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沙僧的形象

邯郸学院成人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

学 生 唐红芬

指导教师 闫潇宏 教授

年 级 2009 级 专升本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部 中文系

邯郸学院中文系

2011年7 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闫潇宏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1 年 7 月 30 日

摘要:《西游记》取经集团中最不为人们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翻开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竟没有一本谈到沙僧。有关沙僧的专题论文亦可指数,只有张静二、钟婴、刘士昀、萧登福、夏敏、张锦池、单良等先生,曾从不同角度论及这个形象。几位先生几乎不约而同认定,沙僧并不是个性苍白的艺术典型,其无个性即是个性。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分析研究了沙僧形象的性格特征、团队作用、社会价值、文学价值,认为沙僧形象是封建时代劳苦大众的典型,其形象的塑造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文学意义。

关键词: 西游记 沙僧形象

劳苦大众典型

Abstract The most Inconspicuous image in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Drifting image Typical working class

目 录

摘 要„„„„„„„„„„„„„„„„„„„„„„„„„„„Ⅰ 外文页„„„„„„„„„„„„„„„„„„„„„„„„„„Ⅱ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现状综述„„„„„„„„„„„„„„„„„„„„„„1

二、沙僧的典型性格特点„„„„„„„„„„„„„„„„„„„ 1

(一)任劳任怨、勤恳敬业„„„„„„„„„„„„„„„„„„ 1

(二)秉性善良、义重情深„„„„„„„„„„„„„„„„„„ 2

(三)心志坚定、勇往直前„„„„„„„„„„„„„„„„„„ 3

(四)世故但不圆滑„„„„„„„„„„„„„„„„„„„„„„4

三、沙僧在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4

(一)沙僧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4

(二)沙僧在取经队伍中起着后勤保障的作用„„„„„„„„„„5

(三)沙僧是取经队伍的调和剂,调和了各方的矛盾„„„„„„„5

四、沙僧形象突出文学价值„„„„„„„„„„„„„„„„„„6

五、小结„„„„„„„„„„„„„„„„„„„„„„„„„„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浅析《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

引言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中数沙僧最不起眼, 论资排辈, 他居于老末。作者吴承恩构思主要人物形象体系, 将他安设在取经队伍的次要位置上, 用墨量少而色淡。不过,只要我们挣脱惯性思维的桎梏、立足于整体角度去深掘其形象内涵, 即可发现, 沙僧形象决非可有可无,他不仅是一个血肉饱满、具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而且还是《西游记》主要人物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他老实善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同时他又循规蹈矩、驯顺服从、明哲保身。这一形象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表现了农耕文明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精神特质。

二、沙僧的典型性格特点

沙僧是农耕时代下普通民众的典型代表,因此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的传统美德,他秉性善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正是这些美德,使得沙僧成为了《西游记》中的无名英雄。

(一)任劳任怨、勤恳敬业

沙僧一直是踏踏实实,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象悟空那样好名,也不象八戒那样具有不泯的贪欲。他最直接的责任是照顾唐僧的起居生活,“ 登山牵马”。这些事情显得琐碎平凡,但沙僧都将其处理得有条不紊, 并且还时常帮助八戒挑担。遇到妖魔鬼怪时, 他一般都是看守行李、马匹, 但一旦直接参加战斗, 就绝不象八戒那样临阵脱逃。“四圣试禅心”时, 唐僧要他留下招赘, 他表示“ 宁死也要往西天去, 决不干此欺心之事”。所以,八戒常常说自己“ 老实”,“若论老实,象师兄就摆一队,也不如我”。而实际上,取经队伍真正的老实人却是沙僧。

沙僧的突出特点就是默默奉献。在取经途中,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像八戒动辄在行者已打死的妖怪身上还筑上一钯,嘴里大叫:“此是老猪之功!”(第70回)这种事儿沙僧是不会干的。面对孙悟空的天马行空,沙和尚虽然也曾有“嫉妒之意”,却能迅即自我克服,因而不仅始终没有去干扰孙悟空的建功立业,反倒在全力助成。沙僧一般在两个师兄都去降妖时,默默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任。当妖怪来袭,自己明知本领低微,也要挺身而上。

《西游记》的作者不厌其烦地交待西行路上谁护卫唐僧, 谁看管马匹、行囊,也不全是多余之笔, 它使我们看到《西游记》不能缺少沙僧这个角色。沙僧的勤恳敬业正是通过他留守“后方”这种典型环境表现出来的。尽管沙僧没有孙悟空那无边的法力,打败仗多,打胜仗少,单枪匹马往往敌不过武艺高强的魔王妖精,但对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勤勤恳恳,竭力尽

心去完成。他留守“后方” 前后有二三十次之多,每一次他都是听从吩咐,身不离唐僧左右。有一次, 猪八戒去取水化斋未回,如果不是唐僧饥渴难忍,他不会轻易离开唐僧半步。就在他去寻找猪八戒之前,还先“稳了行囊, 拴牢了白马”, 和师父交侍了一句才走。可见,他是多么细心周到,和猪八戒毛毛躁躁, 不负责任,没有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遇敌情,尽管他力薄势孤,却置生死于度外,毫不迟疑,掣宝杖朝妖魔当头便打,尽到他保护唐僧的微薄之力。当假行者把唐僧打昏在地,抢走了青毡包袱时,他又不怕疲劳,日夜兼程, 几经周折去讨回包袱„„,所有这些情节,都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沙僧的勤恳敬业。

(二)秉性善良、义重情深

唐僧虽然也十分善良,但他的善良多表现为是非不分, 人妖不辨,总给人做作的感觉,只有沙僧的善良,才是发自性情的真情实感。八戒贪色,做了一夜“绷巴吊拷女婿”,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了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①。悟空被三昧真火烧得火气攻心,是沙僧跳进水中救出悟空见到悟空“浑身上下冷如冰”,他便不由得“满眼垂泪”, 痛哭失声。九头狮子精拷打悟空,“沙僧见打得多了,甚不过意道‘我替他打百十下罢。’,唐僧被妖怪变成了猛虎,又受到悟空的“揭挑”,是沙僧“近前跪下”,恳请悟空“万望救他一救”。黄袍怪揪着百花羞来到被捉的沙僧面前对质,沙僧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毅然替百花羞圆谎。这种出自内心的或者说是潜意识的善良,又和他的老实密不可分。

