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导学案川教

富 顺 县 北 湖 实 验 学 校

FUSHUNXIANBEIHUSHIYANXUEXIAO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同步导学与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 “认为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上述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

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3.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是在都城 ( )

A. 咸阳 B.长安 C.洛阳 D.益州

4.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诸子百家 D .道家和兵家

5.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点是 ( )

A. 打击儒学 B.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文化思想专制现象 D.弘扬中国最先进的文化

6.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始于 ( )

A. 战国时 B.春秋时 C.秦朝时 D.西汉时

7. 西汉前期严重影响国家统一的问题是 ( )

A. 财政问题 B.农民造反问题 C.王国问题 D.民族分裂问题

8.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 削弱王国的力量 B.加强王国的力量

C. 扩大王国的权力 D.剥夺王国的权力

9.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

A. 颁布“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10. 汉武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有 (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实行盐铁专卖 ③统一发行五铢钱 ④推行郡县制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

A. 五岭以南 B. 西南夷地区

C. 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 海南岛

12.把“西南夷”地区(包括海南岛)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使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

多民族的大帝国的是 (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3.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

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

A. 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4.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

A .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指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者”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一位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你使用的主要教材会是什么内

容?

(4)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你会劝说他接受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政治主

张来治理国家?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

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的优秀品质: )

课后过关:

1.狭义的西域是指 ( )

A. 今西藏地区 B.河西走廊

C. 今西北地区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2.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

为 ( )

A .大秦 B .西域 C.安息 D .新疆

3.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与西域各族通好

C. 准备设立西域都护 D.开通丝绸之路

4. 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 ( )

A. 匈奴 B.大月氏 C.羌族 D.乌孙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始于 ( )

A. 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26年 D.公元前119年

6. 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有关的史实有 ( )

①奉汉武帝之命出使 ②第一次经历了13年艰辛

③西域各族不愿与汉朝往来④乌孙派使者到长安致谢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到内地的是 ( )

①骏马 ②音乐 ③舞蹈 ④魔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汉朝时内地传入西域的技术主要有 ( )

①铁器制作 ②骏马 ③打井技术 ④音乐舞蹈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战国

10.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

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D .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11. 西域都护的职责有 ( )

①管理西域的军事②管理西域的政治③保护商旅往来④加强汉与匈奴关系的中转站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可用于

灌溉又可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 .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 .班超通西域后 D .西域都护设置后

13.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

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 .张骞 B. 玄奘 C.马可. 波罗 D.鉴真

14. 东突恐怖势力企图分裂新疆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充分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

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 .汉武帝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皆称博望侯(张

骞被封为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联系课本知识,请回答:

(1)此处的“张骞凿空”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西北国何时“始通于汉”?

(3)为管理西北国加强其与内地交流,汉于何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什么

意义?

16、材料一:

材料二: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

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

(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

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

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

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2)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

有哪些?

(4)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 )

A. 长安 B.成都 C.洛阳 D. 西域都护府

2.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 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3.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

为 ( )

A. 汉朝向外输出的最重要的物资是丝绸,影响深远,该名称准确生动

B. 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 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便于记忆

D.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的西运,故命此名

4. 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 )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 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 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5. 中国与日本交往有了文字记载,始于 ( )

A.周朝时 B.秦朝时 C.西汉时 D.东汉时

6. 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被作为中日友好交往的

历史见证物。这枚金印是汉朝哪位皇帝赠给日本的? (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汉景帝

7. 下列被东汉官员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甘英

8. 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 )

A.大秦 B.欧洲 C.印度洋 D.波斯湾

9. 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大秦遣使来汉

10. 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 )

A. 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 南方丝绸之路”D. “西方丝绸之路”

1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 ( )

A.大秦遣使来汉 B.张骞出使西域 C.班超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2.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

A. 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马可波罗来华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4年10月25日)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

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

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完成下表:

(2)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7)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著名的有 ( )

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刘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3、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

是 ( )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诸葛亮

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

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 )

A. 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 孙权

5、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

A. 以少胜多 B. 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 以众胜寡 D.战术上

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6、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 )

A.公元200年B .公元208年C .公元220年D .公元229年

7、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

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

在 (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8、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

