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

作者: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徐碧辉

哲学动态 1997年09期

  徐: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西审美文化》课题终于完成了。应《哲学动态》编辑部之约,咱们一起谈谈自己在完成这个课题时感受最深、最满意的想法,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以此推动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促进美学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召开了几次关于审美文化的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还成立了专门的审美文化学术委员会,也出了一些论著。但是,到目前为止,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还是一个含义不明、用法颇多歧义的概念。有人把它等同大众文化,有人则在这一概念下讨论广义的文化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把握这一概念呢?

  滕:对于审美文化,目前要对它作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还为时过早。但我个人认为,把审美文化等同于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部分是不妥的,这等于是用一个新名词代替了过去人们说的美学和艺术。把它等同大众文化同样不妥,因为大众文化在很多时候是非审美和反审美的。我倾向于把审美文化视为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在这一阶段,随着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程度和完善程度的增加,其内在原则就开始越出其自治区,向文化的“认识”领域和“道德”领域渗透,对人们的政治意识、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与消费方式、装饰服装、工作与职业等领域同化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艺术和美学低于政治和普通生活,而是后者受到前者的改造。众所周知,人类文化最初是混然一体的,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直觉、认识与伦理和艺术等,当时未作明确的区别,它们在早期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中是同时起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真、善、美逐渐分家,康德对认识、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的划分,使它们走上互相分离,各自自治的道路。进入后现代社会后,这三大领域开始在审美的原则下重新融合。为什么后现代社会会发生这种新的融合?这一方面出自于后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和康德之后一大批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工作分不开的,如海德格尔、阿多诺、哈贝玛斯、阿恩海姆等人。他们的理论虽然侧重不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都在努力把康德美学的概念、范畴和框架从自治美学领域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去开辟一个新的可能性领域的大门,让一个个相互隔离的范畴在这个新的领域内重新遭遇和冲突,最后达到新的融合,成为一种超越自我或主体的意义源泉。他们一方面努力去揭示唯真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一种有效的替代物,去替代唯真认识。他们有的在努力发展一种诗化的哲学,有的努力站在艺术允许的有利批判点上,从哲学上批判和解释那个将“真”、“善”、“美”分离的现代性。这种努力的结果,是使审美的原则重新进入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而“无目的的目的性”的审美原则一旦进入整个文化中,人对自然的认识方式也改变了:不再是对自然(材料)的单向的分析型或认知型的关系,而是一种与之达到“共鸣”或“同一”的审美型关系。同样,它一旦进入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就不再有你死我活的相互竞争,也不再被森严的等级隔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激发和发现,最后形成一个与“审美对象”异质同构的和谐“群体”。同样,它一旦进入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死板的“灌输型”或“填鸭型”进入到活泼的“对话型”。它一进入政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和管理成为老庄倡导的那种“不治之治”。以上所说,就是西方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表现。

  徐:通过您这样一番梳理,审美文化的内涵便清楚多了。可不可以说,它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使之更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文化模式?如果可以这样理解审美文化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它并不是西方独有的。中国古代文化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以超越世俗功利境界、达到与永恒的宇宙本体融合为—为其精神追求的。这种文化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给了中国人一种质量相当不低的悠闲、浪漫而充实的生活。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几乎天生是诗人和艺术家,他们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件琐碎小事,如喝茶吃饭、朋友聚会闲谈、社交应酬等等,变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从中得到超越这些活动本身的极高精神享爱。是否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审美化的文化。当然,它还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未经现代科学和思维方式洗礼的审美文化。

  聂: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这可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审美倾向。将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起来看,西方文化极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而中国文化则极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中西文化都很重视实际,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实践,讲究应用,讲究实惠,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讲究身体力行,讲究情义。中西方都有形上追求,西方通过宗教来实现,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从教育、思维方式和形上追求这三个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方面来看,都呈现出这种区别。

  章:现代教育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起来的,它在职业训练上发挥出惊人的效率,随着科学获得长足的进步,教育也在分门别类地培养专家和能手方面表现了自己的特长。而同时,传统教育中完整的人文熏陶渐渐被忽视了。传统教育(即贵族教育)中的人文内容也是需要进行现代变革的;等级制的观念必然被平等概念所取代。只有在人人都成为了自由的主体时,他的人格问题、道德感问题才真正需要被考虑。