取经队伍中,沙僧最关心也最敬佩的人是唐僧。在他看来,唐僧的一言一行都堪为佛教信仰的楷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唐僧将其从罪孽深重的流沙河中救了出来,才有他后来皈依佛门,修成正果。取经途中,他对唐僧忠心耿耿,嘘寒问暖。无时无刻不把师父放在心上。每到一处地方,唐僧要下马来休息,他总是毕恭毕敬地搀扶师父下马;每当唐僧饥渴难耐时,又总是他细心将茶水端上。完全是一个忠实老仆人的形象。在小说第八十六回,隐雾山的豹精用计骗了唐僧,八戒将妖洞之门筑破。妖精抛出一截树根做成的假唐僧头,被悟空识破。紧接着又抛出个真人头,骗过了悟空师兄弟,三人齐声大哭。悟空、八戒去报仇归来,到“唐僧”坟头,“见沙僧还在哭呢”,虽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由此可见沙僧对师父的真情一片。此外.沙僧对唐僧的性情了如指掌。小说第七十二回,唐僧见春光明媚,又道路平坦,意欲亲自去村子里化一回斋,悟空、八戒坚决反对,只有沙僧,充分地理解唐僧想自我表现一下的心意,因而不仅不阻拦反而劝说慑空与八戒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是化斋来,他也不吃”②。沙僧对唐僧的心性知道得很清楚,但为照顾师父的面子,他没多说,真可谓唐僧的知音。正因如此.唐僧在取经路上对悟空念紧箍咒,骂八戒“呆子”、“夯货”,却从来未数说过沙僧。

(三)心志坚定、勇往直前

沙僧是师徒四人中最不起眼、不善言辞的一个,但却是取经事业的坚定者。取经途中.唐僧面对险山恶水、妖魔鬼怪,不断产生畏难情绪,动辄流泪哀叹。一听到有妖怪,就“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挣挫不动”,“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 ③。他

因半夜解手着了凉,患感冒病倒在旅店就感到自己快病死了,还给唐太宗写信:“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违。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悟空因与唐僧的矛盾重重,多次表示愿回花果山逍遥自在,“称王道寡,耍子儿去”;小说第四十回,红孩儿作法,将唐僧摄走,无影无踪。悟空因师父不听劝告,认妖为善,气极之下说出“散伙”的话。八戒极力赞成,而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苦苦劝阻:“师兄,你都说的是哪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反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八戒则从取经伊始,就一直念叨着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去陪媳妇。惟独沙僧从未抱怨路途艰难.更投有生过回流沙河再做水怪的念头。如果说悟空的取经图名不图利,八戒则图利不重名,而沙僧才是不为名利,一心皈依佛门。指望取经成功后能成为正果以赎前罪,因此不但毫无退悔,还曾三度劝说八戒。一次是师徒离开火云洞以后一个多月,三藏思乡心切,八戒深恐魔障凶高,灵山难达。他就勉励八戒:“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另一次是在四众离开比丘国后,三藏又兴思家之念。八戒亦觉路远难到,沙僧便劝八戒“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 ④;最后一次是当诸圣取得真经,来到通天河西岸,八戒再生退意,沙僧又劝他“休抱怨”。可见,沙僧对取经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一点不逊色于唐僧。不仅如此,他还在漫长、艰险的取经途中充当了打气筒的作用,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粘合剂”。

(四)世故但不圆滑

一般情况下,作者笔下的艺术典型往往是在各具面目的陪衬人物联系中存在的,通

过各形象的比较,映照出主要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沙僧较为特殊,他是在几个有着显著性格特征的艺术典型的相互联结中,在他们鲜明性格光彩的辉映下凹现出来的典型形象。所谓凹现就是被金圣叹赞为“神奇之笔”的“写彼人而令此人生色”之法。鲁迅也说,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人来比较、衬托的”⑻悟空的疾恶如仇、八戒的一路怨声反衬出沙僧的驯良服从、无怨无悔;行者、八戒对功果的不经意正比较出沙和尚拜佛求经的耿耿之心。在取经队伍里各个艺术形象的对照与联系的虚写中诞生的沙僧形象却是个审美实体,他既表现形象自身的思想感情,也含蓄着作者的情感认识。

沙僧曾经做过卷帘大将, 见过世面, 故说话做事都十分得体。悟空要和红孩儿认亲, 沙僧就说“ 哥啊, 常言道三年不上门, 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 又不曾往还杯酒, 又没有个节礼相邀, 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红孩儿三昧真火厉害, 是沙僧提醒悟空“ 以相生相克”的道理, 用水来灭火。八戒、沙僧疏于防守,地涌夫人趁机掳去了唐僧, 气得悟空大嚷大叫要打死二人。面对悟空的怒火, 八戒“ 慌得走也没路”,“沙僧却是个灵山大将, 见得事多, 就软款温存, 近前跪下”,说道“无我两个, 真是单丝不线, 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 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 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 打虎还得亲兄弟, 上阵须教父子兵。”一席话平息了悟空的火气。

三、沙僧在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从《西游记》的结构设计上来看,《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普通的神话人物,作者也不是简单的通过人物的性格或者活动来展演或推动故事情节。而是每设计一个人物就赋予每一个人物一种直接的目的。西游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的象征性符号,每一个人物都有佛学寓意,都承担完成小说主旨的使命。沙僧在整个故事中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马夫和杂役,也承担着他异常重要的责任。这主要体现在:

(一)沙僧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西游记》中常出现“心猿”、“意马”、“元神”等似佛似道的宗教学术语言,从这些用语及文章的内容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宗教方面“五位一体”的结构引入文中:孙悟空寓为“心猿”,白龙马寓为“意马”、唐僧寓为“元神”、猪八戒寓为“情”,而沙僧则寓为“性”。这“心猿.意马.元神.性.情”其实是一个人身上的五个重要方面,把它们分开,可以外化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各人有各人的表现形式,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成为一个人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人的整体。“作者这种五位一体的设计,主要来自于佛家修炼的五个法门,即心神意情性,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一心向佛,只有元神赋予的一种志向、一种追求还不行,还必须磨炼自身的心、意、情和性,使它们和一心向佛的元神保持一致,修佛才能成功。这同时也寓意着他们五个人是一个整体,沙僧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五位一体的人物设计模式在小说艺术塑造上是非常新颖而且富有创造性的”⑤。

