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区域教研活动记录2015.9.21

区域教研科学学科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9月21日上午

地 点:三河市张庄小学

参加人员:小学教研室王海鹏主任及新集镇六所小学相关领导教师 研讨主题: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

主 持 人:大罗村小学 赵立柏

活动过程:

一、作课(8:40—9:20):

大罗村小学 王雪童 四年级《推和拉》

二、教研活动(9:30—10:50):

(一)导语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按照教研室的工作部署,今天新集镇六所兄弟学校在张庄小学进行区域教研。作为科学学科主持人,首先对教研室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教研室给我们搭建这个展示、交流、研讨、学习的平台,感谢张庄小学为我们提供活动场所。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温暖》,写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的故事。原文有这样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套用《温暖》里的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王主任一行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大罗村小学王雪童老师的科学课《推和拉》,按照教研活动的程序安排,下面先请王老师进行说课及教后反思,将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环节安排向大家阐述一下,并反思一下刚才的课堂教学,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二)讲课教师说课及反思

大罗村小学 王雪童:

说课: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推和拉》一课,围绕本次研讨主题“在兴趣中发问,在探究中解答”,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1、以纸蝙蝠导入, 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 在“让小蝙蝠动起来”的活动中, 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的研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 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学习,探究出制作方法,再通过“让小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

2、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推和拉。

先让学生进行教材中“推手掌”和“拉手臂”的运动,然后,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

现象和感受,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最后再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推和拉的不同。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理解了“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用教材进行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精彩纷呈。

反思: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在施教中有得有失。做的好的方面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对教学重点的突破通过多种活动得以感受,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等。

在本节课当中我认为自己存在的问题还有:

1、在做游戏环节,提得要求还不够规范,导致课堂有些混乱,最终使这个环节的时间减少。

2、在学生们制作完成纸蝙蝠之后,应当给学生们演示的机会,并应当增加分析蝙蝠中推和拉的机会。

3、做实验时,学生体验的时间不充分,这些方面还需努力改变。

4、在布置课下活动的环节,应当更加形象、具体,最好不要用纯文字的书面语言。

5、在各个环节之后,缺少必要的评价。

6、教态太平淡。

(三)集体研讨

1、主持人:

作为一名老师,反思更是重要的行走方式和成长途径,我记得有人说过:经验+反思=成长。一个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提高、进步。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处于被审视、被修正的思维加工中,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和升华。

刚才,王士红老师进行了说课和教学反思,让我们听课人对她的环节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直以来,小学教研室把区域教研作为重点工作,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区域教研,以研讨主题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通过探讨,实现了校际交流和双赢。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方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逐渐地成长起来。

我们这次科学学科的研讨主题是“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下面请大家围绕活动主题,结合王雪童老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不同角度对课进行评价,理论、观点要与具体教学环节、现象有机结合。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取把研讨活动推向深入,达到高潮,做到“研有所获,研有所用,研有所长”,充分体现研讨的实效性。

2、孟辛庄小学王旭芳:

《推和拉》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教材的提示,内容看似简单,但要完成教学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老师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程度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优点:

1、用纸蝙蝠引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课本内容的灵活应用。

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设疑——引起兴趣——探究——结论——应用。

3、课件的应用,展现了教学设计的条理性,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图片,所选择的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

建议:

第一,环节过度时的语言表达不顺畅,不严密。

第二,活动时组织的不是很科学,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要给予肯定的指正。 一节课,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细节又是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

3、主持人:

俗话说,“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气”。思维和思维的相撞产生出思想的火花,在大家的互相讨论、争辩、交流中产生了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的新点子、新思路、新办法。也许是困惑个人多年的教育教学迷团,在“碰撞”中迎刃而解了;也许是以前忽略的教学问题,现在却成了讨论的热点;也许是平日里自己理解得很肤浅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大家的相互质疑、探究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顿悟。

4、新集小学崔秀伟:

王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环环紧扣,目的明确,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首先,导入新课时, 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发现“推和拉”;然后打开笔帽,合上笔帽体验“推和拉”;再让学生去图中寻找“推和拉”, 使学生认识“推和拉”, 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但学生在汇报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建议教师应该举个例子,让学生照样回答。

其次,在对抗游戏环节中,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但在此环节学生没有充分动手活动, 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也没有采取措施,导致学生无法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建议教师可以提前明确实验要求,或让学生去台前演示“推和拉”,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再有,再让学生寻找推和拉的例子时,教师可以去教室去寻找,亲身体验“推和拉”。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5、行仁庄小学王丽新:

