后放到信息化系统里面去。有的信息化公司告诉施工企业“我们已经有信息化流程了,已经固化在系统里面,你直接去用好了”,这种应付特级资质考核肯定没问题,我们有些企业就是这样,没关系,100万,我给你100万,你帮我保证审核通过就行了,至于我后面用不用是其次的问题。当然了,在我们几次与软件公司召开信息化高峰论坛的时候,很多老总就提出来:我现在特级资质也有了,信息化系统花了100、200万之后,后面能不能用?如果改良的话,改良的是什么?改良的是里面的流程和表单,改良流程和表单的时候又碰到了问题:软件的灵活性比较差,管理流程很容易就变了,但软件里面可能没办法变。

2、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部提信息化的要求出来,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说把我们的很多工作流程化,把我们的管理也做成像生产制造业一样的流水线,效率会大大地提高。实际上,一个企业小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夫妻老婆店效率非常高,因为需要决策的东西非常少,也不需要很多规范的制度。企业稍微大一点,十几个人,企业里面老大发话,下面十几个人都按照老大的安排去做就行了。当企业逐渐变大的时候,再这么管就不太可能了,至少中间加了一层,有部门经理,这时候,我们就发现有些事情就需要制度化,而不能说由上面的人发命令,下面的人去执行,需要有些制度去做,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或者是制度里隐含着流程。主要是把很多日常工作流程化,不需要请示,按照制度来做就行了。

随着企业变大,我们会发现他有所谓的大企业病。很多部门只看到自己的这一块,很难观察全过程供应链的流程。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发现企业局部改良对局部是有效的,但是总体上肯定是无效的,或者日常工作中,还有部门之间有些摩擦,使得管理流程没办法贯通,等等这些情况导致企业需要做管理流程的优化。

这里有例子,是我们碰到的一个真实情况:有一个小型的民营企业,企业不是很大,老总觉得很累,为什么?一方面他出差很多,小的施工企业都是这样的,老总他需要频繁地出差,比如招投标、项目检查的时候都要去,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回到公司以后又有一堆事情要做,尤其是资金审批,一把手,一支笔,都需要他审批,其实很多日常的东西他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了,一个是他不了解,另外一个,他没有心思去管,他跟我们说他有时候晚上十点钟还在公

司加班,虽然看起来是非常小的事情。很累,这是老总的感觉。另一方面,员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员工也有很多事情,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员工差旅费报销,员工先垫了,垫了以后拿到财务去报销,报销的时候可能正好碰到老总不在家,或者是审的过程中没办法确认,还得叫人来问,这样下来有时候几个月都没办法报销,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情绪很低,觉得很累啊,在外面跑业务很累,回来还要处理这些事情,因此员工的意见很大。

我几年前还碰到过另外一个例子,他们也说到很类似的情况,在浙江温州也有这样的一个企业,也是民营企业,产值接近10个亿,也是做自营业务,他们的情况有点不一样,说这个老总情绪化很厉害,他不高兴的时候谁也别找他,这时候找他审批,他肯定不批,还把你骂一通。他高兴的时候什么事情都OK。他下面的人都是这样子,一看到老板今天脸色不好,就别找他了,别自找麻烦。一看老板很高兴,拿着一叠单子就去了,老板什么都批,跟谁吃饭都OK。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会失控,一方面发现很多不该批的都批了,而且很多事情还耽误了。

以上这个情况应该怎样来改进?其实很好解决,对不对?比如通过授权来解决。

但对于授权,实际上我们碰到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老板不知道怎么授权,不知道这个权怎么授下去;第二种是老板不舍得授权,他觉得授权很好,但不放心啊!对不对?最后一支笔他要守住。当然,最后老板签字是肯定需要的,报销的时候或者税务部门要求这个老总

必须得签字,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定要老板签了字以后才放款,其实有些事情,比如说,按照公司制度,你授权给副总,那么副总签了就生效,生效之后等老总回来补签就行了。税务局规定所有票据上必须要有老总签字,但并不一定等到老板回来再签,只是把这个制度做好。关于授权,民营企业的情况比较普遍,我想国有企业肯定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事情没有及时授权而导致事情的拖拉。

实际上,授权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情况是什么?一个是权限,再一个是把权限做成分级控制的流程,也就是如何来做。

总的来说,实际上企业大部分的流程,或者是大部分的权限,领导班子基本上都不会非常关心,但是有三方面的流程领导层会比较关心,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经营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人事权。其他的权限,在整个流程审批做完以后,可能领导班子就不会参与讨论了。但是经营权、资金权、人事权,领导班子层基本上都会关心这些问题,甚至是逐个流程去审,逐个权限去审,权限做完以后才会放心。 经营权主要在于合同的审批权限。合同权限包括几个方面:工程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权限。一般领导班子层都会反复地讨论这个问题。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方面:一个是合同额大。实际上,很多工程局,尤其是铁路工程局,合同额很大,动辄几十亿,当然,现在很多房建企业的合同额也很大,最近碰到一个企业好像是在贵阳,单个的房建合同出来3000万平方米,可以算一下,比如2000块钱一平,这是非常惊人的合同额。实际上,真正在我们做流程的时候,除了合同额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经营权的争夺,就是

分子公司之间打架如何来协调?这个权限也会有争夺。当然实际上,如果是在做完流程之后,包括到后面真正上信息化的时候,很多的情况是企业不愿意把经营阶段的信息透露到系统里去。

分包阶段也是这样,分包阶段主要是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分包阶段授权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地授权?权限如何分下去?另外一个问题:当审批链较长,参与审批的人员较多的时候,简单地划分权限有一个什么好处?实际上就是找得到最终负责人。施工企业里面最怕审批链比较长的时候,到最后发现出问题之后很难找到负责人。5个人审过了、10个人审过了,到最后还是出问题,这个板子谁挨?有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在北方做的一个企业是这样,企业有一个项目,项目不是很大,好像是8万多平方米,在劳务分包环节,每个平方多了5元钱,很小的一个事情,但有8万多平方米,算下来400多万,400多万没了,最后发现是什么原因呢?参与合同审计当中项目经理签字了,分公司老总也签字了,大家都签过字了,最后板子打在谁身上?如果说审批环节足够长,都已经审过了,但问题还是有,这种情况下,整个审批权限究竟谁来承担责任?从实际工作出发的话可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审批的时候,一个事项最好是有一个人来负责,我审这份合同,我并不是对这份合同的全部内容负责,我只审我负责的这一块,这样的话可能会比较清楚一点。因为实际工作中可能就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合同上面有很多人审,审完之后出了问题,即使每个人挨板子都没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只审自己熟悉的一块,并对这一块负责,如果这一块出了问题,我对

此负责,但其他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我只看这一块,这样才可以。 另外一个是资金审批的权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资金审批分几类:挂靠企业的材料款、分包合同,资金怎么出去?另外一个是日常管理费用等等。其实根本没必要由老总一个人来把事情全部做了,老总最后肯定是要签字的,比如到这个环节,这个人签完这个钱就可以付了,到最后老总只是补签。但对有些事情,在资金环节里需要很明确地分清楚,老总签字是需要他审?还是只是走税务必须的环节?他签字表示我老总对此负责,在税务环节上对此负责?还是对业务负责?需要做这样的区分,这样的话老总的工作就大大减轻了。比如说一个大的企业,老总可能每个月签出去的资金几十亿,小的企业,一个月签出去的资金可能也有几个亿,很多的票据大大小小,真正需要看内容的可能只有1/10,其他的我就按流程环节签了,我就不看了,因为责任打在前面这个人的身上,只是有1/10的单子是你对此内容负责,你需要确定这个钱付不付。最近我做的一个客户就是这样,总经理签完以后付200万,但送到财务总监时候,财务总监把它打回不让付。总经理私下就说,那我这个总经理究竟有什么权限?我已经跟人家拍胸脯说了这个钱付给你,但分管财务的副总不付,如果这样的话,他说“很简单,我以后就做执行者,我没有这个权限,这种情况下你把的风险控制,权限小了,责任就小”,总经理就觉得“没有问题,你什么权限都不给我,没问题,很多项目后期的情况协调,我可能也做不了主,没办法做”。我觉得,这一方面需要有清晰的权限授权划分,另一方面,要看一下哪些老总签字有否决权?哪些老总是不否决的,

只是负责签字?这是有关于资金审批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有关于重要人事的审批权,这个也是很多老总也非常关心的。一般情况下可能国有企业对人事审批权抓得更紧一些。我记得,我2002年、2003年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那时候企业里面还有很多情况是叫组织部,党管干部,人事这一块不仅仅需要总经理签字,还需要党委书记签字,到现在企业里面是不是还有两条线?比如工程局单位,处级、科级干部需要党委组织部来确认,这也是需要的。在民营企业里面,老总任命员工,任命到部门员工这一层,这可能是抓得过于细了,要把这个权限松掉。比如按照企业规则,或者按照公司法的规则,董事会管到班子层、经营层,甚至董事会真正任命的就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副总都可以由总经理来提名,部门经理这个层面的人都可以由总经理来任命。但是我见到过的一个民营企业,董事长直接把部门员工都确定了,不仅仅是部门经理这个层面,后来他的总经理在与我沟通的时候,就说“我建议老总任命只到部门负责人这个层面,员工的权限就归到我”,但实际上这里也不对,是不是?我们说作为总经理不应该去管部门员工的权限,部门员工的任命权应该给他的直接上司。

