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久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 何谓国际贸易?

答: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 对外贸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答:对外贸易产生需要的条件是:(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出现了政治实体。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区别:范围不同:产生时期不同;对外贸易是奴隶社会末期,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 4国际贸易如何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

①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 ②服务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交易,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2)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

①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②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③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④复出口与复出口: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⑤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小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

①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进口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②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③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5如何区分狭义和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① 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② 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③ 广义和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6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

7.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生产方式的要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差异。 8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经营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1)文化环境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不同。(2)贸易环境不同:贸易政策和措施不尽相同;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贸易环节众多(3)对外贸易风险大:存在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第三章 国际分工

1、什么是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如何?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国内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大了世界市场。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

形成了不同国家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次地位和贸易利益获得的多寡,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秩序和矛盾。

3、当代国际分工有何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②水平型国际分工③混合型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和层次化

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社会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

B 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D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在众多地区经济贸易集团中效益最为显著,影响也最大。 ②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A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B 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C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D 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

4、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2)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3)人口和市场,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4)交通与通信业 (5)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6)国际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7)经济体制与政策,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经济体制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5、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总量将增加,然后通过国际交换获取收益。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英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6、马克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际分工? 马克思,德国人,代表作《资本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作了考察与研究,提出了从社会生产方式演变中分析国际分工和发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①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主张把它们纳入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以明确它们的性质和影响。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过程。 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 ④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一是具体先进性。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的专业化;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普及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文明。

二是国际分工永远是和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7、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是指赫克歇尔-俄林原理(H-O原理)。俄林,瑞典经济学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赫克歇尔,代表作《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师承赫克歇尔。主要内容如下:

(1)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和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存在差异成为地区间国际贸易存在的必要条件。 (2)货物价格的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各地区之间或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方式存在差异,形成了本地区或国家的价格机制,这种价格机制受到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因素的影响。

(3)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各国按照要素丰缺和比例进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分工。 (4)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建立了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 8、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上恰好相反。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用她的发现者命名,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原因:美国工人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管理水平高;人力技能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9、简述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产业内贸易是同类商品的相互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必须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10、试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答:(1)迈克尔。波特是美国管理学家,当今世界上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波特认为李嘉图和俄林的分工学说不能解释当前世界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李俄的国际分工的理论前提不切实际;影响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包括:技术的变迁、资源条件的逐步普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单纯依靠比较利益原则会对当代国家产业发展造成危害:①生产要素作为财富源泉的作用被加速替代;②劳动力或天然资源的竞争力在衰退;③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陷阱”; (2)需要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原因: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创新没有国界。“动态与不断进化的竞争”是其前提,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波特把他所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体系冠名为“国家钻石体系”,钻石体系中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策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持产业的环境。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迟滞不前。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

11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产业内部分工逐渐加强;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区域性集团内部分工加强;国际分工基础发生变化;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国际服务分工逐渐形成 12贸易条件有哪几种?

答: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若比值高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与基期相比有利;若比值低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不利。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出口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贸易条件有四种: (1) 净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公式:N=(Px/Pm)*100,N为净贸易条件指数;Px为出口价格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 (2) 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额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这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数量指数来获得。又称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公式:P=(Px*Qx)/Pm,P表示出口购买力指数;Px为出口价格指数;Qx为出口数量指数,Pm为进口

价格指数。 (3)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公式:S=(Px/Pm)*Zx,S表示单项因素贸易条件;Zx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4)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公式为:D=(Px/Pm)*(Zx/Zm)*100,D表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Zm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1.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行为。目的是: (1)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实现经济增长;③达到外部均衡;④稳定经济、增强适应能力。 (2) 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3) 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2. 对外贸易政策分为几种类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1)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砂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产生于18世纪初的英国。

(2)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

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它始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

3. 对外贸易政策转换的依据是什么?

答: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和经济贸易大国竞争力的变化。

4. 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自由贸易理论代表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答:自由贸易理论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成论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 (1)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 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 自由贸易可以防止垄断 (4) 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累。 5. 简述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答:超贸易保护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特点: (1) 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扩大到成熟产业,不

仅包括幼稚工业还包括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 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 (3) 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 (4) 保护的企业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 (5) 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 6.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 大幅度削减关税。 (2) 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 (3) 通过协商,一些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关税 (4)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优惠制 (5) 发达国家放宽数量限制,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7. 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1) 受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按照有效保护率设置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背离1947年关税总协定的宗旨,在“有秩序地销售安排”口号下,绕过该协定的基本原则,实行“灰色区域措施” (3) 贸易保护制度更加法制化 (4) 保护程度不断提高

8. 试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说是一种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阶段,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对今后有前途的产业实施暂时的有限度保护的一种贸易学说。 (1) 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2)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确立 ①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贸易政策。李斯特根据历史发展,把国民经济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② 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 ③ 保护贸易对象和保护时间的条件。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一、农业不需要保护;二、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三是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 ④ 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3) 对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说的评价

①积极的、有益的保护贸易理论;②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

9. 试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答: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的重商

主义学说。

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大危机以前,它是自由贸易论者,大危机以后推崇处理重商主义。 (1)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① 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它认为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该理论建立在国内充分就业前提下的。 ②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了证明新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的好入而提出的。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乘数K的计算公式:K=

1

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

所得的增加(△Y)=乘数(K)*投资增加量(△I)。 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Y=[△I+(△X-△M)*K,△Y代表国民收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的增加额,△X代表出口的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I与K不变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若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会缩小。 (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作用。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但如果为了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从而阻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七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 什么是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4) 际贸易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到的书面协议。 (5)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按照缔约国家的关系为分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和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 (6)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实现这一关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缔结的书面协议。特性如下: ① 一般特性:国家是主体;以国际法为准;内容规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书面形式表达。

② 独有特性: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之间,不能签订政治条约,但可以签订双边贸易条约与

协定。

③ 与国内政策的结束关系。国内的立法和行政措施是一国同他国进行贸易条约与协定谈判的基础。

2. 双边的贸易条件与协定分为几类? (1) 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

① 通商航海条约,是指一种内容广泛、全面规定缔约国双方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它通常涉及缔约国之间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各种问题。是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签订,一般为3-5年,到期后还可延长。 ② 贸易协定,是指就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具体规定而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与通商航海条约相比,特点是比较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只需经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生效。如果在双边贸易协定中包含支付条款,则这份书面协议可称为双边贸易与支付协定。

③ 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订的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某个具体问题作出补充、解释修订所达成的书面协议。一般经签署国有关行政部门的代表签署后即可生效。 (2) 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签订的贸易条约和贸易协定。

3.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中的主要法律条款是什么?

