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团结和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东莞、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而努力奋斗

——在东莞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冷晓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东莞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市科协“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指导下,在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的带领下,全市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局和中心工作,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进一步加强科协自身建设,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科协事业取得新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做出了新的贡献,较好地完成了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科协所属组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科技论坛、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科技普及、厂会协作、科技培训等工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和科技咨询

我们围绕公共卫生安全、资源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食品安全、创造国际花园城市等社会发展的热点,大力开展各类学术研讨、科技咨询活动,从科学的层面有力地支持了有关工作的开展。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了科技建议1650项,围绕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开展学术研讨、报告670多次,参与重要课题调研交流有3800多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积极配合市政府开展“非典”防治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非典”预防知识的普及工作,多次举办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卫医类的专家教授到有关镇区、学校、企业、医院召开“非典”防治经验交流会,向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印发了大量预防非典科普资料;围绕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开展系列活动,举办了“水——人民生命之所系”大型科普展览、“东莞市水资源状况及对策论坛”、“东莞市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根据东莞市车辆多、交通事故多的特点,举办了“东莞市交通伤害预防控制与救治研讨会”;根据我市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组织举办了“东莞市创建国际花园城市论坛”、“东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论坛”;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举办了 “东莞市建筑节能研讨会”、“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论坛”;围绕城市升级的目标,举办了“东莞市城市建设与城市升级研讨会”、“岭南建筑与岭南文化研讨会”。

(二)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技术交流转化促进活动

1、组织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经验交流

为了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每年选择一个有特色的镇街,组织我市民营企业,部分合资、独资企业召开东莞市企业技术创新经验交流现场会,安排一些成功企业在会上介绍自己在技术创新道路上走过的历程、做法和经验,并组织实地参观交流,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学习创新的经验,感受创新的成果,带动了一批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为全市企业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开展“厂会协作”和科技项目推介活动

组织专业技术学会与相关工厂企业对接,结成帮扶企业解决困难的对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成长。五年来,市直学会与镇、村建立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市建筑学会、市花卉协会、市环境科学学会、市制冷空调学会、市老科协、市机质协会等专业协会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30多项,为企业新增经验效益 8750万元;许多镇街科协主动为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牵线搭桥,成为企业与大学研究院所合作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不断为企业解决创新发展的难题,如石龙镇科协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系,为本镇泽龙线缆公司、富华电子等20多家企业,解决了20多个技术难题,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3、组织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特长。

在企业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市科协每年倡导和发动各学会、企业科协在本单位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提合理化建议和参与企业技改、科研等活动。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提合理化建议3500多条,被采纳2200多条,科协会员主持技改和研发活动1350多项。

(三)围绕基层人员提升素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培训

1、坚持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

为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科协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五年来,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5.8万人次,其中党员3.2万人次,干部1.1万人次,开展种植、养殖等讲座和现场指导,举办企业管理、电脑等其他各类培训班 920场次,建立党员、干部示范户194户,树立“一品一村”样板村29个,推广农业种养技术115项,组织各种种养技术协会、研究会56个。

2、坚持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号召各科技社团、镇街科协根据专业特点和镇街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科技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3880场次(班次),培训人员达7.8万多人次。其中卫医知识培训3.2万多人次,农业新技术培训1.8万人次,电脑知识培训1.5万人次,经济管理、外经业务等知识培训1.3万多人次。

支持直属单位根据职能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工作。东莞科学馆在举办多种少儿兴趣培训班、暑期青少年航模班、财务知识职称考证班的基础上,增设了乐高机器人培训、模具培训项目;东莞科技进修学院在依托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举办了成人大专、本科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东莞市翻译服务中心根据东莞的实际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外语培训班;东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为东莞市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举办了EMBA、MPA培训。几年来,共培训财务知识及职称考证人员8000多人,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1.5万多人次,大专、本科学历培训4000多人,外语知识培训6000多人次,EMBA、MPA培训300 多人次。

二、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是党和政府赋予科协的一项基本职能。建设科技东莞工程,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创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坚持不懈地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

(一)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科普阵地

科普阵地是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平台,我们通过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等形式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

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制定了《东莞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创建认定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对已具备一定条件又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的单位按区域布点的要求,选择性地开展培育创建工作,聘请专家到创建单位实地考察指导,然后验收认定。五年来,我市共认定省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市科普教育基地10个,有效地促进了科普事业社会化。

