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藏传佛教寺院述略

临潭藏传佛教寺院述略

丁 谦 丁志胜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一般认为建于元代,个别寺院的始建年代或许还要早一点。这些寺院的建造,并非一下子就达到应有的壮观规模,而是逐年增建,逐年完善,大部分寺院基本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甚至几个朝代的扩建增修而取得各自的建筑特色和群体结构形式的,有的寺院如江可河寺是在几经迁徙重建的过程中吸收前几次建造的经验和借鉴其他寺院的建筑艺术,着重体现了格鲁派教义的基本要求,它的经堂、寝宫、禅舍,其风格都比较新颖壮丽。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自明清以来在不断扩展建造中,也几乎全都受到动荡时期的战乱破坏,有的修而复毁,宗教文物,珍贵的藏族文化遗产损失严重。

临潭藏传佛教以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孕育出了以一世藏王阿王楚臣、著名社会活动家侯显以及为藏族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宋堪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政教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闪现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务实作风,也应当对后人有所启迪。

1、 马奴寺

马奴寺,藏语也叫“玛尔娘强巴林”,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位于临潭县术布乡阳坡庄的对面,寺址占地26亩,是元朝忽必烈根据法王八思巴的建议,所建的由帝都向西南方向的108座萨迦派寺院之一。寺院及其附近,地势坦阔,环境幽静,长有青松翠柏和其它树木。不远处有农家庐舍、菜圃和油坊水磨,良田沃土,阡陌纵横。寺院西靠青山,东临流水,旧城

河潺潺南下,注入青青洮河。寺距县城县城与洮河口之中间,上下各有5里左右。

洪武六年(1373),西藏人力车加绽以功授予世袭的“膳王千户”,其子八点旺秀承袭父职后,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30),带领百多僧人,来到洮州阳坡庄落居,他以领受当朝封赐的资格,选择哪里的一片高台阔地,建立起了叫做溪卡(庄园)的世袭领地,并修建佛教寺院。八点旺秀也是一个对朝廷有功的人物,他因叠番案内,保奏当朝赏加禅师头衔,擢升世袭僧纲,兼管百户,并令其分守暗门隘口。从此,为僧纲制这种政教合一组织形式的传承延续奠定了基础。到明世宗嘉靖28年(1549)僧纲妁吾加绽主持寺院事物的时候,才有了敕赐的“麻尼寺”名号。这时该寺僧纲制度已承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期间,不少人还享有钦赐封号的荣誉和具有特殊的兵民指挥统辖权。明正德十二年(1517),僧纲桑杰次力受封“惠济禅师”约僧管民,集政事宗教诸权于一身。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陕西总督、兰州抚院、洮州卫以三十三族番民拨归僧纲札巴多智统辖,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札巴多智之职由其子昂哈旺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承袭后,发生了旧城范家嘴的丁七起戕官劫库案,昂哈旺秀平定有功,委为洮州营指挥守备,兼管部落。

“麻尼寺”因名号系由朝廷赐封,历代僧纲取谐音尊姓“马”,后来寺院也多称为“马奴寺”,其第十四世代理僧纲马成龙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由朝廷授赐蓝翎顶戴千户总头目,成为很有影响的权势人物,其子马中魁也因随父把守暗关隘口,建立功勋,敕赐花翎项戴,尽先都司职。

据《洮州厅志》记载,马奴寺僧纲到清同治十年(1871)马昂旺丹主承

袭其父马中魁之职时,已经传到了第十六世。另据寺主家族马登昆先生撰文提供的有关资料证实,马奴寺温布马帕巴九于宣统三年(1911)代理第十七世僧纲,他竭尽全力维持了僧纲后期的寺院体制,保护了包括宏大建筑在内的许多佛教文化贵重遗产,正是在国内局势发生变动,经济萧条疲惫,寺院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一定规模的佛事活动。第十八世僧纲是活佛罗藏·丹增嘉措,于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职。罗藏活佛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对宗喀巴经论和显密功修有相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寺院原有的蔚然学风,坚持了辩经、讲习、考核等一系列宗教制度,提高了在寺喇嘛普遍的学识水平。马奴寺的最后一任也即第十九世僧纲承袭人是马辙霄,到1945年共历9年时间,从八思巴晚年忽必烈兴建萨迦寺到马辙霄莅任最后僧纲职务,马奴寺至少经过了六百五十多年历史,在促进临潭地区藏文化的传播发展,加强藏汉等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整个安多地区也很有影响。