  聂: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也不太相同。形象思维、洞观感悟和整体把握始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不太善于西方那种逻辑推理、解剖分析。从这种思维特征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偏向审美的,与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逻辑的有明显差别;同时也可以说,具浓厚审美倾向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高扬一种人文精神,而偏重逻辑倾向的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高扬一种科学精神。

  徐:也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性或艺术性的思维。形象想象与抽象思辨、感性直觉与理性分析在这里被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一点在庄子那些“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的“无端涯之辞”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而由庄子奠定其基础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后来的二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文化一直有巨大影响。我曾经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球状思维”,以表明它与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和虽是三维的却仍是平面的逻辑理性思辨思维的区别。

  聂:不仅是庄子,实际上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化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易传》讲“立象以尽意”。中国自古以来就发现人类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把人想表达的一切完全表达出来,即“言不尽意”,也不可能把想表达的东西都表达清楚,因而不少事物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因此古人另想了一个办法,以补充语言之不足,这就是“立象以尽意”。以象尽意,固然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但“意”的内含界限却不够清楚,具有模糊性,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形象思维、整体把握的特点,其优点与缺点都包含在这个特点之中。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几乎都不可界说。也都是描述性的,带有可感形象,与西方那种抽象定义不能同日而语。如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等,都是可以界说的,有明确的规定性。

  从形上追求来说,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从来就不是宗教的,而是道德的或人生哲学的,并且是通过艺术或审美来完成的。

  徐:也可以说,西方人的终极关怀是超世的,他们追寻的是现实之外而对现实有统驭控制作用的绝对本体,如“上帝”、“绝对精神”等。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则是现世的,他们并不以为离开了自然和人生,世界还另外有一个绝对本体,所谓本体、本源就在于人们生存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或社会之中。

  聂:艺术——审美活动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助益政治教化,训练安分守己的习惯,陶冶情操,养成高尚的人格精神。中国的哲人们对最高境界追求的方法,都是洞观的、感悟的、体味的。特别是中国的禅宗,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既不能说,也不立文字,唯有个体体验和妙悟,因此更不能界说,完全和艺术审美活动相沟通。

  徐:通过上面的讨论,审美文化的理论内涵和沿革以及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表现就比较清楚了。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现代化,因而,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与自然血肉相联、和谐共处为前提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中国社会——实际上,这种文化从上世纪开始就已逐渐遭到破坏,慢慢衰落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来建设我们今天和未来的文化。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可以说既有一部分传统文化的遗留物——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好的部分——也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还有一些由现实社会本身产生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现代的、前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几乎是同时并存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建设中国的未来文化?如何使中国优良传统中的审美文化具备现代形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换言之,应该如何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一点审美的和人文的内涵?如何用一种更为合理或理想的审美文化去规范和引导中国的现代化,使之不至于沦入技术至上论而保持一种人文品格和关怀?

  章:这里首先应该对现代化的含义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曾有过“四个现代化”的说法,其实即使是从社会的基础层面或所谓经济层面说,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来概括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要更恰当得多。这里工业化的基础在于技术的进步、分工和社会大生产;市场化或商业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运作上的方便;城市化则正是为集约化生产方式和更高的消费方式提供配套的生活方式。

  当然,所谓现代化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其它的方面也不可忽视。例如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化过程、观念上对个人主义、主体性和理性的构建、反思、批评与扬弃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是同义的。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现代化意味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物质能耗量的大幅度增加,也表现为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与方式有更高的要求。

  徐:也就是说,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和技术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的东西,是人的更为合理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更为完美的人格和人性。这就涉及到艺术和审美活动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了。

  章:在现代社会中,对艺术和美有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听到人们抱怨,艺术受到商业化的极大冲击。大众的审美趣味低下,而高雅艺术曲高和寡。其实,一个社会有一些低水平的文艺作品并非大不了的问题,怕的是它的真正优秀的作品被禁止流传,这时这个社会不仅会变得平庸、粗俗,尤其会变得虚伪。如果我们对人类的艺术本性作一番回顾,就可以看到,艺术不仅是人类实践的创造性本质,也是作为个性形成的条件,还是作为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的抗争。可以这么说,人的解放似乎是两步走的。首先解放的是自然的人。然后才是真正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有个性或理想人格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始终发挥着启蒙作用。它不仅对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进行抗争,对异化的心灵进行分析治疗,也要和商业化的腐蚀进行抗争,努力不落俗套,不媚俗。因此,现代社会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象宗教,既有崇高的追求,又要有相对通俗些的形式。这时的审美文化才能是一种回归:回到感性、回到个性、回归乡村、回到目的,而且同时就是升华。

