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下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大规模定制下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Abstract:Mass Customization is considered the 21st century mode of production, the advantage is at the same time to obtai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mass customization from the study of mass customization from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del. Mass customization a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we can reduce the cost of doing business, but also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users, providing a strategic advantage and economic value. Mass Customization has its existence and conditions of the soil, choose this mode of operation should be a good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constraint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will start to time-based 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on based on customer needs.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customized products,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the level of service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to pursu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a trend. Mass customization with its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tract attention, get rapid development. Custom made large-scale custom-designed products era. In short, mass customization is customiz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mass production, which combines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customized produc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odes of production,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customers while maintaining a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shorter delivery time. Mass customization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world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21st century mode of production.

Key words: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patterns; management model;

摘要:大规模定制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产模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本文从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式。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又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大规模定制有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企业选择这种运作模式时应注意把握好时机,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科学的决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顾客需求的竞争。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全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追求新的竞争优势的一种趋势。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引起人们的重视,得到迅速的发展。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提出了客户定制产品时代的到来。简单的说,大规模定制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它结合定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交货期。大规模定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制造业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生产模式。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管理模式;

1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原理及分类

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987年,斯坦·戴维斯(Start Davis)在《Future

Perfect》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足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1.1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及原理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又被称为大批量定制或者批量化定制。 许多学者对大规模定制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约瑟夫·派恩二世认为,大规模定制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提供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米歇尔·M·曾(Mitehell M.Tseng,1997)认为,大规模定制的目的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效率生产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杰夫·C(Jeff C.,1997)认为,大规模定制是指某个企业以很大的批量生产某种产品,但同时又能根据每个顾客各自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产品的变型,杜雷·利贝卡(Duray Rebecca.,1996)等认为,大规模定制以合理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大规模定制含义的表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他们都无疑例外地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也就是说,大规模定制包含了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两种不同的哲学。他们都认为大规模生产是一种崭新的、先进的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能以接近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来为顾客提供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企业可以凭借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实现更大的销售额和利润,而顾客也能以较低的价格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不同生产模式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两种生产模式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大规模定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批量生产的效益,即:产品的成本要象大批量生产那样低,产品的交货期要像大批量生产那样短,产品的质量要像大批量生产的质量那样稳定,然而产品却是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的。

1.2大规模定制分类

企业采用的定制类型随产品性质、企业的技术水平、供应商的参与程度及顾客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派恩二世和吉尔摩提出了4种不同的定制方法:(1)合作型定制(Collaborative Customization)定制企业通过与客户交流,帮助客户澄清其需要,准确设计并制造出能够满足客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2)透明型定制(Transparent Customization)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商品或服务,而客户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为其定制的,也就是说客户并没有参与商品的设计过程。(3)装饰型定制(Cosmetic Customization)企业以不同的包装把同样的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客户。(4)适应型定制(Adaptive Customization)企业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但产品是可客户化的,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产品进行调整。 兰普(Lample)和明茨伯格(Mintzberg)根据客户改变产品的能力以及定制活动在企业价值链中发生的位置,提出了5种策略:(1)纯标准化;忽视客户的个性需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把标准产品推向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大规模生产策略。(2)纯定制;从产品设计开始定制。(3)定制;从产品的制造阶段开始定制。(4)定制标准化;选择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定制装配。(5)分割标准化;为各细分市场不同产品,也即多样化生产。

祁国宁等人按照客户需求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的不同,把大规模定制划分为

4种类型: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和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sale)。邵晓峰把大规模定制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1)设计定制;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在这种定制方式中,开发设计及其下游的活动完全是由客户订单所驱动的。(2)制造定制接到客户订单后,在已有的零部件、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变型设计、制造和装配,最终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3)装配定制装配定制是指接到客户订单后,通过对现有的标准化的零部件和模块进行组合装配,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4)自定制产品完全是标准化的产品,但产品是可客户化的,客户可从产品所提供的众多选项中,选择当前最符合其需要的一个选项。

1.3大规模定制的优缺点

1.3.1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大规模定制虽然投资大、时间长、过程曲折复杂,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它能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它不仅保留了早期定制方式的灵活性强、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的优点,还具备了大批量生产方式下低成本、易替换的特点,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它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顾客的需要,从而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如表一所示。

1.3.2大规模定制存在的不足

(1)在信息系统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如FMS、CAD/CAM、JIT和CIMS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费用高。

(2)在培养人员,特别是培养多能化的熟练工人和高水平的设计人员方面要

增加开支。

(3)管理及协调费用上升,组织工作量加大。

(4)因品种增加而生产批量相对减小,会使生产成本上升,若组织工作不力,或片面追求多品种化,则有可能使成本迅速上升。例如日本一些汽车公司,如丰田、尼桑及马自达等公司由于过分单纯追求多品种化,而使成本大幅上升,最近不得不宣布削减品种。

1.4 大规模定制的经济性原理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在于其能取得规模经济的同时获得范围经济。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指的是利用机器大生产手段,通过成批大量生产,实现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一种状况。规模经济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福特汽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单一产品原则”,即将围绕唯一的、最佳的产品型号来组织各种生产资源。通过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机器人力的最大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分摊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流水线技术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此外,生产系统的刚性有利于企业开展各种优化活动,有利于对生产系统的持续改进。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又称品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或者服务的种类,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共用生产不同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使得可以在不大量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产品的多样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同时顾客的需求也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这又会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图4-1反映了大规模定制可以同时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理。

图4-1 大规模定制的经济性原理

(来源:2001年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世界会议,香港理工大学)

具体来说,通过实施大规模定制战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1)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大规模定制可以弥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鸿沟,这是其与大规模生产最大的区别。大规模定制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这将会转变成高的销售额和提高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2)降低分销渠道的库存以提高效率。

较低的库存水平减少了利息费用和降价的可能。较低的库存持有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企业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厂房、仓库和零售商店的空间。

(3)根据定制水平提高产品的价格。

大规模定制可以让企业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因为企业更好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减少了产品购买后的修改或者更换的可能性,因而让细分市场的顾客愿意为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4)因不断与顾客沟通而提高分析机会的能力。

企业和顾客的不断沟通首先可以让企业提高和顾客沟通的技能,因此更好地理解顾客的需求。

2 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模式

2.1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比较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等人将欧洲企业领先了若干个世纪的单件生产方式转变为“大规模生产模式”,开创了制造业的新纪元。大规模生产模式在“美国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流水线生产、产品标准化、垂直一体化、管理分工与层级结构等原则,是这种模式在高效率、低成本地组织生产方面更为出色。大规模生产模式首先出现在汽车工业中,以后不仅为大型制造商所采用,而且其原则也为电信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等所模仿和采用。20世纪中期以后,大规模生产模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扩散,成为世界工业的主流生产模式。

现在的竞争形势已与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时代完全不同。那时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是统一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也比较长,市场需求是稳定的。今天,多样化的市场从统一市场中迅速成长,多样化和定制化的产品代替了标准化产品,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日益缩短,客户(无论是一般消费者还是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他们希望获得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全球化和集中化,竞争日益激烈,要求成本也越来越低。过去,企业通常采取的策略不是追求低成本,就是追求高度的产品多样化。而今天,企业越来越发现,它们必须采用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实现定制化的策略。以往企业不是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或针对该产品的服务),就是以高成本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而现在它们发现实际上可以采用融合这两种优点的新策略,即大规模定制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区别(见表2).