马奴寺原来的建筑规模庞大,有大经堂、内殿、密集殿、胜乐殿、长寿仪轨殿、弥勒殿、 主殿、上密院等壮观的寺宇群体,有用千两白银铸造的释迦牟尼佛像,有眉宇间嵌有珍珠的五部佛的千佛像及印度、尼泊尔铸造的青铜弥勒佛像,有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全套衣服,有用珊瑚青铜装饰的古代海螺和释迦牟尼的讲经布道图等珍贵历史文物。典籍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的考究版本。喇嘛最多时达五百多人左右。宗教节日有定期的正月和四月法会,其中以四月法会最为热闹,春暖花开时节,不但有众多的喇嘛举行的法舞、打施食等宗教仪式,还有民间的赛马、学校团体的体操、劈刀舞、打哑铃等文艺体育表演,各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

小吃和活跃的商品交易等活动都对人产生吸引的魅力。

马奴寺的信教群众主要分布在今临潭县的术布、古战,卓尼县的阿子滩、卡车、大族等乡镇。

马奴寺的建筑在清末兵乱中毁坏严重,“文革”期间又遭拆毁,文物、法器、经卷损失殆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82年马奴寺恢复宗教活动,政府拨款1.6万元落实了宗教房产,先建有两层楼活佛昂贝一处。马奴寺有一些田产,主寺和尚自食其力,实行生产自养,减轻了教民负担。

2.侯家寺

侯家寺,藏语叫“叶尔哇桑珠林”(如意州)有名园城寺,位于临潭县流顺乡上寨村半公里的山麓平台上。侯家寺何时建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阿底峡的一名精通五明的弟子太赛仓彦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第二种说法是认为是忽必烈敕建的洮州早期的萨迦派寺院之一。如果第一种说法成立,则侯家寺初建时应是一座噶当派寺院,因为阿底峡是噶当派学说的奠基人,他的弟子包括仲敦巴在内的众多弟子,推崇的都是阿底峡的教义,只是在经过八九十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后,才改建成了在元朝政府强大的政治宗教攻势下应时而起的萨迦派寺院,不过一般认为都取后一种说法。

明永乐年间(一说洪武年间)当地(即洮州)太监侯显奉旨前往乌斯藏敦请格鲁派宗喀巴和他的弟子释迦也失赴京传法,从永乐十二年到宣德九年的二十年时间里,释迦也失两次到过北京,成祖、宣宗皇帝先后敕赐他“西天佛子大国师”及“大慈法王”封号。这期间,侯显也曾身负使命五次前往西藏,为建立明朝中央与西藏政教首领人物之间的联系和传播佛

教文化建有殊勋,朝廷为彰其功业,授侯显园城寺世袭僧正,并赐国师衔,遂改寺名为侯家寺。侯显主寺后,对寺院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扩建,以适应他弘扬佛法、荣耀祖师的需要。侯家寺在侯显以前为萨迦派寺院,自侯氏起始改为格鲁派。从清代该寺神殿中内藏的传承师像,可知侯家寺在明季以来就建立了因袭的师承系统,并且有日臻完备的寺宇建筑和丰富的文物供器。著名的怖畏金刚殿是侯氏家族的大经堂(俗称侯家衙门),里面藏有用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三部,用一百多匹质地精良的锦缎绣制的巨大佛像及高25丈的宝塔等稀世珍品。

这座寺院里还供有以黄金制成的大明洪武皇帝的牌位,立有镌刻着政教法典的大石碑和石筑的侯显灵塔。著名的因明、闻思等学院,佛典浩繁,经籍充栋,密宗学院和法相学院以蔚然学风建立有完备的讲经辩经制度,培养了不少博学僧人。

