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圣诗简史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2010-4-20 10:39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网址:www.hallelujahos.org/

基督徒唱颂圣诗已是信仰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圣诗能帮助我们表达信仰的情感与意念;向神—我们虔诚敬拜,也藉圣诗祷告而与神有密切的契通,向人—我们宣扬福音,向自己—信心得以坚固,并学习基本的真理。

好的圣诗述说有关神的事、传颂源远流长的真理、传承信徒相通的信仰故事,都是历代诗歌创作人经熬炼而体现出的生命历练。在聆听与欣赏圣诗中我们经历并延续了前人的信仰经验与意义,帮助我们在今日的处境中继续领会和经验圣经所言说的三一上帝。

圣诗的起源及其所历经的变化,对现今许多基督徒而言,恐怕是遥远而陌生的。未来三期的文章里,我将化为说书人,带读者穿越时空,一起窥探基督教圣诗的历史源流;流览圣诗如何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期盼透过这一旅程,我们能遭逢各个时代的基督徒,以期论古观今,重整今天我们唱颂圣诗的观念与心态。

(一)基督教圣诗的起源

在远古时候,神使用希伯来诗人,透过诗篇传达深邃永恒的信息。这些在圣殿、会堂并私下灵修生活上常用的旧约诗篇,不但是犹太人的圣诗集,它也为历代信徒与圣经时代群体的信仰经验起着连结的作用。诗篇原文是「以手抚琴而唱」,依照当时的习惯,诗篇是有乐器伴奏的,共有150首之多,写作年期差不多横跨10个世纪。诗篇涵盖三种敬拜的表达:赞美、祈求和感恩,和四种模式:独唱、诗班回应独唱、两个诗班交替轮唱,以及会众参与反复句的连祷诗。

【参普天颂赞:诗篇】

除了诗篇以外,还有以诗歌体裁创作、出自圣经的非诗篇经文歌—颂歌—可使用或不用乐器来伴奏。旧约的颂歌有:摩西的凯歌(出15)、摩西的祷告(申32)、哈拿的颂歌(撒上2)、哈巴谷的颂歌(哈3)、以赛亚的颂歌(赛26)、约拿的祷告(拿2)、但以理的祷告(但2)、火窑中的歌颂(但3)等。新约的颂歌有:尊主颂(路1:46-55)、以色列颂(路1:67-79)、荣耀颂(路2:13-14)、西面颂(路2:28-32)等,内容都论到基督,强调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参普天颂赞:111,143,186,189,396,397,894-903】

另一种则是不拘性质或题材的灵歌,希腊文意思是「空气的颂诗」或「呼吸的歌」,所以有些人猜测是灵里的歌唱,是一种心灵与诚实的契通,没有歌词或只有「哈利路亚」一词的曲调,多是无伴奏的。五旬宗和灵恩派信徒则主张是一种即兴而亢奋、含舌音的歌唱。保罗强调灵歌是属灵的歌,是与信仰有关的诗歌,除了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杜绝紊乱的情况。

(二)希腊圣诗的起源

初期教会受犹太教影响,着重教导律法和先知的讲论,因此发展出以诵经方式来加强记忆的圣咏。它是一种以经文为内容,不讲究押韵和工整的音律,曲调简朴而庄重,只有单音而无乐器伴奏。主前300年,马其顿帝国征服了整个希腊,希腊语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通用语言。教会除了唱希伯来诗篇,也开始创作非经文诗歌,如:散文诗、古希腊诗体和祷告文。圣诗受希腊文化影响,着重理性和客观的思维,以真理来对抗异端。当代着名的诗人有:

哲学和基督教义,他发展基督教柏拉图哲学,是首位以韵律写圣诗的作家。他写了一首以21个不同词称呼基督的诗歌,并鼓励崇拜唱诗。

2. 叙利亚的以法联(Ephraim of Syria,306-373)是当代着名的希腊圣诗作者和神学家,他写了许多反击异端邪说和阐明正确道理的圣诗,也着作圣经注释书。他组织和训练诗班,也鼓励会众在家唱颂圣诗。以法联的诗歌今已失传,但他竭力维护真理的精神却为后人所记念。

3. 昔兰的辛尼修(Synesius of Cyrene, 373-414)是一位哲学神学家,于410年出任利比亚主教。他擅长写具「新柏拉图哲学」特征的祷告诗,一生创作了10首圣诗,《求主垂怜歌》是其一。

4. 克里特大主教安德烈(Andrew of Crete, 650-740),曾在马撒巴和犹太沙漠修道院修过道,是第8世纪着名的神学家、布道家和希腊圣诗作家。他最着名的作品是以250个诗节写成的《大崇拜乐章》,内容按旧约到新约的年代顺序排列,常用于大斋节期。

5. 大马色的约翰(John of Damascus,676-749)被称为希腊教会最伟大的诗人。他在马撒巴修道院致力于科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音乐和圣诗方面,他是当代东方圣乐最杰出的人物。他写的《复活良辰》被誉为「崇拜乐章金曲」。【参普天颂赞:266】

(三)拉丁圣诗的起源

随着君士坦丁于公元313年在米兰发布诏谕,宣布停止对基督徒逼迫,并宣告良心绝对自由,允许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内和其他宗教一样,可以享受法律前平等地位后,圣诗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拉丁文取代了希腊文成为当时的通行文字。第5世纪开始,基督教已传遍以拉丁文为主的欧洲,拉丁圣诗也应运而生。这时期的唱诗活动和圣诗创作十分蓬勃,出现许多杰出的圣诗作者和优秀的圣诗作品。拉丁圣诗强调主观的救赎经历,注重真情流露,少受格式规律的限制。拉丁圣诗的优美和庄严,奠定后世圣诗审美的标准。这时期的重要诗人有:

1. 曾任坡拉帖主教,人称「基督教圣诗之父」的希拉里(Hilarious of Poitiers,300-368),最先倡导拉丁文圣诗并教人唱颂,是西方歌唱圣诗的先锋。他的诗具有希腊圣诗的风格,坚持真神是三位一体的信条,人称他是「阿流的锤子」(Hammer against Arianism)。

2. 曾任意大利米兰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 of Milan,338-397),为了使会众易学易唱,他创作简短而有规律的圣诗,为西方圣诗的「长乐律」奠定基础。他整理素歌成安波罗修圣咏,创办圣诗作家学校,影响欧洲圣诗千多年。【参普天颂赞:82,132,284,343,405】

3. 西罗马帝国崩溃(476年)后的500年是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这时期的圣诗多出自修道士,尤以罗马教宗大贵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540-604)编纂的贵格利圣咏最为着名。他在罗马歌唱学校培养人才、改良圣乐,增强崇拜精神。

【参普天颂赞:208,214,403】

4. 圣伯纳(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是科勒窝修道院的院长,被誉为「世界上最圣洁的修道士」,马丁路德称他为「世上最优秀的僧侣」。他曾为一间女修道院写过圣诗集,长达48段的《耶稣,我心所慕》出自其手。【参普天颂赞:66,251】

5. 克鲁尼的圣伯纳(Bernard of Cluny,12thc)的长诗最为着名。长达三千行的《轻看这世界》,是他一篇激烈的演说,讽刺当代教会的腐败及对天家的向往。【参普天颂赞:621《黄金之邦》为其中一段】

6. 圣法兰西斯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创办圣芳济会前原是行乞修道士,被誉为「人间最像基督的人」。《和平之子》和《太阳颂歌》为其名着。【参普天颂赞:117《寰宇群生》是《太阳颂歌》中的一段】从14世纪后期开始,在基督教圣诗史上绽放了15个世纪之久的拉丁圣诗逐渐衰弱。16世纪的改革浪潮,为基督教圣诗带来另一崭新的风貌。(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二)-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2010-4-20 10:38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三&四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与读者从圣诗的起源,一直说到中世纪时期圣诗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期,让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这股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和韵文诗篇,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

(一)赞美诗(The Chorale)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也同时激起宗教音乐的改革。1517年在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的倡导下,教会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诗班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唱诗的制度。路德说:「我为百姓创作德国赞美诗,使神的道能藉着诗歌存在人们心中。」他的「圣徒皆祭司」信仰也落实到会众唱诗,而促进了雅俗共赏的大众圣诗;歌词不再用拉丁文而改用本民族的语言,歌词亦由毫无韵律的经文和祷词改为有韵律的诗词;并把多声部的复调体(Polyphony)改为纯朴的主调体(Homophony)再配以简易和弦,让诗班和会众互补(既是我们今天用的五线谱圣诗版),这是路德对圣诗的一大贡献。路德的圣诗不只影响德语教会,更藉着其它译文影响各地教会,成为当代圣诗发展的典范。路德因以他属灵的见识和魄力被称为「德语圣诗之父」,他一生共出版38首圣诗,有的翻译自拉丁圣诗,有的改编自非礼仪性宗教民歌,有的摘自圣经,有的是新的创作,路德也鼓励信徒创作圣诗。1524年路德出版只有8首圣诗的诗集Achtliederbuch;后来又写了13首,成为新教赞美诗的基础。同年路德的音乐同工Johann Walther(1496-1570)出版38首复调圣诗集,既着名的Wittenberg Gesangbuch。