民营企业有一些人事权管得紧的,比如说中天,财务系统的人都是老总楼永良亲自面试,不仅仅只是审批,是必须他亲自面试,面试的话他认为你这个人可信、他点头了这个人才能用。但其他的权限他还是松的,他不是说把所有的权限都抓到手上。类似的情况,我们江苏的一个企业龙信,他们在人事权上抓两条线,一个是财务这条线,

龙信整个公司大概100亿的规模,财务这条线上有200多、近300人,都是总部直接任命;另外一个,还有一条线,龙信的核算人员和成本控制人员全部是总部委派。

在施工过程当中,权限要尽量分清楚,因为本来我们做流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加快企业的决策速度,加快运作,如果说把这些权限全部都集中在总部,集中在班子层,或者集中在总经理手上,那工作效率肯定会降低。像中南老总这样的人他也不是神仙,很多事情他不可能真正地可以决策,像案例里举出来的一样,他去审的话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内容,最终还是得签下去,这样还不如让分管的副总或者是部门经理负责。很多企业做流程是为了提升效率,在我们给企业做流程的过程中也是这样,能够分权的尽量要分权,老板只是控制一些核心的权限,最终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流程能够合理,再一个是缩短流程环节。流程方面起最终决定权的并不一定是最后这个人,可能你最后知道最后签字,但可能只是让你备案,或者是通知你,告诉你这个事情。

3、加强控制,防范风险

企业如何来加强控制?这也是流程方面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里面有几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一个是美国的,还有一个是中国的。美国流程方面的控制最主要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安然事件,安然公司1985年成立,当时总部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他在业务上面有很多创新,第一步,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新天然气现货交易模式。第二步,成功地将公司核心业务由天然气转为动力和发电

领域。这个企业在创新方面是做得非常出色的,虽然从1985年创建到2000、2001年的时候,企业规模非常之大,他的规模也是千亿级别的企业,这是他的市值,但整个企业的破产速度也很快,前后也就几个月时间。2001年10月22号美国有一个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披露安然与两个关联企业Marlin2信托基金和Osprey信托基金的内部交易,安然通过两个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季报和年报中披露,这时候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安然披露这些信息,10月31号对安然进行正式调查,到11月30号安然的股价跌到0.26美元,市值从峰值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整个股价下跌非常快,到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宣布破产,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价值高达498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破产案,整个时间的进度大概3个月左右,这是美国一个大案子。

第二个案子:世通事件。与第一个案子时间上衔接得很紧。创建人伯纳德Ÿ埃伯斯是个酒吧老板,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餐馆里和几个合作伙伴草拟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创建了公司LDDS,1983年创建,1989年上市,这样的事情即使在中国也算得上是神话。1995年更名为世界通讯公司,其后2、3年间,世通公司以非常快的速度吞并了70多家公司。到1999年6月公司股价攀升到每股65美元左右,整个市值冲破1960亿美元,这样的股价,在中国也只有几个国有银行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他采取的并购交易,都是通过股权交易,但是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连续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2000年的时候埃伯斯想并购竞争对手Sprint公司,当初他宣布的并购金额也很高,高

达1290亿美元,实际上他们两家私底下已经达成协议了,Sprint公司董事会都已经同意并购了,但是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机构联手阻止了这个并购案,这场并购案流产之后,世通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同时世通公司在1998年收购MCI公司也花了370多亿美元,使世通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为了保持股价,继续吸引投资者,只能铤而走险选择造假。这个公司的破产也非常之快,2002年6月底的时候,在一次例行资本检查当中,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了38.52亿美元的财务造假,然后他就把这个事情通知了外部审计公司毕马威。因为2001年底安然公司已经破产了,毕马威这时候很严谨,查了之后发现世通公司确实有很多造假,在丑闻暴光4个星期之后,2002年7月21日世通公司宣布破产,2000亿美元这样大的一个企业,1个月之内就破产了。

安然和世通这两个事件促成了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法案《萨班斯法案》。实际上,在安然事件出来之后,美国已经开始制定这个法案,但是这个法案的制定过程当中,大概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一直没能在国会通过,直到世通事件后,小布什才开始快速的推动《萨班斯法案》的通过。萨班斯法案里有一个404条款,主要是强调内部控制流程。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上市的话,必须做内控制度,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流程,无论是外部审计事务和内部审计事务都需要做这些管理流程。这个是美国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起因。

同样地,中国也有两个很著名的案例,银广夏事件,很多做股票投资的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事情。我前几天同一个朋友沟通,他对这

个事情的理解是,他认为安然事件和世通事件,比如说你这个股价可能就是10块钱、20块钱,他通过造假可以达到100块钱。但银广夏的话,还不仅仅只是把股价造假到100块钱这么简单,银广夏这个企业根本就全是空的,他自己吹得不得了。后来我去网上仔细去看,这个公司确实吹牛太厉害了,银广夏这个企业1994年上市,2000年全年上涨了440%,当时是2000年的大牛股。然后我们看到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了“银广夏陷阱”一文,接下来证监会开始调查银广夏,发现的情况就是,银广夏自称其出口额在2000年达到1.8亿马克,实际上发现他仅有3万美金的出口额(2000年1美元兑1.07马克),他自称签下60亿合同金额的德国买家是一家百年老店,实际上发现这个企业注册资金仅是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他这是欺诈,2002年的时候,这个事件也是非常非常令人震惊的,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第二个案例是德隆事件。德隆公司的企业规模应该比银广夏大很多。唐万里四兄弟创建的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企业,2004年实际上控制了5家上市公司。德隆在外滩有一个德隆大厦,但到2004年的时候发现他把法人股反复质押给银行,因为股票下跌,公司要拖死了,通过反复贷款之后,才把股价给做起来,实际上,在他反复抵押以后,发现下属的两个上市公司“合金投资”和“湘火炬”实际担保数额分别占到公司净资产的135%和203%,远远超过了中国证监会的规定,然后证监会开始对他调查,一调查就发现,其200亿元的市值在10余个交易日里全部没有了。

德隆事件推动了中国的“萨班斯法案”,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必须要有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实际上,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在做审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审财务报表,企业日常的操作都需要遵守内控制度。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得到,中建股份的内控制度规定的就不仅仅是财务,还有很多的企业日常规章制度,当然它偏重于财务,但是整个企业有很多做法都有规定的流程。内部控制——这是政府的一个强制规定,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企业也有自己的要求,这里有个课题讨论:作为企业的挂靠项目,资金该如何管理?这是中国建筑行业里一个非常常见的情况。比如一个以挂靠为主的企业,它如何来对资金进行控制?各个企业的做法可能都不一样,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工程款来了,我们跟甲方签的协议是资金必须打到施工单位的帐上,工程款定了,我们一算,3.5%的营业税,然后收2个点的管理费,再收1个点的代扣代缴所得税,那么一算,3.5+2个点,加1个点,6.5,再加上罚款之类的,可能7个点左右,扣完之后,预交93%,全都打到挂靠老板的帐上,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我想很多企业可能就是这么做的。这种方式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挂靠老板一看这个项目肯定不赚钱,本来就指着这个项目赚上1000万、2000万,一看这个项目肯定不赚钱。算了,你1000万资金,扣完之后,其他的930万全都打到我帐上,我拿这个钱就走人了,后面不玩了。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但是也有,就是挂靠老板可能就走了,等你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几年

之后,还发现他已经跟他老婆离婚了,而且老婆移民美国了,他告诉你“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想咋办就咋办”,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我碰到过一些分公司老总是这么干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这其实是最宽松的,扣完所得税+管理费以后,或者是叫扣完管理费后直接就划给项目老板或挂靠老板,这是最松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直接给他派财务人员,像很多企业一样总部委派财务人员到项目上,这种情况就怕一个问题,财务人员被买通了,怎么办?当然这种少见,但是也有。

第三种形式是施工单位直接转账,工程款到了施工单位帐上以后,他不给项目老板,而让项目老板提供资金申请,然后施工单位给项目老板转账,这种很明显比第一种方式控制得严格得多。第三种形式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个就是,项目老板不可能带着现金就跑掉了,尽可能少让项目老板碰资金,通过转账。还有就是,通过转账,在税务上麻烦就少,一般企业的做法是让项目老板来拿100万的工程款,同时提供100万的发票,这种情况下,项目老板往往给了假发票,施工企业假发票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转账的话假发票就少了,转账之后,收款单位就给发票。当然了,在这个情况下往往项目老板会有意见,为什么呢?“钱你都不让我碰,那我一点灵活性都没有”,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的一种变通办法是什么呢?可能施工单位给项目老板一部分现金,比如给50%、60%,还有一部分打到项目老板的帐上,让他自己去支配。

第四种形式,这是我见过的比第三种方式控制得更严格的,在转

账里面施工企业还会碰到一个问题,往往提的申请里面,项目老板在提资金申请的时候,比如说这个月底要付多少钱,钢筋多少,水泥多少,项目老板可能把供应商已经搞定了,施工企业里面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项目老板把做商品硂的搞定了,你给我开1000万钢筋,或者是开1000万商品硂过来,项目老板把资金就拿过去了,所以管理施工企业的话,在这个环节要求资金和预算中的各项分项要匹配。比如说你这个项目从这个进度到这个进度,钢筋多少,水泥多少,我可以匹配,不匹配的话对不起,我不给你,只给你匹配的部分。这样控制的话就比第三种方式更严格,当然这种风险也就比较小。