(1)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2) 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如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4. 1947年GATT有什么作用?

5. 国际商品协定中缓冲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缓冲库存是指由协定参加成员提供实物和现金,用来干预和稳定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一种机制。主要功能稳定价格。

6什么是最惠国待遇条款,特征、分类、适用范围、限制与例外?

(1)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从国际法中国家平等原则中派生出来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与协定中的一种专门条款。主要作用在于,使该国出口的商品在外国市场上获得与任何第三国同等的竞争条件,使其企业或航船在外国享有不受歧视的地位。

(2)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特征:

①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 ②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平等的待遇,而不是享有独有的特殊利益;

③ 缔约国双方对于最惠国条款所规定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必须是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对方,而不另外需要对方的申请手续和法律程序。

④ 缔约国根据最惠国条款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在时间上不仅包括以往在缔约前所给予任何第三国而现时仍继续有效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同时也包括缔约以后在条约有效期内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

⑤ 最刊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惯例上是经济和贸易性

的条款,如条约和协定无特殊规定,将不适用于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外的事项。

(3)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分类: ①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凡缔约国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任何特权、优惠、豁免,缔约国对方无须提出任何补偿作为交换而立即无条件地享受同样的特权、优待、豁免。 ②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如缔约国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是有条件的,那么缔约国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这种优惠。 (4)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 ① 关税率、各种附加税、海关手续 ② 航行

③ 铁路运输及过境

④ 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 ⑤ 专有权利 ⑥ 进口配额制度 ⑦ 许可证制度 ⑧ 外汇管制

(5)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限制与例外: ① 限制: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限制是指将其范围限制于若干具体的经济和贸易方面。 ② 例外: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是指在贸易条约所规定的某些场合下,不适用最惠国待遇。主要有以下五类

⑴边境贸易,一些国家往往把边界两边各15公里内的小额贸易当作特殊的当地贸易来处理,在关税、海关手续上给予减免等优惠。这种优惠不适用于最惠国待遇条款。

⑵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⑶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对缔约国给予他国这方面的优惠视为例外。

⑷多边国际条约中承担的义务。触及最惠国待遇的利益属于例外。

⑸其他例外。如沿海捕鱼、武器进口、金银外币的输出、港口服务以及为了保存艺术品和文物古迹而实行的禁止和限制等。

6. 什么是国民待遇条款,适用范围和例外? (1) 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在某些事物上(如在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2) 国民待遇条款适用于外国自然人从事商业、外国天然物产和制造品所应缴纳的国内捐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航船在港口的待遇,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3) 如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沿海和内河航行权、购买土地权、零售贸易权以及充当经纪人等,一般不属于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

第八章 国际贸易促进

1. 何谓经济外交?

答:经济外交包含两个实质性内容: ④ 它是由国家(国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本组织的经济宗旨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⑤ 它是国家(国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本组织)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本组织)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以外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2. 出口信贷的功能是什么?出口信贷的概念?种类?区别?

(1)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通过担保、保险或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由国家组织的出口信贷机构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的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或甚至直接提供贷款的做法叫做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简称出口信贷。 (2) 出口信贷分为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两种。

① 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商所在国的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达到支持出口的目的。它在出口信贷发展初期占据主要地位。

② 出口买方信贷是指一国银行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的银行提供贷款,使得进口商可以用这笔贷款通过支付现汇的方式从贷款国进口商品。它在出口信贷发展成熟时期占据主要地位。 3. 达到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的目的需要什么条件及风险? 答:(1)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外汇倾销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扩大出

口的措施。货币贬值起到了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2)达到目的需要的条件:

①商品倾销的条件是出口国应设法不使倾销的商品回

流到本国市场,并设法不受到进口国家反倾销等报复措施。

②外汇倾销的条件一是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二是其他国家未采取相应的贬值和报复。 (3)商品倾销与外汇倾销的风险:

①商品倾销的风险是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反倾销协议》认定倾销行为属于不公平贸易行为,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有倾销行为国家的贸易

厂商进行反倾销。

②外汇倾销的风险是:一外汇倾销有利于货物贸易出口,但会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以至推动国内物价上涨。二货币经常贬值影响国家形象,对吸引外资也有不利影响;三受到外汇倾销严重伤害的国家会进行报复。

4. 综合性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答:综合性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其港口或港口附近等地

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和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或区外企业在区内从事外贸、加工工业、农牧业、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多种经营活动的区域。特点:

(1) 国家统一领导。 (2) 综合性多种经营。经营范围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和运输等行业。 (3) 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产品主要供出口。 (4) 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和利润汇出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外资,促进特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5) 实行外引内联,加强特区与非特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议与发展。

5. 鼓励出口的措施? (1) 推选国家出口战略; (2) 建立出口财政性政策措施。美国的出口财政措施有一出口免税、二国外销售免税、三对外援助、四政府加强出口融资工作、五建立“出口扶助中心”、六扶持中小企业出口、七提供信息、开展出口咨询、组织贸易博览会等。 (3) 出口信贷与保险; (4) 出口退税; (5) 出口补贴; (6) 商品倾销; (7) 外汇倾销; (8) 经济特区,包括: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包括:自由边境区、过境区、科学工业园区、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6. 简述倾销的三种类型及其目的和特征?