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

孙权

9、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

C .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

10、阅读下列材料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占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

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二)材料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

(3)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

A B C

(4)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 (三)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材料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三国”指哪三国?材料二中的词句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

(2)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3)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4)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 ①洛阳 ②魏 ③蜀 ④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

A. 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 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

C .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

4、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当时的造船中心是 ( )

①侯官(今福建福州)②番禺(今广东广州)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建康(今江苏南京)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 )

A. 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6、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

A. 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7、下列属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内容的是 ( ) ①设置堰官管理都江堰 ②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 ③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 ④派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9、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下列政权中,曾先后统一过南方的有 ( )

①三国中的吴国②西晋③东晋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1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 )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13、南朝时,南方的造纸业迅速发展。成都是两大造纸中心之一,它主要出产的是 ( )

A. 藤纸 B.宣纸 C.蜀笺 D.蔡侯纸

14、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

的一个缩影 ( )

A. 建康 B. 成都 C.洛阳 D.广州

1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

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

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请你说出出现这样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3)三国吴蜀时期,哪些人为江南的初步开发做出了贡献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

是 ( )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

一起

C .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2、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

族 ( )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

于 ( )

A .三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西晋末

年 D.南朝时期

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

是 ( )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5、北魏孝文帝

是 ( )

A. 匈奴族人 B. 鲜卑族人 C. 羌族人 D.汉族人

6、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

是 ( )

A. 匈奴 B.氐 C. 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

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A.439年 B.494

年 C.495年 D.498年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是 (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

是 ( )

①迁都洛阳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

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

是 ( )

A .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 .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 .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 .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元拓的学生

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

措施

( )

A. 打击守旧贵族 B. 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 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 没收寺

院财产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

是 ( )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 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

C .有利于北魏统治中原 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

是 ( )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

B .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 .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

D .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 )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

( )

A.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6、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 ( )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17、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是 (

A. “五胡”内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前秦统一北方 D.北魏建

1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

系 ( )

A. 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北方民族渐趋融合

C. 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1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

的“北俗之语”是

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2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 .①②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1、公元500年,一个在北魏都城做官的人说的应该

是 ( )

A. 鲜卑语 B.蒙古语 C.汉语 D.氐族语

22、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件的发生,可能使这句

话不再是正

确 ( )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少数民族内迁C .中原人南迁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3、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

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

是 (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24、中国古代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鲜卑族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 )

A. 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2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

是 (

) A. 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

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

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

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

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

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

言尽。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

(3)根据材料二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1. 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

它是

A. B. C. D.

2. 下列文物,最能反映商朝后期青铜冶铸技术水平的是 ( )

A. 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 C.司母戊鼎 D.青铜树

3. 我们的祖先大约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是在 ( )

A .18000年前 B.4000年前 C.2100年前 D.1000年前

4.下列出土文物或历史文献,能直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商朝社会状况的是 ( )

A. 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甲骨文 D.《论语》

5.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 )

A .河南 B.湖北 C.四川 D.湖南

6.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 )

A.盛酒 B.煮饭 C.装饰 D.祭祀

7.商朝的青铜器是由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 )

A .铜、铁、锡 B .金、银、铜 C .铜、锡、铅 D .铁、锡、铅

8.青铜器的用途广泛,可有用来①食器②酒器③乐器④兵器⑤教具 ( )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9.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

①司母戊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

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 )

A .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 .青铜盘 D .青铜面具

11.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时期,即 ( )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1. 秦长城西起 ( )

A.临洮 B. 咸阳 C. 辽东 D. 阴山

2. 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 )

A.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予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位于这次地震重灾区的

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安然无恙。都江堰始建于 ( )

A .西周 B .战国 C .西汉 D .隋朝

4.1974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石像

高2.9米,完好无损。你认为此人应该是 ( )

A .秦始皇 B.郑国 C.白公 D.李冰

5.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宝瓶口

6.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迹,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

A .旅游观光 B .世界古代伟大工程

C .抵御匈奴南下骚扰 D .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

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

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 )

A .灵渠 B.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8. 都江堰处在离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你知

道这一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修建于何时 ( )

A. 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蜀汉

9.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

下列哪个地方 ( )

