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劳动力转移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另外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从流向来看,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②

据资料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其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

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①我们发现,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同时,也对人口流动产生了影响。

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些数据收集整理的工作,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来获得。下面是我所借鉴的调查问卷分析法的过程和样本③:

(一)问卷设计、研究取样和统计说明 1.问卷设计 2.研究取样

表1 样本个体分布情况等(一)

表2 样本个体分布情况等(二)

(二)问卷调查数据的各种分析

以下侧重对变量做因素分析,对相关因素做回归分析(在需要时再做有关统计分析) 。 1.因素分析

表3 外出务工原因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4 务工素质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3) 迁移条件变量的分析

表5 迁移条件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4) 务工状况综合评价变量的分析

表6 务工状况综合评价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5) 对务工单位管理评价变量的分析

表7 对务工单位管理评价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6) 持续现地务工意向变量的分析

表8 持续现地务工意向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7) 变换务工单位变量的分析

表9 变换务工单位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2.回归分析

先对数据进行(Histograms with normal curve与P-P Plot)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数据呈渐正态和正态分布,峰度一般;散点的随机分布状况也尚理想,基本符合线性回归的统计假设条件。故我们运用相关因素对“外出务工原因”4个因素、“异地比较”和“不愿换工”因素以及“变换务工单位”5个因素分别作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如下11个回归方程(模型) ,并对各模型中因素间(即自变量与因变量) 的关系进行必要的阐述和解释。

表10 其他因素对“增长能力”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11 其他因素对“更好生活”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调查问卷分析之后,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此时我们用这些数据建模,并用科学、数学的手段来加以分析。

根据上文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本节的主要工作是对上节建立的11回归方程(模型) 按“外出流动”(大流动) 、“换地流动”(中流动) 和“换工流动”(小流动) 三个层次构建综合模型,进而再将这三个模型转换成一般的数学表达式;同时,给出模型的理论解释和本文的结语。 1.第一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外出流动”模型

“外出流动”模型{模型A ,模型B ,模型C ,模型D}

= a+a5求职能力+a8同事相处+a9身心健康+a10通讯条件+a11交通条件+a12迁移费用+a13异地比较+a14务工心情+a15收入满意+a16能力提高+a17艰辛务工+a18在职培训+a23政府关心+a26社会保障+a27管理粗苛+a28劳动强度+a29遭遇不公+a30多学技能+a31更好发展+a32其他因素 „„„„„„„„„„„„公式(A ) 式中a 为常数项,a i (-1≤a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2.第二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换地流动”模型

“换地流动”模型{模型E ,模型F}

= b+b1增长能力+b3增加收入+b4改变现状+b8同事相处+b9身心健康+b10通讯条件+b14务工心情+b15收入满意+b18在职培训+b19管理认同+b20公平管理+b21未克工薪+b23政府关

心+b25长留现地+b27管理粗苛+b28劳动强度+b30多学技能+b31更好发展+b32其他因素 „„„„„„„„„„„„„„„„„公式(B ) 式中b 为常数项,b i (-1≤b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3.第三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换工流动”模型

“换工流动”模型{模型G ,模型H ,模型K ,模型L ,模型M}

= c+c1增长能力+c2更好生活+c3增加收入+c4改变现状+c5求职能力+c6语言能力+c8同事相处+c9身心健康+c10通讯条件+c11交通条件+c13异地比较+c14务工心情+c15收入满意+c16能力提高+c17艰辛务工+c20公平管理+c21未克工薪+c22不愿换工+c23政府关心+c24环境和谐+c26社会保障+c32其他因素

„„„„„„„„„„„„„„„„„„„„„„„„„公式(C )

式中c 为常数项,c i (-1≤c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基于以上三个层次劳动力流动模型及所做的因素归类,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集合”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即:

Migration Model{“外出流动”模型,“换地流动”模型,“换工流动”模型}

= B+B1E+B2A+B3M+B4D+B5S+B6Life+B7Liaison+B8Others

„„„„„„„„„„„„„„„„„„„„„„„„„公式(D )

式中B 为常数项;B i (-1≤B i ≤1,i=1,2,„„8。)为回归系数;E ,A ,M ,D ,S ,Life 和Liaison 分别为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7个维度;Others 为其他未知因素。

最后,基于以上收集数据、分析建模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并得出结论: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产物。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先集中流向城市(城镇) 的边缘部门,继而分流至较发达地区城乡的特点,从人力资源低成本配置优势和人口集聚角度揭示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一个规律。中国各级政府是“强势”政府,具有很大的增进或抑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能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宏观与微观二个层面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交互作用并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和(相对于流动的) 稳定;而目前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领域的主体是各类民营企业,大量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准有待提高的企业经营者一直面对并将继续面对“数以亿计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④”进行雇用决策,半斤对八两的非合作博弈曾使局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无法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均衡,较长时期内可能还会使“在职寻访”活动处在较高的水平上(或曰“换地流动”与“换工流动”的流量、流速居高不下) 。胡鞍钢⑤估计,中国目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迁移,“还将延续到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需要对不断变化中的劳动力流动持续进行观察与研究。