17世纪的德国历经卅年战争的苦难(1618-1648),导致当代圣诗从以神为写作对象变为描写和抒发作者或歌者自身的情感。这时期的圣诗从客观转向主观,重悔改、认罪和救恩。继路德之后的伟大德文圣诗作家,人称「德诗王子」的格尔哈特(Paul Gerhardt,1607-1676),就亲历战争苦难、丧妻之痛和子女夭折,一生坎坷的经历使他写作两千余首圣诗,尤以他与Johann Crüger(1598-1662)及Johann George Ebeling(1637-1676)两位音乐家的合作,佳作不断。

18世纪不可不提的便是受路德影响至深的「圣乐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哈一生清苦却虔诚敬畏神,他认真研读圣经并表达在他的作品中,一生共创作四百余首和声化的圣诗。此外,他创作的圣诗前奏曲、圣诗幻想曲、圣诗变奏曲、圣诗赋格曲等,皆以圣诗为主题。在他的清唱剧中,总是以圣诗作为套曲结尾的总结性合唱曲,可见圣诗在巴哈的音乐中极为重要。

这时期另一重要的德国圣诗派是莫拉维亚圣诗(Moravian Hymnody)。莫拉维亚早于1501年就出版圣诗集,这些圣诗兼具波希米亚和德国路德宗的诗歌风格,强调热心事奉、感恩、喜乐的心灵和赤子的信心。而于1531年编纂的德文圣诗,盛行于16-17两个世纪。1722年亲岑多夫(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und Pottendorf,1700-1760)收纳莫拉维亚弟兄到他的庄园避难,有了安定的生活致使他们更热心广传福音。由于亲岑多夫也是一名诗人,他给莫拉维亚写了两千余首圣诗,他鼓励信徒背颂圣诗,希望他们能体会诗人所经历的信仰。1735年,莫拉维亚才再出版诗集Das Gesangbuch Gemene。历经3个世纪的宗教迫害,使莫拉维亚圣诗独具振奋灵性和脱离罪恶的信息。

到了19世纪,德国的圣诗逐渐受理性主义影响,强调信仰的客观性,有别于之前敬虔主义时期的主观性信仰特色。此外,也努力研究和恢复路德新教的圣诗传统,大量德诗被翻译成英文。这时期的圣诗代表人物有Julius August Philipp Spitta(1841-1894),Jonathan Friedrich Bahnmaier(1774-1841)和贡献最大的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他不但创作圣诗,也改编圣诗和为圣诗谱写和声。

到了20世纪,德国圣诗的代表作家有Hugo Distler(1908-1942),Jan Oskar Bender(1909-1994),Dieter Trautwein(1928-2002),Heinz Werner Zimmerman(1930-)和Rolf Schweizer(1936-)等,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圣诗集,是多种语言的Cantate Domino。从路德开始的德国圣诗创作,经过四个世纪的耕耘,已广为普世基督教会所传唱。

(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

第二位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改革家,是创立长老宗,以法国和瑞士为其根据地的法国人-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他的改革观念是彻底的改变,举凡崇拜仪式、教堂装饰和音乐均有所规限。当时的圣诗分为圣诗派和韵文诗篇派(Metrical Psalm),加尔文提倡以诗篇和圣经中的颂歌作为会众敬拜诗歌。他极力反对天主教的经文歌,主张废除希腊和拉丁圣诗。他同意路德所言:「音乐是上帝赐给人最好的礼物,是用来赞美上帝的」,但担心过度重视音乐容易喧宾夺主,使人远离圣经。他认为音乐是为人民的,所以必须简单;音乐是属上帝的,所以必须朴素。而达到此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齐唱、一拍一字、没有伴奏地吟唱圣诗。

基于诗篇没有格律及诗韵,加尔文因此请来法国宫廷诗人Clement Marot (1497-1544),将诗篇译为富格律的法文韵文诗,以配合国家文字的格律。经过1539-1543年间的努力,Marot完成了50首,却不幸的于1544年去世。Theodore Beza (1519-1605) 接手翻译,分别于1551、1554和1562年共出三版Genevan Psalter,共125个曲调,其中有70首由 Louis Bourgeois (1510-1561) 作曲。他收集了德、法的世俗音乐、贵格利素歌及自己创作的旋律,为这些韵文诗谱上简单的调子,曲风充满了舞曲的节奏;由于异于传统圣乐而引起人们的喜好。三年后Claude Goudimel (1514/1520-1572)谱上和声使之广为流行;此诗集在早期长老宗占据重要地位,奠定新教圣乐的典范;后来被译成欧洲多国语文,成为欧陆、英国、苏格兰和美国各地格律化诗篇的典型。

加尔文的主张导致长老宗于改教后的两百年内,在圣诗的创作上缺席。一直到18世纪长老宗才开始编辑圣诗:1898年出版Church Hymnary,1927年再授权由全世界八个长老增订重编。1927年James Moffatt(1870–1944)和Millar Patrick编写圣诗手册 Handbook to the Church Hymnary,是一部圣诗学很重要的参考书,使长老会在圣诗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英国教会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也仿效加尔文将诗篇译成英文韵文诗。第一位将诗篇译成英文的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和继位的爱德华六世(Edward VI 1537-1553) 的侍从官Thomas Sternhold(1500-1549)。他于1547和1549年出版了37首韵律诗篇后便去逝,John Hopkins(-1570)接手后于1551年将之完成,名为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爱德华六世在位仅6年便去世,继位的玛丽一世(Mary I,1516-1558)是天主教徒,上任后大肆迫害基督徒,因烧死三百位基督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大批基督徒因此逃亡到法国和瑞士,因受当地韵文诗篇影响,编印了英文版的日内瓦诗篇Anglo-Geneva Psalter。其中多半出自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版本,William Whittingham(1524-1579)参与七首的翻译。1558年增至62篇,1561年再增至87篇,增加的部份是由William Kethe(-1594)所译。他们在玛丽一世死后将韵律诗篇带回英国,于1562年再出版 The Whole Book of Psalms。这时期其它在出版或写作韵文诗篇献出心力的还有Matthew Parker (1504-1575) ,Thomas Tallis(1505-1585),John Pullain(1517-1665),John Day(1522-1584),William Damon(1540-1591),Thomas Este(1566-1609),Thomas Ravenscroft(1582、1591-1635),Nahum Tate (1652-1715) ,Nicholas Brady (1659-1736) 和William Croft(1678-1727)等。

另一边厢的苏格兰,由于在宗教改革时,受日内瓦的长老会影响,在1564年出版The Scottish Psalter;由曾在德国和瑞士流亡和建立教会的苏格兰新领袖John Knox(1510-1572)回国以后出版。大部份取材自Genevan Psalter,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和新译诗篇。1615年的改版加入了12首「共用调」 (Common Tunes) ,即一调多用(不同诗篇)之意;1635年Edward Miller(1731-1807)再增加至31首,并全部配上四部和声。1650年版则结合Genevan Psalter和苏格兰人Robert Kylpont(1524-1606)及John Craig(1663-1731)的译诗而成。1973年以后,韵文诗篇便不再单独出版了,因19世纪末,圣诗开始在苏格兰出现,教会自此将韵文诗篇和圣诗融合在一起。

美国的韵文诗篇则是16世纪从法国、英国和荷兰过去的新移民带过去的。一直到1640年,他们终于自编一本The Bay Psalm Book,风行了整个世纪。18世纪,美国从唱诗篇跨度到唱圣诗,尤以Isaac Watts(1674-1748) 的The Psalms of David Imitated (1729)和 Charles Wesley的 Charlestown Collection (1737)颇为广传。到了19世纪,Watts-Joel Barlow(1755-1812),Timothy Dwight(1752-1817)和Samuel Austin Worcester (1798-1859),分别于1785,1801和1815年编订新的美国诗集。20世纪出版的Bible Songs(1930年初版/1975再版)以美国原创曲调和福音诗歌的结构占大部分。The Book of Psalms for Singing(1973年初版/1975再版)则以美国原创曲调为主的同时,亦大量调用欧陆传统诗篇韵文,如:DUNDEE,CRIMOND,ST. ANNE,TALLIS’S ORDINAL等。接续下来的世纪,韵文诗篇亦逐渐让路给创作圣诗。

