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危机干预的策略

  危机事件:某班A同学突发性自然死亡   事件经过:某月11日上午体育课,部分学生在踢足球,其中A同学自己在捡球过程中突然倒地,师生迅速合作开展多方抢救工作,后经120送往医院证实死亡,属突发性自然死亡事故。当时班上男生目睹整个抢救过程。同班学生得知结果后,对事件的无能为力感到自责,情绪陷入悲伤状态。   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发事件和遭遇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运用现有的资源和惯常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危机事件的特征包括突如其来、危及生命和无能为力感。它对个体特别是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身心尚未健全的高中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此次事件,符合了危机事件的三大特征,班上学生出现强烈的危机反应,如反复出现侵入性画面、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失眠等,其他班级学生也相继出现惊吓、恐惧现象。以上均属于非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   以下是A同学事件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如图所示)   一级预警(全面预防):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防御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可能的危机。准备事件经过的客观陈述书,公开、透明、真实地通报A同学的信息,以免引起激动情绪。通过主题班会,发放“爱身体”(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珍爱生命”的宣传资料,缓解校园师生人心惶惶的状态。   二级预警(针对性预防):以通过预测或其他方式了解到的容易产生危机的学生为对象,对部分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可通过团体训练或小组辅导的方式,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A同学事件上,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此案例中,一些同班的男生无法接受,表现出气愤情绪,危机干预时要提醒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不要发生正面冲突等,向他们提供表达愤怒的建设性方法,如运动等。   三级预警(重点预防):班级、年级、学生处等部门密切联系,以与A同学日常学习和生活有亲近接触的、曾遭受重大打击或变故的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主动的个别辅导为主,避免这些学生出现更为严重的危机行为。对这类学生实现重点预防,预防工作必须要在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长期追踪、总结经验,完善高中学校危机干预系统。   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教师迅速了解具体情况,分析不同个体对A同学突发事件的反应,借鉴相关危机干预理论和知识,结合学校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方法。此次主要运用的危机干预方法有:   ①心理急救   操作者:各班主任、任科老师、年级主任   校方高度重视危机干预方法的运用及操作,于11日下午学校领导、心理教师和A同学的班主任召开了会议,针对当中的心理晤谈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深入了解和修改,并决定对紧急干预期间各年级全体教师介入的心理援助提供专业意见和辅导。12日上午召开年级全体教师会议,由心理教师分析目前学生状况、可能出现的危机反应,提出心理援助时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突出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全体教师回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培训教师了解心理高危标准,帮助他们识别高危学生,及时转介到校园心理咨询机构。   紧急心理援助的注意事项:   阶段一(危机事件刚发生)   此阶段不要强迫学生回忆或说话;不要粗暴地“干预”学生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不要对学生所经历的事情充满好奇(容易产生二级伤害)   a.如一位亲人给与实际的支持(如生活的照顾)   b.倾听、关注——传达你在乎学生的温情,给与情感的抚慰;(如轻喊其名字,“你冷不冷啊,中午吃什么了”,让其体会到你的到来是安全的)   c.身体语言特别重要 (如慈祥的目光、握手、用力抓住肩膀;对于个别学生不能接受触碰的,千万不要强迫。)   阶段二(一周或两周后)   a.如同一个心理咨询师,客观叙述(包括细节及伤痛),从现在角度再去叙述危机事件,释疑解惑。   b.实际协助,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   c.联系支持。帮助寻找心理支持的来源,包括家长、朋友的帮助资源等等建立联系。   ②心理晤谈(CISD)   心理晤谈是一种系统的、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   操作者:心理教师   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现场学生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情感上)消化创伤体验。   时限:A同学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   人员和时间:事件中涉及的现场师生都必须参加;每10人为一组,每次大约1小时。   过程环节:相互介绍——描述事实——分享感受和反应——资料辅导——回到生活   心理晤谈尾声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帮助A同学实现未完成的愿望,化悲愤为力量。   通过与班主任的密切联系,于12日下午,心理教师针对案例的亲历者和目击者等紧急干预人群开展了相应的心理晤谈(CDIS)。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哀痛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学习情绪调节的技术,并引导学生从丧失中寻找意义,为开始新的生活作准备,整个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   ③松弛技术   教会所有被干预者一种放松技术: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如做想像放松法,从深呼吸、放松身体开始,进入静静的想象中——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如草原、海滨或森林中学习。   ④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团体情景下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影响,为成员提供心理援助的辅导方式。由于A同学平时为人亲切、性格开朗,与班级同学的关系甚密,对于A同学的突发性自然死亡,班级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哀伤情绪及行为反应。13日下午,在校园一角安静的空旷处,由心理老师、A同学所在班级全体成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举行一次户外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本次辅导通过告别仪式促进学生以健康的方式将情感从A同学身上转移,帮助学生摆脱对A同学的心理依赖,重建新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支持网络。   责任编辑 邱丽

