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月球之谜]的教学

我看《月球之谜》的教学

一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

——我看《月球之谜》的教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课教学始终围绕“谜”字展开多维的言语实践。以发现课文写了哪些谜为重点,在获取信息、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发现作者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并进行了语言的转换和运用,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和积极的思维中,体验到月球的神秘,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诗词,让科普文教学有根

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继承,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董老师用她丰厚的文化底蕴敏锐地捕捉到了本篇文章中“月亮”这个极受文人寄情的意象,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安排学生“看图猜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学生或熟悉、或陌生,但读起来的顺口和画面给人的亲切感,一下子让课堂充满了温情和诗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延伸,董老师请学生搜集描写月亮的诗句,这样做,既使课堂结构严谨、完整、前后呼应,又给学生指明了本课学习的方向、语文学习的方向。再一次将古诗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学习引入课堂、导向课外。

如果,老师具有诗词拓展和运用的观念,哪怕是科普文的教学都有意识地渗透和熏陶,并加以引导和吟诵,让学生成了有根的人,他们的文化底蕴一定会越来越丰厚。这就是语文味。

二、字词,让科普文教学落地

字词,是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能否准确地运用字词,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尺之一。小学阶段,字词教学并不是一二年级老师的专利,每个年段都应重视字词教学。董老师对本课的字词教学设计颇具匠心。

首先,体现在“遐想”一词的教学。董老师请学生看图猜古诗之后,问:“从小到大,你们对月亮有什么想法?”孩子们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指出:像这样面对某种事物产生很多很远的联想,就叫做“遐想”。接着学生读这个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遐想”的意思,在学生脑海中逐渐具体化、清晰化,那么运用起来,与近义词混淆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第二,体现在学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词语特点,董老师采用情境理解、找近义词、查字典、据词定义等方法理解意思,避免枯燥,又扎实有效。比如“令人费解”这个词,理解了“费”和“解”之后再来理解整个词语,理解了整个词语之后老师又巧妙地利用这个词语问:“再看看这些词语,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到费解?”如果课堂中能多一些类似的活学活用,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第三,体现在生字书写的指导。本堂课,董老师重点选择了“奥”和“临”进行书

写指导。“奥”的第三笔“横折”,学生往往容易写成“横折钩”,示范书写的时候,董老师的一问“第三笔是什么”,非常及时,给了学生以警醒。“临”是一个会意字,董老师边指导边做动作解释“临”字的意义:这个字,是说古代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眼睛往下看。突然老师问:“下面几竖?”学生纷纷说“两竖”,几次追问后仍有孩子说“两竖”,经过再一次的观察,终于统一:一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由不明到明的过程,一笔一画都是那么讲究,都得注意书写。在课堂练习中,董老师还设计了一段话,请学生填写几个生字,其中就包括“奥”和“临”这两个字。在进行了难点突破以后,学生书写的正确率非常高。

抓住字词展开教学,无论何种文体,都得一丝不苟地进行。字词教学,让课堂学习接了“语文”这片沃土的地气,落地方能生根,这也是语文味。

三、问句,让科普文教学有魂

问句,对孩子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从牙牙学语开始,孩子已经会问问题了。但对于这么一个司空见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从“语言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提炼,并加以系统地指导,规范孩子的语言。但董老师想到了!

董老师抓住题眼“谜”,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谜,划出来,交流。学生找到了带问号的“谜”,老师又引导学生找到不带问号的“谜”。同样表达“谜”,但表达方式却不同——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一层。

进行比较后,学生发现有的“谜”容易找,是因为有问号,有的“谜”不易找到,是因为不带问号。董老师先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示疑问的词,经过回忆梳理,学生对

疑问词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同样表达疑问,却有那么多不同的问法——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二层。

接下来,董老师请学生把不带问号的“谜”也用带问号的形式来表达。真是高明的招数——又一次课堂现场的活学活用!因为句子比较长、比较复杂,学生在用疑问形式表达时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董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把“为什么”分别放在句子前、句子中、句子后来提问;使用了“为什么”这个疑问词,又引导学生用“怎么”来提问,当把“怎么”放在句子后面的时候,得适当增加几个字,变成“怎么回事”。同一个疑问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上——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三层。

当孩子们领略了分别从地球上看月球和在月球上看月球的不同,董老师以此对比激发孩子的提问欲望,拨动孩子好问的弦,请他们选用合适的疑问词把想问的内容写下来。产生疑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发问,并且要选用合适的疑问词,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楚——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四层。

结课时候,董老师又是一连串的疑问,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

经过一层一层有序的指导,“谜”被充分挖掘,形成了本堂课的灵魂之所在,围绕着“谜”,学生对“问句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使用”到“有意识使用”,再走向“无意识使用”的过程,当然,最后的“无意识使用”高于第一个,它是一种“无法”胜“有法”的境界。而这些知识,都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语文味是也!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诗词、字词、问句,还是课堂上展示的对总分结构段落的处理,都使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它在向我们传达着一条信息: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信号很强!

