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2009年11月第26卷第6期

Journal

of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Yunnan

Nationalities

V01.26,No.6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Nov.2009

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傲慢与偏见》和《简・爱》这两部作品在领先于时代、拒绝在自然观方面男性话语的影响、拓宽生态审美观、强调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等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就这两个文本而言,夏洛蒂・勃郎特比简・奥斯丁要走得更远一些,看自然的视角更广阔一些,“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思想更突出一些,男性与女性对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得更深刻一些。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爱》;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1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9)06—0108—04

生态批评的发展在欧美始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潮流。多米尼克・海德在建设生态批评理论时指出: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绿色运动,总体来说建立在剥夺人作为主体的特权这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基础上。”…(嘲’

简・奥斯丁(1775—1817)的《傲慢与偏见》与夏洛蒂.勃郎特(1816—1855)的《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的代表作,传统上认为这两部作品并非聚焦于自然写作。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遵循“以大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主义立场来看这两部作品是否“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作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还是作为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21(v8),以及“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万物与人的联系、人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的融合等”[2](剐。结论是:两部作品有生态主义明显倾向,《简・爱》还有较为明显的生态女性主义倾向。

点是她的特色,也有人认为是一种缺陷。略晚于她的夏洛蒂・勃郎特曾评价说:“我可不愿意在她们的那些高雅而狭窄的房子里跟她(奥斯丁)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呆在一起。”[3J(PI’言下之意,对奥斯丁这种囿于闺阁小天地颇有微词。那么,奥斯丁的“小天地”是否关注和在乎“大自然”呢?

在篇幅长达290页的中译本《傲慢与偏见》中,涉及环境自然及其与人之间关系的段落不足10页。在第二十七章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伊莉莎白之口对走马观花、人云亦云或指鹿为马式的游客的嘲讽却不容忽视。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希望真心感悟自然、尊重自然及保留自己独特生态话语权的强烈愿望。当伊莉莎白接受舅母嘉丁纳太太的邀请,参加他们的夏季旅行,准备到华兹华斯等浪漫派作家推崇和赞美倍至的英国西北部湖区时,她发出如下惊喜的感叹:

“我的好舅母,亲舅母,”她欢天喜地叫了起来,多高兴,多幸福!你给了我新的生命和活力。我再也不沮丧和忧郁了。人比起高山大石来,算得了什么?我们将要度过一些多么快乐的时日啊!等到我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不会像一般游人那样。什么都是浮光掠

众所周知,简・奥斯丁是以擅长写作英国乡村中平凡而琐碎的家庭婚姻生活等小题材闻名于世的,在风格各异的英国小说家中,她属于“闺阁派”,她笔下描写的人物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家中、乡村、庄园等等,活动环境狭小而有限,这一

影。我们一定会知道到过什么地方一我们看见过的东西一定会记得住。湖泊山川决不会在我们脑子里乱七/X.糟地混做一团;我们要谈到某一处风景的时候.决不会连位置也弄不明白,彼此争论不休。但愿我们一回来叙述起游踪浪迹的时候.不要像一般旅客那样陈词滥调。叫人听不入耳。【3】(pns)

【收稿日期】2009—08—08

【作者简介】杨汨(1973一),女,云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现状”(项目编号:6Y0215E)阶段成果。

~108—

万方数据 

第6期

杨泪: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首先,从这段感叹中至少可以看出奥斯丁没有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反而认为“人比起高山大石来,算得了什么?”优美的风光可以帮助人解除忧虑,但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显然不止于此。她对于那时代很多人“浮光掠影”式的游览和“陈词滥调”式的赞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讽刺,认为将风景与自然混为一谈是人类不尊重自然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女性渴望用自己的头脑和经历发掘新的话语资源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也是这段话的重点。其实,赞美湖区风光的话语不仅在19世纪的英国,就是直到现在,也几乎完全由浪漫派诗歌和散文中的用语所垄断。早期生态批评家曾高度赞扬他们对环保思想和生态道德观的贡献。对于这种影响之深远,著名生态批评家乔纳森・贝特评论道:“所有走在国家公园里的人都是华兹华斯遗产的受赠者。”【4J(脚’而处于同一时代的奥斯丁却没有掩饰自己对这种浮光掠影式地赞美风景的现象的厌恶,并敢于明确拒绝,而衷心赞美的是自然给予人的新鲜与活力。

