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分组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

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通过更多物体,采用实证与反证结合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四、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五、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 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

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听、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师备: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 生备:装水的水槽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

六、[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猜测。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听、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七、[多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羊角锤、铁钉、小木板、洗衣刷、音叉、装水的水槽,砂纸

学生分小组准备:音叉、乒乓球、装水的水槽、小鼓、彩色纸屑、小瓶水、口哨、

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用羊角锤在小木板上钉铁钉。

问:刚才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钉铁钉,敲打铁钉发出的声音)

(2)、老师出示洗衣刷,砂纸,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

问:刚才看到了这位学生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

么?

(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听到了较响的沙沙声)

(3)、播放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声音”。小鸟欢快鸣叫、哗哗的流水声、咚咚的鼓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也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敲打、摩擦、撞击、弹拨、风吹、乐器发声、语言说话„„)(板书)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一种看法,一种猜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而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敲打、摩擦、撞击、弹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敲铁钉,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介绍实验材料

(1)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

A 、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 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B 、使用方法: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教师示范)

C 、学生尝试用音叉。

2、学生开展活动: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实验要求):请各组分工协作,想办法让音叉发出声音来,每个人制造声音, 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报告单上。

①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振动,引起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音叉在振动教师同时板书:麻、痒„„)

③当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④说一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音叉产生的声音是音叉在振动(颤动)时发出的。

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听、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探究活动二:其它物品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小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学生分组实验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将彩色纸屑放在小鼓鼓面上,敲响小鼓时小纸屑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吹响口哨时,口哨里的小珠子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4、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7、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讲解:科学家发现,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振动。(出示课件:振动。)

我们以前学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就是固态、液态、气态。我们今天实验用到的音叉、小鼓、橡皮筋属于 体,小瓶中的水属于 体,口哨是利用 体来产生声音的。我们也能不能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我们今天用到的实验材料呢?那就是――物体。

②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听、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我们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分析看法,促使学生从观察到的外显现象(受外力)转向观察声音产生的本质----物体的振动上来。丰富的事实给学生信心,集体的意见给学生以勇气,真

理通过学生的争论逐步明晰。得出共同看法: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邀请一名学生演示:

(1)、把一根短木棍丢到地上。

(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

的。)

(2)、把一根小牙签丢到地上。

(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牙签产生振动了吗?产

生了声音吗?)

课件展示:科学小知识:

a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耳朵听不到低于每秒

钟振动20次的频率的声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不易引起人的听觉。)

b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

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Hz)。

(3)、课件出示:蜜蜂和蝴蝶飞舞的场景。

春天到了,我们经常能看到花丛中嗡嗡采蜜的蜜蜂和翩翩

起舞的蝴蝶,为什么蜜蜂飞起来嗡嗡叫,蝴蝶飞起来没有声音呢?

(请学生拿出一张纸试一试:先快速地抖动手中的纸时。

能听到“哗哗”的纸声;再慢慢地摆动手中纸时,听不到声音。

(这里面的道理,我们以后会学到。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

用课余时间去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 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

振动300-400次。凭听觉我们能听到飞行的蜜蜂嗡嗡的声音发现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4)、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吹电风扇时,

电风扇发出呼呼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生活现象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运用: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敲门、声控感应灯————

(2)、传递信息:机修人员通过敲击机械产生的声音检测

机械

(3)、制作乐器:管乐、弦乐、打击乐————

(4)、展示自制的乐器,进行演示,鼓励学生课后制作小乐器,为下节课作准备。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运用你所的知识,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出自己的小乐器。下一节课带上你的自制小乐器我们一起来开一个自制乐器演奏会。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总结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表现很好。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其他物体发声时是怎样振动的。

下课后,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分组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

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通过更多物体,采用实证与反证结合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四、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五、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 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

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听、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师备: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 生备:装水的水槽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

六、[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猜测。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听、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七、[多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羊角锤、铁钉、小木板、洗衣刷、音叉、装水的水槽,砂纸

学生分小组准备:音叉、乒乓球、装水的水槽、小鼓、彩色纸屑、小瓶水、口哨、

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用羊角锤在小木板上钉铁钉。

问:刚才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钉铁钉,敲打铁钉发出的声音)

(2)、老师出示洗衣刷,砂纸,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

问:刚才看到了这位学生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

么?