侯家寺的管理、修建及一切佛事活动,除由侯氏家族建立的历代僧正主持以外,还得到后来日益壮大的资布昝土司、卓逊小杨土司等地方实力派及当地李姓旺族的支持。昝家曾一度由施主成为握有实权的寺主,小杨家也承袭过温布(管家)之类的职务。因而在同治兵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后,仍能获得较快的恢复。重建了大经堂,修造了弥勒殿、宗喀巴神殿、胜乐殿、大威德三本佛殿、药师殿、法轮神殿等壮观的殿宇,供有无量寿佛、尊胜佛母、观世音菩萨及十六尊者像,还有用金、银、铜、紫檀等所造的许多佛塔及鼓、螺贝、净水碗等多样供器。藏经一千多函。僧人最多时增至千余人,晨钟暮鼓,佛事兴盛。寺院及喇嘛个人拥有土地300多亩,财力雄厚。主要的宗教节日为每年的古历正月十九日的大法会,节日期间有

亮宝,晒佛、诵经、举行法舞、抛掷施食等活动。

1929年地方变乱,侯家寺受到侵害,开始走向衰落。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200多喇嘛被迫离寺,多数被迫还俗。“文革”开始后,寺院建筑又遭拆除。1984年侯家寺在停止了十八年宗教活动后重新开放,1987年政府拨款1.8万元,修建了部分寺宇,现有大经堂一座,僧人禅房20多间占地10亩,信徒多分布在临潭的流顺、羊永、长川、新城、龙元、石门及卓尼的申藏、大族、纳浪等乡镇。

侯家寺有寺院大活佛,僧正承袭,侯氏家族活佛等转承系统,其中的寺院大活佛转至夏茸仓,侯氏家族活佛并兼理僧正,转至侯正明。

3.江可寺

江可寺,藏语称“嘉喀尔·雪珠达吉林”(讲修昌隆洲),也叫做“彭措塔尔哇林”(圆满解脱洲),又名集庆寺。位于临潭县术布乡亦子多村东主那以北三里之许的色娄岗山下,距县城25公里,岷(岷县)合(合作)公路从附近经过,江可河流经寺前注入洮河,寺院周围是草地农田,山清水秀,环境清静。

江可寺的前身是车巴三寺之一的垂巴寺(即今牙当寺),由僧刚赵班麻多智的始祖阿旺老布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由西藏来到洮州卫地以西的古务他(即今卓尼县阿子滩乡的李子滩附近)举行诵经活动,召集百多僧人修建了一座佛教寺院,这座寺院后来毁于变乱之中。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班麻多智之侄阿送恼布乃召寺僧重建了寺院。嘉靖元年(1522)阿送恼布之侄洛札排销在洮河之畔同时修了两座佛寺即录巴寺和江可寺,与前之垂巴寺统称为车巴三寺,因此一般认为现有垂巴寺,后有录巴寺、

江可寺。江可寺的第一世活佛洛桑丹曲是一位取得拉仁巴格西学位的著名学者。

清道光三年(1823),三世江可活佛贡却丹贝坚赞(1794-1854),由西藏返回故里,当时的西藏摄政王擦多诺门汗授予他堪布职位,并赐给堪布服饰器物等。贡却丹贝坚赞于道光十一年将寺院从洮河岸畔迁至现在的东主那境内,后经过几次小迁移,才选定了这座寺址。并着手进行各项建设,陆续修起了大经堂、密宗学院、护法神殿、寝宫、佛塔等。江可寺北迁后脱离僧纲控制,建立了以江可活佛和齐哇堪布活佛为两大系统的寺院管理体系。这种组织形式与临潭的其他佛教寺院是有一定区别的,以僧纲或僧正为寺主的情形在这座寺院里是不存在的。它以建寺之日起,便是一座黄教寺院。

江可寺的经籍和遗址器物主要有由金、银汁和螺粉写成的《甘珠尔》、《丹珠尔》等多部大藏经,供有释迦牟尼、十六尊者和宗喀巴塑像,还有珍贵的十六明妃画像和明妃游园图。珍藏的宗喀巴大师用过的法铃、包钵盂的套子,第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经籍、念珠及班禅确吉坚赞的坐垫等都是贵重的宗教文物。