沙僧在西行路上,不犯孙悟空自负过头、急躁冒进的错误;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因斤斤计较,打小算盘,屡屡让师徒四人陷入窘境。他显得清醒、稳健,赢得大师兄孙悟空的充分信赖。在取经四众中,沙僧之所以能时不时表现清醒冷静,是因为他能做到“虚心”。正如张宇初在《岘泉集·冲道》中写道:“故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乎心也。盖心统性情,而理具于心,气囿于形,皆天命流行而赋焉,曰虚灵,曰太极,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为太极也。⋯⋯人与万物同居于虚者也,然以方寸之微而能充乎宇宙之大、万物之众、与天地并行而不违者,心虚则万有皆备于是矣”⑥。按张宇初的意思心虚可以使人产生洞察力。考察小说情节我们会发现,在西行路上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往往失败于孙悟空或猪八戒的心气浮躁,他们或骄傲轻敌,或任性使气,总体上都不如沙僧沉着冷静、深思熟虑。沙僧以他虚而守一的修为,使他成为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沙僧的心虚还表现在他没有孙悟空的自负,也没有猪八戒的自私,能够清醒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能够胸怀大局,尽其智能。

(二)沙僧在取经队伍中起着后勤保障的作用

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内外矛盾不断交织的过程。在对外方面,主要是指取经集团与外界的妖、神以及自然灾害之间的抗争。在这方面,沙僧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唐僧,看护行李马匹的作用。孙悟空是降妖伏怪的主将,猪八戒,是开路先锋以及孙悟空的帮手。而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唐僧,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夫俗子,经常自身难保,更别提看

守行李马匹了。但是他又是极为重要的人物,没有了唐僧,就无所谓取经了,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来保护唐僧,看守行李马匹。沙僧就是这样一个甘当后勤人员的人物形象。他做事细心而稳重,不似猪八戒的粗枝大叶,也不似孙悟空的暴躁任性,他一心向佛对取经抱着一颗坚定虔诚的心,不似猪八戒常嚷着散伙,也不似孙悟空叛逆妄为。由沙僧这样一个人物来照顾保护唐僧、看守行李马匹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沙僧的存在使唐僧这个取经的核心人物处于更加安全的地位,同时也使得孙悟空能后顾无忧的去大展拳脚,斩妖除魔。

(三)沙僧是取经队伍的调和剂,调和了各方的矛盾

西行取经是漫长的旅程,而取经集团内部每个人又各有性格,摩擦是难免的,其中以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激烈。唐僧是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他时刻以佛门弟子为警戒,以身作则,严于自律。而孙悟空则是不服约束,自由自在,任性妄为的,因此矛盾经常由两人引起,有时激烈程度甚至大于外界矛盾。猪八戒在二人起冲突时除了落井下石,火上泼油,别的就没有了。而沙僧可以视为本事不大但对团队的价值观强烈认同的人,他在取经集团的核心任务之问和团队的主力成员起冲突时,起到了调和矛盾的作用。如第八十一回时孙悟空去追地涌夫人时,把唐僧交于猪八戒和沙僧,但由于他们俩一时疏忽让唐僧被抓:行者怒气填胸,也不管好歹,捞起棍来一片打,连声叫到:“打死你们!打死你们!”,那呆子慌的走也没路,而沙和尚却近前跪下道:“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来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达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徒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⑦一席话说得孙悟空平息怒气,解决了一场可能散伙的矛盾。在第八十回,唐僧对能否取得真经感到忧虑,八戒附和,眼见唐、猪、孙三人又要因这个问题起摩擦,沙僧此时站出来呵斥二师兄:“莫胡谈,只管跟大哥走。”一场争执被沙僧的一个举动一句话所平息,可见沙僧在调和集团内部矛盾方瑶所起到的作用。

四、 沙僧的心理结构特点

(一)沙僧具有奴性的心理

沙僧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出身,其实就是玉帝跟前的一个使唤的奴才而已,负责侍候

玉帝的生活,如果没有奴才的心理,他也许不会甘心做这个卷帘子的将军。被贬凡间,发落流沙河,他不光要饿着肚子还要定时受玉帝手下天兵天将的刑罚,定期受锥刺肋骨三千次的苦楚,但是他没有反抗,没有逃脱,对于玉帝他既不敢像孙悟空那样大闹天宫一番,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借机撒气(如:大闹披香殿)。沙僧做的就是忍受,跟随唐僧之后,他虔诚一片,从未和师傅有过一句争吵,侍奉唐僧左右无微不至,这不正是沙僧侍候人的能耐吗?这一点 在平顶山遇险时最能看出。孙悟空抓弄猪八戒,让他巡山,八戒开始不去愿意留下,可孙悟空说,留下就要照顾师傅;师傅饿了你做饭、渴了你倒水、出恭扶着、头痛脑热还要煎药„„老猪一听赶忙说:我老猪心粗这些琐事干不来,宁去巡山也不侍候唐僧。可见每次留下沙僧

一人振定后方时,他是如何侍候唐僧的,如果不是一个好奴才,估计老沙也会像猪八戒一样

经常挨骂。

(二)沙僧具有小人物的心理

沙僧不仅有奴才心理而且是一个小人物的代表,不但聪明才智不如孙悟空,而且本

领有限,是一个不在饭通上、也不在饭桶下、正好是饭桶的人物。每次唐僧遇难时,孙悟空

带领猪八戒前去降妖救师傅,大展武功,沙僧在后方没有丝毫怨言,他不去争功默默不吭,

难道沙僧真的甘于寂寞吗?不,沙僧是想的,但是本领不行罢了。还有当难题摆在师徒四人

面前时,要去请人帮忙,沙僧没有请过一次,猪八戒请了一次观音但没有成功。每次请人都

是孙悟空的事儿。不仅仅是孙悟空的速度快,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更是因为孙悟空的名头

大(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七十二变,别人惹不起)。你想想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红孩儿

的火如此厉害,沙僧去请龙王,龙王会他面子吗?路过黑水河时,八戒、沙僧前去大战妖精,

可是都不是对手,孙悟空打听完妖精的来历后,到西海一句话龙三太子就来了,降伏了妖精,

你想进西海龙宫,沙僧八戒不是更有能耐吗?可是沙僧的面子够用吗?就算有唐僧这个“金

蝉子”当靠山,别的大仙可能也不理他,这不就是一个小人物吗?再说西天取经成功,论功

封赏,沙僧仅就封了个小小的罗汉而已!不是佛也不是菩萨,名列三等,多么渺小啊!

