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要点(整理过比较全)

 19、 在石髓上绘画花纹,20、18、 蚀花石髓:用化学处理经过腐蚀产生装饰花纹。用碳酸钠或碳酸铅一类的溶液作颜料,

 然后在炭火中烘烤,21、 使原肉红色的石髓变成白色,22、 形成花纹。 

秦汉的工艺美术 

汉代画像砖的产地以(河南、四川)最有特色。 

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主要装饰)、划纹、蓖纹、印纹、堆贴纹(北方装饰的特征)等。

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四神)。 

汉代砖瓦纹饰中的¡°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画象石: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

汉代丝织品的生产,以西蜀、齐为主要产地。(汉代为¡°经锦¡±,唐代为¡°纬锦¡±)并有了加金的技术。 

简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质,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

动,具有一种生命力的动感,云气纹饰飘动的,动物纹是飞翔奔跑的,一切都在动中;紧,画面紧凑,满而不散、多而不乱,密中求疏、疏中有密,交映成趣;味,装饰味,既样式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魅力。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按形式分类:、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时期的工艺品,它属于(虹管灯)类型的铜灯。、

成骨法较多);、人物骑猎纹(反映生活)。 

画象石:实际是祠堂墓室等建筑的装饰画,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我国最早的瓷器品种是(青瓷)。六朝时的种类已很多,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天鸡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纹是(莲花)和(忍冬)。、

六朝时漆器的(夹伫法、斑漆、绿沉漆)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我国最早的铜制家具是(禁)、(俎)。、

瓷器的呈色取决于(釉的成分、还原焰)因素。

《青瓷魂瓶》是(晋)时期的作品。

六朝时期瓷器工艺快速发展的原因:瓷器坚固、耐用、干净,不怕酸碱,盛食物不变味,易于洗涤,大大提高了实用价值。而且

它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与高雅的玉石的色泽和温润,很符合古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瓷器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约1200度左右。、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隋代丝绸最有特色的装饰花纹是(联珠纹、¡°贵¡±字纹)。 

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陵阳公样)。 

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纬锦),著名的陵锦纹样(陵阳公样)。、 

(铜镜、金银器)是唐代金属工艺中两个最重要的品种。 

 在器物上构成花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瓷器较高,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 我国陶瓷在(三国)时,才正式有了¡°瓷¡±,这时的瓷器以(青)瓷为主。、  汉代丝织纹样:、云纹(艺术风格特征);、动物禽鸟纹;、花卉纹;、几何纹(战国织绣纹特征);、文字图案(散点带壮分布,构 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

 19、 在石髓上绘画花纹,20、18、 蚀花石髓:用化学处理经过腐蚀产生装饰花纹。用碳酸钠或碳酸铅一类的溶液作颜料,

 然后在炭火中烘烤,21、 使原肉红色的石髓变成白色,22、 形成花纹。 

秦汉的工艺美术 

汉代画像砖的产地以(河南、四川)最有特色。 

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主要装饰)、划纹、蓖纹、印纹、堆贴纹(北方装饰的特征)等。

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四神)。 

汉代砖瓦纹饰中的¡°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画象石: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

汉代丝织品的生产,以西蜀、齐为主要产地。(汉代为¡°经锦¡±,唐代为¡°纬锦¡±)并有了加金的技术。 

简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质,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

动,具有一种生命力的动感,云气纹饰飘动的,动物纹是飞翔奔跑的,一切都在动中;紧,画面紧凑,满而不散、多而不乱,密中求疏、疏中有密,交映成趣;味,装饰味,既样式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魅力。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按形式分类:、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时期的工艺品,它属于(虹管灯)类型的铜灯。、

成骨法较多);、人物骑猎纹(反映生活)。 

画象石:实际是祠堂墓室等建筑的装饰画,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我国最早的瓷器品种是(青瓷)。六朝时的种类已很多,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天鸡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纹是(莲花)和(忍冬)。、

六朝时漆器的(夹伫法、斑漆、绿沉漆)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我国最早的铜制家具是(禁)、(俎)。、

瓷器的呈色取决于(釉的成分、还原焰)因素。

《青瓷魂瓶》是(晋)时期的作品。

六朝时期瓷器工艺快速发展的原因:瓷器坚固、耐用、干净,不怕酸碱,盛食物不变味,易于洗涤,大大提高了实用价值。而且

它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与高雅的玉石的色泽和温润,很符合古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瓷器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约1200度左右。、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隋代丝绸最有特色的装饰花纹是(联珠纹、¡°贵¡±字纹)。 

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陵阳公样)。 

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纬锦),著名的陵锦纹样(陵阳公样)。、 

(铜镜、金银器)是唐代金属工艺中两个最重要的品种。 

 在器物上构成花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瓷器较高,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 我国陶瓷在(三国)时,才正式有了¡°瓷¡±,这时的瓷器以(青)瓷为主。、  汉代丝织纹样:、云纹(艺术风格特征);、动物禽鸟纹;、花卉纹;、几何纹(战国织绣纹特征);、文字图案(散点带壮分布,构 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

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试述宋元时期织绣工艺的成就。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有锦、绫、琦(起,有纹彩的美丽丝织品)、罗、纱、绢、绸等。宋代盛

产锦,尤以蜀锦为天下第一。政府在四川设有锦院,募工织造。江南也是丝织品中心,在江宁、杭州、常州、扬州等地都设

有机构组织生产。宋代锦绫装饰花纹种类繁多,丰富多彩。锦的花纹仅可数的就有紫宝阶地、紫小滴珠方胜鸾鹊、红霞云鸾、青天落花、倒仙牡丹、绶带、瑞草、水藻戏鱼等数十种。宋代丝织品装饰花纹,除动物纹饰外,还有大量的植物纹和几何纹。织物用途主要是作为服饰、室内装饰、书画装裱等。元代的丝织品中,以织金锦最为有名,称之为

云、龙凤等。

试述宋代各窑场的特点:汝窑青瓷,其烧制的青瓷,含铁量适当,烧制过程中火焰控制适度,釉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

不以装饰为重,仅以釉色作为美化器体的手段。哥窑青瓷,哥窑瓷器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色等,以粉青色为正色,其特

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称¡°开片¡±。官窑青瓷,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色调淡雅含蓄,一般很少施加纹饰,除了有蟹爪纹开片,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钧窑青瓷,突出的釉色变化就是复色釉的烧制,即通常所说的¡°窑变¡±。龙泉窑青瓷,以粉青釉和梅子青形成独特的瓷器风格。耀州窑青瓷,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定窑瓷器的装饰

题材以花卉为主。磁州窑,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

釉画花¡±等。建州黑瓷,以兔毫釉为代表。吉州窑黑瓷,釉色上往往有黑、褐、黄等深浅变化,即所谓

等。

元代工艺美术

青花瓷是(釉上彩)彩瓷,始创于(元代)代。、 

元代陶瓷制作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   

元代的染织工艺得到很大发展,其中主要(毛纺织)、丝织和(棉纺织)。、 

元代漆器最主要的装饰是(雕漆)。 

元代著名的雕漆艺人是(张成)、(杨茂)。、 

釉里红: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

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代表性。 

景德镇,从元代开始,已渐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继续以青瓷为主。 

青花: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钴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

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

元代著名的纺织工艺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重大贡献:、改进了手刨去子,运用了轧车,进入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工效。、运用了新式弹弓,省力

省时。、提高了纺纱效能,由一个纺锭增加为三个。、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式,使普通的棉布呈现出图案花纹。

明代工艺美术

明清时期被称为¡°瓷都¡±的是(景德镇),被称为¡°陶都¡± 的是(宜兴)。、 

明代金属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景泰蓝)和(宣德炉)。、 

明代织锦主要的品种有(库缎)、(妆花)。、 

明代陶瓷品种除青花外,还有(斗彩)和(五彩)。、 

简述明代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明式家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简、厚、精、雅四字来概括:简即造型洗练;厚即敦厚,有

份量而不轻悄,庄重大方;精即作工精巧;雅即典雅。

明代丝织的四大产区:江浙、四川、山西、闽广。 

宋应星的《天公开物》,是明代手工业的科学总结,详细叙述了各种工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及其专业分工,是一 ¡°走马看妆花¡±之说。 妆花:¡°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 (代表窑,景德镇)(创新)  雕漆: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铁¡°玳瑁斑¡±、¡°油滴斑¡±¡°纳石失¡±。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片金法织成,一类是以捻金法织成。织金锦的装饰纹样非常丰富,有牡丹、莲花、菊花、玫瑰、梅花,其它还有祥

部极为重要的研究明代手工艺的宝贵资料,被外国学者誉为

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考工记) 斗彩: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