基督教圣诗带至另一新的阶段。我们也将从「基督教圣诗巨匠」Charles Wesley(1707-1788)的诗歌,了解为何他的诗歌是当时教会复兴中最锋利的兵器之一。之后,我们也会发现,美国的圣诗虽然起步较迟,却后来居上,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多元的圣诗,对圣诗的普及化贡献良多。(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三)-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9年第一&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了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The Chorale)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这一期,我们将启程到英国和美国,探索英国圣诗在宗教改革影响下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起步较迟却发展迅速,贡献良多且普及化的美国圣诗。

(一)英国圣诗(British Hymnody)

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英国教会发展了两条路线,一是主张中庸保守,保留旧约诗篇的圣公宗。各堂会以1550年版、内附原拉丁曲谱及旋律的英文公祷书唱颂,但因其音律不能完全符合英文的抑扬顿挫,为此改而采用英国通行的曲调、散文、诗篇以及经文,因而产生了安立甘式圣咏(Anglican Chant)。另一条路线是与国教分离的独立宗,他们完全推翻天主教的崇拜形式,以至于在宗教改革的两百年间,崇拜时完全不使用圣诗。有些教会则写作韵文诗篇并以此来颂赞;宗教改革后的第一本《韵文诗篇》,就是由英国教会产生的,由此之后产生了很多不同韵文诗篇的翻译本。

清教徒在17世纪影响了英国教会将近17年之久,他们长期以来偏重于使用韵文诗篇,因而导致英国圣诗在18世纪以前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在《日内瓦诗篇集》(Genevan Psalter)的影响下,英国人热衷于韵文诗篇,德国圣诗则无人问津。16和17世纪期间,比较重要的圣诗先锋有George Wither(1588-1667)、George Herbert(1593-1633)、Richard Baxter(1615-1691)、John Milton(1608-1674)、John Bunyan(1628-1688)、Thomas Ken(1637-1711)和Benjamin Keach(1640-1704)等人,历经他们的努力创作,圣诗渐见规模,17世纪韵文诗篇才逐渐式微。

英国圣诗之父Isaac Watts(1674-1748),是一位由韵文诗篇转到近代圣诗的过度人物。他推动圣诗的改革,从而带来敬拜的更新,更促成了教会的复兴。他认为信徒必须明白圣诗词意,为此,他以当时普及而流行的文学来改写韵文诗篇,较多使用单音节词和简单乐律。他也为诗篇赋予新约的神学意义,使信徒对耶稣的救赎有更深体会。他的创作不局限于经文,他擅长于将会众的信仰经历纳入其创作中,因此广为各教派吟唱。他一生写作六百多首圣诗,为我们熟悉的有:颂赞父神伟大权力、千古保障、善牧慈恩、普世欢腾、痛哉!主血倾流、奇妙十架、救主权能、若我能拥有全世界。

对英国圣诗大有贡献的还有卫斯理兄弟,他们借着圣诗有效的传扬福音,且带动全英国教会的大复兴。哥哥John Wesley(1703-1791)擅长讲道和组织事工,是布道家。弟弟Charles Wesley(1708-1788)擅长诗歌写作,他的诗歌真诚感人,能用来引人归主,内容多以教义为题材,教诲为目的;意译诗篇时加入个人思想、侧重经历、韵律创新、简单流畅。他一生写作六千五百多首,被誉为基督教圣诗巨匠。华人教会常唱诵的有:主爱超越、我们渴望的耶稣、听啊!天使高声唱、基督今复活、乐哉!救主为王、救主升天、耶稣乘着云彩降临、奇异的爱、奉主圣名跑、基督精兵奋起。

18世纪中叶的主要流派 - 福音派圣诗,其代表作家有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Thomas Olivers (1725-1799) 和Edward Perronet (1726-1792) 。其他具代表性圣诗作者有John Newton (1725-1807) 、William Cowper (1731-1800) 和John Fawcett (1740-1817) 。18世纪末开始,浪漫主义精神进入音乐界,基督教音乐从此丧失了其作为主流音乐的地位。上帝或宗教主题不再居于音乐中的主体性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情感、和声的色彩和强烈对比的音乐。这时期的圣诗较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具浪漫主义思想的圣诗作者有Reginald Heber(1783-1826)、James Montgomery (1771-1854)和Thomas Kelly (1769-1855)。

19世纪印刷业发达、唱歌学校蓬勃发展、在世俗音乐的效应下,人们要求圣诗有浪漫色彩的曲调,要有丰富的和声和

Stanley(1824-1891)、William Gardinier(1770-1853)和Henry J.Gauntlett(1805-1876)等人出版的曲谱都有共同目的,就是为提高会众的品味和提高圣诗音乐的素质,而大量编撰古诗篇调,并引入德国圣诗的旋律介绍给群众。

牛津运动(The Oxford Movement,1833-1845)是英国牛津大学部分教授及他们当中一些英国国教高派教会的教士所发动的宗教复兴运动,目的是通过复兴罗马天主教的某些教义和仪式来重振英国国教。运动领导者John Keble (1792-1866) 、Henry Newman (1801-1890) 和Edward B. Pusey (1800-1882) 合办《时论册集》 (Tract for the Times,1833-1841) 宣传他们的主张;此外,John Keble及Edward B. Pusey又在当中加入了《神圣大公教会牧师丛册》,主张回归初期教会的信仰和习俗,所谓的「册页派」(Tractarian)就此形成,也是牛津运动的别称。「册页派」宣扬英国国教奉行罗马天主教和福音派之间的中庸之道。因着重新提倡天主教的崇拜模式,吟唱的圣诗内容也随之更改。古希腊及拉丁圣诗于是重新被推崇,德国圣诗也大量被翻译。贡献最大的John Mason Neale (1818-1866) ,主张圣公宗用天主教圣咏和祈祷诗 (Breviary Hymns) 且鼓励圣诗创作,杰出的诗人有:Henry W. Baker (1821-1877) 、Sabine B.Gould (1834-1924) 、John S.B. Monsell (1811-1875) 、Edward H. Plumtre (1726-1792) 、Walter C.Smith (1824-1908) 和Samuel J. Stone (1839-1900) 。此时期的圣诗集甚多,唯一适合全国使用的是Hymns Ancient and Modern。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教会主要分成(1)强调公祷书、教会年历,注重崇拜仪式和客观圣诗的高教会(High church)。圣诗作者如:John Keble(1792-1866),Henry W. Baker (1821-1877) ,Sabine Baring-Gould (1834-1924) ,John S.B. Monsell (1811-1875) ,Edward H. Plumtre (1726-1792) 和Samuel J. Stone (1839-1900) 等。(2)主张维护教会传统、维护公祷书,重视个人灵修但不脱离现实的宽教会(Broad church)。圣诗作者有:William W. How(1823-1897),John Ellerton (1826-1893) ,John E. Bode (1816-1874) ,Edwin Hatch(1835-89)等。(3)卫斯理兄弟、Howell Harris (1714–1773)、Lady Huntingdon(1746-)和John Newton(1725–1807)等人所建立的低教会(Low church)。不重视崇拜仪式,强调属灵生命,圣诗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圣诗作者以女性居多,如:Emily Elliot(1836-1897),Anna Waring(1820-1910),Arabella C.Hankey(1834-1911),Frances R. Havergal (1836-1879) 等。

20世纪初英国出版多部代表性的圣诗集:Yattendon Hymnal(1899),Songs of Syon(1904),The English Hymnal(1906),Songs of Praise(1926),Congregational Praise(1951)等。20世纪中叶则受到流行音乐和轻音乐的冲击;Geoffrey Beaumont (1903-1971) 组织The Twentieth Century Church Light Music Group并出版Jazz Mass (1956) ,将旧诗歌词配以流行音乐曲调吸引青年人。Malcolm Williamson(1931-2003)则创作介乎流行和轻音乐之间的不同风格圣诗。苏格兰的Dunblane Consultations诗歌评论小组,出版适用于崇拜而不流于流行风的诗集Dunblane Praises I and II(1964,1967)。圣公会出版The Anglican Hymnbook (1965) ,摈弃所有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回复福音派和维多利亚圣诗。公理会牧师Albert F.Bayly (1901-1984) 结合现实生活并以圣经为根据,出版4本圣诗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圣诗的佼佼者有Timothy D.Smith(1926-)、Fred P.Green(1903-2000)、Fred Kaan(1929-)、Brian Wren(1936-)、Erik Routley(1917-1982)和创立Jubilate Group 的Michael A.Baughen(1930-)。此组合后来出版Youth Praise I and II (1966, 1969) ,Psalm Praise (1973) ,Hymns for Today’s Church (1982, 1987) 和Carols for Today。80年代,圣诗补充本于各宗派盛行,圣诗注释本也相继面世,如:The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Hymns Ancient & Modern (1962) ,English & Scottish Psalm & Hymn Tune (1543-1677) ,The Baptist Hymn Book Companion (1962) ,以及被誉为英国最有才华的圣诗学者Eric Routley的着作。

