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研究探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口宋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由来和监测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把握、地

区小康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监测指标计算结果的使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加强数据审核评估、分类进行监测以及监测结果指标如何正确使用等思路,为更好地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5)02—0054-04

DOI:10.13778,j.cnki.11-3705/e.2015.02.011

一、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由来

小康概念是我国独创的概念。最早源于2850年前的诗经“民劳亦止,汔可小康”。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我国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大”“十

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

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番”目标,并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个方面新要求。2013年

三大”把邓小平的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

的长期奋斗目标,RP--步走战略: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觎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时按1980年价格和汇

10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大方面39项指标组成,

主要用于监测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小康进展情况。

率计算,小康标准为900美元,我国在2000年总体

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有些省份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市、县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各地深入

展开。

由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可见,我国小康社会内容和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时期都具有

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在2020年实现建设全面

小康社会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2003年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

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大类共18项指标构成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课题组也提出了一套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当时全面

一定的标准,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也随

之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小康监测报表制度的建立和数据审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可信。小康监测体系不仅涉及范围广,且专业

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54・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性、技术性强。统计专业部门监测的指标数据占

35%左右,其他专业部门指标数据占65%左右,按

行把关:市级有关部门对本级和县(市)级的数据质

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的工量进行综合审核;省直有关部门和中直部门负责对

作分工原则和“谁出数、谁把关、谁负责”的数据质本级和市、各县(市)级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审核。

量责任原则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还需要建立监测统

4.综合评价。

计报表制度,并强化对监测数据的审核和评估。

省、市、县三级统计部门对小康监测体系计算(一)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

结果数据进行综合审核,从总量、增长速度、比例结

为了充分发挥小康监测体系的导向作用,客观构、人均水平并结合相关专业的数据进行综合评

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使统计数据的收集汇

价,考察该区域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的综合小康监测总规范化、法制化,2014年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小指标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小康指数)是否客观反映

康社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试行)>,适用范围为省、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三)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协调性检验

市、县(市)级。主要包括省、市、县3张小康社会监测

有些地区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到省、市、县三级,统计综合表、15张基础数据表和指标解释及计算方

分别实施了3套小康监测体系。为了保证3套小康

法。对于各级各部门依法按时报送监测数据和信息,

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协调性,就要确保省、规范数据生产流程,强化数据审核和评估,确保小康

市、县三级综合小康指数的衔接性。市、县(市)两级监测体系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结果应支撑省级监测的计算结果。可采取以(二)监测统计报表数据的审核

市、县(市)级人口比重作为权重,分别对市、县(市)1.科学规范。

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省、市、监测指标数据填报应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县三级协调性、一致性检验,避免省、市、县小康计

进行,达到统计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统计范

算结果出现大幅度偏差,使三级小康监测数据实现围、统计时限、行政区划一致,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有效衔接。如果出现大幅度偏差问题,应及时查找重点审核监测指标和基础指标数据是否按照统计

原因加以解决。

标准、统计报表制度和计算方法进行。

举例说明(见表1)。假设某省级地区某年综合小

2.分级审核。

康指数为79.89%,下辖10个市级地区,则以各市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为基数,以人口为权重,加权求和

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审核分省、市、县三级。县即得出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康指数。

(市)级负责审核本级小康监测体系数据:市级负责采用的一致性检验公式:

审核本级和所辖区域内各县(市)小康监测体系数’n

10

据;省级负责审核全省小康监测体系数据。

x=乞y掰=1∥2一,10)

i=l

3.部门把关。

其中,yi为第i个市级地区人口比重,Z为第i县(市)级有关部门对本部门上报数据质量进

个市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X为10个市级地区总体

表1

某年某省级所辖市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一致性检验表

序号

市级地区

平均人口(万人)

人口比重系数

综合小康指数(%)

综合,J慷指数份额(%)

