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印象:路漫漫其修远,砥砺前行

自以为还有点梦想的人,一到了中年,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躁。不知不觉,人生悄悄走过了40多个年头,蓦然回首,仿佛梦想还是放在年轻时的行囊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种看似自寻烦恼的天问,常常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的枕上。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人到中年了,还是这么愁绪,得想个办法走出来。

于是,我决定再上岳阳楼。这是人生中的第三次了。

第一次去岳阳楼,是1993年的夏天。和华容籍中专同学熊厚辉、杨敬红,从华容到岳阳,乘车摆渡过洞庭湖,记忆深刻。

第二次去大约三年前,同样是我们三人,20年后再同去岳阳楼。

我一直以为,眼前的岳阳楼,就是滕子京建的。直到这次去了才知道,并不是这样,且其中的历史,细细品味,蕴意深长。

“岳阳楼,或曰鲁肃阅军楼”。在岳阳楼史事纪略表上,我发现,大约在东汉末年,公元215年左右,鲁肃镇守巴丘(即今岳阳市)就修了。

也就是说,至今,岳阳楼已经有了1800多年的历史。

再往下看,这1800多年来,仅史事纪略表上记录,岳阳楼的修修建建,竟达57次之多。

直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张德容再任岳州知府时,才将岳阳楼移到现在的位置,且延续至今。

当然,记录修建最多的还是自北宋庆历四年春之后,有55次,其中建国后多达21次。

庆历四年春,也就是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写于1046年9月15日,368字,字字珠玑,脍炙人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岳阳楼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年不朽,全凭范仲淹写的这篇《岳阳楼记》。

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是全文的灵魂和点睛之笔,穿越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从中学时代开始学习《岳阳楼记》,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整篇文章除了文字的精妙外,最重要的是道出了人生情怀。

这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乏觉得珍贵。

巧合的是,第三次上岳阳楼,三个人,同样毕业于湖南机电学校,他们分别是我的师弟何昔云和徐大庆。

不知为何,我们这些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的中专生,总喜欢做梦。

在岳阳楼上,我们还是像年轻时那样,指点江湖,激扬文字,谈起了人生情怀。

楼外眼阔天连地,心中梦明古抚今。

我们觉得,人生在世,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首先要有一种建功立业的实干情怀。

诚然,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身不由己。像那个时代的中专生,毕业后多是进了企业,不久又多成了下岗职工。

就是有幸进了行政单位的,因为各种原因,一代中专生的豪情,逐渐成为曾经的历史。

但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年,我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同时代的中专生,发现人过中年,大家依然有梦。

支撑这梦想的,无疑就是建功立业的实干情怀。

谈这情怀,影响我们最深的,无疑要数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虔诚和牛马般的劳动,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当然,如今的建功立业,也许不是什么万世之功,更不是什么不朽之业,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时刻保持一种实干精神,永远值得身边的人敬重。

其次,得有一种庞辱不惊的处事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至今还对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湘西张宏远先生印象深刻,就是他讲《岳阳楼记》时的神情。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庞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张老师脸儿瘦瘦的、长长的、黑黑的,八字胡,目光锐利而明亮。讲这一课时,他总喜欢闭着眼、摇着头,声音抑扬顿挫,神情陶醉其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记得张老师不时要我们注意,范仲淹用这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两对比,情景交融,就是为了引出自己的思想。

那时候,我们还无法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该悲则悲,想笑就笑。范老夫子的告诫,似乎不全明白。

如今,才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面对功利,面对得失,甚至面对生死,人若能始终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弥足珍贵。

在岳阳楼上,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我们谈得最多。

我在研读中国历史中发现,岳阳这个地方,古时很多贬官都来过,且文人墨客不少。伟大的屈原和杜甫,还长眠于此。

这次上岳阳楼之前,我特意先去了汨罗屈子祠和平江杜甫墓。

从公元前296年抵达洞庭君山,到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殉国,屈原享年62岁,在湖南生活了18年,其中岳阳达10年。

《离骚》、《天问》等是否写于岳阳,还不得而知。但这些作品对于理解《岳阳楼记》,无疑大有帮助。

屈原的人生经历,千年之后,范仲淹和滕子京几乎是翻版。老之将至,他们满怀着“存君报国”,却都郁郁不得志。

对屈原来说,同样是进亦忧、退亦忧,故而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感,这即是人生励志,更是灵魂自诉。

这种悲壮的生命困惑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也同样体现在杜甫身上。

公元768年冬天,57岁的杜甫到了岳阳楼,左臂偏枯,右耳已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身处这样的境地,杜甫依然忧国忧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边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边是岳阳楼上无可奈何的老人,这样的感人画面,永远定格在洞庭之滨。

两年后,在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郁郁而终,时年59岁。

1046年的秋天,写《岳阳楼记》时的范仲淹,又何尝不感到凄然呢?