2.2大规模定制的运作方式

对于大规模定制的企业来说,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怎样快速地生产定制产品,以缩短客户定制产品后的等待时间;二是怎样以低成本生产定制产品,以消除单个定制的规模不经济。这两个问题能否很好解决,关系到大规模定制能否成功。通常厂商有以下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

2.2.1产品优化。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一个传统惯势,就是产品多样化、规格系列化、功能齐全化。这与大规模定制兼容性程度相背。所以,在实施大规模定制之前,必须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整合,优化内部产品组合。所谓产品整合,就是对企业现有产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归并或删剪。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找出不适合柔性环境的、销售量低的、间接成本过高的和未来前景暗淡的产品,运用帕累托改进原理,对现有产品进行筛选,淘汰一批“垃圾产品”。在对现有产品进行系统分析时,主要要考虑;(1)销售量大小;(2)销售利润高低;(3)零件的通用性程度;(4)产品多样化成本水平;(5)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及与其他产品的相关性;(6)客户需求状况;(7)企业的核心力量;(8)未来的成长潜力。通过分析,把不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产品从产品目录删减掉。

2.2.2内部标准化。大规模定制是指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定制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定制的目标是既要展现无限的产品外部多样化,同时要避免因内部多样化而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时间的延误。因此,大规模定制生产企业必须将内部多样化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得能够柔性制造产品,不会由于加工准备而造成额外的成本的增加和时间的延误。这一目标是通过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以前对企业内部一系列标准化来完成的。首先要求零配件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以使在任何需要使用的地方都能方便使用;其次是夹具形状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使零件的多种变型可以同一方式定位;再次要求设计特征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保证能够使用同样的加工工具;最后是要求材料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以避免因更换材料而停工停产。

2.2.3设计柔性化。设计柔性化对大规模定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柔性是相对于传统的硬性标准化自动生产方式而言的。柔性设计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它只要改变控制软件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品种、式样和规格的产品以及加工要求。

2.2.4制造模块化。企业在实施产品大规模定制时,产品制造的模块化是关键。产品模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产品共有的,另一部分是体现产品定制特征的。实现模块化一方面有利于厂家将共同的模块部分事先组装起来,一旦顾客提出自己的特定要求,便将那些体现定制产品特征的模块迅速拚装上去,这样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同时,厂家可以在同一时间生产不同模块,从而节省生产总时间;另一方面这样做还能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

无论产品是如何开发出来的,都必须在所提供的大规模定制范围内满足客户的偏好,从对产品族进行系统的产品定义开始,启动产品的开发过程定制策略需要在模块化和快速定制之间确定最佳的平衡点。这需要对模块的结构和接口进行完善的定义,以保证所有的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采用最佳结构,也为将来模块设计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证。在进行平行开发时必须很好地协调,以确保在项目中适当使用标准模块,围绕标准工艺进行设计,并基本做到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大规模定制规划的各方面要求相兼容。

2.2.5渠道短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显露出许多弊端,那种深入式的长渠道模式明显与大规模定制不相符合。分销渠道越长,取利者就越多,客户就面临更高的价格;渠道越长,大规模定制产品的交货时间也就越长。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就会被过长的渠道所削弱。所以,大规模定制的销售、交货渠道要求超越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向终端分销网点和客户进行销售和供货,采用短渠道模式快速地将定制品送到客户手中。大规模定制下的分销网点也不同于一般的零售商,它往往是定制和销售双重职能的集合。也就是说,分销网点库存的存货不是成品,而是经过“模块化”的原材料、零配件等,根据客户的需要,现装现卖,从而使大规模定制在各地进行。

3 大规模定制的管理模式

3.1大规模定制的价值取向在于满足客户的个体需求

后工业时代,资本、生产以及市场都已经全球化。产品生产 和营销的地域性优势正逐渐消失,全球性的市场格局,迫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角逐。任何企业都难以独立主导市场,都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的走向。为了占领市场,争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在细分市场中寻找企业的立足空间。谁首先抢占一个未知的空间,谁就抢占了商机,争得了企业发展的机遇。即产量-质量-市场-顾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亦有生产管理学、全面质量管理、市场推定理论、客户中心论等等。大规模定制的理念,有别于面向市场生产的理念。虽然原则上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但市场是宏观的,传统的市场预测时间里在统计基础上的宏观结果。它着眼于社会整体,或社会的一个部分的市场需求分布。即使强调市场细分经营策略,也是以小一级的宏观统计为理论依据。即使市场再细分,细分的市场仍然是一个顾客的群体。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仍然是这个顾客群体的共性需求。共性需求以抹杀或淡化个性需求为前提,求同存异必然会略去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若不略去低一级的差异,就不能进行统计,更难完成预测。

大规模生产依产品预测规划生产,不论预测精度有多高,细分市场有多么精细。理论上仍然是一种面对宏观、中观生产规划。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价值取向不以满足一般顾客或顾客群目标,而是聚焦于对个体顾客需求为中心,而是以客户点为联系生产和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大规模定制与传统经营理念中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显著区别。

《世界级竞争》的作者理查德·詹纳曾深刻地指出传统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内

涵是对顾客群体而言的。他说:顾客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东西都是联结的,所有的活动都集中于生产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的目的。所有资源、活动和经营都是以顾客为中心连成一体。所谓以顾客为中心,我们具体是指由一些顾客群体所共有的,可变别的需求。

3.2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拥有提供给客户的充分商品空间

在满足客户个体需求上,传统的定制生产企业完全做得到,这也构成定制企业存在的内在依据。但传统的定制生产模式除小型手工艺产品外,只能生产有限品种的产品,其企业的商品定为建立在有限数量的极个别的顾客需求上。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有限,虽极富特色,但价格相对昂贵。这种产品是大多数顾客的消费能力难以企及的。在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的生产模式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定制,充分发挥定制化产品特征,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极富个性的技术含量满足特殊顾客的需求。因而,很多定制型往往有传统工艺的传承色彩,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的产品有这截然不同的品质特征。另一种是大规模生产,充分发挥现代化大生产的优势,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满足市场的主体需求。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是社会生产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管理理论的丛林,总体上市在大规模生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与定制化生产不同,它为市场提供了足够充分低廉的商品,促使市场由买方向卖方的跨越。

景观大规模生产模式较之传统定制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充分得多的商品,商品空间较之后者无可比拟。但对顾客日益扩大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需求仍然不能适应。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本商品的充盈,推进了顾客的个性需求。顾客的需求与其,上升到以个更高的阶段。商品的基本使用功能的满足已不再是顾客的第一需要,张扬个性的人性化需要成为制约商品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此,大规模生产理念和规范化产品的社会定位都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这种变化。