在后文中,与此类似,奥斯丁在可以大展笔墨来歌颂风景时,却选择了用以下寥寥数语来表明态度。她甚至忍不住从幕后跳了出来,转换叙事的角度和人称,直接用“大家”称呼读者,明确宣告本书不打算详细描写德比郡的风光,至于他们(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和舅父母)的旅程所必须经过的一些名胜地区,例如牛津、布楞恩、沃里克、凯尼尔沃思、伯明翰等,大家都知道得够多了,也不打算写。”[3](PiSO)如果说上文中奥斯丁借伊莉莎白表态的做法还属于间接的方式,这里的第二次重申可以看作是作者在自然方面对浪漫主义的一般性描写与欣赏的轻视。

伊莉莎白与书中其他人物一样,她对男主人公达西所居住的彭伯里庄园也发出众口一词的称赞,但她更欣赏自然的一面:

房子(彭伯里大厦)在山谷那边,有一条相当陡斜的路由曲折折地通到谷中。这是一幢很大很漂亮的石头建筑物,屹立在高垄上,屋子后面枕着一连片树林茂密的高高的小山冈;屋前一泓颇有天然情趣的溪流正在涨潮,没有一丝一毫人工的痕迹。两岸的点缀既不呆板,也不做作。伊莉莎白高兴极了。她从来不曾看到过一个比这里更富于自然情趣的地方,也没有见过任何地方的自然之美能像这儿一样的不受到庸俗趣味的

沾损。【3】‘9抛’

可以将奥斯丁以及扩大到19世纪英国中上阶层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要求总结为“富于自然情趣”、“没有

万 

方数据人工的痕迹”和“自然之美不受到庸俗趣味的沾损”。这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屏蔽了劳动的艰辛,美化了田园风光,带有明显的阶级趣味。正如格瑞格・格拉德在《生态批评》一书中所总结的,“自从浪漫主义运动对工业革命做出诗意的回应后,田园诗文对于构建我们脑海中大自然的形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J(脚’。这种完全符合伊莉莎白脑海中“自然之美”的环境很遗憾并不是真正的自然,实际上仅只是一种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由于“处处都收拾得很美观”[3](Pla2)而缺乏了荒野之美。

奥斯丁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塑造人物,她讽刺性地指出这种符合理想的人造自然,对于想“探幽寻胜”的伊莉莎白不过是浮光掠影式地走马观花。

但这一小小的“探幽寻胜”愿望终不能实现——由

于“不长于走路的”的舅母很快就“已经走不动了,一心只想快些上马车”[3】‘几川,所以大家只有放弃;而湖区之行不就是最终由于日期短促,只能取消。两次女主人公试图亲近自然的行为都以失败告终,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轻慢和疏离的不满。.

《简・爱》与《傲慢与偏见》相比,篇幅增加了一半有余,涉及自然或环境所占的篇幅比例也有较大增加。在女主人公简・爱生活的四个主要阶段,作者都从自然环境中选用了意象新颖、内涵丰富、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景物来衬托和塑造人物。如:为了反映简・爱悲惨的童年,她在舅母家时期的景物描写以“阴郁的十一月的天气”、“白茫茫的雾霭”、“凄凄寒风”及“风雨袭击下的灌木”等作为典型16】(㈨,烘托和象征人物阴郁的内心世界;随着简・爱的成长,增加了严霜遍地和风雪交加的雪景,与劳渥德这个慈善学校里孤儿们受冻挨饿的生活相对应;到了桑菲尔德之后,作家借助描写英格兰仲夏的庄园美景来体现男女主人公甜蜜的爱情;最后

女主人公在圣约翰家的生活阶段也有大段对沼泽和

荒野等的描写。然而,这些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是否仅作为提供背景的手段,从而会被排除在生态文学研究的范畴之外呢?

