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2009年第3卷第2期

2009.VbI.3.No.2

SOUTHERN

南方电网技术

PoWERSYSTEM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73;TM933

特约々稿

FeaturedArticles

文章编号:1674.0629(2009)02.0001.05文献标志码:A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余贻鑫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提要:概述了现代电网的目标、特征、主要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等问题二智能电网研究的4大目标是: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使分布式电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在技术上智能电网通过高级量测体系(AMl)、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和高级资产管理(AAM)之间的密切配合实现上述目标,发展智能电网的顺序会影响成本和效益,一般情况下AMI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地方可以试点ADO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集成的能量与通信系统IECSA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所以域市电网规划阶段需要有长远考虑:

关键词:智能电网;高级量测体系;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

TechnicalCompositionofSmartGridanditsImplementationSequence

YUYi.xin

(SchoolofElectricalandAutomation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s,features,maintechnicalcompositionofthemodempowergndanditsimplementationsequence

to

are

briefly

discussed.Thefourmajorobjectivesofsmart一舒d

development

are

achievesafeandstableoperation

to

ofpowergrid,toenable

distributedgenerationwithgreatefficiency,toimprovetheutilizationofthegdd’Sassets,andhigher

providepowerforconsumerswith

efficiency,reliabilityandquality.TheseobjectivesCantechniticailyreachthroughthesmartgridwithclosecooperationofthe

costs

AMI,ADO,ATOandAAM.The

thus

andbenefitsofsmart-griddevelopment

are

depending

to

onitsin

implementationsequence,and

areas

thefirststepofsmart-griddevelopmentisgenerallyAMlwhileADOisproposed

evenat

test

ofhigh

powerquality

requirement.Itissuggestedthat

accountas

theplanningstageof

aurban

powergrid,itslong—ternldevelopment

shouldbetakeninto

theflexibleandreconfigurabledistribution・networktopologyandtheintegratedenergyandcommunicationsystem

architecture(IECSA)arethefoundationofanysmartgrid.

Keywords:smart

gnd:advancedmetering

infrastructure;advanceddistributionoperation;advancedtransmission

operation;

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

1.1

1智能电网概述

近来同际上,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讨论很热【l-9l。智能电网是使用健全的双路通信、高级的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的电力传输与分配网络,其目的是改善电力传送和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常用的英文术语有:Smart

Grid,IntelliGrid,Self-HealingGrid,ModemGrid

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是:

1)实现(以抵御事故扰动为目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

2)使分布式电源(DER,含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和电力用户的需求响应)得到有效的利用;

3)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

4)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需要强涮的是,驱使人们研究智能电网的,不是电的成本,而是由于缺乏合格电力所造成损失的成本。而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已为实现这些目标准备好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2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等。这些词具有相似的内涵,目前使用较多的是

Smart

Grid。本文使用的“智能电网”与此词相对应。

由于目前在发、输、配、用电这一链条中,配电、用电以及电力公司和终端用户的合作等环节较发电和输电环节薄弱,所以国际上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中,关于配电网的相对地较多。

同目前电网的功能相比较,将来智能电网的主

南方电网技术

eration,ATO);

第3巷

要特征是:

1)激励节约用电——向用户提供充分的实时

(或分时)电价信息,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用户选择;

4)高级资产管理(advanced

AAM)。

asset

management,

各部分的技术组成见图1,用不同的灰度来区分,其中每一部分都有许多新技术需要研究与开发。

2.1

2)提供发电及储能——以大量“即捅即用”

的分布式电源补充集中式发电;

3)使市场化成为町能——末端用户可以积极参与成熟、健壮、很好集成的趸售市场;

4)满足电能质量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质量、价格方案可供选择;

5)优化——电网智能化与资产管理软件深度的集成;

6)自愈——发生故障时系统可自愈,减少停电影响;

7)抵御攻击——遇到恐怖攻击或自然灾害时具有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等。

高级量测体系(AMI)

AMI主要功能是授权给用户,使系统同负荷建

立起联系,使用户能够支持电网的运行。AMI足许多技术和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1Io】,如图l所示,其技术组成和功能主要包括:

1)智能电表。可以定时或即时取得用户带有时标的分时段的(如15

min,l

h等)或实时(或

准实时)的多种计量值,如用电鼍、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和其他信息;事实上已成为电网的传感器。

2)通信网络。采取同定的双向通信网络,能把表计信息(包括故障报警和装置干扰报警)接近于实时地从电表传到数据中心,是全部高级应用的

2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组成与功能

智能电网主要南4部分组成:1)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structure.AMI):

metering

infra-

基础。

3)计量数据管理系统(MDMS),这是一个带有分析_[具的数据库,通过与AMI自动数据收集系统的配合使用,处理和储存电表的计量值。

4)用户室内网(HANo通过网关或用户入口把智能电表和用户户内可控的电器或装置(如可编

2)高级配电运行(advanced

eration。ADO);

distributionop—

3)高级输电运行(advanced

transmission

op一

程的温控器)连接起来,使得用户能根据电力公司

‘送到用户划

,竺苎苎竺、1厉再i五磊五忑::K:..』::

高级世测体系AM[

高级配电

运行ADO

U掣

◇高级保护卜—一商级的输电◇高级输电嘲元件ff运行ATo

亘塑丝I

输电系统仿真与模拟禽电SCADA,

EMS

—L\磊嘉圆\

◇负倚控制I

咧图—匿

自动读表AMRf按小日t读衷,

远方编行.电能{}‘精,电能质馁监税.负荷凋查,停运检测).