以上的四种做法,不仅仅涉及到流程,还涉及到流程的操作指引,可能流程上是一样的,但执行的时候需要看一下是否配比?配比怎么样?所以我们给企业做的时候不仅仅要流程,还需要流程的操作指引。当然,刚才有领导提出来可以派财务人员。施工企业派财务人员有一个风险就是,财务人员可能被对方买通了,另外一种,一般情况下,很多派到分公司的叫项目驻外代表,这个驻外代表可能也被对方给买通了,驻外代表在那里管章,最后帮人家敲章去了。一个做联营模式的驻外人员,他年收入10万,可能10万都不到,但在分公司那边帮人家盖盖章,收入可能就有20万、30万,驻外代表经常有这样的灰色收入。

做流程管理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上信息化必须要流程。第二,提升效率。第三,加强控制。但是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提升效率和加强控制之间是矛盾的,这两者如何取得平衡?加强控制的话,效率

肯定低,比如说,如果一开始挂靠合同里面规定得很细,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挂靠划不来,项目老板就会有这种想法“你们公司搞得这么严格,我不跟你做了”、“你把我束得这么死,那我不干了,我另外找个企业去挂”。

另外一种情况,其实企业内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在合同审批环节,做挂靠公司的,各地都有分公司,分公司都是包出去的,承包的时候发现总部有规定,承包要盖章,盖章要审批,他们就争论,签字的时候要三个人签字,项目老板就不乐意了,分公司的老总也不乐意,对不对?你这么搞会影响业绩。一方面影响业绩,还有一方面可能人家就走掉了。这里面如何来取得平衡?实际上我们现在总结下来的话,有些环节,比如刚才说过的,评标的时候需要签字,这个怎么办?有几个处理的办法:第一,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减少一些环节?第二,尽量让一个人只对合同的某个部分,或者是对整个事件的局部负责,不要让他对全局负责。我们做过的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子“你让我签字的时候我这支笔不敢往下握,因为我签了字就要负责任,尤其是对我不熟悉的事情,我就不敢签”,所以说,尽量让他对只对熟悉的部门、或者熟悉的事负责任,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签字慢,要等上15天,或者是等上好几天的原因是什么?他不知道内容,不知道怎么办?他要打电话去问,很多事情他都要打电话去问,这样就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说,一个是要减少环节,第二个是只对局部负责,第三个,是让下面提供信息的时候尽量充分,这样的话可以加快签字的速度。

二、施工企业流程管理的常见问题

这里总结了一些问题,有些是在技术层面,有些是在执行层面。

1、流程体系不完整,覆盖不全面

技术层面的,因为流程管理的理念是国外引进来的,所以我们施工企业才逐渐开始做这个模式,以往的施工企业都是粗放型的,我们经常看到施工企业的体系并不是很完整、不全面。举一个企业的例子,这个企业是做自营的,涉及到很多模块,当时给他做项目的时候,他自己说“我们企业做自营的,我们对制度建设非常重视,我们的制度有一卡车”,但等到我们真的让他们把制度拿来看的时候,发现一些重要的制度都没有,如果说有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党群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制度没有很正常,但一个做自营的企业没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流程,这就说不过去了,一个做自营的企业没有合同管理方面制度,你可能也说不过去。但这就是事实,一开始我们给他做的时候,他们说“我们有一卡车制度”,那我就让他们把所有的制度都拿出来给我们看,然后告诉我所有的制度里面,哪些是正在执行的?我们发现他的制度也没有按照模块全部都覆盖到。应该说一个企业的流程和制度化应该做到完全覆盖、互不重叠、互不抵触,在座的各位可以去评估检测,自己企业的制度是否都做到了这些方面。

2、缺对应的表单或附录

做流程的时候,实际上流程应该体现在表头的审批方面,另外一个,附录其实也很重要,你可以叫它附录,也可以叫操作指引等等,整个流程表单、操作指引应该是配套的。你流程有了,但是我具体执

行的时候,我不知道按照什么规则去执行,这就存在问题。

3、流程文件、表单没有编号

如果是信息化的话,流程应该有编号,流程本身有个编号,另外还应该有个流水号,有了编号和流水号以后才知道这个属于哪一类表单,一查就可以查得到了。上信息化需要编数据制点,我们这边特级资质的一些企业,应该在做IT规划的时候专门要编数据制点,也就是说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编码。

4、流程描述过于粗放,无法执行

实际上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说项目立项、项目策划、费用计算等等,但是这些事情如何开展?怎么做?费用计算怎么做?计算后怎么做审批流程?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了,做流程管理,建立流程总归有一个过程,最开始可能有些局部没有做到,但逐步要把这些内容都给细化。

5、流程过于繁琐,操作困难

流程过于简单、过于粗放,没办法执行,同样,流程过于烦琐会造成操作困难。这里有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央企,房建项目分包资金支付需要4个表单、22道审批节点,这个控制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金螳螂,我跟金螳螂的项目经理沟通过,他们材料款的支付也要十几个人签字,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资金会支付慢一点,如果项目有特殊情况,可以走绿色通道,直接找董事长签字去,但是没有绿化通道的话,因为金螳螂也有一部分项目也是自营的,项目经理点头答应的话,也要十几个人签字。任何一个审批,首先签字人多,

十几个环节,签字完一个半月、两个月就过去了,这时候需要我们去考虑的就是,企业这么做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还是为了拖欠资金?拖欠资金这是一个好办法“我没有说不付给你啊,我付给你啊,只是你看,领导出差了,领导去国外了,这个我们也没办法”,施工企业里面采取这种办法拖欠资金的也挺多,当然如果都是内部人的话,那这个审批的确是太烦琐了。

6、流程过于简单,失去控制

前面讲的是流程太过烦琐,而流程太简单了也不好,容易失去控制。我看到的最简单的流程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这个企业做挂靠,只要项目老板申请,老总一签字,就可以付款了。当然,更快的模式是项目老板把出纳给搞定了,接着刚才说的案子,因为这个老总经常出差,所以给了出纳特殊授权,项目老板提完申请,请出纳吃个饭,出纳就付款了,这种情况风险很大,完全失控。

7、各自为政,横向协作困难

企业里面部门很多,而很多流程都是跨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8、实际操作与流程不符合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看到流程都有了,流程规范也比较清楚,但真做的时候没有做到,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嫌流程太烦了,不愿意照做;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流程确实不合理。在这个模块下有一个问题,流程应该细到什么层面?企业实际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公司在进行流程体系建设的过

程中两个领导出现了意见分歧,一个领导认为,流程应该细化到岗位,如果你不细化到岗位,我怎么执行呢?另外一个领导则认为:公司的部门和岗位不让调,流程执行单元到部门层面就够了,不用再细化到岗位上,如果要细化到岗位上,交给部门经理去管理就行了。我们做过流程的,可能就碰到过这样的争议。如果公司已经上了信息化,那么工作中应用的流程,绝大多数都会细化到岗位,但请咨询公司,或者是内部梳理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做这么细?

在我们做的一些企业当中,流程没办法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一般来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是“这个工作就是需要灵活性,你固化以后没办法操作”。第二个理由是“你看我们项目上的人文化水平都很低,对不对?也不识字,不会用电脑,你让他怎么上流程,怎么上信息化,做不到”。做流程的过程中第一个理由是说很多事情无法固定化,或者是没法流程化,你不要说无法固定化,那你告诉我哪些流程不能固定化?你给我具体列出来,逐个地讨论,究竟是哪个不能固定化?第二个理由就是他们说我们项目上的人都是工人,没法做,我也碰到过这些情况,然后这个公司的执行常务副总比较厉害,凡是说项目上人员素质太差的话,就问两个方面:第一个,你用不用手机?第二个,用不用短信?只要这两个问题是OK的,那行,这个信息化你就能去做,电脑就可以用了,信息化系统肯定就可以解决。当然,有些项目比如说做铁路的、做大坝、水利的,可能连无线网络都没有,这个我觉得是技术上的问题,但是说文化层次太低,这个应该不是问题。

三、施工企业如何建设流程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如何建设流程管理体系?刚刚说到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很艰巨。图1是施工企业建设流程管理体系的示意图。

图1:施工企业建设流程管理体系示意图

第一步,设计流程文件管理体系。实际上我个人理解,这个流程管理体系跟我们企业日常的体系几乎就是一回事,只是实际工作中操不操作而已。以前是ISO贯标体系,实际上贯标文件的文件管理体系是很规范的,但是很多企业都是“两张皮”,企业贯标文件是一套,日常制度是一套,这一两年我们在给企业上信息化的时候,他要求我们把两套合一套,不要贯标文件,或者要求我们做流程文件,将来可以通过贯标,不需要另外的贯标文件,要求做到这样的水平。

在做流程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管理流程的机制。流程该怎么编?整个框架设计如何?要有一套制度出来,以便于持续地改进。

各个流程由谁负责?就像贯标文件专门指定负责人一样,需要有这样一个制度,而不是说想到一个做一个,企业在很多时候就是想到一个问题做一个问题,叫救火式的制度,这种管理体系肯定是支离破碎的。这个是第一步的思路,总体上就应该做流程管理规划方案。