为推动科普进社区、进家庭,我们开展了“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制定了创建标准。活动开展两年来,已有23个社区创建成功被认定为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通过这一创建活动,为提高社区(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科协号召全体科协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科普宣传栏607个,科普活动室416个。通过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了解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狠抓科技进步活动月和全国科普日活动,营造科普氛围

每年的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我们都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市重点工作,选择一个科普活动主题,在市民集中的广场举办大型科普集市,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咨询、义诊、图片展览、发放科普资料等活动。五年来,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举办的科普集市共36场,举办学术交流会、科普报告会、表彰会、研讨会106场,组织生产现场指导400多次,传播各类实用技术290项,发放各种科普资料110万份、科普挂图3000多套。

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国科协将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科普日。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认真开展好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了以“节约资源、预防疾病、科学生活、绿色人居”为主题的重点科普活动,并将科普集市送到有关镇街,向市民宣传了环保、节能、节水、节地、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三)注重科普形式和内容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绩效

积极推进科普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大力开展科普巡回展览,举办首届“网上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坚持开设“科普大蓬车”电视栏目,不断提高公众科普率;举办系列科普报告会、科普讲座、科普研讨会、科普论坛,不断探索科普工作新途径。

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举办科普展览742次,科普讲座 4610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500多次,召开科技工作者会议350多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项目5100多次,开展金桥工程科技活动650项,资助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普论文2200多篇,印发科普资料500多万份,派发科普挂图3万多套,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1.9万多次。

(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我们着力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操作能力,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联合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发明展览会,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竞赛等活动;举办东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活动,东莞市少儿七巧板科普活动,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承办了广东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代表队在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所获金牌数在全省排列第二名。组织我市代表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九届机器人世界杯全球总决赛,取得了中学组一对一对抗的世界冠军。

三、履行桥梁纽带职责,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努力增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宣传表彰机制,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工作。

(一)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工作者的成长

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开展学术交流能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原始创新,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1、建立学术交流平台

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不断整合随机性学术交流,努力创建常态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科技工作者从事学术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市科协创建的交流平台主要有:两周一次的东莞创新论坛,每两年一次的东莞市青年科技学术交流会,一年一次的大型科普交流报告会,东莞市科协学术年会等等;2006年,成立了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举办东莞市博士系列论坛。既为东莞博士之间学术交流提供了有效形式,又为我市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加快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同时,注重支持重点学术活动的开展,2006年市科协下发了《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交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有限的经费资助了一批重点学术活动,既使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扩展,又使参与交流的科技人员大幅度增加。

2、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我市有关学科、技术领域发展的特点和我市科技工作者了解、把握前沿技术发展,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现实需求,大力开展各类学会交流、学术讲座。特别注重邀请两院院士等学科或技术领域的学术权威到我市开设报告、讲座。举办了东莞市第三届、第四届青年科技学术交流会,表彰了一批市青年科技优秀学术论文;先后邀请了马国馨院士、洪昭光教授、钟南山院士、江亿院士、何镜堂院士及一些外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到我市开设学术报告和讲座,去年邀请到莞开展学术交流的院士有56位,邀请到莞从事学术交流的外籍专家有14位,共在莞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46场,21460人次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各科技社团都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共举办学术交流活动5793场,共有38万人次参加;组织参观学习 2184次,3.33万人次参加;发动会员撰写学术论文42310篇。

(二)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热情

为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一方面向上级推荐优秀人才、先进集体,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科技人员的评优奖励,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2004年,2006年我们分别开展了东莞市第一届、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2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召开大会给予了表彰奖励;协助市委组织部完成了第六批、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每年召开市科协全委会议表彰奖励一批科协先进工作者、先进科普工作者、学会优秀挂靠单位、先进科协组织、先进农技会、优秀科技学术论文、优秀科技建议等;动员全市科协组织召开年会,对本组织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学术论文给予表彰奖励,不断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畅通联络服务渠道,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

