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病科应知应会

中医脑病科应知应会

一、常见病症临床诊疗及相关中医病证

(一)急性脑血管病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1. 诊断标准:

TIA 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等,发作通常数秒钟或1分钟,24小时内(多数1小时内)完全恢复。

2. 鉴别诊断:与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心源性脑缺血发作(Adams Stokes综合征)、偏头痛鉴别。

3. 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预防复发和保护脑功能。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或血栓)形成>90%且反复发作有症状者,可选择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血栓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2)预防性药物治疗

①.血小板凝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②.抗凝治疗:对频繁发作的TIA (颈内A 系统)可起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如华法林,或使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 ③.扩血管药物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氟桂嗪。

④.脑保护剂 可酌情应用。

4. TIA可见于中医的中风、眩晕、厥证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B. 脑梗塞

1. 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要点:①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病史;②常有TIA 中风病史;③突然起病(脑栓塞几秒或几分钟,脑血栓几小时),出现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神经症状和体征可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④脑部CT 、MRI 检查可显示梗死部位和范围,并可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腔隙性梗死诊断需依椐CT 或MRI 检查。

进一步要明确脑梗死的病因,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心脏血管检查。年龄大、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者,可考虑脑血栓。有栓子来源时,多考虑脑栓塞。腔隙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血压史。

2. 鉴别诊断:可与其他脑卒中及颅内占位病变鉴别。

3.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目的是维持生命功能及处理并发症。应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如血压≥200/120mmHg者给予温和降压;血糖>10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选用20%甘露醇、呋塞米或白蛋白脱水降低颅内压。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各种类型的感染。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4.5小时内, 无

溶栓禁忌症者, 推荐静脉内溶栓,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不能进行溶栓治疗者,在排除脑出血性疾病的前提下,应尽快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如房颤、其他有高危再栓塞危险的心源性病因、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者,可权衡利弊酌情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3)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是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唯一证实临床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建议尽可能发病后越早使用。

(4)康复治疗:包括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复发、控制危险因素、针灸、理疗等方面。

4. 脑梗塞可见于中医的中风、眩晕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C. 脑出血

1. 诊断标准: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①多数为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②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病程发展迅速;③CT 检查可见脑内高密度区。

2. 鉴别诊断:本病与脑梗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见表47–1。昏迷患者缺乏脑局灶症状应与糖尿病、低血糖、药物中毒引起的昏迷鉴别。鉴别主要依据原发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头颅CT 检查。

3.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①.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有条件送重症监护病房,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变化。确保气道通畅,重症者予以辅助呼吸或气管内插管,对昏迷患者及时将口鼻咽分泌物吸出。建立静脉通道,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输液过快、过多。注意纠正高血糖和高热。有昏迷禁食3天后应酌情鼻饲营养。加强护理,防止泌尿道感染,肺炎和褥疮等。 ②.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适当控制液体输入,抬高床头(20°~30°),吸氧并控制躁动、疼痛;依病情选择脱水剂如20%甘露醇、呋塞米、10%复方甘油或使用白蛋白。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激素。 ③.控制血压:血压显著升高时,可能诱发再出血,加重脑水肿,应将血压稳定在150~160/90~100mmHg 之内。

④.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注意预防肺部、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中枢性高热应予物理降温治疗。

(2)外科治疗

脑出血后出现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并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可外科清除血肿,制止出血是降低颅高压,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死亡率高的小脑出血和大的外侧型血肿。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锥孔穿刺血肿抽吸、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

4. 脑出血可见于中医的中风、头痛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诊断标准:

①突然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出血,尤其是玻璃体膜下出血;②CT 可显示脑基底部脑池,脑沟及外侧裂的高密度影,脑脊液均匀血性;③有条件可分别选择DSA 、MRA 、CTA 等脑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因。