课设计的很好,环节紧密,以活动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创设了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把纸蝙蝠提到前面让纸蝙蝠动起来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科学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推和拉力有大、小、方向,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知识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只提出一点要求,希望王老师阳光一些,把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王老师的快乐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中的知识传播。

6、主持人:

人们常说: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人只分得半个苹果;一个思想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个思想,如果若干个人共享,那就是若干个思想,一个人的经验就成了

大家的经验,这样的学习何止是事半功倍,它的效率甚至可以呈几何级数增长。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如果学生产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7、东营小学高兴海:

王老师的这堂《推与拉》总体上体现了“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的主旨。整堂课环节流畅,思路清晰。活动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一些活动的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些瑕疵,比如活动中所用的纸蝙蝠有点小,后边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

8、张庄小学于思健:

王老师执教的《推和拉》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科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科学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使科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首先,本课教学以纸蝙蝠引入,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次,王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使用的试验方法是学生们生活中经常玩的、非常感兴趣推拉游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增加了学习效果。

二、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兴趣得到舒展,科学理念得到升华。

三、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本课的主题非常突出:以体验为核心感知知识。学生在本堂课中,通过生动实验活动,真切的感受到了并且掌握了本课的知识概念。

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十分到位。激发了学生按照方法制作纸蝙蝠的兴趣。

六、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小小的问题,比如:看图寻找推、拉现象时教师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寻找生活中的推、拉现象可以改为学生在教室中现场寻找,这样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纸蝙蝠的制作时间过长,导致本课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像“运动状态”一类的科学名词,教师应重点解释。

整的来说这次《推和拉》的科学课是非常成功的,突出了重难点,也准确的

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理念,用玩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堂很出色的科学课。

9、主持人小结:

首先,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热情鼓励,使学生有“疑”敢“问”;

2、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

3、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想问; 4、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其次,要掌握引导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1、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2、让材料成为有效探究的前提;

3、让指导成为有效探究的保证;

4、让体验成为有效探究的支柱。

(四)总结发言

主持人:

教研室王海鹏主任全程参与了我们的教研活动,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做总结。

教研室王海鹏主任:

1、本次教研活动研讨主题的确定比较好,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兴趣——生疑——探究——释疑、解疑。

2、本节课活动较多,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手来。

3、教师是非常敬业的,孩子生病了,还能够积极参加,精神可嘉。

4、纸蝙蝠的出示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后再动手制作,贯穿整节课,线索清晰。

建议:

1、在上课伊始,老师可以折一个较大的纸蝙蝠,不断吸引学生,而且在演示时比较直观。。

2、要加强学生的体验,对抗游戏环节可以叫学生到讲台前,调动积极性。

3、注意把科学课向课下延伸,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推和拉”。

4、环节衔接要紧凑,问题要连贯,反思要及时。

主持人:

刚才,教研室领导做了指导性的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动脑筋、多做研究,把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有机结合,扎实研究的实效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课堂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源头,那么区域教研、校本教研会成为我们历久弥新的活水!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针对这节课都做了评价,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区域教研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嫁接。通过大家的研讨交流,使我们对区域教研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区域教研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我想:问题源自课堂,研究成果服务于课堂,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研究模式才是区域教研的精髓。结合课例剖析,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之间的互助研讨,尤其是今天还有专家引领,使得所探讨的问题逐层深入,大家的思路逐渐明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在这一次次反思、交流、碰撞中逐步提高。

总之,立足于课堂,扎根于课堂,求索于课堂,服务于课堂,是区域教研的目的所在。

新集镇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但是我们有上级的指导和关怀,这是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我们有扎根边远、献身农村的广大新集教师团队的辛勤耕耘,这是我们收获成功的源泉。我们坚信,新集镇会成为领导瞩目、同仁关注的焦点,在三河东南这片沃土,是我们绽放的舞台!