充分发挥科协作为政协组成界别的政治优势,支持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举办东莞创新论坛,让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把有关的意见建议以论坛简报的形式报市委市政府、各镇街及有关单位;通过召开科技工作者迎春茶话会、镇区科协秘书长会议、市直学会秘书长会议、优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等形式,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献计献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愿望和呼声。五年来,各学会组织、镇区科协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有效反映我市科技工作者的各类意见和建议,有450名学会会员提建议献计策165条,被采纳155条;有1360名镇区科协会员提建议献计策780条,被采纳569条。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科协事业向前发展

科协组织坚持深化改革,着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服务大局和服务科技工作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科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员加强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荣八耻” 及“两个务必”教育活动,思想作风建设明显增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保持一致。

(二)组织建设初显成效

五年来,我们将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市委市政府转发了系列文件,分别就加强科技社团、镇区科协、企业科协的工作提出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科协组织的建设工作。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和促进全市科技社团工作的意见》,并以东委办发[2006]6号文转发,对我市各科技社团的组织管理、经营发展、活动开展和会员服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并设立了学术交流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和规范我市的科技社团发展,使我市46个科技社团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4 年制定并通过市府办转发了市科协《关于加强镇区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04]25号)文,极大地推进了镇区科协组织建设。通过近3年的努力 32个镇区已基本进行了换届工作,完善了科协组织的建设。

2005年制定并通过市委办转发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和发展科协组织的意见》(东委办发[2005]6号)文件,有效地推进我市企业科协特别是非公企业科协的组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36家,其中日资企业2家,台资企业3家。

(三)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科技的基础是人才,我们在抓广大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的同时,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业务水平,组织广大干部系统学习《中国科协学》、认真领会“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深刻内涵,聘请领导专家不定期地给干部职工讲授科协工作流程及业务知识,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协工作的新体系。

支持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和工作组织能力,支持干部职工就读大专、本科和各类研究生班,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培训、参观学习和交流,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四)直属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东莞科学馆顺利完成了新展厅的规划、设计、扩建和布展工作,确立了“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的展览主题,既强调了启蒙科学,突出自身特色,又与新的科技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东莞科技进修学院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在联合举办成人大专、本科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东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在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EMBA仲裁研修班的基础上,又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公共管理硕士班(MPA);东莞市翻译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培训范围和业务空间不断拓展,把翻译服务和外语培训不断送到镇街、送到企业、送到家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市科协在过去五年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省科协的关怀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科协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科协六届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只有坚持党对科协的领导,才能保证科协工作的正确方向,科协工作和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二、只有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科协的工作才能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三、只有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科协的工作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四、只有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科协大团体的优势,科协组织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化“虚”招为“实”招,才能不断提高科协工作的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科协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新时期科协工作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镇街科协人员兼职多,经费投入不足,独立自主性不够;部分学会工作依赖性较大,学会自主工作能力有待加强;科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开拓创新能力、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新一届市科协委员会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在此,对市科协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今后五年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及“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要求,团结和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知识普及,服务于产业升级、科学素质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树立科协新形象,争当科协排头兵,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而做出新的贡献。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开展科技服务

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市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市科协组织必须围绕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营造环境条件和舆论氛围,大力开展科技咨询、学术研讨、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

(一)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

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就是要大力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则是重要的基础。科协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倡导敢于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爱护人才的先进文化,努力营造鼓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业、支持科技工作者干成事业、帮助科技工作者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和培育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高精神和团队精神,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普及;开设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不断营造创新文化;大力表彰和宣传自主创新的典型,发挥榜样的先进示范作用;大力组织各类创新经验交流和创新方法研讨讲座,在科技工作者中培养创新精神。

(二)努力推进科学决策咨询服务

以软科学研究和工作调研为基础,以科技工作者建议、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专项科学论证等活动为依托,围绕经济社会转型的热点、难点,高新产业、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大力开展地方工作决策咨询;建立和完善我市的专家智囊库,系统地组织整合智力资源,组织专家通过千名专家进百村等活动,为我市社区和村的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围绕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企业发展规划、品牌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路线、技术布局、市场开拓等,发动组织各专业学会提供咨询服务。

(三)努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鼓励和组织专业技术学会通过技术沙龙、技术研讨会和接受委托开展项目评估论证等形式参与协作攻关;继续扩大现有的科技进修学院等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的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职业技能人才。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继续开展好“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科技服务,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服务社会转型