,上兰兰兰兰

l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

l喜豢搿鍪尝

配电AAM

Il输电AAM

规划

WAMS

AC/DC微网运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新型电力电子装置

设计.建设

◇带有高级传感器的运行管理系统◇停运管理系统

基于条件(如fIf靠性水平)维打

阻塞管理

图1

厂蟊五F

叮磊而吖

记录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与功能

Fig.1

TechnicalCompositionandFunctionalityofSmartGrid

第2期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的需要,积极参与需求响应或电力市场。

5)提供用户服务(如分时或实时电价等)。6)远程接通或断开。2.2高级配电运行(ADO)

如图l所示,ADO的技术组成和功能主要包括:1)高级配电自动化;2)高级保护与控制;3)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4)新型电力电子装置;5)DER运行;

数学支持和预测能力,以期达到改善电网的稳定性、

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目的。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DFSM)需要支持4个主要的自愈功能:

1)网络重构;2)电压与无功控制;

3)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

4)当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继保再整定。

上述主要功能相互联系,致使DFSM变得很复杂。例如,电网的任一重构要求一个新的继电保护

配合和新的电压调节方案,还包含恢复供电功能。

DFSM通过如图21…所示的分布式的智能网络

6)AC/DC微网运行;

7)运行管理系统(带有高级传感器)。

ADO主要的功能是使系统可白愈。为了实现自愈,电网应具有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实时监视、分析系统目前状态的能力。后者既包括识别故障早期征兆的预测能力,也包括对已经发生的扰动做出响应的能力。而在系统中安放大量的监视传感器并把它们连接到一个安全的通信网上去,是做出快速预测和响应的关键。

快速仿真与模拟(fast

simulationandmodeling。

代理(intelligent

network

agents,INAs)来实现跨地

理边界和组织边界的智能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自

愈功能。这些智能网络代理,能收集和交流系统信息并对(诸如继电保护操作这样的)局部控制做出决策,同时根据整个系统要求协调这些决策。

ADO中的高级配电自动化(ADA)是智能电网实现白愈的基础。与传统配电自动化相比,ADA

是革命性的。因为ADA是用于电力交换系统的(由于分布式电源上网运行,而使配电网支路上的潮流可能是双向的),其中将使片j电力电子、信息、分布式计算与仿真方面的新技术;同时,ADA可为用户

FSM)是ADO的核心软件,其中包括风险评估、自愈控制与优化等高级软件系统,为智能电网提供

图2分布式f非中央化)的智能体系结构

Fig.2

Architectureof

Distributed(Noncentral)SmartGrid

南方电网技术

第3卷

提供新的服务。

2.3高级输电运行(ATO)的技术与功能

ATO强调阻塞管理和降低大规模停运的风险,ATO同AMI,ADO和AAM的密切配合实现输电系统的(运行和资产管理)优化。

输电网是电网的骨干。ATO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性勿容质疑,其技术组成和功能如下:

1)变电站自动化;2)输电的地理信息系统;3)广域量测系统;4)高速信息处理;5)高级保护与控制;

6)模拟、仿真和可视化工具;

7)高级的输电网络元件,如电力电子(灵活交流输电,固态开关等)、先进的导体和超导装置;

8)先进的区域电网运行,如提高系统安全性,适应市场化和改善电力规划和设计的规范与标准(特别注意电网模型的改进,如集中式的发电模型以及受配电网络和有源电力用户影响的负荷模型)。2.4高级资产管理(AAM)

AMI、ADO和ATO同AAM的集成将大大改进电网的运行和效率。

实现AAM需要在系统中装设大量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和设备(资产)“健康”状况的高级传感器,并把所收集到的实时信息同如下过程集成:

1)优化资产使用的运行;2)输、配电网规划;

3)基于条件(如可靠性水平)的维修;

4)工程设计与建造;5)顾客服务;6)工作与资源管理;7)模拟与仿真。

3实现智能电网的顺序

如前所述,智能电网的4个部分之间是密切相

关的,表现在:

a)

AMI同用户建立通信联系,提供带时标的

系统信息;

b)ADO使用AMI的通信收集配电信息,改善配电运行;

c)

ATO使用ADO信息改善输电系统运行和

管理输电阻塞,使用AMI让用户能够访问市场;

d)

AAM使用AMI、ADO和ATO的倩息与

控制,改善运行效率和资产使用。

可见顺序是有价值,因此,北美把AMI视为是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pJ。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MI可在负荷响应和节能

减排方面取得巨大效益,许多政府机构已颁布立法

条例来推动AMI技术的实施。

成本

图4实现智能电网的效益一成本曲线

Fig,4

Benefit—CostCurve

of

SmartGridImplementation

在日本,由于投资较高,其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基础设施比较好。东京电力ll2J已在中压(6kV)配电网开始实施高级配电自动化(ADA),其中用开关把馈线分成多个区间,并在相应区间安装与其图5【12】)。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全部开关的遥控,

协调多条馈线问的负荷转移,故障时可把故障影响范围限制在一个区问里,以致线路负荷率可达85%,且快速供电恢复的用户大幅度增加,平均用户断电时间大幅度减少。

在2005年东京电力平均停电时间(SAIDI)为

min,系统平均停电频率(SAIFI)为0.05次。由

于在配电系统中运行的光纤通信网路已经为AMI的实现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日本的一些电力公司已经开始计划装设智能电表。

他馈线的联络开关,形成了六分割i连接馈线(见2

第2期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A/600A

+85A=595A<600A

+85A=595A<600A

__闭合;',断开;—”巾电缆线路;卜故障点;

图5东京电力的六分割三连接馈线

Fig.5

TheDistribution

Lines

QFI—联络断路器

Sectionalizedinto6Sectionsandwith3InterconnectionstoeachotherinTEPCO

docs/.

4结论

1)AMI、ADO、ATo和AAM之间的密切配

【61

EuropeanCommission.EuropeanStrategy

Technology

PlatformSmartof

Grids:

Visionand

forEurope’sElectricity

NetworkstheFuture

【EB/OLI.

【7】【8】

[2008-10—101.http://ec.europa.eu/researcWenergy/pdf/

Grid【R】.

合才能实现现代电网研究的4大目标,每一部分都

有许多新技术需要研究与开发;

2)顺序会影响成本和效益,一般情况下AMI

smartgrids—en.oaf.Research

Reports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theSmartReports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7.

U.S.DepartmentofEnergy,NationalEnergyTechnology

Laboratory.

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数

字化产业比重大)的地方应该试点ADO;

3)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集成的能量与通信系统IECSA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因

【10】【1】】【9】

ModernGrid

Benefits【EB/OL].(2007・08・05)[2008・10・10】.http://

WWW.netl.doe.gov/modemgrid/docs/.