其实,即使是把《简・爱》中的自然景物仅仅作为背景来理解,也可以发现:夏洛蒂成功地迈出了从田园(pastoral)到荒野(wildness)这关键性的一步。她眼中的自然不再局限于桑菲尔德庄园明媚的夏日风光。无论是给童年简・爱留下深刻印象

・———10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

的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荒凉的海岸、辽阔的北极区域和孤寂的岩石,还是成年简・爱的画作中呈现的乌云翻滚的海面、北极冬日的天空和冰山雪峰,夏洛蒂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与浪漫的湖光山色截然不同的风景。尤其是当简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夏洛蒂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人烟稀少”、“山岭崎岖”和“沼地幽暗”的惠特克劳斯郡。

“荒凉”、

“荒无人烟”、“孤寂”、“冷清”这些词和沼泽、海岸、冰峰等意象,在传达着作者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冲击了读者脑海中固有的关于自然环境的观念,让他们拥有了新的审美趣味。

在生态批评领域内,格瑞格・格拉德提出过“荒野的概念,代表了自然不被文明污染的状态,是新世界环保主义中最强的对自然的建构……它几乎具有宗教仪式般神圣的价值。它承诺了人与自然之间一种更新过的和可信赖的关系,是一种后基督教的契约。这种关系和契约是建立在纯洁的空间与敬畏谦卑的态度基础上的。”[5]‘哪’他同时指出,和田园风光在西方审美领域长期受到重视、历史源远流长不同,西方历史上懂得接受和欣赏荒野之美是直到18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如果说奥斯丁仅仅停留在欣赏人工风景的阶段,夏洛蒂则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简・爱》中不止一次表达了对人类绝望之后向大自然母亲求助的强烈愿望。当简选择离开恋人和舒适的生活,身无分文地出走于荒野之中时,她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看到我的人没有一个会对我有什么仁慈的想法或者良好的愿望。除了万物之母大自然以外,我没有亲属;我还是到她的怀里,去得到安息吧……在我看来,大自然似乎亲切而宽厚;我认为尽管我无家可归,她却爱我;从人那)LX能指望怀疑、抛弃、侮辱的我,就怀着

一种欢乐的宝库。有一次,我听到的只有这一次.他表达了对山丘嵯峨的美的强烈感受,对他称之为家的发黑的房顶和古老的墙壁的天生喜爱;可是在他表现这种感情用的声调和言语中,忧郁却比欢乐多;他似乎从来没有为那些沼泽的宜人的寂静去那儿漫游过,也从来没有去寻求或品尝过它们所能给

予的无数宁静的乐趣。”…嗍瑙1’

生态女性主义特别关注“男女作家对自然态度有以下方面的差别:参与(participate)/观察(ob—serve),相互联系(interaction)/分离(alienation),另外一个(another)/他者(other),呈现自然本身(represent

thing

itself)/想象自然(idealization

of

na.

ture)……”¨J(眩㈣这几乎就是简・爱与圣约翰的鲜

明对比:常去散步,代表身入其中的参与——简不

但曾经穿越沼泽,还曾想过“安静地腐烂,和平地

跟这荒野的泥土混合,”帕“嘣’圣约翰从不去漫游,

只保持观察者的距离。简・爱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时,

“怀着纯粹的眷恋之情依恋这一片景

色,”[6]‘惭”多次申明将自然视作欢乐之泉。而圣约翰从来没有主动到自然中去寻求抚慰。由于这种种差异,简和圣约翰终究不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可见这位女作者对自然观的重视,是把它当作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衡量,甚至作为择偶标准的。

近年来,有研究者结合女权主义与生态批评的视角,发掘夏洛蒂在体现“自然和女性”这一主题时浓烈的性别意识,甚至是女权意识,尤其是结合分析了“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相似作用”后,认为大自然“赋予了她(简・爱)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使她以非凡的勇气反抗男性权威并与大自然相呼应,谱写了一曲反男性征服传统的史诗。”[8】(P¨”这一研究及其观点着重于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对男权反抗的重大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但其间也是从夏洛蒂的生态女性观人手的,也是承认了这位女作家的充分的生态女性主义的表现进而提升出生态女权主义观的。相较而言,本文的研究并未达到女权主义的高度和社会意义的深度,而是仅就《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比较,看后者比前者更为充分的生态主义和女性生态主义的表现。

子女的爱依恋着她;至少今夜,我要成为她的客人——

因为我是她的孩子;我的母亲将不要钱也不要代价。给

我住宿。…嘣一”)

将自然比作母亲的比喻强调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如同母女之间一般神秘的联系,蕴涵了作者质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男性和女性在自然观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简・爱为什么不能对外型俊美、知识渊博和极有奉献牺牲精神的表兄圣约翰产生爱慕之情,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志不同,道不合”。从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敏锐的女主人公意识到圣约翰与自己及他的姐妹有着巨大的差异。她发现:“大自然对于他圣约翰来说,并不象对于他妹妹那样,是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英国文学的杰作,仿佛是两棵根植于肥沃土地的大树,由作

