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清明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人们借此祭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在这一节日里还会进行踏青等各种喜庆和体育活动。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清明、文化传承

一、清明节的起源与演变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二、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这里我们把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 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

冥钱,种类很多。

(二)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至少不像今人这样一提到清明节,就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清明扫墓上。有学者认为清明节主要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清明期间,人们一般进行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活动,还有踢球、斗鸡等。

例如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从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三)清明节的饮食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

三、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作为一个承载着很强的文化消费需求、富于特色与活力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当代仍然是一个很受人们重视的节日。它的内涵和形式保持了很多传统的成分,也有因适应新的社会情境而发生的变化。文化继承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而非说教。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一)、传统的延续

中国社会发展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与农村有较大的差异。清明节在城市与农村也出现不同的传承形态。

在农村地区,清明节扫墓是每个农家必须郑重完成的事情,其主要习俗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形态。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还是采取墓葬的丧葬方式,这为保持清明节扫墓时清除杂草、添坟、祭酒、烧挂纸钱等传统习俗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城市地区,清明扫墓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兴盛的趋势。 每到清明节墓园里人来人往,前来祭奠亲人的人数不胜数。

(二)、习俗的变迁

建国以后,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中,清明节的习俗有了不少变化和革新。 首先,在清明节习俗的主要内容上,在传统的扫墓与春游两大项目中,现代人主要关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春游节俗已衰落。在清明节前后,很少有人出于过节的考虑而出外踏青、游戏,除非在扫墓时顺便而为。人们一般意识不到在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中,春游是与扫墓几乎同样重要的习俗。当然现代人还是很重视出外旅游和户外娱乐的,只不过是在有时间和兴致时随意而为,不一定在清明节期间。

其次,建国以后,由于政府的提倡,全国各地的学校或单位常在清明节组织人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事迹。也有些人自发前往。

第三,城市人的清明扫墓习俗变化较大。与传统时期相比,城市里的丧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都采用火葬了,祭祀对象放在骨灰盒里,与很多亡人的骨灰盒排放在一起;或者有坟墓,但一般也不按家族分区修坟,即一般找不到祖坟了。这些客观条件是祭祀习俗的基本构成要件。它们的变化必然带来祭祀方式和内容以至祭祀观念的变化。比如祭祀对象在骨灰盒里,就不会有整修坟墓的内容;找不到祖坟,一般就不再祭祀祖灵。在清明祭祀观念上,人们扫墓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孝敬或怀念,寄托自己的亲情,几无灵魂崇拜的成分。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简单、文明、不断翻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人改变了清明节以 烧纸方式祭奠亡灵的传统习俗,以敬献鲜花、上网扫墓等形式寄托哀思,不事铺张,既文明又时尚。

四、对清明节变迁的看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清明节发生变化是必须的,任何节日都必须适合时代的发展,顺应文化的进步。对于清明节的春游的淡化、扫墓的形式化我表示理解,毕竟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有些东西已不适合人们的生活节奏。但对于清明节所提倡的缅怀先人、融入自然的精神,我们还是要传承下来,人们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栖息地,适时的放松自己,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收获与满足。

清明节的这一系列的习俗,使得清明节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传承民族文化的时节。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精神的实践,我们应该以各种方式弘扬并传承清明节的活动以及文化。清明节也是生活的一道风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与重要的文化价值。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温故知新创新,获得文化的新体验和精神的新提升。

参考文献:

1 《探索与争鸣》赵修义

2 《湖南农机》

3 《农村实用技术》 4 《民俗研究》

清明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人们借此祭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在这一节日里还会进行踏青等各种喜庆和体育活动。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清明、文化传承

一、清明节的起源与演变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二、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这里我们把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 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

冥钱,种类很多。

(二)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至少不像今人这样一提到清明节,就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清明扫墓上。有学者认为清明节主要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清明期间,人们一般进行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活动,还有踢球、斗鸡等。

例如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从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三)清明节的饮食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

三、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作为一个承载着很强的文化消费需求、富于特色与活力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当代仍然是一个很受人们重视的节日。它的内涵和形式保持了很多传统的成分,也有因适应新的社会情境而发生的变化。文化继承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而非说教。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一)、传统的延续

中国社会发展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与农村有较大的差异。清明节在城市与农村也出现不同的传承形态。