余||!ff鑫.面向2I世纪的智能酣电网【J】.南斤电网技术研究.2006,

2(6):13—16

栾文鹏.高级营测体系【J】.动力和电气T=程师(待发表).

EPRI.DistributionLevel

Fast

Simulation

and

此,城市电网在规划阶段就有必要做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EPRI.PowerDeliverySystemandElectricity1009l02

Modeling(DFSM)High

Requirements【EB/OL].【2009—0I-10】.http://www.epri—intel—

I・1一

ligrid.com/intellilgrid/docs/DFSM—High—Level—Requirements

Feb2005.pdf.

Markets

【12】

oftheFuture.

KOIZUMIS.OKUMURAM.YANASEopmentof

DistributionAutomation

T.Application

in

andDevel—

System

fRI.Palo

TEPCO【C】//IEEE

Alto,CA:EPRI.2003.

RequirementsofAdvancedDistribution

PowerEngineeringSocietyGeneralMeeting,2005.NewYork:IEEE,

【2】[3】

EPRJ.TechnicalandSystem

2005.3:2429—2435.

Automation.1010915【R】.PaloAlto,CA:EPRI,2004.

Electrieite

de

Fr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filing

and

【131

Alto,

MILLERJ.TransitiontoModem

Grid【EB/OL].【2009-Ol・10].

Mappingof

Intelligent

Grid

www.netl.doe.gov/moderngrid/.

R&D

Programs.1014600【R】.Palo

CA:EPRI.2006.

【414【5】5

HAASE

P.IntelliGrid:A

Smart

NerworkofPower【J】.EPRIJournal,

作者简介:

Technology

Laboratory.

收稿日期:2009.03.10

2005:17—25.

U,S

DepartmentofEnergy,NationalEnergy

Grid

Initiative:A

Vision

for

余胎鑫(1936一).男,北京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大系统安全稳定监视、防御与控制以及城市配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Modem

Modem

Grid【EB/oLl.

(2007—03・01)【2008-lo-10】.http://www.netl.doe.gov/modern鲥d/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余贻鑫, YU Yi-xin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南方电网技术

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2)94次

参考文献(13条)

1. EPRI Power Delivery System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of the Future.1009102 2003

2. EPRI Technical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of Advanc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1010915 20043. Electricite de Fr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iling and Mapping of Intelligent Grid R&DPrograms.1014600 2006

4. HAASE P Intelligent Grid:A Smart Network of Power 2005

5.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Modem Grid Initiative:A Vision forModem Grid 2008

6.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Smart Grids: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s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he Future 2008

7. 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the Smart Grid 2007

8.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Modern Grid Benefits 20089. 余贻鑫 面向21世纪的智能配电网 2006(06)10. 栾文鹏 高级量测体系

11. EPRI Distribution Fast Simulation and Modeling(DFSM)High Level Requirements 2009

12. KOIZUMI S;OKUMURA M;YANASE 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nTEPCO 2005

13. MILLER J Transition to Modem Grid 20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余贻鑫. 栾文鹏. YU Yi-xin. LUAN Wen-peng 智能电网[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

引证文献(94条)

1. 潘威锋. 费军炜 浅谈配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期刊论文]-通讯世界 2013(14)2. 赵锋 智能AVC的特征解读及框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3(1)

3. 唐寅生. 秦岭. 罗斌. 梁晓军. 杨阿齐 配电网智能AVC实时闭环控制策略和建设途径研究[期刊论文]-华中电力2012(2)

4. 杨卫星. 江道灼. 李慧. 张雪松. 钭娟 智能变电站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机电工程 2011(10)5. 齐慧. 戚振彪. 吕勇. 朱利民 智能化变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实现[期刊论文]-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z1)

6. 方磊. 翁舟波. 张海梁 智能电网中智能一次设备实现方式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0(7)7. 林涛. 刘淑芬. 刘林. 高玉喜 两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波形分析方法比较[期刊论文]-华中电力 2010(3)

器 2009(21)

9. 苏永春. 吴素农 江西电网智能变电站研究及建设展望[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09(5)10. 刘颖. 宋先华 基于物联网构想下的量测体系功能变化探讨[期刊论文]-电测与仪表 2009(z2)11. 王兴刚 从智能微网到智能配电网的分析[期刊论文]-云南电力技术 2009(4)

12. 刘江绍. 李鸿飞. 代高杰 浅析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期刊论文]-数字化用户 2013(22)13. 陈化 论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前景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期刊论文]-大科技 2013(31)14. 万力 农村配电网智能测控管理系统方案[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3(10)15. 李宏伟 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视觉系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8)

16. 董旭柱. 黄邵远. 陈柔伊. 李鹏. 张文峰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18)17. 陈恩黔. 楼书氢. 陈奔 国外智能电网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18)18. 周裕龙. 苏永春 江西电网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建设方案探讨[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11(1)

19. 冯永青. 李鹏. 陈刚. 梁寿愚. 汪皓. 周华锋 智能电网标准化核心内容及其对EMS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11(1)

20. 马亮 智能电网概述[期刊论文]-新材料产业 2011(3)

21. 孙鹏. 刘竹林. 苏再卿. 赖若麒. 黄丽. 任帅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前景概述[期刊论文]-硅谷 2011(13)22. 郑龙 南方电网电能表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期刊论文]-广东电力 2009(11)

23. 苏扬. 温柏坚. 胡剑锋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安全网络架构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安全 2013(11)24. 徐臣 浅析:提高我国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技术途径[期刊论文]-华北电力技术 2013(4)

25. 付志红. 熊学海. 侯兴哲. 李春燕. 张淮清 Fryze时域无功与通用无功定义的一致性条件分析[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3)

26. 路保辉. 马永红 智能电网AMI通信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3(8)

27. 周毅波. 曾博. 李刚. 卿柏元 高级量测体系下的双向互动智能用电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广西电力 2012(3)28. 文丹. 刘敏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3)29. 亓富军. 魏飞. 冯德品 智能配电网建设与发展浅析[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2(12)

30. 陈秀娟. 陈维江. 沈海滨. 李国富. 贺子鸣 可控避雷器晶闸管阀串联均压方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2(6)31. 相玲玲. 赵西林. 万彦 智能电网流程绩效管理趋势探析[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10)32. 张陶. 张滨. 郭德胜 青岛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期刊论文]-供用电 2010(6)33. 李士林. 高志强. 王艳 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期刊论文]-河北电力技术 2010(1)34. 黄盛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10(6)

