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与泥塑

陶艺与泥塑(课程)

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各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下许多宝贵的财富。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泥塑艺术就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东方情调,反映了中华美学的文化精神。在小学阶段开展泥塑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我国的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泥塑校本课程以泥塑教育为特色,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泥塑”的热情,让学生在玩泥巴中,以点带动面,学习捏泥塑的本领。在玩与学的过程中,既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情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而在取材上,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这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是一种较容易获取的材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在经济上也较易于接受。因而,在农村地区学校泥塑艺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具有实际的开发意义。

一、泥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泥塑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民间艺术。从古到今,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没有间断。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中国风特色,这门手工艺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以泥土为原料,以纯手工捏制成形,从古代祭祀常用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到民间的小型泥塑玩具,泥塑艺术贴近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代表作品有唐代的唐三彩,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彩塑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民间特色。

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技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泥塑艺术这一传统技艺。(二)通过泥塑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三)本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在泥塑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目标

1、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学会泥塑的技能技巧,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使泥土塑成所想要的造型,同时也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成型,并搭配相应的颜色,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亲身参与实践的快乐,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6、发扬传统文化技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学段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了解。尝试利用陶泥,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大胆、自由地表现一些小动物及生活用具。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学习使用各种泥塑工具(竹刀、刮刀、针锥、转盘等),体验陶泥的效果,通过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表现所见的事物,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能够结合语文、音乐等其他课程,进行泥塑创作,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以描绘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事物,并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创作的作品能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能用简单的专业语言,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说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进行独立的泥塑艺术创作。

(二)课程理念

1、审美理念

美术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在泥塑创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艺术创作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三)课程评价

泥塑艺术创作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1、作品展览: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2、建立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收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3)小组评论:小组成员对作品进行互评。(4)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5)期末评语:教师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四)教材内容安排

在本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泥塑校本课程教材已成雏形。

本教材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泥塑概述,包括:(1)泥塑介绍(2)民间泥塑的代表作品;第二章泥塑材料、泥塑工具、泥塑成形方法,包括:(1)泥塑材料

(2)泥塑工具(3)泥塑的制作方法;第三章泥塑的基础造型训练包括:(1)浮雕动物——挂鱼(2)圆雕动物——马(3)泥塑动物——企鹅(4)泥塑动物——兔子(5)泥塑动物——大象(6)泥塑盆栽——愤怒的小鸟(7)泥塑动物——公鸡(8)圆雕动物——猪(9)泥塑人物——小长工推磨;第四章为作品欣赏。并在最后附上活动照片。

三、泥塑校本课程实施的感受

(一)通过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泥塑艺术的一些基础技能如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二)泥塑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当学生看着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在自己手中诞生,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实施泥塑课程,有利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四)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制作的作品不仅形象逼真而

且还能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小结

泥塑校本课程作为我校的一大教学特色,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捏、挖、挤、压等泥塑基础造型技巧,并且能够结合卡通形象独立进行造型表现创作,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实践证明,泥塑艺术教学在农村学校中能很好的开展起来。泥塑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第一节

聂家庄泥塑的历史

高密泥塑主要是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地属高密县的姜庄镇,东西聂家庄聂姓为大姓,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锅子花”(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作为礼花点放) 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民谣说:“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此后又经过近200个春秋,使其完成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演变,逐步形成现在具有声、形、色、动的艺术品,品种达150余个。

聂家庄泥塑工艺特点

高密姜庄镇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聂家庄泥塑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用,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表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虫鱼等,都可以在聂家庄泥塑中找到。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向剪纸靠拢,大胆夸张,注重神似,力求简约概括,似于不似,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两种基本颜色为主,却能把动物和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在这一点上,聂家庄泥塑与扑灰年画是一致的。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上“明油”和“涮画”的技法,加强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晕化效果。

雕塑工具

开孔器、雕塑刀

手转盘

探索与思考:第二节制作工具开孔器、修坯工具刮削器等修坯工具上釉毛笔真空练土机窑炉

你认识这些工具了吗?它们的作用你知道吗?小组成员间说说。

第三节揉泥的方法

我们在制作陶艺作品之前,必须经过揉泥这道工序,因为揉泥可以令粘土致密,不仅增加粘土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降低收缩率,还会直接影响陶艺的烧成率与收缩率。如果揉泥的方法不恰当,令泥团中有空隙、气泡,不仅收缩率增加,而且烧成时表面会鼓起气泡,甚至会炸裂。揉泥的过程主要是把不同干湿度的粘土揉匀,令粘土干湿适度,如果粘土太硬,在揉压的时候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脱水。揉泥的意义就好像做面点之前要揉面一样。