大规模定制模式通过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构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商品空间。商品功能除了满足基本应用功能外,还将满足顾客个性化的特殊需要。随着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普及,最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市场的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的核心能力将突显在能为客户提供充分商品空间的力量上。简言之,大规模生产虽然为客户提供了较大的商品空间,但相对于大规模定制生产仍不够充分。后者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反映在商品空间的扩展上。

3.3 大规模定制也是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大规模生产中的产品制造与产品销售隶属于不同的企业部门,自成体系。而这虽然有信息的沟通,也有组织行为上的联系和制约,但毕竟在企业活动中的功能,目标各不相同。

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市场、顾客对企业生产的拉动作用。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市场和顾客信息,以创新产品,变革生产。现代企业的营销方式,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追求市场占有率到追求客户忠诚度。企业的核心竞争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产品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到销售、售后服务的价值链中,鲜明地一顾客满意作为价值目标。就大规模生产方式而言,一切为顾客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活动的各个层面。 网络经济时代,大众营销战略已经过时。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造成营销方

式与消费方式互动,直接营销、数据可营销等营销概念相继提出,并不断改写规则。“一对一营销(one-to-one)”的营销策略应运而生,成为昂我客户信息,建立新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战略基础。“一对一营销”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全球各行各业,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不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IT行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都在引入“一对一营销”理念,谋划企业战略,建立客户关系工程,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构成。中国企业在经历广告战、价格战后,如何管理销售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如何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盈利目标、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能否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关键问题。因此,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对大型企业而言,“一对一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大规模定制的基础上。大规模定制是完全实现“一对一营销”的企业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组织管理基础。就是指而论,大规模定制模式实质上也是一种客户管理管理模式。 大规模定制模式中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一种协调的互动关系,已经超越了企业通常收集信息、满足顾客需求的的内涵。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求关系。企业也不再是为争取顾客满意,为是顾客忠诚而主动提供产品(服务)的一方;消费者也不再是传统的商品接收方。大规模定制模式中,企业与客户双向互动,相互融合。客户主动参与产品制造过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在企业帮助下参与产品的创意和设计,提出产品的性能、结构要求。再次,客户以某种生产要素的方式投入产品制造过程。供应方不再是单纯的产品供应者,还必须向客户提供产品的制造数据,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客户参与的制造提供支持平台。显然在大规模定制模式中,客户将改变商品交易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为自主参与商品制造与流通的一方。客户自主参与甚至主宰商品的制造与消费将成为大规模定制企业的目标。客户忠诚度与企业忠诚度的换位是新型客户关系的根本变革。

3.4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理念是“专为你生产(Just for you)”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实现需要技术、管理、组织、信息等系统的协同。需要激活从原材料采购到商品售后服务的整个供应链。当今世界,商品生产的供应链已不局限在一个企业内部,往往需要几个或更多的网络化企业的协作。由不同企业构建的供应链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为单个客户的“专为你生产(Just for you)”。

“专为你生产”的经营理念与传统生产理念的差异,突出体现在运作中住到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同。

传统生产的企业联盟以产品生产的供应链方式相互联结,生产信息(数据)依供应链传输。产品的制造参数信息,生产的数量、规格通常由企业联盟中的主导企业(通常是企业联盟的下游企业)根据市场调研、客户的反馈的信息,集成处理后发出。联盟中的其他企业,依据主导企业的制造信息组织生产,形成联盟的协同。企业联盟内信息的传递时多维度的,但主导信息的维度只能是单维的。产品的原始信息,虽有可能是来自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反馈。但反馈信息的整理和集成,自主权在企业一方。客户对于产品制造信息的形成缺乏自主抉择的主导作用。市场承担着库户信息和企业产品的集散和中介作用。产品制造的驱动力来自市场。

图3-1大规模生产供应链的信息传输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信息传输与大规模生产迥然不同(见图3-1、3-2)。产品信息的信源是客户,产品制造的主导信息也来自于客户对商品的自主抉择。企业联盟中的企业,即使是产品生产的主导企业,也由传统生产的自主地位,转变为服务于客户的地位。市场的集散和中介作用削弱,产品开发和制造的驱动力来自

客户的直接需求。

图3-2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的信息传输

4 大规模定制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开展大规模定制研究的时间不是太长,从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提出大规模定制的启蒙思想至今,也不过三十余年而已。而大规模定制真正在企业中实现,却是这十几年的事情。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撑理论研究,大规模定制理论研究的进展一直比较缓慢,有关大规模定制的理论的系统性也不是很强。国外开展大规模定制的研究比较早,代表人物包括阿尔文·托夫勒、斯坦利·M·戴维斯、B·约瑟夫·派恩二世、大卫·M·安德森等人。阿尔文·托夫勒是第一个提出大规模定制设想的学者,他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他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了大规模定制的设想,并预示美国将开展极其多样化的产品生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规模定制产生的可能性。斯坦利·M·戴维斯是著名的经济趋势专家和企业管理大师,在他的著作《完美的未来》一书中,他从物理学角度去观察商业运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使用了Mass Customization这个名词,其含义是以高效率和低成本提供顾客需要的定制产品。B·约瑟夫·派恩二世是大规模定制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詹姆士·H·吉尔摩(James H. GIImore)在美国共同创立了Strategie Horizon LLP工作室,专门为企业提供大规模定制等方面的咨询服务,B·约瑟夫·派恩二世发表了多篇关于大规模定制的文章,出版了《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该书主要论述了大规模定制出现的必然性和提供了若干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策略,包括如何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对组织进行改造,B·约瑟夫·派恩二世曾为多家企业提供实现大规模定制的策划咨询服务,一直活跃在大规模定制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大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第一章绪论卫·M·安德森是美国加州的管理咨询顾问,是大规模定制研究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大规模定制、产品线合理化、精益生产等,他撰写过许多论文,出版了《大规模定制的敏捷产品开发》一书,该书用大量事实说明了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必然性,并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该书还着重论述了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指出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前期步骤和必要条件。国内研究大规模定制的专家学者有浙江大学的祁国宁和顾新建、上海交通大学的邵晓峰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等人。祁国宁等人出版了《大批量定制技术及其应用》一书,对大规模定制的原理、产品开发和制造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大规模定制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研究大规模定制的不同水平,即大规模定制的不同形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对不同形式的大规模定制进行界定;另一类研究是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即实现大规模定制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等,这一类的研究集中在研究如何识别顾客个性化需求、如何实现产品的敏捷开发、如何改进生产系统和如何优化供应链等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是大规模定制的重要问题。邵晓峰等指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的如下特点:(1)供应链结构不稳定,随客户需求经常变动,实际上是一个虚拟供应链;(2)基于客户需求拉动为主的供应链,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较小;(3)以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是一个敏捷供应链;(4)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信息密集型的供应链,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模型,指出在分离点之前,供应链是生产推动型的,而在分离点之后,供应链的驱动模式是订单拉动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郑国君等对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敏捷供需链(Agile Supply Chain,ASC)的概念,指

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各实体组成的动态供需网络,它的特点在于;(1)供需链的环境是不可预测、持续变化的;(2)构成供需链的实体间具有竞争、合作、动态等多种性质的供需关系;(3)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快速响应能力;