35. 张超. 江贤康. 任建文. 李泽荣 基于高级量测体系的用电器分类测量终端的设计[期刊论文]-电气技术 2010(8)36. 李鹏. 刘成斌. 姜涛. 孔祥玉 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2)37. 邹永正 浅析微网的基本类型与发展方向[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2(33)

38. 严勇. 康琦. 吴启迪 分布式智能电网中电源失效时的电能优化分配[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

39. 董鑫 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探索[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3(36)

40. 陈建英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5)

41. 邬才斌. 王述成. 杨辉 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12(9)

44. 何冰. 孙琦. 刘新平 输电线路运营管理模式及其技术支持展望[期刊论文]-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1(6)45. 李廷华. 黄铭. 施继红. 常俊. 余江. 吴玮 基于WiMax的城市配网通信方案及其集抄应用[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2010(8)

46. 冯永青. 李鹏. 梁寿愚. 汪皓. 周华锋 南方电网面向智能调度高级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2010(1)

47. 韩绪鹏. 李道霖. 尤丹丹 智能电网与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0(10)48. 邱子平. 李赛丹 变电站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方案初探[期刊论文]-浙江电力 2011(3)

49. 韩国政. 徐丙垠. 张海台 IEC61850在高级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5)50. 刘念. 张建华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2)51. 贾东梨. 孟晓丽. 宋晓辉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体系框架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2)52. 周星. 陈晓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罐式断路器中的组合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9)

53. 张余. 李东艳. 吴宇. 吴兴建. 易先锋. 贾海军 中国联通3G服务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8)

54. 张敏. 崔琪. 吴斌 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4)55. 丁晓群. 陆鹏程. 周玲 智能配电网AVC技术探讨[期刊论文]-江苏电机工程 2011(2)

56. 姚珺玉. 刘俊勇. 刘友波. 张建明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二)——我国智能营销发展战略与机遇[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3)

57. 王成山. 王守相. 郭力 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10(1)

58. 佟德利. 李巍. 汪坤. 袁广翔 ITU-T G.hn收发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10(12)59. 祝磊. 李晶. 周争昌. 李小宇 建设我国智能电网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34)60. 魏培文. 杨磊 探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61. 范少伟. 刘胜文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共性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电业 2013(11)

62. 余兴勇. 常俊. 余江 基于智能配网业务的WRED算法改进及仿真[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12(21)

63. 李俊. 刘俊勇. 刘友波. 胥威汀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五)——电价体系发展与改进[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

64. 马其燕. 秦立军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期刊论文]-现代电力 2010(2)

65. 范金华. 万炳才 华东电网智能变电站的试点研究分析[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10(7)66. 吴团结. 刘钧. 王云鹤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系统中应用发展[期刊论文]-船电技术 2013(5)67. 邓玲慧. 王志新. 沈剑鸣. 邹建龙 智能配电技术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3)68. 谭建波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期刊论文]-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4)

69. 张术 传统、当下和智能电网无功电压专责工程师工作要点[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1)70. 静恩波 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综述[期刊论文]-低压电器 2010(6)71. 静恩波 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综述[期刊论文]-电工文摘 2010(3)

72. 刘友波. 刘俊勇. 尹利君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三)——关键问题研究构想[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4)73. 王波. 江全元. 顾伟. 陈东海 一种适于多分支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新方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3(4)74. 孔祥玉. 赵帅. 贾宏杰. 姜涛 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76. 葛晓慧. 赵波 智能电网的社会效益与风险防范[期刊论文]-浙江电力 2010(12)

77. 王成山. 李鹏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2)78. 黄晶晶. 舒展. 施世鸿 四分支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10(6)79. 李勋. 龚庆武. 乔卉 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80. 马其燕. 秦立军 智能电网发展状况及其实现建议[期刊论文]-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3)

81. 常康. 薛峰. 杨卫东 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17)82. 何志良. 张然. 陶维青 窄带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电测与仪表 2013(5)83. 郭景涛. 张韧. 金志刚 智能电表集群的自主式误差算法[期刊论文]-计量学报 2011(5)

84. 甄洪斌. 张晓锋. 戚连锁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期刊论文]-舰船科学技术 2011(1)85. 季阳. 艾芊. 解大 基于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并网技术[期刊论文]-低压电器 2010(4)

86. 孙伟卿. 王承民. 张焰 智能化电网中的柔性评价方法与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5)87. 张强. 孙雨耕. 杨挺. 崔振辉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电力 2010(6)

88. 胥威汀. 刘俊勇. 刘友波. 胡灿 智能营销研究慨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与启示[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2)

89. 陆志刚. 王科. 董旭柱. 李达. 李登武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6)

90. 韩民晓 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及其发展[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10(23)91. 齐佳鑫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电气开关 2011(3)

92. 李璨. 杭乃善. 张阁. 张海清 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一种新型滤波措施[期刊论文]-高压电器 2012(6)93. 王州波. 徐永华. 方云辉. 郭威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期刊论文]-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1(1)

94. 毕天姝. 刘素梅. Huang Zhenyu. Nouredine Hadjsaid 智能电网含义及共性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2)

引用本文格式:余贻鑫. YU Yi-xin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09(2)

2009年第3卷第2期

2009.VbI.3.No.2

SOUTHERN

南方电网技术

PoWERSYSTEM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73;TM933

特约々稿

FeaturedArticles

文章编号:1674.0629(2009)02.0001.05文献标志码:A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余贻鑫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提要:概述了现代电网的目标、特征、主要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等问题二智能电网研究的4大目标是: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使分布式电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在技术上智能电网通过高级量测体系(AMl)、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和高级资产管理(AAM)之间的密切配合实现上述目标,发展智能电网的顺序会影响成本和效益,一般情况下AMI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地方可以试点ADO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集成的能量与通信系统IECSA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所以域市电网规划阶段需要有长远考虑:

