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国家新安全观的发展

课件:国家利益。利益关系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影响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的最根本要素。

(三)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并继续进行深刻的调整。大国关系的调整与

改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 1.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

• 2.探索与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或建设性关系

• 3.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关系

苏联东欧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外交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充实,中国外交日趋成熟。

●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外交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领导人有关外交的新理念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

崭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80年代初进行了重大调整。这次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1.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形势

 2.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 4.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5.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 1.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 中美关系

 中欧关系

 2.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发展

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双方的友好合作

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 中俄关系

 中日关系

 中国与东盟关系

 中蒙关系

 中越关系

 中印关系

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改善和发展了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同其

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不搞输出革命,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不断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中国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 4.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逐步创造和具备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主客观条

件,从而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多边外交局面。

5.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 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结构,它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

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国际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参见阎学通:《中

国国家利益分析》,10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 中国的国家利益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

和文化利益。

 .中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的经济利益要求创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并在国际贸易、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国际旅游、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等方面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 2.中国的安全利益

从战略安全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来实现中国现阶段的最高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

 3.中国的政治利益

国际政治斗争主要表现为主权之争,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国最主要的政治利益。

 4.中国的文化利益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文化利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道德观念;恢复尊重知识的传统;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意义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外交理论和思想。它由时代观、外交定

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四个部分组成,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着中国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

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

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是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对于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特征以及制定正确的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起到了重大作用。

2.实事求是确定自身的地位

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自身的定位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国力和

实际地位。

 (1)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正确判断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坐标和国际格局中的位置

       4.外交政策和策略 (1)不与大国结盟和建立战略关系。 (2)探索新时期解决国内外争端的新途径。 (3)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来决定国与 国之间的关系。 (4)建立国际新秩序。 (5)”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的28子方针。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网上的:

课件:国家利益。利益关系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影响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的最根本要素。

(三)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并继续进行深刻的调整。大国关系的调整与

改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 1.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

• 2.探索与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或建设性关系

• 3.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关系

苏联东欧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外交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充实,中国外交日趋成熟。

●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外交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领导人有关外交的新理念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

崭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80年代初进行了重大调整。这次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1.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形势

 2.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 4.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5.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 1.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 中美关系

 中欧关系

 2.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发展

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双方的友好合作

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 中俄关系

 中日关系

 中国与东盟关系

 中蒙关系

 中越关系

 中印关系

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改善和发展了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同其

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不搞输出革命,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不断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中国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 4.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逐步创造和具备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主客观条

件,从而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多边外交局面。

5.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 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结构,它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

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国际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参见阎学通:《中

国国家利益分析》,10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 中国的国家利益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

和文化利益。

 .中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的经济利益要求创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并在国际贸易、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国际旅游、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等方面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 2.中国的安全利益

从战略安全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来实现中国现阶段的最高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

 3.中国的政治利益

国际政治斗争主要表现为主权之争,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国最主要的政治利益。

 4.中国的文化利益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文化利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道德观念;恢复尊重知识的传统;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意义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外交理论和思想。它由时代观、外交定

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四个部分组成,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着中国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

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

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是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对于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特征以及制定正确的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起到了重大作用。

2.实事求是确定自身的地位

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自身的定位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国力和

实际地位。

 (1)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正确判断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坐标和国际格局中的位置

       4.外交政策和策略 (1)不与大国结盟和建立战略关系。 (2)探索新时期解决国内外争端的新途径。 (3)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来决定国与 国之间的关系。 (4)建立国际新秩序。 (5)”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的28子方针。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网上的:


    相关文章

    冷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展变化

    冷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展变化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同西方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作为进行冷战的军事--政治工具,北约充当了维护西方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支柱.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试图转换角 ...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徐蓝 牛大勇 载<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论著选载157 一 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1980-1991)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美正式建交以及 ...

    重建国际新秩序

    作者:李庆余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1995年11期 一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外交的理想与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威尔逊总统提出"14点纲领",构想了代替殖民统治旧秩序的国际新秩序.威尔逊的新秩序思想有三个 ...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

    作者:何方 现代国际关系 1995年12期 关于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拟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际安全形势的时代背景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 ...

    国际安全形势

    论文标题: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 论文作者 何方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1968,论文页数 2-6页1995年1995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142650571/ ( ...

    地 缘 经 济 学

    地 缘 经 济 学 Geo-Economics 一.地缘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一).地缘经济学产生的国际背景 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 (二).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先驱--经济/生态政治学 经济/生态政治学的英文是eco-p ...

    冷战以来的雅尔塔体系

    试述冷战以来的雅尔塔体系 摘要: 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新体系.该体系自成立以来,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和世界政治地图的新变化而不断发展.冷战的结束,并不代表雅尔塔体系的崩溃.在雅尔塔体系内,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中美关系的特点与实质

    作者:刘德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几起几落,一直未能进入一个顺畅发展的轨道.两国关系的挫折和倒退使许多善良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感到困 ...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钟摆交替

    作者:杨鸿玺 太平洋学报 2010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0)04-0028-13 一."超越遏制"战略和孤立主义思潮 1.1 老布什政府具有过渡特征的&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