“文革”使江可寺受到很大破坏,寺院拆除,僧人遣散,寺内藏经文物大部遗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可寺的宗教活动在临潭最先得到恢复,政府两次拨款2.4万元修起了大经堂、讲习辩经台、活佛昂贝,现有活佛一人,120多住寺僧人修建的个人禅房达80多间,寺院区域占地60多亩,一个宏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体正在逐步兴起日臻完善。江可寺现存文物中有夏河县德哇仓活佛从西藏带来的赠给江可贡去乎·嘉样旦贝尼玛活佛的卓

玛女佛的铜塑镀像,像高1.2尺,供在银制的精美佛龛中,据传系藏王松藏干布时期的珍贵遗物。大经堂里供有宗喀巴及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的镀金塑像,一尊香巴佛的镀金塑像高达2丈有余,还有该寺已经圆寂的活佛格桑·桑吉嘉措和阿旺·更等嘉措的舍利塔,有贡去乎·嘉样旦贝尼玛和格桑 ·俄旺嘉措的铜质镀金塑像及许多色彩鲜艳的曼茶罗丝织佛像等。

江可寺的宗教节日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日的朝佛祈祷会,四月十四、十五日的亮宝浴佛法会,届时旧城、阿子滩、术布、札古录、完冒等地数以千计的信徒群众纷纷前来赶会,形成盛况空前的隆重民族佳节。

4.闫家寺

闫家寺,藏语叫“察多贡巴”,又名“扎西强巴南杰林”(吉祥弥勒尊胜州),位于临潭县王旗乡马旗沟西端的阎家村,村名因寺而得名,寺院所在地是一个土石自然形成的半坡台地,南面是层峦崇翠树木成林的脑界山,东面是以葱花坡为中心的丰饶草地,寺院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阎家寺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为卓尼大寺所属的五部萨迦寺院之一,历史上曾因出现过图吉隆主、楚臣达吉丹增嘉措、阿旺根登以及一世策墨林(藏王)阿旺楚臣等众多名僧而享誉于卫藏和安多地区。来自于当地称为四文尕的佛教信徒常有入寺剃度受戒为僧者,佛事活动盛行时。寺院建筑也融佛教与民俗特色为一体,更显明的体现了临潭东路及卓尼洮砚、藏巴哇一带藏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心理需求。原有的大经堂小巧别致,因地势而取胜,傍青山以显灵秀,赭色鞭麻衬托下的刀切一般严丝密合的青石边墙,以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结构形式与德措、桑吉、更尕各神殿和阁楼

式僧人伽蓝互相映辉,使阎家寺的建筑艺术显得无比和谐而又严整壮美。

一世策墨林(藏王)一世策墨林(藏王)阿旺楚臣及其功勋给阎家寺增添了殊荣,使它成为一座佛门弟子及众多信徒青睐和敬仰的古寺。阿旺楚臣清康熙六十年(1721)出生于今卓尼县洮砚乡达窝村,7岁出家在阎家寺学经,23岁赴藏求法,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广博的学识取得拉仁巴学位,因而名噪一时,引得不少佛学志士慕才结识。乾隆二十七年(1762)奉召入京,任雍和宫讲经大喇嘛,并接受钦赐“堪布诺门汗”荣誉封号。

清朝末年,阎家寺已渐趋衰落,其僧正承袭体系已无所稽考。1949年前夕,多次遭匪患侵袭,结伙打劫损失惨重。“文革”时期,阎家寺残存建筑悉遭拆除,宗教活动一直未得恢复。

临潭藏传佛教寺院述略

丁 谦 丁志胜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一般认为建于元代,个别寺院的始建年代或许还要早一点。这些寺院的建造,并非一下子就达到应有的壮观规模,而是逐年增建,逐年完善,大部分寺院基本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甚至几个朝代的扩建增修而取得各自的建筑特色和群体结构形式的,有的寺院如江可河寺是在几经迁徙重建的过程中吸收前几次建造的经验和借鉴其他寺院的建筑艺术,着重体现了格鲁派教义的基本要求,它的经堂、寝宫、禅舍,其风格都比较新颖壮丽。

临潭的藏传佛教寺院自明清以来在不断扩展建造中,也几乎全都受到动荡时期的战乱破坏,有的修而复毁,宗教文物,珍贵的藏族文化遗产损失严重。

临潭藏传佛教以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孕育出了以一世藏王阿王楚臣、著名社会活动家侯显以及为藏族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宋堪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政教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闪现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务实作风,也应当对后人有所启迪。

