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实录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指名配乐朗读。(播放《天鹅》。)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

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

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

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六、拓展延伸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已获得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

教学方法:讲授 点拨 读书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你们想过吗?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小女孩有着怎样的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他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

1这篇童话是谁写的?(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的作家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

2.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2)理解词语。

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②精巧细致,质量很好。()

2.开火车读生字。边读边识记!

3.指导书写兜。

4.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重难点突破: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的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

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提炼小标题。

第一段(1~4)悲惨生活第二段(5~11)美好幻想

第三段(12~13)冻死街头

二、学习第一段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可怜的小女孩!]

(二)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1)点拨、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a.幻灯出示。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能抓住重点词来谈谈吗?

c.概括一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她很可怜?(怜)

(2)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写小女孩冷的词句还有吗?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读懂这三句话,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学生练习。

(3)讨论: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

点拨:这些重点词的音要稍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来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

练读——指读——评议——指读——齐读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

“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抓“一整天、一根、一个”)

3.提问: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这些是书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你们一看便懂,可是书里还有别的意思,没有直接写出来,实际上也能说明小女孩很可怜。如果你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也能领会。

5.揭示学法,扶学第一句。

(1)幻灯出示: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拖鞋大)

b.哪些词语写出拖鞋很大?

c .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3)表情朗读: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到处受欺负。小女孩这么冷的天穿着大拖鞋也没人同情、关心她。那这句话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同情)对的,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读这句话。齐读。

(4)归纳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这个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呢?我们先理解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谈体会,最后用感情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1)幻灯出示: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这些”指的是哪些?

b.谁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子的意思?

c.是啊,小女孩还是个孩子,当然希望在大年夜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而现在的她却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多可怜哪!这儿写出了她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欢乐)的。

(3)表情朗读。

点拨:用同情的语气,突出重点词,前半句我们可读得美些,后半句读得难过些、慢些。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板书)

2.出示挂图,训练说话。

(1)导语: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穷苦可怜的小女孩。它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家里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请你们看图有条理地说一说,可以用“可怜的小女孩!”作为这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

(2)学生练习—指名口述。

(3)小结:同学们生动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大年夜叫卖火柴的凄惨画面。她是多么可怜哪!(指板书)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用红粉笔标出)就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配乐《天鹅》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过渡: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冻死了)是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达标提升:小练笔

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这个命运悲惨的小女孩假如现在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你同情她?你对当时人剥削人、

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想法?你想帮助她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彩图,用“可怜的小女孩!”作开头或结尾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3.完成小练习册1-4题。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

(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

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4、《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想象性作文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 死悲惨 火炉

圣诞树

烤鹅

擦 燃 灭 捏 微笑

奶奶

飞走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师指一名学生朗读)——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小女孩(板书:小女孩。学生读一读)这个 “小”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

生: 齐读。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

生1: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2: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3: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打着卷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她看上去非常美丽

生4: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

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我听到了“可怜”、“穷苦”、“美丽”、这些语词真好。阅读

同一篇文章,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咱们就带着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放开声音读读(生齐读第一然段)出示课件:第一段

师:再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课件: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这个冷字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极了,“冷”字,交代了天气

师:再往下读,---下着雪, “雪”子,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季节

师:这是什么季节?(学生说冬天)什么样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师:又快---黑了。 那“黑”又交代了什么?

生:这个“黑”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看,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句话,感觉就不一样了,来读读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我们读到“冷”,什么感觉?

生:我们感觉到冷,再加上“冷极了”,说明真的很冷

师:注意紧跟这“冷”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雪”, 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什么感觉?