  滕:西方六十年代的那场文化革命运动对我们也许不无启示。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已经转变为“公司化的国家”,政府的权力逐渐分流到整个国家的无数公司和组织中。公司和组织不仅拥有财产,也拥有对其成员的支配权,所有的国家公民无一例外同时是公司的人或公司型组织的人。国家对公民的管理成为空洞的。公司国家那种不需要指导、控制、干扰和自行其是技术和商品的力量,创造了一种地道的非审美文化或反审美文化——一种对生命充满敌意的文化,一种灾难性的、僵化的、生发焦虑的文化。因为生活的地平线——群体、工作、创造、意识、冒险等——全部被围襄和遮蔽了。它用虚假的东西代替了真实的经验,用拙劣的人造品取代自然的东西。比如用香水味代替人体的天然香味;用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比赛代替人们亲自参与的体育活动;用方便食品代替亲自烹调的乐趣。电视广告不断刺激人们的欲望,制造虚假的需求,而真正生命的需要却被遮蔽起来。

  针对这种反生命和反审美的文化现象,60年代开始,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意识,这种新意识正是新的审美文化的先导。它的主要内容是:消解公司国家强加给个人的种种虚假目标,代之以一种对智慧或精神本身的无限追求过程;把健康和自信的自我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把世界看成一个由平等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抛弃那些外在的强迫性的人与人的关系;消除任何预设的组织或系统,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在实践上,他们也进行了种种探索。比如,为对抗等级森严和缺乏人情的“公司”或组织,克服人的异化,新意识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群体,一种每个人都受到尊敬、大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群体,其中每个人感到自己是同类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都以“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着他人,所有的人都依照一种基本的生存秩序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

  章:在对西方审美文化有所认识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联系我国的现实,例如,我们国家对工业社会的负面的东西到底怎样克服,有人说我们应该现代和后现代一起做,这可能吗?滕刚才讲,西方是一环扣一环,它每走一步都是对前面一步的批评和纠正,而我们要两步并作一步走,这可能不可能?

  聂:我提两点,一是怎样把历史的东西加以比较鉴定。第二我也非常同意将审美文化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联系起来。我们决不可以不加分析的把西方现代的东西照搬过来,用来解释我国的文化现状。

  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方面,在这里具体的说来就是继承发扬传统的审美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这个问题聂老师很有研究,就请您谈谈,作为我们本次讨论的小结。

  聂:很有研究不敢说。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由于彻底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为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扫清了道路。西方先进文化的大量输入,可以说都是为了弥补我们固有文化的缺陷。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无是处,要全部废弃。尽管在新文化运动中某些人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倾向,如胡适、陈序经诸人,但这在事实上连他们自己也办不到,更何况他人!原因就在于文化更深层的本质,是历史地积淀在人的心理即文化心理(而非生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它如同生物基因一样一代一代遗传下来,不声不响也不知不觉地对人起作用。要改变这种“文化基因”,不像更换一种技术或改变一种制度、法律那样容易、简捷。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有用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经过几代人连续不断地工作,自然会创造一种新型文化。100多年来,我们的前辈,尤其新文化运动诸君, 正是这样做的,并创造出中国现代文化的雏型。我认为新文化运动主要在三个方面为当代审美文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一是雅与俗对立观念的转变。雅与俗的区别与对立,其实质本来是文化的、审美的。但在历史上,却具有阶级对立的含义,反映着贵族阶级和封建士大夫对平民大众的歧视,视雅为正,视俗为淫。雅与俗的阶级对立的含义应当排除,剩下来的便是文化上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这便是建设当代审美第一重要原则。

  二是个性解放与社会责任。个性解放,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口号,也是“伦理革命”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伦理革命”对忠孝节烈等旧观念的批判,为新思想、新观念的树立扫清了思想障碍。受到这股思潮的启发与鼓动,最先觉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带头冲破封建主义的思想牢笼,要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行动。