五彩:是明清彩瓷中色彩效果最浓艳的一种。用多种颜料在釉上绘制花纹,用色浓重,红绿对比,墨线钩边,色彩效果具有很强

的感染力。明,万历年间制品为佳。 

缠枝是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图案组织,具有时代特色。它以连续的波状为骨架,相间排列各种花朵,枝间饰以勾卷状的叶片。景泰蓝: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

其发展于明代景泰年间,并以蓝色为主而名之,具有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故又称作

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 

明代著名制漆名家,黄大成总结漆艺生产创作实践经验,写成了《髹漆录》,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它详细叙述了

制漆的工具及材料,制漆的各种弊病,色漆的制配,以及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装饰方法。

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结构架的结构,多用榫,而少用钉或胶。  明代家具的特色:、注意材料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又通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 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注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宋后期,李诫编修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是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明末,

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当时园林艺术的总结。园林建筑的大量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应的

发展。、木材的丰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木工具的提高。 

明代家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简即造型洗练;厚即敦厚,有份量,庄重大方;精即做工精巧;雅即典雅。明代家具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其设计原理是:、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

纹理,而不加掩饰。、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榫结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榫,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

之牢固。、注意工艺美:面的适当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

清代工艺美术

清代著名的蓝印花布产于(湖南长沙)。 

试述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技术的综合运用,制作上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法,高度的制作技巧,纤细精巧,有些作品逐渐走向纯玩

赏性道路,在制作上追求奇特的工艺技术,风格上一味追求繁缛绮丽的形式。举例

清代新创的彩瓷是(粉彩)和(珐琅彩)。、    

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是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

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通常都以翠蓝釉为底色,故又称作¡°景泰蓝¡±。 ¡°珐琅¡±,俗称¡°珐蓝¡±。因它盛行   ¡°景泰蓝¡±。  ¡°珐琅¡±,俗称¡°珐蓝¡±。因景泰蓝工艺的特点:形(良好造型取决于铜胎)、纹(优美的饰纹取决于掐丝)、色(华丽的色彩取决于蓝料的配制)、光(辉煌

珐琅彩:所用的色料,色彩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之感。珐琅彩的制作,瓷胎是在景德镇生产,运到北京加施彩

绘和二次烧制。具有¡°轻、薄、坚、细¡±的特点。珐琅彩以前俗称¡°古月轩¡±。(乾隆时期)又称¡°洋瓷¡±或¡°古月轩¡±,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特点是¡°轻、薄、坚、细¡±,画法细而碎,有立体感,其原料来自西洋,由内宫古月轩烧制。

琅料。 

《大禹治水图玉山》乾隆时期玉器的特色多巨型玉雕。(√) 

¡°软彩¡±。(雍正时期) 粉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后图案略有凸起,色度也因涂了粉底而变浅。色调柔和,题材多以近乎写实的人物、花鸟为主,笔工极细,风格淡雅,所以又称

掐丝珐琅演变而来的。 

画珐琅与铜胎掐丝珐琅的区别: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铜胎掐丝珐琅,是先掐丝显现出花纹,然后填以珐

琅料。 

画珐琅:也称铜胎画珐琅,它是和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相比较而言的。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实际是由铜胎 画珐琅与铜胎掐丝珐琅的区别: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铜胎掐丝珐琅,是先掐丝显现出花纹,然后填以珐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彩陶     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1)    2  新石器   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1)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选择,(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1) 

   3  青铜器   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1)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1)起源于商代以前,(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1) 

   4  金银错   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1) 

5  铜镜    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1)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1) 

6  带钩    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1)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1) 

7  夹纻    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1) 

8  玻璃    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1) 

9 《考工记》  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1)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1)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1)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1)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 

10  釭灯    汉代流行的一种设计优秀的铜灯。(1)设吸烟管能将烟气吸入灯身,(1)灯身常可盛水,令烟气溶于水,以降低空气污染。(1)灯罩能开合,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光照的方向。(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即属釭灯。(1) 

11  多子奁盒    一种设计优秀的容器形式。(1)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妆奁、具杯盒(1)。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1)今见的作品多为汉代漆器。(1) 

12  云气纹    成熟不晚于战国,是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1)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1)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1)又能使各装饰区产生统一的效果。(1)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云虡”图案。(1) 

13  汉代四神纹    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1)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1)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1)是汉代流行的装饰题材,(1)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1) 

14  瓷器   以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制坯,(1)上釉后,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器物。(1)胎体致密坚实,扣击发音清脆。(1)发明于中国,历史不晚于汉代,(1)两宋是其艺术顶峰。(1) 

15  越窑    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1)主要烧造青瓷,(1)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1)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1)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 (1) 

16  何稠   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1)祖籍应为中亚,(1)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1)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1)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1) 

17  窦师纶    初唐著名丝绸纹样设计家。(1)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 (1)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1)图案多取对称形式。(1)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1) 

18  夹缬    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1)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1),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1)花纹对称。(1)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1) 

19  联珠纹    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1)由连续的圆珠构成,(1)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1)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1)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1) 

    20  金银平脱    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1)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1)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

漆地上,拼成图案,(1)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1)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1) 

    21  雕漆    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1)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1)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1)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1)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1) 

    22  磁州窑    窑址在河北邯郸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1)宋金时代繁荣。(1)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1)图案往往简洁潇洒(1)。在中原影响很大。(1) 

23  影青    宋元称“青白瓷”,(1)釉色白中泛青。(1)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1)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1)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1) 

24  皮囊壶    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1)又称“马镫壶”、“鸡冠壶”。(1)有多种样式,(1)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1)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1) 

25  戗金银    传统漆器品种。(1)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1)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1)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1)宋代作品已极精美。(1) 

26  青花    以氧化钴为呈色剂,(1)在坯体上绘画图案,上釉后,入窑烧制的瓷器。(1)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因蒙古族尚白、尚蓝,(1)在元后期成熟,并从此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1) 

27  满池娇    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1)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1)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1)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1)并延续到后世。(1) 

28  渎山大玉海    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1)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1)呈色青黑,杂以白斑。(1)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1)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1) 

29  斗彩    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1)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1)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1)成化斗彩最负盛名,(1)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1) 

30  顾绣    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1)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1)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1)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1)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1) 

31  宣德炉    明宣德年间(1)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1)铜料经多次熔炼,(1)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1)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1)仿制品很多。(1) 

32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1)以铜为胎,(1)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1)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1)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1) 

33 《髹饰录》    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1)作者为明代新安的著名漆工黄成。(1)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1)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1)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1) 

34  明式家具    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1)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1)以苏州作品为典型。(1)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1)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1) 

35  珐琅彩    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基本为御用器,(1)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1)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1)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1)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1) 

36  粉彩    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用“玻璃白”在一些装饰部位打底,(1)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对比,(1)绘制图案采用渲染法,又称“软彩”。(1)雍正、乾隆粉彩声誉最高。(1) 

37  吉祥图案    一类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图案。(1)内容由题材的谐音、(1)寓意等手法组合而成。(1)品类繁多,反映的观念也很庞杂。(1)起源很早,到明清已极流行。(1) 

38  大禹治水图玉山   乾隆后期制作的陈设品,(1)为现存古代最大的玉雕。(1)青玉质,高两米多,重逾五吨。(1)据清宫藏宋代同名绘画设计,在扬州雕成。(1)表现传说时代,开山治水的宏大场面。(1) 

 

二、简答 

1  原始陶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    主要有捏制、泥条盘筑和轮制三种。(1)捏制适于制作小型器物,(1)造型一般不规整。(1)较大的器物常用泥条盘筑,(1)器物大多胎壁较厚。(1)轮制出现较晚,它可使器物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1)轮制有慢轮、快轮之分,前者早于后者。(1)以快轮拉坯成型,可使胎体极薄。(1) 

2  汉代漆器    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为中国漆器的黄金时代。(1)作坊遍布各地,以蜀郡和广汉郡最为著名。(1)广泛进入

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釦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1) 

3  两宋陶瓷    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1)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和折枝花出现最多。(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1) 

4  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1)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4 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5 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 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9 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盏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出,富丽华美。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

21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是明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是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第一章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

(1)、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

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釦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1) 

3  两宋陶瓷    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1)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和折枝花出现最多。(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1) 

4  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1)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4 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5 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 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9 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盏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出,富丽华美。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

21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是明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是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第一章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

(1)、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

几何纹:西周中期以前主要有:云雷纹(也称回纹,圆形的是云纹,方形的是雷纹)、勾连雷文、涡纹、方格纹、连珠纹、乳丁纹、弦纹等;西周中期以后主要有:环带纹、窃曲纹、鳞纹、重环纹、瓦纹等。

kui 也称夔龙纹)、龙纹和凤纹。

动物纹:饕餮纹(tao tie 又称:兽面纹)饕餮纹常配有云雷纹以烘托其神秘气氛;夔纹(6、青铜艺术的装饰特点:1、装饰与造型的有机统一;2、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性;