生: 就让人感觉更冷了

师:是呀,那感觉可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我们来再看,这句话一点也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是环境描写,很重要。通过细读,我们感觉故事发生

的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小女孩的不幸(掌声)

师:(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感受

(二)恐惧

师:好,我们就这样来读,把这一段剩下的这么多句子自己放开声读一读,看看哪些描写触动了你,读后把你的感受给大家交流(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你看到了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小女孩这可是从头冷到脚啊。我还想补充,这里说是“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也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教师因势利导)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啊

生:我从本段的最后一句“小男孩说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把鞋比作摇篮,说明小女孩的鞋特别---大,大得像摇篮。你见过摇篮吗?比一下有多大。你见过这么大的鞋吗?这是安徒生用什么修辞手法?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生:本来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已经很冷了,再加上我又读到的“又黑又冷”,我体会到,天简直冷到了极点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还想补充,“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这“吓”是因为“冲”,可以想象小女孩心里恐惧的程度(板书:“恐惧”)

师:读的真好,你读出了小女孩的恐惧。(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穿妈妈的一双多谢也被马车冲过来给下跑丢了,所以第二段写到:没(出示第二自然 段)——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引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学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沉静一会儿,不让学生答) 师:从这些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回过头来再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

生:我觉得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了,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内,从身体冷到内心!(掌声) 师:环境的寒冷,加上人们的冷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生:(齐说)雪上加霜!

师:(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吗?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看看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批注在旁边

(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之后分享)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板书:饥饿)

师:刚才读到了寒冷,这里我们又读到了读到了“饥饿” 。可以说,小女孩整个是“饥寒交迫”

师:好!把这个成语批注在句子的旁边谁来读读,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我读到了这一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而且课文还写道,“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对比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 “她可没有注意这些”,“ 烤鹅的香味她可没有忘记这个”)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对比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

生:所以这段中的第一句话说“可怜的小女孩!”齐读

(四)孤独

师: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这句话“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生:小女孩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苦却不能回家,心里就觉得更冷了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因为我们平常说风刮进来、吹进来说“灌”,那是说风像水一样倒进来,可以想象她家该怎样的冷!

生:我还想补充,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写她家的冷淡比如“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我觉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他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此刻,她是心灰意冷!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若题词的话,就是刚才同学说的心灰意冷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

生:我觉得最准确的是她此刻有家不能回的那份孤独,无助(学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师:我们看,在这个大年夜,小女孩却一个人蜷缩在墙角她是多么——孤独

(五)痛苦

师:(屏幕出示文中体现女孩可怜的部分语句,师配乐梳理,增强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体感受)在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可小女孩呢—— 生:(齐读)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读)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读)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生:(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的„„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是无比的悲伤

生:用书上的词,就, 是痛苦! (板书“痛苦”) 师: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生:

师:对,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读出了恳求的语气)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

生:(多种朗读形式体验“啊”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或者哽咽无声,即不读“啊”,而是含在嗓子里) 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

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 生:小女孩的生命

师:“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这句话,句子的空白处为下一步让学生加标点)

师: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没有得到关爱,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我觉得可以加上感叹号(该生朗读出语气,略)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和句号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的句号表示小女孩的死跟别人没有关系,就这样死了,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你和课文的一样,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指导朗读)

生:这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沉闷、沉痛,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也是,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有一种忧伤、有一种回味、有一种思考、有一种难过没有停止,所以,我也用了省略号,我读给你们听——“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该生朗读,略)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生:我也认为中间加破折号更突出小女孩的凄惨因为悲惨的死去和本是充满快乐的大年夜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看来,批注的时候,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这就创造了教材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嘴角还挂着微笑原来,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三、梳理“不幸”

师:故事结束了回过头来再梳理阅读的内容再看课题我们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看得见的“大”——

生:那双可以用来做摇篮的大鞋

生:那两辆冲过来的大马车

生:那些不肯买火柴的大人

生:还有那堵高大的墙

师: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冷酷的世界透过这个强大的世界,我们还读到了那些看不见的大——

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

生:这小女孩真的是太不幸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

师:这强烈的感受,不就是同学们透过文字后面批注出来的“大”吗?你们看,当你们把题目和全文联系起来进行批注的时候,你获得的就是整体的更大的认识

师:我不禁要问,你们为什么能读到这么多的信息和感受呢?