答: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按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不同,分为: (1) 偶然性倾销是指多因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低于成本或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 (2)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

格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把该国的生产者挤出该商品的生产领域,形成垄断场面。 (3) 持续性倾销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并垄断市场。

第九章 关税

1. 什么是关税?其作用有哪些?

答: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进出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关税具有双重作用:

关税的积极作用:

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一是关税设置直接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二是合理的关税设置有利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家分工;三是关税的高低影响经贸集团之间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的统一性和资源的流向与配置。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 关税的消极影响

进口关税设置过高,会刺激走私活动,造成关税流失; 进口关税太高,保护过分,使被保护的产业和企业产生信赖性,影响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

关税结构不合理,对企业的保护作用会下降,甚至出现负保护。

① 关税的类别。

(1) 按征税目的分类 ① 财政关税,。 ②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税率比财政关税高,且随产品的加工程度递增,通常是将进口商品纳税后的价格高出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部分作为保护关税的低限。

③ 惩罚关税或报复关税,是指一国对他的因对其进行贸易歧视,违背协议,而对从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2) 按征税待遇分类

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对与本国没有签署贸易或经济互惠等友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这种关税税率由进口国自主制定,长期使用,税率较高。

② 优惠关税,是指在签订友好协定、贸易协定等国际协定或条约的国家之间实施的,目的是增加签约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加强经济合作。一般是互惠关税,较少的单向关税。

优惠关税的类型有三种:

一是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双方相互间现在或将来所给予第三国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同样给予

缔约双方,关税当然也包括在内。最惠国待遇关税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高于特惠关税税率。

二是特定优惠关税,又称特惠税,是指给予来自特定国

家的进口货物的排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要求享受这种关税

三是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惠制有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二是非歧视原则;三是非互惠原则。 (3) 按常规与临时分类 ① 法定关税,是指在海关税则上列出的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目的税率。 ② 附加关税,是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除征收科目表列出的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附加关税的类别: 一是反倾销税,是指为了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 二是反补贴税,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三类。

三是报复关税,是指发现贸易对方出现歧视性待遇或违背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WTO裁决后,可以通过征收报复关税的办法予以报复。

2. 反倾销税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答: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1) 倾销的确定,倾销是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以低于出口国在正常贸易中供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2) 损害的确定。《反倾销协议》中所指的要害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二是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的威胁;三是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的阻碍。

(3) 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3. 普惠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惠制有三个原则特点:一是普遍性原则;二是非歧视原则;三是非互惠原则。 4海关税则是如何构成的及含义?

答: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包括一是税则号列即税号,二是货物分类目录,三是税

率)。分类有: (1) 依照关税的栏目分为单式与复式税则。 ① 单式税则,又称一栏税则,是指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 ② 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是指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栏,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现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2) 依据税则制定权,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自主税则又称国定税则,是指一个国家的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的关税率。大多数采用。 4. 关税减免包括哪些内容? (1) 答:关税减让是指由于进口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或根据国际条约、惯例,需要免除某些纳税义务人或某些进出口应税货品的纳税义务。 5. 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有几种?关税谈判的原则、类型。 (1) 关税减让谈判的原则:互利互惠、考虑对方需要、对谈判情况保密、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实施。 (2) 关税减让谈判的类型: ① 多边关税谈判,是指由所有WTO成员参加的,为削减关税壁垒而进行的谈判。 ② 修改或撤回减让表的关税谈判,是指一个WTO成员修改或撤回已作出承诺的关税减让,包括约束税率的调整或改变有关税则归类,与受到影响的其他成员进行的谈判,多为双边方式进行。 ③ 加入WTO关税谈判。 (3) 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 ① 产品对产品谈判,是指一个WTO成员根据对方的进口税则产品分类,向谈判方提出自己具有利益产品的要价单,被要求减让的一方根据有关谈判原则,对其提出的要价单按其具体产品进行还价。 ② 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③ 部门减让谈判,是指将选定产品部门的关税约束在某一水平上的谈判。

6. 关税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关税名义保护率(NPR)是指对一商品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公式:

NPR=(P'-P)/P*100%,P’表示进口商品的国内市

场人格;P为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有效保护率是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作用下

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公式:ERP=(V'-V)/V*100%,ERP表示有效保护率,V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增值;V’表示在各种关税保护措施作用下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

有效保护率关注的是在产品生产增值过程中,考察关税对被保护行业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名义保护率关注的是被保护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 7. 试述有效保护率的政策意义? (1)对关税结构产生影响

(2)对关税减让谈判的指导作用 (3)有助于合理设置关税制度 (4)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保证

第十章 非关税壁垒

1. 什么是进口的非关税壁垒,特点?

答:进出口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除了关税以外用于限制进出口的措施。特点是: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 发展中国家难以应付。

2. 非关税壁垒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答:进出口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除了关税以外用于限制进出口的措施。产生的原因是: (1) 加强竞争的需要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的需要 (3) WTO允许正当的非关税“壁垒”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特点、影响?

(1)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保证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通过国家政府制定法规;内容广泛;复杂多样;不易分辨是否正当;发达国家一般居于主动地位;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① 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小于发展中出口国家的影响。一是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容易适应技术标准要求的变化;二是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商品的各种要求比较接近,对商品标准的要求不会产生很大差距,容易调整;三是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与投资关系密切,相互依靠性很强,若出现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采取报复措施。四是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制订、修订中争取领导地位,力求将本国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现本国的利益。

②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一是由于技术水平低,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影响出口。二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检验能力薄弱,往往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检验标准。三是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带有技术歧视性的技术标准,报复力不足。 ③ 对整个国家贸易的影响:

A 正当技术贸易壁垒: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出口国家的商品结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化;维护国家基本安全;减少或杜绝不良的贸易行为。

B 不正当技术贸易壁垒:出现不公平贸易竞争;影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加深技术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争端;伤害发展中国家;不利于正当技术贸易壁垒的确立。

3. 绿色贸易壁垒是如何表现的?