一110一

万方数据 

第6期杨泪: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者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郎特栽种和培育后,又为中心”的生态思想更突出一些,男性和女性对自经历了大约200年来各种评论家类似阳光般的照耀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得更深刻一些。当然,她们和风雨般的洗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始终存于的局限性共同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影响:19世纪的读者的视野中。本文通过总结这两位作者对自然的、英国是其殖民主义发展的高峰时期,那个时代的女看法和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诠释看到:《傲慢与偏性有了初步的女性主义意识,却又不能摆脱那个男见》与《简・爱》这两部作品在领先于时代、拒绝性占统治地位的等级社会的影响,她们的自然观和在自然观方面男性话语的影响、拓宽生态审美观、涉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话语中依然清晰可见那个强调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等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社会留下的痕迹,她们达到生态主义甚至有生态女贡献。就这两个文本而言,夏洛蒂比奥斯丁要走得

性主义的苗头,但未达到女权主义的程度。

更远一些一看自然的视角更广阔一些,“以自然

参考文献:

[1]Head,Dominic.The(Im)Possibility

of

Ecocriticism[A]

Routledge,1991.

InRichardKerridgeandNeil

Sammells(Eds.),Writing

[5]Garrard,Greg.Ecocriticism[M].Londonand

NewYork:

theEnvironment:Ecocriticismandliterature[C].London

Roufledge,2004.

andNewYork:ZedbooksLtd,1998.[6]夏洛蒂・勃郎特.简・爱[M].

祝庆英译.上海:上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海泽文出版社,1980.

社,2003.

[7]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

[3]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

院学报,2006,(2).

海译文出版社,1996.

[8]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

[4]Bate,Jonathan.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

andthe解[J].外国文学研究,2008,(1).

EnvironmentalTradition

fM].Londonand

New

York:

NatureintheEyesofJaneAustenandCharlotteBronte:AnInterpretationofPrideand

.Prejudice

andJaneEyrefromthePerspectiveofEcocriticism

YANGMi

(School

ofForeignLanguages,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Thepaper

gives

an

interpretationofJaneAusten’8PrideandPrejudiceandCharlotteBronte’SJaneEyrefromtheperspective

ofecocfiticism

and

discussestheircontributionsintermsofavant—gardevalue,therefusalof

themalediscourse,the

acceptance

of

moreopen—IIlindedeCO—aestheticsand

theemphasis

on

thecloseconnectionbetweenwomenandnature.Thetwo

texts

revealthatChar-

|otteBrontehas

broaderperspectiveanddepictsbetterthedifferentattitudesofmen

andwomentowardsnaturewithricherimplications

of“nature

8.8

thecenter”.

Keywords:Pr/de

andPrejudice;Jane

Eyre;ecocritieism;ecofeminism

(责任编辑丁立平)

万 

方数据

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杨汨, YANG Mi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SOCIAL SCIENCES)2009,26(6)

参考文献(8条)

1. Head,Dominic The (Im)Possibility of Ecocriticism 19982.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 2003

3. 简?奥斯丁;王科一 傲慢与偏见 1996

4. Bate,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19915. Garrard,Greg Ecocriticism 20046. 夏洛蒂?勃郎特;祝庆英 简@爱 1980

7. 谢鹏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6(02)

8. 王文惠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8(01)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陈俊 试论《傲慢与偏见》的形式美[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1(3)

2. 黄静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

3. 许绮 人格与家教--《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之比较[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

4. 刘敏. Liu Min 《傲慢与偏见》的审美价值[期刊论文]-齐鲁学刊2007(6)

5. 夏侯富生. XIAHOU Fu-sheng 《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与交际世态[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9(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mzxyxb-zxsh200906020.aspx

2009年11月第26卷第6期

Journal

of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Yunnan

Nationalities

V01.26,No.6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Nov.2009

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傲慢与偏见》和《简・爱》这两部作品在领先于时代、拒绝在自然观方面男性话语的影响、拓宽生态审美观、强调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等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就这两个文本而言,夏洛蒂・勃郎特比简・奥斯丁要走得更远一些,看自然的视角更广阔一些,“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思想更突出一些,男性与女性对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得更深刻一些。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爱》;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1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9)06—0108—04

