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的课程特点.doc

(一) 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特点

尊重儿童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核心特质

“儿童中心”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显著特征,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儿童的重视与

尊重。这一理论对20世纪的美国小学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时间来到20世纪初,当我们走进美国小学的课堂,第一感觉仍是“儿童中心”的课堂。当然,当今

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所体现的“儿童中心”不是以往偏于极端的那种,而是在兼顾现 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表现出尊重儿童的价值倾向。

有国外学者指出,“多年以来,进步教育理论最热心的倡导者是提倡儿童中 心教育的小学教师和训练这些小学教师的教一育学教授”也许美国小学教师们自 己并没有明确表示把“”儿童中心”作为从教的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点 点滴滴都是尊重儿童的体现:尊重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土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和自由,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等等。因此, 我们可以说,尊重儿童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核心特质。

“尊重儿童”这一核心特质既表现在美国小学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 课程行为文化等课程文化外部要素上,又表现在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上。

(1)人性化在尊重儿童的课程文化中的外部表现

以儿童为中心的这一课程文化特点首先体现在小学课程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如:罗斯福小学课程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的壁画、走廊、教室墙壁的装饰都是由

儿童自己动手参与,儿童自己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学校教室的每一寸空间都与 儿童发生密切的联系,使小学课程物质环境真正成为儿童的空间。教室按照适合 儿童喜好和习惯的方式设计布置,多功能、多样化的教室分区满足了学生学习、 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齐全的家具设施,使教室环境

充满了人性化和情趣化,既给学生家的舒适和温馨,又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方便和 条件; 教室环境布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了人性化、多

样化、知识化、教育化的特征。罗斯福小学的教室既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快乐屋, 又是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宝库。

课程制度文化方面,每个小学生都有班级管理的权利和职责,每个学生都是 班级的小主人; 课程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了课程制度为儿童服

务的理念。

课程教学行为方面,在充分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儿童的兴趣、特点出发, 来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活动中儿童拥有较大的活动自由,以学生内在的自律为

基础,这样的管理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尊重; 以鼓励为主的课堂评价,有

利于建立儿童的自信; 课堂隔离惩罚,也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的基础

:;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跪着与儿童保持

同高平等交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对儿童中心地位和儿童主体性的尊重。

(2)个性化是尊重儿童的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美国教育一直致力于 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个性教育是美国教育模式的中心内容,小学是实施个性 化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强调个性的多样性是美国小学课 程文化的内在追求。如:罗斯福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好问态度、

创新精神和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组织、表现、交际等 各种能力的环境,保护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培养

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师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与成人一样享有平

等的、独立的人格,进而获得独立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第二,增强自信,挖掘潜力。学

校的教学理念是:学校帮助每个学生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潜力,

并为发挥这样的潜力努力时帮助他们经历成功。当学生表现出微小的进步时,教 师都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要给学生一定范围内的自主选择权。第三,营造开 放无压力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 实情感,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反抗心理,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 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学校从不公开成绩排名,因为教 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 们找到这些蕴藏在他们自己里面的宝藏。

2、开放性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品格

开放性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重要品格,它体现在小学课程管理、课程资源、 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性。

(1)家长高度参与

美国小学校园没有围墙,小学与社区是一体化的,学校向社区开放。小学教 育注重社区、学校、家长联合起来教育孩子。一方面,2001年法案赋予家长更

多的知情权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权限,家长对于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很大的发言权; 另一方面,家长也帮助学校筹措经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作为义工帮助 学校实施教学与管理,这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公平与效率。如前文中提到过学校图 书馆的所有书籍和家具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都是家长出资购买的; 家长和学

生共同合作创作的壁画等,学校中处处体现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此外,教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室的一角,是开放式的,教室与办公室是相互开 放一体的,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也是相互开放一体的。

(2)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如:罗斯福小学学习活动中心的课程更频繁更经常性地利用图书馆、计算