(1)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自然环境,对进出口的农、畜、水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制成品,甚至服务,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及环保措施。 (2) 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① 国际社会保护环境的要求 ② 消费观念的更新 ③ 竞争的需要

④ 应对“恐怖”事件

(3)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① 技术标准,是指公认机构核准的描述产品或有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一系列非强制性文件。

② 环境标志,是由政府部门、公共或民间团体依照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向申请者颁发并印在产品及包装上的特定标志,以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到生产、销售、使用,直到回收利用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均无害。

③ 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为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利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④ 卫生检疫制度。 ⑤ 管制制度。绿色环境管制是指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 何谓区域经济一体化?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通过局面文件,逐步实现彼此之间货物、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超国家组织机构的过程。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几个层次? (1) 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2)

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

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方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方的商品可完全自由移动,但每个成员方仍然保持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世界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区是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立于1960年1月。

(3)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

体,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关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4) 共同市场,是指除了要求其成员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且建立对非成员的共同关税之外,共同市场之间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 (5) 经济同盟,是指成员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成员间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向的差异,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欧盟现处于经济同盟阶段。 (6)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这个阶段,区域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并且各成员的社会、政治、防务等方面的政策也趋于一致。 3.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何特点?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 (2)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进展缓慢 (3) 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 (4) 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突破国土相邻的界限;二、打破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界限;拆除社会制度不同的篱笆;四、从排他性转向对外开放式。

(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成员相互交错 (7) 出现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8)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 (9) 欧盟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1) 促进经贸集团内贸易的增长

(2) 经贸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影响力增强:一是提高谈判能力;二是增强辐射能力。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效益。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效应 5. 简述关税同盟的效果?

答:关税同盟理论,范纳和李普西的关税同盟理论是最早系统论述以关税同盟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经济效果理论。具体效果有:

(1) 贸易创造效果,是指关税同盟以后,成员方之

间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实现自由流动,于是一成员方境内企业生产的一些成本较高、价格较高的产品将被其他成员方生产的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产品所取代。贸易将在低成本成员与高成本成员之间进行。这种贸易在成员方之间存在关税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贸易壁垒的阻碍无法发生或者很少发生,而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壁垒取消使得新的贸易产生,这种效果被称为贸易创造效果。

(2) 贸易转移效果,关税同盟理论中的贸易转移效果是这样一种可能导致福利水平下降的效果,它指的是关税同盟一成员方在关税同盟建立前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方进口,在关税同盟建立后转而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同盟内其他成员方进口。这种使得贸易流向发生转移的效果源于关税同盟贸易自由化的歧视性。 (3) 关税同盟理论的其他效果: ① 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② 实现规模经济

③ 刺激投资和技术创新

④ 提高要素流动性,合理配置生产资源 ⑤ 减少海关行政开支和走私 ⑥ 提高对外谈判的地位

(4) 加入关税同盟的利弊比较 ① 建立关税同盟前各国的关税越高,产生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越大,而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② 建立关税同盟后对同盟外的关税越低,贸易转移产生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提高福利的可能性越大。 ③ 关税同盟的成员数越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也越小 ④ 关税同盟成员的经济结构竞争性越强、互补性越弱,产生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越大。 ⑤ 关税同盟成员的地理距离

⑥ 关税同盟成员在建立同盟前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2.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贸易的原则? (1) 非歧视原则。 (2) 贸易自由化原则

(3) 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程度 (4) 促进公平竞争

(5)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3. WTO的含义和职能是什么?

答:WTO是指世界贸易组织。具体职能是:

(1) 促进《马拉喀什建立世贸组织协定》和贸易协定、协议的执行、管理和运作,并为其提供一个组织基础。

(2) 为成员提供谈判的讲坛和谈判成果执行的机构

(3) 管理争端解决机制

(4) 管理贸易政策的评审机制

(5) 为达到全球经济政策的一致性,WTO将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

4. WTO建立后所起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 积极作用。 ① 加强了世界多边世界贸易体制 ② 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③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面临的问题

贸易大国在WTO中强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不能充分享受到权利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矛盾协调的难度大

5. WTO如何解决WTO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答: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结果除非所有成员一致反对,否则自动生效,其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6. 中国加入WTO后的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

全面参与世界贸易体制;享受非歧视待遇;享受发展中国家权利;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保留国营贸易体制;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维护国家定价;保留征收出口税的权利。;保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法定检验的权利;有条件、有步骤的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进行管理和审批; 基本义务:

遵守非歧视原则;统一实施贸易政策;确保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为当事人提供司法审议的机会;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不再实行出口补贴;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以折中方式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条款的可比价格;接受特殊保障条款;接受过渡性审议;

7. 试述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企业发展

挑战;一些政策法规还不适应WTO规则,法制观念不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政府已有的惯用的宏观调控手段受到制约;解决“三农”问题面临新的困难;部分工业产业竞争加剧;服务业压力加大;就业问题突出;人才竞争加剧;地区发展可能更加不平衡;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负传递渠道加多世界共同性的疾病和“公害”在中国传播加强等。

第一章 导论

1. 何谓国际贸易?

