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摘编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鲁 炜

设立国家宪法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法治意识,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是依宪行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主动性、创造性,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法治精神的培育、法律知识的普及,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全民普法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各级各类媒体都要全面建立完善公益普法制度,拿出重要频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法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集成全媒体资源、积聚全媒体力量,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更好地运用“两微一端”开展宣传,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保护和传承好宪法的光辉历史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茅临生

浙江杭州与“五四宪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来到杭州,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历时77天,运筹帷幄,夙兴夜寐,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也给浙江省、杭州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切实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光辉历史片段,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五四宪法”起草保留下来的丰富历史遗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重要起草地,重温“五四宪法”起草和制定的光辉历史,隆重纪念国家宪法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发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资源和阵地优势,在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新征程中,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宪法,以法治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努力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前列。

要始终不忘初心。63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启程赴杭州起草宪法的列车上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办好这件治国安邦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主持起草宪法初稿,每完成一稿都发回北京由中央领导同志讨论修改,再根据讨论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是我们党老一辈领导人艰辛探索依宪治国的生动写照,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执政理念。“五四宪法”所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至今仍然是支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我们将紧紧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引导人们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深刻道理,在全社会广泛凝聚恪守宪法原则、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的思想自觉,从“五四宪法”起草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智慧和力量。

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吴德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新时期新要求,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序言,通过叙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事实,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定。此后,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更加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最能给人以深刻启示。党执政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维护宪法权威,才能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只有捍卫宪法尊严,才能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人民立场是党执政的根本立场。从本质上讲,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抓落实,锲而不舍,不断提升贯彻水平。全面有效实施宪法,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宪法才能得到坚决落实,才能深入人心、赢得人心,也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历史还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将保持稳定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保证。宪法对国体、政体、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的规定要牢牢坚持不动摇,确保宪法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历程的全记录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 杨继波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酝酿、起草、讨论、修改、定稿,到颁布实施,其间形成了大量文件。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这些重要文件按照规定要求归档并在中央档案馆成立后移交到中央档案馆,得到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档案真实、生动和全面地记录了“五四宪法”从构想到颁布的整个过程,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历程的全记录。

近年来,中央档案馆为各界提供了大量有关“五四宪法”的相关档案,有效配合了国家的立法修法及法制宣传工作。2015年、2016年先后为杭州市委筹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提供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宪法的提出、起草、修改重大问题的指示,以及对宪法评价的文稿档案50多件。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出毛主席亲自主持,亲自动手、精心设计、心系人民,对新中国宪法倾注的热情和高度重视;反映出老一辈革命家对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憧憬;反映出新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期待和向往。

当我们依据档案回顾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历史,更加感到毛泽东同志以深远眼光和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历史洞察力、为新中国发展奠定宪法基石的历史性贡献,他和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长久之道倾注的大量心血,今天已经结出丰硕成果。同时,作为人民的宪法,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得到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支持和积极参与,当时不仅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民主党派人士都亲自参与,全国1.3亿人参与宪法起草的讨论,提出130万条意见。这种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宪法的人民性。

“五四宪法”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贯彻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八二宪法”正是在“五四宪法”基本原则和基础上形成。1979年,党中央决定修改宪法,首先确定的就是以“五四宪法”为基础进行;其后颁布的“八二宪法”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五四宪法”不仅为新宪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八二宪法”的四章除两章的顺序不同、国家机构一章增加“中央军事委员会”一节外,章节架构与“五四宪法”基本相同;“五四宪法”的原则和核心还依然未变,体现出60多年前“五四宪法”为国家构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的正确性、成功性和生命力。

加强宪法理论的研究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张鸣起

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宪法,促进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是中国法学会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利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等平台,在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加强宪法教育、丰富宪法理论、推进宪法交流以及推动我国宪法的修订和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比如:围绕关于宪法修改重大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坚决贯彻和有力配合中央决策精神;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1954年宪法纪念馆的建议等等。又如: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通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中宣讲宪法理念和宪法精神;积极组织宪法学相关课题研究,资助出版宪法学论著和教材,推进宪法学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中国宪法学者参加国际宪法学活动,等等。