第二步,建立流程框架。做完流程管理规划方案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考虑究竟应该上哪些流程,这时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公共模块。企业里有很多公共模块,比如说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生产、质量、安全进度、劳务分包、成本管理等等这些公共模块都需要考虑到。第二个维度是业务类型。现在一些大企业,实际上可能不仅有房建业务,可能还有土木工程、市政、装饰等等业务,另外可能还有房地产业务。还有,他可能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有投资,可能还有更多的多元化,有物资、采购、设备管理等等,不同的业务类型是不是要按业务类型分类来建流程?这里涉及到一些问题。第三个维度是组织层次,比如说局,局下面的子公司,子公司下面的子公司,然后再到项目部,这条线是不是全都可以打穿?做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有选择,可能有的企业局总部有流程,局下面的子公司有不同的流程,然后再下面的公司又有项目流程。整个需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如果三个维度都考虑的话工作量又会增加,很多企业在内部做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这么细,一开始可能只是切成大块。那么,当我们真正要做的时候,需要从整体上来考虑这些问题。

第三步,识别企业正在运作的流程。目前你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虽然流程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列出来,但实际上是有流程的,我们需要

把流程找出来,然后做成流程清单。

第四步,界定关键流程。选择需要改进的管理流程,把流程清单列出来,我们在给一些大企业做咨询项目的过程中就发现,如果把他们企业的全部流程都列出来的话,流程非常之多,需要以千为单位来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选择一些关键的管理流程。比如我们做过一个单位,我们从2003年起就开始跟他合作,一直到今年年初,整个有8年左右的时间,企业里面的所有制度流程都是我们建的,他的流程数量非常非常之多。

第五步,优化关键流程。流程确立以后,通过简化、整合、增加来优化这些关键流程。

第六步,设计相关表单。流程做完之后,需要设计一个可操作的表单,因为其实流程在表单上就基本上体现了,表单上的内容,比如“谁审批、谁签字”都已经体现了流程。

第七步,编制标准化流程的管理手册。实际上这里包括了流程操作指引和操作规范。

最后一步,是流程的实施。企业需要做宣贯、去实施。

这是流程建立的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大企业,完成整个这样一个过程的话,一年肯定是需要的,一年的话,流程还只是上线,还没有进入改良阶段。

这里又有一个话题,很多企业有大量的管理制度,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流程梳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制度与实际流程不符,这是比较常见的。对于企业来说流程和制度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究竟是

应该参照流程确定制度?还是应该依据制度去修改流程?或者将制度和流程融合在一起,把制度的东西写进流程?这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实际上我还碰到另外一个问题:究竟是先改组织架构?还是先改流程?因为流程和组织架构在一起,跟部门、岗位在一起。我们跟企业合作的时候,在同一个项目里面又做组织,又做流程,这个如何来操作?

制度和流程之间的关系、组织架构和流程之间的关系,讨论这些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制度和流程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模式:要么以流程为主,流程做完以后,再依据这些流程来制订相应的制度;另外一种模式是,企业的制度基本上是流程化的,把流程切合到制度里面去,所有的制度里面都已经流程化了,操作的时候按照流程来操作。组织架构和流程的关系,我们现在的企业一般的做法是这样,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把组织架构比如说部门框架定下来,定下来之后再做什么呢?实际上定了这些部门之后,基本上对部门的权限已经有了初步的划分。这个界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部门主要的职责和权限大致做一个框定,框定完之后再做细化的处理,把流程给细化梳理。

四、流程管理与信息化

就信息化这一块,一方面是特级资质就位要求施工企业要上信息化,但是假如说,施工企业的特级资质已经拿到了,那么究竟还要不要信息化?现在绝大部分的特级资质企业已经就位,审核已经通过了,后面究竟还要不要信息化?从理论上来看,IT和流程管理应该

是独立的,以前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也有流程管理,虽然说没有提出流程管理的观点出来,但施工企业实际上是有流程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把流程管理和信息化脱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说,如果流程管理做了,即使流程管理做得很细,如果不上信息化的话,流程管理付出的精力会很大,工作效率却很低,这是从理论来说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上信息化,必须要进行流程管理。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是什么呢?这里分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身定位不准,想法简单,无论是上信息化还是流程化都存在这个问题:没做的时候认为很简单,但一做发现工作量很大,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软件选型很仓促,选的软件并不一定合适。现在给施工企业提供软件的厂商很多,专业一点的有广联达、新中大,行业更广泛的有金蝶、用友等等,究竟选哪一个企业来做软件?施工企业可能还没有充分考虑好。另外一个,企业的人才结构不均衡,可能个别的素质已经达到,但是大部分人差距比较大,很多企业下面的基层单位不想做信息化,或者不想做流程,他的推托词就是“你看我们项目上的人,电脑都不会用”,当然,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企业标准化或者规范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善,就开始做信息化,或者为了特级资质就位而上信息化。

第二个维度是,从软件公司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市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之前没有什么市场,住建部提出特级资质就位之后大部分施工企业开始上信息化,软件公司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大力地投入研发,技术不成熟。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软件公司设

置软件的时候需要有企业原形,软件公司给企业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实际上是用信息系统模仿了企业的运作,它需要建很多的数据模型来做,这样才能做好。建立企业原型的时候,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业务又要懂IT,这样的人才太少了,所以说,软件公司建立的企业原型不好。现在已经在用软件的公司,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的感触?很多软件公司告诉你,第一是“你想要的需求我实现不了”,第二是“可以实现,但我需要时间改一些代码”,第三是“这个费用很高”,的确他没有说假话,原因就是,软件公司对施工企业还没了解得这么多,目前国际上最牛的两个ERP系统都是以制造业来开发的,拿到我们国内给施工企业用的时候,施工企业发现不好用。国内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即使外商投资的企业也一样,因为中国的建筑业和国外的建筑业差别很大,所以国外的信息系统在国内不太好用。第三个问题是,软件公司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部分模块有理论基础,比如说,供应链、采购和财务,是现在软件公司做得最成熟的,但是市场开发可能就不行了,因此软件公司的施工项目市场开发这个模块可能就做得不是那么好。

第三个维度,是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中国主要还是人治,很多业务缺乏规则,包括市场开发这一块,很多子分公司都认为自己的信息是保密的。计算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而建筑施工行业在很多方面尚停留在手工作业时代。国内网络设施落后,这对于房建企业来说影响不是太大,影响大的是做铁路、桥梁、水利水坝的企业,因为有些地方确实没有网络,这样的话,信息化就跟不上了。以上是整个施

工行业信息化的现状。

施工企业上信息化,必须有五个化: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当然,刚刚前面也跟大家探讨过,制度和流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融合在一起,你可以以流程为主,也可以以制度为主,制度里面有流程。

最后一个话题:施工企业信息化究竟是应该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走?我个人觉得可能分步走更加合适,如果一步到位的话,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可能会很大,效果却达不到。现在,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特级资质而上信息化系统,花费是非常巨大的,一般来说,如果只是为了通过特级资质就位的信息化考评,大概100万左右就能搞定,软件公司基本上都会承诺“我保证你肯定过得了特级资质就位的信息化考评”,但是如果信息化系统要想用起来的话,这是千万级的资金投入,500万可能还是比较低的。

我们讨论的就是从这几个纬度:第一个,施工的模块,你可以上细分的模块,比如说财务、资金、物资采购、成本核算等等模块。另外一个,组织层次,总部主要流程应该做哪些?怎样上信息系统?有子分公司的,选哪几个子分公司来作为试点?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想做成真正有管理水平的,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还是分步走比较合适一些。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进一步沟通,谢谢各位!

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

时间:2014-12-12 13:38来源:未知 作者:赵君华 点击:100次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内容是比较具体的,流程不像战略是比较抽象、宏观的,流程是比较具体的,所以可能大家听起来会没那么精彩。

一、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管理

为什么做流程管理?我总结了三个原因:一个是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很多企业在上信息系统的时候需要做流程管理,或者是进行流程的梳理;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效率;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加强控制。

1、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管理信息化的情况是这样的,相信很多特级资质的企业都一清二楚,2007年3月建设部发了一个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提出来要求企业做内部的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到2007年11月建设部又发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意见规定在《特级标准》颁布前已经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自《特级标准》发布之日起设3年过渡期,原资质证书有效期延续到2010年3月13日,到2010年3月13号,一定要强制实行信息化,后来发现很多企业做到这个资质要求很难,又延长了2年,决定将《特级标准》的过渡期延长至2012年3月13日,以上就是建设部提出来上信息化的要求。

整个施工企业在特级资质就位这个过程中,包括我们公司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要求我们做流程梳理。有些企业在做信息化之

前就跟我们公司合作,明确地告诉我们,让我们帮他们梳理流程。去年有些客户提出来说他们基本上信息化都上了,验收也通过了,但是他觉得目前信息系统的流程就是公司现在运行的流程,但是感觉这个流程还不是那么顺,还需要重新理一下。实际上很多企业在真正上信息化之前、没有梳理流程之前,流程是有的,只是这个企业的流程有两类,一个是显性的流程,这个企业流程本身是有的,内部都梳理过。另外一个是隐性的流程,比如目前我们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一些的企业,或者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即使没有做流程管理,里面毕竟还是有一定隐性的流程。我们在跟施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没有上信息化,或者是上信息化的企业要求做流程梳理,只是把显性的流程理一下,或者是把隐性的流程梳理出来,然后放到信息化系统里面去。有的信息化公司告诉施工企业“我们已经有信息化流程了,已经固化在系统里面,你直接去用好了”,这种应付特级资质考核肯定没问题,我们有些企业就是这样,没关系,100万,我给你100万,你帮我保证审核通过就行了,至于我后面用不用是其次的问题。当然了,在我们几次与软件公司召开信息化高峰论坛的时候,很多老总就提出来:我现在特级资质也有了,信息化系统花了100、200万之后,后面能不能用?如果改良的话,改良的是什么?改良的是里面的流程和表单,改良流程和表单的时候又碰到了问题:软件的灵活性比较差,管理流程很容易就变了,但软件里面可能没办法变。