A .临洮 B.长安 C.咸阳 D.陇西郡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后过关:

1. 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孔子 B. 李冰 C. 蔡伦 D. 祖冲之

2. 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

可以阅读 ( )

A .《水经注》 B.《九章算术》 C.《离骚》 D.《兰亭序》

3.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华佗支撑了“麻沸散”

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D .《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4.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

材料的是 ( )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华佗 D .祖冲之

5.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是 ( )

①能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 ②潜心钻研医学,写成《伤寒杂病论》

③模仿五禽,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 ④艺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6.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 )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水经注》 D .《离骚》

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 .《缀术》 B .《水经注》 C .《兰亭序》 D .《齐民要术》

8、你知道最先以麻痹药剂辅助外科手术的医学家是 ( )

A 、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张衡

9.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 《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序》

10. 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

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

A. 《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女史箴图》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1.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

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2. 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 B.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楷书一隶书

C .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小篆一楷书 D.甲骨文一小篆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

3.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 D.隶书

4.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西周时期,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B .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 .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5.下列各时期所对应的文字不正确的是 ( )

A .商朝——甲骨文B .周朝——金文 C .秦朝——小篆 D .三国——铭文

7.《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8.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 主要是因为 ( )

A .隶书比小篆美观 B .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 .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 D .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9.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都离不开

( )

A .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0.有一天,小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 )

A .隶书或小篆 B.大篆或小篆 C.隶书或大篆 D.甲骨文或金文

11.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 )

A .顾恺之 B .王羲之 C .范缜 D .张衡

12.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 ( )

A. B. C. D.

13. 龙字是很多书法家比较喜爱的字,因为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龙的四种字法,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1)请写出ABCD 这四种龙字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2)请你说一说这些字体各自有什么特点?

14. 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

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

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

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

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

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 .龟甲、兽骨 B.竹木简 C. 青铜器 D .纸 E.陶器

(4)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附表:

学派

儒家

儒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道家

法家

代表 人物 孔丘 荀况 孟轲 墨翟 李耳 庄周 韩非 尊称 孔子 荀子 孟子 墨子 老子 时期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代表作或言论 《论语》 《荀子》 《孟子》 《墨子》 《道德经》 《庄子》 《韩非子》 主要思想 “仁”和“礼” 天行有常 仁政、民贵君轻 兼爱”、“非攻” 顺应自然、事物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法治、中央集权 庄子 战国 韩非子 战国

课后过关:

1. 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B .“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

C.各学派著书立说、激烈辩论,形成中国古代的思想活跃局面

D.儒家学派备受统治者的推崇

2.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

A. 政治家 B. 思想家 C. 外交家 D. 教育家

3.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

A .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学习需要“温故而知新”。明确提出这一学习方法的古代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孟子

6.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 )

A 、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整理吏治 D、厚今薄古

7.孔子思想中,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是 ( )

A .仁者爱人 B.等级观念 C.举一反三 D.温故知新

8.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的是 ( )

A .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9.2008年元旦,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

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

A .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0.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 )

A. 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 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1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其思想主要有利于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是

( )

A .兵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儒家的仁政

12.我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作用是 ( )

A .众说纷纭 B .激烈争论,彼此影响

C .出现诸子百家 D .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

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

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

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

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

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

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1.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 )

A .《史记》 B .《汉书》 C .《通典》 D .《资治通鉴》

2.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是( )

A. 《春秋》 B.《九章算术》 C.《史记》 D.《资治通鉴》

3.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一部杰出的。 ( )

A. 编年体史书 B. 纪传体史书 C.通史著作 D. 纪事本末体史书

4.小君班上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

料。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供其参考? ( )

A. 《资治通鉴》 B.《红楼梦》 C.《史记》 D.《道德经》

5. 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

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宗教”是指 (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敦 D.佛教

6.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7.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C .都是唯心的 D.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后来,寺就成了中国僧院

的泛称。这座白马寺建于 ( )

A. 秦朝 B.西汉 C.三国 D.东汉

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

A .《春秋》 B .《孙子兵法》 C .《史记》 D .《诗经》

10.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

作是 ( )

A .《史记》 B .《汉书》 C .《论语》 D .《后汉书》

11. 你在《史记》中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

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 )