(三)沙僧有正统观念的思想

说道正统,中国儒家有在家尊父母,出门尊师长儒士的习惯,还有忠君报国,忠心

不二的观念。沙僧被贬流沙河,本就是一个处罚过分的决定,但是沙僧并没有太多的怨言,

没有对玉帝表示反对,这就是忠君,反观孙悟空、猪八戒他们,一个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也没有完全驯服,上天庭依然大摇大摆,见到玉帝仍然喝个大诺而已;另一个调戏嫦娥犯得

罪那叫一个大啊, 被贬凡间,就该积极改造争取早日重返天庭,可猪八戒却更加放纵自己,

开始当了个倒插门儿,接着又要强霸高翠莲,取经一路时不时闹着散伙再回高老庄,可见猪

八戒对天庭那一套规矩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处罚也没有给他带来警示。沙僧则不然,失手

打碎琉璃盏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比起孙悟空猪八戒犯的罪来说,几乎说不是什么事儿,但沙

僧的教训是以后侍候唐僧一定小心翼翼,听师傅的话,不惹师傅生气,对师傅无论是正确还

是错误的决对不去反对,如: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打死了三个白骨精的妖身,猪八戒 抓弄孙悟空说使了降眼法,于是唐僧三次念动紧箍咒,使孙悟空受到跟随唐僧以来最严厉的

惩罚,唐僧是凡夫俗子,分不清是非,难道沙僧也分不清吗?但沙僧没有驳斥八戒,也不敢

违拗唐僧,可见沙僧对唐僧的愚忠,是非放在了一边,尊重放在首位。红孩儿计赚唐僧后,

孙悟空气得要散伙,猪八戒当然是一百个赞成,但是这个时候的沙僧却表现出极大的忠于师

傅的忠心,也表现出沙僧忠于取经事业的决心,说得孙悟空都低头认错。这样的忠是就是封

建社会的忠君报国吧。

(四)沙僧具有“滑的紧”的心理

这一点是很显见的,天上的神仙大都经历人间的苦难,世人的思想或多或少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流沙河收沙僧,孙悟空不善水战,让猪八戒下水引出沙和尚,可是沙僧却现出“滑得紧”, 没有中孙悟空的诱敌深入的计谋,面对挑畔沙僧明哲报身,这不是很聪明吗?比起其他的妖怪来说,沙僧可以说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物。我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驯服沙僧以后他显得很低微,遇上妖怪都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事儿,和在流沙河收他时很不相衬。我想这其中不会没有沙僧“滑得紧 ”的因素吧?打斗妖怪毕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孙悟空是真英雄本事大,当然所向无敌,猪八戒有时也会发飙,拿出天蓬元帅时的威风,沙僧则不然了,他想到的是能打就打两下,不行赶紧投降(沙僧多次被妖精活捉)或不打。

(五)沙僧有作者的影子

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一个在当时不知名的文人,写作小说不是大文学家的事情,只有一般的 “不及第秀才” ,才去给俗人们去写小说,你想一下《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作者都不是当时的举人,官僚,他们大都是下层的人物,这样在书中就体现了他们的观念、见解。《西游记》中孙悟空可能是作者的理想,猪八戒是人性的反面,唐僧是坚守的信念,沙僧到是作者最好的化身,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作者也想上报君下为民成就的一番事业,但自己的本领不如孙大圣那样呼风唤雨,作者只有跟随一个大人物完成一番丰功伟业后,功成名就,做一个帮衬。这一点正如沙僧一般。作者是我们普通人中的一员,沙僧这个人也许是我们普通人的代表,所以,普通人就是老实人,普通人不能反对君主,普通人是小人物,沙僧啊,最终只是悟它个干干净净!

五、小结

总之,沙僧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不是个性格模糊的人物,他是个很有性格的人。我们不能离开每个人物在书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去评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不能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低估其他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沙僧不是《西游记》的主角,也不是孙悟空的第一配角,因此不能要求作者象写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倾泼一样多的笔墨。而且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绝不在笔墨的浓淡,而看是否写得恰到好处,是否给人们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给人们予美的享受。尽管沙僧这个形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仍然认为它基本上是成功的。人们谈起沙僧, 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他忠厚、善良、老实的品格和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他的性格特征一下子就被读者抓住了,这就说明沙僧这个形象已经在读者心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注释:

[1] 《道藏》第33册,第181 页.

[2]萧登福. 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将〔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3]朱一玄. 西游记资料汇编[M] . 中州书画社,1993.

[4]陈刚. 西游记[M]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 伍林光. 美德与奴性的结合[J ] . 娄底师专报,2004 , (4) .

[6] 曹炳建. 封建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J ] . 明清小说研究,2003 , (1) .

[7]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14页。

[8]鲁讯:《论俗人应避雅人》,《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4页。

致 谢

来邯郸学院求学,是带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在这里度过的两年时光是充实的,但美好的时光都是短暂的,当这篇论文完成的时候,我将不得不向邯郸学院说一声再见。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给予我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的指导老师闫潇宏老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修改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也我影响深远。

同时,在这里还要感谢中文系的其他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是你们的鼓励与关心,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得以顺利的完成,谢谢你们。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邯郸学院、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

参考文献

[1] 《道藏》第33册,第181 页.

[2]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M].郑州:中州书画社,2001.

[3]夏敏.沙僧形名与西域民族[M].明清小说研究,1995, 第141页。

[4]朱一玄. 西游记资料汇编[M] . 中州书画社,1993.65页。

[5]傅继馥著:《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6]陈刚. 西游记[M]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98页。

[7]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14页。

邯郸学院成人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

学 生 唐红芬

指导教师 闫潇宏 教授

年 级 2009 级 专升本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部 中文系

邯郸学院中文系

2011年7 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闫潇宏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1 年 7 月 30 日

摘要:《西游记》取经集团中最不为人们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翻开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竟没有一本谈到沙僧。有关沙僧的专题论文亦可指数,只有张静二、钟婴、刘士昀、萧登福、夏敏、张锦池、单良等先生,曾从不同角度论及这个形象。几位先生几乎不约而同认定,沙僧并不是个性苍白的艺术典型,其无个性即是个性。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分析研究了沙僧形象的性格特征、团队作用、社会价值、文学价值,认为沙僧形象是封建时代劳苦大众的典型,其形象的塑造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文学意义。

关键词: 西游记 沙僧形象

劳苦大众典型

Abstract The most Inconspicuous image in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Drifting image Typical working class

