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答:原子论最早是由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又对原子论有所发展。他们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时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

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现象,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以下仅做参考)

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二,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第三,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其他版本,仅做参考)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刘金玉老师课件)

(1) 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

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 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

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 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

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 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

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

(5) 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

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 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

创造者。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绝对静止,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与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宇宙是一部机器,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承认自然是物质的。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

(2)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一一对应的,只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利用牛顿力学定律及其方

程就可单值地确定物体任何时刻的运动状态。

(3)还原论。还原分析的方法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其本质特征是唯物论的、还原论的、机械决定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首先,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其次,形而上学性。这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方法密切相关的,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这样只能得到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还原分析方法给人们留下了孤立、静止、片面、绝对地看问题的习惯。

最后,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社会实践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13-14

答: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科学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前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文学方面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41年后,拉普拉斯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更详细的星云假说,为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基础。

(2)地质学方面

地质“渐变论”: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层以及植物、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这个学说与有机物种不变假说不相容,同时对“灾变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3)物理学方面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指出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

电磁理论:1865年,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揭示了电、磁和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又一次理论综合。

(4)化学方面

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论:1828年韦勒用氰酸与氨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线。 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周期律的变化,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把各种元素联系起来。

(5)生物学方面

细胞学说:动植物由细胞组成,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线。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生物演化的连续性,以自然科学的众多事实彻底驳斥了神创论。

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16

答: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基本因素。

(1)组分与结构间的关系。组分是系统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规定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同时,结构对于组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结构一旦形成还会控制、约束、支配组分。

(2)环境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是系统对环境产生某种作用的能力,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得以实现的条件,边界的性质将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

(3)组分和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系统的组分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和物质载体,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通过结构直接决定和支配系统的功能。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4)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答: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关系。整体保留了要素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共同属性,对于这些属性的可以量度的方面表现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2)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会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出新质。由部分构成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或非加和性原理。

6、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21

答:生态自然观的观点: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和他们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类通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

(1) 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是同属于一个共

同体的,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必须自觉地用伦理对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加以约束,把影响自然的行为限制在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亦有利于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范围内。

(2) 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多样性证明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应

该保护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

(3) 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

统一整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价值准则。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元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平等的。

(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利益高于部分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利益才有保证。

(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与繁荣,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以下仅作参考)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有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7、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31

答: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过程,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科学的见解。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18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的见解。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

(2)科学是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

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强调,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有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是一种科学生产。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为科学的一种简单的定义。

(4)科学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人类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在历史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认识到科学方法是科学本质特征。他说,“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5)一种生产力

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6)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科学的累积性是指一切有限的科学成就都存在于整个科学事业之中,成为整合科学理论中的一部分。

(7)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科学是构成人类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8)科学还是一种文化

这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既是知识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它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强调考察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

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活动。

A、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

B、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

C、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

8、技术的本质特征。32-33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2)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

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行技术要素。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

(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

动中同时还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变化。

(以下是参考)

技术的本质特征:

(1) 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

部分,这就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同时,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2) 物质性和精神性。正是由于技术同时具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才成为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

介,起到了有物质变精神、由精神变物质的桥梁作用。

(3) 中立性和价值性。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

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

(4) 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

作用,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向物质手段和实体转化的过程,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别等)的统一。

(5) 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

技术的跃迁性。新技术出现后,原有技术在主导技术的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累积性。

9、理解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本题答案不确定,整理内容来自《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p263)

答:根据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解释,一方面任何一项技术发明都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不是突如其来的,而且这一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过程。技术发明是一种建立在许多微小改进基础之上的技术累积的社会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如技术创新或技术选择,都是在各个社会环境中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10、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7-39

答:科学发展的模式:

(1) 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是通过程序去发现一般原理,科学进步则是先

前的理论归并到后一个范围更广、概括性更强的理论中,科学的发展就是科学理论数量的不断增多,是量的积累和增加。

(2) 波普尔的证伪模式。证伪模式是在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不是知识

数量的缓慢递进,而是不断被证伪,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变革过程。

(3) 库恩的范式理论。库恩指出新旧范式在逻辑上是不相容的。科学的发展是“新理论抛弃并取代

了与之不相容的旧理论的革命过程”。库恩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和证伪模式,他认为科学发展应该是按照“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模式进行的。