关键词:智能电网;高级量测体系;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

TechnicalCompositionofSmartGridanditsImplementationSequence

YUYi.xin

(SchoolofElectricalandAutomation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s,features,maintechnicalcompositionofthemodempowergndanditsimplementationsequence

to

are

briefly

discussed.Thefourmajorobjectivesofsmart一舒d

development

are

achievesafeandstableoperation

to

ofpowergrid,toenable

distributedgenerationwithgreatefficiency,toimprovetheutilizationofthegdd’Sassets,andhigher

providepowerforconsumerswith

efficiency,reliabilityandquality.TheseobjectivesCantechniticailyreachthroughthesmartgridwithclosecooperationofthe

costs

AMI,ADO,ATOandAAM.The

thus

andbenefitsofsmart-griddevelopment

are

depending

to

onitsin

implementationsequence,and

areas

thefirststepofsmart-griddevelopmentisgenerallyAMlwhileADOisproposed

evenat

test

ofhigh

powerquality

requirement.Itissuggestedthat

accountas

theplanningstageof

aurban

powergrid,itslong—ternldevelopment

shouldbetakeninto

theflexibleandreconfigurabledistribution・networktopologyandtheintegratedenergyandcommunicationsystem

architecture(IECSA)arethefoundationofanysmartgrid.

Keywords:smart

gnd:advancedmetering

infrastructure;advanceddistributionoperation;advancedtransmission

operation;

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

1.1

1智能电网概述

近来同际上,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讨论很热【l-9l。智能电网是使用健全的双路通信、高级的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的电力传输与分配网络,其目的是改善电力传送和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常用的英文术语有:Smart

Grid,IntelliGrid,Self-HealingGrid,ModemGrid

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是:

1)实现(以抵御事故扰动为目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

2)使分布式电源(DER,含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和电力用户的需求响应)得到有效的利用;

3)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

4)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需要强涮的是,驱使人们研究智能电网的,不是电的成本,而是由于缺乏合格电力所造成损失的成本。而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已为实现这些目标准备好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2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等。这些词具有相似的内涵,目前使用较多的是

Smart

Grid。本文使用的“智能电网”与此词相对应。

由于目前在发、输、配、用电这一链条中,配电、用电以及电力公司和终端用户的合作等环节较发电和输电环节薄弱,所以国际上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中,关于配电网的相对地较多。

同目前电网的功能相比较,将来智能电网的主

南方电网技术

eration,ATO);

第3巷

要特征是:

1)激励节约用电——向用户提供充分的实时

(或分时)电价信息,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用户选择;

4)高级资产管理(advanced

AAM)。

asset

management,

各部分的技术组成见图1,用不同的灰度来区分,其中每一部分都有许多新技术需要研究与开发。

2.1

2)提供发电及储能——以大量“即捅即用”

的分布式电源补充集中式发电;

3)使市场化成为町能——末端用户可以积极参与成熟、健壮、很好集成的趸售市场;

4)满足电能质量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质量、价格方案可供选择;

5)优化——电网智能化与资产管理软件深度的集成;

6)自愈——发生故障时系统可自愈,减少停电影响;

7)抵御攻击——遇到恐怖攻击或自然灾害时具有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等。

高级量测体系(AMI)

AMI主要功能是授权给用户,使系统同负荷建

立起联系,使用户能够支持电网的运行。AMI足许多技术和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1Io】,如图l所示,其技术组成和功能主要包括:

1)智能电表。可以定时或即时取得用户带有时标的分时段的(如15

min,l

h等)或实时(或

准实时)的多种计量值,如用电鼍、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和其他信息;事实上已成为电网的传感器。

2)通信网络。采取同定的双向通信网络,能把表计信息(包括故障报警和装置干扰报警)接近于实时地从电表传到数据中心,是全部高级应用的

2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组成与功能

智能电网主要南4部分组成:1)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structure.AMI):

metering

infra-

基础。

3)计量数据管理系统(MDMS),这是一个带有分析_[具的数据库,通过与AMI自动数据收集系统的配合使用,处理和储存电表的计量值。

4)用户室内网(HANo通过网关或用户入口把智能电表和用户户内可控的电器或装置(如可编

2)高级配电运行(advanced

eration。ADO);

distributionop—

3)高级输电运行(advanced

transmission

op一

程的温控器)连接起来,使得用户能根据电力公司

‘送到用户划

,竺苎苎竺、1厉再i五磊五忑::K:..』::

高级世测体系AM[

高级配电

运行ADO

U掣

◇高级保护卜—一商级的输电◇高级输电嘲元件ff运行ATo

亘塑丝I

输电系统仿真与模拟禽电SCADA,

EMS

—L\磊嘉圆\

◇负倚控制I

咧图—匿

自动读表AMRf按小日t读衷,

远方编行.电能{}‘精,电能质馁监税.负荷凋查,停运检测).

,上兰兰兰兰

l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

l喜豢搿鍪尝

配电AAM

Il输电AAM

规划

WAMS

AC/DC微网运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新型电力电子装置

设计.建设

◇带有高级传感器的运行管理系统◇停运管理系统

基于条件(如fIf靠性水平)维打

阻塞管理

图1

厂蟊五F

叮磊而吖

记录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与功能

Fig.1

TechnicalCompositionandFunctionalityofSmartGrid

第2期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的需要,积极参与需求响应或电力市场。

5)提供用户服务(如分时或实时电价等)。6)远程接通或断开。2.2高级配电运行(ADO)

如图l所示,ADO的技术组成和功能主要包括:1)高级配电自动化;2)高级保护与控制;3)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4)新型电力电子装置;5)DER运行;

数学支持和预测能力,以期达到改善电网的稳定性、

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目的。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DFSM)需要支持4个主要的自愈功能:

1)网络重构;2)电压与无功控制;

3)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

4)当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继保再整定。

上述主要功能相互联系,致使DFSM变得很复杂。例如,电网的任一重构要求一个新的继电保护

配合和新的电压调节方案,还包含恢复供电功能。

DFSM通过如图21…所示的分布式的智能网络

6)AC/DC微网运行;

7)运行管理系统(带有高级传感器)。

ADO主要的功能是使系统可白愈。为了实现自愈,电网应具有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实时监视、分析系统目前状态的能力。后者既包括识别故障早期征兆的预测能力,也包括对已经发生的扰动做出响应的能力。而在系统中安放大量的监视传感器并把它们连接到一个安全的通信网上去,是做出快速预测和响应的关键。