(二)美国圣诗(American Hymnody)

美国圣诗起源于殖民者和新移民带来的韵文诗篇,论到美国本身的圣诗创作,则迟至18世纪才真正开始,严格来说,是源自黑人灵歌及主日学诗歌,后以福音诗歌为代表,及至20世纪发展为多元化,且影响全球基督教诗歌。美国各宗派的教会基于不同的神学观点、崇拜仪式、圣诗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各自修订属于自己宗派的圣诗集。

民歌圣诗(Folk Hymnody)

18世纪在美国新英格兰浸信会信徒中出现一种用简单的、民歌曲调歌唱的圣诗。信徒用自己创作的或父辈传授的调子,

歌圣诗一直流传到今天,为大家所熟悉的有:奇异恩典,万福泉源,教会与家接连,信徒齐来向主奉献。

营幕诗歌 (Camp-Meeting Hymnody)

1800年肯德基洲掀起「把福音送到人口稀少的乡村和边远地区」运动,为着响应这种「营幕聚会」,营幕诗歌开始盛行,诗歌以个人悔改得救为主,也提及死后审判。营幕圣诗简单而悦耳,多以副歌突出主题。华人圣诗集多有求复兴众人、我何等爱耶稣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营幕圣诗。这时期重要的诗歌集是Village Hymns (1824) ,Zion’s Harp (1824- ) ,The Christian Lyre (1831) ,The Juvenile Psalmist (The Child’s Introduction to Sacred Music, 1829) ;象形乐谱 (Shape-Note Tune Book) Kentucky Harmony (1816), Missouri Harmony (1820), Southern Harmony (1835), The Sacred Harp (1844) 也是这时期重要的出版。

黑人灵歌(Negro Spirituals)

在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黑人在美国南方盛行营会。各地黑奴因被交换,也因着受基督教的影响而团结一致,自然地传播他们耳熟能详的圣诗。他们的第一本圣诗集名为Slave Songs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黑人灵歌保有他们固有的旋律和节奏,将非洲启应式的民歌加入新词。已译成中文的有:到山岭上去传扬,主啊!我愿作袮门徒,你曾否见我主?

福音圣诗(Gospel Hymnody)

福音圣诗源自民歌圣诗,借着城市复兴运动应运而生,由布道家Dwight L. Moody和Ira D. Sanky推介而广传于世。福音圣诗无固定形式,内容以向青年人传福音为目的,分享主观经历,感情丰富;往往仅一个主题,在副歌中反复强调。代表作家为:Philip P.Bliss (1838-1876)-歌颂救赎主,我心灵得安宁;Fanny J. Crosby (1820-1915)-荣耀归于真神,赞美耶稣,请向我述说主耶稣,十架为我荣耀,主救赎大恩,祂藏我灵,有福确据,一生引导,安居主怀;Ira D. Sanky(1840-1908)-求主进入我心;William J. Kirkpatrick (1838-1921)-信靠耶稣真是甜蜜,领我到髑髅地,祂藏我灵,主!我愿像袮,为城市祈祷;James McGranahan (1840-1907)-歌颂救赎主,我知所信的是谁,当一心信靠真神。

主日学诗歌(Sunday-School Hymnody)

主日学起源于18世纪末英国,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后,主日学由循道会引进美国。1824年美国主日学联会成立,专业人员开始编写主日学教材,包括圣诗的词曲。在创作主日学诗歌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是William B. Bradbury (1816-1868) ,他的创作为华人教会所熟悉的不计其数,如:奇妙圣经,我罪极重,耶稣爱我,坚固磐石,恳求善牧导我前行,祷告良辰,天父领我。另外一位是Robert S. Lowry (1826-1899) ,我们对他的创作主复活,我时刻需要袮,一生引导都不会陌生。

敬拜赞美诗歌(Praise and Worship Music)

40年代,布道家Billy Graham (1918- ) 邀请流行歌唱家在布道会上演唱,他的音乐同工Cliff Burton Barrows (1923- ) 在布道会上也选用接近流行音乐风格的福音诗歌和短歌。50至70年代影响福音派基督徒至深的作曲家John W. Peterson (1921–2006) ,模仿好莱坞电影歌曲风格创作诗歌,一生创作超越1000首诗歌和35部清唱剧。60年代William J. Gaither (1936) 和其妻Gloria Gaither (1942- ) 用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风格写福音诗歌,并在全国巡回表演,受到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逐渐的,这类原属于共晓时期(1600-1910,Common Practice Period)的流行乐风盛行开来,部分作曲家也用流行曲的节奏和风格为圣诗或短歌谱曲。这种音乐形式和它所引起的崇拜风格,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崇拜方式—敬拜赞美(Praise and Worship)。

灵恩运动及敬拜赞美几乎同时发生在60年代,当时许多人觉得传统崇拜形式缺乏感染力,遂兴起一种不拘礼节和不拘形式的崇拜方式。这种新的敬拜目的,乃是要恢复从前五旬节教派的崇拜方式。因此,一种旋律简单、易学、中央音域,重复性、熟悉的和弦进行、节奏活泼、令人兴奋、满足情绪、容易带入崇拜中或进入属灵境界,以流行风格写

Music) 。负责带领聚会的是崇拜组(Worship team):除了钢琴之外,也使用电子合成器、吉他、敲击乐器、鼓、铃鼓等。而且,除了领唱者之外,尚有两、三位伴唱者。

敬拜赞美诗歌的特征在于比较抒情,不拘泥于形式,不时表达人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多以「袮」和「我」取代「上帝」和「我们」,「我渴慕袮」、「求袮使我饥饿得饱足」,「我空虚但袮的爱永不止息」,「主!开我眼睛」,「主!我要见袮」,「我们高举双手」,「我们跳舞」,「我们颂扬」;我们可从中发现歌词比较鼓励以肢体动作来配合唱颂,也多以友好、主观性、主导性、肢体等隐喻性语言来表达,强调个人与神的会遇(personal encounter)是超越人理性上的了解。他们的歌词刻意使用形象化字眼,如「捆绑」与「自由」、「生命」与「死亡」、「爱情」、「力量」和「牺牲」,是为了激发敬拜者的情绪能伴随着敬拜的进行而自然起伏,以此来在敬拜中感受神的临场、促进人与神建立密切的关系。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敬拜赞美诗歌出版,如:Maranatha! Music,Integrity Music,Vineyard Music等等。

敬拜赞美的诗歌,多以清新可喜的风格表达,虽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接纳,但却带来崇拜学立场、神学立场、艺术价值等方面之争议。

结语

经过三期文章的分享,我们穿越了时空、窥探了基督教圣诗的历史源流、也浏览了圣诗如何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不晓得读者们的心灵,曾否在历史长廊中遭逢各个时代的基督徒?而我们唱颂圣诗的观念与心态有否被重整呢?

经此回顾后,笔者更深地体会到好的圣诗所具备的特质包含了能够述说有关神的事、传送福音真理、传承信徒相通的信仰故事等。一本编辑周全的诗集,我觉得那就是一本简要的教义与教会历史的教本,帮助我们去认识历代信徒对圣父、圣子、圣灵、圣徒与圣教会的信仰反思。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与不同地区的信徒,以他们各自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元素来创作诗歌,展现了多元风貌的敬拜形式与内涵。

圣诗是能促成彼此教导、互相劝戒以至心被恩感歌颂神的工具。我们当多用圣诗来达成保罗的吩咐,共勉之。

【本文所有诗歌来源:《世纪颂赞》,浸信会出版社,2001】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2010-4-20 10:39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网址:www.hallelujahos.org/

基督徒唱颂圣诗已是信仰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圣诗能帮助我们表达信仰的情感与意念;向神—我们虔诚敬拜,也藉圣诗祷告而与神有密切的契通,向人—我们宣扬福音,向自己—信心得以坚固,并学习基本的真理。

好的圣诗述说有关神的事、传颂源远流长的真理、传承信徒相通的信仰故事,都是历代诗歌创作人经熬炼而体现出的生命历练。在聆听与欣赏圣诗中我们经历并延续了前人的信仰经验与意义,帮助我们在今日的处境中继续领会和经验圣经所言说的三一上帝。