2. 鉴别诊断:应与急性脑膜炎鉴别。

3.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应用镇痛、镇静、镇咳、镇吐药物。

(2)降低颅压:对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可选用甘露醇、呋塞米、复方甘油等。因颅内血肿而病情加重者可采用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

(3)防治再出血:

① 调控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起病前水平,避免突然将血压降得太低。

② 抗纤溶药物:可以延迟动脉瘤破裂后凝血块的溶解,有利于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再出血率。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

(4)防治脑血管痉挛:

①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避免过度脱水。

② 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常用尼莫地平、尼莫通。

(4)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病灶,防止再出血。应在起病早期24~72小时依病情选择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动脉瘤可选择瘤颈夹闭术或弹簧线圈栓塞术,脑血管畸形可选择全切术等。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于中医的头痛、中风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二)帕金森病(PD )

1. 诊断标准:

① 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

② 四项主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中必备运动迟缓一项,其余三项至少具备其中之一;

③ 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④ 无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体位性低血压、锥体系损害和肌萎缩等。

2. 鉴别诊断: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和帕金森叠加综合症(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鉴别。

3.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剂量滴定”、“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原则;用药剂量应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治疗既应遵循一般原则,又应强调个体化特点。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① 早期PD 治疗(Hoehn & YahrⅠ-Ⅱ级)

疾病早期若病情未对患者造成心理或生理影响,应鼓励患者坚持工作,参与社会活动和医学体疗,可适当暂缓西药应用。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应开始症状性治疗,根据个体化原则选

用金刚烷胺和(或) 抗胆碱能药、复方左旋多巴及DR 激动剂。 ② 中期PD 治疗(Hoehn & Yahr Ⅲ级)

若在早期阶段首选DR 激动剂或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治疗的患者,发展至中期阶段时,则症状改善往往已不明显,此时应添加复方左旋多巴治疗; 若在早期阶段首选低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往往也不显著了,此时应适当加大剂量或添加DR 激动剂、司来吉兰或金刚烷胺,或COMT 抑制剂。

③ 晚期PD 治疗(Hoehn & Yahr Ⅳ-Ⅴ级)

晚期PD 患者的治疗,一方面继续力求改善运动症状,另一方面处理一些可能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症状。主要是症状波动的治疗。症状波动包括剂末现象、延迟“开”或无“开”反应、不可预测的“关期”发作。其处理原则为:在复方左旋多巴应用的同时,首选增加半衰期长的DR 激动剂,或增加对纹状体产生持续性DA 能刺激(CDS)的COMT 抑制剂,或增加MAO B抑制剂。

(2)康复与心理治疗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支持、饮食、营养和康复锻炼等辅助治疗措施。

4. 帕金森病可见于中医颤证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二、脑病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及外治疗法

中风患者根据存在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不同,可采用体灸、头针、耳穴等治疗。

三、基本技能要求

1. 神经系统专科体格检查:

(1)12对颅神经检查

(2)肢体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深浅感觉检查,腱反射和腹壁反射检查,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检查。

2. 神经系统影像学:头颅CT 、MRI 读片

3. 腰穿的操作技能

中医脑病科应知应会

一、常见病症临床诊疗及相关中医病证

(一)急性脑血管病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1. 诊断标准:

TIA 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等,发作通常数秒钟或1分钟,24小时内(多数1小时内)完全恢复。

2. 鉴别诊断:与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心源性脑缺血发作(Adams Stokes综合征)、偏头痛鉴别。

3. 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预防复发和保护脑功能。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或血栓)形成>90%且反复发作有症状者,可选择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血栓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2)预防性药物治疗

①.血小板凝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②.抗凝治疗:对频繁发作的TIA (颈内A 系统)可起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如华法林,或使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 ③.扩血管药物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氟桂嗪。

④.脑保护剂 可酌情应用。

4. TIA可见于中医的中风、眩晕、厥证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B. 脑梗塞

1. 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要点:①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病史;②常有TIA 中风病史;③突然起病(脑栓塞几秒或几分钟,脑血栓几小时),出现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神经症状和体征可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④脑部CT 、MRI 检查可显示梗死部位和范围,并可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腔隙性梗死诊断需依椐CT 或MRI 检查。