1・竹1i

10【跪.75O.15∞

855l12892・哺76嘎490.112183_60

9.373・哺299.810.044285加

3.764・哺

921.3r7O.13,977.661Q555}・市

713.49O.105275.727.976}哺1124.02O.16S777.90129l7・哺43612

0.064373.744.74

8・啸34&刀

O.051475.7l3.阳

9}哺

717.050.105775.167.94lo

**-di43&210.06d6

80.96

5.23合计

678158

1.∞∞

79.25全省综合小康指数

79.89对比差值

0.64

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55・

综合小康指数。

由表1可见,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

康指数为79.25%,比省级综合小康指数79.89%的低0.64个百分点,可认为监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一般

讲,各市之和的总体综合小康指数应低于全省综合

小康指数。这是因为省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水平高于各市级。当然,也不排除存在特殊情况,

但一般其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为好。检验市级与所辖县级地区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相同。

三、小康发展水平在区域的不平衡性

区域小康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

由于地区与地区在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等方面存

在差异不可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高的地区可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而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可能晚些进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小康监测体系制定的2020年完成的目标值,只是一个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设定的目标,由于

地区与地区情况不同,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某项监测

指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完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综合小康指数达到95%以上即视为全面建成也是一种选择途径。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在国家制定省级地区或省级地区制定市、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

时,可根据现有达到小康的建成水平建立小康分类监测制度,研究因地制宜、分类监测的方法。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掌握所辖

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前提下,可将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3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在85%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85%(不包括85%)之间的为一般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以下的为落后

地区。对于省级地区制定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时,由于县级地区数量多,可将县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4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分别在85%

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在80%~85%(不包括85%)

之间的为中上地区;在75%一80%(不包括80%)之

间的为中下地区:在75%以下的为落后地区。当然,划分类别的标准要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划分类别后,按照目前小康水平,以2020年小康实现

目标为标准,可测算出每年综合小康指数,形成每

年规划目标。各地区成梯度步入小康社会,综合小

・56・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康指数较高的地区先行建成小康,大多数中等地区

适时建成小康,落后地区如期建成小康,有利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的总体实现。对于

建成小康先行的区域可继续探索进行实现现代化监测的指标体系,提高统计监测的科学性、整体性、延续性。

四、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正确使用

利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区域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为在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是开展小康监测的目的,但其前提是能够正确的使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

果的几个关键性指标。即单项监测指标小康指数

(以下简称单项小康指数)、某方面监测指标小康指数(以下简称某方面小康指数)、综合小康指数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

(一)单项、某方面、综合小康指数的计算方法因为小康监测体系是由若干方面和若干指标

构成,小康指数按照其计算结果可区分为单项小康

指数、某方面小康指数和综合小康指数。单项小康指数是某一单项小康监测体系的指标完成值与目

标值对比的结果:某一方面小康指数是指小康监测

体系中包含的5大方面的其中一方面,如经济发展小康指数是由反映该方面的各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算而得。综合小康指数反映的是整个小康监测体系5大方面小康指数或所有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

算而得出的综合计算结果。

如经计算,2000年我国某地区综合小康指数为59.6%。那么,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就是以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59.6%为起点,以2020年综合小康指数100%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就是

监测反映2000—2020年20年间40.4个百分点的

变化情况。综合小康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发展程度

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综合小康监测指数描述的是社会发展状况,不是人的发展状况。如某地区2010年综合小康监测指数达到80.1%,不是指有80.1%的人口达到了小康要求的目标水平,而是各项小康监测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的一个综合结果。

(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反映了在全面建成小

研究探讨

康社会道路上的进展情况。利用计算的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可以计算其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它是

用当年的综合小康指数比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提

高的幅度占21世纪前20年综合小康指数需要提高幅度的比重来计算。以某地区为例,2000年综合

小康指数为59.6%,2010年综合小康指数为80.1%,

则2012年该地区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计算方

法为:(80.1%一59.6%),(100%一59.6%)x100%=51.0%。表明该地区2010年在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完