圣诗的起源及其所历经的变化,对现今许多基督徒而言,恐怕是遥远而陌生的。未来三期的文章里,我将化为说书人,带读者穿越时空,一起窥探基督教圣诗的历史源流;流览圣诗如何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期盼透过这一旅程,我们能遭逢各个时代的基督徒,以期论古观今,重整今天我们唱颂圣诗的观念与心态。

(一)基督教圣诗的起源

在远古时候,神使用希伯来诗人,透过诗篇传达深邃永恒的信息。这些在圣殿、会堂并私下灵修生活上常用的旧约诗篇,不但是犹太人的圣诗集,它也为历代信徒与圣经时代群体的信仰经验起着连结的作用。诗篇原文是「以手抚琴而唱」,依照当时的习惯,诗篇是有乐器伴奏的,共有150首之多,写作年期差不多横跨10个世纪。诗篇涵盖三种敬拜的表达:赞美、祈求和感恩,和四种模式:独唱、诗班回应独唱、两个诗班交替轮唱,以及会众参与反复句的连祷诗。

【参普天颂赞:诗篇】

除了诗篇以外,还有以诗歌体裁创作、出自圣经的非诗篇经文歌—颂歌—可使用或不用乐器来伴奏。旧约的颂歌有:摩西的凯歌(出15)、摩西的祷告(申32)、哈拿的颂歌(撒上2)、哈巴谷的颂歌(哈3)、以赛亚的颂歌(赛26)、约拿的祷告(拿2)、但以理的祷告(但2)、火窑中的歌颂(但3)等。新约的颂歌有:尊主颂(路1:46-55)、以色列颂(路1:67-79)、荣耀颂(路2:13-14)、西面颂(路2:28-32)等,内容都论到基督,强调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参普天颂赞:111,143,186,189,396,397,894-903】

另一种则是不拘性质或题材的灵歌,希腊文意思是「空气的颂诗」或「呼吸的歌」,所以有些人猜测是灵里的歌唱,是一种心灵与诚实的契通,没有歌词或只有「哈利路亚」一词的曲调,多是无伴奏的。五旬宗和灵恩派信徒则主张是一种即兴而亢奋、含舌音的歌唱。保罗强调灵歌是属灵的歌,是与信仰有关的诗歌,除了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杜绝紊乱的情况。

(二)希腊圣诗的起源

初期教会受犹太教影响,着重教导律法和先知的讲论,因此发展出以诵经方式来加强记忆的圣咏。它是一种以经文为内容,不讲究押韵和工整的音律,曲调简朴而庄重,只有单音而无乐器伴奏。主前300年,马其顿帝国征服了整个希腊,希腊语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通用语言。教会除了唱希伯来诗篇,也开始创作非经文诗歌,如:散文诗、古希腊诗体和祷告文。圣诗受希腊文化影响,着重理性和客观的思维,以真理来对抗异端。当代着名的诗人有:

哲学和基督教义,他发展基督教柏拉图哲学,是首位以韵律写圣诗的作家。他写了一首以21个不同词称呼基督的诗歌,并鼓励崇拜唱诗。

2. 叙利亚的以法联(Ephraim of Syria,306-373)是当代着名的希腊圣诗作者和神学家,他写了许多反击异端邪说和阐明正确道理的圣诗,也着作圣经注释书。他组织和训练诗班,也鼓励会众在家唱颂圣诗。以法联的诗歌今已失传,但他竭力维护真理的精神却为后人所记念。

3. 昔兰的辛尼修(Synesius of Cyrene, 373-414)是一位哲学神学家,于410年出任利比亚主教。他擅长写具「新柏拉图哲学」特征的祷告诗,一生创作了10首圣诗,《求主垂怜歌》是其一。

4. 克里特大主教安德烈(Andrew of Crete, 650-740),曾在马撒巴和犹太沙漠修道院修过道,是第8世纪着名的神学家、布道家和希腊圣诗作家。他最着名的作品是以250个诗节写成的《大崇拜乐章》,内容按旧约到新约的年代顺序排列,常用于大斋节期。

5. 大马色的约翰(John of Damascus,676-749)被称为希腊教会最伟大的诗人。他在马撒巴修道院致力于科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音乐和圣诗方面,他是当代东方圣乐最杰出的人物。他写的《复活良辰》被誉为「崇拜乐章金曲」。【参普天颂赞:266】

(三)拉丁圣诗的起源

随着君士坦丁于公元313年在米兰发布诏谕,宣布停止对基督徒逼迫,并宣告良心绝对自由,允许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内和其他宗教一样,可以享受法律前平等地位后,圣诗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拉丁文取代了希腊文成为当时的通行文字。第5世纪开始,基督教已传遍以拉丁文为主的欧洲,拉丁圣诗也应运而生。这时期的唱诗活动和圣诗创作十分蓬勃,出现许多杰出的圣诗作者和优秀的圣诗作品。拉丁圣诗强调主观的救赎经历,注重真情流露,少受格式规律的限制。拉丁圣诗的优美和庄严,奠定后世圣诗审美的标准。这时期的重要诗人有:

1. 曾任坡拉帖主教,人称「基督教圣诗之父」的希拉里(Hilarious of Poitiers,300-368),最先倡导拉丁文圣诗并教人唱颂,是西方歌唱圣诗的先锋。他的诗具有希腊圣诗的风格,坚持真神是三位一体的信条,人称他是「阿流的锤子」(Hammer against Arianism)。

2. 曾任意大利米兰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 of Milan,338-397),为了使会众易学易唱,他创作简短而有规律的圣诗,为西方圣诗的「长乐律」奠定基础。他整理素歌成安波罗修圣咏,创办圣诗作家学校,影响欧洲圣诗千多年。【参普天颂赞:82,132,284,343,405】

3. 西罗马帝国崩溃(476年)后的500年是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这时期的圣诗多出自修道士,尤以罗马教宗大贵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540-604)编纂的贵格利圣咏最为着名。他在罗马歌唱学校培养人才、改良圣乐,增强崇拜精神。

【参普天颂赞:208,214,403】

4. 圣伯纳(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是科勒窝修道院的院长,被誉为「世界上最圣洁的修道士」,马丁路德称他为「世上最优秀的僧侣」。他曾为一间女修道院写过圣诗集,长达48段的《耶稣,我心所慕》出自其手。【参普天颂赞:66,251】

5. 克鲁尼的圣伯纳(Bernard of Cluny,12thc)的长诗最为着名。长达三千行的《轻看这世界》,是他一篇激烈的演说,讽刺当代教会的腐败及对天家的向往。【参普天颂赞:621《黄金之邦》为其中一段】

6. 圣法兰西斯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创办圣芳济会前原是行乞修道士,被誉为「人间最像基督的人」。《和平之子》和《太阳颂歌》为其名着。【参普天颂赞:117《寰宇群生》是《太阳颂歌》中的一段】从14世纪后期开始,在基督教圣诗史上绽放了15个世纪之久的拉丁圣诗逐渐衰弱。16世纪的改革浪潮,为基督教圣诗带来另一崭新的风貌。(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二)-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2010-4-20 10:38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三&四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与读者从圣诗的起源,一直说到中世纪时期圣诗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期,让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这股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和韵文诗篇,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

(一)赞美诗(The Chorale)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也同时激起宗教音乐的改革。1517年在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的倡导下,教会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诗班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唱诗的制度。路德说:「我为百姓创作德国赞美诗,使神的道能藉着诗歌存在人们心中。」他的「圣徒皆祭司」信仰也落实到会众唱诗,而促进了雅俗共赏的大众圣诗;歌词不再用拉丁文而改用本民族的语言,歌词亦由毫无韵律的经文和祷词改为有韵律的诗词;并把多声部的复调体(Polyphony)改为纯朴的主调体(Homophony)再配以简易和弦,让诗班和会众互补(既是我们今天用的五线谱圣诗版),这是路德对圣诗的一大贡献。路德的圣诗不只影响德语教会,更藉着其它译文影响各地教会,成为当代圣诗发展的典范。路德因以他属灵的见识和魄力被称为「德语圣诗之父」,他一生共出版38首圣诗,有的翻译自拉丁圣诗,有的改编自非礼仪性宗教民歌,有的摘自圣经,有的是新的创作,路德也鼓励信徒创作圣诗。1524年路德出版只有8首圣诗的诗集Achtliederbuch;后来又写了13首,成为新教赞美诗的基础。同年路德的音乐同工Johann Walther(1496-1570)出版38首复调圣诗集,既着名的Wittenberg Gesangbuch。

17世纪的德国历经卅年战争的苦难(1618-1648),导致当代圣诗从以神为写作对象变为描写和抒发作者或歌者自身的情感。这时期的圣诗从客观转向主观,重悔改、认罪和救恩。继路德之后的伟大德文圣诗作家,人称「德诗王子」的格尔哈特(Paul Gerhardt,1607-1676),就亲历战争苦难、丧妻之痛和子女夭折,一生坎坷的经历使他写作两千余首圣诗,尤以他与Johann Crüger(1598-1662)及Johann George Ebeling(1637-1676)两位音乐家的合作,佳作不断。