(4)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拉卡托斯的纲领模式可以概括为“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研究纲领否证、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进化阶段......”。任何科学理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5) 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劳丹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获得具有较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理论。科学进步就体现在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6) 带头学科更替和科学重心转移模式。前苏联科学家凯德洛夫提出带头学科更替模式。纵观科学

发展的历史,各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不平等的,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需要,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能率先、较好地解释自然,作为主导的学科带头向前发展。

(7) 夏皮尔的“域”理论 。“域”(domain)或信息域(domain of information)是美国著名科学哲

学家D·夏皮尔用来说明科学合理性和科学发展模式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科学研究自17世纪起就采用与古代及中世纪“整体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将特定的题材孤立起来考察”的“化整为零”的方法。这种特定的、被孤立的研究题材或专题就是“域”,域具有时代性。

(8)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问题、具体对象的普遍

规则,任何普遍的规则在科学的历史上都曾被、也应该被突破。

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静怡不完善科学理论。

11、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9-42

答:科学理论、社会需求、现象发现、技术自身的知识构成了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仅仅从单一的方面去考虑技术发展的来源是不足的。基于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也可以相应看到技术发展中不同的模式:

(1) 科学理论导向型。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为技术解决、克服相应的难题。理论问题解决不仅

引出技术上的应用,而且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仍然需要来自科学探索的支持。

(2) 社会需要导向型。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学者关于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唯一

共通的一点就是认为,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的需求,这些需求在技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现象发现导向型。技术发明并不都是自觉地应用科学理论的结果,机遇和重大现象、事实发现

也可以成为技术发展的契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是来自经验性或半经验性的发现以及来自技术知识的积累。随着某一事实或现象的发现,它们被转移到技术原理的构思之中,经过艰苦的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技术发明的成功。 这一类型的技术发明一般并不涉及深奥的科学理论,往往直接在现象发现的基础上展开各种相关的实践,并带来技术的重要进展。

(4) 日常改进型。技术的发明过程表明它还受到来自技术自身的推动。 这一类的技术发展,很多

都属于不断改进的技术发明。这些发明的最终成功并不需要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主要依靠来自技术自身积累的知识与日常的经验知识。

技术发展的动力:

(1)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

(2)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

(3) 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12、演绎法的缺陷是什么?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45

答: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方法是一种必然推理,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必然为真。演绎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制约,前提的可靠性在演绎逻辑的范围无法解决;演绎

方法是一种创造性较小的方法,结论包含的前提中,结论所提供的知识不会超出前提的范围。

归纳和演绎是认识过程不可替代的两个方面。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往复过程。归纳和演绎各有自己的认识功能,它们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认识的全过程。

首先,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在人类的认识中,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归纳推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经验定律、经验公式都是靠归纳方法获得的。

其次,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步归纳的事实来源。归纳过程渗透演绎,归纳过程的分析要依赖演绎。归纳的结果要靠演绎去证明,没有演绎,归纳所产生的结论就得不到可靠的证明。

13、归纳法的含义以及休谟、波普尔对归纳法的批判。45

答: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休谟提出的归纳法观点,即无论支持结论的例证的数量和种类有多少,都不可能证明该结论必然成立,它最多只能获得相对的确证和满意度。因此,通过归纳而获得的结论未必是可靠的,在运用该结论时必须保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辑的怀疑主义论证: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论;二是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

(2)归纳推理的有限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这就要用到归纳推理,因此导致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

(3)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而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哲学家波普尔是否定归纳法的,理由很简单,这就是足够数量的单称断定,不能代表全称断定。足够数量的具体的现象不能代表抽象的规律。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讲就是元素的总和不能代表系统整体。

14、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58-61

答:观察、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观察、实验就没有近现代自然科学。同时,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论,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 理论是实验的指导。科学实验是人们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事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是在一定的假说或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2)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过程。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

察对象“刺激”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纯粹中性”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15、科学仪器的作用。60-61

答:(1)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仪器帮助人们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增强了认识能力,使过去观察不到的现象显示出来了,过去分辨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了,人的认识因而进入了新的领域。比如,天文观测中,过去人们只能凭肉眼观察,伽利略制造了第一家天文望远镜以后,人们发现了月球上的山和谷,木星的四个卫星以及有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等。