答: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 对外贸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答:对外贸易产生需要的条件是:(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出现了政治实体。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区别:范围不同:产生时期不同;对外贸易是奴隶社会末期,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 4国际贸易如何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

①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 ②服务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交易,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2)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

①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②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③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④复出口与复出口: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⑤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小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

①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进口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②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③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5如何区分狭义和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① 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② 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③ 广义和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6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

7.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生产方式的要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差异。 8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经营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1)文化环境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不同。(2)贸易环境不同:贸易政策和措施不尽相同;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贸易环节众多(3)对外贸易风险大:存在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第三章 国际分工

1、什么是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如何?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国内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大了世界市场。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

形成了不同国家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次地位和贸易利益获得的多寡,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秩序和矛盾。

3、当代国际分工有何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②水平型国际分工③混合型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和层次化

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社会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

B 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D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在众多地区经济贸易集团中效益最为显著,影响也最大。 ②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A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B 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C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D 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

4、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2)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3)人口和市场,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4)交通与通信业 (5)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6)国际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7)经济体制与政策,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经济体制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5、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总量将增加,然后通过国际交换获取收益。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英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6、马克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际分工? 马克思,德国人,代表作《资本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作了考察与研究,提出了从社会生产方式演变中分析国际分工和发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①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主张把它们纳入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以明确它们的性质和影响。 ②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过程。 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 ④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

一是具体先进性。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的专业化;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普及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文明。

二是国际分工永远是和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7、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赫-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学说是指赫克歇尔-俄林原理(H-O原理)。俄林,瑞典经济学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赫克歇尔,代表作《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师承赫克歇尔。主要内容如下:

(1)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和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存在差异成为地区间国际贸易存在的必要条件。 (2)货物价格的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各地区之间或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方式存在差异,形成了本地区或国家的价格机制,这种价格机制受到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因素的影响。

(3)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各国按照要素丰缺和比例进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分工。 (4)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建立了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 8、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上恰好相反。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用她的发现者命名,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原因:美国工人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管理水平高;人力技能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9、简述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产业内贸易是同类商品的相互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必须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10、试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答:(1)迈克尔。波特是美国管理学家,当今世界上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波特认为李嘉图和俄林的分工学说不能解释当前世界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李俄的国际分工的理论前提不切实际;影响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包括:技术的变迁、资源条件的逐步普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单纯依靠比较利益原则会对当代国家产业发展造成危害:①生产要素作为财富源泉的作用被加速替代;②劳动力或天然资源的竞争力在衰退;③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陷阱”; (2)需要以国家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理论---原因: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创新没有国界。“动态与不断进化的竞争”是其前提,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波特把他所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体系冠名为“国家钻石体系”,钻石体系中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策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持产业的环境。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迟滞不前。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

11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产业内部分工逐渐加强;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区域性集团内部分工加强;国际分工基础发生变化;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国际服务分工逐渐形成 12贸易条件有哪几种?

答: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若比值高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与基期相比有利;若比值低于100,则该期贸易条件不利。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出口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贸易条件有四种: (1) 净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公式:N=(Px/Pm)*100,N为净贸易条件指数;Px为出口价格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 (2) 出口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额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这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数量指数来获得。又称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公式:P=(Px*Qx)/Pm,P表示出口购买力指数;Px为出口价格指数;Qx为出口数量指数,Pm为进口

价格指数。 (3)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公式:S=(Px/Pm)*Zx,S表示单项因素贸易条件;Zx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4)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公式为:D=(Px/Pm)*(Zx/Zm)*100,D表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Zm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1.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行为。目的是: (1)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实现经济增长;③达到外部均衡;④稳定经济、增强适应能力。 (2) 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3) 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2. 对外贸易政策分为几种类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1)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砂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产生于18世纪初的英国。

(2)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

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它始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

3. 对外贸易政策转换的依据是什么?

答: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和经济贸易大国竞争力的变化。

4. 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自由贸易理论代表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答:自由贸易理论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成论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 (1)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 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 自由贸易可以防止垄断 (4) 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累。 5. 简述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答:超贸易保护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特点: (1) 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扩大到成熟产业,不

仅包括幼稚工业还包括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 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 (3) 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 (4) 保护的企业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 (5) 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 6.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 大幅度削减关税。 (2) 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 (3) 通过协商,一些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关税 (4)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优惠制 (5) 发达国家放宽数量限制,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7. 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1) 受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按照有效保护率设置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背离1947年关税总协定的宗旨,在“有秩序地销售安排”口号下,绕过该协定的基本原则,实行“灰色区域措施” (3) 贸易保护制度更加法制化 (4) 保护程度不断提高

8. 试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说是一种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阶段,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对今后有前途的产业实施暂时的有限度保护的一种贸易学说。 (1) 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2)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确立 ①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贸易政策。李斯特根据历史发展,把国民经济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② 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 ③ 保护贸易对象和保护时间的条件。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一、农业不需要保护;二、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三是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 ④ 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3) 对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说的评价

①积极的、有益的保护贸易理论;②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

9. 试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答: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的重商

主义学说。

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大危机以前,它是自由贸易论者,大危机以后推崇处理重商主义。 (1)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① 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它认为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该理论建立在国内充分就业前提下的。 ②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了证明新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的好入而提出的。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乘数K的计算公式:K=

1

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

所得的增加(△Y)=乘数(K)*投资增加量(△I)。 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Y=[△I+(△X-△M)*K,△Y代表国民收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的增加额,△X代表出口的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I与K不变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若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会缩小。 (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作用。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但如果为了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从而阻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七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 什么是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4) 际贸易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到的书面协议。 (5)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按照缔约国家的关系为分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和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 (6)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实现这一关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缔结的书面协议。特性如下: ① 一般特性:国家是主体;以国际法为准;内容规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书面形式表达。

② 独有特性: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之间,不能签订政治条约,但可以签订双边贸易条约与

协定。

③ 与国内政策的结束关系。国内的立法和行政措施是一国同他国进行贸易条约与协定谈判的基础。

2. 双边的贸易条件与协定分为几类? (1) 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

① 通商航海条约,是指一种内容广泛、全面规定缔约国双方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它通常涉及缔约国之间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各种问题。是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签订,一般为3-5年,到期后还可延长。 ② 贸易协定,是指就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具体规定而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与通商航海条约相比,特点是比较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只需经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生效。如果在双边贸易协定中包含支付条款,则这份书面协议可称为双边贸易与支付协定。

③ 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订的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某个具体问题作出补充、解释修订所达成的书面协议。一般经签署国有关行政部门的代表签署后即可生效。 (2) 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签订的贸易条约和贸易协定。

3.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中的主要法律条款是什么?