18世纪不可不提的便是受路德影响至深的「圣乐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哈一生清苦却虔诚敬畏神,他认真研读圣经并表达在他的作品中,一生共创作四百余首和声化的圣诗。此外,他创作的圣诗前奏曲、圣诗幻想曲、圣诗变奏曲、圣诗赋格曲等,皆以圣诗为主题。在他的清唱剧中,总是以圣诗作为套曲结尾的总结性合唱曲,可见圣诗在巴哈的音乐中极为重要。

这时期另一重要的德国圣诗派是莫拉维亚圣诗(Moravian Hymnody)。莫拉维亚早于1501年就出版圣诗集,这些圣诗兼具波希米亚和德国路德宗的诗歌风格,强调热心事奉、感恩、喜乐的心灵和赤子的信心。而于1531年编纂的德文圣诗,盛行于16-17两个世纪。1722年亲岑多夫(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und Pottendorf,1700-1760)收纳莫拉维亚弟兄到他的庄园避难,有了安定的生活致使他们更热心广传福音。由于亲岑多夫也是一名诗人,他给莫拉维亚写了两千余首圣诗,他鼓励信徒背颂圣诗,希望他们能体会诗人所经历的信仰。1735年,莫拉维亚才再出版诗集Das Gesangbuch Gemene。历经3个世纪的宗教迫害,使莫拉维亚圣诗独具振奋灵性和脱离罪恶的信息。

到了19世纪,德国的圣诗逐渐受理性主义影响,强调信仰的客观性,有别于之前敬虔主义时期的主观性信仰特色。此外,也努力研究和恢复路德新教的圣诗传统,大量德诗被翻译成英文。这时期的圣诗代表人物有Julius August Philipp Spitta(1841-1894),Jonathan Friedrich Bahnmaier(1774-1841)和贡献最大的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他不但创作圣诗,也改编圣诗和为圣诗谱写和声。

到了20世纪,德国圣诗的代表作家有Hugo Distler(1908-1942),Jan Oskar Bender(1909-1994),Dieter Trautwein(1928-2002),Heinz Werner Zimmerman(1930-)和Rolf Schweizer(1936-)等,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圣诗集,是多种语言的Cantate Domino。从路德开始的德国圣诗创作,经过四个世纪的耕耘,已广为普世基督教会所传唱。

(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

第二位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改革家,是创立长老宗,以法国和瑞士为其根据地的法国人-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他的改革观念是彻底的改变,举凡崇拜仪式、教堂装饰和音乐均有所规限。当时的圣诗分为圣诗派和韵文诗篇派(Metrical Psalm),加尔文提倡以诗篇和圣经中的颂歌作为会众敬拜诗歌。他极力反对天主教的经文歌,主张废除希腊和拉丁圣诗。他同意路德所言:「音乐是上帝赐给人最好的礼物,是用来赞美上帝的」,但担心过度重视音乐容易喧宾夺主,使人远离圣经。他认为音乐是为人民的,所以必须简单;音乐是属上帝的,所以必须朴素。而达到此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齐唱、一拍一字、没有伴奏地吟唱圣诗。

基于诗篇没有格律及诗韵,加尔文因此请来法国宫廷诗人Clement Marot (1497-1544),将诗篇译为富格律的法文韵文诗,以配合国家文字的格律。经过1539-1543年间的努力,Marot完成了50首,却不幸的于1544年去世。Theodore Beza (1519-1605) 接手翻译,分别于1551、1554和1562年共出三版Genevan Psalter,共125个曲调,其中有70首由 Louis Bourgeois (1510-1561) 作曲。他收集了德、法的世俗音乐、贵格利素歌及自己创作的旋律,为这些韵文诗谱上简单的调子,曲风充满了舞曲的节奏;由于异于传统圣乐而引起人们的喜好。三年后Claude Goudimel (1514/1520-1572)谱上和声使之广为流行;此诗集在早期长老宗占据重要地位,奠定新教圣乐的典范;后来被译成欧洲多国语文,成为欧陆、英国、苏格兰和美国各地格律化诗篇的典型。

加尔文的主张导致长老宗于改教后的两百年内,在圣诗的创作上缺席。一直到18世纪长老宗才开始编辑圣诗:1898年出版Church Hymnary,1927年再授权由全世界八个长老增订重编。1927年James Moffatt(1870–1944)和Millar Patrick编写圣诗手册 Handbook to the Church Hymnary,是一部圣诗学很重要的参考书,使长老会在圣诗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英国教会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也仿效加尔文将诗篇译成英文韵文诗。第一位将诗篇译成英文的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和继位的爱德华六世(Edward VI 1537-1553) 的侍从官Thomas Sternhold(1500-1549)。他于1547和1549年出版了37首韵律诗篇后便去逝,John Hopkins(-1570)接手后于1551年将之完成,名为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爱德华六世在位仅6年便去世,继位的玛丽一世(Mary I,1516-1558)是天主教徒,上任后大肆迫害基督徒,因烧死三百位基督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大批基督徒因此逃亡到法国和瑞士,因受当地韵文诗篇影响,编印了英文版的日内瓦诗篇Anglo-Geneva Psalter。其中多半出自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版本,William Whittingham(1524-1579)参与七首的翻译。1558年增至62篇,1561年再增至87篇,增加的部份是由William Kethe(-1594)所译。他们在玛丽一世死后将韵律诗篇带回英国,于1562年再出版 The Whole Book of Psalms。这时期其它在出版或写作韵文诗篇献出心力的还有Matthew Parker (1504-1575) ,Thomas Tallis(1505-1585),John Pullain(1517-1665),John Day(1522-1584),William Damon(1540-1591),Thomas Este(1566-1609),Thomas Ravenscroft(1582、1591-1635),Nahum Tate (1652-1715) ,Nicholas Brady (1659-1736) 和William Croft(1678-1727)等。

另一边厢的苏格兰,由于在宗教改革时,受日内瓦的长老会影响,在1564年出版The Scottish Psalter;由曾在德国和瑞士流亡和建立教会的苏格兰新领袖John Knox(1510-1572)回国以后出版。大部份取材自Genevan Psalter,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和新译诗篇。1615年的改版加入了12首「共用调」 (Common Tunes) ,即一调多用(不同诗篇)之意;1635年Edward Miller(1731-1807)再增加至31首,并全部配上四部和声。1650年版则结合Genevan Psalter和苏格兰人Robert Kylpont(1524-1606)及John Craig(1663-1731)的译诗而成。1973年以后,韵文诗篇便不再单独出版了,因19世纪末,圣诗开始在苏格兰出现,教会自此将韵文诗篇和圣诗融合在一起。

美国的韵文诗篇则是16世纪从法国、英国和荷兰过去的新移民带过去的。一直到1640年,他们终于自编一本The Bay Psalm Book,风行了整个世纪。18世纪,美国从唱诗篇跨度到唱圣诗,尤以Isaac Watts(1674-1748) 的The Psalms of David Imitated (1729)和 Charles Wesley的 Charlestown Collection (1737)颇为广传。到了19世纪,Watts-Joel Barlow(1755-1812),Timothy Dwight(1752-1817)和Samuel Austin Worcester (1798-1859),分别于1785,1801和1815年编订新的美国诗集。20世纪出版的Bible Songs(1930年初版/1975再版)以美国原创曲调和福音诗歌的结构占大部分。The Book of Psalms for Singing(1973年初版/1975再版)则以美国原创曲调为主的同时,亦大量调用欧陆传统诗篇韵文,如:DUNDEE,CRIMOND,ST. ANNE,TALLIS’S ORDINAL等。接续下来的世纪,韵文诗篇亦逐渐让路给创作圣诗。

基督教圣诗带至另一新的阶段。我们也将从「基督教圣诗巨匠」Charles Wesley(1707-1788)的诗歌,了解为何他的诗歌是当时教会复兴中最锋利的兵器之一。之后,我们也会发现,美国的圣诗虽然起步较迟,却后来居上,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多元的圣诗,对圣诗的普及化贡献良多。(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三)-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9年第一&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了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The Chorale)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这一期,我们将启程到英国和美国,探索英国圣诗在宗教改革影响下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起步较迟却发展迅速,贡献良多且普及化的美国圣诗。

(一)英国圣诗(British Hymnody)

