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对汉字态度虔诚 与汉字有血缘--中新网

如果在中国境内找一个最热爱汉字的省份,我说一定是山东。

山东人对汉字的热爱无与伦比,并有种种表现为证。在我印象中,传统上只要是带有汉字的东西,山东人一定不能坐到屁股底下,或者放到不洁净的地方。这是对汉字的一种态度,一种虔诚。北京的书法家们第一个赚钱的地方是山东,山东人满怀敬意地把一流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书法家,迎神般请到山东,然后送上大把钞票,留下那些飘散着淡淡墨香的字。

他们为什么对汉字这么有感情?

因为山东这个地方和汉字有血缘关系。

文字符号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聚集,是文化最集中的显现。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文字等同于文化,文化哲学就是符号哲学。它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一般说法,文字产生经过了结绳、刻划、图画、象征等阶段。古代文献典籍虽屡屡提及所谓“上古结绳而治”,但真正可以称之为“文字之母”的,应该是图画。图画来自线条,线条则来自于大自然。古人创制文字,应该是受了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的启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先民们发现,要想使传达的信息具体、简洁、准确,就必须把原来的图画尽量简化、规范、统一,于是文字就诞生了。

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在它之前,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8000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

中国现在已经发现的第一个陶文,在山东省莒县。

莒县有一处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陵阳河遗址,考古人员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个类似“炮弹”的大口尊,它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在尊灰色的腹部,刻画着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

这个符号,有专家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

看到这个图案,我就想起了泰山壮丽的日出,好像太阳是被无形的力量猛然推出云海的。那种跳动是一瞬间发生的,令人激动。它是不是也预示着汉字在一瞬间从文明之海里升起?瑞典人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一书中解释“山”字的来历时说:“(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其中一个字表示相同的太阳和一座有五个山尖的山上的云或者海,很像泰山拔地而起。根据古老的传说,太阳每天从泰山升起,然后开始在天上运行。因此泰山在新石器时期的太阳崇拜中扮演某种角色。”也就是说,这个图案和当时的“太阳崇拜”有关。

有学者考证:这些陶文只勾勒边缘,中间空虚,没有明显的笔画走向,写实性较强,符号性还很弱,确有明显的原始性。它刻画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形体接近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多数古文字学者认为它是文字,与后来的甲骨文有一定联系。

也许和这个神秘的字有关,莒县是山东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甚至有人把莒文化与齐鲁文化一起并列为山东三大文化。

有专家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包括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还不属于文字。多个符号成行排列,才具有文字的判断价值。邹平县丁公遗址出土的11个陶文符号,就具有这种判断价值了。

1991年,邹平县“丁公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1992年12月29日,山东省文物局和山东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出土于邹平县丁公村的刻字陶片,经国内著名考古与古文字专家鉴定,确认为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陶书。这一发现比以前所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早800年,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1400年提前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

丁公遗址出土了各类文物标本5000余件,其中1991年发现一件刻有11个文字的龙山文化陶片。

我从网上搜索到了这块残缺陶片的照片。陶片灰色,长约五六厘米,宽约3厘米多,上面刻着11个字,分5行排列。右起一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个字。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它恍如无主题音乐,在似与不似间,在朦朦胧胧间,平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心旌摇曳,情不自禁。

有专家找出了丁公陶文的排列规律:从右至左,自上而下,与后世的书写款式相合;从每个字的形体结构看,除了右二竖行上第一个字具有明显的动物形状之外,其余均不能确定。可以确信,丁公陶文并非图画。丁公陶文的结构布局排列有序,开后世汉字书写款式之先河。其形体结构,层次分明,完全符合文字结构的体式和规律。田昌五先生建议将丁公遗址出土的、由成组文字组成的陶文,称之为“陶书”,以与单个陶文相区别。

中国的文字为什么最早在山东出现?我心里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萦绕着。

因为在五六千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宗东夷人已率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齐鲁地区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东夷史前文化在当时居全国领先地位。灿烂而成熟的农业文明,催生了文字的诞生。

刘德增在《解读山东人》一书中说:“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再到商代文化,从几何形符号到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汉字起源、形成的几个关键点,已经确立起来。迄今为止,在华夏大地,能够确立这几个关键点的,只有山东一地。”

除了莒县陵阳河遗址和邹平丁公遗址,山东很多出土文物都说明了这一点。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挖掘的灰陶背壶上,发现了有用毛笔绘写的朱色符号。