成了51.0%,到2020年还有49。0%的距离o

(三)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区别

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统计指标。前者反映的是当年社会发

展程度,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基期和目标水

平进行对比计算,反映的是该地区当年为止小康社

会进程的实现程度。

一些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

结果分析中,存在着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程度使用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通过小康监测体系计算出的某项指标实际完成值与2020年

目标值对比结果应称为单项小康指数,却误称为某

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将某一方面构成的单项小康指

数加权计算得到的某方面的小康指数,却误称为某

一方面的实现程度。而将所有方面或单项小康指数

汇总加权得出来的综合小康指数,却误称为反映该地区的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这是不正确的。参考文献

【l】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编辑部.提问全面小康

嗍.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2】潘瑶.2013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M】.j匕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13.

【3】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叫】.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12.

【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

监测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Z1.2013/10.

【5】施凤丹.小康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c】,,中国统计学

会.无处不在的统计(四).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6】施凤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差

异研究叨.调研世界,2014(2):8一13.

【7】宋辉.统计监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叨.数据,

2013(9).

作者简介:

宋辉,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就职于河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统计科学。

(责任编辑:竹影)

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5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宋辉

河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调研世界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2015(2)

参考文献(7条)

1.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编辑部 提问全面小康 20132. 潘瑶 2013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 20133. 胡鞍钢 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

4.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20135. 施凤丹 小康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4

6. 施凤丹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差异研究[期刊论文]-调研世界 2014(2)7. 宋辉 统计监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期刊论文]-数据 2013(9)

引用本文格式:宋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期刊论文]-调研世界 2015(2)

研究探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口宋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由来和监测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把握、地

区小康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监测指标计算结果的使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加强数据审核评估、分类进行监测以及监测结果指标如何正确使用等思路,为更好地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5)02—0054-04

DOI:10.13778,j.cnki.11-3705/e.2015.02.011

一、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由来

小康概念是我国独创的概念。最早源于2850年前的诗经“民劳亦止,汔可小康”。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我国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大”“十

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

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番”目标,并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个方面新要求。2013年

三大”把邓小平的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

的长期奋斗目标,RP--步走战略: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觎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时按1980年价格和汇

10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大方面39项指标组成,

主要用于监测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小康进展情况。

率计算,小康标准为900美元,我国在2000年总体

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有些省份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市、县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各地深入

展开。

由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可见,我国小康社会内容和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时期都具有

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在2020年实现建设全面

小康社会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2003年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

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大类共18项指标构成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课题组也提出了一套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当时全面

一定的标准,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也随

之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小康监测报表制度的建立和数据审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可信。小康监测体系不仅涉及范围广,且专业

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54・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性、技术性强。统计专业部门监测的指标数据占

35%左右,其他专业部门指标数据占65%左右,按

行把关:市级有关部门对本级和县(市)级的数据质

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的工量进行综合审核;省直有关部门和中直部门负责对

作分工原则和“谁出数、谁把关、谁负责”的数据质本级和市、各县(市)级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审核。

量责任原则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还需要建立监测统

4.综合评价。

计报表制度,并强化对监测数据的审核和评估。

省、市、县三级统计部门对小康监测体系计算(一)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

结果数据进行综合审核,从总量、增长速度、比例结

为了充分发挥小康监测体系的导向作用,客观构、人均水平并结合相关专业的数据进行综合评

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使统计数据的收集汇

价,考察该区域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的综合小康监测总规范化、法制化,2014年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小指标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小康指数)是否客观反映

康社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试行)>,适用范围为省、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三)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协调性检验

市、县(市)级。主要包括省、市、县3张小康社会监测

有些地区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到省、市、县三级,统计综合表、15张基础数据表和指标解释及计算方

分别实施了3套小康监测体系。为了保证3套小康

法。对于各级各部门依法按时报送监测数据和信息,

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协调性,就要确保省、规范数据生产流程,强化数据审核和评估,确保小康