目 录

摘 要„„„„„„„„„„„„„„„„„„„„„„„„„„„Ⅰ 外文页„„„„„„„„„„„„„„„„„„„„„„„„„„Ⅱ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现状综述„„„„„„„„„„„„„„„„„„„„„„1

二、沙僧的典型性格特点„„„„„„„„„„„„„„„„„„„ 1

(一)任劳任怨、勤恳敬业„„„„„„„„„„„„„„„„„„ 1

(二)秉性善良、义重情深„„„„„„„„„„„„„„„„„„ 2

(三)心志坚定、勇往直前„„„„„„„„„„„„„„„„„„ 3

(四)世故但不圆滑„„„„„„„„„„„„„„„„„„„„„„4

三、沙僧在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4

(一)沙僧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4

(二)沙僧在取经队伍中起着后勤保障的作用„„„„„„„„„„5

(三)沙僧是取经队伍的调和剂,调和了各方的矛盾„„„„„„„5

四、沙僧形象突出文学价值„„„„„„„„„„„„„„„„„„6

五、小结„„„„„„„„„„„„„„„„„„„„„„„„„„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浅析《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

引言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中数沙僧最不起眼, 论资排辈, 他居于老末。作者吴承恩构思主要人物形象体系, 将他安设在取经队伍的次要位置上, 用墨量少而色淡。不过,只要我们挣脱惯性思维的桎梏、立足于整体角度去深掘其形象内涵, 即可发现, 沙僧形象决非可有可无,他不仅是一个血肉饱满、具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而且还是《西游记》主要人物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他老实善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同时他又循规蹈矩、驯顺服从、明哲保身。这一形象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表现了农耕文明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精神特质。

二、沙僧的典型性格特点

沙僧是农耕时代下普通民众的典型代表,因此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的传统美德,他秉性善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正是这些美德,使得沙僧成为了《西游记》中的无名英雄。

(一)任劳任怨、勤恳敬业

沙僧一直是踏踏实实,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象悟空那样好名,也不象八戒那样具有不泯的贪欲。他最直接的责任是照顾唐僧的起居生活,“ 登山牵马”。这些事情显得琐碎平凡,但沙僧都将其处理得有条不紊, 并且还时常帮助八戒挑担。遇到妖魔鬼怪时, 他一般都是看守行李、马匹, 但一旦直接参加战斗, 就绝不象八戒那样临阵脱逃。“四圣试禅心”时, 唐僧要他留下招赘, 他表示“ 宁死也要往西天去, 决不干此欺心之事”。所以,八戒常常说自己“ 老实”,“若论老实,象师兄就摆一队,也不如我”。而实际上,取经队伍真正的老实人却是沙僧。

沙僧的突出特点就是默默奉献。在取经途中,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像八戒动辄在行者已打死的妖怪身上还筑上一钯,嘴里大叫:“此是老猪之功!”(第70回)这种事儿沙僧是不会干的。面对孙悟空的天马行空,沙和尚虽然也曾有“嫉妒之意”,却能迅即自我克服,因而不仅始终没有去干扰孙悟空的建功立业,反倒在全力助成。沙僧一般在两个师兄都去降妖时,默默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任。当妖怪来袭,自己明知本领低微,也要挺身而上。

《西游记》的作者不厌其烦地交待西行路上谁护卫唐僧, 谁看管马匹、行囊,也不全是多余之笔, 它使我们看到《西游记》不能缺少沙僧这个角色。沙僧的勤恳敬业正是通过他留守“后方”这种典型环境表现出来的。尽管沙僧没有孙悟空那无边的法力,打败仗多,打胜仗少,单枪匹马往往敌不过武艺高强的魔王妖精,但对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勤勤恳恳,竭力尽

心去完成。他留守“后方” 前后有二三十次之多,每一次他都是听从吩咐,身不离唐僧左右。有一次, 猪八戒去取水化斋未回,如果不是唐僧饥渴难忍,他不会轻易离开唐僧半步。就在他去寻找猪八戒之前,还先“稳了行囊, 拴牢了白马”, 和师父交侍了一句才走。可见,他是多么细心周到,和猪八戒毛毛躁躁, 不负责任,没有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遇敌情,尽管他力薄势孤,却置生死于度外,毫不迟疑,掣宝杖朝妖魔当头便打,尽到他保护唐僧的微薄之力。当假行者把唐僧打昏在地,抢走了青毡包袱时,他又不怕疲劳,日夜兼程, 几经周折去讨回包袱„„,所有这些情节,都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沙僧的勤恳敬业。

(二)秉性善良、义重情深

唐僧虽然也十分善良,但他的善良多表现为是非不分, 人妖不辨,总给人做作的感觉,只有沙僧的善良,才是发自性情的真情实感。八戒贪色,做了一夜“绷巴吊拷女婿”,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了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①。悟空被三昧真火烧得火气攻心,是沙僧跳进水中救出悟空见到悟空“浑身上下冷如冰”,他便不由得“满眼垂泪”, 痛哭失声。九头狮子精拷打悟空,“沙僧见打得多了,甚不过意道‘我替他打百十下罢。’,唐僧被妖怪变成了猛虎,又受到悟空的“揭挑”,是沙僧“近前跪下”,恳请悟空“万望救他一救”。黄袍怪揪着百花羞来到被捉的沙僧面前对质,沙僧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毅然替百花羞圆谎。这种出自内心的或者说是潜意识的善良,又和他的老实密不可分。

取经队伍中,沙僧最关心也最敬佩的人是唐僧。在他看来,唐僧的一言一行都堪为佛教信仰的楷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唐僧将其从罪孽深重的流沙河中救了出来,才有他后来皈依佛门,修成正果。取经途中,他对唐僧忠心耿耿,嘘寒问暖。无时无刻不把师父放在心上。每到一处地方,唐僧要下马来休息,他总是毕恭毕敬地搀扶师父下马;每当唐僧饥渴难耐时,又总是他细心将茶水端上。完全是一个忠实老仆人的形象。在小说第八十六回,隐雾山的豹精用计骗了唐僧,八戒将妖洞之门筑破。妖精抛出一截树根做成的假唐僧头,被悟空识破。紧接着又抛出个真人头,骗过了悟空师兄弟,三人齐声大哭。悟空、八戒去报仇归来,到“唐僧”坟头,“见沙僧还在哭呢”,虽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由此可见沙僧对师父的真情一片。此外.沙僧对唐僧的性情了如指掌。小说第七十二回,唐僧见春光明媚,又道路平坦,意欲亲自去村子里化一回斋,悟空、八戒坚决反对,只有沙僧,充分地理解唐僧想自我表现一下的心意,因而不仅不阻拦反而劝说慑空与八戒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是化斋来,他也不吃”②。沙僧对唐僧的心性知道得很清楚,但为照顾师父的面子,他没多说,真可谓唐僧的知音。正因如此.唐僧在取经路上对悟空念紧箍咒,骂八戒“呆子”、“夯货”,却从来未数说过沙僧。