A.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

13. 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 )

A. 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1.在战国墓中出土了一套编钟,其主要用途是 ( )

A .记时报时 B.演奏乐曲 C.饮酒 D .工艺品

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 )

A .马王堆汉墓帛画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

3.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

A .钟繇 B.王羲之 C. 顾恺之 D. 陶渊明

4.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有 ( )

①《女史箴图》 ②《洛神赋图》 ③ 《兰亭序》 ④《多宝塔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最擅长的画的是 ( )

A.山水画 B .人物画 C .风俗画 D .花鸟画

6.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

“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

A. 《兰亭序》 B. 《九成宫碑》

C. 《颜氏家庙碑》 D. 《玄秘塔碑》

7.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西安参观一个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

迹。它的发现,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这里的第八大奇迹指的是 (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战国编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8.被称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是 ( )

A.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B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C .敦煌莫高窟D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9.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 )

A .张衡发明地动仪 B .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C .蔡伦改进造纸术 D .郦道元写成《水经注》

10. 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

汇特点的是 ( )

A B C D

期末检测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时期最显著地政治特点是 ( )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3.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

文化的是 ( )

A B C D

4.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

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请你判断下面的搭配正确的是 ( )

①孔子——儒家 ②庄子——道家

③韩非子——法家 ④老子——墨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6.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7.战国七雄中,在今山东的国家是 ( )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8.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的有 (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 )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组建军队

10.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

因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1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

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 )

①实行分封制 ②颁布“推恩令”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组织反击匈奴的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右图是汉武帝开庭议事的场景,其中的一个奏折,所用竹简需要

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变,主要得益于

以下哪一人物作出的重大贡献 ( )

A.蔡伦 B .张衡 C.华佗 D.张仲景

13. 由吴宇森导演的、投资过亿的华语片电影《赤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

亚洲各国及欧美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于 ( )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鼎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4.右图,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经过几

年的发掘,这是二十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该遗址是 ( )

A.半坡遗址 B.阿房宫遗址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15.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我国科学家祖冲之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是因为他

A.第一次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B.设计制造出水碓磨 ( )

C.制造出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D.为人类科学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

16.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客观因素包括 (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③④

17.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能反映南北朝时期 ( )

A.佛教盛行 B.生产力水平高

C.南北对峙局面 D.科学文化繁荣

18.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

A.王羲之——《兰亭序》 B.顾恺之——《女史箴图》

C.贾思勰——《洛神赋图》 D.陶渊明——《归田园居》

19.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0.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21. 期末复习时,小瑶同学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秦国发展相对落后——商鞅变法

B .战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家争鸣出现

C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北方匈奴的强大——秦长城的修建

22.以下哪幅图片不能说明两汉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

( )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1)商鞅是在哪一个诸侯国进行变法?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有人认为他的变法失败了,有人认为他成功了。你认为判定变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商鞅变法?请用史实说明。

(3)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下图)

(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B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上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ǐ)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C 、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

24. 习

同建设

之路经

起了相

响。阅

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

近平主席提出共横跨欧亚的“丝绸济带”的构想,引关国家的强烈反读下列材料,回答

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 、E 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富 顺 县 北 湖 实 验 学 校

FUSHUNXIANBEIHUSHIYANXUEXIAO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同步导学与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 “认为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上述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

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3.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是在都城 ( )

A. 咸阳 B.长安 C.洛阳 D.益州

4.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诸子百家 D .道家和兵家

5.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点是 ( )

A. 打击儒学 B.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文化思想专制现象 D.弘扬中国最先进的文化

6.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始于 ( )

A. 战国时 B.春秋时 C.秦朝时 D.西汉时

7. 西汉前期严重影响国家统一的问题是 ( )

A. 财政问题 B.农民造反问题 C.王国问题 D.民族分裂问题

8.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 削弱王国的力量 B.加强王国的力量

C. 扩大王国的权力 D.剥夺王国的权力

9.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

A. 颁布“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10. 汉武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有 (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实行盐铁专卖 ③统一发行五铢钱 ④推行郡县制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

A. 五岭以南 B. 西南夷地区

C. 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 海南岛

12.把“西南夷”地区(包括海南岛)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使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

多民族的大帝国的是 (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3.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

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

A. 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4.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

A .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指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者”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一位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你使用的主要教材会是什么内

容?