进一步要明确脑梗死的病因,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心脏血管检查。年龄大、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者,可考虑脑血栓。有栓子来源时,多考虑脑栓塞。腔隙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血压史。

2. 鉴别诊断:可与其他脑卒中及颅内占位病变鉴别。

3.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目的是维持生命功能及处理并发症。应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如血压≥200/120mmHg者给予温和降压;血糖>10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选用20%甘露醇、呋塞米或白蛋白脱水降低颅内压。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各种类型的感染。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4.5小时内, 无

溶栓禁忌症者, 推荐静脉内溶栓,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不能进行溶栓治疗者,在排除脑出血性疾病的前提下,应尽快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如房颤、其他有高危再栓塞危险的心源性病因、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者,可权衡利弊酌情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3)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是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唯一证实临床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建议尽可能发病后越早使用。

(4)康复治疗:包括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复发、控制危险因素、针灸、理疗等方面。

4. 脑梗塞可见于中医的中风、眩晕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C. 脑出血

1. 诊断标准: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①多数为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②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病程发展迅速;③CT 检查可见脑内高密度区。

2. 鉴别诊断:本病与脑梗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见表47–1。昏迷患者缺乏脑局灶症状应与糖尿病、低血糖、药物中毒引起的昏迷鉴别。鉴别主要依据原发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头颅CT 检查。

3.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①.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有条件送重症监护病房,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变化。确保气道通畅,重症者予以辅助呼吸或气管内插管,对昏迷患者及时将口鼻咽分泌物吸出。建立静脉通道,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输液过快、过多。注意纠正高血糖和高热。有昏迷禁食3天后应酌情鼻饲营养。加强护理,防止泌尿道感染,肺炎和褥疮等。 ②.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适当控制液体输入,抬高床头(20°~30°),吸氧并控制躁动、疼痛;依病情选择脱水剂如20%甘露醇、呋塞米、10%复方甘油或使用白蛋白。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激素。 ③.控制血压:血压显著升高时,可能诱发再出血,加重脑水肿,应将血压稳定在150~160/90~100mmHg 之内。

④.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注意预防肺部、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中枢性高热应予物理降温治疗。

(2)外科治疗

脑出血后出现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并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可外科清除血肿,制止出血是降低颅高压,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死亡率高的小脑出血和大的外侧型血肿。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锥孔穿刺血肿抽吸、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

4. 脑出血可见于中医的中风、头痛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诊断标准:

①突然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出血,尤其是玻璃体膜下出血;②CT 可显示脑基底部脑池,脑沟及外侧裂的高密度影,脑脊液均匀血性;③有条件可分别选择DSA 、MRA 、CTA 等脑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因。

2. 鉴别诊断:应与急性脑膜炎鉴别。

3.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应用镇痛、镇静、镇咳、镇吐药物。

(2)降低颅压:对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可选用甘露醇、呋塞米、复方甘油等。因颅内血肿而病情加重者可采用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

(3)防治再出血:

① 调控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起病前水平,避免突然将血压降得太低。

② 抗纤溶药物:可以延迟动脉瘤破裂后凝血块的溶解,有利于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再出血率。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

(4)防治脑血管痉挛:

①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避免过度脱水。

② 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常用尼莫地平、尼莫通。

(4)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病灶,防止再出血。应在起病早期24~72小时依病情选择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动脉瘤可选择瘤颈夹闭术或弹簧线圈栓塞术,脑血管畸形可选择全切术等。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于中医的头痛、中风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二)帕金森病(PD )

1. 诊断标准:

① 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

② 四项主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中必备运动迟缓一项,其余三项至少具备其中之一;

③ 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④ 无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体位性低血压、锥体系损害和肌萎缩等。