3、装饰富有立体观赏感; 4、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夏代是萌芽期,造型简单,工艺粗糙,纹饰极少,商初是发展期,不仅形制更为丰富,纹饰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两层纹饰,三层纹饰,且多以神秘的动物纹为主,一变夏代古朴风格为庄重神秘之感。商末至西周,是整个青铜工艺的鼎盛时期,器体厚重,纹饰精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模印的装饰手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纹饰造型繁琐细密但显得有些平板呆滞,缺乏生机;二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于青铜器纹饰之中。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概括的说:夏代古朴,商代神秘,周朝春秋时以秩序见长,战国则以活泼取胜。二.陶瓷

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品种除了继续烧制原有的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南方的印纹陶外,还创烧了白陶和釉陶,并在釉陶的基础上创烧了原始青瓷。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 胎质不同,陶用普通黏土,瓷用高岭土 2> 烧制温度不同,陶 800℃左右,瓷1300℃以上 3> 陶无波化现象,瓷无波化现象

4> 陶有一定的吸水率,而瓷的吸水率极低甚至没有 用石英石和黏土配制成釉料,涂在陶胎表面,烧制成彩陶。三、玉器

随着社会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进一步重视,商周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文化因素。小结要点:

时代变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奴隶主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工艺品上。

春秋战国的活泼:百家争鸣,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成为青铜装饰的主题之一。思考题:技术与工艺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提示:陶到瓷,红铜到铜,制铜工艺的进步等 秦汉 

一、 雄浑大气的秦汉雕塑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有现实注意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1、 陶塑,又称陶俑,是陪葬时使用的人物和器物模型,主要是素烧的红陶。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上,海带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汉代典型陶塑有: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2、 石雕

秦无石雕存世

周代的韵律美: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亡于酒色,下令禁酒,酒器被食器代替;周主张礼治和社会秩序,这些都体现在了该时期

将釉层涂在高岭土胎表面,烧制成瓷器。由于釉料中有铁质,故多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故又称原始青瓷。

几何纹:西周中期以前主要有:云雷纹(也称回纹,圆形的是云纹,方形的是雷纹)、勾连雷文、涡纹、方格纹、连珠纹、乳丁纹、弦纹等;西周中期以后主要有:环带纹、窃曲纹、鳞纹、重环纹、瓦纹等。

kui 也称夔龙纹)、龙纹和凤纹。

动物纹:饕餮纹(tao tie 又称:兽面纹)饕餮纹常配有云雷纹以烘托其神秘气氛;夔纹(6、青铜艺术的装饰特点:1、装饰与造型的有机统一;2、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性;

3、装饰富有立体观赏感; 4、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夏代是萌芽期,造型简单,工艺粗糙,纹饰极少,商初是发展期,不仅形制更为丰富,纹饰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两层纹饰,三层纹饰,且多以神秘的动物纹为主,一变夏代古朴风格为庄重神秘之感。商末至西周,是整个青铜工艺的鼎盛时期,器体厚重,纹饰精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模印的装饰手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纹饰造型繁琐细密但显得有些平板呆滞,缺乏生机;二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于青铜器纹饰之中。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概括的说:夏代古朴,商代神秘,周朝春秋时以秩序见长,战国则以活泼取胜。二.陶瓷

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品种除了继续烧制原有的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南方的印纹陶外,还创烧了白陶和釉陶,并在釉陶的基础上创烧了原始青瓷。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 胎质不同,陶用普通黏土,瓷用高岭土 2> 烧制温度不同,陶 800℃左右,瓷1300℃以上 3> 陶无波化现象,瓷无波化现象

4> 陶有一定的吸水率,而瓷的吸水率极低甚至没有 用石英石和黏土配制成釉料,涂在陶胎表面,烧制成彩陶。三、玉器

随着社会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进一步重视,商周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文化因素。小结要点:

时代变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奴隶主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工艺品上。

春秋战国的活泼:百家争鸣,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成为青铜装饰的主题之一。思考题:技术与工艺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提示:陶到瓷,红铜到铜,制铜工艺的进步等 秦汉 

一、 雄浑大气的秦汉雕塑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有现实注意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1、 陶塑,又称陶俑,是陪葬时使用的人物和器物模型,主要是素烧的红陶。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上,海带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汉代典型陶塑有: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2、 石雕

秦无石雕存世

周代的韵律美: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亡于酒色,下令禁酒,酒器被食器代替;周主张礼治和社会秩序,这些都体现在了该时期

将釉层涂在高岭土胎表面,烧制成瓷器。由于釉料中有铁质,故多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故又称原始青瓷。

3、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

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出展现人类世界 的清新可爱。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特点和成就

1、 以邺城为代表的新的都城布局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特点:

不同于以前都成不规整的形状,邺城的布局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短。宫殿和居民区分开。中部的南北方向的中心轴线安排重要的宫殿,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邺城的规整的有中轴线的封闭型都城,体现了古中国人的皇权思想,为唐都长安城的规划提供了典范。 2、 佛教建筑的大量营造

从建筑的类型看,佛教建筑可分为佛寺、石窟和塔三种类型。

1>佛寺的布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心佛塔式,另一种是佛寺。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石窟是对佛寺的模仿。

3>塔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有重叠 )、楼阁式、密檐式(河南嵩山嵩岳塔)、金刚宝座式。

三、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对后代中国的影响。

陶瓷从东汉末年陶瓷烧造技术成熟后,瓷器的制造一直延续到现在,较青铜器,漆器等有一下主要优点:1、 制造成本低廉 2、 易于造型和装饰

3、 轻便清脆,便于清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4、 类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使用者能获得心理满足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四、 染织与服饰以及中国内外文化交流

染织服饰是南北朝时期最能够体现中国内外文化交流的的工艺形式之一。

 

染织技术在这个时代进步不大。三国时期的马钧对改善织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织物以三国的蜀锦最为出名。中国染织。波斯、印度甚至希腊都是影响中国染织的国家。这就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织物图案呈多元化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住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服饰。一些胡服因素被吸收到中原服饰中。

唐 

一、 唐的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唐的主要时代特色是容纳百川的大唐气象,处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这使得隋唐时代的工艺美术都有一种开放和博大的气魄。反映在工艺文化上,是造型的饱满、色彩的浓艳、品种的丰富。唐的开放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工艺美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 唐代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意义

1、长安城:

长安城的布局(大处)继承了古代的都城布局传统,规划性很强,很大限度体现了城市的实用功能。长安城有如下重要特点:1>城市外部轮廓和内部区域的轮廓基本为方形,整体给人以相当规范的感觉。感,为后世所采用。划分城市区域的主要是一些街道。3>各区域基本呈东西对称格局。 唐代宫殿(小处)风貌:

2>在城市规划上,宫城区、皇城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各不相因。分开的做法既方便城市的管理,又增加了皇室的神秘威严

2>石窟在中国北方较多,因地制宜建造,有著名的 洛阳龙门石窟(结合了木结构建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

外国西域文化对我国染织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中国丝织品采用了有异域特色的图案。另外西域织物直接影响

外设围墙,围墙上辟门进出。围墙四角设四座角楼,殿堂建于围墙内中央,墙内宫殿其他的地方配合园林。建筑和环境融为整体。

唐代宫殿布局对后世宫殿设计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也影响了邻近的国家。 2、佛教建筑

唐时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中国化完成。出现极有规模的佛教建筑。 佛光寺大殿

唐代的佛塔基本保持了简洁雄伟的风格,一般没有装饰,内建有楼梯,唐代佛塔既有宗教性质,又有游乐性质,有文化意义同时增加了实用功能。典型佛塔:大雁塔

唐代建筑之最:

最出色的敞肩石拱桥——安济桥,最宏伟壮丽的都城——长安城,中国现存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物——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麟德殿。 三、 唐代陶瓷的主要成就

“南青北白”在唐朝已成定局。白釉瓷和青釉瓷也成为后世瓷业的两大主流。烧制白瓷比较著名的是北方的刑窑,青瓷比较著名的是越州窑和岳州窑。

越窑的中心窑场在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海地区,今在浙江慈溪县内。越窑历来誉为诸窑之首。越窑特点是胎薄,坚硬细腻,釉色均匀青翠,始于饮茶。为宫廷生产的又叫“秘色瓷”。越窑装饰方法多样,造型也有新的式样。典型器型有双龙耳瓶。

洞庭湖地区,以岳州窑为代表,越窑最早使用匣体。

青花瓷:是以钴蓝为颜料,在瓷胎上绘制花纹,然后涂一层透明釉,在彩瓷,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多种瓷器。

釉下彩绘瓷由长沙窑创烧,长沙窑又称铜官窑。现在素胎上画彩,然后涂釉烧制,烧成后彩绘不褪色。釉下彩打破青、白单一色调。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绘成花朵、斑点等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所谓色彩,不能理解为只是三种颜色,其实可多可少。造型与雕塑结合。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常作为陪葬明器。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宋代工艺美术