生:因为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了这篇课文,才读到了这么多感受

师:是的,这是因为你们内心有着对文字的敏感我还发现,之所以你们阅读到这么多,也是因为在阅读文字后面,还藏着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

1.过渡: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冻死了)是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生: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语气富有诗意与追问)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是啊,虽然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了那些美丽的东西,看到了她的奶奶,摆脱了人世间的寒冷、饥饿、痛苦,(随着学生的发言指板书)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死对女孩来说就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

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这一处,学生谈到哪里,就讨论朗读到哪里,最后再梳理顺序)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瞧,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你发现了吗?

生: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后面的“多么舒服”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

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

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朗读得很美)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拥有美好!(掌声)

生:小女孩,我也希望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勇气去擦然下一根火柴(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不再恐惧,而是内心获得了一份安宁(板书“安宁”)

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这不就是我们可以批注在旁边的想象吗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兴奋地呼喊)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生:“奶奶!”(激动的语气)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学生恳切地读)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生:可能还带着一点撒娇的语气——(学生完整地把女孩对奶奶说的话朗读了一遍)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学生读)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除了说这些,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

师: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通过朗读讨论,原来小中还包蕴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出示刚才学生朗读过的那五次“幻想”的内容)——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学生依次说出)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板书的梳理,从而又回扣整体)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生:是火柴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

师:至此,你一定会批注一个问题:把小女孩的五次梦想罗列在一起,读着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出示罗列五次幻想内容的文字,用不同颜色体现)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让学生讨论)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你瞧第一次的“敢”,明明因为卖不出火柴爸爸要打他,可她竟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又一根,表现了小女孩很勇敢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

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师:是的,我们一定会批注这样的话: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师: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

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

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渴望内心的幸福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呢?生:(沉默,思考)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那就是说,谁也没有看到小女孩获得的这些幸福,更不知道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可小女孩却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能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实现了这些梦想女孩就不再痛苦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她在如此痛苦的境遇下,更加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实现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但小女孩经历了这些痛苦,所以她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东西

师:谢谢你们的引发,咱们就再回过头来把上节课感悟的小女孩不幸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生:我有些生气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生:我很生气,甚至愤怒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我心里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饿,而是烤饿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师: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见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关爱,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你为什么还要忍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知道,你们也是善良的从现实的角度,小女孩太有报复的理由了,可小女孩的忍耐,让那些冷漠者无地自容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们批注的对女孩的评价,概括起来,这忍受、忍耐,就是说,小女孩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颗怎样的心?

生:是埋藏在心的忍耐,忍受之心啊

师:这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忍”啊如果说“隐”是埋藏是一种隐含,原来埋藏在心的是一颗“隐忍”之心(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师: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叫天堂的地方

生:课文里不是说吗,“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 生:“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让学生在课文中补充上这句话)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生:因为和上帝在一起就不会有寒冷、饥饿等等的痛苦了,我想小女孩经历这么多痛苦,也应该得到幸福了安徒生这样写是为了使故事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幸福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

生:(齐读)“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安徒生,在他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指投影)

生: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

师:而是——(指投影)

生: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人

师:是啊,一句和上帝在一起,定格于对苦难的承受,定格于对清贫的满足,定格于对梦想的渴望,定格于幸福的天堂我们的解读与安徒生说的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原来,隐忍与渴望之心就是对清贫满足,对苦难承受的心从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看出,女孩就是幸福的,因此她嘴角还带着微笑 师: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我们都钟爱大团圆的结局,死亡意味着不幸可是借助批注呢?我们觉得这时的小女孩是幸福的,我们读到了女孩的幸福

生:到此,我们明白了课前的追问,为什么说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才是幸福的,因为小女孩有着对苦难的承受,对清贫的满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隐忍与渴望

师:其实,你们已经读到了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因为有了这份背景,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他们来到的是上帝身边正因为是这种力量,故事读来就不再凄惨而是凄美在心中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安徒生这样写到(出示课件)

生:人们不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那些冷漠的人,他们只看到小女孩的尸体,却不曾看到她的灵魂,不知道她是幸福的但我们却知道——(出示改编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朗读)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好啊,你们读到了这么丰富是内涵当然,无论从现实角度解读,还是从西方文化角度解读,这份收获归功于谁?