1、 马奴寺

马奴寺,藏语也叫“玛尔娘强巴林”,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位于临潭县术布乡阳坡庄的对面,寺址占地26亩,是元朝忽必烈根据法王八思巴的建议,所建的由帝都向西南方向的108座萨迦派寺院之一。寺院及其附近,地势坦阔,环境幽静,长有青松翠柏和其它树木。不远处有农家庐舍、菜圃和油坊水磨,良田沃土,阡陌纵横。寺院西靠青山,东临流水,旧城

河潺潺南下,注入青青洮河。寺距县城县城与洮河口之中间,上下各有5里左右。

洪武六年(1373),西藏人力车加绽以功授予世袭的“膳王千户”,其子八点旺秀承袭父职后,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30),带领百多僧人,来到洮州阳坡庄落居,他以领受当朝封赐的资格,选择哪里的一片高台阔地,建立起了叫做溪卡(庄园)的世袭领地,并修建佛教寺院。八点旺秀也是一个对朝廷有功的人物,他因叠番案内,保奏当朝赏加禅师头衔,擢升世袭僧纲,兼管百户,并令其分守暗门隘口。从此,为僧纲制这种政教合一组织形式的传承延续奠定了基础。到明世宗嘉靖28年(1549)僧纲妁吾加绽主持寺院事物的时候,才有了敕赐的“麻尼寺”名号。这时该寺僧纲制度已承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期间,不少人还享有钦赐封号的荣誉和具有特殊的兵民指挥统辖权。明正德十二年(1517),僧纲桑杰次力受封“惠济禅师”约僧管民,集政事宗教诸权于一身。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陕西总督、兰州抚院、洮州卫以三十三族番民拨归僧纲札巴多智统辖,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札巴多智之职由其子昂哈旺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承袭后,发生了旧城范家嘴的丁七起戕官劫库案,昂哈旺秀平定有功,委为洮州营指挥守备,兼管部落。

“麻尼寺”因名号系由朝廷赐封,历代僧纲取谐音尊姓“马”,后来寺院也多称为“马奴寺”,其第十四世代理僧纲马成龙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由朝廷授赐蓝翎顶戴千户总头目,成为很有影响的权势人物,其子马中魁也因随父把守暗关隘口,建立功勋,敕赐花翎项戴,尽先都司职。

据《洮州厅志》记载,马奴寺僧纲到清同治十年(1871)马昂旺丹主承

袭其父马中魁之职时,已经传到了第十六世。另据寺主家族马登昆先生撰文提供的有关资料证实,马奴寺温布马帕巴九于宣统三年(1911)代理第十七世僧纲,他竭尽全力维持了僧纲后期的寺院体制,保护了包括宏大建筑在内的许多佛教文化贵重遗产,正是在国内局势发生变动,经济萧条疲惫,寺院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一定规模的佛事活动。第十八世僧纲是活佛罗藏·丹增嘉措,于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职。罗藏活佛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对宗喀巴经论和显密功修有相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寺院原有的蔚然学风,坚持了辩经、讲习、考核等一系列宗教制度,提高了在寺喇嘛普遍的学识水平。马奴寺的最后一任也即第十九世僧纲承袭人是马辙霄,到1945年共历9年时间,从八思巴晚年忽必烈兴建萨迦寺到马辙霄莅任最后僧纲职务,马奴寺至少经过了六百五十多年历史,在促进临潭地区藏文化的传播发展,加强藏汉等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整个安多地区也很有影响。

马奴寺原来的建筑规模庞大,有大经堂、内殿、密集殿、胜乐殿、长寿仪轨殿、弥勒殿、 主殿、上密院等壮观的寺宇群体,有用千两白银铸造的释迦牟尼佛像,有眉宇间嵌有珍珠的五部佛的千佛像及印度、尼泊尔铸造的青铜弥勒佛像,有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全套衣服,有用珊瑚青铜装饰的古代海螺和释迦牟尼的讲经布道图等珍贵历史文物。典籍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的考究版本。喇嘛最多时达五百多人左右。宗教节日有定期的正月和四月法会,其中以四月法会最为热闹,春暖花开时节,不但有众多的喇嘛举行的法舞、打施食等宗教仪式,还有民间的赛马、学校团体的体操、劈刀舞、打哑铃等文艺体育表演,各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