(4)敏捷供需链以用户为中心,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核心优势,组建动态联盟,才能解决大规模定制中的两难问题,实现买方和卖方的“双赢”。因此,我们在设计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ASCMS)时,应把握系统的动态可重构性、集成性和开放性。邹国胜等提到供应链的两种类型:效能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指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设计,应当根据具体零部件是需求稳定的创新型产品,还是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从而相应地设计效能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即大规模定制应考虑产品的共性和个性,分别就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模块以及个性化的零部件、模块设计不同的供应链,以确保定制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和快速交货。大规模定制的营销问题,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定制的内涵、特点、内在机理和运作方式上的一些探讨。Jack Aaronson在2003年10月的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会上的《个性化用户经验和客户忠诚——最好的实践》报告中,指出这是大规模定制的最大鸿沟。Nikolaus Franke教授则谈到了大规模定制中有关用户工具包创新的概念。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我国企业实行大规模定制营销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应当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张希伦等认为,要想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和大规模定制的思想结合起来,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5 企业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的途径并实现大规模定制

5.1企业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的途径—延迟

大规模定制有助于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吸引大量个性化需求不能被标准产品所满足的顾客。然而,原始的大规模定制既浪费成本又没有效率。如果定制的产品在时间和成本上超过了顾客的预期,只会失去现有顾客。当然,如果无法实施和履行规模定制的承诺,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低成本且又高效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是难以实现的。

建立灵活的员工和组织结构是大规模定制的必备条件。另外,还需要其他方法予以协助,比如减少循环周期时间,加强生产制造的反应度。例如,电子数据交换和计算机辅助定单的运用能够大量减少传送和处理客户定单的时间;而飞机运输又能够大大缩短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像柔性制造系统这样的技术,不但可以缩短周期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对特定工厂的多种产品组合的反应灵敏度。最后,最近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加强了沟通联系,并且能够提高企业在供应链运作方面的决策能力。

无论是物流的改善、信息流的改进、循环周期的缩短,还是灵活的生产,都不能使得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但产品和流程设计却有更大的潜力。事实上,普遍认为产品80%的制造成本是由产品的设计所决定的。机会就在于产品设计和供应链的整合中。作为一种进行有效的大规模定制的手段,一些具有开拓性的企业已经运用了产品设计和供应链重建。其思想就是要设计产品并且重组制造活动和供应链中的分发配送活动,从而使得产生多种产品的定制度化步骤发生在供应链中最有效率的环节,同时使得供应链总成本降到最低。供应链总成本降到最低的同时使得供应链效率最优化的产品和流程设计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延迟”。延迟就是要推迟关键流程的时间,在这些关键性的流程中,最终产品将形成他们特定的功能、特点、标志,或者说是个性特色。

所以,在有效支持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又保持规模经济的唯一方法就是运用延迟制造。其核心内容是:制造商事先只生产通用化或可模块化的部件,尽量使产品保持中间状态,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通过集中库存减少库存成本,从而缩短提前期,使顾客化活动更接近顾客,增强了应对个性化需求的灵活性。其目标是使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到达恰当的位置(3R)。所以延迟化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表面上的延迟实质上是为了更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即通过定制需求或个性化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实现供应链的低生产成本、高反应速度和高顾客价值。

5.2 如何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

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前提是,定制企业必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机器设备的柔性;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建成一个灵活、高效、精练的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首先,在产品设计中采用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产品设计方法,即采用模块化设计、并行的产品和工艺设计、“一次成功”的设计、在设计中考虑质量因素、零件和工艺的标准化、设计和软件编码的重复利用等措施,这些方法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其次,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延迟策略,即把产品的定制活动推移到供应链的下游进行,减少由于客户订单中的特殊需求而在设计、制造及装配等环节中增加的各种费用,缩短定制时间。再次,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及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

2、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获取顾客需求信息的能力,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这种信息系统要求能够完整地记录各种顾客的需求信息,并迅速地传递给所有有关部门,使顾客的个性化选择更加快捷和便利,使企业和外部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对于组织机构与人员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层层叠叠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建立灵活、扁平式的组织机构,并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使企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4、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强化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仅要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还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另外,制造过程采取的延迟策略,有时必须将满足客户化需要的定制环节推移到供应链的下游的分销商、经销商手中来完成,这也需要加强企业的联系,形成信息共享、互利互惠、互相信任的供应链管理机制,以降低整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6 结束语

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需求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代市场环境中,大规模定制无疑可以帮助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必须在考虑行业环境、产品性质和企业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在最佳条件、最佳时机作出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决策,从软件和硬件上逐步充实自身实力,以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外企业的巨大挑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别很大,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不高。通过探索管理软件和信息化服务的大规模定制的生成方式,能够降低项目的时间和成本,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总之,在

顾客越来越崇向个性化、市场容量越来越难以测量的今天,大规模定制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正被企业界所推崇,发展成为新世纪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邵晓峰,黄培清,季建华。21世纪的主流生产模式:大规模定[J].中国软科学,2000,(4):43-45;

[2]李仁旺,祁国宁,顾新建等。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及其实施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师,1999,(3);

[3]宋克勤。生产运作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韩邦廷。再造竞争优势———大规模定制[J].经济管理,2003,(15):49—51;

[5]徐福缘,李敏,王恒山,顾新建。实施大批举定制的系统优化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2001,7(6):45-48;

[6]徐贤浩,马士华。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卜生产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1,12(8):897一900;

[7]龚国华。“直面大规模定制时代”[J].《管理现代化》,2001(1);

[8]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大卫M·安德森,约瑟夫·派恩二世.21世纪企业竞争新前沿——大规模定制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李必强,20世纪的企业管理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6):3-7;

[11]汤世强,论大规模定制[J].上海管理科学,2002,(1):55—57;

[12]蒋攀亮,定制生产及其管理[C].GEI企业研究报告,2001,(1):1-30;

[13]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14]He David,Kusiak Andrew,Tseng Tzu一Liang(Bill),Delay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erspective .Computer-aided Design,1998,30(2):105一113;

[15] William Halal. The Top 10 Emerging Teehnologies.Maryland,USA,2000。

大规模定制下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Abstract:Mass Customization is considered the 21st century mode of production, the advantage is at the same time to obtai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mass customization from the study of mass customization from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del. Mass customization a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we can reduce the cost of doing business, but also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users, providing a strategic advantage and economic value. Mass Customization has its existence and conditions of the soil, choose this mode of operation should be a good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constraint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will start to time-based 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on based on customer needs.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customized products,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the level of service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to pursu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a trend. Mass customization with its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tract attention, get rapid development. Custom made large-scale custom-designed products era. In short, mass customization is customiz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mass production, which combines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customized produc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odes of production,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customers while maintaining a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shorter delivery time. Mass customization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world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21st century mode of production.