机以及其他途径的资源,源于这·观念:课堂是世界的一部分,学生能够而_日. 应 当分享可得到的所有不同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用来支持学习的内 部和外部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学生走进社区,家长社会人员作为志愿者进入课堂 等等。此外学校课程知识不局限十教材,广泛的图书材料、新的社会问题都可以 成为课程的来源。

(3)学习方式的开放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都可采用,做中学、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等方式依据课程需要灵活使用。

(4)评价标准的开放

教师依据个体智能是多元的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 无二的天赋,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这些蕴藏在他们自己里面的宝藏。不 批评与嘲笑学生的错误,因为教师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个人即 使有很多缺点,也总会有一个优点能地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3、传统与现代融合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前文第三部分中已经介绍了美国小学课程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它经历了

宗教主义课程文化向实用性的世俗课程文化转变,再由儿童中心课程文化向要素 主义课程文化的转变。其中最具有美国特色的是追求自我和精神发展的儿童中心 课程文化,它以实用性、活动性、个性化为突出特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

中叶对美国小学的影响深远,虽然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数次基础教育改革,但 是相对于中学而言,课改对小学课程文化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也体现了作为美国 基础教育的初级教育阶段,小学课程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0世纪60-8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和“高质量教育运动”将追求卓越的要素 主义课程文化推向高峰,代表着传统主义课程文化的复苏。要素主义着眼于社会 的进步与国家的利益来确定教育目的,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材的重要性,要求 学校必须狠抓基础一训练。在2002年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颁布 以后,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显示了追求卓越的要素主义课程文化倾向。如法案中提 出‘·阅读领先计划”,强调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罗斯福小学非常重视英语(包 括阅读、词汇拼写、写作) 课教学,在低年级每周过半数的课时用于英语教学, 尤其是阅读。每天都有常规阅读课,教师利用教室图书角的书籍指导学生进行小 组阅读,或自由阅读。从2004年开始,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州阅读 和数学统考。当前美国小学都十分重视语言、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核心课程的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小学的学术基

础课程,提高小学的学术质量。同时又在课程实施方式手段方面融合了‘·做中学”, 兼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等理念。例如,前文介绍的罗斯福小学三年 级几何课上,教师十分重视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采用讲授法结合做 中学、游戏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相对抽象的几何知识。又如一

年级数学课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游戏,寓教于乐,一日之内3次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巩固强化相同的知识(“十”‘,-,’的意义) ,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

握了数学概念和知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优质教育一直是贯穿美国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指 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美国小学教育试图保留其原有自由、灵活、开 放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的长处的同时,逐步加强其基础知识 教学。当前的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既含有儿童中心课程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要 素主义课程文化的特点,既有传统课程文化的基因,又有现代课程文化的特征。 但是当前美国小学课程文化不等于两者的相加,而是两种课程文化交叉变迁的结 果。交叉变迁是指两种异质的、矛盾的文化类型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文化调和,它 可能会以某种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主要方向,但是它并没有完全使原有文化消失①。 追求自我和精神发展的儿童中心课程文化与追求卓越的要素主义课程文化原本

属于两种异质文化,随着美国社会大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变化,它们发生碰撞,在 课程价值观、意义体系、物质设施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最终呈现出新的课程文 化形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当前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是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融合的结 果,即传统课程文化与现代课程文化融合的结果。目前它以要素主义课程文化为 主要方向,但是儿童中心课程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深入融合渗透进美国小 学课程文化的骨髓中,对美国小学教育产生长远而深入的影响,二者的结合是美 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 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特点

尊重儿童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核心特质

“儿童中心”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显著特征,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儿童的重视与

尊重。这一理论对20世纪的美国小学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时间来到20世纪初,当我们走进美国小学的课堂,第一感觉仍是“儿童中心”的课堂。当然,当今

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所体现的“儿童中心”不是以往偏于极端的那种,而是在兼顾现 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表现出尊重儿童的价值倾向。