一、 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

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 二、 宋瓷,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按体系分,分别有“青瓷体系、白瓷体系、黑瓷系”等。1、 青瓷体系

汝窑(河南宝丰县清凉寺)

官窑:皇家自办,烧制御用瓷器,有“紫口铁足”成为南宋瓷器精品。哥窑与龙泉窑(即弟窑)(浙江龙泉县)哥哥 章生一 弟弟 章生二

哥窑瓷器最大特点是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弟窑,既龙泉窑

钧窑:河南省禹县,以绚丽多彩著称于世,突破以铁为呈色剂,创造铜红釉窑变技术。2、 白瓷体系

1200℃的高温下烧成。

定窑(中心窑场位于河北曲阳县灵山镇)

磁州窑:宋代著名民间窑,以白地黑花剔刻装饰最有特色。3、 黑瓷系:釉汁的铁含量达到8%,瓷呈纯黑色

建窑:福建建阳县水吉镇 吉州窑:江西吉安永和镇

宋瓷特点:

1、 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 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 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

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 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

韵。

三、 宋代家具

宋代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改变中华阿民族自商周以来的跪地而坐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时期。宋代家具受建筑影响,改变以往的“箱形壶门”结构,大多采用洗练单纯的梁柱式框架结构,方方正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四、 宋代服饰风格特点

宋代服饰总体上看是保守的。官府尚古制、古朴、典雅、自然。民服素雅,简朴。宋代服饰这一风格,与北宋统治者推行儒家思想有关。官服等级森严,去除唐时不合礼制的部分。五、 关于漆器及纺织的一些名词

雕漆:又称“剔红”,先在漆胎上涂上十道朱色漆,再刻花纹,达到浮雕效果。此外还有 “剔黄”、“剔绿”、“剔黑”等品种,根据漆色而定。朱黑相间称“剔犀”,有朱,黄,黑,既所谓“三色更叠”,则称“剔彩”。

金漆:有戗金,描金,戗银,填彩等用金粉作为装饰的漆器。主要有戗金和描金。戗金:宋代的一种新的工艺,先用特制的工具再漆面上刻花,再在刻纹中上漆,最后填以金粉。填银称为戗银,填彩称为填彩。描金是用金粉在漆器上绘画花纹,又称“泥金”。

嵌螺钿:螺钿就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粘贴在素镜上。

金银平脱:金银平脱则是将金银薄片刻成各种纹样,粘贴在素地上,全面髹漆数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十分贵重。织上去,图案花纹凌空而视,犹如雕镂而成,花纹两面相同。元代

一、元代的时代特征

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性格、宗教、风俗、习性、文化等因素给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面貌。合。

蒙古帝国征服过程中,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形成这个时期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宗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元工艺美术在一定陈独上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蒙古族游牧文化和蒙古贵族的审美情趣。二、元陶瓷的贡献

元代开始,南方的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除了烧制青、白瓷,还创烧了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身。因常印有“枢府”二字,又俗称“枢府器”。

釉里红和釉下彩青花的烧制是元代瓷器最突出的成就。

釉里红:以铜为呈色剂,难度较大,初创阶段釉里红发色多不纯正。后创两种技法,一名“釉里红拔白”

,绘红前在胎上刻画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其釉层较厚,白中微泛青色,有如鹅蛋色泽,顾称卵白,为元永乐薄胎甜白瓷的前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结束了唐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国内几个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分裂局面,促进了民族的融

缂丝:又称缂丝,是宋代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依照图样用小梭子缀

轮廓以及细部,后用铜红料涂在纹饰周围空地,形成红底白话效果;二是白地红花效果,将铜红料成片涂称图案。

青花釉里红:将釉下彩青花和釉里红结合起来,用钴料和铜红料描绘或涂抹颜色。还有法华和五彩两种花彩 元瓷器器型特点:硕大厚重器多

装饰特点:刻花、画花、印花、贴花、堆塑、镂雕主要用于青白瓷、卵白瓷、青瓷装饰,青花、釉里红、五彩等主要采用绘花手法。“青花凤首扁壶”为元青花经典之作。

元代绘花装饰纹饰繁密,主辅结合,绘制精美,绘花主题装饰有三类,一个为整幅,图画为主;二为动物;三为植物。三、纳石失的发展

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石失”。元代加金织物,有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 纳石失的发展原因是原料充足,黄金和蚕丝较丰富。西域金绮工匠大批迁入。四、黄道婆的贡献

松江女艺人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经自己改造后带回家乡。其贡献主要在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两方面,推广和改进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自黄以来,棉织业迅速发展,对改变中国人民穿衣习惯有重大意义。五、元代漆器工艺

元代漆器较著名的有:雕漆、戗金、螺钿等

雕漆:主要装饰方法有:剔红、剔犀、剔彩。剔红名家:张成、杨茂。日称漆业为“堆朱杨成”戗金,又名沉金,日本称“沉金”。 螺钿

六、金属加工工艺及玉器等其他术语(课本结尾有解释,这里就不多写了)

珐琅:名品有朱碧山传世精品银质酒具槎(ch ā)杯。日本收藏的唐代银胎掐丝珐琅镜为我国最早珐琅器 条脱:一种首饰,也作“跳脱”、“腕阑”、“臂钗”。手镯一类的臂饰。 春水玉 秋山玉

第一件巨型玉雕作品“渎山大玉海” 明代工艺美术 

一、 明代工艺美术的总体风格特征,最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开创性的成绩

明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期。明初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其风格既不同于宋的纤巧工细,又不同于元的粗犷豪放,而有质朴敦厚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代表,很值得借鉴。结了许多理论著作,一些方法、制作原理和经验总结对后世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民俗中的吉祥符号。 二、 陶瓷

明景德镇陶瓷一枝独秀,称为“瓷都”,景德镇瓷器按工艺分为一下四种: 1、 釉下彩:明釉下彩主要有釉里红和釉下青花。

青花: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青花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

呈色素雅,故称“素三彩”。

3、斗彩:又称逗彩,指釉上彩和釉下彩拼逗成彩色画面。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完美之作。4、颜色釉

白瓷。以永乐甜白瓷为代表。甜白瓷除一部分素面外,还有画花和印花装饰的。红釉。以永乐红釉烧制最佳。称“鲜红”,宣德还创造了豇豆红这个品种。

2、 釉上彩:釉上单彩,红绿彩,釉上三彩和五彩。素三彩为三彩中特殊品种,以黄、绿、紫三色彩釉为主,没有红色,另外,明代文人画的兴盛为明代工艺美术题材的丰富,技巧的提升提高了帮助。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的指导、设计、制作,总明代工艺美术与世俗民众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自由、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浓重生活气息。民间装饰图案大量吸收了传统

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 黄釉 绿釉

三、 明代刺绣的发展以及顾绣的贡献

明代刺绣工艺形成南绣和北绣两支,以实用绣为主,南绣以“顾绣”为代表以“画绣”最有名。明进士顾名世一家内眷几代精于刺绣。最有名的是儿媳韩希孟,她的刺绣北称作“韩媛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元名迹方册》就是她的修作。响很大。

四、 明代金工代表景泰蓝和宣德炉

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人们认为初创时只有蓝色或认为景泰年间多用蓝釉作底色,故称“景泰蓝”。蓝非专指蓝色。制作过程包括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

宣德炉时明朝王室祭祀宗庙及陈设玩赏的铜制器皿。 五、 明式家具制作特点和风格

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方面采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明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明代家具可用四字概括为¡±简、厚、精、雅。明家具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体,做工以及装饰美,而且在于其蕴藏了一种浓厚的民族精神,极具东方神韵。 六、 明代竹雕

明代竹雕工艺兴起,以江南为盛,有竹根雕竹片雕等,代表性的流派有金陵、嘉定两派。金陵派有濮仲谦创立。

嘉定派创始人为朱鹤。与其子其孙合称“嘉定三朱”。  

顾绣的特点是选择绣稿以模仿古人名迹,丝理与画理结合,继承了宋以来画绣技法的优良传统,对清代江南地区画绣的发展影

 19、 在石髓上绘画花纹,20、18、 蚀花石髓:用化学处理经过腐蚀产生装饰花纹。用碳酸钠或碳酸铅一类的溶液作颜料,

 然后在炭火中烘烤,21、 使原肉红色的石髓变成白色,22、 形成花纹。 

秦汉的工艺美术 

汉代画像砖的产地以(河南、四川)最有特色。 

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主要装饰)、划纹、蓖纹、印纹、堆贴纹(北方装饰的特征)等。

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四神)。 

汉代砖瓦纹饰中的¡°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画象石: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

汉代丝织品的生产,以西蜀、齐为主要产地。(汉代为¡°经锦¡±,唐代为¡°纬锦¡±)并有了加金的技术。 

简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质,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