我看《月球之谜》的教学

一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

——我看《月球之谜》的教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课教学始终围绕“谜”字展开多维的言语实践。以发现课文写了哪些谜为重点,在获取信息、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发现作者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并进行了语言的转换和运用,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和积极的思维中,体验到月球的神秘,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诗词,让科普文教学有根

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继承,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董老师用她丰厚的文化底蕴敏锐地捕捉到了本篇文章中“月亮”这个极受文人寄情的意象,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安排学生“看图猜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学生或熟悉、或陌生,但读起来的顺口和画面给人的亲切感,一下子让课堂充满了温情和诗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延伸,董老师请学生搜集描写月亮的诗句,这样做,既使课堂结构严谨、完整、前后呼应,又给学生指明了本课学习的方向、语文学习的方向。再一次将古诗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学习引入课堂、导向课外。

如果,老师具有诗词拓展和运用的观念,哪怕是科普文的教学都有意识地渗透和熏陶,并加以引导和吟诵,让学生成了有根的人,他们的文化底蕴一定会越来越丰厚。这就是语文味。

二、字词,让科普文教学落地

字词,是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能否准确地运用字词,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尺之一。小学阶段,字词教学并不是一二年级老师的专利,每个年段都应重视字词教学。董老师对本课的字词教学设计颇具匠心。

首先,体现在“遐想”一词的教学。董老师请学生看图猜古诗之后,问:“从小到大,你们对月亮有什么想法?”孩子们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指出:像这样面对某种事物产生很多很远的联想,就叫做“遐想”。接着学生读这个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遐想”的意思,在学生脑海中逐渐具体化、清晰化,那么运用起来,与近义词混淆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第二,体现在学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词语特点,董老师采用情境理解、找近义词、查字典、据词定义等方法理解意思,避免枯燥,又扎实有效。比如“令人费解”这个词,理解了“费”和“解”之后再来理解整个词语,理解了整个词语之后老师又巧妙地利用这个词语问:“再看看这些词语,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到费解?”如果课堂中能多一些类似的活学活用,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第三,体现在生字书写的指导。本堂课,董老师重点选择了“奥”和“临”进行书

写指导。“奥”的第三笔“横折”,学生往往容易写成“横折钩”,示范书写的时候,董老师的一问“第三笔是什么”,非常及时,给了学生以警醒。“临”是一个会意字,董老师边指导边做动作解释“临”字的意义:这个字,是说古代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眼睛往下看。突然老师问:“下面几竖?”学生纷纷说“两竖”,几次追问后仍有孩子说“两竖”,经过再一次的观察,终于统一:一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由不明到明的过程,一笔一画都是那么讲究,都得注意书写。在课堂练习中,董老师还设计了一段话,请学生填写几个生字,其中就包括“奥”和“临”这两个字。在进行了难点突破以后,学生书写的正确率非常高。

抓住字词展开教学,无论何种文体,都得一丝不苟地进行。字词教学,让课堂学习接了“语文”这片沃土的地气,落地方能生根,这也是语文味。

三、问句,让科普文教学有魂

问句,对孩子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从牙牙学语开始,孩子已经会问问题了。但对于这么一个司空见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从“语言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提炼,并加以系统地指导,规范孩子的语言。但董老师想到了!

董老师抓住题眼“谜”,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谜,划出来,交流。学生找到了带问号的“谜”,老师又引导学生找到不带问号的“谜”。同样表达“谜”,但表达方式却不同——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一层。

进行比较后,学生发现有的“谜”容易找,是因为有问号,有的“谜”不易找到,是因为不带问号。董老师先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示疑问的词,经过回忆梳理,学生对

疑问词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同样表达疑问,却有那么多不同的问法——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二层。

接下来,董老师请学生把不带问号的“谜”也用带问号的形式来表达。真是高明的招数——又一次课堂现场的活学活用!因为句子比较长、比较复杂,学生在用疑问形式表达时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董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把“为什么”分别放在句子前、句子中、句子后来提问;使用了“为什么”这个疑问词,又引导学生用“怎么”来提问,当把“怎么”放在句子后面的时候,得适当增加几个字,变成“怎么回事”。同一个疑问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上——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三层。

当孩子们领略了分别从地球上看月球和在月球上看月球的不同,董老师以此对比激发孩子的提问欲望,拨动孩子好问的弦,请他们选用合适的疑问词把想问的内容写下来。产生疑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发问,并且要选用合适的疑问词,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楚——这是学生体会到的第四层。

结课时候,董老师又是一连串的疑问,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

经过一层一层有序的指导,“谜”被充分挖掘,形成了本堂课的灵魂之所在,围绕着“谜”,学生对“问句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使用”到“有意识使用”,再走向“无意识使用”的过程,当然,最后的“无意识使用”高于第一个,它是一种“无法”胜“有法”的境界。而这些知识,都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语文味是也!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诗词、字词、问句,还是课堂上展示的对总分结构段落的处理,都使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它在向我们传达着一条信息: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信号很强!


    相关文章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百度搜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有关月球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1.掌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 ...

    月球之谜教案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学科.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 ...

    月球之谜说课

    22课<月球之谜>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月球之谜>,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展开. ...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茨榆山小学 曹文宝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六课,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 ...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在对月相进行排序的过程中了解到月相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 ...

    教学设计1:看月亮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1.4 看月亮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看月亮>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宇宙>单元的第四课,教材主要让学生在逐步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变化的基础上,进而认识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教材将教学 ...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 ...

    张筱玲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设计 草庙乡中心学校 张筱玲 教材分析 1.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 "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 ...

    [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建立月球相关网页. [教学过程] ...

    日食和月食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 日食与月食 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作 者:江美华 作者单位: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