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宋代元宵词的时代表现性_以柳永_李清照_刘辰翁元宵词为例

Vol.25 No.1第25卷 第1期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Feb.2009 2009年2月JOURNALOF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

浅论宋代元宵词的时代表现性

———以柳永、李清照、刘辰翁元宵词为例

韩丹丹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摘 要:元宵节在宋代是最受重视的节序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词人提供了大量的写

作素材,并引发了元宵词创作的繁荣。词人们往往会将他们对时代、社会的感触融入其中,使得元宵词作得以展现时代和社会的面貌。文章通过对生活在北宋承平时期的柳永、历经北宋繁华和两宋交替动荡时期的李清照,以及经历了南宋灭亡时期的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元宵词作进行分析、比较,意在展现元宵词作中渗透着的鲜明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元宵;宋词;柳永;李清照;刘辰翁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0009-02

  元宵节是宋代文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的节日气氛,赏的节日而格外具了“。这一民俗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作家提供了写作素材,并导致了宋代元宵词的繁荣。本文选取了生活在北宋承平时期的柳永、历经北宋繁华和两宋交替动荡时期的李清照,以及经历了南宋灭亡时期的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元宵词作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展现出渗透在元宵词作中鲜明的时代气息。

1 承平之北宋

,争忍独醒归去。《迎新春》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 。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倾杯乐》长于铺叙的长词慢调进行了细致广泛的描绘,在我们眼前尽情的展现出一个华灯闪烁的节日夜晚,美女遍布街道,人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尽情欢愉,甚至还有青年男女私下里含情脉脉亲亲我我这样元宵节特有的景象。两首元宵词华丽细致的铺叙描写,使我们看到了北宋时期国家的太平、都城的繁华、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足而且民心的相对稳定。柳永通过其词作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将北宋社会之承平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略究北宋元宵佳节有如此盛况的原因,首先自然少不了统治者的提倡。立国之初,宋太宗赵匡胤即提倡将领们:“多

[1]

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上有所倡,

经过唐末五代动荡纷争之后,宋朝统治者定都汴京,建立起了统一的大宋王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北宋社会呈现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胜景。此时期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富足的社会状况,反映到宋初的元宵词作中,便是一派繁华的节日胜景。北宋词人柳永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混迹于勾栏瓦肆之间的“人民艺术家”,他的词作中总是洋溢着鲜活的大众气息,他的两首元宵词作《迎新春》和《倾杯乐》是其著名的元宵词作,来看它们所描绘出的首都汴京过节时的喧闹和繁华: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收稿日期:2008-11-26

下必甚焉。”皇帝对享乐的倡导无疑会促使北宋士大夫的享乐风气的盛行,欢愉和享受成了北宋人的普遍心态,节日的狂欢更是情该如此。其次,宋初国家的太平、城市的繁华是不可或缺的促发因素。城市中商品经济发达,商铺林立,瓦肆勾栏遍于街市,为人们的游玩提供了丰富的场所和内容,十分便于人们狂欢游玩。在柳永的词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作者简介:韩丹丹(1982-),女,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10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 

名元宵词作《永遇乐》: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此首词作之前有词人自作的小序:“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上文所举到的易安词悲苦已盛,而此词却“悲苦过之”,可见词人心情。

宋朝国家的灭亡给百姓以及士大夫文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词人元宵词作中弥漫着的只剩下国破家亡后悲伤无助的情绪。此时的社会已是满目疮痍,词人通过描述往昔盛大而热闹的元宵盛景,追忆着曾经的美好,也表达着对已逝承平生活的无限怀恋。“天上未知灯有禁,人间转似月无情。

散发着浓浓的美好破灭村事学箫声。”(《望江南・元宵对繁华街景的描绘,它展现了当时北宋发达的都市环境。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出了北宋洋溢着享乐、狂欢气氛的元宵词作。