动,具有一种生命力的动感,云气纹饰飘动的,动物纹是飞翔奔跑的,一切都在动中;紧,画面紧凑,满而不散、多而不乱,密中求疏、疏中有密,交映成趣;味,装饰味,既样式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魅力。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按形式分类:、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时期的工艺品,它属于(虹管灯)类型的铜灯。、

成骨法较多);、人物骑猎纹(反映生活)。 

画象石:实际是祠堂墓室等建筑的装饰画,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我国最早的瓷器品种是(青瓷)。六朝时的种类已很多,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天鸡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纹是(莲花)和(忍冬)。、

六朝时漆器的(夹伫法、斑漆、绿沉漆)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我国最早的铜制家具是(禁)、(俎)。、

瓷器的呈色取决于(釉的成分、还原焰)因素。

《青瓷魂瓶》是(晋)时期的作品。

六朝时期瓷器工艺快速发展的原因:瓷器坚固、耐用、干净,不怕酸碱,盛食物不变味,易于洗涤,大大提高了实用价值。而且

它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与高雅的玉石的色泽和温润,很符合古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瓷器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约1200度左右。、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隋代丝绸最有特色的装饰花纹是(联珠纹、¡°贵¡±字纹)。 

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陵阳公样)。 

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纬锦),著名的陵锦纹样(陵阳公样)。、 

(铜镜、金银器)是唐代金属工艺中两个最重要的品种。 

 在器物上构成花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瓷器较高,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 我国陶瓷在(三国)时,才正式有了¡°瓷¡±,这时的瓷器以(青)瓷为主。、  汉代丝织纹样:、云纹(艺术风格特征);、动物禽鸟纹;、花卉纹;、几何纹(战国织绣纹特征);、文字图案(散点带壮分布,构 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

 19、 在石髓上绘画花纹,20、18、 蚀花石髓:用化学处理经过腐蚀产生装饰花纹。用碳酸钠或碳酸铅一类的溶液作颜料,

 然后在炭火中烘烤,21、 使原肉红色的石髓变成白色,22、 形成花纹。 

秦汉的工艺美术 

汉代画像砖的产地以(河南、四川)最有特色。 

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主要装饰)、划纹、蓖纹、印纹、堆贴纹(北方装饰的特征)等。

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四神)。 

汉代砖瓦纹饰中的¡°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画象石: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

汉代丝织品的生产,以西蜀、齐为主要产地。(汉代为¡°经锦¡±,唐代为¡°纬锦¡±)并有了加金的技术。 

简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质,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古拙而不呆板,质朴而不简陋;

动,具有一种生命力的动感,云气纹饰飘动的,动物纹是飞翔奔跑的,一切都在动中;紧,画面紧凑,满而不散、多而不乱,密中求疏、疏中有密,交映成趣;味,装饰味,既样式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魅力。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按形式分类:、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时期的工艺品,它属于(虹管灯)类型的铜灯。、

成骨法较多);、人物骑猎纹(反映生活)。 

画象石:实际是祠堂墓室等建筑的装饰画,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我国最早的瓷器品种是(青瓷)。六朝时的种类已很多,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天鸡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纹是(莲花)和(忍冬)。、

六朝时漆器的(夹伫法、斑漆、绿沉漆)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我国最早的铜制家具是(禁)、(俎)。、

瓷器的呈色取决于(釉的成分、还原焰)因素。

《青瓷魂瓶》是(晋)时期的作品。

六朝时期瓷器工艺快速发展的原因:瓷器坚固、耐用、干净,不怕酸碱,盛食物不变味,易于洗涤,大大提高了实用价值。而且

它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与高雅的玉石的色泽和温润,很符合古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瓷器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约1200度左右。、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隋代丝绸最有特色的装饰花纹是(联珠纹、¡°贵¡±字纹)。 

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陵阳公样)。 

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纬锦),著名的陵锦纹样(陵阳公样)。、 

(铜镜、金银器)是唐代金属工艺中两个最重要的品种。 

 在器物上构成花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瓷器较高,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 我国陶瓷在(三国)时,才正式有了¡°瓷¡±,这时的瓷器以(青)瓷为主。、  汉代丝织纹样:、云纹(艺术风格特征);、动物禽鸟纹;、花卉纹;、几何纹(战国织绣纹特征);、文字图案(散点带壮分布,构 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

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试述宋元时期织绣工艺的成就。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有锦、绫、琦(起,有纹彩的美丽丝织品)、罗、纱、绢、绸等。宋代盛

产锦,尤以蜀锦为天下第一。政府在四川设有锦院,募工织造。江南也是丝织品中心,在江宁、杭州、常州、扬州等地都设

有机构组织生产。宋代锦绫装饰花纹种类繁多,丰富多彩。锦的花纹仅可数的就有紫宝阶地、紫小滴珠方胜鸾鹊、红霞云鸾、青天落花、倒仙牡丹、绶带、瑞草、水藻戏鱼等数十种。宋代丝织品装饰花纹,除动物纹饰外,还有大量的植物纹和几何纹。织物用途主要是作为服饰、室内装饰、书画装裱等。元代的丝织品中,以织金锦最为有名,称之为

云、龙凤等。

试述宋代各窑场的特点:汝窑青瓷,其烧制的青瓷,含铁量适当,烧制过程中火焰控制适度,釉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

不以装饰为重,仅以釉色作为美化器体的手段。哥窑青瓷,哥窑瓷器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色等,以粉青色为正色,其特

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称¡°开片¡±。官窑青瓷,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色调淡雅含蓄,一般很少施加纹饰,除了有蟹爪纹开片,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钧窑青瓷,突出的釉色变化就是复色釉的烧制,即通常所说的¡°窑变¡±。龙泉窑青瓷,以粉青釉和梅子青形成独特的瓷器风格。耀州窑青瓷,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定窑瓷器的装饰

题材以花卉为主。磁州窑,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

釉画花¡±等。建州黑瓷,以兔毫釉为代表。吉州窑黑瓷,釉色上往往有黑、褐、黄等深浅变化,即所谓

等。

元代工艺美术

青花瓷是(釉上彩)彩瓷,始创于(元代)代。、 

元代陶瓷制作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   

元代的染织工艺得到很大发展,其中主要(毛纺织)、丝织和(棉纺织)。、 

元代漆器最主要的装饰是(雕漆)。 

元代著名的雕漆艺人是(张成)、(杨茂)。、 

釉里红: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

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代表性。 

景德镇,从元代开始,已渐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继续以青瓷为主。 

青花: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钴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

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

元代著名的纺织工艺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重大贡献:、改进了手刨去子,运用了轧车,进入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工效。、运用了新式弹弓,省力

省时。、提高了纺纱效能,由一个纺锭增加为三个。、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式,使普通的棉布呈现出图案花纹。

明代工艺美术

明清时期被称为¡°瓷都¡±的是(景德镇),被称为¡°陶都¡± 的是(宜兴)。、 

明代金属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景泰蓝)和(宣德炉)。、 

明代织锦主要的品种有(库缎)、(妆花)。、 

明代陶瓷品种除青花外,还有(斗彩)和(五彩)。、 

简述明代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明式家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简、厚、精、雅四字来概括:简即造型洗练;厚即敦厚,有

份量而不轻悄,庄重大方;精即作工精巧;雅即典雅。

明代丝织的四大产区:江浙、四川、山西、闽广。 

宋应星的《天公开物》,是明代手工业的科学总结,详细叙述了各种工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及其专业分工,是一 ¡°走马看妆花¡±之说。 妆花:¡°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 (代表窑,景德镇)(创新)  雕漆: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铁¡°玳瑁斑¡±、¡°油滴斑¡±¡°纳石失¡±。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片金法织成,一类是以捻金法织成。织金锦的装饰纹样非常丰富,有牡丹、莲花、菊花、玫瑰、梅花,其它还有祥

部极为重要的研究明代手工艺的宝贵资料,被外国学者誉为

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考工记) 斗彩: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

五彩:是明清彩瓷中色彩效果最浓艳的一种。用多种颜料在釉上绘制花纹,用色浓重,红绿对比,墨线钩边,色彩效果具有很强

的感染力。明,万历年间制品为佳。 

缠枝是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图案组织,具有时代特色。它以连续的波状为骨架,相间排列各种花朵,枝间饰以勾卷状的叶片。景泰蓝: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

其发展于明代景泰年间,并以蓝色为主而名之,具有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故又称作

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 

明代著名制漆名家,黄大成总结漆艺生产创作实践经验,写成了《髹漆录》,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它详细叙述了

制漆的工具及材料,制漆的各种弊病,色漆的制配,以及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装饰方法。

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结构架的结构,多用榫,而少用钉或胶。  明代家具的特色:、注意材料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又通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 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注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宋后期,李诫编修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是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明末,

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当时园林艺术的总结。园林建筑的大量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应的