那时,范仲淹也刚刚57岁,被贬在邓州,就是今天的河南邓州市。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范仲淹,虽没到过岳阳,但竟不可思议地完成了岳阳楼四周美景的描写。

据说这缘于滕子京寄给他的《洞庭秋晚图》,也与他小时候随继父到常德安乡求过学分不开。

作为文章大家,没有身临其境,有些华章完全可以想象,历史上不乏其人。如杜牧没到过阿房宫,却写出了撼人心魄的《阿房宫赋》等等。

但是“先忧后乐“的思想,却需要人生经历和深刻感悟,谁也无法用想象来表达。

看来,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情怀,有了情怀,才有可能产生思想。

当然,这情怀,最重要的就是先忧后乐之情怀。

何谓忧?何为乐?

我认为,小爱爱身边,大爱爱社会。从自己做起,修身;从身边做起,爱人。

那么,这会不会影响我接下来写作的湖南系列印象呢?

也许,人生在世,贵在有梦。砥砺前行吧。(完)

刘明:男,湘西人。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单位奋斗10余年。曾被评为新华网十大名博、感动家乡十大人物。

自以为还有点梦想的人,一到了中年,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躁。不知不觉,人生悄悄走过了40多个年头,蓦然回首,仿佛梦想还是放在年轻时的行囊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种看似自寻烦恼的天问,常常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的枕上。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人到中年了,还是这么愁绪,得想个办法走出来。

于是,我决定再上岳阳楼。这是人生中的第三次了。

第一次去岳阳楼,是1993年的夏天。和华容籍中专同学熊厚辉、杨敬红,从华容到岳阳,乘车摆渡过洞庭湖,记忆深刻。

第二次去大约三年前,同样是我们三人,20年后再同去岳阳楼。

我一直以为,眼前的岳阳楼,就是滕子京建的。直到这次去了才知道,并不是这样,且其中的历史,细细品味,蕴意深长。

“岳阳楼,或曰鲁肃阅军楼”。在岳阳楼史事纪略表上,我发现,大约在东汉末年,公元215年左右,鲁肃镇守巴丘(即今岳阳市)就修了。

也就是说,至今,岳阳楼已经有了1800多年的历史。

再往下看,这1800多年来,仅史事纪略表上记录,岳阳楼的修修建建,竟达57次之多。

直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张德容再任岳州知府时,才将岳阳楼移到现在的位置,且延续至今。

当然,记录修建最多的还是自北宋庆历四年春之后,有55次,其中建国后多达21次。

庆历四年春,也就是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写于1046年9月15日,368字,字字珠玑,脍炙人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岳阳楼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年不朽,全凭范仲淹写的这篇《岳阳楼记》。

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是全文的灵魂和点睛之笔,穿越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从中学时代开始学习《岳阳楼记》,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整篇文章除了文字的精妙外,最重要的是道出了人生情怀。

这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乏觉得珍贵。

巧合的是,第三次上岳阳楼,三个人,同样毕业于湖南机电学校,他们分别是我的师弟何昔云和徐大庆。

不知为何,我们这些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的中专生,总喜欢做梦。

在岳阳楼上,我们还是像年轻时那样,指点江湖,激扬文字,谈起了人生情怀。

楼外眼阔天连地,心中梦明古抚今。

我们觉得,人生在世,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首先要有一种建功立业的实干情怀。

诚然,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身不由己。像那个时代的中专生,毕业后多是进了企业,不久又多成了下岗职工。

就是有幸进了行政单位的,因为各种原因,一代中专生的豪情,逐渐成为曾经的历史。

但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年,我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同时代的中专生,发现人过中年,大家依然有梦。

支撑这梦想的,无疑就是建功立业的实干情怀。

谈这情怀,影响我们最深的,无疑要数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虔诚和牛马般的劳动,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当然,如今的建功立业,也许不是什么万世之功,更不是什么不朽之业,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时刻保持一种实干精神,永远值得身边的人敬重。

其次,得有一种庞辱不惊的处事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至今还对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湘西张宏远先生印象深刻,就是他讲《岳阳楼记》时的神情。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庞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张老师脸儿瘦瘦的、长长的、黑黑的,八字胡,目光锐利而明亮。讲这一课时,他总喜欢闭着眼、摇着头,声音抑扬顿挫,神情陶醉其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记得张老师不时要我们注意,范仲淹用这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两对比,情景交融,就是为了引出自己的思想。