2、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部提信息化的要求出来,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说把我们的很多工作流程化,把我们的管理也做成像生产制造业一样的流水线,效率会大大地提高。实际上,一个企业小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夫妻老婆店效率非常高,因为需要决策的东西非常少,也不需要很多规范的制度。企业稍微大一点,十几个人,企业里面老大发话,下面十几个人都按照老大的安排去做就行了。当企业逐渐变大的时候,再这么管就不太可能了,至少中间加了一层,有部门经理,这时候,我们就发现有些事情就需要制度化,而不能说由上面的人发命令,下面的人去执行,需要有些制度去做,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或者是制度里隐含着流程。主要是把很多日常工作流程化,不需要请示,按照制度来做就行了。

随着企业变大,我们会发现他有所谓的大企业病。很多部门只看到自己的这一块,很难观察全过程供应链的流程。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发现企业局部改良对局部是有效的,但是总体上肯定是无效的,或者日常工作中,还有部门之间有些摩擦,使得管理流程没办法贯通,等等这些情况导致企业需要做管理流程的优化。

这里有例子,是我们碰到的一个真实情况:有一个小型的民营企业,企业不是很大,老总觉得很累,为什么?一方面他出差很多,小的施工企业都是这样的,老总他需要频繁地出差,比如招投标、项目检查的时候都要去,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回到公司以后又有一堆事情要做,尤其是资金审批,一把手,一支笔,都需要他审批,其实很多日常的东西他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了,一个是他不了解,另外一个,他没有心思去管,他跟我们说他有时候晚上十点钟还在公

司加班,虽然看起来是非常小的事情。很累,这是老总的感觉。另一方面,员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员工也有很多事情,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员工差旅费报销,员工先垫了,垫了以后拿到财务去报销,报销的时候可能正好碰到老总不在家,或者是审的过程中没办法确认,还得叫人来问,这样下来有时候几个月都没办法报销,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情绪很低,觉得很累啊,在外面跑业务很累,回来还要处理这些事情,因此员工的意见很大。

我几年前还碰到过另外一个例子,他们也说到很类似的情况,在浙江温州也有这样的一个企业,也是民营企业,产值接近10个亿,也是做自营业务,他们的情况有点不一样,说这个老总情绪化很厉害,他不高兴的时候谁也别找他,这时候找他审批,他肯定不批,还把你骂一通。他高兴的时候什么事情都OK。他下面的人都是这样子,一看到老板今天脸色不好,就别找他了,别自找麻烦。一看老板很高兴,拿着一叠单子就去了,老板什么都批,跟谁吃饭都OK。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会失控,一方面发现很多不该批的都批了,而且很多事情还耽误了。

以上这个情况应该怎样来改进?其实很好解决,对不对?比如通过授权来解决。

但对于授权,实际上我们碰到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老板不知道怎么授权,不知道这个权怎么授下去;第二种是老板不舍得授权,他觉得授权很好,但不放心啊!对不对?最后一支笔他要守住。当然,最后老板签字是肯定需要的,报销的时候或者税务部门要求这个老总

必须得签字,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定要老板签了字以后才放款,其实有些事情,比如说,按照公司制度,你授权给副总,那么副总签了就生效,生效之后等老总回来补签就行了。税务局规定所有票据上必须要有老总签字,但并不一定等到老板回来再签,只是把这个制度做好。关于授权,民营企业的情况比较普遍,我想国有企业肯定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事情没有及时授权而导致事情的拖拉。

实际上,授权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情况是什么?一个是权限,再一个是把权限做成分级控制的流程,也就是如何来做。

总的来说,实际上企业大部分的流程,或者是大部分的权限,领导班子基本上都不会非常关心,但是有三方面的流程领导层会比较关心,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经营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人事权。其他的权限,在整个流程审批做完以后,可能领导班子就不会参与讨论了。但是经营权、资金权、人事权,领导班子层基本上都会关心这些问题,甚至是逐个流程去审,逐个权限去审,权限做完以后才会放心。 经营权主要在于合同的审批权限。合同权限包括几个方面:工程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权限。一般领导班子层都会反复地讨论这个问题。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方面:一个是合同额大。实际上,很多工程局,尤其是铁路工程局,合同额很大,动辄几十亿,当然,现在很多房建企业的合同额也很大,最近碰到一个企业好像是在贵阳,单个的房建合同出来3000万平方米,可以算一下,比如2000块钱一平,这是非常惊人的合同额。实际上,真正在我们做流程的时候,除了合同额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经营权的争夺,就是

分子公司之间打架如何来协调?这个权限也会有争夺。当然实际上,如果是在做完流程之后,包括到后面真正上信息化的时候,很多的情况是企业不愿意把经营阶段的信息透露到系统里去。

分包阶段也是这样,分包阶段主要是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分包阶段授权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地授权?权限如何分下去?另外一个问题:当审批链较长,参与审批的人员较多的时候,简单地划分权限有一个什么好处?实际上就是找得到最终负责人。施工企业里面最怕审批链比较长的时候,到最后发现出问题之后很难找到负责人。5个人审过了、10个人审过了,到最后还是出问题,这个板子谁挨?有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在北方做的一个企业是这样,企业有一个项目,项目不是很大,好像是8万多平方米,在劳务分包环节,每个平方多了5元钱,很小的一个事情,但有8万多平方米,算下来400多万,400多万没了,最后发现是什么原因呢?参与合同审计当中项目经理签字了,分公司老总也签字了,大家都签过字了,最后板子打在谁身上?如果说审批环节足够长,都已经审过了,但问题还是有,这种情况下,整个审批权限究竟谁来承担责任?从实际工作出发的话可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审批的时候,一个事项最好是有一个人来负责,我审这份合同,我并不是对这份合同的全部内容负责,我只审我负责的这一块,这样的话可能会比较清楚一点。因为实际工作中可能就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合同上面有很多人审,审完之后出了问题,即使每个人挨板子都没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只审自己熟悉的一块,并对这一块负责,如果这一块出了问题,我对

此负责,但其他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我只看这一块,这样才可以。 另外一个是资金审批的权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资金审批分几类:挂靠企业的材料款、分包合同,资金怎么出去?另外一个是日常管理费用等等。其实根本没必要由老总一个人来把事情全部做了,老总最后肯定是要签字的,比如到这个环节,这个人签完这个钱就可以付了,到最后老总只是补签。但对有些事情,在资金环节里需要很明确地分清楚,老总签字是需要他审?还是只是走税务必须的环节?他签字表示我老总对此负责,在税务环节上对此负责?还是对业务负责?需要做这样的区分,这样的话老总的工作就大大减轻了。比如说一个大的企业,老总可能每个月签出去的资金几十亿,小的企业,一个月签出去的资金可能也有几个亿,很多的票据大大小小,真正需要看内容的可能只有1/10,其他的我就按流程环节签了,我就不看了,因为责任打在前面这个人的身上,只是有1/10的单子是你对此内容负责,你需要确定这个钱付不付。最近我做的一个客户就是这样,总经理签完以后付200万,但送到财务总监时候,财务总监把它打回不让付。总经理私下就说,那我这个总经理究竟有什么权限?我已经跟人家拍胸脯说了这个钱付给你,但分管财务的副总不付,如果这样的话,他说“很简单,我以后就做执行者,我没有这个权限,这种情况下你把的风险控制,权限小了,责任就小”,总经理就觉得“没有问题,你什么权限都不给我,没问题,很多项目后期的情况协调,我可能也做不了主,没办法做”。我觉得,这一方面需要有清晰的权限授权划分,另一方面,要看一下哪些老总签字有否决权?哪些老总是不否决的,

只是负责签字?这是有关于资金审批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有关于重要人事的审批权,这个也是很多老总也非常关心的。一般情况下可能国有企业对人事审批权抓得更紧一些。我记得,我2002年、2003年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那时候企业里面还有很多情况是叫组织部,党管干部,人事这一块不仅仅需要总经理签字,还需要党委书记签字,到现在企业里面是不是还有两条线?比如工程局单位,处级、科级干部需要党委组织部来确认,这也是需要的。在民营企业里面,老总任命员工,任命到部门员工这一层,这可能是抓得过于细了,要把这个权限松掉。比如按照企业规则,或者按照公司法的规则,董事会管到班子层、经营层,甚至董事会真正任命的就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副总都可以由总经理来提名,部门经理这个层面的人都可以由总经理来任命。但是我见到过的一个民营企业,董事长直接把部门员工都确定了,不仅仅是部门经理这个层面,后来他的总经理在与我沟通的时候,就说“我建议老总任命只到部门负责人这个层面,员工的权限就归到我”,但实际上这里也不对,是不是?我们说作为总经理不应该去管部门员工的权限,部门员工的任命权应该给他的直接上司。