(三)心志坚定、勇往直前

沙僧是师徒四人中最不起眼、不善言辞的一个,但却是取经事业的坚定者。取经途中.唐僧面对险山恶水、妖魔鬼怪,不断产生畏难情绪,动辄流泪哀叹。一听到有妖怪,就“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挣挫不动”,“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 ③。他

因半夜解手着了凉,患感冒病倒在旅店就感到自己快病死了,还给唐太宗写信:“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违。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悟空因与唐僧的矛盾重重,多次表示愿回花果山逍遥自在,“称王道寡,耍子儿去”;小说第四十回,红孩儿作法,将唐僧摄走,无影无踪。悟空因师父不听劝告,认妖为善,气极之下说出“散伙”的话。八戒极力赞成,而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苦苦劝阻:“师兄,你都说的是哪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反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八戒则从取经伊始,就一直念叨着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去陪媳妇。惟独沙僧从未抱怨路途艰难.更投有生过回流沙河再做水怪的念头。如果说悟空的取经图名不图利,八戒则图利不重名,而沙僧才是不为名利,一心皈依佛门。指望取经成功后能成为正果以赎前罪,因此不但毫无退悔,还曾三度劝说八戒。一次是师徒离开火云洞以后一个多月,三藏思乡心切,八戒深恐魔障凶高,灵山难达。他就勉励八戒:“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另一次是在四众离开比丘国后,三藏又兴思家之念。八戒亦觉路远难到,沙僧便劝八戒“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 ④;最后一次是当诸圣取得真经,来到通天河西岸,八戒再生退意,沙僧又劝他“休抱怨”。可见,沙僧对取经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一点不逊色于唐僧。不仅如此,他还在漫长、艰险的取经途中充当了打气筒的作用,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粘合剂”。

(四)世故但不圆滑

一般情况下,作者笔下的艺术典型往往是在各具面目的陪衬人物联系中存在的,通

过各形象的比较,映照出主要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沙僧较为特殊,他是在几个有着显著性格特征的艺术典型的相互联结中,在他们鲜明性格光彩的辉映下凹现出来的典型形象。所谓凹现就是被金圣叹赞为“神奇之笔”的“写彼人而令此人生色”之法。鲁迅也说,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人来比较、衬托的”⑻悟空的疾恶如仇、八戒的一路怨声反衬出沙僧的驯良服从、无怨无悔;行者、八戒对功果的不经意正比较出沙和尚拜佛求经的耿耿之心。在取经队伍里各个艺术形象的对照与联系的虚写中诞生的沙僧形象却是个审美实体,他既表现形象自身的思想感情,也含蓄着作者的情感认识。

沙僧曾经做过卷帘大将, 见过世面, 故说话做事都十分得体。悟空要和红孩儿认亲, 沙僧就说“ 哥啊, 常言道三年不上门, 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 又不曾往还杯酒, 又没有个节礼相邀, 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红孩儿三昧真火厉害, 是沙僧提醒悟空“ 以相生相克”的道理, 用水来灭火。八戒、沙僧疏于防守,地涌夫人趁机掳去了唐僧, 气得悟空大嚷大叫要打死二人。面对悟空的怒火, 八戒“ 慌得走也没路”,“沙僧却是个灵山大将, 见得事多, 就软款温存, 近前跪下”,说道“无我两个, 真是单丝不线, 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 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 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 打虎还得亲兄弟, 上阵须教父子兵。”一席话平息了悟空的火气。

三、沙僧在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从《西游记》的结构设计上来看,《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普通的神话人物,作者也不是简单的通过人物的性格或者活动来展演或推动故事情节。而是每设计一个人物就赋予每一个人物一种直接的目的。西游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的象征性符号,每一个人物都有佛学寓意,都承担完成小说主旨的使命。沙僧在整个故事中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马夫和杂役,也承担着他异常重要的责任。这主要体现在:

(一)沙僧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西游记》中常出现“心猿”、“意马”、“元神”等似佛似道的宗教学术语言,从这些用语及文章的内容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宗教方面“五位一体”的结构引入文中:孙悟空寓为“心猿”,白龙马寓为“意马”、唐僧寓为“元神”、猪八戒寓为“情”,而沙僧则寓为“性”。这“心猿.意马.元神.性.情”其实是一个人身上的五个重要方面,把它们分开,可以外化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各人有各人的表现形式,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成为一个人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人的整体。“作者这种五位一体的设计,主要来自于佛家修炼的五个法门,即心神意情性,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一心向佛,只有元神赋予的一种志向、一种追求还不行,还必须磨炼自身的心、意、情和性,使它们和一心向佛的元神保持一致,修佛才能成功。这同时也寓意着他们五个人是一个整体,沙僧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五位一体的人物设计模式在小说艺术塑造上是非常新颖而且富有创造性的”⑤。

沙僧在西行路上,不犯孙悟空自负过头、急躁冒进的错误;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因斤斤计较,打小算盘,屡屡让师徒四人陷入窘境。他显得清醒、稳健,赢得大师兄孙悟空的充分信赖。在取经四众中,沙僧之所以能时不时表现清醒冷静,是因为他能做到“虚心”。正如张宇初在《岘泉集·冲道》中写道:“故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乎心也。盖心统性情,而理具于心,气囿于形,皆天命流行而赋焉,曰虚灵,曰太极,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为太极也。⋯⋯人与万物同居于虚者也,然以方寸之微而能充乎宇宙之大、万物之众、与天地并行而不违者,心虚则万有皆备于是矣”⑥。按张宇初的意思心虚可以使人产生洞察力。考察小说情节我们会发现,在西行路上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往往失败于孙悟空或猪八戒的心气浮躁,他们或骄傲轻敌,或任性使气,总体上都不如沙僧沉着冷静、深思熟虑。沙僧以他虚而守一的修为,使他成为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沙僧的心虚还表现在他没有孙悟空的自负,也没有猪八戒的自私,能够清醒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能够胸怀大局,尽其智能。

