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以“花草树木”为主题

主备人:郝永岚

本单元安排了主体课文和《小草》,借花草树木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快乐读书屋安排了《黄山奇石》《万紫千红--------花卉描写片断集锦》,介绍了黄山松/海棠/水仙/樱桃花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能说会写”中安排了两项内容;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诗文》,紧紧围绕”花草树木”这一单元主题, 让学生交流阅读描写赞美植物的古文后的感受; 习作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

5《梅花》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花》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梅,墙,独,暗”四个字,会写梅,独,暗,香四个生字,以及独自,梅花,暗香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体会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梅花顽强的品格。

重点难点:

1. 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疑问引路,情境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课件出示春、夏、秋季的花)

2. 师:冬天来了,冰天雪地之中还会有鲜花吗?引出课题《梅花》。

3. 师板书课题,教师指导书写“梅”字,强调“梅”字笔顺。

4. 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夯实字音

1. 指名背诵。

2. 师范读。

3. 学生自读文。

4. 同桌读文。

5. 教师出示古诗中的句子,学生认读。

三、再读古诗,美读入境

1. 指名读第一行诗。

2. 指导“数”是多音字。

看图,提问哪幅图画表示的是数枝梅?师指导朗读第一行诗。

3. (出示图片)梅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放的?

4. 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二行诗。(出示梅花图片,配乐)

5. 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

6. 教师总结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接着学习后两行诗句。 7. (课件出示后两行诗)让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8. 同桌交流。 9.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洁白、芳香。 10. 教师小结,指导朗读后两行诗句。 1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图画。(放音乐,放梅花图) 12. 指导朗读全诗。 13. 背诵全诗。 四、书写生字,重塑习惯 1. 游戏:读生字拼出梅花图 ,其中独,暗,香三个字扩词。 2. 出示独和暗,指导学生先观察范字。

3. 师范写“独”。

4. 学生练写。

5. 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香”字,同桌之间互相评议。

6. 完成书后第2题,把古诗填完整。

五、引读经典,拓展延伸

宋代的诗人卢梅坡 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同学们,你们可能在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曲折,老师希望你们像梅花那样坚强勇敢,微笑着面对困难。让我们记住这“冬天里的梅花”吧!配乐读文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板书: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幽兰》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幽兰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来表明的哲理。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馨”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幽兰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

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④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幽兰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作业布置:1陈毅元帅的《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写出了兰香送远,引人探胜,使得本来寂静荒凉的山谷,从四面八方引来了觅兰的人。只要自己是馨香的,何愁无人赏识呢? 这首《幽兰》诗,既是一首饱含哲理意味的诗,也是颂兰幽香的绝唱!

2完成课后练习。

《竹石》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一、导入: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 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三、体情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无地不相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菊花》

教学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三、学习古诗 (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6小 草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难度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捉住事物特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抓住事物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读书指导,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春季植物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草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质,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识字情况。

⑶同桌互读,进一步检查。

⑷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

⑸全部交流。

二、积累内化:

⑴同桌互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⑵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迁移训练:

⑴指导书写生字,按分类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⑵说说其他关于小草的特点。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四、实践活动: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写好日记。

板书设计

总写:人们爱小草,赞美小草

分写:顽强的生命力 适应性强

象征春天和希望 扎根大地,回报社会

总写:小草令人敬佩,给人启示

快乐读书屋三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 ē)到 寒彻(ch è)骨 闪烁(shu? ) 劲(j ìng )枝迸(b èng )

2、 写规范字:

雷t íng( ) 夹x í( ) luǒ( )露不屈不n 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略)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板书设计

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教学目标:

1. 积累优美词语及句段,感受花给世界带来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3. 认识9个字。

教学难重点:

1. 通过欣赏描写花卉的片段,感受花卉的美好,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2. 认识9个生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初读感知,了解大体内容。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花卉的片段多读几遍,结合插图边读边想作者是如何描绘不同花朵的。

二、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语言。

1. 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抓住描写花卉特点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

2. 联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片段,进行语言积累。

3. 落实识字任务。

4. 同桌互识,交流识记方法。

5. 小组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教师抽查。

三、拓展延伸。

1. 收集描写其他花卉的文章或片段在班内交流。

2. 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试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卉或其他植物。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口语交际