(一)围绕社会转型中的热点、难点,开展科学引导

围绕开展“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的安全知识普及,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介绍职业保护与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与操作;围绕食品安全,宣传普及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检测鉴别知识,以及标准化规范生产知识;围绕开展人性化治摩、全面禁电等交通管理规定,大力宣传普及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交通管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让科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的转型升级。

(二)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推进科普工作

认真履行东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加强统筹协调,联络服务、检查督促、监测评估工作。积极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激发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资源开发的热情,逐步形成推动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机制体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大科普阵地与载体建设,每年计划创建一批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继续抓好科技进步活动月,全国科普日活动,利用科普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活动,积极推进科普进镇街、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

(三)针对重点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展重点科普工作

抓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等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抓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示范户”工程。继续办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逐步推进系统的学历教育。抓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科普进社区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的科普工作,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围绕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促进和谐东莞建设,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一)进一步完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渠道

在党委、政府与科技工作者逐步建立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向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好科协作为政协独立界别参政议政的职能;指导好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东莞市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加强科技工作者接受科技教育培训的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培训体系;探索技术转移对接机制,根据专业学会的特长,结合东莞产业特点,逐步建立起重点技术转化对接机构。

(二)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和再教育机制

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资助学术交流平台的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继续办好东莞创新论坛、东莞市科协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品牌活动,鼓励和资助各科技社团、镇街科协举办重点学术交流活动,努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为科技工作者自由探索、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东莞科技进修学院的职能作用;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从事境内外考察、学术交流,逐步建立起科技人员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的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

不断完善科协系统的表彰奖励体系建设,做好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工作,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继续抓好科协系统一年一度的先进评选表彰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举荐优秀人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推动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科技人才评价中介组织,不断探索社会化评价机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

四、围绕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继续巩固科协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科协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扶持学会发展,不断提高学会独立自主工作能力

按照建立现代科技社团的要求,积极推动学会管理工作的改革,认真落实东委办发[2006]6号文《关于加强和促进科技社团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着力提高科技社团组织管理能力、经营促发展的能力、开展活动的能力、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加强学会秘书机构的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秘书长职业化、学会干部专业化、年轻化,引导科技社团承接政府委托职能,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支持科技社团按照章程依法从事有偿服务,使学会不断做强做大。

(三)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拓展服务网络

认真贯彻落实东府办[2004]25号《关于加强镇街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镇街科协组织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增强镇街科协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落实各项科普活动经费,切实改善镇街科协开展工作的环境条件;认真落实《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和发展科协组织的意见》(东委办发[2005]6号)文件精神,加快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科协组织的建设步伐,拓展与各种新兴科技人员的联系。切实做到:哪里有科技人员,科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

推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科协组织建设,成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科协,鼓励支持各技术学会、协会、研究会在松山湖成立分会,发动松山湖入园企业成立企业科协,支持新的高新技术领域成立技术学会。

(四)加强科协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

全面加强科协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本领。抓好科协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科协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强效能建设。

加强对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创新机制体制,推进事业单位健康稳步发展,充分发挥东莞科学馆作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启蒙科普常规展览、重点主题临时展览和镇街学校巡回展览活动;支持东莞科技进修学院根据东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及科技人员的需求,举办多种科技培训;鼓励东莞市科技咨询中心和东莞市翻译中心开展多种科技咨询服务和外语翻译服务,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和空间。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而努力奋斗!

团结和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东莞、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而努力奋斗

——在东莞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冷晓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东莞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市科协“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指导下,在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的带领下,全市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局和中心工作,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进一步加强科协自身建设,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科协事业取得新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做出了新的贡献,较好地完成了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科协所属组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科技论坛、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科技普及、厂会协作、科技培训等工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和科技咨询

我们围绕公共卫生安全、资源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食品安全、创造国际花园城市等社会发展的热点,大力开展各类学术研讨、科技咨询活动,从科学的层面有力地支持了有关工作的开展。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了科技建议1650项,围绕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开展学术研讨、报告670多次,参与重要课题调研交流有3800多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积极配合市政府开展“非典”防治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非典”预防知识的普及工作,多次举办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卫医类的专家教授到有关镇区、学校、企业、医院召开“非典”防治经验交流会,向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印发了大量预防非典科普资料;围绕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开展系列活动,举办了“水——人民生命之所系”大型科普展览、“东莞市水资源状况及对策论坛”、“东莞市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根据东莞市车辆多、交通事故多的特点,举办了“东莞市交通伤害预防控制与救治研讨会”;根据我市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组织举办了“东莞市创建国际花园城市论坛”、“东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论坛”;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举办了 “东莞市建筑节能研讨会”、“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论坛”;围绕城市升级的目标,举办了“东莞市城市建设与城市升级研讨会”、“岭南建筑与岭南文化研讨会”。