快速仿真与模拟(fast

simulationandmodeling。

代理(intelligent

network

agents,INAs)来实现跨地

理边界和组织边界的智能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自

愈功能。这些智能网络代理,能收集和交流系统信息并对(诸如继电保护操作这样的)局部控制做出决策,同时根据整个系统要求协调这些决策。

ADO中的高级配电自动化(ADA)是智能电网实现白愈的基础。与传统配电自动化相比,ADA

是革命性的。因为ADA是用于电力交换系统的(由于分布式电源上网运行,而使配电网支路上的潮流可能是双向的),其中将使片j电力电子、信息、分布式计算与仿真方面的新技术;同时,ADA可为用户

FSM)是ADO的核心软件,其中包括风险评估、自愈控制与优化等高级软件系统,为智能电网提供

图2分布式f非中央化)的智能体系结构

Fig.2

Architectureof

Distributed(Noncentral)SmartGrid

南方电网技术

第3卷

提供新的服务。

2.3高级输电运行(ATO)的技术与功能

ATO强调阻塞管理和降低大规模停运的风险,ATO同AMI,ADO和AAM的密切配合实现输电系统的(运行和资产管理)优化。

输电网是电网的骨干。ATO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性勿容质疑,其技术组成和功能如下:

1)变电站自动化;2)输电的地理信息系统;3)广域量测系统;4)高速信息处理;5)高级保护与控制;

6)模拟、仿真和可视化工具;

7)高级的输电网络元件,如电力电子(灵活交流输电,固态开关等)、先进的导体和超导装置;

8)先进的区域电网运行,如提高系统安全性,适应市场化和改善电力规划和设计的规范与标准(特别注意电网模型的改进,如集中式的发电模型以及受配电网络和有源电力用户影响的负荷模型)。2.4高级资产管理(AAM)

AMI、ADO和ATO同AAM的集成将大大改进电网的运行和效率。

实现AAM需要在系统中装设大量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和设备(资产)“健康”状况的高级传感器,并把所收集到的实时信息同如下过程集成:

1)优化资产使用的运行;2)输、配电网规划;

3)基于条件(如可靠性水平)的维修;

4)工程设计与建造;5)顾客服务;6)工作与资源管理;7)模拟与仿真。

3实现智能电网的顺序

如前所述,智能电网的4个部分之间是密切相

关的,表现在:

a)

AMI同用户建立通信联系,提供带时标的

系统信息;

b)ADO使用AMI的通信收集配电信息,改善配电运行;

c)

ATO使用ADO信息改善输电系统运行和

管理输电阻塞,使用AMI让用户能够访问市场;

d)

AAM使用AMI、ADO和ATO的倩息与

控制,改善运行效率和资产使用。

可见顺序是有价值,因此,北美把AMI视为是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pJ。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MI可在负荷响应和节能

减排方面取得巨大效益,许多政府机构已颁布立法

条例来推动AMI技术的实施。

成本

图4实现智能电网的效益一成本曲线

Fig,4

Benefit—CostCurve

of

SmartGridImplementation

在日本,由于投资较高,其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基础设施比较好。东京电力ll2J已在中压(6kV)配电网开始实施高级配电自动化(ADA),其中用开关把馈线分成多个区间,并在相应区间安装与其图5【12】)。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全部开关的遥控,

协调多条馈线问的负荷转移,故障时可把故障影响范围限制在一个区问里,以致线路负荷率可达85%,且快速供电恢复的用户大幅度增加,平均用户断电时间大幅度减少。

在2005年东京电力平均停电时间(SAIDI)为

min,系统平均停电频率(SAIFI)为0.05次。由

于在配电系统中运行的光纤通信网路已经为AMI的实现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日本的一些电力公司已经开始计划装设智能电表。

他馈线的联络开关,形成了六分割i连接馈线(见2

第2期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A/600A

+85A=595A<600A

+85A=595A<600A

__闭合;',断开;—”巾电缆线路;卜故障点;

图5东京电力的六分割三连接馈线

Fig.5

TheDistribution

Lines

QFI—联络断路器

Sectionalizedinto6Sectionsandwith3InterconnectionstoeachotherinTEPCO

docs/.

4结论

1)AMI、ADO、ATo和AAM之间的密切配

【61

EuropeanCommission.EuropeanStrategy

Technology

PlatformSmartof

Grids:

Visionand

forEurope’sElectricity

NetworkstheFuture

【EB/OLI.

【7】【8】

[2008-10—101.http://ec.europa.eu/researcWenergy/pdf/

Grid【R】.

合才能实现现代电网研究的4大目标,每一部分都

有许多新技术需要研究与开发;

2)顺序会影响成本和效益,一般情况下AMI

smartgrids—en.oaf.Research

Reports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theSmartReports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7.

U.S.DepartmentofEnergy,NationalEnergyTechnology

Laboratory.

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数

字化产业比重大)的地方应该试点ADO;

3)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集成的能量与通信系统IECSA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因

【10】【1】】【9】

ModernGrid

Benefits【EB/OL].(2007・08・05)[2008・10・10】.http://

WWW.netl.doe.gov/modemgrid/docs/.

余||!ff鑫.面向2I世纪的智能酣电网【J】.南斤电网技术研究.2006,

2(6):13—16

栾文鹏.高级营测体系【J】.动力和电气T=程师(待发表).

EPRI.DistributionLevel

Fast

Simulation

and

此,城市电网在规划阶段就有必要做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EPRI.PowerDeliverySystemandElectricity1009l02

Modeling(DFSM)High

Requirements【EB/OL].【2009—0I-10】.http://www.epri—intel—

I・1一

ligrid.com/intellilgrid/docs/DFSM—High—Level—Requirements

Feb2005.pdf.

Markets

【12】

oftheFuture.

KOIZUMIS.OKUMURAM.YANASEopmentof

DistributionAutomation

T.Application

in

andDevel—

System

fRI.Palo

TEPCO【C】//IEEE

Alto,CA:EPRI.2003.