习作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诗文的感受。

2、能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

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在交流中学会与人进行沟通。

2、能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诗文,并收集有关材料,做好发言准备。 教学过程:

1、教师激情示范导入。

(1)、教师举例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诗文,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揭示本单元话题:我最喜欢的诗文。重点说在本单元中尝过的描写有关植物的诗文。

2、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1)、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交流感受)

(2)、注意引导学生从诗文中的字、词或者句子中来寻找喜爱的话题。

3、学生自我练说喜欢的诗文,为口语交际提供语言前提。

4、进行口语交际,体现生生互动的过程。

(1)、多种形式进行练说,可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或者和自己的朋友进行交流。

(2)、互动交流时注意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让学生互说、互评,展开互动。

要求:要说普通话;说话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说话要完整、具体,喜爱的理由说充分;说话态度要自然、大方、得体;听话时要精神集中,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话语;评价时能够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评价时要注意互动,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交流时允许学生进行补充、纠正。

5、师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交流情况给予指导,可以在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注意:不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都要求不只是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学生对诗文所蕴含的哲理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习作

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搜集材料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神态品格并表达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外形即习性特点如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则更好

教学难点写出一种植物的外形即习性特点如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则更好 教学模式导学模式

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植物照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结合课文导入新课指导写话

二、提示写话内容

明确写话要求

1 学生自读习作指导语明确写话内容和要求

2 教师补充说明

三、课件出示所选植物图片

1、学生汇报自己所熟悉的植物,并通过所查找的资料把其他同学介绍的植物补充完整

四、指导学生拟写话提纲

要求:要把所喜爱的植物的神态、习性、品格写清楚

五根据学生习作提纲进行说话训练

1学生互说

2 小组互说互评

3 指名说/全班同学参评/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六拟草稿要求

1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写,突出喜爱这一中心,不会写 的字可以写完后查字典。 2 写好后认真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

七交流习作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帮助修改。

在班内朗读补充题目。一、品读赏析,体验成功乐趣. 指名朗读习作,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

一、引导学生修改

1、学生独立写作.

2学生读习作, 师生按要求共同评议

八抄写成为文

3学生修改习作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语言七色光 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成语的意思找出错别字;能正确地使用词语、搭配词语。

2、积累并背诵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名句,提高审美品位。

3、了解梅、兰、竹、菊的有关知识。

4、仿知识窗内容,自制一张图文并茂的花卉知识图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书写易错成语。

2、积累古诗名句。

3、制作一张花卉知识图片。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描写梅、兰、竹、菊的一些古诗或名句。

2、观察自己喜爱的花卉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本次“语文七色光”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

1、练。

(1)、让学生自己读这些词语,找出错别字。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强化这些同音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流连忘返 万木凋零 得意忘形

高山之巅 冰肌玉骨 超乎寻常

(2)、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

参考答案:秀丽的山峦 浩瀚的云海 奇美的怪石 挺拔的苍松

绚丽的色彩 渺茫的歌声 质朴的本色 坚定的信念

2、日积月累。

(1)、自读,把这几句诗熟读背诵。

(2)、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4)、背诵古诗名句。

(5)、展示台:把课前收集到的描写梅、兰、竹、菊的诗句在班内展示。

3、知识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窗”,一起去探知自然界中的奥妙。

(1)、自读《花中“四君子”》,了解这四种植物的特点及其象征的含义。

(2)、结合生活和养花的经历,说说你对“四君子”的看法。

4、大家一起来。

本项活动是配合花卉这一主题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制一张花卉知识壁报。具体要求:

(1)、收集一些花卉图片或自画花卉图片。

(2)、查阅有关资料,给收集的图片配以文字性说明。

(3)、在班能内召开一次“花卉知识展示会”,共同欣赏、互相学习,看看谁的作品制作得好。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第三单元:以“花草树木”为主题

主备人:郝永岚

本单元安排了主体课文和《小草》,借花草树木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快乐读书屋安排了《黄山奇石》《万紫千红--------花卉描写片断集锦》,介绍了黄山松/海棠/水仙/樱桃花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能说会写”中安排了两项内容;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诗文》,紧紧围绕”花草树木”这一单元主题, 让学生交流阅读描写赞美植物的古文后的感受; 习作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

5《梅花》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花》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梅,墙,独,暗”四个字,会写梅,独,暗,香四个生字,以及独自,梅花,暗香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体会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梅花顽强的品格。