(2)科学仪器帮助人们改进认识能力,是感性认识更加客观化、精细化、准确化。人的感觉往往要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达到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认识。人的感觉往往是粗糙的,结果只能是定性的,运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则能获得精确的定量的知识。

(3)计算机等科学仪器使得观察和实验更加智能化。电子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信息存储、高速精确计算、自动运行等功能,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它的应用引起了观察、实验方法革命性的变革。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观察、实验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6、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变迁66-69(答案不唯一,自己发挥)

答: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第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第二,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第三,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社会阶层及其关系呈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业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巨大飞跃,特征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文明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7、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发展。71-72(答案不唯一,自己发挥)

答:(一)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级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是彻底而现实的,不是单纯就技术本身展开分析, 而是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二) 法拉克福学派科学技术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发挥正面社会作用的同时,使人变成商品的奴隶、消费的奴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造成了畸型的、“单向度”的人;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作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工具理性成为惟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独裁的手段。

法兰克福学派如实地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转变为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掩盖了科学技术异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转换为文化问题,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批判,偏离了马克思,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走向了社会批判初衷的反面。

(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思路基本相同,对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探讨。他们认为,在资本的逐利本性及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沦为资本牟利的工具,这是技术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理性动力中解放出来。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答:原子论最早是由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又对原子论有所发展。他们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时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

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现象,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以下仅做参考)

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二,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第三,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其他版本,仅做参考)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刘金玉老师课件)

(1) 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

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 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

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 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

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 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

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

(5) 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

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 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

创造者。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绝对静止,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与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宇宙是一部机器,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承认自然是物质的。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

(2)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一一对应的,只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利用牛顿力学定律及其方

程就可单值地确定物体任何时刻的运动状态。

(3)还原论。还原分析的方法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其本质特征是唯物论的、还原论的、机械决定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首先,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其次,形而上学性。这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方法密切相关的,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这样只能得到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还原分析方法给人们留下了孤立、静止、片面、绝对地看问题的习惯。

最后,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社会实践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13-14

答: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科学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前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文学方面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41年后,拉普拉斯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更详细的星云假说,为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基础。

(2)地质学方面

地质“渐变论”: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层以及植物、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这个学说与有机物种不变假说不相容,同时对“灾变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3)物理学方面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指出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

电磁理论:1865年,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揭示了电、磁和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又一次理论综合。

(4)化学方面

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论:1828年韦勒用氰酸与氨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线。 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周期律的变化,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把各种元素联系起来。

(5)生物学方面

细胞学说:动植物由细胞组成,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线。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生物演化的连续性,以自然科学的众多事实彻底驳斥了神创论。

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16

答: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基本因素。

(1)组分与结构间的关系。组分是系统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规定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同时,结构对于组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结构一旦形成还会控制、约束、支配组分。

(2)环境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是系统对环境产生某种作用的能力,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得以实现的条件,边界的性质将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

(3)组分和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系统的组分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和物质载体,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通过结构直接决定和支配系统的功能。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4)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答: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关系。整体保留了要素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共同属性,对于这些属性的可以量度的方面表现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2)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会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出新质。由部分构成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或非加和性原理。

6、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21

答:生态自然观的观点: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和他们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类通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

(1) 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是同属于一个共

同体的,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必须自觉地用伦理对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加以约束,把影响自然的行为限制在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亦有利于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范围内。

(2) 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多样性证明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应

该保护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

(3) 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

统一整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价值准则。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元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平等的。

(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利益高于部分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利益才有保证。

(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与繁荣,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以下仅作参考)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有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7、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31

答: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过程,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科学的见解。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18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的见解。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

(2)科学是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

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强调,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有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是一种科学生产。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为科学的一种简单的定义。

(4)科学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人类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在历史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认识到科学方法是科学本质特征。他说,“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5)一种生产力

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6)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科学的累积性是指一切有限的科学成就都存在于整个科学事业之中,成为整合科学理论中的一部分。

(7)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科学是构成人类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8)科学还是一种文化

这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既是知识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它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强调考察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

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活动。

A、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

B、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

C、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

8、技术的本质特征。32-33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2)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

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行技术要素。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

(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

动中同时还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变化。

(以下是参考)

技术的本质特征:

(1) 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

部分,这就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同时,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2) 物质性和精神性。正是由于技术同时具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才成为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