中国法学会将继续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以及所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汇集了全国宪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是从事宪法研究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和平台等自身优势。在全社会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宪法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宪法理论,以基础理论研究为起点,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学术使命,着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宪法学理论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推动宪法学研究与时俱进。当前,要加强对宪法实施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围绕党依宪执政、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等加强研究,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有效的对策建议。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需要宪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以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司法部副部长 赵大程

经中央同意,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地——杭州市召开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这对于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是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都明确要求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了重要论述,对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要结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宪法与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有机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首先要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宪法理念。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弘扬法治精神,要让公民了解宪法的核心要义。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使宪法知识家喻户晓、宪法理念深入人心。弘扬宪法精神,要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把贯彻实施宪法法律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郑淑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保证和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法制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开展有关法律案的起草、修改、研究及审议服务工作,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合法性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当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参谋助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保证宪法的实施,就立法工作而言,我们感到主要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以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定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完备的法律就要求国家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法律应当齐全、法律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之间协调统一。这就要求:一是宪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法律的应当全部落实。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本届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制定修改了一大批重要法律。三是坚持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的立法任务。四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统一,保证宪法正确有效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这一要求,近些年来,我们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备案审查工作力度,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逐步扩大主动审查的范围,认真研究和办理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并进行反馈,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化平台,同时加大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确保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法律,推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 溶

回顾我国宪法起草、制定和修改的历史,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第一,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中所凝聚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集体智慧,认识宪法中所蕴含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的强烈意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制定“五四宪法”的时候,我们党就坚持了这一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全国有八千多人讨论,提出了五千几百条意见”,“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第二,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并举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宪治国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依宪执政与更好地加强和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党历来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从严治党作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前提条件。

第三,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有关规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五四宪法”通过之前,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都从根本法的高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指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具体到政治体制上,就是要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的宪法教育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各级各类学校做好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既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以国家宪法日活动为契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注重培养宪法观念、宪法意识,实施宪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有了明显增强,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已将抓好宪法教育、法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摆到了突出位置,给予了切实重视。

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的宪法教育。2014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宪法晨读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今年我部会同司法部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法治教育,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按中央要求将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在六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设置法治专册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创新形式,开展内容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宪法教育。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推动形式生动的网络普法教育。今年组织开展了首届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参赛学生1400多万名。9月,启动了以“全员学宪法,精彩讲宪法”为主题的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普法网上参与宪法学习的学生达1000多万名,上传讲宪法视频3000多个。各地同时层层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广泛动员学生参与。

教育部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推动各地和广大学校做好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工作。一是开好《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编写好教材,加强法治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发挥好课堂教学作用,让法治知识成为学生的应知必会的常识。二是要发挥好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我们要坚持举办下去,成为品牌,形成传统,让全国的学生都广泛参与。三是要构建多方参与的宪法教育格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宪法教育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教育格局。

运用陈列馆讲好宪法故事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金财

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在“五四宪法”的起草地——杭州举行,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也为我们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提供了动力、增添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这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陈列馆建设,张德江委员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王晨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多次听取汇报,并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的领导、省人大的指导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放。作为全国第一家宪法类纪念场馆,我们将以陈列馆开馆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宪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始终坚定一个方向,就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陈列馆的展览,生动地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我们要运用历史事实、历史资料,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讲清楚党的领导是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讲清楚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清楚宪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就是突出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点人群。一方面,我们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到陈列馆参观学习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必修课,把陈列馆作为宪法宣誓重要场所,组织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到陈列馆进行宪法宣誓,实现宪法教育与宪法宣誓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陈列馆作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场馆。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目前,陈列馆共征集到实物、图片、文献等历史资料3000余件。我们将继续做好征集工作,充分挖掘历史资料、用史实说话,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举办宪法、法学理论研讨活动,为推进依法治市提供理论支持。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适应“互联网+”新形势,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网上阵地建设,打造24小时永不闭馆的“网上陈列馆”。

——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摘编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鲁 炜

设立国家宪法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法治意识,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是依宪行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主动性、创造性,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法治精神的培育、法律知识的普及,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全民普法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各级各类媒体都要全面建立完善公益普法制度,拿出重要频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法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集成全媒体资源、积聚全媒体力量,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更好地运用“两微一端”开展宣传,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保护和传承好宪法的光辉历史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茅临生