(二)沙僧在取经队伍中起着后勤保障的作用

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内外矛盾不断交织的过程。在对外方面,主要是指取经集团与外界的妖、神以及自然灾害之间的抗争。在这方面,沙僧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唐僧,看护行李马匹的作用。孙悟空是降妖伏怪的主将,猪八戒,是开路先锋以及孙悟空的帮手。而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唐僧,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夫俗子,经常自身难保,更别提看

守行李马匹了。但是他又是极为重要的人物,没有了唐僧,就无所谓取经了,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来保护唐僧,看守行李马匹。沙僧就是这样一个甘当后勤人员的人物形象。他做事细心而稳重,不似猪八戒的粗枝大叶,也不似孙悟空的暴躁任性,他一心向佛对取经抱着一颗坚定虔诚的心,不似猪八戒常嚷着散伙,也不似孙悟空叛逆妄为。由沙僧这样一个人物来照顾保护唐僧、看守行李马匹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沙僧的存在使唐僧这个取经的核心人物处于更加安全的地位,同时也使得孙悟空能后顾无忧的去大展拳脚,斩妖除魔。

(三)沙僧是取经队伍的调和剂,调和了各方的矛盾

西行取经是漫长的旅程,而取经集团内部每个人又各有性格,摩擦是难免的,其中以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激烈。唐僧是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他时刻以佛门弟子为警戒,以身作则,严于自律。而孙悟空则是不服约束,自由自在,任性妄为的,因此矛盾经常由两人引起,有时激烈程度甚至大于外界矛盾。猪八戒在二人起冲突时除了落井下石,火上泼油,别的就没有了。而沙僧可以视为本事不大但对团队的价值观强烈认同的人,他在取经集团的核心任务之问和团队的主力成员起冲突时,起到了调和矛盾的作用。如第八十一回时孙悟空去追地涌夫人时,把唐僧交于猪八戒和沙僧,但由于他们俩一时疏忽让唐僧被抓:行者怒气填胸,也不管好歹,捞起棍来一片打,连声叫到:“打死你们!打死你们!”,那呆子慌的走也没路,而沙和尚却近前跪下道:“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来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达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徒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⑦一席话说得孙悟空平息怒气,解决了一场可能散伙的矛盾。在第八十回,唐僧对能否取得真经感到忧虑,八戒附和,眼见唐、猪、孙三人又要因这个问题起摩擦,沙僧此时站出来呵斥二师兄:“莫胡谈,只管跟大哥走。”一场争执被沙僧的一个举动一句话所平息,可见沙僧在调和集团内部矛盾方瑶所起到的作用。

四、 沙僧的心理结构特点

(一)沙僧具有奴性的心理

沙僧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出身,其实就是玉帝跟前的一个使唤的奴才而已,负责侍候

玉帝的生活,如果没有奴才的心理,他也许不会甘心做这个卷帘子的将军。被贬凡间,发落流沙河,他不光要饿着肚子还要定时受玉帝手下天兵天将的刑罚,定期受锥刺肋骨三千次的苦楚,但是他没有反抗,没有逃脱,对于玉帝他既不敢像孙悟空那样大闹天宫一番,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借机撒气(如:大闹披香殿)。沙僧做的就是忍受,跟随唐僧之后,他虔诚一片,从未和师傅有过一句争吵,侍奉唐僧左右无微不至,这不正是沙僧侍候人的能耐吗?这一点 在平顶山遇险时最能看出。孙悟空抓弄猪八戒,让他巡山,八戒开始不去愿意留下,可孙悟空说,留下就要照顾师傅;师傅饿了你做饭、渴了你倒水、出恭扶着、头痛脑热还要煎药„„老猪一听赶忙说:我老猪心粗这些琐事干不来,宁去巡山也不侍候唐僧。可见每次留下沙僧

一人振定后方时,他是如何侍候唐僧的,如果不是一个好奴才,估计老沙也会像猪八戒一样

经常挨骂。

(二)沙僧具有小人物的心理

沙僧不仅有奴才心理而且是一个小人物的代表,不但聪明才智不如孙悟空,而且本

领有限,是一个不在饭通上、也不在饭桶下、正好是饭桶的人物。每次唐僧遇难时,孙悟空

带领猪八戒前去降妖救师傅,大展武功,沙僧在后方没有丝毫怨言,他不去争功默默不吭,

难道沙僧真的甘于寂寞吗?不,沙僧是想的,但是本领不行罢了。还有当难题摆在师徒四人

面前时,要去请人帮忙,沙僧没有请过一次,猪八戒请了一次观音但没有成功。每次请人都

是孙悟空的事儿。不仅仅是孙悟空的速度快,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更是因为孙悟空的名头

大(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七十二变,别人惹不起)。你想想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红孩儿

的火如此厉害,沙僧去请龙王,龙王会他面子吗?路过黑水河时,八戒、沙僧前去大战妖精,

可是都不是对手,孙悟空打听完妖精的来历后,到西海一句话龙三太子就来了,降伏了妖精,

你想进西海龙宫,沙僧八戒不是更有能耐吗?可是沙僧的面子够用吗?就算有唐僧这个“金

蝉子”当靠山,别的大仙可能也不理他,这不就是一个小人物吗?再说西天取经成功,论功

封赏,沙僧仅就封了个小小的罗汉而已!不是佛也不是菩萨,名列三等,多么渺小啊!

(三)沙僧有正统观念的思想

说道正统,中国儒家有在家尊父母,出门尊师长儒士的习惯,还有忠君报国,忠心

不二的观念。沙僧被贬流沙河,本就是一个处罚过分的决定,但是沙僧并没有太多的怨言,

没有对玉帝表示反对,这就是忠君,反观孙悟空、猪八戒他们,一个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也没有完全驯服,上天庭依然大摇大摆,见到玉帝仍然喝个大诺而已;另一个调戏嫦娥犯得

罪那叫一个大啊, 被贬凡间,就该积极改造争取早日重返天庭,可猪八戒却更加放纵自己,

开始当了个倒插门儿,接着又要强霸高翠莲,取经一路时不时闹着散伙再回高老庄,可见猪

八戒对天庭那一套规矩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处罚也没有给他带来警示。沙僧则不然,失手

打碎琉璃盏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比起孙悟空猪八戒犯的罪来说,几乎说不是什么事儿,但沙