  这里要特别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君,提出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等,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获得解放的个性,还要进一步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以便服务社会,献身于民族民主解放事业;获得了自由的个体,应该进一步修养、健全独立的人格。有了这种独立人格,便能做到正道直行,出污泥而不染,敢于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这从“文学革命”的内容、宗旨,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他们在文艺观点上过于急功近利,否定了文学艺术有审美娱乐性能的一面,把文艺当成单纯的教育工具、宣传工具。这是我们建设当代审美文化应当注意的,要全面地掌握文艺中的个性与社会性、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辩证统一关系,避免走向另一种极端。

  三是破旧立新,或者更确切点说是吐故纳新。“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有批判、有破坏,也有创造、有建设。在新文化运动中,除了少数人如蔡元培外,大多数人的理论观点似有根本否定中国文化传统、全面抛弃中国“旧学”的倾向。然而在实际上、在骨子里并没有、也不可能与自己的传统“彻底决裂”。

  新文化建设是全面的,从教育、科研、考古到各种文化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旧到新,学习西方的文化建设经验,引进其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培养的人材,获得的科研成果,不仅用于当时,也为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要特别指出,新文化的建设者们,非常重视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敏锐地认识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这对我们建设当代审美文化,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作者介绍: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作者: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徐碧辉

哲学动态 1997年09期

  徐: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西审美文化》课题终于完成了。应《哲学动态》编辑部之约,咱们一起谈谈自己在完成这个课题时感受最深、最满意的想法,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以此推动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促进美学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召开了几次关于审美文化的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还成立了专门的审美文化学术委员会,也出了一些论著。但是,到目前为止,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还是一个含义不明、用法颇多歧义的概念。有人把它等同大众文化,有人则在这一概念下讨论广义的文化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把握这一概念呢?

  滕:对于审美文化,目前要对它作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还为时过早。但我个人认为,把审美文化等同于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部分是不妥的,这等于是用一个新名词代替了过去人们说的美学和艺术。把它等同大众文化同样不妥,因为大众文化在很多时候是非审美和反审美的。我倾向于把审美文化视为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在这一阶段,随着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程度和完善程度的增加,其内在原则就开始越出其自治区,向文化的“认识”领域和“道德”领域渗透,对人们的政治意识、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与消费方式、装饰服装、工作与职业等领域同化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艺术和美学低于政治和普通生活,而是后者受到前者的改造。众所周知,人类文化最初是混然一体的,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直觉、认识与伦理和艺术等,当时未作明确的区别,它们在早期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中是同时起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真、善、美逐渐分家,康德对认识、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的划分,使它们走上互相分离,各自自治的道路。进入后现代社会后,这三大领域开始在审美的原则下重新融合。为什么后现代社会会发生这种新的融合?这一方面出自于后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和康德之后一大批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工作分不开的,如海德格尔、阿多诺、哈贝玛斯、阿恩海姆等人。他们的理论虽然侧重不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都在努力把康德美学的概念、范畴和框架从自治美学领域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去开辟一个新的可能性领域的大门,让一个个相互隔离的范畴在这个新的领域内重新遭遇和冲突,最后达到新的融合,成为一种超越自我或主体的意义源泉。他们一方面努力去揭示唯真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一种有效的替代物,去替代唯真认识。他们有的在努力发展一种诗化的哲学,有的努力站在艺术允许的有利批判点上,从哲学上批判和解释那个将“真”、“善”、“美”分离的现代性。这种努力的结果,是使审美的原则重新进入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而“无目的的目的性”的审美原则一旦进入整个文化中,人对自然的认识方式也改变了:不再是对自然(材料)的单向的分析型或认知型的关系,而是一种与之达到“共鸣”或“同一”的审美型关系。同样,它一旦进入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就不再有你死我活的相互竞争,也不再被森严的等级隔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激发和发现,最后形成一个与“审美对象”异质同构的和谐“群体”。同样,它一旦进入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死板的“灌输型”或“填鸭型”进入到活泼的“对话型”。它一进入政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和管理成为老庄倡导的那种“不治之治”。以上所说,就是西方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表现。