(4)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你会劝说他接受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政治主

张来治理国家?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

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的优秀品质: )

课后过关:

1.狭义的西域是指 ( )

A. 今西藏地区 B.河西走廊

C. 今西北地区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2.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

为 ( )

A .大秦 B .西域 C.安息 D .新疆

3.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与西域各族通好

C. 准备设立西域都护 D.开通丝绸之路

4. 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 ( )

A. 匈奴 B.大月氏 C.羌族 D.乌孙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始于 ( )

A. 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26年 D.公元前119年

6. 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有关的史实有 ( )

①奉汉武帝之命出使 ②第一次经历了13年艰辛

③西域各族不愿与汉朝往来④乌孙派使者到长安致谢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到内地的是 ( )

①骏马 ②音乐 ③舞蹈 ④魔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汉朝时内地传入西域的技术主要有 ( )

①铁器制作 ②骏马 ③打井技术 ④音乐舞蹈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战国

10.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

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D .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11. 西域都护的职责有 ( )

①管理西域的军事②管理西域的政治③保护商旅往来④加强汉与匈奴关系的中转站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可用于

灌溉又可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 .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 .班超通西域后 D .西域都护设置后

13.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

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 .张骞 B. 玄奘 C.马可. 波罗 D.鉴真

14. 东突恐怖势力企图分裂新疆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充分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

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 .汉武帝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皆称博望侯(张

骞被封为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联系课本知识,请回答:

(1)此处的“张骞凿空”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西北国何时“始通于汉”?

(3)为管理西北国加强其与内地交流,汉于何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什么

意义?

16、材料一:

材料二: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

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

(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

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

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

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2)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

有哪些?

(4)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 )

A. 长安 B.成都 C.洛阳 D. 西域都护府

2.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 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3.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

为 ( )

A. 汉朝向外输出的最重要的物资是丝绸,影响深远,该名称准确生动

B. 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 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便于记忆

D.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的西运,故命此名

4. 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 )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 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 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5. 中国与日本交往有了文字记载,始于 ( )

A.周朝时 B.秦朝时 C.西汉时 D.东汉时

6. 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被作为中日友好交往的

历史见证物。这枚金印是汉朝哪位皇帝赠给日本的? (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汉景帝

7. 下列被东汉官员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甘英

8. 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 )

A.大秦 B.欧洲 C.印度洋 D.波斯湾

9. 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大秦遣使来汉

10. 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 )

A. 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 南方丝绸之路”D. “西方丝绸之路”

1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 ( )

A.大秦遣使来汉 B.张骞出使西域 C.班超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2.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

A. 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马可波罗来华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4年10月25日)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

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

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完成下表:

(2)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7)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著名的有 ( )

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刘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3、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

是 ( )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诸葛亮

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

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 )

A. 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 孙权

5、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

A. 以少胜多 B. 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 以众胜寡 D.战术上

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6、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 )

A.公元200年B .公元208年C .公元220年D .公元229年

7、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

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

在 (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8、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

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

孙权

9、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

C .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

10、阅读下列材料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占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

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二)材料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

(3)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

A B C

(4)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 (三)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材料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三国”指哪三国?材料二中的词句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

(2)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3)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4)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 ①洛阳 ②魏 ③蜀 ④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

A. 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 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

C .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

4、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当时的造船中心是 ( )

①侯官(今福建福州)②番禺(今广东广州)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建康(今江苏南京)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 )

A. 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6、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

A. 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7、下列属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内容的是 ( ) ①设置堰官管理都江堰 ②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 ③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 ④派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9、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下列政权中,曾先后统一过南方的有 ( )

①三国中的吴国②西晋③东晋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1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 )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13、南朝时,南方的造纸业迅速发展。成都是两大造纸中心之一,它主要出产的是 ( )

A. 藤纸 B.宣纸 C.蜀笺 D.蔡侯纸

14、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

的一个缩影 ( )

A. 建康 B. 成都 C.洛阳 D.广州

1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

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

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请你说出出现这样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3)三国吴蜀时期,哪些人为江南的初步开发做出了贡献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