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英国教会发展了两条路线,一是主张中庸保守,保留旧约诗篇的圣公宗。各堂会以1550年版、内附原拉丁曲谱及旋律的英文公祷书唱颂,但因其音律不能完全符合英文的抑扬顿挫,为此改而采用英国通行的曲调、散文、诗篇以及经文,因而产生了安立甘式圣咏(Anglican Chant)。另一条路线是与国教分离的独立宗,他们完全推翻天主教的崇拜形式,以至于在宗教改革的两百年间,崇拜时完全不使用圣诗。有些教会则写作韵文诗篇并以此来颂赞;宗教改革后的第一本《韵文诗篇》,就是由英国教会产生的,由此之后产生了很多不同韵文诗篇的翻译本。

清教徒在17世纪影响了英国教会将近17年之久,他们长期以来偏重于使用韵文诗篇,因而导致英国圣诗在18世纪以前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在《日内瓦诗篇集》(Genevan Psalter)的影响下,英国人热衷于韵文诗篇,德国圣诗则无人问津。16和17世纪期间,比较重要的圣诗先锋有George Wither(1588-1667)、George Herbert(1593-1633)、Richard Baxter(1615-1691)、John Milton(1608-1674)、John Bunyan(1628-1688)、Thomas Ken(1637-1711)和Benjamin Keach(1640-1704)等人,历经他们的努力创作,圣诗渐见规模,17世纪韵文诗篇才逐渐式微。

英国圣诗之父Isaac Watts(1674-1748),是一位由韵文诗篇转到近代圣诗的过度人物。他推动圣诗的改革,从而带来敬拜的更新,更促成了教会的复兴。他认为信徒必须明白圣诗词意,为此,他以当时普及而流行的文学来改写韵文诗篇,较多使用单音节词和简单乐律。他也为诗篇赋予新约的神学意义,使信徒对耶稣的救赎有更深体会。他的创作不局限于经文,他擅长于将会众的信仰经历纳入其创作中,因此广为各教派吟唱。他一生写作六百多首圣诗,为我们熟悉的有:颂赞父神伟大权力、千古保障、善牧慈恩、普世欢腾、痛哉!主血倾流、奇妙十架、救主权能、若我能拥有全世界。

对英国圣诗大有贡献的还有卫斯理兄弟,他们借着圣诗有效的传扬福音,且带动全英国教会的大复兴。哥哥John Wesley(1703-1791)擅长讲道和组织事工,是布道家。弟弟Charles Wesley(1708-1788)擅长诗歌写作,他的诗歌真诚感人,能用来引人归主,内容多以教义为题材,教诲为目的;意译诗篇时加入个人思想、侧重经历、韵律创新、简单流畅。他一生写作六千五百多首,被誉为基督教圣诗巨匠。华人教会常唱诵的有:主爱超越、我们渴望的耶稣、听啊!天使高声唱、基督今复活、乐哉!救主为王、救主升天、耶稣乘着云彩降临、奇异的爱、奉主圣名跑、基督精兵奋起。

18世纪中叶的主要流派 - 福音派圣诗,其代表作家有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Thomas Olivers (1725-1799) 和Edward Perronet (1726-1792) 。其他具代表性圣诗作者有John Newton (1725-1807) 、William Cowper (1731-1800) 和John Fawcett (1740-1817) 。18世纪末开始,浪漫主义精神进入音乐界,基督教音乐从此丧失了其作为主流音乐的地位。上帝或宗教主题不再居于音乐中的主体性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情感、和声的色彩和强烈对比的音乐。这时期的圣诗较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具浪漫主义思想的圣诗作者有Reginald Heber(1783-1826)、James Montgomery (1771-1854)和Thomas Kelly (1769-1855)。

19世纪印刷业发达、唱歌学校蓬勃发展、在世俗音乐的效应下,人们要求圣诗有浪漫色彩的曲调,要有丰富的和声和

Stanley(1824-1891)、William Gardinier(1770-1853)和Henry J.Gauntlett(1805-1876)等人出版的曲谱都有共同目的,就是为提高会众的品味和提高圣诗音乐的素质,而大量编撰古诗篇调,并引入德国圣诗的旋律介绍给群众。

牛津运动(The Oxford Movement,1833-1845)是英国牛津大学部分教授及他们当中一些英国国教高派教会的教士所发动的宗教复兴运动,目的是通过复兴罗马天主教的某些教义和仪式来重振英国国教。运动领导者John Keble (1792-1866) 、Henry Newman (1801-1890) 和Edward B. Pusey (1800-1882) 合办《时论册集》 (Tract for the Times,1833-1841) 宣传他们的主张;此外,John Keble及Edward B. Pusey又在当中加入了《神圣大公教会牧师丛册》,主张回归初期教会的信仰和习俗,所谓的「册页派」(Tractarian)就此形成,也是牛津运动的别称。「册页派」宣扬英国国教奉行罗马天主教和福音派之间的中庸之道。因着重新提倡天主教的崇拜模式,吟唱的圣诗内容也随之更改。古希腊及拉丁圣诗于是重新被推崇,德国圣诗也大量被翻译。贡献最大的John Mason Neale (1818-1866) ,主张圣公宗用天主教圣咏和祈祷诗 (Breviary Hymns) 且鼓励圣诗创作,杰出的诗人有:Henry W. Baker (1821-1877) 、Sabine B.Gould (1834-1924) 、John S.B. Monsell (1811-1875) 、Edward H. Plumtre (1726-1792) 、Walter C.Smith (1824-1908) 和Samuel J. Stone (1839-1900) 。此时期的圣诗集甚多,唯一适合全国使用的是Hymns Ancient and Modern。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教会主要分成(1)强调公祷书、教会年历,注重崇拜仪式和客观圣诗的高教会(High church)。圣诗作者如:John Keble(1792-1866),Henry W. Baker (1821-1877) ,Sabine Baring-Gould (1834-1924) ,John S.B. Monsell (1811-1875) ,Edward H. Plumtre (1726-1792) 和Samuel J. Stone (1839-1900) 等。(2)主张维护教会传统、维护公祷书,重视个人灵修但不脱离现实的宽教会(Broad church)。圣诗作者有:William W. How(1823-1897),John Ellerton (1826-1893) ,John E. Bode (1816-1874) ,Edwin Hatch(1835-89)等。(3)卫斯理兄弟、Howell Harris (1714–1773)、Lady Huntingdon(1746-)和John Newton(1725–1807)等人所建立的低教会(Low church)。不重视崇拜仪式,强调属灵生命,圣诗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圣诗作者以女性居多,如:Emily Elliot(1836-1897),Anna Waring(1820-1910),Arabella C.Hankey(1834-1911),Frances R. Havergal (1836-1879) 等。

20世纪初英国出版多部代表性的圣诗集:Yattendon Hymnal(1899),Songs of Syon(1904),The English Hymnal(1906),Songs of Praise(1926),Congregational Praise(1951)等。20世纪中叶则受到流行音乐和轻音乐的冲击;Geoffrey Beaumont (1903-1971) 组织The Twentieth Century Church Light Music Group并出版Jazz Mass (1956) ,将旧诗歌词配以流行音乐曲调吸引青年人。Malcolm Williamson(1931-2003)则创作介乎流行和轻音乐之间的不同风格圣诗。苏格兰的Dunblane Consultations诗歌评论小组,出版适用于崇拜而不流于流行风的诗集Dunblane Praises I and II(1964,1967)。圣公会出版The Anglican Hymnbook (1965) ,摈弃所有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回复福音派和维多利亚圣诗。公理会牧师Albert F.Bayly (1901-1984) 结合现实生活并以圣经为根据,出版4本圣诗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圣诗的佼佼者有Timothy D.Smith(1926-)、Fred P.Green(1903-2000)、Fred Kaan(1929-)、Brian Wren(1936-)、Erik Routley(1917-1982)和创立Jubilate Group 的Michael A.Baughen(1930-)。此组合后来出版Youth Praise I and II (1966, 1969) ,Psalm Praise (1973) ,Hymns for Today’s Church (1982, 1987) 和Carols for Today。80年代,圣诗补充本于各宗派盛行,圣诗注释本也相继面世,如:The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Hymns Ancient & Modern (1962) ,English & Scottish Psalm & Hymn Tune (1543-1677) ,The Baptist Hymn Book Companion (1962) ,以及被誉为英国最有才华的圣诗学者Eric Routley的着作。

(二)美国圣诗(American Hymnody)

美国圣诗起源于殖民者和新移民带来的韵文诗篇,论到美国本身的圣诗创作,则迟至18世纪才真正开始,严格来说,是源自黑人灵歌及主日学诗歌,后以福音诗歌为代表,及至20世纪发展为多元化,且影响全球基督教诗歌。美国各宗派的教会基于不同的神学观点、崇拜仪式、圣诗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各自修订属于自己宗派的圣诗集。

民歌圣诗(Folk Hymnody)