  徐:通过您这样一番梳理,审美文化的内涵便清楚多了。可不可以说,它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使之更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文化模式?如果可以这样理解审美文化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它并不是西方独有的。中国古代文化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以超越世俗功利境界、达到与永恒的宇宙本体融合为—为其精神追求的。这种文化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给了中国人一种质量相当不低的悠闲、浪漫而充实的生活。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几乎天生是诗人和艺术家,他们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件琐碎小事,如喝茶吃饭、朋友聚会闲谈、社交应酬等等,变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从中得到超越这些活动本身的极高精神享爱。是否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审美化的文化。当然,它还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未经现代科学和思维方式洗礼的审美文化。

  聂: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这可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审美倾向。将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起来看,西方文化极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而中国文化则极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中西文化都很重视实际,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实践,讲究应用,讲究实惠,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讲究身体力行,讲究情义。中西方都有形上追求,西方通过宗教来实现,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从教育、思维方式和形上追求这三个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方面来看,都呈现出这种区别。

  章:现代教育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起来的,它在职业训练上发挥出惊人的效率,随着科学获得长足的进步,教育也在分门别类地培养专家和能手方面表现了自己的特长。而同时,传统教育中完整的人文熏陶渐渐被忽视了。传统教育(即贵族教育)中的人文内容也是需要进行现代变革的;等级制的观念必然被平等概念所取代。只有在人人都成为了自由的主体时,他的人格问题、道德感问题才真正需要被考虑。

  聂: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也不太相同。形象思维、洞观感悟和整体把握始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不太善于西方那种逻辑推理、解剖分析。从这种思维特征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偏向审美的,与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逻辑的有明显差别;同时也可以说,具浓厚审美倾向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高扬一种人文精神,而偏重逻辑倾向的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高扬一种科学精神。

  徐:也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性或艺术性的思维。形象想象与抽象思辨、感性直觉与理性分析在这里被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一点在庄子那些“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的“无端涯之辞”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而由庄子奠定其基础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后来的二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文化一直有巨大影响。我曾经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球状思维”,以表明它与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和虽是三维的却仍是平面的逻辑理性思辨思维的区别。

  聂:不仅是庄子,实际上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化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易传》讲“立象以尽意”。中国自古以来就发现人类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把人想表达的一切完全表达出来,即“言不尽意”,也不可能把想表达的东西都表达清楚,因而不少事物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因此古人另想了一个办法,以补充语言之不足,这就是“立象以尽意”。以象尽意,固然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但“意”的内含界限却不够清楚,具有模糊性,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形象思维、整体把握的特点,其优点与缺点都包含在这个特点之中。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几乎都不可界说。也都是描述性的,带有可感形象,与西方那种抽象定义不能同日而语。如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等,都是可以界说的,有明确的规定性。

  从形上追求来说,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从来就不是宗教的,而是道德的或人生哲学的,并且是通过艺术或审美来完成的。

  徐:也可以说,西方人的终极关怀是超世的,他们追寻的是现实之外而对现实有统驭控制作用的绝对本体,如“上帝”、“绝对精神”等。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则是现世的,他们并不以为离开了自然和人生,世界还另外有一个绝对本体,所谓本体、本源就在于人们生存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或社会之中。

  聂:艺术——审美活动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助益政治教化,训练安分守己的习惯,陶冶情操,养成高尚的人格精神。中国的哲人们对最高境界追求的方法,都是洞观的、感悟的、体味的。特别是中国的禅宗,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既不能说,也不立文字,唯有个体体验和妙悟,因此更不能界说,完全和艺术审美活动相沟通。

  徐:通过上面的讨论,审美文化的理论内涵和沿革以及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表现就比较清楚了。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现代化,因而,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与自然血肉相联、和谐共处为前提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中国社会——实际上,这种文化从上世纪开始就已逐渐遭到破坏,慢慢衰落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来建设我们今天和未来的文化。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可以说既有一部分传统文化的遗留物——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好的部分——也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还有一些由现实社会本身产生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现代的、前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几乎是同时并存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建设中国的未来文化?如何使中国优良传统中的审美文化具备现代形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换言之,应该如何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一点审美的和人文的内涵?如何用一种更为合理或理想的审美文化去规范和引导中国的现代化,使之不至于沦入技术至上论而保持一种人文品格和关怀?