是 ( )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

一起

C .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2、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

族 ( )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

于 ( )

A .三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西晋末

年 D.南朝时期

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

是 ( )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5、北魏孝文帝

是 ( )

A. 匈奴族人 B. 鲜卑族人 C. 羌族人 D.汉族人

6、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

是 ( )

A. 匈奴 B.氐 C. 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

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A.439年 B.494

年 C.495年 D.498年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是 (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

是 ( )

①迁都洛阳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

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

是 ( )

A .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 .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 .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 .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元拓的学生

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

措施

( )

A. 打击守旧贵族 B. 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 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 没收寺

院财产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

是 ( )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 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

C .有利于北魏统治中原 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

是 ( )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

B .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 .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

D .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 )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

( )

A.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6、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 ( )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17、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是 (

A. “五胡”内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前秦统一北方 D.北魏建

1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

系 ( )

A. 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北方民族渐趋融合

C. 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1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

的“北俗之语”是

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2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 .①②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1、公元500年,一个在北魏都城做官的人说的应该

是 ( )

A. 鲜卑语 B.蒙古语 C.汉语 D.氐族语

22、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件的发生,可能使这句

话不再是正

确 ( )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少数民族内迁C .中原人南迁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3、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

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

是 (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24、中国古代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鲜卑族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 )

A. 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2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

是 (

) A. 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

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

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

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

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

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

言尽。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

(3)根据材料二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1. 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

它是

A. B. C. D.

2. 下列文物,最能反映商朝后期青铜冶铸技术水平的是 ( )

A. 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 C.司母戊鼎 D.青铜树

3. 我们的祖先大约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是在 ( )

A .18000年前 B.4000年前 C.2100年前 D.1000年前

4.下列出土文物或历史文献,能直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商朝社会状况的是 ( )

A. 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甲骨文 D.《论语》

5.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 )

A .河南 B.湖北 C.四川 D.湖南

6.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 )

A.盛酒 B.煮饭 C.装饰 D.祭祀

7.商朝的青铜器是由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 )

A .铜、铁、锡 B .金、银、铜 C .铜、锡、铅 D .铁、锡、铅

8.青铜器的用途广泛,可有用来①食器②酒器③乐器④兵器⑤教具 ( )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9.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

①司母戊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

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 )

A .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 .青铜盘 D .青铜面具

11.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时期,即 ( )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1. 秦长城西起 ( )

A.临洮 B. 咸阳 C. 辽东 D. 阴山

2. 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 )

A.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予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位于这次地震重灾区的

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安然无恙。都江堰始建于 ( )

A .西周 B .战国 C .西汉 D .隋朝

4.1974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石像

高2.9米,完好无损。你认为此人应该是 ( )

A .秦始皇 B.郑国 C.白公 D.李冰

5.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宝瓶口

6.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迹,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

A .旅游观光 B .世界古代伟大工程

C .抵御匈奴南下骚扰 D .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

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

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 )

A .灵渠 B.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8. 都江堰处在离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你知

道这一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修建于何时 ( )

A. 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蜀汉

9.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

下列哪个地方 ( )

A .临洮 B.长安 C.咸阳 D.陇西郡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后过关:

1. 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孔子 B. 李冰 C. 蔡伦 D. 祖冲之

2. 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

可以阅读 ( )

A .《水经注》 B.《九章算术》 C.《离骚》 D.《兰亭序》

3.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华佗支撑了“麻沸散”

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D .《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4.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

材料的是 ( )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华佗 D .祖冲之

5.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是 ( )

①能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 ②潜心钻研医学,写成《伤寒杂病论》

③模仿五禽,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 ④艺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6.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 )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水经注》 D .《离骚》

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 .《缀术》 B .《水经注》 C .《兰亭序》 D .《齐民要术》

8、你知道最先以麻痹药剂辅助外科手术的医学家是 ( )

A 、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张衡

9.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 《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序》

10. 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

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

A. 《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女史箴图》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1.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

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2. 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 B.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楷书一隶书

C .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小篆一楷书 D.甲骨文一小篆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