(1)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2) 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如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4. 1947年GATT有什么作用?

5. 国际商品协定中缓冲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缓冲库存是指由协定参加成员提供实物和现金,用来干预和稳定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一种机制。主要功能稳定价格。

6什么是最惠国待遇条款,特征、分类、适用范围、限制与例外?

(1)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从国际法中国家平等原则中派生出来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与协定中的一种专门条款。主要作用在于,使该国出口的商品在外国市场上获得与任何第三国同等的竞争条件,使其企业或航船在外国享有不受歧视的地位。

(2)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特征:

①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 ②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平等的待遇,而不是享有独有的特殊利益;

③ 缔约国双方对于最惠国条款所规定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必须是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对方,而不另外需要对方的申请手续和法律程序。

④ 缔约国根据最惠国条款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在时间上不仅包括以往在缔约前所给予任何第三国而现时仍继续有效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同时也包括缔约以后在条约有效期内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

⑤ 最刊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惯例上是经济和贸易性

的条款,如条约和协定无特殊规定,将不适用于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外的事项。

(3)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分类: ①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凡缔约国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任何特权、优惠、豁免,缔约国对方无须提出任何补偿作为交换而立即无条件地享受同样的特权、优待、豁免。 ②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如缔约国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是有条件的,那么缔约国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这种优惠。 (4)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 ① 关税率、各种附加税、海关手续 ② 航行

③ 铁路运输及过境

④ 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 ⑤ 专有权利 ⑥ 进口配额制度 ⑦ 许可证制度 ⑧ 外汇管制

(5)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限制与例外: ① 限制: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限制是指将其范围限制于若干具体的经济和贸易方面。 ② 例外: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是指在贸易条约所规定的某些场合下,不适用最惠国待遇。主要有以下五类

⑴边境贸易,一些国家往往把边界两边各15公里内的小额贸易当作特殊的当地贸易来处理,在关税、海关手续上给予减免等优惠。这种优惠不适用于最惠国待遇条款。

⑵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⑶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对缔约国给予他国这方面的优惠视为例外。

⑷多边国际条约中承担的义务。触及最惠国待遇的利益属于例外。

⑸其他例外。如沿海捕鱼、武器进口、金银外币的输出、港口服务以及为了保存艺术品和文物古迹而实行的禁止和限制等。

6. 什么是国民待遇条款,适用范围和例外? (1) 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在某些事物上(如在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2) 国民待遇条款适用于外国自然人从事商业、外国天然物产和制造品所应缴纳的国内捐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航船在港口的待遇,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3) 如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沿海和内河航行权、购买土地权、零售贸易权以及充当经纪人等,一般不属于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

第八章 国际贸易促进

1. 何谓经济外交?

答:经济外交包含两个实质性内容: ④ 它是由国家(国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本组织的经济宗旨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⑤ 它是国家(国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本组织)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本组织)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以外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2. 出口信贷的功能是什么?出口信贷的概念?种类?区别?

(1)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通过担保、保险或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由国家组织的出口信贷机构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的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或甚至直接提供贷款的做法叫做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简称出口信贷。 (2) 出口信贷分为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两种。

① 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商所在国的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达到支持出口的目的。它在出口信贷发展初期占据主要地位。

② 出口买方信贷是指一国银行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的银行提供贷款,使得进口商可以用这笔贷款通过支付现汇的方式从贷款国进口商品。它在出口信贷发展成熟时期占据主要地位。 3. 达到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的目的需要什么条件及风险? 答:(1)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外汇倾销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扩大出

口的措施。货币贬值起到了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2)达到目的需要的条件:

①商品倾销的条件是出口国应设法不使倾销的商品回

流到本国市场,并设法不受到进口国家反倾销等报复措施。

②外汇倾销的条件一是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二是其他国家未采取相应的贬值和报复。 (3)商品倾销与外汇倾销的风险:

①商品倾销的风险是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反倾销协议》认定倾销行为属于不公平贸易行为,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有倾销行为国家的贸易

厂商进行反倾销。

②外汇倾销的风险是:一外汇倾销有利于货物贸易出口,但会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以至推动国内物价上涨。二货币经常贬值影响国家形象,对吸引外资也有不利影响;三受到外汇倾销严重伤害的国家会进行报复。

4. 综合性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答:综合性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其港口或港口附近等地

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和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或区外企业在区内从事外贸、加工工业、农牧业、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多种经营活动的区域。特点:

(1) 国家统一领导。 (2) 综合性多种经营。经营范围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和运输等行业。 (3) 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产品主要供出口。 (4) 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和利润汇出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外资,促进特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5) 实行外引内联,加强特区与非特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议与发展。

5. 鼓励出口的措施? (1) 推选国家出口战略; (2) 建立出口财政性政策措施。美国的出口财政措施有一出口免税、二国外销售免税、三对外援助、四政府加强出口融资工作、五建立“出口扶助中心”、六扶持中小企业出口、七提供信息、开展出口咨询、组织贸易博览会等。 (3) 出口信贷与保险; (4) 出口退税; (5) 出口补贴; (6) 商品倾销; (7) 外汇倾销; (8) 经济特区,包括: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包括:自由边境区、过境区、科学工业园区、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6. 简述倾销的三种类型及其目的和特征?

答: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按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不同,分为: (1) 偶然性倾销是指多因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低于成本或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 (2)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

格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把该国的生产者挤出该商品的生产领域,形成垄断场面。 (3) 持续性倾销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并垄断市场。

第九章 关税

1. 什么是关税?其作用有哪些?