18世纪在美国新英格兰浸信会信徒中出现一种用简单的、民歌曲调歌唱的圣诗。信徒用自己创作的或父辈传授的调子,

歌圣诗一直流传到今天,为大家所熟悉的有:奇异恩典,万福泉源,教会与家接连,信徒齐来向主奉献。

营幕诗歌 (Camp-Meeting Hymnody)

1800年肯德基洲掀起「把福音送到人口稀少的乡村和边远地区」运动,为着响应这种「营幕聚会」,营幕诗歌开始盛行,诗歌以个人悔改得救为主,也提及死后审判。营幕圣诗简单而悦耳,多以副歌突出主题。华人圣诗集多有求复兴众人、我何等爱耶稣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营幕圣诗。这时期重要的诗歌集是Village Hymns (1824) ,Zion’s Harp (1824- ) ,The Christian Lyre (1831) ,The Juvenile Psalmist (The Child’s Introduction to Sacred Music, 1829) ;象形乐谱 (Shape-Note Tune Book) Kentucky Harmony (1816), Missouri Harmony (1820), Southern Harmony (1835), The Sacred Harp (1844) 也是这时期重要的出版。

黑人灵歌(Negro Spirituals)

在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黑人在美国南方盛行营会。各地黑奴因被交换,也因着受基督教的影响而团结一致,自然地传播他们耳熟能详的圣诗。他们的第一本圣诗集名为Slave Songs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黑人灵歌保有他们固有的旋律和节奏,将非洲启应式的民歌加入新词。已译成中文的有:到山岭上去传扬,主啊!我愿作袮门徒,你曾否见我主?

福音圣诗(Gospel Hymnody)

福音圣诗源自民歌圣诗,借着城市复兴运动应运而生,由布道家Dwight L. Moody和Ira D. Sanky推介而广传于世。福音圣诗无固定形式,内容以向青年人传福音为目的,分享主观经历,感情丰富;往往仅一个主题,在副歌中反复强调。代表作家为:Philip P.Bliss (1838-1876)-歌颂救赎主,我心灵得安宁;Fanny J. Crosby (1820-1915)-荣耀归于真神,赞美耶稣,请向我述说主耶稣,十架为我荣耀,主救赎大恩,祂藏我灵,有福确据,一生引导,安居主怀;Ira D. Sanky(1840-1908)-求主进入我心;William J. Kirkpatrick (1838-1921)-信靠耶稣真是甜蜜,领我到髑髅地,祂藏我灵,主!我愿像袮,为城市祈祷;James McGranahan (1840-1907)-歌颂救赎主,我知所信的是谁,当一心信靠真神。

主日学诗歌(Sunday-School Hymnody)

主日学起源于18世纪末英国,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后,主日学由循道会引进美国。1824年美国主日学联会成立,专业人员开始编写主日学教材,包括圣诗的词曲。在创作主日学诗歌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是William B. Bradbury (1816-1868) ,他的创作为华人教会所熟悉的不计其数,如:奇妙圣经,我罪极重,耶稣爱我,坚固磐石,恳求善牧导我前行,祷告良辰,天父领我。另外一位是Robert S. Lowry (1826-1899) ,我们对他的创作主复活,我时刻需要袮,一生引导都不会陌生。

敬拜赞美诗歌(Praise and Worship Music)

40年代,布道家Billy Graham (1918- ) 邀请流行歌唱家在布道会上演唱,他的音乐同工Cliff Burton Barrows (1923- ) 在布道会上也选用接近流行音乐风格的福音诗歌和短歌。50至70年代影响福音派基督徒至深的作曲家John W. Peterson (1921–2006) ,模仿好莱坞电影歌曲风格创作诗歌,一生创作超越1000首诗歌和35部清唱剧。60年代William J. Gaither (1936) 和其妻Gloria Gaither (1942- ) 用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风格写福音诗歌,并在全国巡回表演,受到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逐渐的,这类原属于共晓时期(1600-1910,Common Practice Period)的流行乐风盛行开来,部分作曲家也用流行曲的节奏和风格为圣诗或短歌谱曲。这种音乐形式和它所引起的崇拜风格,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崇拜方式—敬拜赞美(Praise and Worship)。

灵恩运动及敬拜赞美几乎同时发生在60年代,当时许多人觉得传统崇拜形式缺乏感染力,遂兴起一种不拘礼节和不拘形式的崇拜方式。这种新的敬拜目的,乃是要恢复从前五旬节教派的崇拜方式。因此,一种旋律简单、易学、中央音域,重复性、熟悉的和弦进行、节奏活泼、令人兴奋、满足情绪、容易带入崇拜中或进入属灵境界,以流行风格写

Music) 。负责带领聚会的是崇拜组(Worship team):除了钢琴之外,也使用电子合成器、吉他、敲击乐器、鼓、铃鼓等。而且,除了领唱者之外,尚有两、三位伴唱者。

敬拜赞美诗歌的特征在于比较抒情,不拘泥于形式,不时表达人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多以「袮」和「我」取代「上帝」和「我们」,「我渴慕袮」、「求袮使我饥饿得饱足」,「我空虚但袮的爱永不止息」,「主!开我眼睛」,「主!我要见袮」,「我们高举双手」,「我们跳舞」,「我们颂扬」;我们可从中发现歌词比较鼓励以肢体动作来配合唱颂,也多以友好、主观性、主导性、肢体等隐喻性语言来表达,强调个人与神的会遇(personal encounter)是超越人理性上的了解。他们的歌词刻意使用形象化字眼,如「捆绑」与「自由」、「生命」与「死亡」、「爱情」、「力量」和「牺牲」,是为了激发敬拜者的情绪能伴随着敬拜的进行而自然起伏,以此来在敬拜中感受神的临场、促进人与神建立密切的关系。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敬拜赞美诗歌出版,如:Maranatha! Music,Integrity Music,Vineyard Music等等。

敬拜赞美的诗歌,多以清新可喜的风格表达,虽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接纳,但却带来崇拜学立场、神学立场、艺术价值等方面之争议。

结语

经过三期文章的分享,我们穿越了时空、窥探了基督教圣诗的历史源流、也浏览了圣诗如何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不晓得读者们的心灵,曾否在历史长廊中遭逢各个时代的基督徒?而我们唱颂圣诗的观念与心态有否被重整呢?

经此回顾后,笔者更深地体会到好的圣诗所具备的特质包含了能够述说有关神的事、传送福音真理、传承信徒相通的信仰故事等。一本编辑周全的诗集,我觉得那就是一本简要的教义与教会历史的教本,帮助我们去认识历代信徒对圣父、圣子、圣灵、圣徒与圣教会的信仰反思。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与不同地区的信徒,以他们各自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元素来创作诗歌,展现了多元风貌的敬拜形式与内涵。

圣诗是能促成彼此教导、互相劝戒以至心被恩感歌颂神的工具。我们当多用圣诗来达成保罗的吩咐,共勉之。

【本文所有诗歌来源:《世纪颂赞》,浸信会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在教会历史中有多次重要的会议,开会时各个教会的领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教会重要问题,他们周密思考,慎重发言,获致结论.教会历史中被称为第一次大会议的是教会初期时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是使徒们在耶路撒冷所召开的,主要是讨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类简史>这本书除了能提供圆圈外的未知,还给读者讲诉了已知的圆圈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n150401310 刘治廷 木材科学与工程(装备加工) <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全书不仅是站在某个民族(国家) 或者人 ...

    英国文学简史翻译译文1

    第一部分: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 第一章:英国的组成 1.大不列颠人(英国人) 在开始学习英国文学史之前,了解一下英国这个民族是很必要的.英国这个民族是一个混血族.早期居住在这个岛上的居民是凯尔特人的一个部落,我们现在称它为大不列颠人.大不列 ...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论中国哲学中的"名家"与"名教" [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哲学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影响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主要有两大"家"三大&q ...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答案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答案 1中国古代的青铜镜可以追溯到()年以前.1.0 分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四根说认为,万物是由()组成的.1.0 分 A. 火. ...

    一本有趣的书

    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是一本有趣的书,正像甘子钊院士撰写的推荐词所说,这本书会带给你"一次富于智慧.风趣幽默而又大开眼界的科学之旅". 甘院士的评语确实抓住了本书的闪光点,正是由于"风趣 ...

    第十章欧洲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第十章欧洲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最早由意大利发生,之后遍及全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Rendsmx)的原意为"古代文化的复兴"或& ...

    7067[科学发展简史]作业本答案

    宁波电大<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作业1 一.填空题: 1.恩格斯在1876年指出,人与(动物)之间根本区别在与劳动. 2.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后来逐渐变化,出现各种生物. 3.在大约6000-7000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