区域教研科学学科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9月21日上午

地 点:三河市张庄小学

参加人员:小学教研室王海鹏主任及新集镇六所小学相关领导教师 研讨主题: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

主 持 人:大罗村小学 赵立柏

活动过程:

一、作课(8:40—9:20):

大罗村小学 王雪童 四年级《推和拉》

二、教研活动(9:30—10:50):

(一)导语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按照教研室的工作部署,今天新集镇六所兄弟学校在张庄小学进行区域教研。作为科学学科主持人,首先对教研室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教研室给我们搭建这个展示、交流、研讨、学习的平台,感谢张庄小学为我们提供活动场所。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温暖》,写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的故事。原文有这样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套用《温暖》里的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王主任一行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大罗村小学王雪童老师的科学课《推和拉》,按照教研活动的程序安排,下面先请王老师进行说课及教后反思,将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环节安排向大家阐述一下,并反思一下刚才的课堂教学,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二)讲课教师说课及反思

大罗村小学 王雪童:

说课: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推和拉》一课,围绕本次研讨主题“在兴趣中发问,在探究中解答”,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1、以纸蝙蝠导入, 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 在“让小蝙蝠动起来”的活动中, 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的研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 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学习,探究出制作方法,再通过“让小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

2、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推和拉。

先让学生进行教材中“推手掌”和“拉手臂”的运动,然后,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

现象和感受,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最后再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推和拉的不同。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理解了“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用教材进行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精彩纷呈。

反思: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在施教中有得有失。做的好的方面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对教学重点的突破通过多种活动得以感受,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等。

在本节课当中我认为自己存在的问题还有:

1、在做游戏环节,提得要求还不够规范,导致课堂有些混乱,最终使这个环节的时间减少。

2、在学生们制作完成纸蝙蝠之后,应当给学生们演示的机会,并应当增加分析蝙蝠中推和拉的机会。

3、做实验时,学生体验的时间不充分,这些方面还需努力改变。

4、在布置课下活动的环节,应当更加形象、具体,最好不要用纯文字的书面语言。

5、在各个环节之后,缺少必要的评价。

6、教态太平淡。

(三)集体研讨

1、主持人:

作为一名老师,反思更是重要的行走方式和成长途径,我记得有人说过:经验+反思=成长。一个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提高、进步。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处于被审视、被修正的思维加工中,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和升华。

刚才,王士红老师进行了说课和教学反思,让我们听课人对她的环节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直以来,小学教研室把区域教研作为重点工作,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区域教研,以研讨主题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通过探讨,实现了校际交流和双赢。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方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逐渐地成长起来。

我们这次科学学科的研讨主题是“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下面请大家围绕活动主题,结合王雪童老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不同角度对课进行评价,理论、观点要与具体教学环节、现象有机结合。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取把研讨活动推向深入,达到高潮,做到“研有所获,研有所用,研有所长”,充分体现研讨的实效性。

2、孟辛庄小学王旭芳:

《推和拉》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教材的提示,内容看似简单,但要完成教学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老师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程度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优点:

1、用纸蝙蝠引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课本内容的灵活应用。

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设疑——引起兴趣——探究——结论——应用。

3、课件的应用,展现了教学设计的条理性,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图片,所选择的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

建议:

第一,环节过度时的语言表达不顺畅,不严密。

第二,活动时组织的不是很科学,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要给予肯定的指正。 一节课,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细节又是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

3、主持人:

俗话说,“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气”。思维和思维的相撞产生出思想的火花,在大家的互相讨论、争辩、交流中产生了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的新点子、新思路、新办法。也许是困惑个人多年的教育教学迷团,在“碰撞”中迎刃而解了;也许是以前忽略的教学问题,现在却成了讨论的热点;也许是平日里自己理解得很肤浅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大家的相互质疑、探究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顿悟。

4、新集小学崔秀伟:

王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环环紧扣,目的明确,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首先,导入新课时, 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发现“推和拉”;然后打开笔帽,合上笔帽体验“推和拉”;再让学生去图中寻找“推和拉”, 使学生认识“推和拉”, 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但学生在汇报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建议教师应该举个例子,让学生照样回答。

其次,在对抗游戏环节中,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但在此环节学生没有充分动手活动, 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也没有采取措施,导致学生无法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建议教师可以提前明确实验要求,或让学生去台前演示“推和拉”,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再有,再让学生寻找推和拉的例子时,教师可以去教室去寻找,亲身体验“推和拉”。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5、行仁庄小学王丽新:

课设计的很好,环节紧密,以活动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创设了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把纸蝙蝠提到前面让纸蝙蝠动起来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科学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推和拉力有大、小、方向,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知识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只提出一点要求,希望王老师阳光一些,把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王老师的快乐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中的知识传播。

6、主持人:

人们常说: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人只分得半个苹果;一个思想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个思想,如果若干个人共享,那就是若干个思想,一个人的经验就成了

大家的经验,这样的学习何止是事半功倍,它的效率甚至可以呈几何级数增长。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如果学生产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7、东营小学高兴海:

