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

第一课时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一、新思想的萌发: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

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⑶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

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维新思想: (一)背景:

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 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3.近代前期(1840--1919)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主要主张: 抵抗派

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①探索具有广泛性; ②探索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

③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④探索具有继承性; ⑤探索具有曲折性。 二、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政治:袁世凯北洋军阀实行封建的专制统治。 文化: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1915――1919)新文化运动前期

a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c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d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

鲁迅 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民主和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疑难解惑】

1、近代先进思想演进线索

第三课时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原因

1、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五四运动后:(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翻译出版。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击了胡适的挑战。(4)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5)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6)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1)撰写文章(2)创办刊物(3)创办社团 (4)翻译著作(5)论战(6)中共早期组织宣传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4、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③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为什么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④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同点:维新派将西方资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利用) 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全盘否定)

原 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孔子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其决定的)

实 质: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源;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存在的某些合理内核,对后世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一课时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一、新思想的萌发: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

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⑶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

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维新思想: (一)背景:

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 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3.近代前期(1840--1919)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主要主张: 抵抗派

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①探索具有广泛性; ②探索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

③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④探索具有继承性; ⑤探索具有曲折性。 二、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政治:袁世凯北洋军阀实行封建的专制统治。 文化: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1915――1919)新文化运动前期

a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c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d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

鲁迅 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民主和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疑难解惑】

1、近代先进思想演进线索

第三课时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原因

1、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五四运动后:(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翻译出版。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击了胡适的挑战。(4)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5)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6)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1)撰写文章(2)创办刊物(3)创办社团 (4)翻译著作(5)论战(6)中共早期组织宣传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4、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③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为什么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④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同点:维新派将西方资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利用) 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全盘否定)

原 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孔子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其决定的)

实 质: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源;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存在的某些合理内核,对后世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相关文章

    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测试内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业 单元教学设计 姓名:学号:班级: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 本章位于必修2第一章,初三化学中,讲授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 ...

    西学东渐说课稿

    <西学东渐>说课稿 永春三中 朱素珍 一.教材分析 [ 课 题 ] 说课课题: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第五单元 第21课<西学东渐>. [教材地位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的前四个单元中,第一.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 ...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第一.二单元)

    高一历史"十一"假期作业 要求:①认真完成下列各题,书写工整规范 ②掌握下列各题所考察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是考试的重点知识. ③十月七号晚返校后由课代表收给老师批阅. ④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必须接受罚写. ...

    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

    1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必修一 政治文明史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核心考点: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自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郡 ...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必修①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毛泽东同志用古曲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咏怀古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之<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分步探讨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及鉴赏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感受作者抒发的怀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 ...