  章:这里首先应该对现代化的含义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曾有过“四个现代化”的说法,其实即使是从社会的基础层面或所谓经济层面说,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来概括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要更恰当得多。这里工业化的基础在于技术的进步、分工和社会大生产;市场化或商业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运作上的方便;城市化则正是为集约化生产方式和更高的消费方式提供配套的生活方式。

  当然,所谓现代化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其它的方面也不可忽视。例如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化过程、观念上对个人主义、主体性和理性的构建、反思、批评与扬弃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是同义的。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现代化意味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物质能耗量的大幅度增加,也表现为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与方式有更高的要求。

  徐:也就是说,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和技术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的东西,是人的更为合理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更为完美的人格和人性。这就涉及到艺术和审美活动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了。

  章:在现代社会中,对艺术和美有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听到人们抱怨,艺术受到商业化的极大冲击。大众的审美趣味低下,而高雅艺术曲高和寡。其实,一个社会有一些低水平的文艺作品并非大不了的问题,怕的是它的真正优秀的作品被禁止流传,这时这个社会不仅会变得平庸、粗俗,尤其会变得虚伪。如果我们对人类的艺术本性作一番回顾,就可以看到,艺术不仅是人类实践的创造性本质,也是作为个性形成的条件,还是作为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的抗争。可以这么说,人的解放似乎是两步走的。首先解放的是自然的人。然后才是真正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有个性或理想人格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始终发挥着启蒙作用。它不仅对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进行抗争,对异化的心灵进行分析治疗,也要和商业化的腐蚀进行抗争,努力不落俗套,不媚俗。因此,现代社会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象宗教,既有崇高的追求,又要有相对通俗些的形式。这时的审美文化才能是一种回归:回到感性、回到个性、回归乡村、回到目的,而且同时就是升华。

  滕:西方六十年代的那场文化革命运动对我们也许不无启示。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已经转变为“公司化的国家”,政府的权力逐渐分流到整个国家的无数公司和组织中。公司和组织不仅拥有财产,也拥有对其成员的支配权,所有的国家公民无一例外同时是公司的人或公司型组织的人。国家对公民的管理成为空洞的。公司国家那种不需要指导、控制、干扰和自行其是技术和商品的力量,创造了一种地道的非审美文化或反审美文化——一种对生命充满敌意的文化,一种灾难性的、僵化的、生发焦虑的文化。因为生活的地平线——群体、工作、创造、意识、冒险等——全部被围襄和遮蔽了。它用虚假的东西代替了真实的经验,用拙劣的人造品取代自然的东西。比如用香水味代替人体的天然香味;用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比赛代替人们亲自参与的体育活动;用方便食品代替亲自烹调的乐趣。电视广告不断刺激人们的欲望,制造虚假的需求,而真正生命的需要却被遮蔽起来。

  针对这种反生命和反审美的文化现象,60年代开始,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意识,这种新意识正是新的审美文化的先导。它的主要内容是:消解公司国家强加给个人的种种虚假目标,代之以一种对智慧或精神本身的无限追求过程;把健康和自信的自我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把世界看成一个由平等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抛弃那些外在的强迫性的人与人的关系;消除任何预设的组织或系统,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在实践上,他们也进行了种种探索。比如,为对抗等级森严和缺乏人情的“公司”或组织,克服人的异化,新意识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群体,一种每个人都受到尊敬、大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群体,其中每个人感到自己是同类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都以“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着他人,所有的人都依照一种基本的生存秩序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

  章:在对西方审美文化有所认识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联系我国的现实,例如,我们国家对工业社会的负面的东西到底怎样克服,有人说我们应该现代和后现代一起做,这可能吗?滕刚才讲,西方是一环扣一环,它每走一步都是对前面一步的批评和纠正,而我们要两步并作一步走,这可能不可能?

  聂:我提两点,一是怎样把历史的东西加以比较鉴定。第二我也非常同意将审美文化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联系起来。我们决不可以不加分析的把西方现代的东西照搬过来,用来解释我国的文化现状。

  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方面,在这里具体的说来就是继承发扬传统的审美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这个问题聂老师很有研究,就请您谈谈,作为我们本次讨论的小结。