民营企业有一些人事权管得紧的,比如说中天,财务系统的人都是老总楼永良亲自面试,不仅仅只是审批,是必须他亲自面试,面试的话他认为你这个人可信、他点头了这个人才能用。但其他的权限他还是松的,他不是说把所有的权限都抓到手上。类似的情况,我们江苏的一个企业龙信,他们在人事权上抓两条线,一个是财务这条线,

龙信整个公司大概100亿的规模,财务这条线上有200多、近300人,都是总部直接任命;另外一个,还有一条线,龙信的核算人员和成本控制人员全部是总部委派。

在施工过程当中,权限要尽量分清楚,因为本来我们做流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加快企业的决策速度,加快运作,如果说把这些权限全部都集中在总部,集中在班子层,或者集中在总经理手上,那工作效率肯定会降低。像中南老总这样的人他也不是神仙,很多事情他不可能真正地可以决策,像案例里举出来的一样,他去审的话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内容,最终还是得签下去,这样还不如让分管的副总或者是部门经理负责。很多企业做流程是为了提升效率,在我们给企业做流程的过程中也是这样,能够分权的尽量要分权,老板只是控制一些核心的权限,最终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流程能够合理,再一个是缩短流程环节。流程方面起最终决定权的并不一定是最后这个人,可能你最后知道最后签字,但可能只是让你备案,或者是通知你,告诉你这个事情。

3、加强控制,防范风险

企业如何来加强控制?这也是流程方面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里面有几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一个是美国的,还有一个是中国的。美国流程方面的控制最主要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安然事件,安然公司1985年成立,当时总部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他在业务上面有很多创新,第一步,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新天然气现货交易模式。第二步,成功地将公司核心业务由天然气转为动力和发电

领域。这个企业在创新方面是做得非常出色的,虽然从1985年创建到2000、2001年的时候,企业规模非常之大,他的规模也是千亿级别的企业,这是他的市值,但整个企业的破产速度也很快,前后也就几个月时间。2001年10月22号美国有一个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披露安然与两个关联企业Marlin2信托基金和Osprey信托基金的内部交易,安然通过两个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季报和年报中披露,这时候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安然披露这些信息,10月31号对安然进行正式调查,到11月30号安然的股价跌到0.26美元,市值从峰值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整个股价下跌非常快,到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宣布破产,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价值高达498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破产案,整个时间的进度大概3个月左右,这是美国一个大案子。

第二个案子:世通事件。与第一个案子时间上衔接得很紧。创建人伯纳德Ÿ埃伯斯是个酒吧老板,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餐馆里和几个合作伙伴草拟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创建了公司LDDS,1983年创建,1989年上市,这样的事情即使在中国也算得上是神话。1995年更名为世界通讯公司,其后2、3年间,世通公司以非常快的速度吞并了70多家公司。到1999年6月公司股价攀升到每股65美元左右,整个市值冲破1960亿美元,这样的股价,在中国也只有几个国有银行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他采取的并购交易,都是通过股权交易,但是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连续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2000年的时候埃伯斯想并购竞争对手Sprint公司,当初他宣布的并购金额也很高,高

达1290亿美元,实际上他们两家私底下已经达成协议了,Sprint公司董事会都已经同意并购了,但是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机构联手阻止了这个并购案,这场并购案流产之后,世通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同时世通公司在1998年收购MCI公司也花了370多亿美元,使世通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为了保持股价,继续吸引投资者,只能铤而走险选择造假。这个公司的破产也非常之快,2002年6月底的时候,在一次例行资本检查当中,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了38.52亿美元的财务造假,然后他就把这个事情通知了外部审计公司毕马威。因为2001年底安然公司已经破产了,毕马威这时候很严谨,查了之后发现世通公司确实有很多造假,在丑闻暴光4个星期之后,2002年7月21日世通公司宣布破产,2000亿美元这样大的一个企业,1个月之内就破产了。

安然和世通这两个事件促成了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法案《萨班斯法案》。实际上,在安然事件出来之后,美国已经开始制定这个法案,但是这个法案的制定过程当中,大概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一直没能在国会通过,直到世通事件后,小布什才开始快速的推动《萨班斯法案》的通过。萨班斯法案里有一个404条款,主要是强调内部控制流程。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上市的话,必须做内控制度,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流程,无论是外部审计事务和内部审计事务都需要做这些管理流程。这个是美国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起因。

同样地,中国也有两个很著名的案例,银广夏事件,很多做股票投资的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事情。我前几天同一个朋友沟通,他对这

个事情的理解是,他认为安然事件和世通事件,比如说你这个股价可能就是10块钱、20块钱,他通过造假可以达到100块钱。但银广夏的话,还不仅仅只是把股价造假到100块钱这么简单,银广夏这个企业根本就全是空的,他自己吹得不得了。后来我去网上仔细去看,这个公司确实吹牛太厉害了,银广夏这个企业1994年上市,2000年全年上涨了440%,当时是2000年的大牛股。然后我们看到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了“银广夏陷阱”一文,接下来证监会开始调查银广夏,发现的情况就是,银广夏自称其出口额在2000年达到1.8亿马克,实际上发现他仅有3万美金的出口额(2000年1美元兑1.07马克),他自称签下60亿合同金额的德国买家是一家百年老店,实际上发现这个企业注册资金仅是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他这是欺诈,2002年的时候,这个事件也是非常非常令人震惊的,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第二个案例是德隆事件。德隆公司的企业规模应该比银广夏大很多。唐万里四兄弟创建的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企业,2004年实际上控制了5家上市公司。德隆在外滩有一个德隆大厦,但到2004年的时候发现他把法人股反复质押给银行,因为股票下跌,公司要拖死了,通过反复贷款之后,才把股价给做起来,实际上,在他反复抵押以后,发现下属的两个上市公司“合金投资”和“湘火炬”实际担保数额分别占到公司净资产的135%和203%,远远超过了中国证监会的规定,然后证监会开始对他调查,一调查就发现,其200亿元的市值在10余个交易日里全部没有了。

德隆事件推动了中国的“萨班斯法案”,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必须要有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实际上,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在做审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审财务报表,企业日常的操作都需要遵守内控制度。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得到,中建股份的内控制度规定的就不仅仅是财务,还有很多的企业日常规章制度,当然它偏重于财务,但是整个企业有很多做法都有规定的流程。内部控制——这是政府的一个强制规定,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企业也有自己的要求,这里有个课题讨论:作为企业的挂靠项目,资金该如何管理?这是中国建筑行业里一个非常常见的情况。比如一个以挂靠为主的企业,它如何来对资金进行控制?各个企业的做法可能都不一样,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工程款来了,我们跟甲方签的协议是资金必须打到施工单位的帐上,工程款定了,我们一算,3.5%的营业税,然后收2个点的管理费,再收1个点的代扣代缴所得税,那么一算,3.5+2个点,加1个点,6.5,再加上罚款之类的,可能7个点左右,扣完之后,预交93%,全都打到挂靠老板的帐上,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我想很多企业可能就是这么做的。这种方式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挂靠老板一看这个项目肯定不赚钱,本来就指着这个项目赚上1000万、2000万,一看这个项目肯定不赚钱。算了,你1000万资金,扣完之后,其他的930万全都打到我帐上,我拿这个钱就走人了,后面不玩了。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但是也有,就是挂靠老板可能就走了,等你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几年

之后,还发现他已经跟他老婆离婚了,而且老婆移民美国了,他告诉你“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想咋办就咋办”,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我碰到过一些分公司老总是这么干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这其实是最宽松的,扣完所得税+管理费以后,或者是叫扣完管理费后直接就划给项目老板或挂靠老板,这是最松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直接给他派财务人员,像很多企业一样总部委派财务人员到项目上,这种情况就怕一个问题,财务人员被买通了,怎么办?当然这种少见,但是也有。

第三种形式是施工单位直接转账,工程款到了施工单位帐上以后,他不给项目老板,而让项目老板提供资金申请,然后施工单位给项目老板转账,这种很明显比第一种方式控制得严格得多。第三种形式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个就是,项目老板不可能带着现金就跑掉了,尽可能少让项目老板碰资金,通过转账。还有就是,通过转账,在税务上麻烦就少,一般企业的做法是让项目老板来拿100万的工程款,同时提供100万的发票,这种情况下,项目老板往往给了假发票,施工企业假发票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转账的话假发票就少了,转账之后,收款单位就给发票。当然了,在这个情况下往往项目老板会有意见,为什么呢?“钱你都不让我碰,那我一点灵活性都没有”,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的一种变通办法是什么呢?可能施工单位给项目老板一部分现金,比如给50%、60%,还有一部分打到项目老板的帐上,让他自己去支配。

第四种形式,这是我见过的比第三种方式控制得更严格的,在转

账里面施工企业还会碰到一个问题,往往提的申请里面,项目老板在提资金申请的时候,比如说这个月底要付多少钱,钢筋多少,水泥多少,项目老板可能把供应商已经搞定了,施工企业里面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项目老板把做商品硂的搞定了,你给我开1000万钢筋,或者是开1000万商品硂过来,项目老板把资金就拿过去了,所以管理施工企业的话,在这个环节要求资金和预算中的各项分项要匹配。比如说你这个项目从这个进度到这个进度,钢筋多少,水泥多少,我可以匹配,不匹配的话对不起,我不给你,只给你匹配的部分。这样控制的话就比第三种方式更严格,当然这种风险也就比较小。