小吃和活跃的商品交易等活动都对人产生吸引的魅力。

马奴寺的信教群众主要分布在今临潭县的术布、古战,卓尼县的阿子滩、卡车、大族等乡镇。

马奴寺的建筑在清末兵乱中毁坏严重,“文革”期间又遭拆毁,文物、法器、经卷损失殆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82年马奴寺恢复宗教活动,政府拨款1.6万元落实了宗教房产,先建有两层楼活佛昂贝一处。马奴寺有一些田产,主寺和尚自食其力,实行生产自养,减轻了教民负担。

2.侯家寺

侯家寺,藏语叫“叶尔哇桑珠林”(如意州)有名园城寺,位于临潭县流顺乡上寨村半公里的山麓平台上。侯家寺何时建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阿底峡的一名精通五明的弟子太赛仓彦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第二种说法是认为是忽必烈敕建的洮州早期的萨迦派寺院之一。如果第一种说法成立,则侯家寺初建时应是一座噶当派寺院,因为阿底峡是噶当派学说的奠基人,他的弟子包括仲敦巴在内的众多弟子,推崇的都是阿底峡的教义,只是在经过八九十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后,才改建成了在元朝政府强大的政治宗教攻势下应时而起的萨迦派寺院,不过一般认为都取后一种说法。

明永乐年间(一说洪武年间)当地(即洮州)太监侯显奉旨前往乌斯藏敦请格鲁派宗喀巴和他的弟子释迦也失赴京传法,从永乐十二年到宣德九年的二十年时间里,释迦也失两次到过北京,成祖、宣宗皇帝先后敕赐他“西天佛子大国师”及“大慈法王”封号。这期间,侯显也曾身负使命五次前往西藏,为建立明朝中央与西藏政教首领人物之间的联系和传播佛

教文化建有殊勋,朝廷为彰其功业,授侯显园城寺世袭僧正,并赐国师衔,遂改寺名为侯家寺。侯显主寺后,对寺院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扩建,以适应他弘扬佛法、荣耀祖师的需要。侯家寺在侯显以前为萨迦派寺院,自侯氏起始改为格鲁派。从清代该寺神殿中内藏的传承师像,可知侯家寺在明季以来就建立了因袭的师承系统,并且有日臻完备的寺宇建筑和丰富的文物供器。著名的怖畏金刚殿是侯氏家族的大经堂(俗称侯家衙门),里面藏有用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三部,用一百多匹质地精良的锦缎绣制的巨大佛像及高25丈的宝塔等稀世珍品。

这座寺院里还供有以黄金制成的大明洪武皇帝的牌位,立有镌刻着政教法典的大石碑和石筑的侯显灵塔。著名的因明、闻思等学院,佛典浩繁,经籍充栋,密宗学院和法相学院以蔚然学风建立有完备的讲经辩经制度,培养了不少博学僧人。

侯家寺的管理、修建及一切佛事活动,除由侯氏家族建立的历代僧正主持以外,还得到后来日益壮大的资布昝土司、卓逊小杨土司等地方实力派及当地李姓旺族的支持。昝家曾一度由施主成为握有实权的寺主,小杨家也承袭过温布(管家)之类的职务。因而在同治兵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后,仍能获得较快的恢复。重建了大经堂,修造了弥勒殿、宗喀巴神殿、胜乐殿、大威德三本佛殿、药师殿、法轮神殿等壮观的殿宇,供有无量寿佛、尊胜佛母、观世音菩萨及十六尊者像,还有用金、银、铜、紫檀等所造的许多佛塔及鼓、螺贝、净水碗等多样供器。藏经一千多函。僧人最多时增至千余人,晨钟暮鼓,佛事兴盛。寺院及喇嘛个人拥有土地300多亩,财力雄厚。主要的宗教节日为每年的古历正月十九日的大法会,节日期间有