生态批评的发展在欧美始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潮流。多米尼克・海德在建设生态批评理论时指出: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绿色运动,总体来说建立在剥夺人作为主体的特权这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基础上。”…(嘲’

简・奥斯丁(1775—1817)的《傲慢与偏见》与夏洛蒂.勃郎特(1816—1855)的《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的代表作,传统上认为这两部作品并非聚焦于自然写作。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遵循“以大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主义立场来看这两部作品是否“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作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还是作为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21(v8),以及“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万物与人的联系、人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的融合等”[2](剐。结论是:两部作品有生态主义明显倾向,《简・爱》还有较为明显的生态女性主义倾向。

点是她的特色,也有人认为是一种缺陷。略晚于她的夏洛蒂・勃郎特曾评价说:“我可不愿意在她们的那些高雅而狭窄的房子里跟她(奥斯丁)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呆在一起。”[3J(PI’言下之意,对奥斯丁这种囿于闺阁小天地颇有微词。那么,奥斯丁的“小天地”是否关注和在乎“大自然”呢?

在篇幅长达290页的中译本《傲慢与偏见》中,涉及环境自然及其与人之间关系的段落不足10页。在第二十七章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伊莉莎白之口对走马观花、人云亦云或指鹿为马式的游客的嘲讽却不容忽视。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希望真心感悟自然、尊重自然及保留自己独特生态话语权的强烈愿望。当伊莉莎白接受舅母嘉丁纳太太的邀请,参加他们的夏季旅行,准备到华兹华斯等浪漫派作家推崇和赞美倍至的英国西北部湖区时,她发出如下惊喜的感叹:

“我的好舅母,亲舅母,”她欢天喜地叫了起来,多高兴,多幸福!你给了我新的生命和活力。我再也不沮丧和忧郁了。人比起高山大石来,算得了什么?我们将要度过一些多么快乐的时日啊!等到我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不会像一般游人那样。什么都是浮光掠

众所周知,简・奥斯丁是以擅长写作英国乡村中平凡而琐碎的家庭婚姻生活等小题材闻名于世的,在风格各异的英国小说家中,她属于“闺阁派”,她笔下描写的人物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家中、乡村、庄园等等,活动环境狭小而有限,这一

影。我们一定会知道到过什么地方一我们看见过的东西一定会记得住。湖泊山川决不会在我们脑子里乱七/X.糟地混做一团;我们要谈到某一处风景的时候.决不会连位置也弄不明白,彼此争论不休。但愿我们一回来叙述起游踪浪迹的时候.不要像一般旅客那样陈词滥调。叫人听不入耳。【3】(pns)

【收稿日期】2009—08—08

【作者简介】杨汨(1973一),女,云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现状”(项目编号:6Y0215E)阶段成果。

~108—

万方数据 

第6期

杨泪: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首先,从这段感叹中至少可以看出奥斯丁没有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反而认为“人比起高山大石来,算得了什么?”优美的风光可以帮助人解除忧虑,但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显然不止于此。她对于那时代很多人“浮光掠影”式的游览和“陈词滥调”式的赞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讽刺,认为将风景与自然混为一谈是人类不尊重自然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女性渴望用自己的头脑和经历发掘新的话语资源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也是这段话的重点。其实,赞美湖区风光的话语不仅在19世纪的英国,就是直到现在,也几乎完全由浪漫派诗歌和散文中的用语所垄断。早期生态批评家曾高度赞扬他们对环保思想和生态道德观的贡献。对于这种影响之深远,著名生态批评家乔纳森・贝特评论道:“所有走在国家公园里的人都是华兹华斯遗产的受赠者。”【4J(脚’而处于同一时代的奥斯丁却没有掩饰自己对这种浮光掠影式地赞美风景的现象的厌恶,并敢于明确拒绝,而衷心赞美的是自然给予人的新鲜与活力。