(二)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技术交流转化促进活动

1、组织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经验交流

为了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每年选择一个有特色的镇街,组织我市民营企业,部分合资、独资企业召开东莞市企业技术创新经验交流现场会,安排一些成功企业在会上介绍自己在技术创新道路上走过的历程、做法和经验,并组织实地参观交流,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学习创新的经验,感受创新的成果,带动了一批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为全市企业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开展“厂会协作”和科技项目推介活动

组织专业技术学会与相关工厂企业对接,结成帮扶企业解决困难的对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成长。五年来,市直学会与镇、村建立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市建筑学会、市花卉协会、市环境科学学会、市制冷空调学会、市老科协、市机质协会等专业协会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30多项,为企业新增经验效益 8750万元;许多镇街科协主动为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牵线搭桥,成为企业与大学研究院所合作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不断为企业解决创新发展的难题,如石龙镇科协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系,为本镇泽龙线缆公司、富华电子等20多家企业,解决了20多个技术难题,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3、组织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特长。

在企业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市科协每年倡导和发动各学会、企业科协在本单位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提合理化建议和参与企业技改、科研等活动。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提合理化建议3500多条,被采纳2200多条,科协会员主持技改和研发活动1350多项。

(三)围绕基层人员提升素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培训

1、坚持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

为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科协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五年来,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5.8万人次,其中党员3.2万人次,干部1.1万人次,开展种植、养殖等讲座和现场指导,举办企业管理、电脑等其他各类培训班 920场次,建立党员、干部示范户194户,树立“一品一村”样板村29个,推广农业种养技术115项,组织各种种养技术协会、研究会56个。

2、坚持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号召各科技社团、镇街科协根据专业特点和镇街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科技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3880场次(班次),培训人员达7.8万多人次。其中卫医知识培训3.2万多人次,农业新技术培训1.8万人次,电脑知识培训1.5万人次,经济管理、外经业务等知识培训1.3万多人次。

支持直属单位根据职能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工作。东莞科学馆在举办多种少儿兴趣培训班、暑期青少年航模班、财务知识职称考证班的基础上,增设了乐高机器人培训、模具培训项目;东莞科技进修学院在依托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举办了成人大专、本科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东莞市翻译服务中心根据东莞的实际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外语培训班;东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为东莞市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举办了EMBA、MPA培训。几年来,共培训财务知识及职称考证人员8000多人,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1.5万多人次,大专、本科学历培训4000多人,外语知识培训6000多人次,EMBA、MPA培训300 多人次。

二、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是党和政府赋予科协的一项基本职能。建设科技东莞工程,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创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坚持不懈地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

(一)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科普阵地

科普阵地是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平台,我们通过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等形式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

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制定了《东莞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创建认定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对已具备一定条件又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的单位按区域布点的要求,选择性地开展培育创建工作,聘请专家到创建单位实地考察指导,然后验收认定。五年来,我市共认定省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市科普教育基地10个,有效地促进了科普事业社会化。

为推动科普进社区、进家庭,我们开展了“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制定了创建标准。活动开展两年来,已有23个社区创建成功被认定为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通过这一创建活动,为提高社区(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科协号召全体科协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科普宣传栏607个,科普活动室416个。通过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了解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狠抓科技进步活动月和全国科普日活动,营造科普氛围

每年的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我们都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市重点工作,选择一个科普活动主题,在市民集中的广场举办大型科普集市,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咨询、义诊、图片展览、发放科普资料等活动。五年来,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举办的科普集市共36场,举办学术交流会、科普报告会、表彰会、研讨会106场,组织生产现场指导400多次,传播各类实用技术290项,发放各种科普资料110万份、科普挂图3000多套。