济南附近的城子崖遗址也出土过陶文,原有九个字,古朴稚拙,有人释为“齐人网(获)六鱼一小黾”。对此,历史学者们津津乐道,在论文中引用者不少,但考古学者们往往很少提及。这陶文刻在陶瓮的内里残片上,显然也是在陶器破损之后才刻上去的,这和丁公陶文的情况近似。

考古发掘大量资料证明,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人就有了最原始的文字――图画文字,历史学家认为,“其中有的与甲骨文颇相似”,“与我国后来正式文字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这是没有疑问的”。

我想,这古老的汉字是否有利于农业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人与人和谐相处?两个美国传播学者在谈到中西文字区别时说:西方的符号――音节体系是拼音文字,比较容易学,也容易使用并发生变化,所以西方人有关注变革和发展的特点,而中国的单字――表意字体系是注音文字,需要掌握上千个符号才能阅读相对容易的文章,这看来和中国人需要稳固和怀念过去的深厚感情是相一致的。可以肯定,语言帮助维护了中国的历代王朝。

走在大街小巷,我常常觉得:山东人的面孔就像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稳固,坚实,憨厚,纯朴。因为“象形艺术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表征、艺术密码,体现着中华子孙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晓浩)

如果在中国境内找一个最热爱汉字的省份,我说一定是山东。

山东人对汉字的热爱无与伦比,并有种种表现为证。在我印象中,传统上只要是带有汉字的东西,山东人一定不能坐到屁股底下,或者放到不洁净的地方。这是对汉字的一种态度,一种虔诚。北京的书法家们第一个赚钱的地方是山东,山东人满怀敬意地把一流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书法家,迎神般请到山东,然后送上大把钞票,留下那些飘散着淡淡墨香的字。

他们为什么对汉字这么有感情?

因为山东这个地方和汉字有血缘关系。

文字符号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聚集,是文化最集中的显现。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文字等同于文化,文化哲学就是符号哲学。它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一般说法,文字产生经过了结绳、刻划、图画、象征等阶段。古代文献典籍虽屡屡提及所谓“上古结绳而治”,但真正可以称之为“文字之母”的,应该是图画。图画来自线条,线条则来自于大自然。古人创制文字,应该是受了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的启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先民们发现,要想使传达的信息具体、简洁、准确,就必须把原来的图画尽量简化、规范、统一,于是文字就诞生了。

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在它之前,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8000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

中国现在已经发现的第一个陶文,在山东省莒县。

莒县有一处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陵阳河遗址,考古人员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个类似“炮弹”的大口尊,它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在尊灰色的腹部,刻画着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

这个符号,有专家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

看到这个图案,我就想起了泰山壮丽的日出,好像太阳是被无形的力量猛然推出云海的。那种跳动是一瞬间发生的,令人激动。它是不是也预示着汉字在一瞬间从文明之海里升起?瑞典人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一书中解释“山”字的来历时说:“(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其中一个字表示相同的太阳和一座有五个山尖的山上的云或者海,很像泰山拔地而起。根据古老的传说,太阳每天从泰山升起,然后开始在天上运行。因此泰山在新石器时期的太阳崇拜中扮演某种角色。”也就是说,这个图案和当时的“太阳崇拜”有关。

有学者考证:这些陶文只勾勒边缘,中间空虚,没有明显的笔画走向,写实性较强,符号性还很弱,确有明显的原始性。它刻画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形体接近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多数古文字学者认为它是文字,与后来的甲骨文有一定联系。

也许和这个神秘的字有关,莒县是山东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甚至有人把莒文化与齐鲁文化一起并列为山东三大文化。

有专家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包括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还不属于文字。多个符号成行排列,才具有文字的判断价值。邹平县丁公遗址出土的11个陶文符号,就具有这种判断价值了。

1991年,邹平县“丁公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1992年12月29日,山东省文物局和山东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出土于邹平县丁公村的刻字陶片,经国内著名考古与古文字专家鉴定,确认为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陶书。这一发现比以前所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早800年,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1400年提前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

丁公遗址出土了各类文物标本5000余件,其中1991年发现一件刻有11个文字的龙山文化陶片。

我从网上搜索到了这块残缺陶片的照片。陶片灰色,长约五六厘米,宽约3厘米多,上面刻着11个字,分5行排列。右起一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个字。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它恍如无主题音乐,在似与不似间,在朦朦胧胧间,平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心旌摇曳,情不自禁。