亮宝,晒佛、诵经、举行法舞、抛掷施食等活动。

1929年地方变乱,侯家寺受到侵害,开始走向衰落。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200多喇嘛被迫离寺,多数被迫还俗。“文革”开始后,寺院建筑又遭拆除。1984年侯家寺在停止了十八年宗教活动后重新开放,1987年政府拨款1.8万元,修建了部分寺宇,现有大经堂一座,僧人禅房20多间占地10亩,信徒多分布在临潭的流顺、羊永、长川、新城、龙元、石门及卓尼的申藏、大族、纳浪等乡镇。

侯家寺有寺院大活佛,僧正承袭,侯氏家族活佛等转承系统,其中的寺院大活佛转至夏茸仓,侯氏家族活佛并兼理僧正,转至侯正明。

3.江可寺

江可寺,藏语称“嘉喀尔·雪珠达吉林”(讲修昌隆洲),也叫做“彭措塔尔哇林”(圆满解脱洲),又名集庆寺。位于临潭县术布乡亦子多村东主那以北三里之许的色娄岗山下,距县城25公里,岷(岷县)合(合作)公路从附近经过,江可河流经寺前注入洮河,寺院周围是草地农田,山清水秀,环境清静。

江可寺的前身是车巴三寺之一的垂巴寺(即今牙当寺),由僧刚赵班麻多智的始祖阿旺老布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由西藏来到洮州卫地以西的古务他(即今卓尼县阿子滩乡的李子滩附近)举行诵经活动,召集百多僧人修建了一座佛教寺院,这座寺院后来毁于变乱之中。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班麻多智之侄阿送恼布乃召寺僧重建了寺院。嘉靖元年(1522)阿送恼布之侄洛札排销在洮河之畔同时修了两座佛寺即录巴寺和江可寺,与前之垂巴寺统称为车巴三寺,因此一般认为现有垂巴寺,后有录巴寺、

江可寺。江可寺的第一世活佛洛桑丹曲是一位取得拉仁巴格西学位的著名学者。

清道光三年(1823),三世江可活佛贡却丹贝坚赞(1794-1854),由西藏返回故里,当时的西藏摄政王擦多诺门汗授予他堪布职位,并赐给堪布服饰器物等。贡却丹贝坚赞于道光十一年将寺院从洮河岸畔迁至现在的东主那境内,后经过几次小迁移,才选定了这座寺址。并着手进行各项建设,陆续修起了大经堂、密宗学院、护法神殿、寝宫、佛塔等。江可寺北迁后脱离僧纲控制,建立了以江可活佛和齐哇堪布活佛为两大系统的寺院管理体系。这种组织形式与临潭的其他佛教寺院是有一定区别的,以僧纲或僧正为寺主的情形在这座寺院里是不存在的。它以建寺之日起,便是一座黄教寺院。

江可寺的经籍和遗址器物主要有由金、银汁和螺粉写成的《甘珠尔》、《丹珠尔》等多部大藏经,供有释迦牟尼、十六尊者和宗喀巴塑像,还有珍贵的十六明妃画像和明妃游园图。珍藏的宗喀巴大师用过的法铃、包钵盂的套子,第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经籍、念珠及班禅确吉坚赞的坐垫等都是贵重的宗教文物。

“文革”使江可寺受到很大破坏,寺院拆除,僧人遣散,寺内藏经文物大部遗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可寺的宗教活动在临潭最先得到恢复,政府两次拨款2.4万元修起了大经堂、讲习辩经台、活佛昂贝,现有活佛一人,120多住寺僧人修建的个人禅房达80多间,寺院区域占地60多亩,一个宏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体正在逐步兴起日臻完善。江可寺现存文物中有夏河县德哇仓活佛从西藏带来的赠给江可贡去乎·嘉样旦贝尼玛活佛的卓

玛女佛的铜塑镀像,像高1.2尺,供在银制的精美佛龛中,据传系藏王松藏干布时期的珍贵遗物。大经堂里供有宗喀巴及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的镀金塑像,一尊香巴佛的镀金塑像高达2丈有余,还有该寺已经圆寂的活佛格桑·桑吉嘉措和阿旺·更等嘉措的舍利塔,有贡去乎·嘉样旦贝尼玛和格桑 ·俄旺嘉措的铜质镀金塑像及许多色彩鲜艳的曼茶罗丝织佛像等。