针对上述特征和状态,相对于以往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我们经推演得到的Migration Model⑥,在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促进稳定就业的几个维度上有了扩展。一是社会(公共) 管理维度,涉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和社会保障三个因素;二是企业管理维度,涉及管理制度与方式、工作条件、就业歧视等因素;三是个体能力特征维度,比前人增加了几个心理和品格方面的因素;四是离乡流动动因维度,将外出务工的目标多元化,而未局限于经济性的思维;五是从中国农村城(镇) 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现实出发(在我们抽取的1702个个体样本中,1201个个体所在企业驻地为经济发达的乡镇与村,92个个体所在企业驻地为城

市的郊区) ,我们在模型中导入了引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异地比较”因素。因为,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尤其是青年人迁移问题需要通过促进城市中心之外的就业机会的增加来解决⑦。

参考资料:

[1]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2010

[2]陈良彪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及经济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2

[3]梁雄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三个层次和一个模型——基于1702个个体调查数据的研究》论文,2005-06

[4]林毅夫,《目前的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国情》 ,[N].经济参考报,2004-12-23 [5]胡鞍钢,《中国存在“四农”问题,农民工问题是核心》,[J].经济研究资料,2005 [6][英]A•P •瑟尔沃,《增长与发展(第六版) 》,[M]. 郭熙保译,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改革”课题组,《我国体制转型时

期“农村病”及其治理》,[J].经济研究(光盘),1995(4)。

*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劳动力转移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另外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从流向来看,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②

据资料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其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

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①我们发现,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同时,也对人口流动产生了影响。

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些数据收集整理的工作,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来获得。下面是我所借鉴的调查问卷分析法的过程和样本③:

(一)问卷设计、研究取样和统计说明 1.问卷设计 2.研究取样

表1 样本个体分布情况等(一)

表2 样本个体分布情况等(二)

(二)问卷调查数据的各种分析

以下侧重对变量做因素分析,对相关因素做回归分析(在需要时再做有关统计分析) 。 1.因素分析

表3 外出务工原因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4 务工素质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3) 迁移条件变量的分析

表5 迁移条件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4) 务工状况综合评价变量的分析

表6 务工状况综合评价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5) 对务工单位管理评价变量的分析

表7 对务工单位管理评价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6) 持续现地务工意向变量的分析

表8 持续现地务工意向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7) 变换务工单位变量的分析

表9 变换务工单位变量的因素分析及变量间一致性分析结果

2.回归分析

先对数据进行(Histograms with normal curve与P-P Plot)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数据呈渐正态和正态分布,峰度一般;散点的随机分布状况也尚理想,基本符合线性回归的统计假设条件。故我们运用相关因素对“外出务工原因”4个因素、“异地比较”和“不愿换工”因素以及“变换务工单位”5个因素分别作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如下11个回归方程(模型) ,并对各模型中因素间(即自变量与因变量) 的关系进行必要的阐述和解释。

表10 其他因素对“增长能力”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11 其他因素对“更好生活”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调查问卷分析之后,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此时我们用这些数据建模,并用科学、数学的手段来加以分析。

根据上文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本节的主要工作是对上节建立的11回归方程(模型) 按“外出流动”(大流动) 、“换地流动”(中流动) 和“换工流动”(小流动) 三个层次构建综合模型,进而再将这三个模型转换成一般的数学表达式;同时,给出模型的理论解释和本文的结语。 1.第一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外出流动”模型

“外出流动”模型{模型A ,模型B ,模型C ,模型D}

= a+a5求职能力+a8同事相处+a9身心健康+a10通讯条件+a11交通条件+a12迁移费用+a13异地比较+a14务工心情+a15收入满意+a16能力提高+a17艰辛务工+a18在职培训+a23政府关心+a26社会保障+a27管理粗苛+a28劳动强度+a29遭遇不公+a30多学技能+a31更好发展+a32其他因素 „„„„„„„„„„„„公式(A ) 式中a 为常数项,a i (-1≤a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2.第二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换地流动”模型

“换地流动”模型{模型E ,模型F}

= b+b1增长能力+b3增加收入+b4改变现状+b8同事相处+b9身心健康+b10通讯条件+b14务工心情+b15收入满意+b18在职培训+b19管理认同+b20公平管理+b21未克工薪+b23政府关

心+b25长留现地+b27管理粗苛+b28劳动强度+b30多学技能+b31更好发展+b32其他因素 „„„„„„„„„„„„„„„„„公式(B ) 式中b 为常数项,b i (-1≤b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3.第三层次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换工流动”模型