介,起到了有物质变精神、由精神变物质的桥梁作用。

(3) 中立性和价值性。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

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

(4) 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

作用,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向物质手段和实体转化的过程,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别等)的统一。

(5) 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

技术的跃迁性。新技术出现后,原有技术在主导技术的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累积性。

9、理解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本题答案不确定,整理内容来自《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p263)

答:根据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解释,一方面任何一项技术发明都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不是突如其来的,而且这一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过程。技术发明是一种建立在许多微小改进基础之上的技术累积的社会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如技术创新或技术选择,都是在各个社会环境中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10、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7-39

答:科学发展的模式:

(1) 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是通过程序去发现一般原理,科学进步则是先

前的理论归并到后一个范围更广、概括性更强的理论中,科学的发展就是科学理论数量的不断增多,是量的积累和增加。

(2) 波普尔的证伪模式。证伪模式是在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不是知识

数量的缓慢递进,而是不断被证伪,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变革过程。

(3) 库恩的范式理论。库恩指出新旧范式在逻辑上是不相容的。科学的发展是“新理论抛弃并取代

了与之不相容的旧理论的革命过程”。库恩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和证伪模式,他认为科学发展应该是按照“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模式进行的。

(4)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拉卡托斯的纲领模式可以概括为“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研究纲领否证、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进化阶段......”。任何科学理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5) 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劳丹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获得具有较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理论。科学进步就体现在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6) 带头学科更替和科学重心转移模式。前苏联科学家凯德洛夫提出带头学科更替模式。纵观科学

发展的历史,各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不平等的,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需要,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能率先、较好地解释自然,作为主导的学科带头向前发展。

(7) 夏皮尔的“域”理论 。“域”(domain)或信息域(domain of information)是美国著名科学哲

学家D·夏皮尔用来说明科学合理性和科学发展模式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科学研究自17世纪起就采用与古代及中世纪“整体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将特定的题材孤立起来考察”的“化整为零”的方法。这种特定的、被孤立的研究题材或专题就是“域”,域具有时代性。

(8)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问题、具体对象的普遍

规则,任何普遍的规则在科学的历史上都曾被、也应该被突破。

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静怡不完善科学理论。

11、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9-42

答:科学理论、社会需求、现象发现、技术自身的知识构成了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仅仅从单一的方面去考虑技术发展的来源是不足的。基于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也可以相应看到技术发展中不同的模式:

(1) 科学理论导向型。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为技术解决、克服相应的难题。理论问题解决不仅

引出技术上的应用,而且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仍然需要来自科学探索的支持。

(2) 社会需要导向型。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学者关于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唯一

共通的一点就是认为,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的需求,这些需求在技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现象发现导向型。技术发明并不都是自觉地应用科学理论的结果,机遇和重大现象、事实发现

也可以成为技术发展的契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是来自经验性或半经验性的发现以及来自技术知识的积累。随着某一事实或现象的发现,它们被转移到技术原理的构思之中,经过艰苦的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技术发明的成功。 这一类型的技术发明一般并不涉及深奥的科学理论,往往直接在现象发现的基础上展开各种相关的实践,并带来技术的重要进展。

(4) 日常改进型。技术的发明过程表明它还受到来自技术自身的推动。 这一类的技术发展,很多

都属于不断改进的技术发明。这些发明的最终成功并不需要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主要依靠来自技术自身积累的知识与日常的经验知识。

技术发展的动力:

(1)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

(2)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

(3) 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12、演绎法的缺陷是什么?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45

答: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方法是一种必然推理,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必然为真。演绎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制约,前提的可靠性在演绎逻辑的范围无法解决;演绎

方法是一种创造性较小的方法,结论包含的前提中,结论所提供的知识不会超出前提的范围。

归纳和演绎是认识过程不可替代的两个方面。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往复过程。归纳和演绎各有自己的认识功能,它们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认识的全过程。

首先,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在人类的认识中,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归纳推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经验定律、经验公式都是靠归纳方法获得的。

其次,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步归纳的事实来源。归纳过程渗透演绎,归纳过程的分析要依赖演绎。归纳的结果要靠演绎去证明,没有演绎,归纳所产生的结论就得不到可靠的证明。