RequirementsofAdvancedDistribution

PowerEngineeringSocietyGeneralMeeting,2005.NewYork:IEEE,

【2】[3】

EPRJ.TechnicalandSystem

2005.3:2429—2435.

Automation.1010915【R】.PaloAlto,CA:EPRI,2004.

Electrieite

de

Fr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filing

and

【131

Alto,

MILLERJ.TransitiontoModem

Grid【EB/OL].【2009-Ol・10].

Mappingof

Intelligent

Grid

www.netl.doe.gov/moderngrid/.

R&D

Programs.1014600【R】.Palo

CA:EPRI.2006.

【414【5】5

HAASE

P.IntelliGrid:A

Smart

NerworkofPower【J】.EPRIJournal,

作者简介:

Technology

Laboratory.

收稿日期:2009.03.10

2005:17—25.

U,S

DepartmentofEnergy,NationalEnergy

Grid

Initiative:A

Vision

for

余胎鑫(1936一).男,北京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大系统安全稳定监视、防御与控制以及城市配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Modem

Modem

Grid【EB/oLl.

(2007—03・01)【2008-lo-10】.http://www.netl.doe.gov/modern鲥d/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余贻鑫, YU Yi-xin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南方电网技术

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2)94次

参考文献(13条)

1. EPRI Power Delivery System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of the Future.1009102 2003

2. EPRI Technical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of Advanc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1010915 20043. Electricite de Fr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iling and Mapping of Intelligent Grid R&DPrograms.1014600 2006

4. HAASE P Intelligent Grid:A Smart Network of Power 2005

5.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Modem Grid Initiative:A Vision forModem Grid 2008

6.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Smart Grids: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s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he Future 2008

7. 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the Smart Grid 2007

8.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Modern Grid Benefits 20089. 余贻鑫 面向21世纪的智能配电网 2006(06)10. 栾文鹏 高级量测体系

11. EPRI Distribution Fast Simulation and Modeling(DFSM)High Level Requirements 2009

12. KOIZUMI S;OKUMURA M;YANASE 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nTEPCO 2005

13. MILLER J Transition to Modem Grid 20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余贻鑫. 栾文鹏. YU Yi-xin. LUAN Wen-peng 智能电网[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

引证文献(94条)

1. 潘威锋. 费军炜 浅谈配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期刊论文]-通讯世界 2013(14)2. 赵锋 智能AVC的特征解读及框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3(1)

3. 唐寅生. 秦岭. 罗斌. 梁晓军. 杨阿齐 配电网智能AVC实时闭环控制策略和建设途径研究[期刊论文]-华中电力2012(2)

4. 杨卫星. 江道灼. 李慧. 张雪松. 钭娟 智能变电站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机电工程 2011(10)5. 齐慧. 戚振彪. 吕勇. 朱利民 智能化变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实现[期刊论文]-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z1)

6. 方磊. 翁舟波. 张海梁 智能电网中智能一次设备实现方式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0(7)7. 林涛. 刘淑芬. 刘林. 高玉喜 两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波形分析方法比较[期刊论文]-华中电力 2010(3)

器 2009(21)

9. 苏永春. 吴素农 江西电网智能变电站研究及建设展望[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09(5)10. 刘颖. 宋先华 基于物联网构想下的量测体系功能变化探讨[期刊论文]-电测与仪表 2009(z2)11. 王兴刚 从智能微网到智能配电网的分析[期刊论文]-云南电力技术 2009(4)

12. 刘江绍. 李鸿飞. 代高杰 浅析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期刊论文]-数字化用户 2013(22)13. 陈化 论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前景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期刊论文]-大科技 2013(31)14. 万力 农村配电网智能测控管理系统方案[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3(10)15. 李宏伟 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视觉系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8)

16. 董旭柱. 黄邵远. 陈柔伊. 李鹏. 张文峰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18)17. 陈恩黔. 楼书氢. 陈奔 国外智能电网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18)18. 周裕龙. 苏永春 江西电网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建设方案探讨[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11(1)

19. 冯永青. 李鹏. 陈刚. 梁寿愚. 汪皓. 周华锋 智能电网标准化核心内容及其对EMS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11(1)

20. 马亮 智能电网概述[期刊论文]-新材料产业 2011(3)

21. 孙鹏. 刘竹林. 苏再卿. 赖若麒. 黄丽. 任帅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前景概述[期刊论文]-硅谷 2011(13)22. 郑龙 南方电网电能表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期刊论文]-广东电力 2009(11)

23. 苏扬. 温柏坚. 胡剑锋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安全网络架构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安全 2013(11)24. 徐臣 浅析:提高我国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技术途径[期刊论文]-华北电力技术 2013(4)

25. 付志红. 熊学海. 侯兴哲. 李春燕. 张淮清 Fryze时域无功与通用无功定义的一致性条件分析[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3)

26. 路保辉. 马永红 智能电网AMI通信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3(8)

27. 周毅波. 曾博. 李刚. 卿柏元 高级量测体系下的双向互动智能用电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广西电力 2012(3)28. 文丹. 刘敏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3)29. 亓富军. 魏飞. 冯德品 智能配电网建设与发展浅析[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2(12)

30. 陈秀娟. 陈维江. 沈海滨. 李国富. 贺子鸣 可控避雷器晶闸管阀串联均压方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2(6)31. 相玲玲. 赵西林. 万彦 智能电网流程绩效管理趋势探析[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10)32. 张陶. 张滨. 郭德胜 青岛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期刊论文]-供用电 2010(6)33. 李士林. 高志强. 王艳 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期刊论文]-河北电力技术 2010(1)34. 黄盛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10(6)

35. 张超. 江贤康. 任建文. 李泽荣 基于高级量测体系的用电器分类测量终端的设计[期刊论文]-电气技术 2010(8)36. 李鹏. 刘成斌. 姜涛. 孔祥玉 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2)37. 邹永正 浅析微网的基本类型与发展方向[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2(33)

38. 严勇. 康琦. 吴启迪 分布式智能电网中电源失效时的电能优化分配[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

39. 董鑫 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探索[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3(36)

40. 陈建英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5)

41. 邬才斌. 王述成. 杨辉 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12(9)