发展。、木材的丰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木工具的提高。 

明代家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简即造型洗练;厚即敦厚,有份量,庄重大方;精即做工精巧;雅即典雅。明代家具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其设计原理是:、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

纹理,而不加掩饰。、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榫结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榫,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

之牢固。、注意工艺美:面的适当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

清代工艺美术

清代著名的蓝印花布产于(湖南长沙)。 

试述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技术的综合运用,制作上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法,高度的制作技巧,纤细精巧,有些作品逐渐走向纯玩

赏性道路,在制作上追求奇特的工艺技术,风格上一味追求繁缛绮丽的形式。举例

清代新创的彩瓷是(粉彩)和(珐琅彩)。、    

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是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

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通常都以翠蓝釉为底色,故又称作¡°景泰蓝¡±。 ¡°珐琅¡±,俗称¡°珐蓝¡±。因它盛行   ¡°景泰蓝¡±。  ¡°珐琅¡±,俗称¡°珐蓝¡±。因景泰蓝工艺的特点:形(良好造型取决于铜胎)、纹(优美的饰纹取决于掐丝)、色(华丽的色彩取决于蓝料的配制)、光(辉煌

珐琅彩:所用的色料,色彩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之感。珐琅彩的制作,瓷胎是在景德镇生产,运到北京加施彩

绘和二次烧制。具有¡°轻、薄、坚、细¡±的特点。珐琅彩以前俗称¡°古月轩¡±。(乾隆时期)又称¡°洋瓷¡±或¡°古月轩¡±,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特点是¡°轻、薄、坚、细¡±,画法细而碎,有立体感,其原料来自西洋,由内宫古月轩烧制。

琅料。 

《大禹治水图玉山》乾隆时期玉器的特色多巨型玉雕。(√) 

¡°软彩¡±。(雍正时期) 粉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后图案略有凸起,色度也因涂了粉底而变浅。色调柔和,题材多以近乎写实的人物、花鸟为主,笔工极细,风格淡雅,所以又称

掐丝珐琅演变而来的。 

画珐琅与铜胎掐丝珐琅的区别: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铜胎掐丝珐琅,是先掐丝显现出花纹,然后填以珐

琅料。 

画珐琅:也称铜胎画珐琅,它是和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相比较而言的。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实际是由铜胎 画珐琅与铜胎掐丝珐琅的区别:画珐琅,是先涂以珐琅,再在上面绘制花纹。铜胎掐丝珐琅,是先掐丝显现出花纹,然后填以珐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彩陶     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1)    2  新石器   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1)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选择,(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1) 

   3  青铜器   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1)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1)起源于商代以前,(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1) 

   4  金银错   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1) 

5  铜镜    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1)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1) 

6  带钩    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1)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1) 

7  夹纻    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1) 

8  玻璃    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1) 

9 《考工记》  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1)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1)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1)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1)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 

10  釭灯    汉代流行的一种设计优秀的铜灯。(1)设吸烟管能将烟气吸入灯身,(1)灯身常可盛水,令烟气溶于水,以降低空气污染。(1)灯罩能开合,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光照的方向。(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即属釭灯。(1) 

11  多子奁盒    一种设计优秀的容器形式。(1)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妆奁、具杯盒(1)。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1)今见的作品多为汉代漆器。(1) 

12  云气纹    成熟不晚于战国,是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1)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1)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1)又能使各装饰区产生统一的效果。(1)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云虡”图案。(1) 

13  汉代四神纹    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1)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1)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1)是汉代流行的装饰题材,(1)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1) 

14  瓷器   以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制坯,(1)上釉后,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器物。(1)胎体致密坚实,扣击发音清脆。(1)发明于中国,历史不晚于汉代,(1)两宋是其艺术顶峰。(1) 

15  越窑    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1)主要烧造青瓷,(1)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1)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1)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 (1) 

16  何稠   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1)祖籍应为中亚,(1)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1)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1)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1) 

17  窦师纶    初唐著名丝绸纹样设计家。(1)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 (1)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1)图案多取对称形式。(1)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1) 

18  夹缬    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1)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1),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1)花纹对称。(1)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1) 

19  联珠纹    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1)由连续的圆珠构成,(1)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1)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1)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1) 

    20  金银平脱    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1)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1)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

漆地上,拼成图案,(1)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1)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1) 

    21  雕漆    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1)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1)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1)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1)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1) 

    22  磁州窑    窑址在河北邯郸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1)宋金时代繁荣。(1)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1)图案往往简洁潇洒(1)。在中原影响很大。(1) 

23  影青    宋元称“青白瓷”,(1)釉色白中泛青。(1)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1)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1)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1) 

24  皮囊壶    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1)又称“马镫壶”、“鸡冠壶”。(1)有多种样式,(1)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1)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1) 

25  戗金银    传统漆器品种。(1)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1)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1)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1)宋代作品已极精美。(1) 

26  青花    以氧化钴为呈色剂,(1)在坯体上绘画图案,上釉后,入窑烧制的瓷器。(1)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因蒙古族尚白、尚蓝,(1)在元后期成熟,并从此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1) 

27  满池娇    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1)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1)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1)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1)并延续到后世。(1) 

28  渎山大玉海    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1)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1)呈色青黑,杂以白斑。(1)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1)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1) 

29  斗彩    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1)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1)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1)成化斗彩最负盛名,(1)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1) 

30  顾绣    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1)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1)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1)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1)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1) 

31  宣德炉    明宣德年间(1)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1)铜料经多次熔炼,(1)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1)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1)仿制品很多。(1) 

32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1)以铜为胎,(1)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1)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1)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1) 

33 《髹饰录》    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1)作者为明代新安的著名漆工黄成。(1)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1)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1)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1) 

34  明式家具    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1)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1)以苏州作品为典型。(1)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1)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1) 

35  珐琅彩    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基本为御用器,(1)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1)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1)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1)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1) 

36  粉彩    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用“玻璃白”在一些装饰部位打底,(1)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对比,(1)绘制图案采用渲染法,又称“软彩”。(1)雍正、乾隆粉彩声誉最高。(1) 

37  吉祥图案    一类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图案。(1)内容由题材的谐音、(1)寓意等手法组合而成。(1)品类繁多,反映的观念也很庞杂。(1)起源很早,到明清已极流行。(1) 

38  大禹治水图玉山   乾隆后期制作的陈设品,(1)为现存古代最大的玉雕。(1)青玉质,高两米多,重逾五吨。(1)据清宫藏宋代同名绘画设计,在扬州雕成。(1)表现传说时代,开山治水的宏大场面。(1) 

 

二、简答 

1  原始陶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    主要有捏制、泥条盘筑和轮制三种。(1)捏制适于制作小型器物,(1)造型一般不规整。(1)较大的器物常用泥条盘筑,(1)器物大多胎壁较厚。(1)轮制出现较晚,它可使器物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1)轮制有慢轮、快轮之分,前者早于后者。(1)以快轮拉坯成型,可使胎体极薄。(1) 

2  汉代漆器    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为中国漆器的黄金时代。(1)作坊遍布各地,以蜀郡和广汉郡最为著名。(1)广泛进入

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釦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1) 

3  两宋陶瓷    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1)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和折枝花出现最多。(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1) 

4  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1)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4 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5 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 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9 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盏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出,富丽华美。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

21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是明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是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第一章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

(1)、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

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釦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1) 

3  两宋陶瓷    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1)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和折枝花出现最多。(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1) 

4  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1)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4 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5 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 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9 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盏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出,富丽华美。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

21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是明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是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第一章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

(1)、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

几何纹:西周中期以前主要有:云雷纹(也称回纹,圆形的是云纹,方形的是雷纹)、勾连雷文、涡纹、方格纹、连珠纹、乳丁纹、弦纹等;西周中期以后主要有:环带纹、窃曲纹、鳞纹、重环纹、瓦纹等。

kui 也称夔龙纹)、龙纹和凤纹。

动物纹:饕餮纹(tao tie 又称:兽面纹)饕餮纹常配有云雷纹以烘托其神秘气氛;夔纹(6、青铜艺术的装饰特点:1、装饰与造型的有机统一;2、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性;

3、装饰富有立体观赏感; 4、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夏代是萌芽期,造型简单,工艺粗糙,纹饰极少,商初是发展期,不仅形制更为丰富,纹饰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两层纹饰,三层纹饰,且多以神秘的动物纹为主,一变夏代古朴风格为庄重神秘之感。商末至西周,是整个青铜工艺的鼎盛时期,器体厚重,纹饰精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模印的装饰手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纹饰造型繁琐细密但显得有些平板呆滞,缺乏生机;二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于青铜器纹饰之中。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概括的说:夏代古朴,商代神秘,周朝春秋时以秩序见长,战国则以活泼取胜。二.陶瓷