那时候,我们还无法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该悲则悲,想笑就笑。范老夫子的告诫,似乎不全明白。

如今,才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面对功利,面对得失,甚至面对生死,人若能始终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弥足珍贵。

在岳阳楼上,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我们谈得最多。

我在研读中国历史中发现,岳阳这个地方,古时很多贬官都来过,且文人墨客不少。伟大的屈原和杜甫,还长眠于此。

这次上岳阳楼之前,我特意先去了汨罗屈子祠和平江杜甫墓。

从公元前296年抵达洞庭君山,到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殉国,屈原享年62岁,在湖南生活了18年,其中岳阳达10年。

《离骚》、《天问》等是否写于岳阳,还不得而知。但这些作品对于理解《岳阳楼记》,无疑大有帮助。

屈原的人生经历,千年之后,范仲淹和滕子京几乎是翻版。老之将至,他们满怀着“存君报国”,却都郁郁不得志。

对屈原来说,同样是进亦忧、退亦忧,故而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感,这即是人生励志,更是灵魂自诉。

这种悲壮的生命困惑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也同样体现在杜甫身上。

公元768年冬天,57岁的杜甫到了岳阳楼,左臂偏枯,右耳已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身处这样的境地,杜甫依然忧国忧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边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边是岳阳楼上无可奈何的老人,这样的感人画面,永远定格在洞庭之滨。

两年后,在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郁郁而终,时年59岁。

1046年的秋天,写《岳阳楼记》时的范仲淹,又何尝不感到凄然呢?

那时,范仲淹也刚刚57岁,被贬在邓州,就是今天的河南邓州市。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范仲淹,虽没到过岳阳,但竟不可思议地完成了岳阳楼四周美景的描写。

据说这缘于滕子京寄给他的《洞庭秋晚图》,也与他小时候随继父到常德安乡求过学分不开。

作为文章大家,没有身临其境,有些华章完全可以想象,历史上不乏其人。如杜牧没到过阿房宫,却写出了撼人心魄的《阿房宫赋》等等。

但是“先忧后乐“的思想,却需要人生经历和深刻感悟,谁也无法用想象来表达。

看来,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情怀,有了情怀,才有可能产生思想。

当然,这情怀,最重要的就是先忧后乐之情怀。

何谓忧?何为乐?

我认为,小爱爱身边,大爱爱社会。从自己做起,修身;从身边做起,爱人。

那么,这会不会影响我接下来写作的湖南系列印象呢?

也许,人生在世,贵在有梦。砥砺前行吧。(完)

刘明:男,湘西人。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单位奋斗10余年。曾被评为新华网十大名博、感动家乡十大人物。


    相关文章

    德育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吴有人,女,1982年4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体育系,xx年8月参加工作.七年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5年,2011年9月担任郭镇中学安全办主任,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管理,2011年主持郭镇中学省级安全校园创建,现担任八年级体育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九 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平原上宽阔无边的田野便需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 ...

    科学启示录观后感七

    科学之路漫漫而修远 -<科学启示录>第七集"启示"观后感 现如今,科学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发明与应用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经巧妙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手机.电脑.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岳阳楼记读后感

    读<岳阳楼记>有感 中国古典诗词乐府,是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中国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是一个文明古国繁荣昌盛的见证.一叶叶竹片雕刻着历史,透过沉重诉说着经典:一卷卷铅纸承载着文明,历经沧桑传承着辉煌.诵读中华经典诗词,是一 ...

    建筑学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去很难得到确切的回答,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屈原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英语本科毕业自我鉴定

    我于XX年十月份开始报名参加济南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到20xx年七月份考完全部课程,在这两年的自考期间,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 ...

    行走在人生路上

    行走在人生路上 人生的路,很长.回首往昔,在这一路上积累了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放眼未来,我们的人生之路又该走向何方. --题记 从我们呱呱坠地起,便踏上了漫漫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几经春夏秋冬,看尽世间温情冷暖,尝遍世间酸甜苦辣.可是我 ...

    磨难是一种财富

    例文10 推荐理由:素材充足,论证有力 梅花战胜寒霜,笑迎白雪,暗香浮动:莲花冲出泥沼,天然雕饰,一尘不染:百合走出贫瘠,悄然开放,散发馨香.历经磨难的洗礼后,生活便迎来了诱人的芬芳. 在<意林>上读过一则故事.一只小蝴蝶费力地 ...

    大三上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波澜不惊中,桥0801班度过了大三的第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没有太多的活动,没有太多的变故,但我们仍然迈着执着的步伐前进着。 一、 生活诚可贵,安全第一位   安全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没有它,做任何事也都是空谈。所以,我们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