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国科协将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科普日。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认真开展好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了以“节约资源、预防疾病、科学生活、绿色人居”为主题的重点科普活动,并将科普集市送到有关镇街,向市民宣传了环保、节能、节水、节地、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三)注重科普形式和内容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绩效

积极推进科普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大力开展科普巡回展览,举办首届“网上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坚持开设“科普大蓬车”电视栏目,不断提高公众科普率;举办系列科普报告会、科普讲座、科普研讨会、科普论坛,不断探索科普工作新途径。

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举办科普展览742次,科普讲座 4610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500多次,召开科技工作者会议350多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项目5100多次,开展金桥工程科技活动650项,资助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普论文2200多篇,印发科普资料500多万份,派发科普挂图3万多套,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1.9万多次。

(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我们着力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操作能力,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联合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发明展览会,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竞赛等活动;举办东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活动,东莞市少儿七巧板科普活动,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承办了广东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代表队在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所获金牌数在全省排列第二名。组织我市代表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九届机器人世界杯全球总决赛,取得了中学组一对一对抗的世界冠军。

三、履行桥梁纽带职责,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努力增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宣传表彰机制,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工作。

(一)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工作者的成长

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开展学术交流能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原始创新,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1、建立学术交流平台

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不断整合随机性学术交流,努力创建常态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科技工作者从事学术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市科协创建的交流平台主要有:两周一次的东莞创新论坛,每两年一次的东莞市青年科技学术交流会,一年一次的大型科普交流报告会,东莞市科协学术年会等等;2006年,成立了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举办东莞市博士系列论坛。既为东莞博士之间学术交流提供了有效形式,又为我市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加快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同时,注重支持重点学术活动的开展,2006年市科协下发了《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交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有限的经费资助了一批重点学术活动,既使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扩展,又使参与交流的科技人员大幅度增加。

2、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我市有关学科、技术领域发展的特点和我市科技工作者了解、把握前沿技术发展,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现实需求,大力开展各类学会交流、学术讲座。特别注重邀请两院院士等学科或技术领域的学术权威到我市开设报告、讲座。举办了东莞市第三届、第四届青年科技学术交流会,表彰了一批市青年科技优秀学术论文;先后邀请了马国馨院士、洪昭光教授、钟南山院士、江亿院士、何镜堂院士及一些外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到我市开设学术报告和讲座,去年邀请到莞开展学术交流的院士有56位,邀请到莞从事学术交流的外籍专家有14位,共在莞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46场,21460人次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各科技社团都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五年来,全市科协组织共举办学术交流活动5793场,共有38万人次参加;组织参观学习 2184次,3.33万人次参加;发动会员撰写学术论文42310篇。

(二)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热情

为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一方面向上级推荐优秀人才、先进集体,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科技人员的评优奖励,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2004年,2006年我们分别开展了东莞市第一届、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2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召开大会给予了表彰奖励;协助市委组织部完成了第六批、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每年召开市科协全委会议表彰奖励一批科协先进工作者、先进科普工作者、学会优秀挂靠单位、先进科协组织、先进农技会、优秀科技学术论文、优秀科技建议等;动员全市科协组织召开年会,对本组织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学术论文给予表彰奖励,不断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畅通联络服务渠道,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

充分发挥科协作为政协组成界别的政治优势,支持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举办东莞创新论坛,让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把有关的意见建议以论坛简报的形式报市委市政府、各镇街及有关单位;通过召开科技工作者迎春茶话会、镇区科协秘书长会议、市直学会秘书长会议、优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等形式,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献计献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愿望和呼声。五年来,各学会组织、镇区科协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有效反映我市科技工作者的各类意见和建议,有450名学会会员提建议献计策165条,被采纳155条;有1360名镇区科协会员提建议献计策780条,被采纳569条。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科协事业向前发展

科协组织坚持深化改革,着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服务大局和服务科技工作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科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员加强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荣八耻” 及“两个务必”教育活动,思想作风建设明显增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保持一致。

(二)组织建设初显成效

五年来,我们将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市委市政府转发了系列文件,分别就加强科技社团、镇区科协、企业科协的工作提出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科协组织的建设工作。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和促进全市科技社团工作的意见》,并以东委办发[2006]6号文转发,对我市各科技社团的组织管理、经营发展、活动开展和会员服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并设立了学术交流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和规范我市的科技社团发展,使我市46个科技社团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4 年制定并通过市府办转发了市科协《关于加强镇区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04]25号)文,极大地推进了镇区科协组织建设。通过近3年的努力 32个镇区已基本进行了换届工作,完善了科协组织的建设。