揉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菊花形揉泥法和羊头形揉泥法。

(一)菊花形揉泥法

1. 先取一块粘土,双手合拍成泥团,视其干湿度决定要不要加水以及加水的分量。(下图1)

2. 左手扶住泥团作为支点,右手有节奏地操压泥团,并不断旋转。(下图2)

3.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泥团重复动作50-60次为宜。在揉搓、旋转的过程中泥团呈现菊花花瓣的形状故称为“菊花形操泥法”。最后揉成锥形泥团。(下图3)

图1图2图3

(二)羊头形揉泥法

1. 将所取的泥块拍打成长形,使泥团的长度可以容纳双手的操压。(下图4)2. 双手握住泥团的两头均匀地揉压,使泥团滚动起来。重复同样的动作大约30-40次即可。(下图5)

3. 在操压的过程中,泥团呈现羊头的形状,泥团的两端正好是牛角。最后将泥团揉成椭圆形。(下图6)

图4图5图6

探索与实践:

1、你知道和泥有几种方法吗?你会和泥了吗?2、练一练,看你和的怎么样?

第四节盘制方法

一、搓泥条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 手筑" ,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

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

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即可复原。

怎么样,你会了吗?这可是最基本的方法,以后都会用到的哦。

陶艺与泥塑(课程)

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各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下许多宝贵的财富。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泥塑艺术就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东方情调,反映了中华美学的文化精神。在小学阶段开展泥塑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我国的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泥塑校本课程以泥塑教育为特色,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泥塑”的热情,让学生在玩泥巴中,以点带动面,学习捏泥塑的本领。在玩与学的过程中,既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情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而在取材上,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这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是一种较容易获取的材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在经济上也较易于接受。因而,在农村地区学校泥塑艺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具有实际的开发意义。

一、泥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泥塑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民间艺术。从古到今,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没有间断。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带有强烈的中国风特色,这门手工艺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以泥土为原料,以纯手工捏制成形,从古代祭祀常用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到民间的小型泥塑玩具,泥塑艺术贴近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代表作品有唐代的唐三彩,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彩塑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民间特色。

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技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泥塑艺术这一传统技艺。(二)通过泥塑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三)本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在泥塑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目标

1、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学会泥塑的技能技巧,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使泥土塑成所想要的造型,同时也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成型,并搭配相应的颜色,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亲身参与实践的快乐,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6、发扬传统文化技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学段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了解。尝试利用陶泥,利用捏、挖、挤、压等动作大胆、自由地表现一些小动物及生活用具。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学习使用各种泥塑工具(竹刀、刮刀、针锥、转盘等),体验陶泥的效果,通过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表现所见的事物,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能够结合语文、音乐等其他课程,进行泥塑创作,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以描绘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事物,并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创作的作品能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能用简单的专业语言,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说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进行独立的泥塑艺术创作。

(二)课程理念

1、审美理念

美术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在泥塑创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艺术创作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三)课程评价

泥塑艺术创作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1、作品展览: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2、建立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收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3)小组评论:小组成员对作品进行互评。(4)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5)期末评语:教师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四)教材内容安排

在本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泥塑校本课程教材已成雏形。

本教材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泥塑概述,包括:(1)泥塑介绍(2)民间泥塑的代表作品;第二章泥塑材料、泥塑工具、泥塑成形方法,包括:(1)泥塑材料

(2)泥塑工具(3)泥塑的制作方法;第三章泥塑的基础造型训练包括:(1)浮雕动物——挂鱼(2)圆雕动物——马(3)泥塑动物——企鹅(4)泥塑动物——兔子(5)泥塑动物——大象(6)泥塑盆栽——愤怒的小鸟(7)泥塑动物——公鸡(8)圆雕动物——猪(9)泥塑人物——小长工推磨;第四章为作品欣赏。并在最后附上活动照片。

三、泥塑校本课程实施的感受

(一)通过泥塑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泥塑艺术的一些基础技能如捏、挖、挤、压、粘、刻等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二)泥塑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当学生看着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在自己手中诞生,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实施泥塑课程,有利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四)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制作的作品不仅形象逼真而

且还能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小结

泥塑校本课程作为我校的一大教学特色,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捏、挖、挤、压等泥塑基础造型技巧,并且能够结合卡通形象独立进行造型表现创作,运用立体彩绘技巧给作品上色。实践证明,泥塑艺术教学在农村学校中能很好的开展起来。泥塑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第一节