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品种除了继续烧制原有的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南方的印纹陶外,还创烧了白陶和釉陶,并在釉陶的基础上创烧了原始青瓷。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 胎质不同,陶用普通黏土,瓷用高岭土 2> 烧制温度不同,陶 800℃左右,瓷1300℃以上 3> 陶无波化现象,瓷无波化现象

4> 陶有一定的吸水率,而瓷的吸水率极低甚至没有 用石英石和黏土配制成釉料,涂在陶胎表面,烧制成彩陶。三、玉器

随着社会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进一步重视,商周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文化因素。小结要点:

时代变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奴隶主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工艺品上。

春秋战国的活泼:百家争鸣,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成为青铜装饰的主题之一。思考题:技术与工艺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提示:陶到瓷,红铜到铜,制铜工艺的进步等 秦汉 

一、 雄浑大气的秦汉雕塑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有现实注意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1、 陶塑,又称陶俑,是陪葬时使用的人物和器物模型,主要是素烧的红陶。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上,海带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汉代典型陶塑有: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2、 石雕

秦无石雕存世

周代的韵律美: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亡于酒色,下令禁酒,酒器被食器代替;周主张礼治和社会秩序,这些都体现在了该时期

将釉层涂在高岭土胎表面,烧制成瓷器。由于釉料中有铁质,故多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故又称原始青瓷。

几何纹:西周中期以前主要有:云雷纹(也称回纹,圆形的是云纹,方形的是雷纹)、勾连雷文、涡纹、方格纹、连珠纹、乳丁纹、弦纹等;西周中期以后主要有:环带纹、窃曲纹、鳞纹、重环纹、瓦纹等。

kui 也称夔龙纹)、龙纹和凤纹。

动物纹:饕餮纹(tao tie 又称:兽面纹)饕餮纹常配有云雷纹以烘托其神秘气氛;夔纹(6、青铜艺术的装饰特点:1、装饰与造型的有机统一;2、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性;

3、装饰富有立体观赏感; 4、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夏代是萌芽期,造型简单,工艺粗糙,纹饰极少,商初是发展期,不仅形制更为丰富,纹饰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两层纹饰,三层纹饰,且多以神秘的动物纹为主,一变夏代古朴风格为庄重神秘之感。商末至西周,是整个青铜工艺的鼎盛时期,器体厚重,纹饰精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模印的装饰手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纹饰造型繁琐细密但显得有些平板呆滞,缺乏生机;二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于青铜器纹饰之中。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概括的说:夏代古朴,商代神秘,周朝春秋时以秩序见长,战国则以活泼取胜。二.陶瓷

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品种除了继续烧制原有的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南方的印纹陶外,还创烧了白陶和釉陶,并在釉陶的基础上创烧了原始青瓷。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 胎质不同,陶用普通黏土,瓷用高岭土 2> 烧制温度不同,陶 800℃左右,瓷1300℃以上 3> 陶无波化现象,瓷无波化现象

4> 陶有一定的吸水率,而瓷的吸水率极低甚至没有 用石英石和黏土配制成釉料,涂在陶胎表面,烧制成彩陶。三、玉器

随着社会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进一步重视,商周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文化因素。小结要点:

时代变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奴隶主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工艺品上。

春秋战国的活泼:百家争鸣,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成为青铜装饰的主题之一。思考题:技术与工艺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提示:陶到瓷,红铜到铜,制铜工艺的进步等 秦汉 

一、 雄浑大气的秦汉雕塑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有现实注意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1、 陶塑,又称陶俑,是陪葬时使用的人物和器物模型,主要是素烧的红陶。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上,海带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汉代典型陶塑有: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2、 石雕

秦无石雕存世

周代的韵律美: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亡于酒色,下令禁酒,酒器被食器代替;周主张礼治和社会秩序,这些都体现在了该时期

将釉层涂在高岭土胎表面,烧制成瓷器。由于釉料中有铁质,故多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故又称原始青瓷。

3、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

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出展现人类世界 的清新可爱。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特点和成就

1、 以邺城为代表的新的都城布局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特点:

不同于以前都成不规整的形状,邺城的布局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短。宫殿和居民区分开。中部的南北方向的中心轴线安排重要的宫殿,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邺城的规整的有中轴线的封闭型都城,体现了古中国人的皇权思想,为唐都长安城的规划提供了典范。 2、 佛教建筑的大量营造

从建筑的类型看,佛教建筑可分为佛寺、石窟和塔三种类型。

1>佛寺的布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心佛塔式,另一种是佛寺。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石窟是对佛寺的模仿。

3>塔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有重叠 )、楼阁式、密檐式(河南嵩山嵩岳塔)、金刚宝座式。

三、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对后代中国的影响。

陶瓷从东汉末年陶瓷烧造技术成熟后,瓷器的制造一直延续到现在,较青铜器,漆器等有一下主要优点:1、 制造成本低廉 2、 易于造型和装饰

3、 轻便清脆,便于清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4、 类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使用者能获得心理满足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四、 染织与服饰以及中国内外文化交流

染织服饰是南北朝时期最能够体现中国内外文化交流的的工艺形式之一。

 

染织技术在这个时代进步不大。三国时期的马钧对改善织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织物以三国的蜀锦最为出名。中国染织。波斯、印度甚至希腊都是影响中国染织的国家。这就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织物图案呈多元化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住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服饰。一些胡服因素被吸收到中原服饰中。

唐 

一、 唐的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唐的主要时代特色是容纳百川的大唐气象,处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这使得隋唐时代的工艺美术都有一种开放和博大的气魄。反映在工艺文化上,是造型的饱满、色彩的浓艳、品种的丰富。唐的开放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工艺美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 唐代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意义

1、长安城:

长安城的布局(大处)继承了古代的都城布局传统,规划性很强,很大限度体现了城市的实用功能。长安城有如下重要特点:1>城市外部轮廓和内部区域的轮廓基本为方形,整体给人以相当规范的感觉。感,为后世所采用。划分城市区域的主要是一些街道。3>各区域基本呈东西对称格局。 唐代宫殿(小处)风貌:

2>在城市规划上,宫城区、皇城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各不相因。分开的做法既方便城市的管理,又增加了皇室的神秘威严

2>石窟在中国北方较多,因地制宜建造,有著名的 洛阳龙门石窟(结合了木结构建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

外国西域文化对我国染织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中国丝织品采用了有异域特色的图案。另外西域织物直接影响

外设围墙,围墙上辟门进出。围墙四角设四座角楼,殿堂建于围墙内中央,墙内宫殿其他的地方配合园林。建筑和环境融为整体。

唐代宫殿布局对后世宫殿设计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也影响了邻近的国家。 2、佛教建筑

唐时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中国化完成。出现极有规模的佛教建筑。 佛光寺大殿

唐代的佛塔基本保持了简洁雄伟的风格,一般没有装饰,内建有楼梯,唐代佛塔既有宗教性质,又有游乐性质,有文化意义同时增加了实用功能。典型佛塔:大雁塔

唐代建筑之最:

最出色的敞肩石拱桥——安济桥,最宏伟壮丽的都城——长安城,中国现存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物——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麟德殿。 三、 唐代陶瓷的主要成就

“南青北白”在唐朝已成定局。白釉瓷和青釉瓷也成为后世瓷业的两大主流。烧制白瓷比较著名的是北方的刑窑,青瓷比较著名的是越州窑和岳州窑。

越窑的中心窑场在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海地区,今在浙江慈溪县内。越窑历来誉为诸窑之首。越窑特点是胎薄,坚硬细腻,釉色均匀青翠,始于饮茶。为宫廷生产的又叫“秘色瓷”。越窑装饰方法多样,造型也有新的式样。典型器型有双龙耳瓶。

洞庭湖地区,以岳州窑为代表,越窑最早使用匣体。

青花瓷:是以钴蓝为颜料,在瓷胎上绘制花纹,然后涂一层透明釉,在彩瓷,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多种瓷器。

釉下彩绘瓷由长沙窑创烧,长沙窑又称铜官窑。现在素胎上画彩,然后涂釉烧制,烧成后彩绘不褪色。釉下彩打破青、白单一色调。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绘成花朵、斑点等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所谓色彩,不能理解为只是三种颜色,其实可多可少。造型与雕塑结合。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常作为陪葬明器。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宋代工艺美术

一、 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

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 二、 宋瓷,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按体系分,分别有“青瓷体系、白瓷体系、黑瓷系”等。1、 青瓷体系

汝窑(河南宝丰县清凉寺)

官窑:皇家自办,烧制御用瓷器,有“紫口铁足”成为南宋瓷器精品。哥窑与龙泉窑(即弟窑)(浙江龙泉县)哥哥 章生一 弟弟 章生二

哥窑瓷器最大特点是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弟窑,既龙泉窑

钧窑:河南省禹县,以绚丽多彩著称于世,突破以铁为呈色剂,创造铜红釉窑变技术。2、 白瓷体系

1200℃的高温下烧成。

定窑(中心窑场位于河北曲阳县灵山镇)