2 缅怀之南宋

经过北宋末年的大战乱,宋朝成为偏安于东南一隅的小朝廷。丢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国力大不如前。但虽说只有半壁江山,却也可以容纳饱受了战乱之苦的人们稍微的喘息一口气。稍稍安定下来的人们,面对着国土的沦丧和自己家园亲人的流离失散,用他们的笔记载下了内心难以名状无法派遣的伤痛。这时期文人笔下的元宵词,也体现出了这种伤痛。最著名的一首元宵词当属李清照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作写于李清照晚年寓居于南宋都城临安之时。此时的词人心情是凄凉孤寂的,即使面对着欢闹的元宵节,词人感受到的竟然也是“次第岂无风雨”。遥想当日中州过节的情况,国家繁荣,生活美满,自己“铺翠冠儿,捻金雪柳”门游玩,那是何等愉悦的场景。,,鬓”,听人笑语。”透过词作,朝。金兵入侵,软弱的皇帝拱手让出了半壁江山。内忧外患并没有促使统治者奋发强国,懦弱无能的皇帝继续耽于享乐并任人惟奸,英雄志士抗战的呼吁有意被排斥,有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只能用笔述说着中原沦丧的哀愁,多少豪杰志士最终只能饮恨而终。而部分的士人却在断续出现的稳定之时重新开始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李清照的《永遇乐》所描写和展现的,正这样一个令志士哀伤的年代。

3 流离之宋末

,宋代社会的。,国家承平之时的人民愉悦狂欢的过节胜景,国家动荡和灭亡时人民心中普遍的伤痛和悲苦,都透过词作得以展现。宋代丰富的元宵词作,也因此具备了表现时代的能力。

(责编:杨春雁)

参考文献:

[1] (宋)脱 脱,等.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宋)周 密.武林旧事[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

中华书局,1991.

[3] (宋)柳 永,姚学贤,龙建国,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 (宋)李清照.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

宋末是一个悲惨的年代。眼见元军入侵,软弱的南宋朝廷却放弃抵抗俯首求和,爱国的文人士大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最终灭亡,痛心疾首的他们从心底发出又悲又愤的叹息。宋末的刘辰翁作过大量的元宵词,且先来看他的一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宋)刘辰翁.段大林校点.刘辰翁集[M].南昌:江西

人民出版社,1987.

TheStudyonthePerformanceoftheTimesoftheLanternWords

———MakeLiuYong,LiQingzhaoandLiuChenwengforExample

HANDan-dan

(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LanternFestivalisaveryimportantfestivalinSongdynasty.Alotoffamousauthorofcihavewrotethingsaboutit.Butindif2ferentperiod,thecontentisdifferent.Forexample,inLiuYong’sci,wecanseethegrandoccasionofLanternFestival,butintheworksofLiQingzhao,weknowthatshecherishedthememoryofthepeacepassedby.InanotherauthorofciLiuChenweng’sworks,thecontentbecomehissadofstateextinction.Thisisonefunctionofci,toshowthechangeoftime.Keywords:songdynasty;lanternwords;LiuYong;LiQingzhao;LiuChenweng

Vol.25 No.1第25卷 第1期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Feb.2009 2009年2月JOURNALOF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

浅论宋代元宵词的时代表现性

———以柳永、李清照、刘辰翁元宵词为例

韩丹丹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摘 要:元宵节在宋代是最受重视的节序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词人提供了大量的写

作素材,并引发了元宵词创作的繁荣。词人们往往会将他们对时代、社会的感触融入其中,使得元宵词作得以展现时代和社会的面貌。文章通过对生活在北宋承平时期的柳永、历经北宋繁华和两宋交替动荡时期的李清照,以及经历了南宋灭亡时期的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元宵词作进行分析、比较,意在展现元宵词作中渗透着的鲜明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元宵;宋词;柳永;李清照;刘辰翁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0009-02