(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听到了较响的沙沙声)

(3)、播放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声音”。小鸟欢快鸣叫、哗哗的流水声、咚咚的鼓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也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敲打、摩擦、撞击、弹拨、风吹、乐器发声、语言说话„„)(板书)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一种看法,一种猜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而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敲打、摩擦、撞击、弹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敲铁钉,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介绍实验材料

(1)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

A 、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 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B 、使用方法: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教师示范)

C 、学生尝试用音叉。

2、学生开展活动: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实验要求):请各组分工协作,想办法让音叉发出声音来,每个人制造声音, 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报告单上。

①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振动,引起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音叉在振动教师同时板书:麻、痒„„)

③当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④说一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音叉产生的声音是音叉在振动(颤动)时发出的。

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听、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探究活动二:其它物品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小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学生分组实验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将彩色纸屑放在小鼓鼓面上,敲响小鼓时小纸屑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吹响口哨时,口哨里的小珠子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4、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7、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讲解:科学家发现,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振动。(出示课件:振动。)

我们以前学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就是固态、液态、气态。我们今天实验用到的音叉、小鼓、橡皮筋属于 体,小瓶中的水属于 体,口哨是利用 体来产生声音的。我们也能不能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我们今天用到的实验材料呢?那就是――物体。

②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听、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我们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分析看法,促使学生从观察到的外显现象(受外力)转向观察声音产生的本质----物体的振动上来。丰富的事实给学生信心,集体的意见给学生以勇气,真

理通过学生的争论逐步明晰。得出共同看法: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邀请一名学生演示:

(1)、把一根短木棍丢到地上。

(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

的。)

(2)、把一根小牙签丢到地上。

(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牙签产生振动了吗?产

生了声音吗?)

课件展示:科学小知识:

a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耳朵听不到低于每秒

钟振动20次的频率的声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不易引起人的听觉。)

b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

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Hz)。

(3)、课件出示:蜜蜂和蝴蝶飞舞的场景。

春天到了,我们经常能看到花丛中嗡嗡采蜜的蜜蜂和翩翩

起舞的蝴蝶,为什么蜜蜂飞起来嗡嗡叫,蝴蝶飞起来没有声音呢?

(请学生拿出一张纸试一试:先快速地抖动手中的纸时。

能听到“哗哗”的纸声;再慢慢地摆动手中纸时,听不到声音。

(这里面的道理,我们以后会学到。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

用课余时间去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 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

振动300-400次。凭听觉我们能听到飞行的蜜蜂嗡嗡的声音发现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4)、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吹电风扇时,

电风扇发出呼呼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生活现象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运用: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敲门、声控感应灯————

(2)、传递信息:机修人员通过敲击机械产生的声音检测

机械

(3)、制作乐器:管乐、弦乐、打击乐————

(4)、展示自制的乐器,进行演示,鼓励学生课后制作小乐器,为下节课作准备。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运用你所的知识,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出自己的小乐器。下一节课带上你的自制小乐器我们一起来开一个自制乐器演奏会。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总结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表现很好。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其他物体发声时是怎样振动的。

下课后,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


    相关文章

    其他教案-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其他教案-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活动题目:奇妙的声音 活动对象:5-6岁幼儿 活动设计思想: 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其他教案-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 ...

    如何编写教案

    如何编写教案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制定的施教方案,是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有序的组合,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蓝图, ...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伞的秘密doc

    大班科学领域:伞的秘密 作者:高爱珍 来源:博兴县湖滨镇寨郝中心幼儿园 [设计意图] 伞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伞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泛,雨伞则因为使用方便,又最具装饰味和美感而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工具.下雨时, ...

    北师大版七上[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将祖冲之的圆周率等各项科技成就.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齐民要术>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点,以及对后世农业发展 ...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气象预报doc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 ...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课题教学内容小小科学家: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说你还知道哪些活动二:我: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工作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瞧: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课题教学内容小小工程师:小学科学苏 ...

    教案检查制度

    教案检查制度 教案及课件是教师上课前必须准备完成的主要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教学材料.完整.规范的教案及课件对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为全面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备课要求 (一)备教 ...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食品的贮存

    内容: 果子的贮存 食品的加工与贮存 食品的保质期与卫生 说明: 利用各种食品的方法来贮存食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记录以冰窖存物的方法.随着现代物质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贮存食物不仅仅为了保存食物,而 ...

    大班科学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反思一: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有趣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源才会动. 2.初步让幼儿了解正确安装使用电池的方法. 3.进步激发幼儿对电动玩具的好奇心,发展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自 ...

    3杂交水稻之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