生:归功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这篇童话也就是说,归功于安徒生,因为是安徒生创作的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因为是童话,原本忧伤的故事不再忧伤,更不会绝望,读到最后我们竟然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寄托与幸福

师:是啊,故事不再凄惨,而是一种凄美在心头于是,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这里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沉默,之后发表感言)

生: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都要我们关爱,不是冷漠,更不是无情的漠视 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追求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师:你们的感言,不就是你此刻批注的内心情感吗让我感受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阅读,重要的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们最后批注的一段话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 (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完成上面的内容)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温暖 饥饿 幸 满足 恐惧 隐忍 渴望 安宁

孤独 福 疼爱

痛苦 快乐

点击《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教学

5月23日,首届全国“两岸四地同文异教”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逸夫会馆拉开帷幕,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11个省市自治区的四百多位教师参加了这次会议,本刊记者陶继新应邀在现场对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专家评点”。本刊选取了江苏省张家港教研室钱爱萍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和她的以《有文化地炒鸡蛋》为题的现场发言,以及陶继新先生的现场点评《优秀老师要有文化素养圈》照录如下,以飨读者。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钱爱萍

师: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过许多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其中最感人的作品。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了一整天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情景化为永恒的痛,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女孩,最合适?

生:感人

生:痛苦

生:可怜(生写黑板上)

生:悲惨(生写黑板上)

生:凄美动人

师:小女孩有多可怜?继续读课文。

出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两生读。(教师评价正确、流利。)

师:再读。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生:打动我的是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今天是大年夜,可是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是非常难受的。

师:一个词打动你!当时的天气呢?再读第一句。

生读后:她一定非常冷,冷极了。

生:打动我的是大年夜。因为每当过年,家里都是欢声笑语,可是这个小女孩,却独自一人在街上走。

师:她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故事发生的时间。一起来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特别强调:最后一天——大年夜,今天是平安夜啊!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啊!这一天,别人家全家团聚、高高兴兴装饰圣诞树、舒舒服服地烤着火,准备平安夜精美食物,多快乐哪!可这个小女孩却一个人在街上走着。还得不停地叫卖“卖火柴哟卖火柴”!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我们读着读着觉得她

生齐说:很孤独!很可怜!

学生再读这两个句子。深情地。

师:安徒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作家,他的童话内涵十分深刻。下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交流你读后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

生读:“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说明她家里很穷,连双鞋都没有。

生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生:“她觉得更冷了”,说明她身上冷,心里更冷。

师: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得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别卖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 生:她不敢回去,因为没有挣到一个钱。

生:她没有妈妈和奶奶了,爸爸会打她!

师:肯定?

生:肯定!

师:通过读句子表示肯定。

生再读,突出“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一定”等词语。语气更加坚定。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指名配乐朗读。(播放《天鹅》。)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

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

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

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六、拓展延伸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已获得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

教学方法:讲授 点拨 读书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你们想过吗?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小女孩有着怎样的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他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

1这篇童话是谁写的?(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的作家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

2.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2)理解词语。

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②精巧细致,质量很好。()

2.开火车读生字。边读边识记!

3.指导书写兜。

4.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重难点突破: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的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

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提炼小标题。

第一段(1~4)悲惨生活第二段(5~11)美好幻想

第三段(12~13)冻死街头

二、学习第一段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可怜的小女孩!]