3.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 D.隶书

4.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西周时期,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B .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 .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5.下列各时期所对应的文字不正确的是 ( )

A .商朝——甲骨文B .周朝——金文 C .秦朝——小篆 D .三国——铭文

7.《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8.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 主要是因为 ( )

A .隶书比小篆美观 B .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 .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 D .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9.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都离不开

( )

A .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0.有一天,小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 )

A .隶书或小篆 B.大篆或小篆 C.隶书或大篆 D.甲骨文或金文

11.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 )

A .顾恺之 B .王羲之 C .范缜 D .张衡

12.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 ( )

A. B. C. D.

13. 龙字是很多书法家比较喜爱的字,因为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龙的四种字法,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1)请写出ABCD 这四种龙字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2)请你说一说这些字体各自有什么特点?

14. 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

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

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

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

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

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 .龟甲、兽骨 B.竹木简 C. 青铜器 D .纸 E.陶器

(4)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附表:

学派

儒家

儒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道家

法家

代表 人物 孔丘 荀况 孟轲 墨翟 李耳 庄周 韩非 尊称 孔子 荀子 孟子 墨子 老子 时期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代表作或言论 《论语》 《荀子》 《孟子》 《墨子》 《道德经》 《庄子》 《韩非子》 主要思想 “仁”和“礼” 天行有常 仁政、民贵君轻 兼爱”、“非攻” 顺应自然、事物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法治、中央集权 庄子 战国 韩非子 战国

课后过关:

1. 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B .“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

C.各学派著书立说、激烈辩论,形成中国古代的思想活跃局面

D.儒家学派备受统治者的推崇

2.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

A. 政治家 B. 思想家 C. 外交家 D. 教育家

3.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

A .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学习需要“温故而知新”。明确提出这一学习方法的古代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孟子

6.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 )

A 、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整理吏治 D、厚今薄古

7.孔子思想中,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是 ( )

A .仁者爱人 B.等级观念 C.举一反三 D.温故知新

8.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的是 ( )

A .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9.2008年元旦,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

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

A .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0.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 )

A. 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 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1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其思想主要有利于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是

( )

A .兵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儒家的仁政

12.我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作用是 ( )

A .众说纷纭 B .激烈争论,彼此影响

C .出现诸子百家 D .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

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

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

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

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

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

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1.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 )

A .《史记》 B .《汉书》 C .《通典》 D .《资治通鉴》

2.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是( )

A. 《春秋》 B.《九章算术》 C.《史记》 D.《资治通鉴》

3.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一部杰出的。 ( )

A. 编年体史书 B. 纪传体史书 C.通史著作 D. 纪事本末体史书

4.小君班上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

料。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供其参考? ( )

A. 《资治通鉴》 B.《红楼梦》 C.《史记》 D.《道德经》

5. 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

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宗教”是指 (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敦 D.佛教

6.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7.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C .都是唯心的 D.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后来,寺就成了中国僧院

的泛称。这座白马寺建于 ( )

A. 秦朝 B.西汉 C.三国 D.东汉

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

A .《春秋》 B .《孙子兵法》 C .《史记》 D .《诗经》

10.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

作是 ( )

A .《史记》 B .《汉书》 C .《论语》 D .《后汉书》

11. 你在《史记》中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

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 )

A.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

13. 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 )

A. 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1.在战国墓中出土了一套编钟,其主要用途是 ( )

A .记时报时 B.演奏乐曲 C.饮酒 D .工艺品

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 )

A .马王堆汉墓帛画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

3.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

A .钟繇 B.王羲之 C. 顾恺之 D. 陶渊明

4.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有 ( )

①《女史箴图》 ②《洛神赋图》 ③ 《兰亭序》 ④《多宝塔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最擅长的画的是 ( )

A.山水画 B .人物画 C .风俗画 D .花鸟画

6.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

“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

A. 《兰亭序》 B. 《九成宫碑》

C. 《颜氏家庙碑》 D. 《玄秘塔碑》

7.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西安参观一个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

迹。它的发现,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这里的第八大奇迹指的是 (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战国编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8.被称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是 ( )

A.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B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C .敦煌莫高窟D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9.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 )

A .张衡发明地动仪 B .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C .蔡伦改进造纸术 D .郦道元写成《水经注》