有国外学者指出,“多年以来,进步教育理论最热心的倡导者是提倡儿童中 心教育的小学教师和训练这些小学教师的教一育学教授”也许美国小学教师们自 己并没有明确表示把“”儿童中心”作为从教的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点 点滴滴都是尊重儿童的体现:尊重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土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和自由,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等等。因此, 我们可以说,尊重儿童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核心特质。

“尊重儿童”这一核心特质既表现在美国小学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 课程行为文化等课程文化外部要素上,又表现在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上。

(1)人性化在尊重儿童的课程文化中的外部表现

以儿童为中心的这一课程文化特点首先体现在小学课程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如:罗斯福小学课程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的壁画、走廊、教室墙壁的装饰都是由

儿童自己动手参与,儿童自己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学校教室的每一寸空间都与 儿童发生密切的联系,使小学课程物质环境真正成为儿童的空间。教室按照适合 儿童喜好和习惯的方式设计布置,多功能、多样化的教室分区满足了学生学习、 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齐全的家具设施,使教室环境

充满了人性化和情趣化,既给学生家的舒适和温馨,又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方便和 条件; 教室环境布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了人性化、多

样化、知识化、教育化的特征。罗斯福小学的教室既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快乐屋, 又是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宝库。

课程制度文化方面,每个小学生都有班级管理的权利和职责,每个学生都是 班级的小主人; 课程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了课程制度为儿童服

务的理念。

课程教学行为方面,在充分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儿童的兴趣、特点出发, 来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活动中儿童拥有较大的活动自由,以学生内在的自律为

基础,这样的管理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尊重; 以鼓励为主的课堂评价,有

利于建立儿童的自信; 课堂隔离惩罚,也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的基础

:;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跪着与儿童保持

同高平等交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对儿童中心地位和儿童主体性的尊重。

(2)个性化是尊重儿童的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内在追求。美国教育一直致力于 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个性教育是美国教育模式的中心内容,小学是实施个性 化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强调个性的多样性是美国小学课 程文化的内在追求。如:罗斯福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好问态度、

创新精神和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组织、表现、交际等 各种能力的环境,保护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培养

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师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与成人一样享有平

等的、独立的人格,进而获得独立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第二,增强自信,挖掘潜力。学

校的教学理念是:学校帮助每个学生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潜力,

并为发挥这样的潜力努力时帮助他们经历成功。当学生表现出微小的进步时,教 师都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要给学生一定范围内的自主选择权。第三,营造开 放无压力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 实情感,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反抗心理,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 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学校从不公开成绩排名,因为教 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 们找到这些蕴藏在他们自己里面的宝藏。

2、开放性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品格

开放性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重要品格,它体现在小学课程管理、课程资源、 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性。

(1)家长高度参与

美国小学校园没有围墙,小学与社区是一体化的,学校向社区开放。小学教 育注重社区、学校、家长联合起来教育孩子。一方面,2001年法案赋予家长更

多的知情权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权限,家长对于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很大的发言权; 另一方面,家长也帮助学校筹措经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作为义工帮助 学校实施教学与管理,这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公平与效率。如前文中提到过学校图 书馆的所有书籍和家具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都是家长出资购买的; 家长和学

生共同合作创作的壁画等,学校中处处体现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此外,教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室的一角,是开放式的,教室与办公室是相互开 放一体的,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也是相互开放一体的。

(2)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如:罗斯福小学学习活动中心的课程更频繁更经常性地利用图书馆、计算

机以及其他途径的资源,源于这·观念:课堂是世界的一部分,学生能够而_日. 应 当分享可得到的所有不同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用来支持学习的内 部和外部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学生走进社区,家长社会人员作为志愿者进入课堂 等等。此外学校课程知识不局限十教材,广泛的图书材料、新的社会问题都可以 成为课程的来源。

(3)学习方式的开放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都可采用,做中学、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等方式依据课程需要灵活使用。

(4)评价标准的开放

教师依据个体智能是多元的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 无二的天赋,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这些蕴藏在他们自己里面的宝藏。不 批评与嘲笑学生的错误,因为教师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个人即 使有很多缺点,也总会有一个优点能地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3、传统与现代融合是美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前文第三部分中已经介绍了美国小学课程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它经历了