Key words: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patterns; management model;

摘要:大规模定制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产模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本文从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式。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又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大规模定制有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企业选择这种运作模式时应注意把握好时机,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科学的决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顾客需求的竞争。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全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追求新的竞争优势的一种趋势。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引起人们的重视,得到迅速的发展。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提出了客户定制产品时代的到来。简单的说,大规模定制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它结合定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交货期。大规模定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制造业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生产模式。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管理模式;

1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原理及分类

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987年,斯坦·戴维斯(Start Davis)在《Future

Perfect》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足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1.1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及原理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又被称为大批量定制或者批量化定制。 许多学者对大规模定制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约瑟夫·派恩二世认为,大规模定制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提供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米歇尔·M·曾(Mitehell M.Tseng,1997)认为,大规模定制的目的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效率生产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杰夫·C(Jeff C.,1997)认为,大规模定制是指某个企业以很大的批量生产某种产品,但同时又能根据每个顾客各自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产品的变型,杜雷·利贝卡(Duray Rebecca.,1996)等认为,大规模定制以合理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大规模定制含义的表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他们都无疑例外地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也就是说,大规模定制包含了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两种不同的哲学。他们都认为大规模生产是一种崭新的、先进的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能以接近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来为顾客提供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企业可以凭借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实现更大的销售额和利润,而顾客也能以较低的价格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不同生产模式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两种生产模式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大规模定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批量生产的效益,即:产品的成本要象大批量生产那样低,产品的交货期要像大批量生产那样短,产品的质量要像大批量生产的质量那样稳定,然而产品却是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的。

1.2大规模定制分类

企业采用的定制类型随产品性质、企业的技术水平、供应商的参与程度及顾客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派恩二世和吉尔摩提出了4种不同的定制方法:(1)合作型定制(Collaborative Customization)定制企业通过与客户交流,帮助客户澄清其需要,准确设计并制造出能够满足客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2)透明型定制(Transparent Customization)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商品或服务,而客户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为其定制的,也就是说客户并没有参与商品的设计过程。(3)装饰型定制(Cosmetic Customization)企业以不同的包装把同样的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客户。(4)适应型定制(Adaptive Customization)企业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但产品是可客户化的,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产品进行调整。 兰普(Lample)和明茨伯格(Mintzberg)根据客户改变产品的能力以及定制活动在企业价值链中发生的位置,提出了5种策略:(1)纯标准化;忽视客户的个性需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把标准产品推向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大规模生产策略。(2)纯定制;从产品设计开始定制。(3)定制;从产品的制造阶段开始定制。(4)定制标准化;选择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定制装配。(5)分割标准化;为各细分市场不同产品,也即多样化生产。

祁国宁等人按照客户需求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的不同,把大规模定制划分为

4种类型: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和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sale)。邵晓峰把大规模定制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1)设计定制;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在这种定制方式中,开发设计及其下游的活动完全是由客户订单所驱动的。(2)制造定制接到客户订单后,在已有的零部件、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变型设计、制造和装配,最终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3)装配定制装配定制是指接到客户订单后,通过对现有的标准化的零部件和模块进行组合装配,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4)自定制产品完全是标准化的产品,但产品是可客户化的,客户可从产品所提供的众多选项中,选择当前最符合其需要的一个选项。

1.3大规模定制的优缺点

1.3.1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大规模定制虽然投资大、时间长、过程曲折复杂,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它能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它不仅保留了早期定制方式的灵活性强、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的优点,还具备了大批量生产方式下低成本、易替换的特点,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它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顾客的需要,从而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如表一所示。

1.3.2大规模定制存在的不足

(1)在信息系统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如FMS、CAD/CAM、JIT和CIMS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费用高。

(2)在培养人员,特别是培养多能化的熟练工人和高水平的设计人员方面要

增加开支。

(3)管理及协调费用上升,组织工作量加大。

(4)因品种增加而生产批量相对减小,会使生产成本上升,若组织工作不力,或片面追求多品种化,则有可能使成本迅速上升。例如日本一些汽车公司,如丰田、尼桑及马自达等公司由于过分单纯追求多品种化,而使成本大幅上升,最近不得不宣布削减品种。

1.4 大规模定制的经济性原理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在于其能取得规模经济的同时获得范围经济。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指的是利用机器大生产手段,通过成批大量生产,实现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一种状况。规模经济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福特汽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单一产品原则”,即将围绕唯一的、最佳的产品型号来组织各种生产资源。通过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机器人力的最大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分摊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流水线技术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此外,生产系统的刚性有利于企业开展各种优化活动,有利于对生产系统的持续改进。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又称品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或者服务的种类,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共用生产不同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使得可以在不大量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产品的多样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同时顾客的需求也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这又会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图4-1反映了大规模定制可以同时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理。

图4-1 大规模定制的经济性原理

(来源:2001年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世界会议,香港理工大学)

具体来说,通过实施大规模定制战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1)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大规模定制可以弥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鸿沟,这是其与大规模生产最大的区别。大规模定制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这将会转变成高的销售额和提高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2)降低分销渠道的库存以提高效率。

较低的库存水平减少了利息费用和降价的可能。较低的库存持有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企业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厂房、仓库和零售商店的空间。

(3)根据定制水平提高产品的价格。

大规模定制可以让企业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因为企业更好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减少了产品购买后的修改或者更换的可能性,因而让细分市场的顾客愿意为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4)因不断与顾客沟通而提高分析机会的能力。

企业和顾客的不断沟通首先可以让企业提高和顾客沟通的技能,因此更好地理解顾客的需求。

2 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模式

2.1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比较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等人将欧洲企业领先了若干个世纪的单件生产方式转变为“大规模生产模式”,开创了制造业的新纪元。大规模生产模式在“美国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流水线生产、产品标准化、垂直一体化、管理分工与层级结构等原则,是这种模式在高效率、低成本地组织生产方面更为出色。大规模生产模式首先出现在汽车工业中,以后不仅为大型制造商所采用,而且其原则也为电信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等所模仿和采用。20世纪中期以后,大规模生产模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扩散,成为世界工业的主流生产模式。

现在的竞争形势已与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时代完全不同。那时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是统一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也比较长,市场需求是稳定的。今天,多样化的市场从统一市场中迅速成长,多样化和定制化的产品代替了标准化产品,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日益缩短,客户(无论是一般消费者还是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他们希望获得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全球化和集中化,竞争日益激烈,要求成本也越来越低。过去,企业通常采取的策略不是追求低成本,就是追求高度的产品多样化。而今天,企业越来越发现,它们必须采用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实现定制化的策略。以往企业不是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或针对该产品的服务),就是以高成本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而现在它们发现实际上可以采用融合这两种优点的新策略,即大规模定制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区别(见表2).