10. 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

汇特点的是 ( )

A B C D

期末检测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时期最显著地政治特点是 ( )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3.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

文化的是 ( )

A B C D

4.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

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请你判断下面的搭配正确的是 ( )

①孔子——儒家 ②庄子——道家

③韩非子——法家 ④老子——墨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6.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7.战国七雄中,在今山东的国家是 ( )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8.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的有 (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 )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组建军队

10.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

因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1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

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 )

①实行分封制 ②颁布“推恩令”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组织反击匈奴的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右图是汉武帝开庭议事的场景,其中的一个奏折,所用竹简需要

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变,主要得益于

以下哪一人物作出的重大贡献 ( )

A.蔡伦 B .张衡 C.华佗 D.张仲景

13. 由吴宇森导演的、投资过亿的华语片电影《赤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

亚洲各国及欧美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于 ( )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鼎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4.右图,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经过几

年的发掘,这是二十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该遗址是 ( )

A.半坡遗址 B.阿房宫遗址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15.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我国科学家祖冲之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是因为他

A.第一次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B.设计制造出水碓磨 ( )

C.制造出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D.为人类科学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

16.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客观因素包括 (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③④

17.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能反映南北朝时期 ( )

A.佛教盛行 B.生产力水平高

C.南北对峙局面 D.科学文化繁荣

18.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

A.王羲之——《兰亭序》 B.顾恺之——《女史箴图》

C.贾思勰——《洛神赋图》 D.陶渊明——《归田园居》

19.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0.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21. 期末复习时,小瑶同学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秦国发展相对落后——商鞅变法

B .战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家争鸣出现

C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北方匈奴的强大——秦长城的修建

22.以下哪幅图片不能说明两汉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

( )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1)商鞅是在哪一个诸侯国进行变法?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有人认为他的变法失败了,有人认为他成功了。你认为判定变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商鞅变法?请用史实说明。

(3)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下图)

(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B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上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ǐ)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C 、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

24. 习

同建设

之路经

起了相

响。阅

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

近平主席提出共横跨欧亚的“丝绸济带”的构想,引关国家的强烈反读下列材料,回答

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 、E 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相关文章

    中国姓氏来历,您的姓氏由何而来自己知道吗?

    2011-01-14 08:49:07|  分类: [史海钩沉] |  标签:家谱  聚集地  姓氏  名人  起源   |举报 |字号 订阅 1.赵姓--姓氏起源 (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2.钱姓--姓氏起源  (聚集地.家谱.历史名 ...

    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

    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 徐兆仁 自从划分学科以来,学术研究就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训练模式.思维方法和可预想的结果.历史学的训练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拓宽认知半径获得历史经验并引起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 ...

    历史价值论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作者:王学川 理论与现代化 2008年11期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4-0023-06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价值论探讨的是历史客体对于历史主体的意义何在,即历史有无目的.有无进步,历 ...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的关系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的关系 姓名:张云天 学号:2013232025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历史观作为人类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进程的基本观念,极大地推进了历史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同时近代历史哲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历史观的革新,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 ...

    00775历史教育学新考纲(1)

    高纲143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775 历史教育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中学历史教学 ...

    2017历史学科素养-YXL

    高中历史课程研究--历史学科素养 高三历史 宇欣亮 一.先明确几个概念 历史:保存和记录下的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其突出特征是:真实再现.客观还原. 历史学:对实际存在的解释(说明.阐释.分析.评论等),但"解释"要有一定 ...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历史情思

    摘 要:文章力图通过分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从中找寻出这些小说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之间或隐或显的关系,也许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但之所以称其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就在于这批小说是在用完全崭新的历史意识去 ...

    历史教学论

    第一讲 绪 论 一."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演进 1. 历史教授法--"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 (1)历史成为一门课程: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对其研究也成为师范学堂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是 ...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历史是什麼?

    读<历史是什么?> ①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1892--1982),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圣三学院.其中1916-1936年供职于英国外交和情报部门.专长国际关系史和苏联史,一生著 ...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拙文<如何"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发表后,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有益的学术争鸣.巨永明先生在<探索与争鸣>?穴2003年第12期?雪撰文<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