磁州窑:宋代著名民间窑,以白地黑花剔刻装饰最有特色。3、 黑瓷系:釉汁的铁含量达到8%,瓷呈纯黑色

建窑:福建建阳县水吉镇 吉州窑:江西吉安永和镇

宋瓷特点:

1、 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 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 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

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 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

韵。

三、 宋代家具

宋代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改变中华阿民族自商周以来的跪地而坐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时期。宋代家具受建筑影响,改变以往的“箱形壶门”结构,大多采用洗练单纯的梁柱式框架结构,方方正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四、 宋代服饰风格特点

宋代服饰总体上看是保守的。官府尚古制、古朴、典雅、自然。民服素雅,简朴。宋代服饰这一风格,与北宋统治者推行儒家思想有关。官服等级森严,去除唐时不合礼制的部分。五、 关于漆器及纺织的一些名词

雕漆:又称“剔红”,先在漆胎上涂上十道朱色漆,再刻花纹,达到浮雕效果。此外还有 “剔黄”、“剔绿”、“剔黑”等品种,根据漆色而定。朱黑相间称“剔犀”,有朱,黄,黑,既所谓“三色更叠”,则称“剔彩”。

金漆:有戗金,描金,戗银,填彩等用金粉作为装饰的漆器。主要有戗金和描金。戗金:宋代的一种新的工艺,先用特制的工具再漆面上刻花,再在刻纹中上漆,最后填以金粉。填银称为戗银,填彩称为填彩。描金是用金粉在漆器上绘画花纹,又称“泥金”。

嵌螺钿:螺钿就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粘贴在素镜上。

金银平脱:金银平脱则是将金银薄片刻成各种纹样,粘贴在素地上,全面髹漆数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十分贵重。织上去,图案花纹凌空而视,犹如雕镂而成,花纹两面相同。元代

一、元代的时代特征

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性格、宗教、风俗、习性、文化等因素给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面貌。合。

蒙古帝国征服过程中,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形成这个时期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宗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元工艺美术在一定陈独上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蒙古族游牧文化和蒙古贵族的审美情趣。二、元陶瓷的贡献

元代开始,南方的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除了烧制青、白瓷,还创烧了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身。因常印有“枢府”二字,又俗称“枢府器”。

釉里红和釉下彩青花的烧制是元代瓷器最突出的成就。

釉里红:以铜为呈色剂,难度较大,初创阶段釉里红发色多不纯正。后创两种技法,一名“釉里红拔白”

,绘红前在胎上刻画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其釉层较厚,白中微泛青色,有如鹅蛋色泽,顾称卵白,为元永乐薄胎甜白瓷的前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结束了唐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国内几个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分裂局面,促进了民族的融

缂丝:又称缂丝,是宋代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依照图样用小梭子缀

轮廓以及细部,后用铜红料涂在纹饰周围空地,形成红底白话效果;二是白地红花效果,将铜红料成片涂称图案。

青花釉里红:将釉下彩青花和釉里红结合起来,用钴料和铜红料描绘或涂抹颜色。还有法华和五彩两种花彩 元瓷器器型特点:硕大厚重器多

装饰特点:刻花、画花、印花、贴花、堆塑、镂雕主要用于青白瓷、卵白瓷、青瓷装饰,青花、釉里红、五彩等主要采用绘花手法。“青花凤首扁壶”为元青花经典之作。

元代绘花装饰纹饰繁密,主辅结合,绘制精美,绘花主题装饰有三类,一个为整幅,图画为主;二为动物;三为植物。三、纳石失的发展

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石失”。元代加金织物,有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 纳石失的发展原因是原料充足,黄金和蚕丝较丰富。西域金绮工匠大批迁入。四、黄道婆的贡献

松江女艺人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经自己改造后带回家乡。其贡献主要在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两方面,推广和改进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自黄以来,棉织业迅速发展,对改变中国人民穿衣习惯有重大意义。五、元代漆器工艺

元代漆器较著名的有:雕漆、戗金、螺钿等

雕漆:主要装饰方法有:剔红、剔犀、剔彩。剔红名家:张成、杨茂。日称漆业为“堆朱杨成”戗金,又名沉金,日本称“沉金”。 螺钿

六、金属加工工艺及玉器等其他术语(课本结尾有解释,这里就不多写了)

珐琅:名品有朱碧山传世精品银质酒具槎(ch ā)杯。日本收藏的唐代银胎掐丝珐琅镜为我国最早珐琅器 条脱:一种首饰,也作“跳脱”、“腕阑”、“臂钗”。手镯一类的臂饰。 春水玉 秋山玉

第一件巨型玉雕作品“渎山大玉海” 明代工艺美术 

一、 明代工艺美术的总体风格特征,最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开创性的成绩

明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期。明初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其风格既不同于宋的纤巧工细,又不同于元的粗犷豪放,而有质朴敦厚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代表,很值得借鉴。结了许多理论著作,一些方法、制作原理和经验总结对后世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民俗中的吉祥符号。 二、 陶瓷

明景德镇陶瓷一枝独秀,称为“瓷都”,景德镇瓷器按工艺分为一下四种: 1、 釉下彩:明釉下彩主要有釉里红和釉下青花。

青花: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青花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

呈色素雅,故称“素三彩”。

3、斗彩:又称逗彩,指釉上彩和釉下彩拼逗成彩色画面。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完美之作。4、颜色釉

白瓷。以永乐甜白瓷为代表。甜白瓷除一部分素面外,还有画花和印花装饰的。红釉。以永乐红釉烧制最佳。称“鲜红”,宣德还创造了豇豆红这个品种。

2、 釉上彩:釉上单彩,红绿彩,釉上三彩和五彩。素三彩为三彩中特殊品种,以黄、绿、紫三色彩釉为主,没有红色,另外,明代文人画的兴盛为明代工艺美术题材的丰富,技巧的提升提高了帮助。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的指导、设计、制作,总明代工艺美术与世俗民众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自由、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浓重生活气息。民间装饰图案大量吸收了传统

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 黄釉 绿釉

三、 明代刺绣的发展以及顾绣的贡献

明代刺绣工艺形成南绣和北绣两支,以实用绣为主,南绣以“顾绣”为代表以“画绣”最有名。明进士顾名世一家内眷几代精于刺绣。最有名的是儿媳韩希孟,她的刺绣北称作“韩媛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元名迹方册》就是她的修作。响很大。

四、 明代金工代表景泰蓝和宣德炉

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人们认为初创时只有蓝色或认为景泰年间多用蓝釉作底色,故称“景泰蓝”。蓝非专指蓝色。制作过程包括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

宣德炉时明朝王室祭祀宗庙及陈设玩赏的铜制器皿。 五、 明式家具制作特点和风格

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方面采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明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明代家具可用四字概括为¡±简、厚、精、雅。明家具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体,做工以及装饰美,而且在于其蕴藏了一种浓厚的民族精神,极具东方神韵。 六、 明代竹雕

明代竹雕工艺兴起,以江南为盛,有竹根雕竹片雕等,代表性的流派有金陵、嘉定两派。金陵派有濮仲谦创立。

嘉定派创始人为朱鹤。与其子其孙合称“嘉定三朱”。  

顾绣的特点是选择绣稿以模仿古人名迹,丝理与画理结合,继承了宋以来画绣技法的优良传统,对清代江南地区画绣的发展影


    相关文章

    2012年美术报考指南

    2012年美术报考指南已出版,现面向全国考生征订 内 容 简 介 2012年美术报考指南在往年的基础上,对图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丰富,书中包含了艺 术高考中的近500所院校的招生录取信息,信息详实.丰富,全面揭示美术高考的方方面面,真正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题(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2.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 ...

    五年级美术上册

    五年级上册美术学期备课 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 ...

    招贴设计教案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方向)专业课程教案 招贴设计 一. 说明 (一) 课程性质 招贴设计课程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平面广告设计人才和广告设计师必须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三个方面的职业能力:招贴广告策划能 ...

    幼儿美术美美鞋垫

    美美鞋垫 (油画棒) 活动目标 1. 欣赏民间刺绣鞋垫,感受对称图案以及明快色彩的装饰效果. 2. 巩固对称装饰的经验,常使用对比色装饰鞋垫. 3. 能大胆表述对色彩的感受,体验装饰鞋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认识各种色彩,初步 ...

    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 ...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670111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学院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的 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系统.科学地将三大构成基本概念.原理及在 ...

    520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 <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送审稿)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研制组 2015年5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 2 一.课程性质 -------- ...

    美术专业自我鉴定

    工艺美术专业的“作画”课程与教材依赖性不大,不一定使用指定教材,尤其素描、色彩不用教材也可(看基础喽), 对于“构成”“包装设计”等等只要是找一本比较新、内容全的的即可,因为这方面有一些新名词,如果完全自学的话可能不知道, 还是要紧跟“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