(二)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1)点拨、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a.幻灯出示。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能抓住重点词来谈谈吗?

c.概括一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她很可怜?(怜)

(2)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写小女孩冷的词句还有吗?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读懂这三句话,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学生练习。

(3)讨论: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

点拨:这些重点词的音要稍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来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

练读——指读——评议——指读——齐读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

“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抓“一整天、一根、一个”)

3.提问: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这些是书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你们一看便懂,可是书里还有别的意思,没有直接写出来,实际上也能说明小女孩很可怜。如果你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也能领会。

5.揭示学法,扶学第一句。

(1)幻灯出示: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拖鞋大)

b.哪些词语写出拖鞋很大?

c .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3)表情朗读: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到处受欺负。小女孩这么冷的天穿着大拖鞋也没人同情、关心她。那这句话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同情)对的,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读这句话。齐读。

(4)归纳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这个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呢?我们先理解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谈体会,最后用感情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1)幻灯出示: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这些”指的是哪些?

b.谁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子的意思?

c.是啊,小女孩还是个孩子,当然希望在大年夜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而现在的她却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多可怜哪!这儿写出了她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欢乐)的。

(3)表情朗读。

点拨:用同情的语气,突出重点词,前半句我们可读得美些,后半句读得难过些、慢些。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板书)

2.出示挂图,训练说话。

(1)导语: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穷苦可怜的小女孩。它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家里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请你们看图有条理地说一说,可以用“可怜的小女孩!”作为这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

(2)学生练习—指名口述。

(3)小结:同学们生动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大年夜叫卖火柴的凄惨画面。她是多么可怜哪!(指板书)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用红粉笔标出)就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配乐《天鹅》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过渡: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冻死了)是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达标提升:小练笔

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这个命运悲惨的小女孩假如现在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你同情她?你对当时人剥削人、

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想法?你想帮助她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彩图,用“可怜的小女孩!”作开头或结尾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3.完成小练习册1-4题。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

(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

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4、《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想象性作文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 死悲惨 火炉

圣诞树

烤鹅

擦 燃 灭 捏 微笑

奶奶

飞走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师指一名学生朗读)——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小女孩(板书:小女孩。学生读一读)这个 “小”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

生: 齐读。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

生1: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2: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3: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打着卷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她看上去非常美丽

生4: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

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我听到了“可怜”、“穷苦”、“美丽”、这些语词真好。阅读

同一篇文章,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咱们就带着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放开声音读读(生齐读第一然段)出示课件:第一段

师:再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课件: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这个冷字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极了,“冷”字,交代了天气

师:再往下读,---下着雪, “雪”子,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季节

师:这是什么季节?(学生说冬天)什么样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师:又快---黑了。 那“黑”又交代了什么?

生:这个“黑”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看,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句话,感觉就不一样了,来读读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我们读到“冷”,什么感觉?

生:我们感觉到冷,再加上“冷极了”,说明真的很冷

师:注意紧跟这“冷”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雪”, 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什么感觉?

生: 就让人感觉更冷了

师:是呀,那感觉可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我们来再看,这句话一点也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是环境描写,很重要。通过细读,我们感觉故事发生

的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小女孩的不幸(掌声)

师:(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感受

(二)恐惧

师:好,我们就这样来读,把这一段剩下的这么多句子自己放开声读一读,看看哪些描写触动了你,读后把你的感受给大家交流(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你看到了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小女孩这可是从头冷到脚啊。我还想补充,这里说是“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也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教师因势利导)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啊

生:我从本段的最后一句“小男孩说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把鞋比作摇篮,说明小女孩的鞋特别---大,大得像摇篮。你见过摇篮吗?比一下有多大。你见过这么大的鞋吗?这是安徒生用什么修辞手法?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生:本来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已经很冷了,再加上我又读到的“又黑又冷”,我体会到,天简直冷到了极点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还想补充,“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这“吓”是因为“冲”,可以想象小女孩心里恐惧的程度(板书:“恐惧”)

师:读的真好,你读出了小女孩的恐惧。(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穿妈妈的一双多谢也被马车冲过来给下跑丢了,所以第二段写到:没(出示第二自然 段)——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引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学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沉静一会儿,不让学生答) 师:从这些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回过头来再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

生:我觉得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了,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内,从身体冷到内心!(掌声) 师:环境的寒冷,加上人们的冷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生:(齐说)雪上加霜!