2.2大规模定制的运作方式

对于大规模定制的企业来说,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怎样快速地生产定制产品,以缩短客户定制产品后的等待时间;二是怎样以低成本生产定制产品,以消除单个定制的规模不经济。这两个问题能否很好解决,关系到大规模定制能否成功。通常厂商有以下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

2.2.1产品优化。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一个传统惯势,就是产品多样化、规格系列化、功能齐全化。这与大规模定制兼容性程度相背。所以,在实施大规模定制之前,必须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整合,优化内部产品组合。所谓产品整合,就是对企业现有产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归并或删剪。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找出不适合柔性环境的、销售量低的、间接成本过高的和未来前景暗淡的产品,运用帕累托改进原理,对现有产品进行筛选,淘汰一批“垃圾产品”。在对现有产品进行系统分析时,主要要考虑;(1)销售量大小;(2)销售利润高低;(3)零件的通用性程度;(4)产品多样化成本水平;(5)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及与其他产品的相关性;(6)客户需求状况;(7)企业的核心力量;(8)未来的成长潜力。通过分析,把不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产品从产品目录删减掉。

2.2.2内部标准化。大规模定制是指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定制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定制的目标是既要展现无限的产品外部多样化,同时要避免因内部多样化而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时间的延误。因此,大规模定制生产企业必须将内部多样化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得能够柔性制造产品,不会由于加工准备而造成额外的成本的增加和时间的延误。这一目标是通过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以前对企业内部一系列标准化来完成的。首先要求零配件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以使在任何需要使用的地方都能方便使用;其次是夹具形状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使零件的多种变型可以同一方式定位;再次要求设计特征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保证能够使用同样的加工工具;最后是要求材料必须有足够的通用性,以避免因更换材料而停工停产。

2.2.3设计柔性化。设计柔性化对大规模定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柔性是相对于传统的硬性标准化自动生产方式而言的。柔性设计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它只要改变控制软件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品种、式样和规格的产品以及加工要求。

2.2.4制造模块化。企业在实施产品大规模定制时,产品制造的模块化是关键。产品模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产品共有的,另一部分是体现产品定制特征的。实现模块化一方面有利于厂家将共同的模块部分事先组装起来,一旦顾客提出自己的特定要求,便将那些体现定制产品特征的模块迅速拚装上去,这样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同时,厂家可以在同一时间生产不同模块,从而节省生产总时间;另一方面这样做还能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

无论产品是如何开发出来的,都必须在所提供的大规模定制范围内满足客户的偏好,从对产品族进行系统的产品定义开始,启动产品的开发过程定制策略需要在模块化和快速定制之间确定最佳的平衡点。这需要对模块的结构和接口进行完善的定义,以保证所有的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采用最佳结构,也为将来模块设计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证。在进行平行开发时必须很好地协调,以确保在项目中适当使用标准模块,围绕标准工艺进行设计,并基本做到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大规模定制规划的各方面要求相兼容。

2.2.5渠道短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显露出许多弊端,那种深入式的长渠道模式明显与大规模定制不相符合。分销渠道越长,取利者就越多,客户就面临更高的价格;渠道越长,大规模定制产品的交货时间也就越长。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就会被过长的渠道所削弱。所以,大规模定制的销售、交货渠道要求超越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向终端分销网点和客户进行销售和供货,采用短渠道模式快速地将定制品送到客户手中。大规模定制下的分销网点也不同于一般的零售商,它往往是定制和销售双重职能的集合。也就是说,分销网点库存的存货不是成品,而是经过“模块化”的原材料、零配件等,根据客户的需要,现装现卖,从而使大规模定制在各地进行。

3 大规模定制的管理模式

3.1大规模定制的价值取向在于满足客户的个体需求

后工业时代,资本、生产以及市场都已经全球化。产品生产 和营销的地域性优势正逐渐消失,全球性的市场格局,迫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角逐。任何企业都难以独立主导市场,都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的走向。为了占领市场,争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在细分市场中寻找企业的立足空间。谁首先抢占一个未知的空间,谁就抢占了商机,争得了企业发展的机遇。即产量-质量-市场-顾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亦有生产管理学、全面质量管理、市场推定理论、客户中心论等等。大规模定制的理念,有别于面向市场生产的理念。虽然原则上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但市场是宏观的,传统的市场预测时间里在统计基础上的宏观结果。它着眼于社会整体,或社会的一个部分的市场需求分布。即使强调市场细分经营策略,也是以小一级的宏观统计为理论依据。即使市场再细分,细分的市场仍然是一个顾客的群体。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仍然是这个顾客群体的共性需求。共性需求以抹杀或淡化个性需求为前提,求同存异必然会略去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若不略去低一级的差异,就不能进行统计,更难完成预测。

大规模生产依产品预测规划生产,不论预测精度有多高,细分市场有多么精细。理论上仍然是一种面对宏观、中观生产规划。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价值取向不以满足一般顾客或顾客群目标,而是聚焦于对个体顾客需求为中心,而是以客户点为联系生产和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大规模定制与传统经营理念中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显著区别。

《世界级竞争》的作者理查德·詹纳曾深刻地指出传统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内

涵是对顾客群体而言的。他说:顾客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东西都是联结的,所有的活动都集中于生产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的目的。所有资源、活动和经营都是以顾客为中心连成一体。所谓以顾客为中心,我们具体是指由一些顾客群体所共有的,可变别的需求。

3.2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拥有提供给客户的充分商品空间

在满足客户个体需求上,传统的定制生产企业完全做得到,这也构成定制企业存在的内在依据。但传统的定制生产模式除小型手工艺产品外,只能生产有限品种的产品,其企业的商品定为建立在有限数量的极个别的顾客需求上。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有限,虽极富特色,但价格相对昂贵。这种产品是大多数顾客的消费能力难以企及的。在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的生产模式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定制,充分发挥定制化产品特征,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极富个性的技术含量满足特殊顾客的需求。因而,很多定制型往往有传统工艺的传承色彩,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的产品有这截然不同的品质特征。另一种是大规模生产,充分发挥现代化大生产的优势,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满足市场的主体需求。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是社会生产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管理理论的丛林,总体上市在大规模生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与定制化生产不同,它为市场提供了足够充分低廉的商品,促使市场由买方向卖方的跨越。

景观大规模生产模式较之传统定制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充分得多的商品,商品空间较之后者无可比拟。但对顾客日益扩大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需求仍然不能适应。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本商品的充盈,推进了顾客的个性需求。顾客的需求与其,上升到以个更高的阶段。商品的基本使用功能的满足已不再是顾客的第一需要,张扬个性的人性化需要成为制约商品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此,大规模生产理念和规范化产品的社会定位都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这种变化。

大规模定制模式通过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构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商品空间。商品功能除了满足基本应用功能外,还将满足顾客个性化的特殊需要。随着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普及,最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市场的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的核心能力将突显在能为客户提供充分商品空间的力量上。简言之,大规模生产虽然为客户提供了较大的商品空间,但相对于大规模定制生产仍不够充分。后者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反映在商品空间的扩展上。

3.3 大规模定制也是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大规模生产中的产品制造与产品销售隶属于不同的企业部门,自成体系。而这虽然有信息的沟通,也有组织行为上的联系和制约,但毕竟在企业活动中的功能,目标各不相同。

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市场、顾客对企业生产的拉动作用。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市场和顾客信息,以创新产品,变革生产。现代企业的营销方式,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追求市场占有率到追求客户忠诚度。企业的核心竞争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产品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到销售、售后服务的价值链中,鲜明地一顾客满意作为价值目标。就大规模生产方式而言,一切为顾客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活动的各个层面。 网络经济时代,大众营销战略已经过时。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造成营销方