有专家找出了丁公陶文的排列规律:从右至左,自上而下,与后世的书写款式相合;从每个字的形体结构看,除了右二竖行上第一个字具有明显的动物形状之外,其余均不能确定。可以确信,丁公陶文并非图画。丁公陶文的结构布局排列有序,开后世汉字书写款式之先河。其形体结构,层次分明,完全符合文字结构的体式和规律。田昌五先生建议将丁公遗址出土的、由成组文字组成的陶文,称之为“陶书”,以与单个陶文相区别。

中国的文字为什么最早在山东出现?我心里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萦绕着。

因为在五六千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宗东夷人已率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齐鲁地区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东夷史前文化在当时居全国领先地位。灿烂而成熟的农业文明,催生了文字的诞生。

刘德增在《解读山东人》一书中说:“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再到商代文化,从几何形符号到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汉字起源、形成的几个关键点,已经确立起来。迄今为止,在华夏大地,能够确立这几个关键点的,只有山东一地。”

除了莒县陵阳河遗址和邹平丁公遗址,山东很多出土文物都说明了这一点。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挖掘的灰陶背壶上,发现了有用毛笔绘写的朱色符号。

济南附近的城子崖遗址也出土过陶文,原有九个字,古朴稚拙,有人释为“齐人网(获)六鱼一小黾”。对此,历史学者们津津乐道,在论文中引用者不少,但考古学者们往往很少提及。这陶文刻在陶瓮的内里残片上,显然也是在陶器破损之后才刻上去的,这和丁公陶文的情况近似。

考古发掘大量资料证明,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人就有了最原始的文字――图画文字,历史学家认为,“其中有的与甲骨文颇相似”,“与我国后来正式文字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这是没有疑问的”。

我想,这古老的汉字是否有利于农业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人与人和谐相处?两个美国传播学者在谈到中西文字区别时说:西方的符号――音节体系是拼音文字,比较容易学,也容易使用并发生变化,所以西方人有关注变革和发展的特点,而中国的单字――表意字体系是注音文字,需要掌握上千个符号才能阅读相对容易的文章,这看来和中国人需要稳固和怀念过去的深厚感情是相一致的。可以肯定,语言帮助维护了中国的历代王朝。

走在大街小巷,我常常觉得:山东人的面孔就像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稳固,坚实,憨厚,纯朴。因为“象形艺术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表征、艺术密码,体现着中华子孙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晓浩)


    相关文章

    韩国的文字

    朝鲜韩国的文字是汉字的拼音!大家耐心仔细看完本帖全文,包你会跳起来大呼惊讶! ---韩国人不用汉字而使用韩文(汉字的拼音)结果闹出特大笑话,损失惨重,这是高丽棒棒忘记自己的祖先而招受天谴报应的结果.丫的,叫你不用汉字,非要用韩文(韩文即汉字 ...

    中国地理文化概述

    第一章 文化的结构与价值 探讨中国文化的分布规律 ● 区域文化特征及其形成背景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 ● 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地域转移 北京.济南.西安 ● 文化的扩散路线与融合过程 日本的服饰.桌椅 巴黎时装.可口可乐 一. 文化 ...

    史姓.史氏探源

    史姓探源 史中元 关键词:史氏.史姓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cf0c2b010140oi.html 姓,是表示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母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 姓氏,专指姓.姓是 ...

    撒拉族的家族组织与婚姻规制

    作者: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期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1)04-0005-08 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及新疆西部等地.青海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 ...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的规定和对策原则. 2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即包括物质产品, ...

    交汇与融合_中国文化概况_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2010年第 12期总第181期 教育实践 交汇与融合 ---<中国文化概况>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罗蕾 (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对外汉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中国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中 ...

    趣谈汉字与古代婚姻习俗

    趣谈汉字与远古婚姻习俗的关系 如今汉字的发展史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大体可以分为古文字史和今文字史,最早的汉字可以从三千多年前的的甲骨文算起,然后经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关于汉字的起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碶刻说,八卦说,结 ...

    初一上册 历史 期末复习要点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 发现的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距今的年代:约170万年 3. 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 4.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1. 发现的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 距今的 ...

    都庞岭 南方最具神奇色彩的山岭

    上甘棠村有1200多年历史,村名村址从未改变.这里是世界罕见的"双胞胎村",村内及附近地带平均100人中就有一对双胞胎. 鬼崽岭上散布和隐藏着上万尊表情诡异.造型奇特的石俑.古人认为:这些石俑是来自地府的"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