在农村地区,清明节扫墓是每个农家必须郑重完成的事情,其主要习俗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形态。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还是采取墓葬的丧葬方式,这为保持清明节扫墓时清除杂草、添坟、祭酒、烧挂纸钱等传统习俗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城市地区,清明扫墓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兴盛的趋势。 每到清明节墓园里人来人往,前来祭奠亲人的人数不胜数。

(二)、习俗的变迁

建国以后,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中,清明节的习俗有了不少变化和革新。 首先,在清明节习俗的主要内容上,在传统的扫墓与春游两大项目中,现代人主要关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春游节俗已衰落。在清明节前后,很少有人出于过节的考虑而出外踏青、游戏,除非在扫墓时顺便而为。人们一般意识不到在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中,春游是与扫墓几乎同样重要的习俗。当然现代人还是很重视出外旅游和户外娱乐的,只不过是在有时间和兴致时随意而为,不一定在清明节期间。

其次,建国以后,由于政府的提倡,全国各地的学校或单位常在清明节组织人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事迹。也有些人自发前往。

第三,城市人的清明扫墓习俗变化较大。与传统时期相比,城市里的丧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都采用火葬了,祭祀对象放在骨灰盒里,与很多亡人的骨灰盒排放在一起;或者有坟墓,但一般也不按家族分区修坟,即一般找不到祖坟了。这些客观条件是祭祀习俗的基本构成要件。它们的变化必然带来祭祀方式和内容以至祭祀观念的变化。比如祭祀对象在骨灰盒里,就不会有整修坟墓的内容;找不到祖坟,一般就不再祭祀祖灵。在清明祭祀观念上,人们扫墓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孝敬或怀念,寄托自己的亲情,几无灵魂崇拜的成分。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简单、文明、不断翻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人改变了清明节以 烧纸方式祭奠亡灵的传统习俗,以敬献鲜花、上网扫墓等形式寄托哀思,不事铺张,既文明又时尚。

四、对清明节变迁的看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清明节发生变化是必须的,任何节日都必须适合时代的发展,顺应文化的进步。对于清明节的春游的淡化、扫墓的形式化我表示理解,毕竟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有些东西已不适合人们的生活节奏。但对于清明节所提倡的缅怀先人、融入自然的精神,我们还是要传承下来,人们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栖息地,适时的放松自己,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收获与满足。

清明节的这一系列的习俗,使得清明节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传承民族文化的时节。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精神的实践,我们应该以各种方式弘扬并传承清明节的活动以及文化。清明节也是生活的一道风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与重要的文化价值。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温故知新创新,获得文化的新体验和精神的新提升。

参考文献:

1 《探索与争鸣》赵修义

2 《湖南农机》

3 《农村实用技术》 4 《民俗研究》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一.背景材料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一篇文章带你品味二十四节气之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在叫好称快之余,你是否也开始反思,"节气"这个熟悉又陌生.古老又现代的词汇,已经有多久游离在我们的生活之外了呢?今天用一篇文章,带你重温二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极萃生活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极萃生活 节气:小寒(1.5--1.19) [活液配伍]淫羊藿5g+菟丝子8g [活液功效]补肾养虚 [活液制作]用极萃萃取仪深萃后服用,每天1-2次 . 节气:大寒(1.20--2.3) [活液配伍]黄花菜8g+合欢花 ...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及其生活指导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交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 ...

    房地产广告文案经典欣赏

    房地产广告文案经典欣赏 碧桂园 凤凰城 白领也可以住别墅 (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集十年经验建造 凤凰城 为每个成功的广州人建造一间别墅! (凤凰城浪漫阳光别墅/独立花园别墅) 星河湾 心情盛开的地方 锦绣香江 居住与世界同步 海珠区·信步闲 ...

    20岁生日祝福

    20岁生日祝福 1.一碗甜甜的长寿面,筋斗的面条是我长长的祝愿,一丝丝将你缠绕到永远,愿健康与快乐.幸福和甜蜜与你日夜相伴,今天是你20岁生日,我用面和真心祝福你! 2.我用真心画上一张生日贺卡,用短信编织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最漂亮的你,祝你 ...

    高中各科目录

    高中各科目录 数学 必修1到必修5文理都学 选修1-1.1-2文科 选修2-1.2-2.2-3理科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

    2017年茂名一模作文审题指导及考场范文

    (一)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1月30日,被国际气象届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