在后文中,与此类似,奥斯丁在可以大展笔墨来歌颂风景时,却选择了用以下寥寥数语来表明态度。她甚至忍不住从幕后跳了出来,转换叙事的角度和人称,直接用“大家”称呼读者,明确宣告本书不打算详细描写德比郡的风光,至于他们(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和舅父母)的旅程所必须经过的一些名胜地区,例如牛津、布楞恩、沃里克、凯尼尔沃思、伯明翰等,大家都知道得够多了,也不打算写。”[3](PiSO)如果说上文中奥斯丁借伊莉莎白表态的做法还属于间接的方式,这里的第二次重申可以看作是作者在自然方面对浪漫主义的一般性描写与欣赏的轻视。

伊莉莎白与书中其他人物一样,她对男主人公达西所居住的彭伯里庄园也发出众口一词的称赞,但她更欣赏自然的一面:

房子(彭伯里大厦)在山谷那边,有一条相当陡斜的路由曲折折地通到谷中。这是一幢很大很漂亮的石头建筑物,屹立在高垄上,屋子后面枕着一连片树林茂密的高高的小山冈;屋前一泓颇有天然情趣的溪流正在涨潮,没有一丝一毫人工的痕迹。两岸的点缀既不呆板,也不做作。伊莉莎白高兴极了。她从来不曾看到过一个比这里更富于自然情趣的地方,也没有见过任何地方的自然之美能像这儿一样的不受到庸俗趣味的

沾损。【3】‘9抛’

可以将奥斯丁以及扩大到19世纪英国中上阶层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要求总结为“富于自然情趣”、“没有

万 

方数据人工的痕迹”和“自然之美不受到庸俗趣味的沾损”。这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屏蔽了劳动的艰辛,美化了田园风光,带有明显的阶级趣味。正如格瑞格・格拉德在《生态批评》一书中所总结的,“自从浪漫主义运动对工业革命做出诗意的回应后,田园诗文对于构建我们脑海中大自然的形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J(脚’。这种完全符合伊莉莎白脑海中“自然之美”的环境很遗憾并不是真正的自然,实际上仅只是一种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由于“处处都收拾得很美观”[3](Pla2)而缺乏了荒野之美。

奥斯丁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塑造人物,她讽刺性地指出这种符合理想的人造自然,对于想“探幽寻胜”的伊莉莎白不过是浮光掠影式地走马观花。

但这一小小的“探幽寻胜”愿望终不能实现——由

于“不长于走路的”的舅母很快就“已经走不动了,一心只想快些上马车”[3】‘几川,所以大家只有放弃;而湖区之行不就是最终由于日期短促,只能取消。两次女主人公试图亲近自然的行为都以失败告终,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轻慢和疏离的不满。.

《简・爱》与《傲慢与偏见》相比,篇幅增加了一半有余,涉及自然或环境所占的篇幅比例也有较大增加。在女主人公简・爱生活的四个主要阶段,作者都从自然环境中选用了意象新颖、内涵丰富、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景物来衬托和塑造人物。如:为了反映简・爱悲惨的童年,她在舅母家时期的景物描写以“阴郁的十一月的天气”、“白茫茫的雾霭”、“凄凄寒风”及“风雨袭击下的灌木”等作为典型16】(㈨,烘托和象征人物阴郁的内心世界;随着简・爱的成长,增加了严霜遍地和风雪交加的雪景,与劳渥德这个慈善学校里孤儿们受冻挨饿的生活相对应;到了桑菲尔德之后,作家借助描写英格兰仲夏的庄园美景来体现男女主人公甜蜜的爱情;最后

女主人公在圣约翰家的生活阶段也有大段对沼泽和

荒野等的描写。然而,这些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是否仅作为提供背景的手段,从而会被排除在生态文学研究的范畴之外呢?

其实,即使是把《简・爱》中的自然景物仅仅作为背景来理解,也可以发现:夏洛蒂成功地迈出了从田园(pastoral)到荒野(wildness)这关键性的一步。她眼中的自然不再局限于桑菲尔德庄园明媚的夏日风光。无论是给童年简・爱留下深刻印象

・———10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

的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荒凉的海岸、辽阔的北极区域和孤寂的岩石,还是成年简・爱的画作中呈现的乌云翻滚的海面、北极冬日的天空和冰山雪峰,夏洛蒂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与浪漫的湖光山色截然不同的风景。尤其是当简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夏洛蒂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人烟稀少”、“山岭崎岖”和“沼地幽暗”的惠特克劳斯郡。

“荒凉”、

“荒无人烟”、“孤寂”、“冷清”这些词和沼泽、海岸、冰峰等意象,在传达着作者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冲击了读者脑海中固有的关于自然环境的观念,让他们拥有了新的审美趣味。