  聂:很有研究不敢说。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由于彻底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为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扫清了道路。西方先进文化的大量输入,可以说都是为了弥补我们固有文化的缺陷。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无是处,要全部废弃。尽管在新文化运动中某些人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倾向,如胡适、陈序经诸人,但这在事实上连他们自己也办不到,更何况他人!原因就在于文化更深层的本质,是历史地积淀在人的心理即文化心理(而非生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它如同生物基因一样一代一代遗传下来,不声不响也不知不觉地对人起作用。要改变这种“文化基因”,不像更换一种技术或改变一种制度、法律那样容易、简捷。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有用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经过几代人连续不断地工作,自然会创造一种新型文化。100多年来,我们的前辈,尤其新文化运动诸君, 正是这样做的,并创造出中国现代文化的雏型。我认为新文化运动主要在三个方面为当代审美文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一是雅与俗对立观念的转变。雅与俗的区别与对立,其实质本来是文化的、审美的。但在历史上,却具有阶级对立的含义,反映着贵族阶级和封建士大夫对平民大众的歧视,视雅为正,视俗为淫。雅与俗的阶级对立的含义应当排除,剩下来的便是文化上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这便是建设当代审美第一重要原则。

  二是个性解放与社会责任。个性解放,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口号,也是“伦理革命”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伦理革命”对忠孝节烈等旧观念的批判,为新思想、新观念的树立扫清了思想障碍。受到这股思潮的启发与鼓动,最先觉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带头冲破封建主义的思想牢笼,要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行动。

  这里要特别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君,提出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等,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获得解放的个性,还要进一步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以便服务社会,献身于民族民主解放事业;获得了自由的个体,应该进一步修养、健全独立的人格。有了这种独立人格,便能做到正道直行,出污泥而不染,敢于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这从“文学革命”的内容、宗旨,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他们在文艺观点上过于急功近利,否定了文学艺术有审美娱乐性能的一面,把文艺当成单纯的教育工具、宣传工具。这是我们建设当代审美文化应当注意的,要全面地掌握文艺中的个性与社会性、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辩证统一关系,避免走向另一种极端。

  三是破旧立新,或者更确切点说是吐故纳新。“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有批判、有破坏,也有创造、有建设。在新文化运动中,除了少数人如蔡元培外,大多数人的理论观点似有根本否定中国文化传统、全面抛弃中国“旧学”的倾向。然而在实际上、在骨子里并没有、也不可能与自己的传统“彻底决裂”。

  新文化建设是全面的,从教育、科研、考古到各种文化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旧到新,学习西方的文化建设经验,引进其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培养的人材,获得的科研成果,不仅用于当时,也为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要特别指出,新文化的建设者们,非常重视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敏锐地认识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这对我们建设当代审美文化,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作者介绍: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相关文章

    为何丧失了对话与沟通的可能?

    作者:俞兆平 文艺报 1998年03期 20世纪末的中国诗坛又有点热闹了,但这热闹让人却高兴不起来.走过80年历程的中国新诗,到头来仍是"一个不会醒的梦魇",新潮诗人"自欺欺人",其作品"朦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及其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①语文课程论:②语文教材论:③语文教学论 ...

    _西方美学史_的概念

    2003年第6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总第155期) 美学史的写法 编者的话: 国内学术界出版的中西美学史著作,最早大约 ...

    [中国诗词大会]掀全民追古典文化热潮!

    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2017的新春假期,央视一套和十套并机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一股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强势关注和讨论.2月7日晚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虽已圆满落下帷幕,但是关于中国诗词的学习却 ...

    中文系论文选题

    2008级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神话> 1.中国神话的演变和发展 2.中国神话的历史化研究 3.神话和仙话的比较研究 4.<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5.中国神话的审美特征 6.楚辞神话研究 <诗经今注&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 理念 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 ...

    浅谈[水浒传]中的多重对话特征

    摘要:<水浒传>中充满了大量的人物对话,这些对话由于具有数量多.分布密集.互动性.连接紧密的特点,而被称为多重对话.通过对这种对话特征的分析,发现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作用,从而为<水浒传>的经典化增添一条例证. 关键词 ...

    生态批评的中国机理

    [摘 要]中国生态批评在中西生态文明的交流中生发,与西方生态批评构成了平行研究的共生关系.在生态性与审美性的耦合中,鲁枢元等学者初成了生态诗学,显示了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自觉.中国的绿色审美范式较之西方的绿色阅读范式,避免了生态诗理和绿色诗律 ...

    对中小学美育_隐性_缺席的思考

    龟涎孕代畿潞一 李 智 使美育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明确美育的内涵,将真正的美育付诸实践. [关键词]美育:隐性缺席:审美力[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统代中小学教育娶型乙L 对中小学美育¨隐性3,缺席的思考 (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