2005年制定并通过市委办转发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和发展科协组织的意见》(东委办发[2005]6号)文件,有效地推进我市企业科协特别是非公企业科协的组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36家,其中日资企业2家,台资企业3家。

(三)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科技的基础是人才,我们在抓广大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的同时,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业务水平,组织广大干部系统学习《中国科协学》、认真领会“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深刻内涵,聘请领导专家不定期地给干部职工讲授科协工作流程及业务知识,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协工作的新体系。

支持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和工作组织能力,支持干部职工就读大专、本科和各类研究生班,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培训、参观学习和交流,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四)直属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东莞科学馆顺利完成了新展厅的规划、设计、扩建和布展工作,确立了“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的展览主题,既强调了启蒙科学,突出自身特色,又与新的科技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东莞科技进修学院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在联合举办成人大专、本科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东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在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EMBA仲裁研修班的基础上,又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公共管理硕士班(MPA);东莞市翻译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培训范围和业务空间不断拓展,把翻译服务和外语培训不断送到镇街、送到企业、送到家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市科协在过去五年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省科协的关怀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科协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科协六届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只有坚持党对科协的领导,才能保证科协工作的正确方向,科协工作和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二、只有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科协的工作才能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三、只有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科协的工作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四、只有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科协大团体的优势,科协组织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化“虚”招为“实”招,才能不断提高科协工作的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科协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新时期科协工作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镇街科协人员兼职多,经费投入不足,独立自主性不够;部分学会工作依赖性较大,学会自主工作能力有待加强;科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开拓创新能力、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新一届市科协委员会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在此,对市科协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今后五年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及“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要求,团结和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知识普及,服务于产业升级、科学素质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树立科协新形象,争当科协排头兵,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而做出新的贡献。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开展科技服务

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市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市科协组织必须围绕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营造环境条件和舆论氛围,大力开展科技咨询、学术研讨、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

(一)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

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就是要大力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则是重要的基础。科协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倡导敢于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爱护人才的先进文化,努力营造鼓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业、支持科技工作者干成事业、帮助科技工作者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和培育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高精神和团队精神,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普及;开设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不断营造创新文化;大力表彰和宣传自主创新的典型,发挥榜样的先进示范作用;大力组织各类创新经验交流和创新方法研讨讲座,在科技工作者中培养创新精神。

(二)努力推进科学决策咨询服务

以软科学研究和工作调研为基础,以科技工作者建议、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专项科学论证等活动为依托,围绕经济社会转型的热点、难点,高新产业、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大力开展地方工作决策咨询;建立和完善我市的专家智囊库,系统地组织整合智力资源,组织专家通过千名专家进百村等活动,为我市社区和村的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围绕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企业发展规划、品牌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路线、技术布局、市场开拓等,发动组织各专业学会提供咨询服务。

(三)努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鼓励和组织专业技术学会通过技术沙龙、技术研讨会和接受委托开展项目评估论证等形式参与协作攻关;继续扩大现有的科技进修学院等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的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职业技能人才。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继续开展好“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科技服务,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服务社会转型

(一)围绕社会转型中的热点、难点,开展科学引导

围绕开展“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的安全知识普及,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介绍职业保护与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与操作;围绕食品安全,宣传普及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检测鉴别知识,以及标准化规范生产知识;围绕开展人性化治摩、全面禁电等交通管理规定,大力宣传普及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交通管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让科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的转型升级。

(二)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推进科普工作

认真履行东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加强统筹协调,联络服务、检查督促、监测评估工作。积极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激发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资源开发的热情,逐步形成推动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机制体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大科普阵地与载体建设,每年计划创建一批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继续抓好科技进步活动月,全国科普日活动,利用科普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活动,积极推进科普进镇街、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

(三)针对重点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展重点科普工作

抓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等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抓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示范户”工程。继续办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逐步推进系统的学历教育。抓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科普进社区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的科普工作,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围绕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促进和谐东莞建设,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一)进一步完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渠道