2. 鉴别诊断: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和帕金森叠加综合症(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鉴别。

3.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剂量滴定”、“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原则;用药剂量应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治疗既应遵循一般原则,又应强调个体化特点。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① 早期PD 治疗(Hoehn & YahrⅠ-Ⅱ级)

疾病早期若病情未对患者造成心理或生理影响,应鼓励患者坚持工作,参与社会活动和医学体疗,可适当暂缓西药应用。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应开始症状性治疗,根据个体化原则选

用金刚烷胺和(或) 抗胆碱能药、复方左旋多巴及DR 激动剂。 ② 中期PD 治疗(Hoehn & Yahr Ⅲ级)

若在早期阶段首选DR 激动剂或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治疗的患者,发展至中期阶段时,则症状改善往往已不明显,此时应添加复方左旋多巴治疗; 若在早期阶段首选低剂量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往往也不显著了,此时应适当加大剂量或添加DR 激动剂、司来吉兰或金刚烷胺,或COMT 抑制剂。

③ 晚期PD 治疗(Hoehn & Yahr Ⅳ-Ⅴ级)

晚期PD 患者的治疗,一方面继续力求改善运动症状,另一方面处理一些可能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症状。主要是症状波动的治疗。症状波动包括剂末现象、延迟“开”或无“开”反应、不可预测的“关期”发作。其处理原则为:在复方左旋多巴应用的同时,首选增加半衰期长的DR 激动剂,或增加对纹状体产生持续性DA 能刺激(CDS)的COMT 抑制剂,或增加MAO B抑制剂。

(2)康复与心理治疗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支持、饮食、营养和康复锻炼等辅助治疗措施。

4. 帕金森病可见于中医颤证范畴(具体内容见《中医内科学》相关章节)。

二、脑病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及外治疗法

中风患者根据存在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不同,可采用体灸、头针、耳穴等治疗。

三、基本技能要求

1. 神经系统专科体格检查:

(1)12对颅神经检查

(2)肢体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深浅感觉检查,腱反射和腹壁反射检查,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检查。

2. 神经系统影像学:头颅CT 、MRI 读片

3. 腰穿的操作技能


    相关文章

    2016年01月份护理质控小结

    2016年01月份护理质控小结 各科室: 本月护理部对全院各科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现将01月份质控检查总结如下: 一.质控完成情况: 各科室中医护理.分级护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质量,能按要求进行管理,质量合格,合格率达标.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 ...

    肝性脑病的诱因分析

    肝性脑病的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 姓名:xxx 邮编: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性脑病的诱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进行分级并分析可能的诱因,并根据诱因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肝性脑病诱 ...

    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技术水平 急诊科:诊治各种急性出血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严重喘息.呼吸困难者.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泌尿道疾病.急性尿闭.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各种原因所致休克者.癫 ...

    妊娠剧吐并发韦尼克脑病

    1 例妊娠剧吐致韦尼克脑病的护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何根娣 韦尼克脑病(wernicke 脑病)又称wernicke-korsakor 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脑病 [1] 是妊娠剧吐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经治疗好转出院.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论文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首次用纳络酮注射剂0.4-0.8mg ,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推注,继而给予纳络 ...

    植物人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植物人(vegetative being)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又称植质状态.不可逆昏迷.植物人 ...

    肝病的八字特征

    肝病的八字特征 肝主厥阴经.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体器官司,它参与体内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和免疫等过程.肝藏血,精化血液,肝脏的门静脉收集自腹腔内脏流来的血液,内含从胃肠道中吸收的丰室的营养物质,它们将在肝内被加工.贮存或转化. ...

    康复治疗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康复治疗毕业论文选题(148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中医医院实习报告

    中医医院实习报告 在日照见习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对中西医学、医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加的的勇敢和负责任。我是七月份回到临沂的,很亲切,毕竟是家乡……。   临沂市中医医院是目前山东省市地级规模最大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