市、县三级综合小康指数的衔接性。市、县(市)两级监测体系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结果应支撑省级监测的计算结果。可采取以(二)监测统计报表数据的审核

市、县(市)级人口比重作为权重,分别对市、县(市)1.科学规范。

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省、市、监测指标数据填报应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县三级协调性、一致性检验,避免省、市、县小康计

进行,达到统计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统计范

算结果出现大幅度偏差,使三级小康监测数据实现围、统计时限、行政区划一致,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有效衔接。如果出现大幅度偏差问题,应及时查找重点审核监测指标和基础指标数据是否按照统计

原因加以解决。

标准、统计报表制度和计算方法进行。

举例说明(见表1)。假设某省级地区某年综合小

2.分级审核。

康指数为79.89%,下辖10个市级地区,则以各市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为基数,以人口为权重,加权求和

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审核分省、市、县三级。县即得出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康指数。

(市)级负责审核本级小康监测体系数据:市级负责采用的一致性检验公式:

审核本级和所辖区域内各县(市)小康监测体系数’n

10

据;省级负责审核全省小康监测体系数据。

x=乞y掰=1∥2一,10)

i=l

3.部门把关。

其中,yi为第i个市级地区人口比重,Z为第i县(市)级有关部门对本部门上报数据质量进

个市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X为10个市级地区总体

表1

某年某省级所辖市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一致性检验表

序号

市级地区

平均人口(万人)

人口比重系数

综合小康指数(%)

综合,J慷指数份额(%)

1・竹1i

10【跪.75O.15∞

855l12892・哺76嘎490.112183_60

9.373・哺299.810.044285加

3.764・哺

921.3r7O.13,977.661Q555}・市

713.49O.105275.727.976}哺1124.02O.16S777.90129l7・哺43612

0.064373.744.74

8・啸34&刀

O.051475.7l3.阳

9}哺

717.050.105775.167.94lo

**-di43&210.06d6

80.96

5.23合计

678158

1.∞∞

79.25全省综合小康指数

79.89对比差值

0.64

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55・

综合小康指数。

由表1可见,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

康指数为79.25%,比省级综合小康指数79.89%的低0.64个百分点,可认为监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一般

讲,各市之和的总体综合小康指数应低于全省综合

小康指数。这是因为省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水平高于各市级。当然,也不排除存在特殊情况,

但一般其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为好。检验市级与所辖县级地区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相同。

三、小康发展水平在区域的不平衡性

区域小康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

由于地区与地区在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等方面存

在差异不可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高的地区可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而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可能晚些进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小康监测体系制定的2020年完成的目标值,只是一个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设定的目标,由于

地区与地区情况不同,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某项监测

指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完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综合小康指数达到95%以上即视为全面建成也是一种选择途径。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在国家制定省级地区或省级地区制定市、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

时,可根据现有达到小康的建成水平建立小康分类监测制度,研究因地制宜、分类监测的方法。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掌握所辖

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前提下,可将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3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在85%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85%(不包括85%)之间的为一般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以下的为落后

地区。对于省级地区制定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时,由于县级地区数量多,可将县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4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分别在85%

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在80%~85%(不包括85%)

之间的为中上地区;在75%一80%(不包括80%)之

间的为中下地区:在75%以下的为落后地区。当然,划分类别的标准要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划分类别后,按照目前小康水平,以2020年小康实现

目标为标准,可测算出每年综合小康指数,形成每

年规划目标。各地区成梯度步入小康社会,综合小

・56・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康指数较高的地区先行建成小康,大多数中等地区

适时建成小康,落后地区如期建成小康,有利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的总体实现。对于

建成小康先行的区域可继续探索进行实现现代化监测的指标体系,提高统计监测的科学性、整体性、延续性。

四、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正确使用

利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区域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为在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是开展小康监测的目的,但其前提是能够正确的使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

果的几个关键性指标。即单项监测指标小康指数

(以下简称单项小康指数)、某方面监测指标小康指数(以下简称某方面小康指数)、综合小康指数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