僧的教训是以后侍候唐僧一定小心翼翼,听师傅的话,不惹师傅生气,对师傅无论是正确还

是错误的决对不去反对,如: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打死了三个白骨精的妖身,猪八戒 抓弄孙悟空说使了降眼法,于是唐僧三次念动紧箍咒,使孙悟空受到跟随唐僧以来最严厉的

惩罚,唐僧是凡夫俗子,分不清是非,难道沙僧也分不清吗?但沙僧没有驳斥八戒,也不敢

违拗唐僧,可见沙僧对唐僧的愚忠,是非放在了一边,尊重放在首位。红孩儿计赚唐僧后,

孙悟空气得要散伙,猪八戒当然是一百个赞成,但是这个时候的沙僧却表现出极大的忠于师

傅的忠心,也表现出沙僧忠于取经事业的决心,说得孙悟空都低头认错。这样的忠是就是封

建社会的忠君报国吧。

(四)沙僧具有“滑的紧”的心理

这一点是很显见的,天上的神仙大都经历人间的苦难,世人的思想或多或少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流沙河收沙僧,孙悟空不善水战,让猪八戒下水引出沙和尚,可是沙僧却现出“滑得紧”, 没有中孙悟空的诱敌深入的计谋,面对挑畔沙僧明哲报身,这不是很聪明吗?比起其他的妖怪来说,沙僧可以说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物。我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驯服沙僧以后他显得很低微,遇上妖怪都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事儿,和在流沙河收他时很不相衬。我想这其中不会没有沙僧“滑得紧 ”的因素吧?打斗妖怪毕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孙悟空是真英雄本事大,当然所向无敌,猪八戒有时也会发飙,拿出天蓬元帅时的威风,沙僧则不然了,他想到的是能打就打两下,不行赶紧投降(沙僧多次被妖精活捉)或不打。

(五)沙僧有作者的影子

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一个在当时不知名的文人,写作小说不是大文学家的事情,只有一般的 “不及第秀才” ,才去给俗人们去写小说,你想一下《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作者都不是当时的举人,官僚,他们大都是下层的人物,这样在书中就体现了他们的观念、见解。《西游记》中孙悟空可能是作者的理想,猪八戒是人性的反面,唐僧是坚守的信念,沙僧到是作者最好的化身,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作者也想上报君下为民成就的一番事业,但自己的本领不如孙大圣那样呼风唤雨,作者只有跟随一个大人物完成一番丰功伟业后,功成名就,做一个帮衬。这一点正如沙僧一般。作者是我们普通人中的一员,沙僧这个人也许是我们普通人的代表,所以,普通人就是老实人,普通人不能反对君主,普通人是小人物,沙僧啊,最终只是悟它个干干净净!

五、小结

总之,沙僧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不是个性格模糊的人物,他是个很有性格的人。我们不能离开每个人物在书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去评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不能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低估其他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沙僧不是《西游记》的主角,也不是孙悟空的第一配角,因此不能要求作者象写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倾泼一样多的笔墨。而且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绝不在笔墨的浓淡,而看是否写得恰到好处,是否给人们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给人们予美的享受。尽管沙僧这个形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仍然认为它基本上是成功的。人们谈起沙僧, 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他忠厚、善良、老实的品格和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他的性格特征一下子就被读者抓住了,这就说明沙僧这个形象已经在读者心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注释:

[1] 《道藏》第33册,第181 页.

[2]萧登福. 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将〔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3]朱一玄. 西游记资料汇编[M] . 中州书画社,1993.

[4]陈刚. 西游记[M]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 伍林光. 美德与奴性的结合[J ] . 娄底师专报,2004 , (4) .

[6] 曹炳建. 封建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J ] . 明清小说研究,2003 , (1) .

[7]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14页。

[8]鲁讯:《论俗人应避雅人》,《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4页。

致 谢

来邯郸学院求学,是带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在这里度过的两年时光是充实的,但美好的时光都是短暂的,当这篇论文完成的时候,我将不得不向邯郸学院说一声再见。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给予我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的指导老师闫潇宏老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修改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也我影响深远。

同时,在这里还要感谢中文系的其他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是你们的鼓励与关心,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得以顺利的完成,谢谢你们。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邯郸学院、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

参考文献

[1] 《道藏》第33册,第181 页.

[2]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M].郑州:中州书画社,2001.

[3]夏敏.沙僧形名与西域民族[M].明清小说研究,1995, 第141页。

[4]朱一玄. 西游记资料汇编[M] . 中州书画社,1993.65页。

[5]傅继馥著:《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6]陈刚. 西游记[M]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98页。

[7]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14页。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书报告

    沙僧--<西游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我国著名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取经为线索,以师徒合作.团结,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结 ...

    浅谈[西游记]人物形象

    浅谈<西游记>唐僧.悟空.八戒.沙僧 形象描写艺术 专业名称: 姓 名: 学校名称: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汉语言文学 贵州省建设学校 浅谈<西游记>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形象描写艺术 -邓强 [提要:]<西 ...

    以人性解构经典--评海诚的[新西游记]

    摘 要:海诚的<新西游记>重新构造了一个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以新时代的审美方式-体现"人性"解构了<西游记>.<新西游记>创作的缘由既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又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人性方面的 ...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

    篇一:西游记读书心得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响力可谓深远,影响了很多的人,它是著名小 说家吴承恩的巨作,讲述了孙悟空携手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的惊险故事给人以震撼,< ...

    [西游记]习题及答案汇编

    <西游记>习题及答案汇编 1.文学名著.(3分)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 为人熟知.流传最为广泛的一 部名著.唐僧师徒四人形象鲜 明,性格各异,一定给你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你印象最深的 是哪一个?请你写出他的名字 ...

    西游记人物赏析6

    西游记人物赏析之孙悟空--勇敢顽强,意志坚定,侠肝义胆,重情重义 孙悟空,戏称美猴王.又称齐天大圣.孙行者.曾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涧为王.早先率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称"千岁大王".为求长生不老,独自肇着木筏 ...

    沙和尚经典语录

    我只说他 几句最经典的 1.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2.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3.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4.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师傅,大师兄说的对 大师兄,二师兄说的对 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 大师 ...

    揭秘[西游记]唐僧师徒的原型

    本报记者 周 益 经过钱文忠的讲述,我们知道了真实的玄奘取经过程中,并没有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僧这样本领高强的弟子作伴.那为什么在<西游记>中,吴承恩会为唐僧安排这样三位性格迥异又各具神通的徒弟呢? <西游记>的祖宗 ...

    西游记试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