师:(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吗?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看看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批注在旁边

(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之后分享)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板书:饥饿)

师:刚才读到了寒冷,这里我们又读到了读到了“饥饿” 。可以说,小女孩整个是“饥寒交迫”

师:好!把这个成语批注在句子的旁边谁来读读,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我读到了这一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而且课文还写道,“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对比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 “她可没有注意这些”,“ 烤鹅的香味她可没有忘记这个”)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对比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

生:所以这段中的第一句话说“可怜的小女孩!”齐读

(四)孤独

师: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这句话“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生:小女孩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苦却不能回家,心里就觉得更冷了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因为我们平常说风刮进来、吹进来说“灌”,那是说风像水一样倒进来,可以想象她家该怎样的冷!

生:我还想补充,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写她家的冷淡比如“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我觉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他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此刻,她是心灰意冷!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若题词的话,就是刚才同学说的心灰意冷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

生:我觉得最准确的是她此刻有家不能回的那份孤独,无助(学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师:我们看,在这个大年夜,小女孩却一个人蜷缩在墙角她是多么——孤独

(五)痛苦

师:(屏幕出示文中体现女孩可怜的部分语句,师配乐梳理,增强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体感受)在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可小女孩呢—— 生:(齐读)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读)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读)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生:(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的„„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是无比的悲伤

生:用书上的词,就, 是痛苦! (板书“痛苦”) 师: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生:

师:对,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读出了恳求的语气)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

生:(多种朗读形式体验“啊”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或者哽咽无声,即不读“啊”,而是含在嗓子里) 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

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 生:小女孩的生命

师:“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这句话,句子的空白处为下一步让学生加标点)

师: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没有得到关爱,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我觉得可以加上感叹号(该生朗读出语气,略)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和句号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的句号表示小女孩的死跟别人没有关系,就这样死了,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你和课文的一样,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指导朗读)

生:这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沉闷、沉痛,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也是,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有一种忧伤、有一种回味、有一种思考、有一种难过没有停止,所以,我也用了省略号,我读给你们听——“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该生朗读,略)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生:我也认为中间加破折号更突出小女孩的凄惨因为悲惨的死去和本是充满快乐的大年夜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看来,批注的时候,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这就创造了教材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嘴角还挂着微笑原来,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三、梳理“不幸”

师:故事结束了回过头来再梳理阅读的内容再看课题我们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看得见的“大”——

生:那双可以用来做摇篮的大鞋

生:那两辆冲过来的大马车

生:那些不肯买火柴的大人

生:还有那堵高大的墙

师: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冷酷的世界透过这个强大的世界,我们还读到了那些看不见的大——

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

生:这小女孩真的是太不幸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

师:这强烈的感受,不就是同学们透过文字后面批注出来的“大”吗?你们看,当你们把题目和全文联系起来进行批注的时候,你获得的就是整体的更大的认识

师:我不禁要问,你们为什么能读到这么多的信息和感受呢?

生:因为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了这篇课文,才读到了这么多感受

师:是的,这是因为你们内心有着对文字的敏感我还发现,之所以你们阅读到这么多,也是因为在阅读文字后面,还藏着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

1.过渡: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冻死了)是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生: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语气富有诗意与追问)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是啊,虽然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了那些美丽的东西,看到了她的奶奶,摆脱了人世间的寒冷、饥饿、痛苦,(随着学生的发言指板书)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死对女孩来说就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

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这一处,学生谈到哪里,就讨论朗读到哪里,最后再梳理顺序)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瞧,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你发现了吗?

