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楼梦中的一个细节想到的

注:此为旧作,成于高中时期。

最近学《红楼梦》,我读了《抄检大观园》一篇课文。其中的一小段细节描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得到:“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真是岂有此理!薛宝钗是亲戚,抄不得,林黛玉就不是亲戚,可以放心大胆、名正言顺的抄了?而且是“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想都不用想,连稍微的犹豫也没有,连声招呼都不打,大半夜的说进就进了,连一个说“不妥”的都没有!整天的这样对待黛玉,也难怪黛玉总是动不动就恼了;若是换成我,我早就跟王熙凤吵起来了。为什么黛玉反而没有发脾气?也许是她不知情,也许是她困了想睡觉,也许是她修养好,也许是她到底没有探春那么厉害……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她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不但没有父母撑腰,没有兄弟姐妹帮忙,连一个有权有势可作靠山的亲叔伯姨婶都没有。她最近的有权有势的亲戚是贾母,可惜也只是她的外祖母——因为无依无靠,林黛玉才时时处处总是受到歧视,因此才时常“耍小性儿”,由因为她常“耍小性儿”,所以连丫头们都不喜欢她,这就更使她孤立无援。

薛宝钗与她就不同了,母亲薛姨妈是贾府实权人物王夫人的亲妹妹,王熙凤的亲姑;哥哥是有钱的“呆霸王”薛蟠。她不像林黛玉似的无家可归,她住到贾府来先是为了入宫,在京城中透宿;不成后也没走是因为想当“宝二奶奶”家庭的强有力支持和他的工于心计是绝不会让她在贾府像林黛玉那样吃亏受气的,像这样“抄检”之类的事儿,自然也就轮不到她头上了。

当然,从这一小段文字中能够读出来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但从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说的头一句话中就能看出许多其他的问题来。

比如,同是为了吩咐去抄黛玉而不去抄宝钗,王熙凤为什么不拿出平时的凶劲儿来,而要“笑”着用商量似的语气说与王善保家的?我认为,这其中有三点原因:其意,也许她要给别人以“民主”、“和气”的假象,让别人误认为她对下人十分宽厚;其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心腹。王熙凤明白,王善保家的虽然是下人,也不能轻易得罪,否则若是惹火了邢夫人,对她会十分不利,还有,她在抄检大观园之前亲眼看见了王善保家的是怎么在王夫人面前陷害的晴雯,她明白王善保家的是小人,而小人是不好得罪的;晴雯惹了王善保家的其最终结果是“寿夭多因毁谤生”被攆出贾家并凄惨地死去,连宝玉都只能对她“空牵念”。这些都是王熙凤对王善保家的如此客气的原因——我认为。

又如,既然宝钗抄不得而黛玉可以毫无顾忌的抄为什么王熙凤只说“薛大姑娘抄不得”而不说“我们去抄林姑娘吧”?这也许是因为王熙凤说薛宝钗不能抄,已经多少能引起他偏袒宝钗的嫌疑(宝钗的母亲是熙凤的亲姑,而黛玉则与其没有那么近的关系)若再说“我们去抄林姑娘吧!”就命摆着是在欺负人,显得有些霸道了。所以王熙凤并不提黛玉的事儿,而是“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

仅仅从这一小段文字中,就能扩展这么多问题来,这还没有完呢!由此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会有专门的“红学”了。曹雪芹是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而且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却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写出了这样一部内容和内涵都十分丰富的居住来,真不能不叫人佩服。

2003年5月

注:此为旧作,成于高中时期。

最近学《红楼梦》,我读了《抄检大观园》一篇课文。其中的一小段细节描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得到:“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真是岂有此理!薛宝钗是亲戚,抄不得,林黛玉就不是亲戚,可以放心大胆、名正言顺的抄了?而且是“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想都不用想,连稍微的犹豫也没有,连声招呼都不打,大半夜的说进就进了,连一个说“不妥”的都没有!整天的这样对待黛玉,也难怪黛玉总是动不动就恼了;若是换成我,我早就跟王熙凤吵起来了。为什么黛玉反而没有发脾气?也许是她不知情,也许是她困了想睡觉,也许是她修养好,也许是她到底没有探春那么厉害……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她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不但没有父母撑腰,没有兄弟姐妹帮忙,连一个有权有势可作靠山的亲叔伯姨婶都没有。她最近的有权有势的亲戚是贾母,可惜也只是她的外祖母——因为无依无靠,林黛玉才时时处处总是受到歧视,因此才时常“耍小性儿”,由因为她常“耍小性儿”,所以连丫头们都不喜欢她,这就更使她孤立无援。