浙江杭州与“五四宪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来到杭州,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历时77天,运筹帷幄,夙兴夜寐,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也给浙江省、杭州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切实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光辉历史片段,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五四宪法”起草保留下来的丰富历史遗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重要起草地,重温“五四宪法”起草和制定的光辉历史,隆重纪念国家宪法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发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资源和阵地优势,在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新征程中,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宪法,以法治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努力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前列。

要始终不忘初心。63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启程赴杭州起草宪法的列车上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办好这件治国安邦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主持起草宪法初稿,每完成一稿都发回北京由中央领导同志讨论修改,再根据讨论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是我们党老一辈领导人艰辛探索依宪治国的生动写照,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执政理念。“五四宪法”所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至今仍然是支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我们将紧紧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引导人们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深刻道理,在全社会广泛凝聚恪守宪法原则、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的思想自觉,从“五四宪法”起草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智慧和力量。

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吴德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新时期新要求,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序言,通过叙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事实,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定。此后,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更加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最能给人以深刻启示。党执政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维护宪法权威,才能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只有捍卫宪法尊严,才能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人民立场是党执政的根本立场。从本质上讲,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抓落实,锲而不舍,不断提升贯彻水平。全面有效实施宪法,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宪法才能得到坚决落实,才能深入人心、赢得人心,也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历史还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将保持稳定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保证。宪法对国体、政体、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的规定要牢牢坚持不动摇,确保宪法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历程的全记录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 杨继波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酝酿、起草、讨论、修改、定稿,到颁布实施,其间形成了大量文件。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这些重要文件按照规定要求归档并在中央档案馆成立后移交到中央档案馆,得到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档案真实、生动和全面地记录了“五四宪法”从构想到颁布的整个过程,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历程的全记录。

近年来,中央档案馆为各界提供了大量有关“五四宪法”的相关档案,有效配合了国家的立法修法及法制宣传工作。2015年、2016年先后为杭州市委筹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提供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宪法的提出、起草、修改重大问题的指示,以及对宪法评价的文稿档案50多件。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出毛主席亲自主持,亲自动手、精心设计、心系人民,对新中国宪法倾注的热情和高度重视;反映出老一辈革命家对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憧憬;反映出新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期待和向往。

当我们依据档案回顾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历史,更加感到毛泽东同志以深远眼光和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历史洞察力、为新中国发展奠定宪法基石的历史性贡献,他和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长久之道倾注的大量心血,今天已经结出丰硕成果。同时,作为人民的宪法,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得到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支持和积极参与,当时不仅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民主党派人士都亲自参与,全国1.3亿人参与宪法起草的讨论,提出130万条意见。这种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宪法的人民性。

“五四宪法”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贯彻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八二宪法”正是在“五四宪法”基本原则和基础上形成。1979年,党中央决定修改宪法,首先确定的就是以“五四宪法”为基础进行;其后颁布的“八二宪法”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五四宪法”不仅为新宪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八二宪法”的四章除两章的顺序不同、国家机构一章增加“中央军事委员会”一节外,章节架构与“五四宪法”基本相同;“五四宪法”的原则和核心还依然未变,体现出60多年前“五四宪法”为国家构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的正确性、成功性和生命力。

加强宪法理论的研究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张鸣起

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宪法,促进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是中国法学会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利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等平台,在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加强宪法教育、丰富宪法理论、推进宪法交流以及推动我国宪法的修订和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比如:围绕关于宪法修改重大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坚决贯彻和有力配合中央决策精神;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1954年宪法纪念馆的建议等等。又如: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通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中宣讲宪法理念和宪法精神;积极组织宪法学相关课题研究,资助出版宪法学论著和教材,推进宪法学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中国宪法学者参加国际宪法学活动,等等。

中国法学会将继续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以及所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汇集了全国宪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是从事宪法研究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和平台等自身优势。在全社会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宪法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宪法理论,以基础理论研究为起点,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学术使命,着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宪法学理论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推动宪法学研究与时俱进。当前,要加强对宪法实施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围绕党依宪执政、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等加强研究,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有效的对策建议。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需要宪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以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司法部副部长 赵大程