在党委、政府与科技工作者逐步建立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向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好科协作为政协独立界别参政议政的职能;指导好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东莞市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加强科技工作者接受科技教育培训的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培训体系;探索技术转移对接机制,根据专业学会的特长,结合东莞产业特点,逐步建立起重点技术转化对接机构。

(二)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和再教育机制

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资助学术交流平台的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继续办好东莞创新论坛、东莞市科协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品牌活动,鼓励和资助各科技社团、镇街科协举办重点学术交流活动,努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为科技工作者自由探索、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东莞科技进修学院的职能作用;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从事境内外考察、学术交流,逐步建立起科技人员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的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

不断完善科协系统的表彰奖励体系建设,做好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工作,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继续抓好科协系统一年一度的先进评选表彰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举荐优秀人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推动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科技人才评价中介组织,不断探索社会化评价机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

四、围绕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继续巩固科协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科协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扶持学会发展,不断提高学会独立自主工作能力

按照建立现代科技社团的要求,积极推动学会管理工作的改革,认真落实东委办发[2006]6号文《关于加强和促进科技社团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着力提高科技社团组织管理能力、经营促发展的能力、开展活动的能力、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加强学会秘书机构的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秘书长职业化、学会干部专业化、年轻化,引导科技社团承接政府委托职能,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支持科技社团按照章程依法从事有偿服务,使学会不断做强做大。

(三)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拓展服务网络

认真贯彻落实东府办[2004]25号《关于加强镇街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镇街科协组织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增强镇街科协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落实各项科普活动经费,切实改善镇街科协开展工作的环境条件;认真落实《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和发展科协组织的意见》(东委办发[2005]6号)文件精神,加快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科协组织的建设步伐,拓展与各种新兴科技人员的联系。切实做到:哪里有科技人员,科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

推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科协组织建设,成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科协,鼓励支持各技术学会、协会、研究会在松山湖成立分会,发动松山湖入园企业成立企业科协,支持新的高新技术领域成立技术学会。

(四)加强科协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

全面加强科协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本领。抓好科协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科协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强效能建设。

加强对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创新机制体制,推进事业单位健康稳步发展,充分发挥东莞科学馆作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启蒙科普常规展览、重点主题临时展览和镇街学校巡回展览活动;支持东莞科技进修学院根据东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及科技人员的需求,举办多种科技培训;鼓励东莞市科技咨询中心和东莞市翻译中心开展多种科技咨询服务和外语翻译服务,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和空间。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在东莞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贺词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东莞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隆重召开了,这是我市青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这次大会是在深入贯彻市委"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四项工程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这对于 ...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介绍

    xx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动力培训和输出"工程列为-年全市抓好 ...

    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介绍

    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介绍 xx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动力培训 ...

    "酸雨的影响"WEBQUEST

    探究案例一则: "酸雨的影响"WEBQUEST 刘建新 东莞市厚街中学 523962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这一段时间经常有雷阵雨,单车棚已经放满,新买的自行车只能停在单车棚外面.淋了雨的单车很快就生 ...

    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

    尊敬的教职工同志们:大家好! 新春佳节刚刚过去,我们又在这里相聚,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行政领导,恭祝大家平安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老师们,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六十周年华诞,我们中国人坚强 ...

    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半年工作总结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取得的成效(一)劳务培训输出迈出了可喜的 ...

    第25届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第 25 届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序 号 活动方案名称 地区 实践单位 指导单位 指导教 师 王喜 无 冯逸 王家敏 金敏 无 陈霞明 盛耀忠 华北油田采一小学 刘彦英 陈宏程 北京 北京市育才学校 北京市育才学校 张桂玲 陈洁 ...

    科协成立暨第一次大会会议材料(定稿)

    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 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议程 (二0一0年四月) 一.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开幕 二.作科协筹备工作报告 三.宣读并通过公司科协<章程> 四.举行大会选举 1. ...

    广东省优秀团干部名单

    附件9: 广 州 陆 波 刘未艾(女) 林文湛(女) 刘 兰(女) 林 康 刘晨辉 李 俏(女) 何伟樑 丘毅清(女) 苏学标 梁汉东 温永红 林子尧 陈彦远 深 圳 陈 弘(女) 黄 鹏 余志勇 广东省优秀团干部名单 (223名) 团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