“换工流动”模型{模型G ,模型H ,模型K ,模型L ,模型M}

= c+c1增长能力+c2更好生活+c3增加收入+c4改变现状+c5求职能力+c6语言能力+c8同事相处+c9身心健康+c10通讯条件+c11交通条件+c13异地比较+c14务工心情+c15收入满意+c16能力提高+c17艰辛务工+c20公平管理+c21未克工薪+c22不愿换工+c23政府关心+c24环境和谐+c26社会保障+c32其他因素

„„„„„„„„„„„„„„„„„„„„„„„„„公式(C )

式中c 为常数项,c i (-1≤c i ≤1,i=1,2,„„32。)为回归系数。

基于以上三个层次劳动力流动模型及所做的因素归类,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集合”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即:

Migration Model{“外出流动”模型,“换地流动”模型,“换工流动”模型}

= B+B1E+B2A+B3M+B4D+B5S+B6Life+B7Liaison+B8Others

„„„„„„„„„„„„„„„„„„„„„„„„„公式(D )

式中B 为常数项;B i (-1≤B i ≤1,i=1,2,„„8。)为回归系数;E ,A ,M ,D ,S ,Life 和Liaison 分别为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7个维度;Others 为其他未知因素。

最后,基于以上收集数据、分析建模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并得出结论: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产物。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先集中流向城市(城镇) 的边缘部门,继而分流至较发达地区城乡的特点,从人力资源低成本配置优势和人口集聚角度揭示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一个规律。中国各级政府是“强势”政府,具有很大的增进或抑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能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宏观与微观二个层面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交互作用并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和(相对于流动的) 稳定;而目前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领域的主体是各类民营企业,大量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准有待提高的企业经营者一直面对并将继续面对“数以亿计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④”进行雇用决策,半斤对八两的非合作博弈曾使局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无法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均衡,较长时期内可能还会使“在职寻访”活动处在较高的水平上(或曰“换地流动”与“换工流动”的流量、流速居高不下) 。胡鞍钢⑤估计,中国目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迁移,“还将延续到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需要对不断变化中的劳动力流动持续进行观察与研究。

针对上述特征和状态,相对于以往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我们经推演得到的Migration Model⑥,在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促进稳定就业的几个维度上有了扩展。一是社会(公共) 管理维度,涉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和社会保障三个因素;二是企业管理维度,涉及管理制度与方式、工作条件、就业歧视等因素;三是个体能力特征维度,比前人增加了几个心理和品格方面的因素;四是离乡流动动因维度,将外出务工的目标多元化,而未局限于经济性的思维;五是从中国农村城(镇) 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现实出发(在我们抽取的1702个个体样本中,1201个个体所在企业驻地为经济发达的乡镇与村,92个个体所在企业驻地为城

市的郊区) ,我们在模型中导入了引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异地比较”因素。因为,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尤其是青年人迁移问题需要通过促进城市中心之外的就业机会的增加来解决⑦。

参考资料:

[1]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2010

[2]陈良彪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及经济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2

[3]梁雄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三个层次和一个模型——基于1702个个体调查数据的研究》论文,2005-06

[4]林毅夫,《目前的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国情》 ,[N].经济参考报,2004-12-23 [5]胡鞍钢,《中国存在“四农”问题,农民工问题是核心》,[J].经济研究资料,2005 [6][英]A•P •瑟尔沃,《增长与发展(第六版) 》,[M]. 郭熙保译,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改革”课题组,《我国体制转型时

期“农村病”及其治理》,[J].经济研究(光盘),1995(4)。

*


    相关文章

    农民工创业相关书籍

    [1]张秋锦,等,农本论一当代中国农民问题思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杨群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南都 [4]邓明忠,刘沛明 ...

    关于我国_刘易斯转折点_研究的述评

    2010年第4期第31 卷 关于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研究的述评 周 健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 摘要:以蔡昉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的论断,其引发了众多国内学者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XXXX大学 毕 业 论 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XX市为例 系 别: 专 学业生名姓称: 名: XXXX XXXXXXXX XXX XXXXXXXX XXX老师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XXXX 年 XX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分析_基于托达罗模型与刘易斯模型

    2008年3月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0卷第1期 Journalof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March,2008 Vol120 No.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对策 20117381 2011级农经2班 胡家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可避免的在向城市转移,这在我国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 ...

    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

    摘 要:2015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师考试-考试大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考试大   [爱学习,爱考试大]   2007年12月4日 城乡一体化必须抓住要领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应当在保留城镇与乡村的前提下推进,真正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就是说,既要保留城市与农 ...

    论经济发展中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论经济发展中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 口卢现祥 摘要:经济发展中稍度因素与非幸l度因素的作用必须联系经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制度决定论与技术决定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成立,任何理论的绝对化都有可能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引 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土地问题是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而如今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变迁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