在生态批评领域内,格瑞格・格拉德提出过“荒野的概念,代表了自然不被文明污染的状态,是新世界环保主义中最强的对自然的建构……它几乎具有宗教仪式般神圣的价值。它承诺了人与自然之间一种更新过的和可信赖的关系,是一种后基督教的契约。这种关系和契约是建立在纯洁的空间与敬畏谦卑的态度基础上的。”[5]‘哪’他同时指出,和田园风光在西方审美领域长期受到重视、历史源远流长不同,西方历史上懂得接受和欣赏荒野之美是直到18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如果说奥斯丁仅仅停留在欣赏人工风景的阶段,夏洛蒂则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简・爱》中不止一次表达了对人类绝望之后向大自然母亲求助的强烈愿望。当简选择离开恋人和舒适的生活,身无分文地出走于荒野之中时,她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看到我的人没有一个会对我有什么仁慈的想法或者良好的愿望。除了万物之母大自然以外,我没有亲属;我还是到她的怀里,去得到安息吧……在我看来,大自然似乎亲切而宽厚;我认为尽管我无家可归,她却爱我;从人那)LX能指望怀疑、抛弃、侮辱的我,就怀着

一种欢乐的宝库。有一次,我听到的只有这一次.他表达了对山丘嵯峨的美的强烈感受,对他称之为家的发黑的房顶和古老的墙壁的天生喜爱;可是在他表现这种感情用的声调和言语中,忧郁却比欢乐多;他似乎从来没有为那些沼泽的宜人的寂静去那儿漫游过,也从来没有去寻求或品尝过它们所能给

予的无数宁静的乐趣。”…嗍瑙1’

生态女性主义特别关注“男女作家对自然态度有以下方面的差别:参与(participate)/观察(ob—serve),相互联系(interaction)/分离(alienation),另外一个(another)/他者(other),呈现自然本身(represent

thing

itself)/想象自然(idealization

of

na.

ture)……”¨J(眩㈣这几乎就是简・爱与圣约翰的鲜

明对比:常去散步,代表身入其中的参与——简不

但曾经穿越沼泽,还曾想过“安静地腐烂,和平地

跟这荒野的泥土混合,”帕“嘣’圣约翰从不去漫游,

只保持观察者的距离。简・爱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时,

“怀着纯粹的眷恋之情依恋这一片景

色,”[6]‘惭”多次申明将自然视作欢乐之泉。而圣约翰从来没有主动到自然中去寻求抚慰。由于这种种差异,简和圣约翰终究不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可见这位女作者对自然观的重视,是把它当作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衡量,甚至作为择偶标准的。

近年来,有研究者结合女权主义与生态批评的视角,发掘夏洛蒂在体现“自然和女性”这一主题时浓烈的性别意识,甚至是女权意识,尤其是结合分析了“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相似作用”后,认为大自然“赋予了她(简・爱)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使她以非凡的勇气反抗男性权威并与大自然相呼应,谱写了一曲反男性征服传统的史诗。”[8】(P¨”这一研究及其观点着重于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对男权反抗的重大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但其间也是从夏洛蒂的生态女性观人手的,也是承认了这位女作家的充分的生态女性主义的表现进而提升出生态女权主义观的。相较而言,本文的研究并未达到女权主义的高度和社会意义的深度,而是仅就《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比较,看后者比前者更为充分的生态主义和女性生态主义的表现。

子女的爱依恋着她;至少今夜,我要成为她的客人——

因为我是她的孩子;我的母亲将不要钱也不要代价。给

我住宿。…嘣一”)

将自然比作母亲的比喻强调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如同母女之间一般神秘的联系,蕴涵了作者质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男性和女性在自然观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简・爱为什么不能对外型俊美、知识渊博和极有奉献牺牲精神的表兄圣约翰产生爱慕之情,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志不同,道不合”。从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敏锐的女主人公意识到圣约翰与自己及他的姐妹有着巨大的差异。她发现:“大自然对于他圣约翰来说,并不象对于他妹妹那样,是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英国文学的杰作,仿佛是两棵根植于肥沃土地的大树,由作