以上的四种做法,不仅仅涉及到流程,还涉及到流程的操作指引,可能流程上是一样的,但执行的时候需要看一下是否配比?配比怎么样?所以我们给企业做的时候不仅仅要流程,还需要流程的操作指引。当然,刚才有领导提出来可以派财务人员。施工企业派财务人员有一个风险就是,财务人员可能被对方买通了,另外一种,一般情况下,很多派到分公司的叫项目驻外代表,这个驻外代表可能也被对方给买通了,驻外代表在那里管章,最后帮人家敲章去了。一个做联营模式的驻外人员,他年收入10万,可能10万都不到,但在分公司那边帮人家盖盖章,收入可能就有20万、30万,驻外代表经常有这样的灰色收入。

做流程管理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上信息化必须要流程。第二,提升效率。第三,加强控制。但是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提升效率和加强控制之间是矛盾的,这两者如何取得平衡?加强控制的话,效率

肯定低,比如说,如果一开始挂靠合同里面规定得很细,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挂靠划不来,项目老板就会有这种想法“你们公司搞得这么严格,我不跟你做了”、“你把我束得这么死,那我不干了,我另外找个企业去挂”。

另外一种情况,其实企业内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在合同审批环节,做挂靠公司的,各地都有分公司,分公司都是包出去的,承包的时候发现总部有规定,承包要盖章,盖章要审批,他们就争论,签字的时候要三个人签字,项目老板就不乐意了,分公司的老总也不乐意,对不对?你这么搞会影响业绩。一方面影响业绩,还有一方面可能人家就走掉了。这里面如何来取得平衡?实际上我们现在总结下来的话,有些环节,比如刚才说过的,评标的时候需要签字,这个怎么办?有几个处理的办法:第一,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减少一些环节?第二,尽量让一个人只对合同的某个部分,或者是对整个事件的局部负责,不要让他对全局负责。我们做过的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子“你让我签字的时候我这支笔不敢往下握,因为我签了字就要负责任,尤其是对我不熟悉的事情,我就不敢签”,所以说,尽量让他对只对熟悉的部门、或者熟悉的事负责任,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签字慢,要等上15天,或者是等上好几天的原因是什么?他不知道内容,不知道怎么办?他要打电话去问,很多事情他都要打电话去问,这样就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说,一个是要减少环节,第二个是只对局部负责,第三个,是让下面提供信息的时候尽量充分,这样的话可以加快签字的速度。

二、施工企业流程管理的常见问题

这里总结了一些问题,有些是在技术层面,有些是在执行层面。

1、流程体系不完整,覆盖不全面

技术层面的,因为流程管理的理念是国外引进来的,所以我们施工企业才逐渐开始做这个模式,以往的施工企业都是粗放型的,我们经常看到施工企业的体系并不是很完整、不全面。举一个企业的例子,这个企业是做自营的,涉及到很多模块,当时给他做项目的时候,他自己说“我们企业做自营的,我们对制度建设非常重视,我们的制度有一卡车”,但等到我们真的让他们把制度拿来看的时候,发现一些重要的制度都没有,如果说有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党群并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制度没有很正常,但一个做自营的企业没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流程,这就说不过去了,一个做自营的企业没有合同管理方面制度,你可能也说不过去。但这就是事实,一开始我们给他做的时候,他们说“我们有一卡车制度”,那我就让他们把所有的制度都拿出来给我们看,然后告诉我所有的制度里面,哪些是正在执行的?我们发现他的制度也没有按照模块全部都覆盖到。应该说一个企业的流程和制度化应该做到完全覆盖、互不重叠、互不抵触,在座的各位可以去评估检测,自己企业的制度是否都做到了这些方面。

2、缺对应的表单或附录

做流程的时候,实际上流程应该体现在表头的审批方面,另外一个,附录其实也很重要,你可以叫它附录,也可以叫操作指引等等,整个流程表单、操作指引应该是配套的。你流程有了,但是我具体执

行的时候,我不知道按照什么规则去执行,这就存在问题。

3、流程文件、表单没有编号

如果是信息化的话,流程应该有编号,流程本身有个编号,另外还应该有个流水号,有了编号和流水号以后才知道这个属于哪一类表单,一查就可以查得到了。上信息化需要编数据制点,我们这边特级资质的一些企业,应该在做IT规划的时候专门要编数据制点,也就是说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编码。

4、流程描述过于粗放,无法执行

实际上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说项目立项、项目策划、费用计算等等,但是这些事情如何开展?怎么做?费用计算怎么做?计算后怎么做审批流程?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了,做流程管理,建立流程总归有一个过程,最开始可能有些局部没有做到,但逐步要把这些内容都给细化。

5、流程过于繁琐,操作困难

流程过于简单、过于粗放,没办法执行,同样,流程过于烦琐会造成操作困难。这里有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央企,房建项目分包资金支付需要4个表单、22道审批节点,这个控制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金螳螂,我跟金螳螂的项目经理沟通过,他们材料款的支付也要十几个人签字,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资金会支付慢一点,如果项目有特殊情况,可以走绿色通道,直接找董事长签字去,但是没有绿化通道的话,因为金螳螂也有一部分项目也是自营的,项目经理点头答应的话,也要十几个人签字。任何一个审批,首先签字人多,

十几个环节,签字完一个半月、两个月就过去了,这时候需要我们去考虑的就是,企业这么做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还是为了拖欠资金?拖欠资金这是一个好办法“我没有说不付给你啊,我付给你啊,只是你看,领导出差了,领导去国外了,这个我们也没办法”,施工企业里面采取这种办法拖欠资金的也挺多,当然如果都是内部人的话,那这个审批的确是太烦琐了。

6、流程过于简单,失去控制

前面讲的是流程太过烦琐,而流程太简单了也不好,容易失去控制。我看到的最简单的流程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这个企业做挂靠,只要项目老板申请,老总一签字,就可以付款了。当然,更快的模式是项目老板把出纳给搞定了,接着刚才说的案子,因为这个老总经常出差,所以给了出纳特殊授权,项目老板提完申请,请出纳吃个饭,出纳就付款了,这种情况风险很大,完全失控。

7、各自为政,横向协作困难

企业里面部门很多,而很多流程都是跨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8、实际操作与流程不符合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看到流程都有了,流程规范也比较清楚,但真做的时候没有做到,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嫌流程太烦了,不愿意照做;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流程确实不合理。在这个模块下有一个问题,流程应该细到什么层面?企业实际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公司在进行流程体系建设的过

程中两个领导出现了意见分歧,一个领导认为,流程应该细化到岗位,如果你不细化到岗位,我怎么执行呢?另外一个领导则认为:公司的部门和岗位不让调,流程执行单元到部门层面就够了,不用再细化到岗位上,如果要细化到岗位上,交给部门经理去管理就行了。我们做过流程的,可能就碰到过这样的争议。如果公司已经上了信息化,那么工作中应用的流程,绝大多数都会细化到岗位,但请咨询公司,或者是内部梳理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做这么细?

在我们做的一些企业当中,流程没办法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一般来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是“这个工作就是需要灵活性,你固化以后没办法操作”。第二个理由是“你看我们项目上的人文化水平都很低,对不对?也不识字,不会用电脑,你让他怎么上流程,怎么上信息化,做不到”。做流程的过程中第一个理由是说很多事情无法固定化,或者是没法流程化,你不要说无法固定化,那你告诉我哪些流程不能固定化?你给我具体列出来,逐个地讨论,究竟是哪个不能固定化?第二个理由就是他们说我们项目上的人都是工人,没法做,我也碰到过这些情况,然后这个公司的执行常务副总比较厉害,凡是说项目上人员素质太差的话,就问两个方面:第一个,你用不用手机?第二个,用不用短信?只要这两个问题是OK的,那行,这个信息化你就能去做,电脑就可以用了,信息化系统肯定就可以解决。当然,有些项目比如说做铁路的、做大坝、水利的,可能连无线网络都没有,这个我觉得是技术上的问题,但是说文化层次太低,这个应该不是问题。

三、施工企业如何建设流程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如何建设流程管理体系?刚刚说到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很艰巨。图1是施工企业建设流程管理体系的示意图。

图1:施工企业建设流程管理体系示意图

第一步,设计流程文件管理体系。实际上我个人理解,这个流程管理体系跟我们企业日常的体系几乎就是一回事,只是实际工作中操不操作而已。以前是ISO贯标体系,实际上贯标文件的文件管理体系是很规范的,但是很多企业都是“两张皮”,企业贯标文件是一套,日常制度是一套,这一两年我们在给企业上信息化的时候,他要求我们把两套合一套,不要贯标文件,或者要求我们做流程文件,将来可以通过贯标,不需要另外的贯标文件,要求做到这样的水平。

在做流程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管理流程的机制。流程该怎么编?整个框架设计如何?要有一套制度出来,以便于持续地改进。

各个流程由谁负责?就像贯标文件专门指定负责人一样,需要有这样一个制度,而不是说想到一个做一个,企业在很多时候就是想到一个问题做一个问题,叫救火式的制度,这种管理体系肯定是支离破碎的。这个是第一步的思路,总体上就应该做流程管理规划方案。