王老师的这堂《推与拉》总体上体现了“兴趣中发问,探究中解答”的主旨。整堂课环节流畅,思路清晰。活动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一些活动的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些瑕疵,比如活动中所用的纸蝙蝠有点小,后边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

8、张庄小学于思健:

王老师执教的《推和拉》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科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科学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使科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首先,本课教学以纸蝙蝠引入,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次,王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使用的试验方法是学生们生活中经常玩的、非常感兴趣推拉游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增加了学习效果。

二、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兴趣得到舒展,科学理念得到升华。

三、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本课的主题非常突出:以体验为核心感知知识。学生在本堂课中,通过生动实验活动,真切的感受到了并且掌握了本课的知识概念。

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十分到位。激发了学生按照方法制作纸蝙蝠的兴趣。

六、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小小的问题,比如:看图寻找推、拉现象时教师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寻找生活中的推、拉现象可以改为学生在教室中现场寻找,这样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纸蝙蝠的制作时间过长,导致本课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像“运动状态”一类的科学名词,教师应重点解释。

整的来说这次《推和拉》的科学课是非常成功的,突出了重难点,也准确的

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理念,用玩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堂很出色的科学课。

9、主持人小结:

首先,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热情鼓励,使学生有“疑”敢“问”;

2、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

3、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想问; 4、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其次,要掌握引导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1、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2、让材料成为有效探究的前提;

3、让指导成为有效探究的保证;

4、让体验成为有效探究的支柱。

(四)总结发言

主持人:

教研室王海鹏主任全程参与了我们的教研活动,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做总结。

教研室王海鹏主任:

1、本次教研活动研讨主题的确定比较好,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兴趣——生疑——探究——释疑、解疑。

2、本节课活动较多,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手来。

3、教师是非常敬业的,孩子生病了,还能够积极参加,精神可嘉。

4、纸蝙蝠的出示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后再动手制作,贯穿整节课,线索清晰。

建议:

1、在上课伊始,老师可以折一个较大的纸蝙蝠,不断吸引学生,而且在演示时比较直观。。

2、要加强学生的体验,对抗游戏环节可以叫学生到讲台前,调动积极性。

3、注意把科学课向课下延伸,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推和拉”。

4、环节衔接要紧凑,问题要连贯,反思要及时。

主持人:

刚才,教研室领导做了指导性的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动脑筋、多做研究,把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有机结合,扎实研究的实效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课堂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源头,那么区域教研、校本教研会成为我们历久弥新的活水!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针对这节课都做了评价,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区域教研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嫁接。通过大家的研讨交流,使我们对区域教研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区域教研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我想:问题源自课堂,研究成果服务于课堂,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研究模式才是区域教研的精髓。结合课例剖析,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之间的互助研讨,尤其是今天还有专家引领,使得所探讨的问题逐层深入,大家的思路逐渐明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在这一次次反思、交流、碰撞中逐步提高。

总之,立足于课堂,扎根于课堂,求索于课堂,服务于课堂,是区域教研的目的所在。

新集镇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但是我们有上级的指导和关怀,这是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我们有扎根边远、献身农村的广大新集教师团队的辛勤耕耘,这是我们收获成功的源泉。我们坚信,新集镇会成为领导瞩目、同仁关注的焦点,在三河东南这片沃土,是我们绽放的舞台!


    相关文章

    实验小学课题申报

    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 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各课题申请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信息科技打 造智慧校园,推动区域及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水 ...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

    泸溪县第五中学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州.县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力争每一 ...

    高考历史试题汇编(按考纲顺序)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江苏省2008-2015年)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1.(2011·江苏单科·24)[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 C [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5年载文分析

    2016年5月第4卷第2期ChinJDiagnostics(ElectronicEdition),May2016,Vol.4,No.2 ·139· ·期刊研究·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5年载文分析 戚厚兴 崔芬 孙大卫 探 ...

    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

    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验收 技术方案 建设单位: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O 一六年二月 目录 1 前言................................ ...

    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忙碌.欣喜.迷茫.顿悟交织成本学期业务管理工作的乐章,回顾这过去的半年,该对自己的工作作一反思.作一总结,本学期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及全园工作计划 ...

    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南京艺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015年12月 目录 编写说明 . .................................................... 4 第一章 学校概况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东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2015-2016学年第一学 期工作计划 (2015.9讨论稿) 东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关心下,在各镇街.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学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结合我市小学 ...

    2014-2015学年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方案

    xx~xx学年度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指导和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研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教研理念、教研作风和教研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我区教育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