答: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进出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关税具有双重作用:

关税的积极作用:

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一是关税设置直接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二是合理的关税设置有利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家分工;三是关税的高低影响经贸集团之间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的统一性和资源的流向与配置。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 关税的消极影响

进口关税设置过高,会刺激走私活动,造成关税流失; 进口关税太高,保护过分,使被保护的产业和企业产生信赖性,影响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

关税结构不合理,对企业的保护作用会下降,甚至出现负保护。

① 关税的类别。

(1) 按征税目的分类 ① 财政关税,。 ②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税率比财政关税高,且随产品的加工程度递增,通常是将进口商品纳税后的价格高出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部分作为保护关税的低限。

③ 惩罚关税或报复关税,是指一国对他的因对其进行贸易歧视,违背协议,而对从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2) 按征税待遇分类

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对与本国没有签署贸易或经济互惠等友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这种关税税率由进口国自主制定,长期使用,税率较高。

② 优惠关税,是指在签订友好协定、贸易协定等国际协定或条约的国家之间实施的,目的是增加签约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加强经济合作。一般是互惠关税,较少的单向关税。

优惠关税的类型有三种:

一是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双方相互间现在或将来所给予第三国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同样给予

缔约双方,关税当然也包括在内。最惠国待遇关税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高于特惠关税税率。

二是特定优惠关税,又称特惠税,是指给予来自特定国

家的进口货物的排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要求享受这种关税

三是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惠制有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二是非歧视原则;三是非互惠原则。 (3) 按常规与临时分类 ① 法定关税,是指在海关税则上列出的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目的税率。 ② 附加关税,是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除征收科目表列出的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附加关税的类别: 一是反倾销税,是指为了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 二是反补贴税,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三类。

三是报复关税,是指发现贸易对方出现歧视性待遇或违背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WTO裁决后,可以通过征收报复关税的办法予以报复。

2. 反倾销税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答: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1) 倾销的确定,倾销是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以低于出口国在正常贸易中供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2) 损害的确定。《反倾销协议》中所指的要害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二是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的威胁;三是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的阻碍。

(3) 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3. 普惠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惠制有三个原则特点:一是普遍性原则;二是非歧视原则;三是非互惠原则。 4海关税则是如何构成的及含义?

答: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包括一是税则号列即税号,二是货物分类目录,三是税

率)。分类有: (1) 依照关税的栏目分为单式与复式税则。 ① 单式税则,又称一栏税则,是指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 ② 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是指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栏,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现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2) 依据税则制定权,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自主税则又称国定税则,是指一个国家的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的关税率。大多数采用。 4. 关税减免包括哪些内容? (1) 答:关税减让是指由于进口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或根据国际条约、惯例,需要免除某些纳税义务人或某些进出口应税货品的纳税义务。 5. 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有几种?关税谈判的原则、类型。 (1) 关税减让谈判的原则:互利互惠、考虑对方需要、对谈判情况保密、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实施。 (2) 关税减让谈判的类型: ① 多边关税谈判,是指由所有WTO成员参加的,为削减关税壁垒而进行的谈判。 ② 修改或撤回减让表的关税谈判,是指一个WTO成员修改或撤回已作出承诺的关税减让,包括约束税率的调整或改变有关税则归类,与受到影响的其他成员进行的谈判,多为双边方式进行。 ③ 加入WTO关税谈判。 (3) 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 ① 产品对产品谈判,是指一个WTO成员根据对方的进口税则产品分类,向谈判方提出自己具有利益产品的要价单,被要求减让的一方根据有关谈判原则,对其提出的要价单按其具体产品进行还价。 ② 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③ 部门减让谈判,是指将选定产品部门的关税约束在某一水平上的谈判。

6. 关税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关税名义保护率(NPR)是指对一商品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公式:

NPR=(P'-P)/P*100%,P’表示进口商品的国内市

场人格;P为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有效保护率是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作用下

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公式:ERP=(V'-V)/V*100%,ERP表示有效保护率,V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增值;V’表示在各种关税保护措施作用下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

有效保护率关注的是在产品生产增值过程中,考察关税对被保护行业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名义保护率关注的是被保护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 7. 试述有效保护率的政策意义? (1)对关税结构产生影响

(2)对关税减让谈判的指导作用 (3)有助于合理设置关税制度 (4)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保证

第十章 非关税壁垒

1. 什么是进口的非关税壁垒,特点?

答:进出口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除了关税以外用于限制进出口的措施。特点是: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 发展中国家难以应付。

2. 非关税壁垒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答:进出口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除了关税以外用于限制进出口的措施。产生的原因是: (1) 加强竞争的需要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的需要 (3) WTO允许正当的非关税“壁垒”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特点、影响?

(1)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保证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通过国家政府制定法规;内容广泛;复杂多样;不易分辨是否正当;发达国家一般居于主动地位;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① 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小于发展中出口国家的影响。一是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容易适应技术标准要求的变化;二是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商品的各种要求比较接近,对商品标准的要求不会产生很大差距,容易调整;三是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与投资关系密切,相互依靠性很强,若出现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采取报复措施。四是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制订、修订中争取领导地位,力求将本国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现本国的利益。

②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一是由于技术水平低,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影响出口。二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检验能力薄弱,往往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检验标准。三是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带有技术歧视性的技术标准,报复力不足。 ③ 对整个国家贸易的影响:

A 正当技术贸易壁垒: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出口国家的商品结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化;维护国家基本安全;减少或杜绝不良的贸易行为。

B 不正当技术贸易壁垒:出现不公平贸易竞争;影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加深技术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争端;伤害发展中国家;不利于正当技术贸易壁垒的确立。

3. 绿色贸易壁垒是如何表现的?