薛宝钗与她就不同了,母亲薛姨妈是贾府实权人物王夫人的亲妹妹,王熙凤的亲姑;哥哥是有钱的“呆霸王”薛蟠。她不像林黛玉似的无家可归,她住到贾府来先是为了入宫,在京城中透宿;不成后也没走是因为想当“宝二奶奶”家庭的强有力支持和他的工于心计是绝不会让她在贾府像林黛玉那样吃亏受气的,像这样“抄检”之类的事儿,自然也就轮不到她头上了。

当然,从这一小段文字中能够读出来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但从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说的头一句话中就能看出许多其他的问题来。

比如,同是为了吩咐去抄黛玉而不去抄宝钗,王熙凤为什么不拿出平时的凶劲儿来,而要“笑”着用商量似的语气说与王善保家的?我认为,这其中有三点原因:其意,也许她要给别人以“民主”、“和气”的假象,让别人误认为她对下人十分宽厚;其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心腹。王熙凤明白,王善保家的虽然是下人,也不能轻易得罪,否则若是惹火了邢夫人,对她会十分不利,还有,她在抄检大观园之前亲眼看见了王善保家的是怎么在王夫人面前陷害的晴雯,她明白王善保家的是小人,而小人是不好得罪的;晴雯惹了王善保家的其最终结果是“寿夭多因毁谤生”被攆出贾家并凄惨地死去,连宝玉都只能对她“空牵念”。这些都是王熙凤对王善保家的如此客气的原因——我认为。

又如,既然宝钗抄不得而黛玉可以毫无顾忌的抄为什么王熙凤只说“薛大姑娘抄不得”而不说“我们去抄林姑娘吧”?这也许是因为王熙凤说薛宝钗不能抄,已经多少能引起他偏袒宝钗的嫌疑(宝钗的母亲是熙凤的亲姑,而黛玉则与其没有那么近的关系)若再说“我们去抄林姑娘吧!”就命摆着是在欺负人,显得有些霸道了。所以王熙凤并不提黛玉的事儿,而是“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

仅仅从这一小段文字中,就能扩展这么多问题来,这还没有完呢!由此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会有专门的“红学”了。曹雪芹是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而且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却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写出了这样一部内容和内涵都十分丰富的居住来,真不能不叫人佩服。

2003年5月


    相关文章

    长篇小说写作的基本问题

    长篇小说写作的基本问题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在座的各位,主要是写小说的.我自己并不写小说,只读小说和研究小说.坦率地说,在阅读和研究小说的过程中,我对能写小说的人是很好奇的.为什么写小说的人的脑袋里会藏有那么多的故事?他们没有经历 ...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5)--国庆节期间留给学生的作业nb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5)--国庆节期间留给学生的作业 nb 胡高清 (好友书画家徐立业新作<荷>)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5) --国庆节期间留给学生的作业 胡高清 十月份,金州区电视台要为我录播一 ...

    红楼梦中与扇子有关的巨大隐情_建筑师云空

    书中有两个关于扇子的故事,一个是晴雯撕扇,一个是石呆子护扇,这两个故事,一个破坏.一个保护,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显.一个隐,遥相呼应甚是有趣. 特别是这个石呆子,石是石头,呆子就是蠢物,极容易让人联想到石呆子就是宝玉! 那些聪明的红迷朋 ...

    雪雁(小说[红楼梦]人物)

    雪雁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雪雁是林黛玉从苏州家里带来的小丫鬟.宝玉成亲时,她是扶新娘的,致使宝玉误以为林黛玉是新娘. 提起林姑娘,首先想到的是她身边的紫鹃.就像宝玉的袭人,探春的侍书,理所当然.可是不要忘了,雪雁 ...

    如何让语言更生动

    写作文遇到的问题: 1. 2. 3. 4. 5. 语言不生动 总写流水账 立意没有深度 选材陈旧 不会抒发真情实感 怎么样才能让语言变得生动呢?我们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让语言变生动?我们现在的语 言有什么不好吗?现在的大白话写下来,有话就 ...

    文学常识的记忆和辨识

    近三年来,湖北高考语文对文学常识的考查,都取材于必修.选修教材,名著导读和初中经典篇目,既考查作家作品,也考查文学流派和文体常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针对这些特征,下面谈一下有关文学常识记忆和辩识的方法. 一.重要常识,连线记忆. 文学常识考 ...

    许东林[少年读]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 ...

    中国小说欣赏[平凡的世界]教案

    综述 一.关于作者 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一) 红楼一梦,恍然惊醒,悲剧,美到让人心伤--<红楼梦>读后感.忆梦中之事,似是难记:忆梦中之人若在面前:忆梦中之言,甚觉心伤.无奈,超脱时期,末成悲剧. "谦纸荒谬言,一把辛酸泪.皆云息者痴,谁结其中味.&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