(一)单项、某方面、综合小康指数的计算方法因为小康监测体系是由若干方面和若干指标

构成,小康指数按照其计算结果可区分为单项小康

指数、某方面小康指数和综合小康指数。单项小康指数是某一单项小康监测体系的指标完成值与目

标值对比的结果:某一方面小康指数是指小康监测

体系中包含的5大方面的其中一方面,如经济发展小康指数是由反映该方面的各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算而得。综合小康指数反映的是整个小康监测体系5大方面小康指数或所有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

算而得出的综合计算结果。

如经计算,2000年我国某地区综合小康指数为59.6%。那么,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就是以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59.6%为起点,以2020年综合小康指数100%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就是

监测反映2000—2020年20年间40.4个百分点的

变化情况。综合小康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发展程度

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综合小康监测指数描述的是社会发展状况,不是人的发展状况。如某地区2010年综合小康监测指数达到80.1%,不是指有80.1%的人口达到了小康要求的目标水平,而是各项小康监测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的一个综合结果。

(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反映了在全面建成小

研究探讨

康社会道路上的进展情况。利用计算的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可以计算其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它是

用当年的综合小康指数比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提

高的幅度占21世纪前20年综合小康指数需要提高幅度的比重来计算。以某地区为例,2000年综合

小康指数为59.6%,2010年综合小康指数为80.1%,

则2012年该地区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计算方

法为:(80.1%一59.6%),(100%一59.6%)x100%=51.0%。表明该地区2010年在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完

成了51.0%,到2020年还有49。0%的距离o

(三)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区别

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统计指标。前者反映的是当年社会发

展程度,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基期和目标水

平进行对比计算,反映的是该地区当年为止小康社

会进程的实现程度。

一些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

结果分析中,存在着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程度使用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通过小康监测体系计算出的某项指标实际完成值与2020年

目标值对比结果应称为单项小康指数,却误称为某

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将某一方面构成的单项小康指

数加权计算得到的某方面的小康指数,却误称为某

一方面的实现程度。而将所有方面或单项小康指数

汇总加权得出来的综合小康指数,却误称为反映该地区的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这是不正确的。参考文献

【l】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编辑部.提问全面小康

嗍.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2】潘瑶.2013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M】.j匕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13.

【3】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叫】.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12.

【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

监测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Z1.2013/10.

【5】施凤丹.小康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c】,,中国统计学

会.无处不在的统计(四).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6】施凤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差

异研究叨.调研世界,2014(2):8一13.

【7】宋辉.统计监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叨.数据,

2013(9).

作者简介:

宋辉,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就职于河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统计科学。

(责任编辑:竹影)

调研世界2015年第2期

・5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宋辉

河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调研世界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2015(2)

参考文献(7条)

1.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编辑部 提问全面小康 20132. 潘瑶 2013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 20133. 胡鞍钢 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

4.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20135. 施凤丹 小康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4

6. 施凤丹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差异研究[期刊论文]-调研世界 2014(2)7. 宋辉 统计监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期刊论文]-数据 2013(9)

引用本文格式:宋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研究[期刊论文]-调研世界 2015(2)


    相关文章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 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2‟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 ...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中国

    中国测绘报/2008年/7月/4日/第002版 ISPRS 大会专刊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中国 摄影测量与遥感开辟了人类认知地球的崭新视角,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角度和宏观尺度认识宇宙与世界的新方法.新手段.随着摄影测量步入全数字时代和遥感进入高分 ...

    省体育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三五"智慧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对于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转型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3号).< ...

    新政发布: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 ...

    关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0年实施方案

    转发省经信委等部门关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0]6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关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0年实施方案&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 ...

    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 情 况 汇 报 xxxx 民政局 (2014年1月8日) 各位领导: 根据<xxx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体系>,我局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的工作目标任务是三率: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 ...

    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解读 发布时间: 2013-06-13 来源:省发改委规划处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日前,我省正式发布<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 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2]1202号 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