第二步,建立流程框架。做完流程管理规划方案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考虑究竟应该上哪些流程,这时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公共模块。企业里有很多公共模块,比如说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生产、质量、安全进度、劳务分包、成本管理等等这些公共模块都需要考虑到。第二个维度是业务类型。现在一些大企业,实际上可能不仅有房建业务,可能还有土木工程、市政、装饰等等业务,另外可能还有房地产业务。还有,他可能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有投资,可能还有更多的多元化,有物资、采购、设备管理等等,不同的业务类型是不是要按业务类型分类来建流程?这里涉及到一些问题。第三个维度是组织层次,比如说局,局下面的子公司,子公司下面的子公司,然后再到项目部,这条线是不是全都可以打穿?做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有选择,可能有的企业局总部有流程,局下面的子公司有不同的流程,然后再下面的公司又有项目流程。整个需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如果三个维度都考虑的话工作量又会增加,很多企业在内部做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这么细,一开始可能只是切成大块。那么,当我们真正要做的时候,需要从整体上来考虑这些问题。

第三步,识别企业正在运作的流程。目前你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虽然流程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列出来,但实际上是有流程的,我们需要

把流程找出来,然后做成流程清单。

第四步,界定关键流程。选择需要改进的管理流程,把流程清单列出来,我们在给一些大企业做咨询项目的过程中就发现,如果把他们企业的全部流程都列出来的话,流程非常之多,需要以千为单位来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选择一些关键的管理流程。比如我们做过一个单位,我们从2003年起就开始跟他合作,一直到今年年初,整个有8年左右的时间,企业里面的所有制度流程都是我们建的,他的流程数量非常非常之多。

第五步,优化关键流程。流程确立以后,通过简化、整合、增加来优化这些关键流程。

第六步,设计相关表单。流程做完之后,需要设计一个可操作的表单,因为其实流程在表单上就基本上体现了,表单上的内容,比如“谁审批、谁签字”都已经体现了流程。

第七步,编制标准化流程的管理手册。实际上这里包括了流程操作指引和操作规范。

最后一步,是流程的实施。企业需要做宣贯、去实施。

这是流程建立的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大企业,完成整个这样一个过程的话,一年肯定是需要的,一年的话,流程还只是上线,还没有进入改良阶段。

这里又有一个话题,很多企业有大量的管理制度,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流程梳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制度与实际流程不符,这是比较常见的。对于企业来说流程和制度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究竟是

应该参照流程确定制度?还是应该依据制度去修改流程?或者将制度和流程融合在一起,把制度的东西写进流程?这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实际上我还碰到另外一个问题:究竟是先改组织架构?还是先改流程?因为流程和组织架构在一起,跟部门、岗位在一起。我们跟企业合作的时候,在同一个项目里面又做组织,又做流程,这个如何来操作?

制度和流程之间的关系、组织架构和流程之间的关系,讨论这些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制度和流程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模式:要么以流程为主,流程做完以后,再依据这些流程来制订相应的制度;另外一种模式是,企业的制度基本上是流程化的,把流程切合到制度里面去,所有的制度里面都已经流程化了,操作的时候按照流程来操作。组织架构和流程的关系,我们现在的企业一般的做法是这样,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把组织架构比如说部门框架定下来,定下来之后再做什么呢?实际上定了这些部门之后,基本上对部门的权限已经有了初步的划分。这个界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部门主要的职责和权限大致做一个框定,框定完之后再做细化的处理,把流程给细化梳理。

四、流程管理与信息化

就信息化这一块,一方面是特级资质就位要求施工企业要上信息化,但是假如说,施工企业的特级资质已经拿到了,那么究竟还要不要信息化?现在绝大部分的特级资质企业已经就位,审核已经通过了,后面究竟还要不要信息化?从理论上来看,IT和流程管理应该

是独立的,以前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也有流程管理,虽然说没有提出流程管理的观点出来,但施工企业实际上是有流程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把流程管理和信息化脱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说,如果流程管理做了,即使流程管理做得很细,如果不上信息化的话,流程管理付出的精力会很大,工作效率却很低,这是从理论来说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上信息化,必须要进行流程管理。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是什么呢?这里分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身定位不准,想法简单,无论是上信息化还是流程化都存在这个问题:没做的时候认为很简单,但一做发现工作量很大,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软件选型很仓促,选的软件并不一定合适。现在给施工企业提供软件的厂商很多,专业一点的有广联达、新中大,行业更广泛的有金蝶、用友等等,究竟选哪一个企业来做软件?施工企业可能还没有充分考虑好。另外一个,企业的人才结构不均衡,可能个别的素质已经达到,但是大部分人差距比较大,很多企业下面的基层单位不想做信息化,或者不想做流程,他的推托词就是“你看我们项目上的人,电脑都不会用”,当然,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企业标准化或者规范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善,就开始做信息化,或者为了特级资质就位而上信息化。

第二个维度是,从软件公司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市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之前没有什么市场,住建部提出特级资质就位之后大部分施工企业开始上信息化,软件公司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大力地投入研发,技术不成熟。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软件公司设

置软件的时候需要有企业原形,软件公司给企业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实际上是用信息系统模仿了企业的运作,它需要建很多的数据模型来做,这样才能做好。建立企业原型的时候,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业务又要懂IT,这样的人才太少了,所以说,软件公司建立的企业原型不好。现在已经在用软件的公司,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的感触?很多软件公司告诉你,第一是“你想要的需求我实现不了”,第二是“可以实现,但我需要时间改一些代码”,第三是“这个费用很高”,的确他没有说假话,原因就是,软件公司对施工企业还没了解得这么多,目前国际上最牛的两个ERP系统都是以制造业来开发的,拿到我们国内给施工企业用的时候,施工企业发现不好用。国内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即使外商投资的企业也一样,因为中国的建筑业和国外的建筑业差别很大,所以国外的信息系统在国内不太好用。第三个问题是,软件公司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部分模块有理论基础,比如说,供应链、采购和财务,是现在软件公司做得最成熟的,但是市场开发可能就不行了,因此软件公司的施工项目市场开发这个模块可能就做得不是那么好。

第三个维度,是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中国主要还是人治,很多业务缺乏规则,包括市场开发这一块,很多子分公司都认为自己的信息是保密的。计算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而建筑施工行业在很多方面尚停留在手工作业时代。国内网络设施落后,这对于房建企业来说影响不是太大,影响大的是做铁路、桥梁、水利水坝的企业,因为有些地方确实没有网络,这样的话,信息化就跟不上了。以上是整个施

工行业信息化的现状。

施工企业上信息化,必须有五个化: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当然,刚刚前面也跟大家探讨过,制度和流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融合在一起,你可以以流程为主,也可以以制度为主,制度里面有流程。

最后一个话题:施工企业信息化究竟是应该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走?我个人觉得可能分步走更加合适,如果一步到位的话,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可能会很大,效果却达不到。现在,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特级资质而上信息化系统,花费是非常巨大的,一般来说,如果只是为了通过特级资质就位的信息化考评,大概100万左右就能搞定,软件公司基本上都会承诺“我保证你肯定过得了特级资质就位的信息化考评”,但是如果信息化系统要想用起来的话,这是千万级的资金投入,500万可能还是比较低的。

我们讨论的就是从这几个纬度:第一个,施工的模块,你可以上细分的模块,比如说财务、资金、物资采购、成本核算等等模块。另外一个,组织层次,总部主要流程应该做哪些?怎样上信息系统?有子分公司的,选哪几个子分公司来作为试点?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想做成真正有管理水平的,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还是分步走比较合适一些。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进一步沟通,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

    如何做好施工项目流程管理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及工程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施工必须进行流程管理,以便职责划分.在施工项目建设中,应以流程为主进行创新型组织的建立,遵循施工项目规模.特点进行组织机构的合理建立,并进行管理级别.管理职责的合理划分,为监控施工 ...

    从顶层设计规划建筑企业的十三五

    从"顶层设计"角度规划建筑企业的"十三五" "顶层设计"原是工程学术语,本意是统筹各层次.各要素,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协调,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在建筑行业中"顶层设计&qu ...

    1组织与管理

    组织与管理 1.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 项目实施阶段:①设计前的准备阶段.②设计阶段.③施工阶段.④动用前准备阶段和⑤保修期. 招标投标工作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进行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和内涵:  ...

    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与精益建造

    施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与精益建造 当今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开始谋求管理模式变革.粗放式管理越来越难于适应新的形势,许多工程公司试图进行管理转型,国内一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企业开始提倡向精细化管 ...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金点子"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金点子" 摘要:在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消化吸收"金点子"并付诸管理实践.利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经营质量. 关键词:金点子,信息技术 ,理 ...

    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技能研讨篇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简析 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技能研讨 WBS与OBS是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框架 集团公司 OBS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子分公司 ...

    2014工程项目流程图

    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 获取项目图纸 弱电图纸设计 材料用量预算 工程费预算 工程概算 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材料选型是否得当 材料及预算是否准确 有无漏项或重复 实际所 一.概述 企业内的一切流程都应以企业目标为根本依据,尤其是管理流程:对外 ...

    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_刘俊颖

    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刘俊颖,何 溪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摘 要:我国建筑企业在全球化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下面临着各种不同风险,传统的独立而分散的风险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企业的需要.提出建筑企业应实 ...

    项目经理的定义

    项目经理的定义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 是企业法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是项目管理领导班子的负责人,但不一定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代表人. 施工项目经理的管理权力 ①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②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