  元宵节是宋代文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的节日气氛,赏的节日而格外具了“。这一民俗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作家提供了写作素材,并导致了宋代元宵词的繁荣。本文选取了生活在北宋承平时期的柳永、历经北宋繁华和两宋交替动荡时期的李清照,以及经历了南宋灭亡时期的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元宵词作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展现出渗透在元宵词作中鲜明的时代气息。

1 承平之北宋

,争忍独醒归去。《迎新春》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 。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倾杯乐》长于铺叙的长词慢调进行了细致广泛的描绘,在我们眼前尽情的展现出一个华灯闪烁的节日夜晚,美女遍布街道,人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尽情欢愉,甚至还有青年男女私下里含情脉脉亲亲我我这样元宵节特有的景象。两首元宵词华丽细致的铺叙描写,使我们看到了北宋时期国家的太平、都城的繁华、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足而且民心的相对稳定。柳永通过其词作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将北宋社会之承平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略究北宋元宵佳节有如此盛况的原因,首先自然少不了统治者的提倡。立国之初,宋太宗赵匡胤即提倡将领们:“多

[1]

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上有所倡,

经过唐末五代动荡纷争之后,宋朝统治者定都汴京,建立起了统一的大宋王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北宋社会呈现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胜景。此时期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富足的社会状况,反映到宋初的元宵词作中,便是一派繁华的节日胜景。北宋词人柳永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混迹于勾栏瓦肆之间的“人民艺术家”,他的词作中总是洋溢着鲜活的大众气息,他的两首元宵词作《迎新春》和《倾杯乐》是其著名的元宵词作,来看它们所描绘出的首都汴京过节时的喧闹和繁华: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收稿日期:2008-11-26

下必甚焉。”皇帝对享乐的倡导无疑会促使北宋士大夫的享乐风气的盛行,欢愉和享受成了北宋人的普遍心态,节日的狂欢更是情该如此。其次,宋初国家的太平、城市的繁华是不可或缺的促发因素。城市中商品经济发达,商铺林立,瓦肆勾栏遍于街市,为人们的游玩提供了丰富的场所和内容,十分便于人们狂欢游玩。在柳永的词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作者简介:韩丹丹(1982-),女,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10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 

名元宵词作《永遇乐》: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此首词作之前有词人自作的小序:“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上文所举到的易安词悲苦已盛,而此词却“悲苦过之”,可见词人心情。

宋朝国家的灭亡给百姓以及士大夫文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词人元宵词作中弥漫着的只剩下国破家亡后悲伤无助的情绪。此时的社会已是满目疮痍,词人通过描述往昔盛大而热闹的元宵盛景,追忆着曾经的美好,也表达着对已逝承平生活的无限怀恋。“天上未知灯有禁,人间转似月无情。

散发着浓浓的美好破灭村事学箫声。”(《望江南・元宵对繁华街景的描绘,它展现了当时北宋发达的都市环境。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出了北宋洋溢着享乐、狂欢气氛的元宵词作。

2 缅怀之南宋

经过北宋末年的大战乱,宋朝成为偏安于东南一隅的小朝廷。丢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国力大不如前。但虽说只有半壁江山,却也可以容纳饱受了战乱之苦的人们稍微的喘息一口气。稍稍安定下来的人们,面对着国土的沦丧和自己家园亲人的流离失散,用他们的笔记载下了内心难以名状无法派遣的伤痛。这时期文人笔下的元宵词,也体现出了这种伤痛。最著名的一首元宵词当属李清照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作写于李清照晚年寓居于南宋都城临安之时。此时的词人心情是凄凉孤寂的,即使面对着欢闹的元宵节,词人感受到的竟然也是“次第岂无风雨”。遥想当日中州过节的情况,国家繁荣,生活美满,自己“铺翠冠儿,捻金雪柳”门游玩,那是何等愉悦的场景。,,鬓”,听人笑语。”透过词作,朝。金兵入侵,软弱的皇帝拱手让出了半壁江山。内忧外患并没有促使统治者奋发强国,懦弱无能的皇帝继续耽于享乐并任人惟奸,英雄志士抗战的呼吁有意被排斥,有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只能用笔述说着中原沦丧的哀愁,多少豪杰志士最终只能饮恨而终。而部分的士人却在断续出现的稳定之时重新开始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李清照的《永遇乐》所描写和展现的,正这样一个令志士哀伤的年代。