44. 何冰. 孙琦. 刘新平 输电线路运营管理模式及其技术支持展望[期刊论文]-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1(6)45. 李廷华. 黄铭. 施继红. 常俊. 余江. 吴玮 基于WiMax的城市配网通信方案及其集抄应用[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2010(8)

46. 冯永青. 李鹏. 梁寿愚. 汪皓. 周华锋 南方电网面向智能调度高级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2010(1)

47. 韩绪鹏. 李道霖. 尤丹丹 智能电网与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0(10)48. 邱子平. 李赛丹 变电站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方案初探[期刊论文]-浙江电力 2011(3)

49. 韩国政. 徐丙垠. 张海台 IEC61850在高级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5)50. 刘念. 张建华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2)51. 贾东梨. 孟晓丽. 宋晓辉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体系框架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2)52. 周星. 陈晓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罐式断路器中的组合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9)

53. 张余. 李东艳. 吴宇. 吴兴建. 易先锋. 贾海军 中国联通3G服务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8)

54. 张敏. 崔琪. 吴斌 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4)55. 丁晓群. 陆鹏程. 周玲 智能配电网AVC技术探讨[期刊论文]-江苏电机工程 2011(2)

56. 姚珺玉. 刘俊勇. 刘友波. 张建明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二)——我国智能营销发展战略与机遇[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3)

57. 王成山. 王守相. 郭力 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10(1)

58. 佟德利. 李巍. 汪坤. 袁广翔 ITU-T G.hn收发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10(12)59. 祝磊. 李晶. 周争昌. 李小宇 建设我国智能电网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34)60. 魏培文. 杨磊 探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61. 范少伟. 刘胜文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共性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电业 2013(11)

62. 余兴勇. 常俊. 余江 基于智能配网业务的WRED算法改进及仿真[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12(21)

63. 李俊. 刘俊勇. 刘友波. 胥威汀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五)——电价体系发展与改进[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

64. 马其燕. 秦立军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期刊论文]-现代电力 2010(2)

65. 范金华. 万炳才 华东电网智能变电站的试点研究分析[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10(7)66. 吴团结. 刘钧. 王云鹤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系统中应用发展[期刊论文]-船电技术 2013(5)67. 邓玲慧. 王志新. 沈剑鸣. 邹建龙 智能配电技术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3)68. 谭建波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期刊论文]-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4)

69. 张术 传统、当下和智能电网无功电压专责工程师工作要点[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1)70. 静恩波 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综述[期刊论文]-低压电器 2010(6)71. 静恩波 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综述[期刊论文]-电工文摘 2010(3)

72. 刘友波. 刘俊勇. 尹利君 智能营销研究概述(三)——关键问题研究构想[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4)73. 王波. 江全元. 顾伟. 陈东海 一种适于多分支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新方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13(4)74. 孔祥玉. 赵帅. 贾宏杰. 姜涛 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76. 葛晓慧. 赵波 智能电网的社会效益与风险防范[期刊论文]-浙江电力 2010(12)

77. 王成山. 李鹏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2)78. 黄晶晶. 舒展. 施世鸿 四分支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期刊论文]-江西电力 2010(6)79. 李勋. 龚庆武. 乔卉 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80. 马其燕. 秦立军 智能电网发展状况及其实现建议[期刊论文]-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3)

81. 常康. 薛峰. 杨卫东 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17)82. 何志良. 张然. 陶维青 窄带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电测与仪表 2013(5)83. 郭景涛. 张韧. 金志刚 智能电表集群的自主式误差算法[期刊论文]-计量学报 2011(5)

84. 甄洪斌. 张晓锋. 戚连锁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期刊论文]-舰船科学技术 2011(1)85. 季阳. 艾芊. 解大 基于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并网技术[期刊论文]-低压电器 2010(4)

86. 孙伟卿. 王承民. 张焰 智能化电网中的柔性评价方法与应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5)87. 张强. 孙雨耕. 杨挺. 崔振辉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电力 2010(6)

88. 胥威汀. 刘俊勇. 刘友波. 胡灿 智能营销研究慨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与启示[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2)

89. 陆志刚. 王科. 董旭柱. 李达. 李登武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6)

90. 韩民晓 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及其发展[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10(23)91. 齐佳鑫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电气开关 2011(3)

92. 李璨. 杭乃善. 张阁. 张海清 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一种新型滤波措施[期刊论文]-高压电器 2012(6)93. 王州波. 徐永华. 方云辉. 郭威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期刊论文]-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1(1)

94. 毕天姝. 刘素梅. Huang Zhenyu. Nouredine Hadjsaid 智能电网含义及共性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2)

引用本文格式:余贻鑫. YU Yi-xin 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期刊论文]-南方电网技术 2009(2)


    相关文章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20140928) 2014-09-28 金种子 1题: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A.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 ...

    文献综述,信息检索报告

    信息检索 综合检索报告 1949 级 电机 专业 1 班 学 号 19491001 姓 名 江哲明 1.检索课题名称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Smart Grid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 2.检索策略 2.1 ...

    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声'叶予院乡掉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10年6月第24卷第3期 Jun.2010V01.24No.3 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刊.佐 (池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 ...

    电力与能源战略

    电网发展与互联 一.电网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系统.电网包括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用于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 二.电网发展历程 1875年,法国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标 ...

    配电网发展

    积成电子是国内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积成电子根据电力发展形势和电力系统用户需求,率先进入配电网自动化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先后研发推出iES-DMS1000配电网主站系统.子站系统,以及终端产品F30系 ...

    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报告

    燕山大学 专业综合训练说明书 题目: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 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2级精仪一班 学 号: [1**********]1 学生姓名: 陈永秀 指导教师: 崔法毅 教师职称: 副教授 燕山大学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 ...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摘要:结合中国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估.针对智能调度控制所涉及到的几个关键内容加以评估,阐述了对智能调度中心核心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广义智 ...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论文 未来城市智能化 学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 **班 学生姓名 : * 指导老师 : ** 摘 要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教授认为,智能城市(Smart ...

    关于光伏发电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技术研究 1前言 随着能源危机和使用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传统能源发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比例会逐渐减少.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将会在今后有长足的发展.太阳能以其清洁,无污染,装置安装方便,适用地域广泛的优势,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