聂家庄泥塑的历史

高密泥塑主要是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地属高密县的姜庄镇,东西聂家庄聂姓为大姓,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锅子花”(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作为礼花点放) 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民谣说:“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此后又经过近200个春秋,使其完成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演变,逐步形成现在具有声、形、色、动的艺术品,品种达150余个。

聂家庄泥塑工艺特点

高密姜庄镇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聂家庄泥塑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用,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表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虫鱼等,都可以在聂家庄泥塑中找到。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向剪纸靠拢,大胆夸张,注重神似,力求简约概括,似于不似,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两种基本颜色为主,却能把动物和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在这一点上,聂家庄泥塑与扑灰年画是一致的。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上“明油”和“涮画”的技法,加强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晕化效果。

雕塑工具

开孔器、雕塑刀

手转盘

探索与思考:第二节制作工具开孔器、修坯工具刮削器等修坯工具上釉毛笔真空练土机窑炉

你认识这些工具了吗?它们的作用你知道吗?小组成员间说说。

第三节揉泥的方法

我们在制作陶艺作品之前,必须经过揉泥这道工序,因为揉泥可以令粘土致密,不仅增加粘土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降低收缩率,还会直接影响陶艺的烧成率与收缩率。如果揉泥的方法不恰当,令泥团中有空隙、气泡,不仅收缩率增加,而且烧成时表面会鼓起气泡,甚至会炸裂。揉泥的过程主要是把不同干湿度的粘土揉匀,令粘土干湿适度,如果粘土太硬,在揉压的时候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脱水。揉泥的意义就好像做面点之前要揉面一样。

揉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菊花形揉泥法和羊头形揉泥法。

(一)菊花形揉泥法

1. 先取一块粘土,双手合拍成泥团,视其干湿度决定要不要加水以及加水的分量。(下图1)

2. 左手扶住泥团作为支点,右手有节奏地操压泥团,并不断旋转。(下图2)

3.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泥团重复动作50-60次为宜。在揉搓、旋转的过程中泥团呈现菊花花瓣的形状故称为“菊花形操泥法”。最后揉成锥形泥团。(下图3)

图1图2图3

(二)羊头形揉泥法

1. 将所取的泥块拍打成长形,使泥团的长度可以容纳双手的操压。(下图4)2. 双手握住泥团的两头均匀地揉压,使泥团滚动起来。重复同样的动作大约30-40次即可。(下图5)

3. 在操压的过程中,泥团呈现羊头的形状,泥团的两端正好是牛角。最后将泥团揉成椭圆形。(下图6)

图4图5图6

探索与实践:

1、你知道和泥有几种方法吗?你会和泥了吗?2、练一练,看你和的怎么样?

第四节盘制方法

一、搓泥条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 手筑" ,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

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

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即可复原。

怎么样,你会了吗?这可是最基本的方法,以后都会用到的哦。


    相关文章

    泥塑课程计划

    泥塑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素质与审美能力素质.专家也多次指出:陶艺使我们弥足的隗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 ...

    陶艺欣赏与制作

    陶艺学号: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陶艺欣赏与制作之感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 陶艺欣赏之 ................................................................ ...

    小学人教版美术第五册-[捏泥巴]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捏泥巴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玩泥巴是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的最原始最自然的游戏,是孩子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最好途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 ...

    美工活动"有趣的陶艺"(大班)

    美工活动"有趣的陶艺"(大班)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六幼儿园 李媛媛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 古色古香的陶土浮雕作品可以激发感染人的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 i 受.幼儿虽然年幼,但他们的天真和稚拙,却凝结着一种不同于成人 ...

    何平扬:古老邛窑的当代传人

    从著名的十方堂邛窑遗址实地采访回来,在当地文物专家胡立嘉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驱车穿过邛崃老城区的好几条狭窄的街巷,终于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巷口停下来了.何平扬先生的家住在紧邻邛崃古城区的善星巷口.老远,我们就能看见一个简易的指示招牌挂在 ...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新编)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 建筑艺术的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2.能够搜集.整理与 ...

    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凸显造型表现领域的学科主体

    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凸显造型表现领域的学科主体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每册的教材都涵盖到这四大领域,而从具体的课程编排上看,造型·表现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些.这一特征在 ...

    美术的分类及其特征

    试论美术的分类及其特征 美术:它是艺术的一个分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泥土.木料和金属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所塑造的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 ...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本文主要结合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在第四段中对"设计·应用"的教学法进行尝试,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教学实践,论述在新美术课程的理念中对学生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