江可寺的宗教节日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日的朝佛祈祷会,四月十四、十五日的亮宝浴佛法会,届时旧城、阿子滩、术布、札古录、完冒等地数以千计的信徒群众纷纷前来赶会,形成盛况空前的隆重民族佳节。

4.闫家寺

闫家寺,藏语叫“察多贡巴”,又名“扎西强巴南杰林”(吉祥弥勒尊胜州),位于临潭县王旗乡马旗沟西端的阎家村,村名因寺而得名,寺院所在地是一个土石自然形成的半坡台地,南面是层峦崇翠树木成林的脑界山,东面是以葱花坡为中心的丰饶草地,寺院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阎家寺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为卓尼大寺所属的五部萨迦寺院之一,历史上曾因出现过图吉隆主、楚臣达吉丹增嘉措、阿旺根登以及一世策墨林(藏王)阿旺楚臣等众多名僧而享誉于卫藏和安多地区。来自于当地称为四文尕的佛教信徒常有入寺剃度受戒为僧者,佛事活动盛行时。寺院建筑也融佛教与民俗特色为一体,更显明的体现了临潭东路及卓尼洮砚、藏巴哇一带藏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心理需求。原有的大经堂小巧别致,因地势而取胜,傍青山以显灵秀,赭色鞭麻衬托下的刀切一般严丝密合的青石边墙,以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结构形式与德措、桑吉、更尕各神殿和阁楼

式僧人伽蓝互相映辉,使阎家寺的建筑艺术显得无比和谐而又严整壮美。

一世策墨林(藏王)一世策墨林(藏王)阿旺楚臣及其功勋给阎家寺增添了殊荣,使它成为一座佛门弟子及众多信徒青睐和敬仰的古寺。阿旺楚臣清康熙六十年(1721)出生于今卓尼县洮砚乡达窝村,7岁出家在阎家寺学经,23岁赴藏求法,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广博的学识取得拉仁巴学位,因而名噪一时,引得不少佛学志士慕才结识。乾隆二十七年(1762)奉召入京,任雍和宫讲经大喇嘛,并接受钦赐“堪布诺门汗”荣誉封号。

清朝末年,阎家寺已渐趋衰落,其僧正承袭体系已无所稽考。1949年前夕,多次遭匪患侵袭,结伙打劫损失惨重。“文革”时期,阎家寺残存建筑悉遭拆除,宗教活动一直未得恢复。


    相关文章

    2010水电局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2

    临潭县水务水电局 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进展 情 况 的 汇 报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临潭县水务水电局二0一0年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 上级业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干部职工作共同努力下,通过 认真贯彻落 ...

    甘南旅游攻略

    解读甘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本省陇南.定西. 临夏毗邻,面积4.5万平方千米.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 ...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

    洮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 文章编号-?王淑英郝苏民 摘要 今甘肃省临潭县.卓尼县古属洮州此地民间信奉的位龙神?多为明初开国功臣或皇亲国戚."常爷"是位龙神的首席是明朝开国功臣中的回回人之一常 ...

    佛教文化资料

    摘要: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具有宗教性.思辩性和融合性的文化精神内涵,及丰富的象征性形式语言."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对于动漫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学科,需要对深厚积淀的传统佛教文化要素进行发掘, ...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 研究现状: 我国寺院经济的研究开始于1934年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这篇文章开启了寺院研究的先河,给当时的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关注,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全 ...

    佛教寺院调研报告

    形式与政策社会调查 四川省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作 者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王芊雯 管 理 学 院 会计(1) 2011 级 110301026 四川省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1. 调查目标: 佛教文化蕴藏着无 ...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 Vol.22 No.3 Sep.2007 第22 卷第3 期 2007年9月 西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 元八世纪中叶,吐蕃王 ...

    日本一寺院闹市开咖啡店:增进民众对佛教的理解|日本|寺院

    日本寺院开了咖啡店(图片来源: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日媒称,为使民众增进对佛教的理解,信行寺在代官山开了一家"寺院咖啡店".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11月29日发表题为<寺院开了咖啡店> ...

    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论文

    院系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班级 数媒1204班 姓名 陈雨 学号 [1**********]08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