重点难点:

1. 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疑问引路,情境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课件出示春、夏、秋季的花)

2. 师:冬天来了,冰天雪地之中还会有鲜花吗?引出课题《梅花》。

3. 师板书课题,教师指导书写“梅”字,强调“梅”字笔顺。

4. 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夯实字音

1. 指名背诵。

2. 师范读。

3. 学生自读文。

4. 同桌读文。

5. 教师出示古诗中的句子,学生认读。

三、再读古诗,美读入境

1. 指名读第一行诗。

2. 指导“数”是多音字。

看图,提问哪幅图画表示的是数枝梅?师指导朗读第一行诗。

3. (出示图片)梅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放的?

4. 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二行诗。(出示梅花图片,配乐)

5. 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

6. 教师总结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接着学习后两行诗句。 7. (课件出示后两行诗)让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8. 同桌交流。 9.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洁白、芳香。 10. 教师小结,指导朗读后两行诗句。 1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图画。(放音乐,放梅花图) 12. 指导朗读全诗。 13. 背诵全诗。 四、书写生字,重塑习惯 1. 游戏:读生字拼出梅花图 ,其中独,暗,香三个字扩词。 2. 出示独和暗,指导学生先观察范字。

3. 师范写“独”。

4. 学生练写。

5. 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香”字,同桌之间互相评议。

6. 完成书后第2题,把古诗填完整。

五、引读经典,拓展延伸

宋代的诗人卢梅坡 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同学们,你们可能在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曲折,老师希望你们像梅花那样坚强勇敢,微笑着面对困难。让我们记住这“冬天里的梅花”吧!配乐读文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板书: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幽兰》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幽兰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来表明的哲理。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馨”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幽兰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

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④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幽兰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作业布置:1陈毅元帅的《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写出了兰香送远,引人探胜,使得本来寂静荒凉的山谷,从四面八方引来了觅兰的人。只要自己是馨香的,何愁无人赏识呢? 这首《幽兰》诗,既是一首饱含哲理意味的诗,也是颂兰幽香的绝唱!

2完成课后练习。

《竹石》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一、导入: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 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三、体情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无地不相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菊花》

教学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三、学习古诗 (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6小 草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难度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捉住事物特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抓住事物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读书指导,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春季植物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草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质,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识字情况。

⑶同桌互读,进一步检查。

⑷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

⑸全部交流。

二、积累内化:

⑴同桌互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⑵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迁移训练:

⑴指导书写生字,按分类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⑵说说其他关于小草的特点。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四、实践活动: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写好日记。

板书设计

总写:人们爱小草,赞美小草

分写:顽强的生命力 适应性强

象征春天和希望 扎根大地,回报社会

总写:小草令人敬佩,给人启示

快乐读书屋三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 ē)到 寒彻(ch è)骨 闪烁(shu? ) 劲(j ìng )枝迸(b èng )

2、 写规范字:

雷t íng( ) 夹x í( ) luǒ( )露不屈不n 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略)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板书设计

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教学目标:

1. 积累优美词语及句段,感受花给世界带来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3. 认识9个字。

教学难重点:

1. 通过欣赏描写花卉的片段,感受花卉的美好,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2. 认识9个生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初读感知,了解大体内容。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花卉的片段多读几遍,结合插图边读边想作者是如何描绘不同花朵的。

二、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语言。

1. 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抓住描写花卉特点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

2. 联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片段,进行语言积累。

3. 落实识字任务。

4. 同桌互识,交流识记方法。

5. 小组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教师抽查。

三、拓展延伸。

1. 收集描写其他花卉的文章或片段在班内交流。

2. 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试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卉或其他植物。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口语交际

习作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诗文的感受。

2、能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

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在交流中学会与人进行沟通。

2、能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诗文,并收集有关材料,做好发言准备。 教学过程:

1、教师激情示范导入。

(1)、教师举例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诗文,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揭示本单元话题:我最喜欢的诗文。重点说在本单元中尝过的描写有关植物的诗文。

2、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1)、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交流感受)