(1)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自然环境,对进出口的农、畜、水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制成品,甚至服务,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及环保措施。 (2) 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① 国际社会保护环境的要求 ② 消费观念的更新 ③ 竞争的需要

④ 应对“恐怖”事件

(3)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① 技术标准,是指公认机构核准的描述产品或有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一系列非强制性文件。

② 环境标志,是由政府部门、公共或民间团体依照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向申请者颁发并印在产品及包装上的特定标志,以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到生产、销售、使用,直到回收利用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均无害。

③ 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为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利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④ 卫生检疫制度。 ⑤ 管制制度。绿色环境管制是指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 何谓区域经济一体化?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通过局面文件,逐步实现彼此之间货物、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超国家组织机构的过程。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几个层次? (1) 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2)

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

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方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方的商品可完全自由移动,但每个成员方仍然保持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世界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区是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立于1960年1月。

(3)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

体,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关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4) 共同市场,是指除了要求其成员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且建立对非成员的共同关税之外,共同市场之间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 (5) 经济同盟,是指成员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成员间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向的差异,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欧盟现处于经济同盟阶段。 (6)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这个阶段,区域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并且各成员的社会、政治、防务等方面的政策也趋于一致。 3.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何特点?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 (2)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进展缓慢 (3) 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 (4) 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突破国土相邻的界限;二、打破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界限;拆除社会制度不同的篱笆;四、从排他性转向对外开放式。

(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成员相互交错 (7) 出现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8)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 (9) 欧盟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1) 促进经贸集团内贸易的增长

(2) 经贸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影响力增强:一是提高谈判能力;二是增强辐射能力。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效益。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效应 5. 简述关税同盟的效果?

答:关税同盟理论,范纳和李普西的关税同盟理论是最早系统论述以关税同盟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经济效果理论。具体效果有:

(1) 贸易创造效果,是指关税同盟以后,成员方之

间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实现自由流动,于是一成员方境内企业生产的一些成本较高、价格较高的产品将被其他成员方生产的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产品所取代。贸易将在低成本成员与高成本成员之间进行。这种贸易在成员方之间存在关税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贸易壁垒的阻碍无法发生或者很少发生,而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壁垒取消使得新的贸易产生,这种效果被称为贸易创造效果。

(2) 贸易转移效果,关税同盟理论中的贸易转移效果是这样一种可能导致福利水平下降的效果,它指的是关税同盟一成员方在关税同盟建立前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方进口,在关税同盟建立后转而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同盟内其他成员方进口。这种使得贸易流向发生转移的效果源于关税同盟贸易自由化的歧视性。 (3) 关税同盟理论的其他效果: ① 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② 实现规模经济

③ 刺激投资和技术创新

④ 提高要素流动性,合理配置生产资源 ⑤ 减少海关行政开支和走私 ⑥ 提高对外谈判的地位

(4) 加入关税同盟的利弊比较 ① 建立关税同盟前各国的关税越高,产生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越大,而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② 建立关税同盟后对同盟外的关税越低,贸易转移产生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提高福利的可能性越大。 ③ 关税同盟的成员数越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也越小 ④ 关税同盟成员的经济结构竞争性越强、互补性越弱,产生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越大。 ⑤ 关税同盟成员的地理距离

⑥ 关税同盟成员在建立同盟前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2.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贸易的原则? (1) 非歧视原则。 (2) 贸易自由化原则

(3) 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程度 (4) 促进公平竞争

(5)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3. WTO的含义和职能是什么?

答:WTO是指世界贸易组织。具体职能是:

(1) 促进《马拉喀什建立世贸组织协定》和贸易协定、协议的执行、管理和运作,并为其提供一个组织基础。

(2) 为成员提供谈判的讲坛和谈判成果执行的机构

(3) 管理争端解决机制

(4) 管理贸易政策的评审机制

(5) 为达到全球经济政策的一致性,WTO将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

4. WTO建立后所起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 积极作用。 ① 加强了世界多边世界贸易体制 ② 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③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面临的问题

贸易大国在WTO中强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不能充分享受到权利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矛盾协调的难度大

5. WTO如何解决WTO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答: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结果除非所有成员一致反对,否则自动生效,其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6. 中国加入WTO后的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

全面参与世界贸易体制;享受非歧视待遇;享受发展中国家权利;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保留国营贸易体制;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维护国家定价;保留征收出口税的权利。;保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法定检验的权利;有条件、有步骤的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进行管理和审批; 基本义务:

遵守非歧视原则;统一实施贸易政策;确保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为当事人提供司法审议的机会;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不再实行出口补贴;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以折中方式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条款的可比价格;接受特殊保障条款;接受过渡性审议;

7. 试述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企业发展

挑战;一些政策法规还不适应WTO规则,法制观念不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政府已有的惯用的宏观调控手段受到制约;解决“三农”问题面临新的困难;部分工业产业竞争加剧;服务业压力加大;就业问题突出;人才竞争加剧;地区发展可能更加不平衡;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负传递渠道加多世界共同性的疾病和“公害”在中国传播加强等。


    相关文章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四年100万份资料大集合] http://www.3c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83&fromuid=582866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题答案1-4册全集 http:/ ...

    国际贸易实务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合同的标的课后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BACC 6-10BA BC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ABCD 4.AB 5.ABCD 6.ABCDE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品名 ...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2500份课后答案,很值得收藏,这里只介绍 ...

    高二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全)

    人教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 A.D2 D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二 1.4 4 共价 单键 双键 三键 2.3 3.B 4.C(CH3)4 5.CH ...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单证 2.单据和信用证:文件和凭证 3.凭单:凭单 4.金融:商业 5.正确 6.金融:商业 7.两个英文大写字母 8.三个英文大写字母:两个:一个 二.判断题: ...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 二 章 1. 为什么会存在全球外汇市场? 答:通常认为,国际贸易是引起外汇市场建立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各国的货币币种不同.国际贸易中债权债务的清偿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一种货币去兑换另一种货币,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 ...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三法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三法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提炼历史课文的基本知识点. 第一,题目提炼法,就是根据历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⑴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战线延长,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为了彻底粉 ...

    外贸单证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何谓信用证?简述其一般流程. 信用证(L/C)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1)进口方按照合同规定向当地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若干押金或其他担 ...

    毛概课后答案13-15

    习题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思考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是本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