式与消费方式互动,直接营销、数据可营销等营销概念相继提出,并不断改写规则。“一对一营销(one-to-one)”的营销策略应运而生,成为昂我客户信息,建立新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战略基础。“一对一营销”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全球各行各业,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不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IT行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都在引入“一对一营销”理念,谋划企业战略,建立客户关系工程,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构成。中国企业在经历广告战、价格战后,如何管理销售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如何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盈利目标、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能否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关键问题。因此,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对大型企业而言,“一对一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大规模定制的基础上。大规模定制是完全实现“一对一营销”的企业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组织管理基础。就是指而论,大规模定制模式实质上也是一种客户管理管理模式。 大规模定制模式中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一种协调的互动关系,已经超越了企业通常收集信息、满足顾客需求的的内涵。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求关系。企业也不再是为争取顾客满意,为是顾客忠诚而主动提供产品(服务)的一方;消费者也不再是传统的商品接收方。大规模定制模式中,企业与客户双向互动,相互融合。客户主动参与产品制造过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在企业帮助下参与产品的创意和设计,提出产品的性能、结构要求。再次,客户以某种生产要素的方式投入产品制造过程。供应方不再是单纯的产品供应者,还必须向客户提供产品的制造数据,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客户参与的制造提供支持平台。显然在大规模定制模式中,客户将改变商品交易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为自主参与商品制造与流通的一方。客户自主参与甚至主宰商品的制造与消费将成为大规模定制企业的目标。客户忠诚度与企业忠诚度的换位是新型客户关系的根本变革。

3.4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理念是“专为你生产(Just for you)”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实现需要技术、管理、组织、信息等系统的协同。需要激活从原材料采购到商品售后服务的整个供应链。当今世界,商品生产的供应链已不局限在一个企业内部,往往需要几个或更多的网络化企业的协作。由不同企业构建的供应链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为单个客户的“专为你生产(Just for you)”。

“专为你生产”的经营理念与传统生产理念的差异,突出体现在运作中住到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同。

传统生产的企业联盟以产品生产的供应链方式相互联结,生产信息(数据)依供应链传输。产品的制造参数信息,生产的数量、规格通常由企业联盟中的主导企业(通常是企业联盟的下游企业)根据市场调研、客户的反馈的信息,集成处理后发出。联盟中的其他企业,依据主导企业的制造信息组织生产,形成联盟的协同。企业联盟内信息的传递时多维度的,但主导信息的维度只能是单维的。产品的原始信息,虽有可能是来自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反馈。但反馈信息的整理和集成,自主权在企业一方。客户对于产品制造信息的形成缺乏自主抉择的主导作用。市场承担着库户信息和企业产品的集散和中介作用。产品制造的驱动力来自市场。

图3-1大规模生产供应链的信息传输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信息传输与大规模生产迥然不同(见图3-1、3-2)。产品信息的信源是客户,产品制造的主导信息也来自于客户对商品的自主抉择。企业联盟中的企业,即使是产品生产的主导企业,也由传统生产的自主地位,转变为服务于客户的地位。市场的集散和中介作用削弱,产品开发和制造的驱动力来自

客户的直接需求。

图3-2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的信息传输

4 大规模定制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开展大规模定制研究的时间不是太长,从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提出大规模定制的启蒙思想至今,也不过三十余年而已。而大规模定制真正在企业中实现,却是这十几年的事情。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撑理论研究,大规模定制理论研究的进展一直比较缓慢,有关大规模定制的理论的系统性也不是很强。国外开展大规模定制的研究比较早,代表人物包括阿尔文·托夫勒、斯坦利·M·戴维斯、B·约瑟夫·派恩二世、大卫·M·安德森等人。阿尔文·托夫勒是第一个提出大规模定制设想的学者,他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他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了大规模定制的设想,并预示美国将开展极其多样化的产品生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规模定制产生的可能性。斯坦利·M·戴维斯是著名的经济趋势专家和企业管理大师,在他的著作《完美的未来》一书中,他从物理学角度去观察商业运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使用了Mass Customization这个名词,其含义是以高效率和低成本提供顾客需要的定制产品。B·约瑟夫·派恩二世是大规模定制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詹姆士·H·吉尔摩(James H. GIImore)在美国共同创立了Strategie Horizon LLP工作室,专门为企业提供大规模定制等方面的咨询服务,B·约瑟夫·派恩二世发表了多篇关于大规模定制的文章,出版了《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该书主要论述了大规模定制出现的必然性和提供了若干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策略,包括如何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对组织进行改造,B·约瑟夫·派恩二世曾为多家企业提供实现大规模定制的策划咨询服务,一直活跃在大规模定制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大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第一章绪论卫·M·安德森是美国加州的管理咨询顾问,是大规模定制研究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大规模定制、产品线合理化、精益生产等,他撰写过许多论文,出版了《大规模定制的敏捷产品开发》一书,该书用大量事实说明了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必然性,并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该书还着重论述了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指出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前期步骤和必要条件。国内研究大规模定制的专家学者有浙江大学的祁国宁和顾新建、上海交通大学的邵晓峰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等人。祁国宁等人出版了《大批量定制技术及其应用》一书,对大规模定制的原理、产品开发和制造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大规模定制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研究大规模定制的不同水平,即大规模定制的不同形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对不同形式的大规模定制进行界定;另一类研究是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即实现大规模定制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方法等,这一类的研究集中在研究如何识别顾客个性化需求、如何实现产品的敏捷开发、如何改进生产系统和如何优化供应链等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是大规模定制的重要问题。邵晓峰等指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的如下特点:(1)供应链结构不稳定,随客户需求经常变动,实际上是一个虚拟供应链;(2)基于客户需求拉动为主的供应链,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较小;(3)以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是一个敏捷供应链;(4)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信息密集型的供应链,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模型,指出在分离点之前,供应链是生产推动型的,而在分离点之后,供应链的驱动模式是订单拉动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郑国君等对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敏捷供需链(Agile Supply Chain,ASC)的概念,指

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各实体组成的动态供需网络,它的特点在于;(1)供需链的环境是不可预测、持续变化的;(2)构成供需链的实体间具有竞争、合作、动态等多种性质的供需关系;(3)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快速响应能力;

(4)敏捷供需链以用户为中心,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核心优势,组建动态联盟,才能解决大规模定制中的两难问题,实现买方和卖方的“双赢”。因此,我们在设计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ASCMS)时,应把握系统的动态可重构性、集成性和开放性。邹国胜等提到供应链的两种类型:效能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指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设计,应当根据具体零部件是需求稳定的创新型产品,还是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从而相应地设计效能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即大规模定制应考虑产品的共性和个性,分别就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模块以及个性化的零部件、模块设计不同的供应链,以确保定制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和快速交货。大规模定制的营销问题,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定制的内涵、特点、内在机理和运作方式上的一些探讨。Jack Aaronson在2003年10月的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会上的《个性化用户经验和客户忠诚——最好的实践》报告中,指出这是大规模定制的最大鸿沟。Nikolaus Franke教授则谈到了大规模定制中有关用户工具包创新的概念。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我国企业实行大规模定制营销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应当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张希伦等认为,要想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和大规模定制的思想结合起来,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5 企业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的途径并实现大规模定制