生: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后面的“多么舒服”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

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

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朗读得很美)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拥有美好!(掌声)

生:小女孩,我也希望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勇气去擦然下一根火柴(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不再恐惧,而是内心获得了一份安宁(板书“安宁”)

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这不就是我们可以批注在旁边的想象吗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兴奋地呼喊)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生:“奶奶!”(激动的语气)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学生恳切地读)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生:可能还带着一点撒娇的语气——(学生完整地把女孩对奶奶说的话朗读了一遍)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学生读)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除了说这些,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

师: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通过朗读讨论,原来小中还包蕴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出示刚才学生朗读过的那五次“幻想”的内容)——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学生依次说出)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板书的梳理,从而又回扣整体)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生:是火柴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

师:至此,你一定会批注一个问题:把小女孩的五次梦想罗列在一起,读着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出示罗列五次幻想内容的文字,用不同颜色体现)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让学生讨论)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你瞧第一次的“敢”,明明因为卖不出火柴爸爸要打他,可她竟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又一根,表现了小女孩很勇敢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

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师:是的,我们一定会批注这样的话: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师: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

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

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渴望内心的幸福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呢?生:(沉默,思考)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那就是说,谁也没有看到小女孩获得的这些幸福,更不知道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可小女孩却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能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实现了这些梦想女孩就不再痛苦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她在如此痛苦的境遇下,更加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实现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但小女孩经历了这些痛苦,所以她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东西

师:谢谢你们的引发,咱们就再回过头来把上节课感悟的小女孩不幸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生:我有些生气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生:我很生气,甚至愤怒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我心里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饿,而是烤饿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师: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见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关爱,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你为什么还要忍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知道,你们也是善良的从现实的角度,小女孩太有报复的理由了,可小女孩的忍耐,让那些冷漠者无地自容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们批注的对女孩的评价,概括起来,这忍受、忍耐,就是说,小女孩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颗怎样的心?

生:是埋藏在心的忍耐,忍受之心啊

师:这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忍”啊如果说“隐”是埋藏是一种隐含,原来埋藏在心的是一颗“隐忍”之心(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师: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叫天堂的地方

生:课文里不是说吗,“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 生:“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让学生在课文中补充上这句话)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生:因为和上帝在一起就不会有寒冷、饥饿等等的痛苦了,我想小女孩经历这么多痛苦,也应该得到幸福了安徒生这样写是为了使故事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幸福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

生:(齐读)“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安徒生,在他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指投影)

生: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

师:而是——(指投影)

生: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人

师:是啊,一句和上帝在一起,定格于对苦难的承受,定格于对清贫的满足,定格于对梦想的渴望,定格于幸福的天堂我们的解读与安徒生说的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原来,隐忍与渴望之心就是对清贫满足,对苦难承受的心从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看出,女孩就是幸福的,因此她嘴角还带着微笑 师: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我们都钟爱大团圆的结局,死亡意味着不幸可是借助批注呢?我们觉得这时的小女孩是幸福的,我们读到了女孩的幸福

生:到此,我们明白了课前的追问,为什么说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才是幸福的,因为小女孩有着对苦难的承受,对清贫的满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隐忍与渴望

师:其实,你们已经读到了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因为有了这份背景,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他们来到的是上帝身边正因为是这种力量,故事读来就不再凄惨而是凄美在心中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安徒生这样写到(出示课件)

生:人们不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那些冷漠的人,他们只看到小女孩的尸体,却不曾看到她的灵魂,不知道她是幸福的但我们却知道——(出示改编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朗读)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好啊,你们读到了这么丰富是内涵当然,无论从现实角度解读,还是从西方文化角度解读,这份收获归功于谁?