  危机事件:某班A同学突发性自然死亡   事件经过:某月11日上午体育课,部分学生在踢足球,其中A同学自己在捡球过程中突然倒地,师生迅速合作开展多方抢救工作,后经120送往医院证实死亡,属突发性自然死亡事故。当时班上男生目睹整个抢救过程。同班学生得知结果后,对事件的无能为力感到自责,情绪陷入悲伤状态。   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发事件和遭遇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运用现有的资源和惯常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危机事件的特征包括突如其来、危及生命和无能为力感。它对个体特别是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身心尚未健全的高中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此次事件,符合了危机事件的三大特征,班上学生出现强烈的危机反应,如反复出现侵入性画面、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失眠等,其他班级学生也相继出现惊吓、恐惧现象。以上均属于非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   以下是A同学事件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如图所示)   一级预警(全面预防):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防御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可能的危机。准备事件经过的客观陈述书,公开、透明、真实地通报A同学的信息,以免引起激动情绪。通过主题班会,发放“爱身体”(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珍爱生命”的宣传资料,缓解校园师生人心惶惶的状态。   二级预警(针对性预防):以通过预测或其他方式了解到的容易产生危机的学生为对象,对部分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可通过团体训练或小组辅导的方式,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A同学事件上,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此案例中,一些同班的男生无法接受,表现出气愤情绪,危机干预时要提醒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不要发生正面冲突等,向他们提供表达愤怒的建设性方法,如运动等。   三级预警(重点预防):班级、年级、学生处等部门密切联系,以与A同学日常学习和生活有亲近接触的、曾遭受重大打击或变故的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主动的个别辅导为主,避免这些学生出现更为严重的危机行为。对这类学生实现重点预防,预防工作必须要在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长期追踪、总结经验,完善高中学校危机干预系统。   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教师迅速了解具体情况,分析不同个体对A同学突发事件的反应,借鉴相关危机干预理论和知识,结合学校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方法。此次主要运用的危机干预方法有:   ①心理急救   操作者:各班主任、任科老师、年级主任   校方高度重视危机干预方法的运用及操作,于11日下午学校领导、心理教师和A同学的班主任召开了会议,针对当中的心理晤谈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深入了解和修改,并决定对紧急干预期间各年级全体教师介入的心理援助提供专业意见和辅导。12日上午召开年级全体教师会议,由心理教师分析目前学生状况、可能出现的危机反应,提出心理援助时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突出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全体教师回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培训教师了解心理高危标准,帮助他们识别高危学生,及时转介到校园心理咨询机构。   紧急心理援助的注意事项:   阶段一(危机事件刚发生)   此阶段不要强迫学生回忆或说话;不要粗暴地“干预”学生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不要对学生所经历的事情充满好奇(容易产生二级伤害)   a.如一位亲人给与实际的支持(如生活的照顾)   b.倾听、关注——传达你在乎学生的温情,给与情感的抚慰;(如轻喊其名字,“你冷不冷啊,中午吃什么了”,让其体会到你的到来是安全的)   c.身体语言特别重要 (如慈祥的目光、握手、用力抓住肩膀;对于个别学生不能接受触碰的,千万不要强迫。)   阶段二(一周或两周后)   a.如同一个心理咨询师,客观叙述(包括细节及伤痛),从现在角度再去叙述危机事件,释疑解惑。   b.实际协助,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   c.联系支持。帮助寻找心理支持的来源,包括家长、朋友的帮助资源等等建立联系。   ②心理晤谈(CISD)   心理晤谈是一种系统的、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   操作者:心理教师   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现场学生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情感上)消化创伤体验。   时限:A同学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   人员和时间:事件中涉及的现场师生都必须参加;每10人为一组,每次大约1小时。   过程环节:相互介绍——描述事实——分享感受和反应——资料辅导——回到生活   心理晤谈尾声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帮助A同学实现未完成的愿望,化悲愤为力量。   通过与班主任的密切联系,于12日下午,心理教师针对案例的亲历者和目击者等紧急干预人群开展了相应的心理晤谈(CDIS)。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哀痛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学习情绪调节的技术,并引导学生从丧失中寻找意义,为开始新的生活作准备,整个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   ③松弛技术   教会所有被干预者一种放松技术: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如做想像放松法,从深呼吸、放松身体开始,进入静静的想象中——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如草原、海滨或森林中学习。   ④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团体情景下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影响,为成员提供心理援助的辅导方式。由于A同学平时为人亲切、性格开朗,与班级同学的关系甚密,对于A同学的突发性自然死亡,班级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哀伤情绪及行为反应。13日下午,在校园一角安静的空旷处,由心理老师、A同学所在班级全体成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举行一次户外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本次辅导通过告别仪式促进学生以健康的方式将情感从A同学身上转移,帮助学生摆脱对A同学的心理依赖,重建新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支持网络。   责任编辑 邱丽


    相关文章

    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 ...

    高校突发事件思考

    高校突发事件思考 [关键词]高校 突发事件 应对策略 高校人口密集,大学生突发事件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 教学秩序,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同时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政府和社 会的广泛关注 ...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中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个案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 ...

    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成长危机.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及性心理危机的表现,并提出了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被界定为"个体遇到的对自身具有重大意义的问 ...

    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分析

    [摘 要]对大学生自信心研究进行概述,并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四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自信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 ...

    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普陀区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普陀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柞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 ...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钱清镇中心小学 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 ...

    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方法一(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有三种类型: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1, 平衡模式认为 ,危机状态下的当事者通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状态 ,他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