5.1企业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的途径—延迟

大规模定制有助于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吸引大量个性化需求不能被标准产品所满足的顾客。然而,原始的大规模定制既浪费成本又没有效率。如果定制的产品在时间和成本上超过了顾客的预期,只会失去现有顾客。当然,如果无法实施和履行规模定制的承诺,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低成本且又高效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是难以实现的。

建立灵活的员工和组织结构是大规模定制的必备条件。另外,还需要其他方法予以协助,比如减少循环周期时间,加强生产制造的反应度。例如,电子数据交换和计算机辅助定单的运用能够大量减少传送和处理客户定单的时间;而飞机运输又能够大大缩短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像柔性制造系统这样的技术,不但可以缩短周期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对特定工厂的多种产品组合的反应灵敏度。最后,最近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加强了沟通联系,并且能够提高企业在供应链运作方面的决策能力。

无论是物流的改善、信息流的改进、循环周期的缩短,还是灵活的生产,都不能使得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但产品和流程设计却有更大的潜力。事实上,普遍认为产品80%的制造成本是由产品的设计所决定的。机会就在于产品设计和供应链的整合中。作为一种进行有效的大规模定制的手段,一些具有开拓性的企业已经运用了产品设计和供应链重建。其思想就是要设计产品并且重组制造活动和供应链中的分发配送活动,从而使得产生多种产品的定制度化步骤发生在供应链中最有效率的环节,同时使得供应链总成本降到最低。供应链总成本降到最低的同时使得供应链效率最优化的产品和流程设计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延迟”。延迟就是要推迟关键流程的时间,在这些关键性的流程中,最终产品将形成他们特定的功能、特点、标志,或者说是个性特色。

所以,在有效支持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又保持规模经济的唯一方法就是运用延迟制造。其核心内容是:制造商事先只生产通用化或可模块化的部件,尽量使产品保持中间状态,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通过集中库存减少库存成本,从而缩短提前期,使顾客化活动更接近顾客,增强了应对个性化需求的灵活性。其目标是使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到达恰当的位置(3R)。所以延迟化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表面上的延迟实质上是为了更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即通过定制需求或个性化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实现供应链的低生产成本、高反应速度和高顾客价值。

5.2 如何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

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前提是,定制企业必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机器设备的柔性;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建成一个灵活、高效、精练的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首先,在产品设计中采用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产品设计方法,即采用模块化设计、并行的产品和工艺设计、“一次成功”的设计、在设计中考虑质量因素、零件和工艺的标准化、设计和软件编码的重复利用等措施,这些方法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其次,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延迟策略,即把产品的定制活动推移到供应链的下游进行,减少由于客户订单中的特殊需求而在设计、制造及装配等环节中增加的各种费用,缩短定制时间。再次,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及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

2、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获取顾客需求信息的能力,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这种信息系统要求能够完整地记录各种顾客的需求信息,并迅速地传递给所有有关部门,使顾客的个性化选择更加快捷和便利,使企业和外部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对于组织机构与人员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层层叠叠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建立灵活、扁平式的组织机构,并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使企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4、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强化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仅要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还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另外,制造过程采取的延迟策略,有时必须将满足客户化需要的定制环节推移到供应链的下游的分销商、经销商手中来完成,这也需要加强企业的联系,形成信息共享、互利互惠、互相信任的供应链管理机制,以降低整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6 结束语

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需求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代市场环境中,大规模定制无疑可以帮助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必须在考虑行业环境、产品性质和企业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在最佳条件、最佳时机作出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决策,从软件和硬件上逐步充实自身实力,以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外企业的巨大挑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别很大,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不高。通过探索管理软件和信息化服务的大规模定制的生成方式,能够降低项目的时间和成本,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总之,在

顾客越来越崇向个性化、市场容量越来越难以测量的今天,大规模定制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正被企业界所推崇,发展成为新世纪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邵晓峰,黄培清,季建华。21世纪的主流生产模式:大规模定[J].中国软科学,2000,(4):43-45;

[2]李仁旺,祁国宁,顾新建等。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及其实施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师,1999,(3);

[3]宋克勤。生产运作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韩邦廷。再造竞争优势———大规模定制[J].经济管理,2003,(15):49—51;

[5]徐福缘,李敏,王恒山,顾新建。实施大批举定制的系统优化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2001,7(6):45-48;

[6]徐贤浩,马士华。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卜生产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1,12(8):897一900;

[7]龚国华。“直面大规模定制时代”[J].《管理现代化》,2001(1);

[8]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大卫M·安德森,约瑟夫·派恩二世.21世纪企业竞争新前沿——大规模定制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李必强,20世纪的企业管理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6):3-7;

[11]汤世强,论大规模定制[J].上海管理科学,2002,(1):55—57;

[12]蒋攀亮,定制生产及其管理[C].GEI企业研究报告,2001,(1):1-30;

[13]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14]He David,Kusiak Andrew,Tseng Tzu一Liang(Bill),Delay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erspective .Computer-aided Design,1998,30(2):105一113;

[15] William Halal. The Top 10 Emerging Teehnologies.Maryland,USA,2000。


    相关文章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分析了大规模定制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研究了MRPⅡ/JIT集成.模块化设计.延迟区分战略等技术,同时结合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自身需求,提出了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 关键词:大规模 ...

    浅谈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对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影响_刘洋 (1)

    P oints 观点 DOI:10.3969/j.issn.1009-847X.2014.3.009 种生产模式的变化,即由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MC )的生产模式取代大规模生产的模式. MC 的概念,一般认为 ...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B及答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B 课程代码:001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作研究的步骤是( ).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实质与启示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实质与启示 --芮明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芮明杰  2013-03-20 14:39:22 来源:<文汇报>(沪)2012年917期 新一轮工业革命即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 ...

    e时代的一对一市场营销

    从大众营销到一对一营销 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史上,有众多的流派和理论.但从目标市场这一角度来看,则主要有三种理论:即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大众营销(mass marketing)理论,以划分子市场,寻求目标市场为目的的细分营销(segment ...

    传统企业走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走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升级 通过网络定制一台自已设计的冰箱,设计出一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衣服„„这些我们原本无法想象的情景,在海尔冰箱和青岛红领制衣的互联工厂已成为现实.产业互联时代,传统工业正在快速与互联网融合,实现快速.批量.定制化的 ...

    工业4.0时代的"个性"产品

    "个性化"."定制化"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因为,定制产品由于更接近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比标准化产品有更大的价值空间.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生产线的柔性是制造业长期追求 ...

    市场推广策划书范文

    上海蓝铸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合金粉末)项目策划推广书 目录 一. 合金粉末市场前景 二. 调研市场 三. 项目分析 四. 项目定位 五. 客源定位 六. 推案策略 七. 销售执行 八. 公司简介 九. 合作模式 前言: 3D打印(增材制 ...

    国内B2C男装网络营销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国内B2C 男装网络营销的案例分析 [摘要] 服装网络营销已经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而蓬勃发展, 男装作为一种相对标准化的服装商品,给服装品牌的网络购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服装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为依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系统探究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