生:归功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这篇童话也就是说,归功于安徒生,因为是安徒生创作的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因为是童话,原本忧伤的故事不再忧伤,更不会绝望,读到最后我们竟然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寄托与幸福

师:是啊,故事不再凄惨,而是一种凄美在心头于是,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这里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沉默,之后发表感言)

生: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都要我们关爱,不是冷漠,更不是无情的漠视 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追求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师:你们的感言,不就是你此刻批注的内心情感吗让我感受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阅读,重要的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们最后批注的一段话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 (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完成上面的内容)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温暖 饥饿 幸 满足 恐惧 隐忍 渴望 安宁

孤独 福 疼爱

痛苦 快乐

点击《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教学

5月23日,首届全国“两岸四地同文异教”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逸夫会馆拉开帷幕,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11个省市自治区的四百多位教师参加了这次会议,本刊记者陶继新应邀在现场对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专家评点”。本刊选取了江苏省张家港教研室钱爱萍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和她的以《有文化地炒鸡蛋》为题的现场发言,以及陶继新先生的现场点评《优秀老师要有文化素养圈》照录如下,以飨读者。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钱爱萍

师: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过许多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其中最感人的作品。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了一整天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情景化为永恒的痛,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女孩,最合适?

生:感人

生:痛苦

生:可怜(生写黑板上)

生:悲惨(生写黑板上)

生:凄美动人

师:小女孩有多可怜?继续读课文。

出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两生读。(教师评价正确、流利。)

师:再读。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生:打动我的是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今天是大年夜,可是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是非常难受的。

师:一个词打动你!当时的天气呢?再读第一句。

生读后:她一定非常冷,冷极了。

生:打动我的是大年夜。因为每当过年,家里都是欢声笑语,可是这个小女孩,却独自一人在街上走。

师:她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故事发生的时间。一起来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特别强调:最后一天——大年夜,今天是平安夜啊!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啊!这一天,别人家全家团聚、高高兴兴装饰圣诞树、舒舒服服地烤着火,准备平安夜精美食物,多快乐哪!可这个小女孩却一个人在街上走着。还得不停地叫卖“卖火柴哟卖火柴”!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我们读着读着觉得她

生齐说:很孤独!很可怜!

学生再读这两个句子。深情地。

师:安徒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作家,他的童话内涵十分深刻。下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交流你读后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

生读:“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说明她家里很穷,连双鞋都没有。

生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生:“她觉得更冷了”,说明她身上冷,心里更冷。

师: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得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别卖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 生:她不敢回去,因为没有挣到一个钱。

生:她没有妈妈和奶奶了,爸爸会打她!

师:肯定?

生:肯定!

师:通过读句子表示肯定。

生再读,突出“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一定”等词语。语气更加坚定。


    相关文章

    窦桂梅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天堂课堂实录

    幸福天堂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实录 作者:窦桂梅 思考: 1.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 ...

    窦桂梅儿童诗教学设计

    篇一:窦桂梅教学设计 幸福天堂--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生:谁的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7)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童话一直伴随我们长大,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树是怎样的? 生: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区别? 师:看来大家有许 ...

    盛新风[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湖师附小 盛新凤 记录者:崇文实验学校 张玲娟 一.揭题导入,初读交流 T: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 S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窦桂梅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窦桂梅 第一课时 一."走近圆明园" 1.我住在清华园,在离我家50米的地方,有一片废墟,叫(板书"圆明园").打开书,看这两幅废墟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感受源于一个词─ ...

    灯光优质课课堂实录

    <灯光>导学案 关王庙中心学校 王爱琴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 ...

    给予树教学实录

    <给予树>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听说你感冒了,对面的医生看你一眼,验血.验尿.照胸透,然后对照着一大堆化验单给你开最贵的药:若说身体哪个部分不舒服,医 ...

    丑小鸭教学实录

    <丑小鸭>教学实录 双鸭山农场小学 胡岩洁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根据情境,能结合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想法. 3.学习课文,懂得要善待他人,相互尊重.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