一110一

万方数据 

第6期杨泪: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者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郎特栽种和培育后,又为中心”的生态思想更突出一些,男性和女性对自经历了大约200年来各种评论家类似阳光般的照耀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得更深刻一些。当然,她们和风雨般的洗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始终存于的局限性共同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影响:19世纪的读者的视野中。本文通过总结这两位作者对自然的、英国是其殖民主义发展的高峰时期,那个时代的女看法和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诠释看到:《傲慢与偏性有了初步的女性主义意识,却又不能摆脱那个男见》与《简・爱》这两部作品在领先于时代、拒绝性占统治地位的等级社会的影响,她们的自然观和在自然观方面男性话语的影响、拓宽生态审美观、涉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话语中依然清晰可见那个强调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等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社会留下的痕迹,她们达到生态主义甚至有生态女贡献。就这两个文本而言,夏洛蒂比奥斯丁要走得

性主义的苗头,但未达到女权主义的程度。

更远一些一看自然的视角更广阔一些,“以自然

参考文献:

[1]Head,Dominic.The(Im)Possibility

of

Ecocriticism[A]

Routledge,1991.

InRichardKerridgeandNeil

Sammells(Eds.),Writing

[5]Garrard,Greg.Ecocriticism[M].Londonand

NewYork:

theEnvironment:Ecocriticismandliterature[C].London

Roufledge,2004.

andNewYork:ZedbooksLtd,1998.[6]夏洛蒂・勃郎特.简・爱[M].

祝庆英译.上海:上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海泽文出版社,1980.

社,2003.

[7]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

[3]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

院学报,2006,(2).

海译文出版社,1996.

[8]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

[4]Bate,Jonathan.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

andthe解[J].外国文学研究,2008,(1).

EnvironmentalTradition

fM].Londonand

New

York:

NatureintheEyesofJaneAustenandCharlotteBronte:AnInterpretationofPrideand

.Prejudice

andJaneEyrefromthePerspectiveofEcocriticism

YANGMi

(School

ofForeignLanguages,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Thepaper

gives

an

interpretationofJaneAusten’8PrideandPrejudiceandCharlotteBronte’SJaneEyrefromtheperspective

ofecocfiticism

and

discussestheircontributionsintermsofavant—gardevalue,therefusalof

themalediscourse,the

acceptance

of

moreopen—IIlindedeCO—aestheticsand

theemphasis

on

thecloseconnectionbetweenwomenandnature.Thetwo

texts

revealthatChar-

|otteBrontehas

broaderperspectiveanddepictsbetterthedifferentattitudesofmen

andwomentowardsnaturewithricherimplications

of“nature

8.8

thecenter”.

Keywords:Pr/de

andPrejudice;Jane

Eyre;ecocritieism;ecofeminism

(责任编辑丁立平)

万 

方数据

生态批评下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杨汨, YANG Mi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SOCIAL SCIENCES)2009,26(6)

参考文献(8条)

1. Head,Dominic The (Im)Possibility of Ecocriticism 19982.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 2003

3. 简?奥斯丁;王科一 傲慢与偏见 1996

4. Bate,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19915. Garrard,Greg Ecocriticism 20046. 夏洛蒂?勃郎特;祝庆英 简@爱 1980

7. 谢鹏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6(02)

8. 王文惠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8(01)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陈俊 试论《傲慢与偏见》的形式美[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1(3)

2. 黄静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

3. 许绮 人格与家教--《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之比较[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

4. 刘敏. Liu Min 《傲慢与偏见》的审美价值[期刊论文]-齐鲁学刊2007(6)

5. 夏侯富生. XIAHOU Fu-sheng 《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与交际世态[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9(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mzxyxb-zxsh200906020.aspx


    相关文章

    (全英文论文)致加西亚的信对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语言特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外国文学研究

    1.女人的交谈,瓦连京.拉斯普,<当代外国文学>,2006.1. 2.从罗得西来开来的火车,纳丁.戈迪默,<当代外国文学>,2006.1. 3.伊根诗选,德斯蒙德.伊根,<当代外国文学>,2006.1. ...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从莎士比亚女性主义意识浅析<驯悍记>主角凯瑟琳娜 <抽彩>和< ...

    从文化对比角度透视动物成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2 浅析语用含糊在外交语言中的应用 3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背影>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4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5 房间和风景的 ...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解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2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 3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4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 劳伦斯<查泰 ...

    论[好人难寻]中的暴力与死亡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4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 ...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