宗教主义课程文化向实用性的世俗课程文化转变,再由儿童中心课程文化向要素 主义课程文化的转变。其中最具有美国特色的是追求自我和精神发展的儿童中心 课程文化,它以实用性、活动性、个性化为突出特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

中叶对美国小学的影响深远,虽然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数次基础教育改革,但 是相对于中学而言,课改对小学课程文化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也体现了作为美国 基础教育的初级教育阶段,小学课程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0世纪60-8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和“高质量教育运动”将追求卓越的要素 主义课程文化推向高峰,代表着传统主义课程文化的复苏。要素主义着眼于社会 的进步与国家的利益来确定教育目的,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材的重要性,要求 学校必须狠抓基础一训练。在2002年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颁布 以后,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显示了追求卓越的要素主义课程文化倾向。如法案中提 出‘·阅读领先计划”,强调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罗斯福小学非常重视英语(包 括阅读、词汇拼写、写作) 课教学,在低年级每周过半数的课时用于英语教学, 尤其是阅读。每天都有常规阅读课,教师利用教室图书角的书籍指导学生进行小 组阅读,或自由阅读。从2004年开始,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州阅读 和数学统考。当前美国小学都十分重视语言、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核心课程的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小学的学术基

础课程,提高小学的学术质量。同时又在课程实施方式手段方面融合了‘·做中学”, 兼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等理念。例如,前文介绍的罗斯福小学三年 级几何课上,教师十分重视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采用讲授法结合做 中学、游戏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相对抽象的几何知识。又如一

年级数学课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游戏,寓教于乐,一日之内3次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巩固强化相同的知识(“十”‘,-,’的意义) ,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

握了数学概念和知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优质教育一直是贯穿美国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指 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美国小学教育试图保留其原有自由、灵活、开 放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的长处的同时,逐步加强其基础知识 教学。当前的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既含有儿童中心课程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要 素主义课程文化的特点,既有传统课程文化的基因,又有现代课程文化的特征。 但是当前美国小学课程文化不等于两者的相加,而是两种课程文化交叉变迁的结 果。交叉变迁是指两种异质的、矛盾的文化类型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文化调和,它 可能会以某种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主要方向,但是它并没有完全使原有文化消失①。 追求自我和精神发展的儿童中心课程文化与追求卓越的要素主义课程文化原本

属于两种异质文化,随着美国社会大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变化,它们发生碰撞,在 课程价值观、意义体系、物质设施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最终呈现出新的课程文 化形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当前美国小学课程文化是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融合的结 果,即传统课程文化与现代课程文化融合的结果。目前它以要素主义课程文化为 主要方向,但是儿童中心课程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深入融合渗透进美国小 学课程文化的骨髓中,对美国小学教育产生长远而深入的影响,二者的结合是美 国小学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历年真题.1doc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027-67868350 传真:027-67868353 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二号教学楼 招生人数: 学术型 历年真题如下: 2013年文学类大综合题目 名词解释普通话 ...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doc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名词解释题归纳复习doc

    名 词 解 释 题 1.语文素养: 答案: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或答案: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 ...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doc(张素贞)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岑溪市礼邦纪念学校 张素贞 [内容摘要]小学生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认知范围在逐步扩大.分化,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 ...

    有效教学doc

    有效教学的哲学考察 或 教学哲学视野中的有效教学 或 有效教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目的 三.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综述) 四.研究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五.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点及意义 六.本研究已经具备 ...

    小学电教工作计划.doc

    电教工作计划 赵院小学 电教处 卢玉霞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围绕学校本期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抢 ...

    再见了.教学反思doc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感染力,如五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四组课文,每一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下面是我完成<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后的教学反思. 这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doc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学生生活 )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为核心.促进( 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综合性 )( 实践 ...

    [DOC]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习题特点分析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习题特点分析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习题设计是编制化学教材的重点所在.美国化学教材 <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习题设计体 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