13、归纳法的含义以及休谟、波普尔对归纳法的批判。45

答: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休谟提出的归纳法观点,即无论支持结论的例证的数量和种类有多少,都不可能证明该结论必然成立,它最多只能获得相对的确证和满意度。因此,通过归纳而获得的结论未必是可靠的,在运用该结论时必须保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辑的怀疑主义论证: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论;二是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

(2)归纳推理的有限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这就要用到归纳推理,因此导致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

(3)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而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哲学家波普尔是否定归纳法的,理由很简单,这就是足够数量的单称断定,不能代表全称断定。足够数量的具体的现象不能代表抽象的规律。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讲就是元素的总和不能代表系统整体。

14、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58-61

答:观察、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观察、实验就没有近现代自然科学。同时,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论,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 理论是实验的指导。科学实验是人们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事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是在一定的假说或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2)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过程。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

察对象“刺激”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纯粹中性”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15、科学仪器的作用。60-61

答:(1)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仪器帮助人们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增强了认识能力,使过去观察不到的现象显示出来了,过去分辨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了,人的认识因而进入了新的领域。比如,天文观测中,过去人们只能凭肉眼观察,伽利略制造了第一家天文望远镜以后,人们发现了月球上的山和谷,木星的四个卫星以及有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等。

(2)科学仪器帮助人们改进认识能力,是感性认识更加客观化、精细化、准确化。人的感觉往往要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达到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认识。人的感觉往往是粗糙的,结果只能是定性的,运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则能获得精确的定量的知识。

(3)计算机等科学仪器使得观察和实验更加智能化。电子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信息存储、高速精确计算、自动运行等功能,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它的应用引起了观察、实验方法革命性的变革。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观察、实验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6、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变迁66-69(答案不唯一,自己发挥)

答: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第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第二,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第三,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社会阶层及其关系呈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业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巨大飞跃,特征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文明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7、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发展。71-72(答案不唯一,自己发挥)

答:(一)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级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是彻底而现实的,不是单纯就技术本身展开分析, 而是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二) 法拉克福学派科学技术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发挥正面社会作用的同时,使人变成商品的奴隶、消费的奴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造成了畸型的、“单向度”的人;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作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工具理性成为惟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独裁的手段。

法兰克福学派如实地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转变为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掩盖了科学技术异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转换为文化问题,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批判,偏离了马克思,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走向了社会批判初衷的反面。

(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思路基本相同,对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探讨。他们认为,在资本的逐利本性及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沦为资本牟利的工具,这是技术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理性动力中解放出来。


    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上语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 ī lì dài tì bì x ū b ǐ y ù zh àng liáng ( ) ( ) ( ) ( ) ( ) qi ān chǐ z âng sòng zh à d ...

    初级会计职称试题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24信 ...

    人大经济学考研如何调节好心态

    人大经济学考研如何调节好心态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人大经济学就业,人大经济学研究方向,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人大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 ...

    清华经济学考研培训班

    清华经济学辅导班哪个好 对于清华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清华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清华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 ...

    神奇的语文宝葫芦doc

    神奇的语文宝葫芦 (473132)河南南阳油田第三小学 樊聚颖 长鼻子葫芦娃在语文书里捡了颗金色的种子种下去,谁知竟然长成了一个宝葫芦,上 面结着珍珠葫芦.水晶葫芦.翡翠葫芦.金刚葫芦.钻石葫芦,一扇语文学习的大门也打 开了-- 汉字珍珠葫 ...

    2014年南开大学社会学考研社会调查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南开大学社会学考研社会调查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操作化 2.项目分辨力系数 3.焦点讨论小组 4.前期探索性研究 5.样本代表性 二.简答 1.什么是间接测量,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要避免间接测量 2.访问时在实地调查 ...

    北交大经济学参考文献

    北交大经济学参考文献 很多机构胡乱推荐参考书,导致学员浪费大量时间,请同学们擦亮眼睛.凯程发布的这个参考书是最权威的,请放心使用.本文系统介绍北交大经济学考研相关内容,由凯程北交大经济学老师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凯程的经济学硕士经验谈非常多, ...

    2013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 ...

    2016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练习题11附答案

    2016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练习题 1.所居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可通过什么方法逃生?() A.乘坐电梯 B.向楼顶奔跑 C.从窗口跳出 D.从安全通道有秩序下楼 参考答案:D 2.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 ...

    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就业

    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