经中央同意,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地——杭州市召开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这对于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是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都明确要求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了重要论述,对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要结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宪法与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有机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首先要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宪法理念。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弘扬法治精神,要让公民了解宪法的核心要义。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使宪法知识家喻户晓、宪法理念深入人心。弘扬宪法精神,要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把贯彻实施宪法法律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郑淑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保证和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法制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开展有关法律案的起草、修改、研究及审议服务工作,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合法性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当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参谋助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保证宪法的实施,就立法工作而言,我们感到主要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以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定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完备的法律就要求国家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法律应当齐全、法律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之间协调统一。这就要求:一是宪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法律的应当全部落实。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本届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制定修改了一大批重要法律。三是坚持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的立法任务。四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统一,保证宪法正确有效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这一要求,近些年来,我们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备案审查工作力度,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逐步扩大主动审查的范围,认真研究和办理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并进行反馈,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化平台,同时加大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确保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法律,推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 溶

回顾我国宪法起草、制定和修改的历史,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第一,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中所凝聚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集体智慧,认识宪法中所蕴含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的强烈意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制定“五四宪法”的时候,我们党就坚持了这一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全国有八千多人讨论,提出了五千几百条意见”,“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第二,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并举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宪治国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依宪执政与更好地加强和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党历来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从严治党作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前提条件。

第三,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有关规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五四宪法”通过之前,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都从根本法的高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指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具体到政治体制上,就是要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的宪法教育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各级各类学校做好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既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以国家宪法日活动为契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注重培养宪法观念、宪法意识,实施宪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有了明显增强,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已将抓好宪法教育、法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摆到了突出位置,给予了切实重视。

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的宪法教育。2014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宪法晨读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今年我部会同司法部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法治教育,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按中央要求将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在六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设置法治专册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创新形式,开展内容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宪法教育。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推动形式生动的网络普法教育。今年组织开展了首届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参赛学生1400多万名。9月,启动了以“全员学宪法,精彩讲宪法”为主题的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普法网上参与宪法学习的学生达1000多万名,上传讲宪法视频3000多个。各地同时层层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广泛动员学生参与。

教育部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推动各地和广大学校做好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工作。一是开好《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编写好教材,加强法治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发挥好课堂教学作用,让法治知识成为学生的应知必会的常识。二是要发挥好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我们要坚持举办下去,成为品牌,形成传统,让全国的学生都广泛参与。三是要构建多方参与的宪法教育格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宪法教育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教育格局。

运用陈列馆讲好宪法故事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金财

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在“五四宪法”的起草地——杭州举行,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也为我们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提供了动力、增添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这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陈列馆建设,张德江委员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王晨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多次听取汇报,并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的领导、省人大的指导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放。作为全国第一家宪法类纪念场馆,我们将以陈列馆开馆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宪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始终坚定一个方向,就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陈列馆的展览,生动地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我们要运用历史事实、历史资料,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讲清楚党的领导是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讲清楚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清楚宪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就是突出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点人群。一方面,我们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到陈列馆参观学习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必修课,把陈列馆作为宪法宣誓重要场所,组织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到陈列馆进行宪法宣誓,实现宪法教育与宪法宣誓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陈列馆作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场馆。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目前,陈列馆共征集到实物、图片、文献等历史资料3000余件。我们将继续做好征集工作,充分挖掘历史资料、用史实说话,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举办宪法、法学理论研讨活动,为推进依法治市提供理论支持。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适应“互联网+”新形势,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网上阵地建设,打造24小时永不闭馆的“网上陈列馆”。


    相关文章

    宪法知识进校园活动情况总结汇报

    开展"宪法知识进校园"活动情况汇报 为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通知精神,开展了"宪法知识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校依法治校 ...

    时政热点分析

    时政热点分析 一.全力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热点点击]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

    中国法制宣传日讲话稿

    "12.4"法制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四年,是我校依法治校工作稳步推进的一年.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 ...

    法制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 ...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郝赤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所谓宪法法律权威,就是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享有崇高的 ...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什么是宪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同时,宪法是人们行 ...

    201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8篇

    201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8篇 201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8篇 第1篇:幼儿园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 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我园按照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12·4"全国法 ...

    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法制宣传月活动实施计划

    一、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气,顺应党的十七大对志愿者服务工作提出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会议明确提出:“要 ...

    西山学校法律进校园活动情况总结

    西山学校法律进校园活动情况总结 为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认真贯彻落实通渭县政法委.宣传部.司法局和县教体局的通知精神,开展了"法律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校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