(2)、注意引导学生从诗文中的字、词或者句子中来寻找喜爱的话题。

3、学生自我练说喜欢的诗文,为口语交际提供语言前提。

4、进行口语交际,体现生生互动的过程。

(1)、多种形式进行练说,可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或者和自己的朋友进行交流。

(2)、互动交流时注意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让学生互说、互评,展开互动。

要求:要说普通话;说话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说话要完整、具体,喜爱的理由说充分;说话态度要自然、大方、得体;听话时要精神集中,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话语;评价时能够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评价时要注意互动,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交流时允许学生进行补充、纠正。

5、师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交流情况给予指导,可以在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注意:不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都要求不只是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学生对诗文所蕴含的哲理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习作

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搜集材料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神态品格并表达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外形即习性特点如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则更好

教学难点写出一种植物的外形即习性特点如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则更好 教学模式导学模式

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植物照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结合课文导入新课指导写话

二、提示写话内容

明确写话要求

1 学生自读习作指导语明确写话内容和要求

2 教师补充说明

三、课件出示所选植物图片

1、学生汇报自己所熟悉的植物,并通过所查找的资料把其他同学介绍的植物补充完整

四、指导学生拟写话提纲

要求:要把所喜爱的植物的神态、习性、品格写清楚

五根据学生习作提纲进行说话训练

1学生互说

2 小组互说互评

3 指名说/全班同学参评/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六拟草稿要求

1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写,突出喜爱这一中心,不会写 的字可以写完后查字典。 2 写好后认真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

七交流习作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帮助修改。

在班内朗读补充题目。一、品读赏析,体验成功乐趣. 指名朗读习作,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

一、引导学生修改

1、学生独立写作.

2学生读习作, 师生按要求共同评议

八抄写成为文

3学生修改习作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语言七色光 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成语的意思找出错别字;能正确地使用词语、搭配词语。

2、积累并背诵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名句,提高审美品位。

3、了解梅、兰、竹、菊的有关知识。

4、仿知识窗内容,自制一张图文并茂的花卉知识图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书写易错成语。

2、积累古诗名句。

3、制作一张花卉知识图片。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描写梅、兰、竹、菊的一些古诗或名句。

2、观察自己喜爱的花卉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本次“语文七色光”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

1、练。

(1)、让学生自己读这些词语,找出错别字。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强化这些同音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流连忘返 万木凋零 得意忘形

高山之巅 冰肌玉骨 超乎寻常

(2)、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

参考答案:秀丽的山峦 浩瀚的云海 奇美的怪石 挺拔的苍松

绚丽的色彩 渺茫的歌声 质朴的本色 坚定的信念

2、日积月累。

(1)、自读,把这几句诗熟读背诵。

(2)、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4)、背诵古诗名句。

(5)、展示台:把课前收集到的描写梅、兰、竹、菊的诗句在班内展示。

3、知识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窗”,一起去探知自然界中的奥妙。

(1)、自读《花中“四君子”》,了解这四种植物的特点及其象征的含义。

(2)、结合生活和养花的经历,说说你对“四君子”的看法。

4、大家一起来。

本项活动是配合花卉这一主题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制一张花卉知识壁报。具体要求:

(1)、收集一些花卉图片或自画花卉图片。

(2)、查阅有关资料,给收集的图片配以文字性说明。

(3)、在班能内召开一次“花卉知识展示会”,共同欣赏、互相学习,看看谁的作品制作得好。

引经据典{网中查找}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教材目录

    中学语文课文目录 说明: (一) 以下是安徽省多数中学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目录,供老师们.同学们参考. (二) 希望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遵循大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考虑与中学课堂接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从教意识与技能:在课程考核中,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二年级上册编写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仍采用以主体课文为核心,听说读写密切配合的形式构建主题单元.这有利于语文多种能力的整合.语文学科与其他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晓非 一.编排结构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骏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 ...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

    <识字4>教案 总序号:36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识字4 课时: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美玲 大孟 ...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思品三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 课题: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第1课时 剖析从众 [第1页] [第2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第3页] [第4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 第七课 偶像与自我 课时: 课时 2课时 [第5页] [ ...

    语文S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语文S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科书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各有课文32篇,分精读和略读两大类.其中精读课文每册各23篇,略读课文各9篇.每册教材将课文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1.导语.导语的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说课标演讲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册教材.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材比较.知识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 ...

    2017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冬天的小路教案教科版

    冬天的小路 一.活动目标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动物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等." 二.重点与难点 感知小动物扫雪动态,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学说相关动词.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为了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各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实验教材--<初中语 ...

    人教版初中单元同步作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