3 流离之宋末

,宋代社会的。,国家承平之时的人民愉悦狂欢的过节胜景,国家动荡和灭亡时人民心中普遍的伤痛和悲苦,都透过词作得以展现。宋代丰富的元宵词作,也因此具备了表现时代的能力。

(责编:杨春雁)

参考文献:

[1] (宋)脱 脱,等.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宋)周 密.武林旧事[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

中华书局,1991.

[3] (宋)柳 永,姚学贤,龙建国,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 (宋)李清照.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

宋末是一个悲惨的年代。眼见元军入侵,软弱的南宋朝廷却放弃抵抗俯首求和,爱国的文人士大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最终灭亡,痛心疾首的他们从心底发出又悲又愤的叹息。宋末的刘辰翁作过大量的元宵词,且先来看他的一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宋)刘辰翁.段大林校点.刘辰翁集[M].南昌:江西

人民出版社,1987.

TheStudyonthePerformanceoftheTimesoftheLanternWords

———MakeLiuYong,LiQingzhaoandLiuChenwengforExample

HANDan-dan

(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LanternFestivalisaveryimportantfestivalinSongdynasty.Alotoffamousauthorofcihavewrotethingsaboutit.Butindif2ferentperiod,thecontentisdifferent.Forexample,inLiuYong’sci,wecanseethegrandoccasionofLanternFestival,butintheworksofLiQingzhao,weknowthatshecherishedthememoryofthepeacepassedby.InanotherauthorofciLiuChenweng’sworks,thecontentbecomehissadofstateextinction.Thisisonefunctionofci,toshowthechangeoftime.Keywords:songdynasty;lanternwords;LiuYong;LiQingzhao;LiuChenweng


    相关文章

    第10课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

    第 10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 班级 姓名 填空 1.在唐代,都城长安一直实行坊市 制,坊和 市 各设有围墙,其大门定时开关.商业交易只能在市中进行.同时还实行夜禁,居民晚上不许随便外出.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 的空前发展,开封.临安 ...

    柳永词的雅与俗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学 院文学与传媒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别 2014级专升本 学 号 学生姓名杨玄哲 指导教师官禹平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

    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专题二3.2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第2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宋代词苑 1.含义: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2.特点 (1)词是由 ...

    [永遇乐·落日熔金]赏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赏析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古今最伟大的女词家,词作内容丰富,首 首皆为精品,前后期作品表现出明显不同风格.<永遇乐>以乐景 写哀情的反衬手法,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比,表现出浓厚的今昔 盛衰之感和个人 ...

    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 A 诗经 B唐诗三百首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 A郭沫若 B 艾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3.李白的诗风是(B ) A沉郁.雄浑 B 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重点篇)

    先秦文学自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88 1.<周易>包括( C ). "传"两部分. A.卦 B.序 C. 经 D.辞 2.八卦中,( A )代表天. A.乾 B.坤 C.艮 D.离 88 3.六十四卦每 ...

    诗歌常见的意象

    诗歌常见的意象 1. 明月 1).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

    2015中华诗词之美3

    王国维时代及其<人间词话>主要内容(一)已完成 1 李霁野和鲁迅是师生关系,李霁野是鲁迅的学生. 我的答案:√ 2 叶嘉莹先生生于(),24岁时离开祖国.     A.1935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 ...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耿健钢 陈怡 提要:宋词女作家大放异彩,不仅作品量大,而且名家辈出,影响深远.本文试对女词人取得如此卓著成就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在其形成流传过程中女性起了关键性作用.从词的形式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